首页 > 文章中心 > 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第1篇

看不见城市的繁华。

小鸟欢快的歌唱,

蝴蝶尽情的舞蹈。

忽然响起了自豪的欢笑,

知了在我的手中蹦跳。

池塘,

鸭群在水中玩耍,

梳理自己洁白的毛发。

鱼儿在池中嬉戏,

溅起透明的浪花。

孩子们在池塘里游泳,

和蝌蚪青蛙笑哈哈。

校园,

清晨这美好的时光,

孩子们背着书包上学堂。

操场上活力四放,

教室里书声琅琅,

小鸟在窗外伴唱,

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第2篇

童年是一曲动听的歌,是串串花丛中传出的欢乐笑声,更是一段小溪里打闹,嬉戏的记忆……

在溪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溪水很静,静得就像一面镜子;溪水很绿,绿得就好像一块碧玉。溪边的杨柳树摆动着婀娜多姿的身姿,甩着光滑翠绿的长发,正对着“镜子”欣赏着自己的美丽呢。忽然,传来一群孩子的欢笑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孩子们在溪边跑着、闹着,还时不时坐在岸边,用小脚丫拍打着溪水,裤子上,衣裙上,满是溅起的水花。垂柳的影子和孩子们的笑脸碎了,留下的是一滩水花花。孩子们玩累了,开始在溪边钓起鱼来。溪边又恢复了宁静,孩子们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鱼竿,他们太专心了,连一只红蜻蜓飞过来站在了鱼竿上他们都没发现。忽然,鱼上钩了,“哗啦”一声,一条鱼跃出了水面,孩子们的影子碎了,在草地上跳着鱼儿和孩子们的欢呼声。

多么美好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第3篇

小学美术 水墨画教学 教学方法

在当今的小学美术课本中,低、中、高年级均有“水墨游戏”课程,在新课标中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对于学生的要求有如下解析:学生应分别在三个方面达到一定的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而具体到阶段目标,低、中、高学段在“造型・表现”一栏分别提到“……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现造型活动的乐趣”;“……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的“水墨画”课程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教学”,更不可能也不应是成人水墨画技法的“传授教学”。对比过去的教学,新课标的要求更强调“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

一、传统水墨画教学弊端及思考

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所注重的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学习表现的内容往往仅局限于教材和书本,不能很好的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学生跟随教师一笔一画的“依葫芦画瓢”,在这种概念化程式化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表现空间、个性发展受到局限,他们得到的仅是“像与不像”、“对与不对”、“行与不行”、“好与不好”这样的评价。水墨画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己水墨画基本功的舞台,学生成了台下的观众,他们看着老师的表演,既赞叹又望尘莫及,当他们自己拿起画笔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只能跟着教师临摹,一旦离开教师的牵引,他们更是无所适从。长此以往,他们逐渐对学习水墨画失去了兴趣。

因此,作为今天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两个问题:“水墨游戏”的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如何上出既能吸引学生又能体现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水墨游戏”课呢?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锐意改革创新。笔者认为改革创新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深入了解学生,体察他们的所思所想;二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掌控课堂;三是启发学生,变僵硬的程式化构图为个性化布局;四是鼓励激发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作品进行多元评价。上述这些,都是为了充分地调动和培养学生们的独特思考力和创造力,使教与学的关系充满着灵动、活跃、和谐、个性,使水墨画课堂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黑格尔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是想象”。试想,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人有了想象力便有了思维的最大空间。如何让水墨画真正的走近学生?如何让学生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展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如何让少儿的独特创意(写意)通过水墨画的构想去呈现他们的真情实感?如何以更多的物质材料和创新策略的介入成为探索少儿水墨画教学新路的艺术手段?教师通过水墨画的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地发散思维,给予水墨画想象的天空、创造的灵感、表现的激情。水墨画既有高雅、深奥的一面,又有自由、游戏的一面。儿童的感觉是很直观很真诚的。

二、水墨画教学的理性认识

每一位从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老师都应该清楚的知道,对儿童进行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某种专业技能技法的培训教育,水墨画教学正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水墨画课常以“水墨游戏”这样的课题呈现,目的是想让水墨画教学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并且,游戏的形式更能唤起儿童的兴趣。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也更能引起儿童心理上的有意识的注意。与其他少儿美术门类的学习相比,水墨画对少儿的吸引力显得较弱,究其原因有如下几项。

1.工具的差异

水墨画传统的技法,要求“笔、墨、纸、砚”等一应俱全,如果再备足水、色、盘、印等工具,要摆满整张课桌,学生作画的空间只能小了又小,课前准备繁琐,课后收拾亦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其他画种的学习,对于工具的要求,显然会精简许多,

2.认识的差异

持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态度的教师,往往将“临摹”看成是水墨画教学的常用模式,认为临摹走的是一条“捷径”。殊不知,“临摹”会误导孩子,长此以往,他们只会画临摹过的画,除此以外,便无从下手。因此,对水墨画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3.观念的差异

有些教师认为,今天正处在信息化时代,诸如“水墨画”这样老套的画种对儿童来说已是可有可无,因此不认真对待水墨画教学。长此以往,儿童也对水墨画兴趣不大。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笔者不禁要问:儿童水墨画教学,路在何方?“水墨游戏”教学,路在何方?

水墨画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瑰宝,和中国京剧一样是国粹。正是为了推动我国少儿学国传统艺术,增进儿童对我国水墨画的了解,提高兴趣,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也是为了锻炼少儿的创新能力,水墨画教学因此被编入美术课本,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教训,特别是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问题。正如美术评议家陈履生提到的“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使中国人的水墨感退化,对于儿童来说,那种感觉可能仅存于血缘之中”。可见,要让儿童的天性、儿童的率真与程式很强、规范很严格而且积淀又很深厚的这么一个文化遗产来相互碰撞,就是要孩子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孩子与我国的传统艺术靠得近一些,同时将自己幼小稚嫩的感情融入笔墨之中,将水墨画的高雅、深奥与儿童的童趣、游戏结合在一起,在这样激起的火花中,我们会看到儿童的天性得到了尊重,传统艺术得到了拓展。

三、少儿水墨画教学方法与策略

既然说传统的水墨画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的培养目标,那么,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思考,怎样才能探寻出在一条少儿水墨画教学的新路呢?

1.引导孩子从认识自己的生活入手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孩子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要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孩子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孩子对散步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下雨了,下雪了,电闪雷鸣……”这样,教师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端,也许在不经意的“涂鸦”中,反而会产生神来之笔,起到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

2.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学会取舍、学会表现

每个孩子都对周围世界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表面。要让他们去表现生活中的场景,或是自己感兴趣的物体,教师必须引导他们仔细地观察要表现的对象或启发他们展开想象。教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多媒体,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可以借助多媒体,将被观察对象的影像制成幻灯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找出事物的大体特征并且大胆地进行整理和概括。一般说来,儿童时期正是手、眼、脑的协调发展时期,也是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的萌动时期,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观察力特别强,思维灵活,想象丰富,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注意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并适当进行范画演示,鼓励他们乘兴而作,勇敢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相信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在水墨世界里自由驰骋,也一定会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画卷。

四、水墨画教学应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

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游戏”是指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造型活动的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级体的团结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首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要让水墨画课堂生动起来,要让水墨画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教师还要作更多的思考。

1.作画工具的多样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水墨画技法只能使用毛笔,儿童水墨游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毛笔的替代工具。比如:棉棒、鹅毛、柔软的树枝,甚至还可以鼓励孩子们直接用手指去画。儿童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首先是惊讶和好奇,然后便急着想去尝试。此时,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示范就变得尤为重要。要告诉孩子们的是,这些工具和毛笔比起来,有较大的差别,在表现物体时,既要大胆,又要谨慎。

2.独立作画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新课标理念中,也十分提倡孩子们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帮助营造合作的氛围是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在水墨游戏课堂里,小组合作能够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可以像“过家家”一样,先讨论,再分工,然后来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你画小鸟,我画大树;你画人物,我补外景;你画小河,我添远山;你画动物,我加森林……孩子们在合作中游戏,在合作中快乐,在合作中寻找感觉,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天空。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学习内容

小学段的水墨游戏课程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上,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将看、画、玩融为一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兴趣跟随、体验、感受、发现,有目的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须给他们增设适度的水墨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张扬个性。

五、尊重儿童天性激发创造潜能

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人们都听不懂鸟鸣是什么意思,但却都喜欢听它的声音。”

对于儿童水墨画,或者说水墨游戏,我们需要关注的,不应是他或她画得像不像、对不对,而是要在课堂上保护孩子们的天真和灵感,更不能强迫他们过早的按成人的标准临摹名家的画法,“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激发创造的潜能”应成为包括水墨游戏课在内的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儿童水墨游戏有别于成人水墨画。这是因为儿童幼稚,单纯,心灵纯净,他们的画不受绘画“程式”的限制,因而形成了儿童画独特的稚拙美。他们在用水,墨,色表现物体的时候,往往没有细节刻画,也看不到透视变化,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所限制的。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人物只有眼睛、鼻子、嘴,而没有耳朵和眉毛;如果我们看到他们画的汽车只有车身和轮子,而没有车窗;如果我们看到他们把人物的腿画得上细下粗且没有脚……我们只能说,这时的孩子还处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初期,这是他们思维活跃,大胆的童真的表现。重视水墨游戏教学,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鼓励孩子的创造。一幅水墨游戏作品就是一颗童心,就是一个纯真的童年的影子,还是一片情感的净土的写照。我们能从一幅幅水墨游戏作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色彩的赞美,感受到画面中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正是在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下,儿童自己用心灵绘制出的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水墨画。

对于水墨游戏教学方法的探索,路还很长。在师生不断的学习与交流中,相信我们会迈出更具创造性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传承;教化;普遍;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1]以上是价值取向在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进入文章的主旨:中国动画电影的价值取向。

从每年全世界动画电影的票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的动画电影在电影格局中已占有重要位置。从轰动世界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到创造过亿票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动画电影有了从艺术性向大众娱乐转变的趋势,这是值得高兴的,动画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娱乐性。但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兼而有之保留我们的个性,这样我国的动画电影才有立足的根本。在本篇文章中就从动画电影主题价值取向这方面提出以下几个特征,并对每个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的传承

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中国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水墨动画传承了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将笔墨技巧、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这些特点尽情地反映其中,并善于表现“写意”和“神似”这些与西方世界观迥异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罕见的动画形式,将中国人柔和含蓄的美学观念呈现在世界面前。[1]

不得不提的就是1961年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他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绘画、摄影、特效等一系列技术革新的成果,第一次让水墨画“动”了起来。电影中的鱼虾蟹的形象直接取自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整个画面构图也是简而不凌,繁而不乱,将大写意的画风一贯始终。《小蝌蚪找妈妈》以它独具的中式风情打动了全世界,从1961~1981年先后在瑞士、法国、南斯拉夫等多国捧得国际奖项。另一个佳作就是1963年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它是自1961年迄今为止的四部水墨动画片中最优秀的一个。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画科广泛涉及人物、山水、墨竹、花鸟等。作为主角之一的水牛,是依照李可染先生的画风绘制的,无论是动还是静都体现出水墨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到”的含蓄之美。在1979年获得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2]

除此之外,我国早期还有《骄傲的将军》等优秀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人物造型以戏曲脸谱为参考,在线条和上色上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民间美术的特点。

早期的动画电影在艺术成就和口碑方面都创造了一定的辉煌,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继《山水情》之后,17年一直没有水墨动画片问世的原因。这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主题和形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形式受制于内容,同时内容又依赖于表现形式。就水墨动画电影来说,日后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究竟是要故事性还是要意境。因为中国水墨画是文人所创,天然带有几分逸气,表达故事向来是他的弱项,如果拿迪斯尼的动画题材用水墨画来表现这就不合适,好多效果表现不出来,同时水墨画又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讲故事是水墨动画的短处,如果重点是为了讲一个好故事,根本不需要采用水墨画这种费工费力的形式。那是不是从此就意味着再也看不到这种表象形式的电影了?在我看来,水墨动画可以有,但没必要整部影片都采取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在整部电影中取一些片段采用水墨动画的形式,表现某些过去的事情或是对某些场景的臆想,这样既能起到对水墨动画的传承还能为整部电影增色增彩。

二、故事的传承

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题材大多取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和童话故事。例如,早期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电影除了在电影表现形式上采用的是传统民族元素,就电影故事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1993年《宝莲灯》上映,阔别银幕十几年的国产原创动画电影再次与观众见面,影片取得了2 500万票房 ;2004年初上海和台湾合作的《梁祝》,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它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际舞台上也树立了一定的低位。《宝莲灯》《梁祝》两部电影都取材于我国的经典神话,孩子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到传统神话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精神,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动画电影除了取材于传统故事,还有就是取材于影响、打动几代人的电影佳作。《小兵张嘎》就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带领他在北京动画学院年轻的动画团队创作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这部动画电影就是取材于老电影真人版的《小兵张嘎》,但无论是人物造型、场景绘制、电影配乐上都优于真人版。虽然电影还未上映,但在电影学院放映的时候座无虚席,有的甚至席地而坐,观后掌声如雷;真人版《闪闪红星》也是革命题材经典电影之一,其中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深圳某动漫公司共同打造的动画电音《闪闪红星》,总投资1 600多万,由蒋雯丽等众多明星完成配音,为潘冬子配音的是来自“军艺”的许飞,她还为电影创作并演唱歌曲。

不难看出,我国当代的动画电影主题不是取材于童话故事就是真人版影视作品。“新瓶装旧醋”这体现了我国动画电影在创作故事主题时严重缺乏原创性。皮克斯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故事的原创性,从《玩具总动员1》到《飞屋环游记》,每部电影都有一个打动人的好故事,里面都有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逃离和童真回忆的渴望和诉求。为什么日本影片《追捕》在中国堪称经典,不是因为影片在艺术成就上有什么很深的造诣,而是电影本身已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标志,它的意义是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某种幸福或者某种苦难的追忆。中国动画电影就缺少这种触点。因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时有个误区:动画片是做给孩子看的。其实动画电影不是儿童的专享,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应该是老少皆宜的,能让孩子们开心地大笑,也能让大人们为之流泪。

三、主题的教化性

中国动画电影作为文化形式之一自然而然的承载着教化的功能,教化功能或深或浅、或显或隐地存在于动画电影中,不向娱乐让步,尽可能地把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是动画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动画电影一直片面的当做教育和宣传的工具,从思想品德方面来教育儿童,使艺术品承载了太多的使命。[3]把动画电影当教科书而不是艺术创作势必会导致电影的趣味性降低,同时也限制了电影故事的创作,产生牵强附会的生硬感,从而失去了动画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娱乐性。其实,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生拉硬拽来得更为深远。

早期的一些动画电影《牧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的成功是借助了水墨和民族美术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而非电影的故事本身。还有曾经创造过票房奇迹的《宝莲灯》,充满了美式动画电影的模仿痕迹,故事情节和技术手段比较生硬,它的成功是归功于成熟的商业运作,声势浩大的宣传,就电影故事本身还是改编中国神话,在艺术上成就不高,也无创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怀揣着童心去记录电影而不是去创作电影,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去关心他人、爱别人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四、主题的普遍性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电影造就了早期动画电影的辉煌。自《山水情》之后,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水墨片的问世,想象其中原因,倒也容易理解。水墨动画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水墨画方面的大家才能胜任。影片中运动的画面要分层上色,再由多层画面合成,注意拍摄并加上水墨渲染效果的。这样复杂繁重的工序,令水墨动画是普通动画电影拍摄周期的几倍。所以水墨动画电影很难收回成本,在眼下动画电影的工业时代,水墨动画电影只能成为我们放在博物馆里凭吊的艺术品了。鉴于我们在这种粗糙的工业环境下,导致了我们的动画电影也具备了世界动画电影的普遍性。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几年连续热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

主角小羊羊们和灰太狼之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天敌之间的互相追捕与逃脱,并且最后以弱胜强的结局模式。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迪斯尼的《猫和老鼠》,里面的小老鼠杰瑞整天被汤姆猫抓来抓去,这就像灰太狼整天想要吃到小羊羊一样,而每次都以小老鼠和小羊羊们胜利告终,失败的总是汤姆和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村长喜欢发明各种武器来对付灰太狼,以保护羊群不被灰太狼吃掉,在这里我看到了有对《哆啦A梦》和《蓝精灵》的致敬,这些都勾起了“70、80后”对儿时的记忆,能够唤醒大批成年观众对童年的温馨回忆,这一点是成为成功动画电影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好莱坞动画电影风靡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也体现了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一些文化特质——现实的偏离和替代的满足。[2]小羊羊们是弱势群体,灰太狼代表强大的恶势力,虽然屡战屡败。在繁重的工业化生活中,受到各种条条框框规章制度的制约,生活墨守成规,个性压抑得不到释放,这恰恰是小羊羊们的缩影,在电影里小羊羊总是能打败想要吃掉他们的灰太狼,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冲不破现实的牢笼的,所以当人们惊叹电影中那中美轮美奂的、新奇的、充满幻想美好的事物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刺激的同时,个体就从现实的原有的现实生活中偏离出来,通过电影获得超越现实的满足。《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把羊这种最温顺、最没有反抗能力的动物当做能战胜凶残,攻击性的残暴的狼的英雄,这多少带有美式英雄主义的色彩。因为真实中羊只有被吃的份,所以在电影中羊这种代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可以脱离大众经验的日常生活,挣脱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国的动画电影缺少的是一种文化烙印,能代表整个民族特性的灵魂。

日本动画电影就隐含着民族生存危机问题,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轻松、幽默调侃的民族特性就十分明显。“花脸人物”“水墨画”不代表中国特色。这样的中国元素更多的停留在浅层次、形式上的民族化,而未能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身。

身处21世纪的动画人,在展望动画电影未来的同时需要停下脚步去回望一下我们曾经走过的经历,用一种客观、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过去,在历史明镜中找寻自己的身影。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动画人能创作出感动我们自己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 吕江.卡通产品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童年的水墨画范文第5篇

(一)传统物质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笔者对2006年以来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获奖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2006年到2011年,26个获奖的公益广告作品中仅有一个影视作品,其余都为平面广告作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影视作品在大赛中失位,而是平面公益广告由于视觉传达信息的单一性,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固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的选择范围,倾向于选择视觉冲击力更强的表现方式,从而更多地引起这种赛会制评委的注意。获奖的平面公益广告作品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基本上为水墨画、书法等表现力比较强的物质文化元素。其中以水墨画为主,用书法、印章来点缀是运用得最为广泛的组合,占到这些获奖作品的60%以上。水墨画、书法、印章之所以运用如此广泛,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首先,书法、水墨画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广告创作者来讲,无需过多的创意表现,即可利用它们展现出完整、和谐的广告画面;其次,书法水墨画对于绝大多数的观众来讲,都不陌生,而当他们接受和解码公益广告所传播的信息时,会更加顺畅和自然;再次,2007年至2009年,北京奥运对中国传统文化物质元素的宣传达到顶峰,其中祥云卷轴火炬、奥运开幕式击缶、汉服、人体水墨画等表演以及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官方宣传片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世界舞台大放光彩,国内和国际受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越来越广泛,对书法、水墨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和好感度日益加深。这一时期公益广告制作也必然会受到这个传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二)传统精神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成熟,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西方的拜金主义意识形态对国人价值观、社会观、人生观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信仰缺失、不道德的现象屡见报端,传统的中国道德观念一步步“沦陷”。社会呼吁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呼吁国民道德观的提升。此时,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传播手段,成为重建道德观念的有利工具。2001年以来,央视利用网络及电视播出平台展示的公益影视广告共69个,其中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有11个,虽然所占比例仅为16%,但这些公益广告的播放均引起较大社会反响。例如,以关爱老人、传递亲情为主题的《打包》篇,广告以儿子的口吻,讲述其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益广告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史晓燕摘要:中国公益广告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仍处在不断尝试的阶段,其中,儒家“仁”“孝”道德观念及书法、水墨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最具代表性。成功的公益广告能够将所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主题完美融合,散发出浓厚的人文意蕴。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充分把握受众审美心理和认知水平,减少传播障碍,善用情感诉求,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关键词:公益广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艺术设计的父亲,忘记了儿子的面容,忘记回家的路,却在家庭聚餐时,傻乎乎地将饺子用手放进口袋,儿子责问他,他回答:“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饺子。”结尾字幕: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你。浓浓的亲情从银幕中喷薄而出。同类型的广告还有《爸爸的谎言》等。这些公益广告运用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部分都为传统的精神文化元素——《孝经》所提倡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中国传统的“家”文化及看重亲情的传统,甚至引申“感恩”的理念。但归根究底,其实背后的落脚点都在于儒家的“仁”“孝”观点。“仁”“孝”元素作为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元素的典型代表,被电视公益广告反复、广泛运用,笔者认为有着深刻的原因。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社会问题,而公益广告则会有相应的主题,并通过特定的手段来传播积极的社会道德观念,来发挥其社会教育的功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益广告是对社会道德观念的一种折射。这一现象可以从央视公益广告历年来的主题变迁得到证实。央视广告主题从“规范行为”到“扬正气,促和谐”,所传播和倡导的具体道德表现虽然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还是落实到遵守道德规范上面。2000年以后,这种倡导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的概念逐步明晰,其中儒家“仁”“孝”的道德观念更是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留守儿童、农民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逐步凸显,央视公益广告则通过一系列的人物、故事、情节、特写来呼吁社会关注,积极引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美德。例如,《家乡的滋味》讲述农民工在外奋斗,只期待年末能回家过春节的温暖人心的场景;《迟来的新衣》中留守儿童年末期待着务工父母回归的场景。这都呼唤着社会对这些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仁”“孝”元素的反复运用,是社会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美德的呐喊和呼唤,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

二、传统元素在公益广告中的运用导向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人文关怀主题完美融合

在运用传统文化作为公益广告创意展现的过程中,找到传统文化与受众的情感共鸣点,更能提高受众认知,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1.善用“仁”“孝”文化作为情感诉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情大国,这里的“情”包含“仁”“孝”“礼”“义”“忠”等。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民族传统,至今依然备受国民推崇,前文所列举的公益广告《老爸的谎言》《打包》,都是成功运用“仁”“孝”文化感染受众以达到传播目的的范例。

2.自觉以“以人为本”作为创作基线。

“以人为本”的观念,贯穿了中国两千余年的漫长历史,构建了中国独有的社会秩序。随着时代的变迁,新时代的中国人给予它新的含义——人文关怀,即对待人和事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成员及弱势群体的关怀,“传播正能量”。这就要求公益广告的创意表现方式要做到积极正面,不应为单纯追求传播效果而采用一些极端恐怖的创意诉求;另一方面,在题材内容以及创意元素的选取上要力求做到关怀社会、关怀大众。

(二)多个传统文化元素在公益广告作品中的综合运用

一个公益广告中运用多个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况,多出现在平面作品中。这些组合的运用并不是随意搭配,而是必须符合受众日常审美认知。传统文化元素的和谐共处既包括物质文化元素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包括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叉运用,以增强传播效果。传统的物质文化精神元素间的搭配,比较常运用的元素组合有水墨画、书法、脸谱、印章等。例如,2009年中国元素创意大赛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水系列,水墨画(污染篇)》。画面中,远看是一幅普通的中国传统水墨山水图,但是细看则会发现,山不绿、水不清,处处都是电线杆、煤矿等现代工业的身影。而右上角的“山非山,水非水”的书法题词,更是对工业污染的无奈感叹,再配以“禁止”形状的图章,构成了一幅别具风格的古典山水图。作品是对已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组合的巧妙运用,在顺应受众审美习惯的同时,顺利传达广告的主体信息,可谓独具匠心。物质与精神文化的交叉运用,则多出现在影视公益广告作品中,通过视、听觉来融合道德情感,增强作品感染力。例如,2011年的《关爱留守儿童:男孩篇》,广告中用黑白的画面记录了一个留守儿童孤单、艰辛的一天,在广告的最后画面只剩下男孩望向窗外,期盼父母回家过春节,单调而绝望的黑白画面里,只有玻璃上大红的过节剪纸窗花赫然在目。这则广告运用了传统的春节元素、剪纸窗花及中国红的元素,与“仁”“爱”“和谐”的传统道德理念相互辉映,感官冲击与道德呼唤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