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赞美西湖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 谁来读读题目?(出示:晓出 | 净慈寺 | 送 | 林子方)一起读课题。
师:从题目中,你知道了
什么?
生:从“晓”字中可以看出时间是在早晨。
生:我知道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
生:我知道是杨万里送别他的好朋友林子方。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生用自己的语言说题目的意思。)
师:题目中有一个“送”字,你猜猜这首诗可能会写些
什么?
生:朋友之间送别时的难舍难分。
生:送别之时朋友之间的互相祝福。
生:要再三嘱咐朋友多多
保重。
师: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写了些什么呢?读了这首诗你就明
白了。
二、诵读古诗,感受音律美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诵读古诗,感受韵律美
1.反复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组内轮流朗读古诗,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
师:古诗会读了吗?哪一组谁来试试?
(一组学生展示朗读)
师:能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真不错。古诗有它自己的节奏和味道,你能根据提示读出古诗的节奏吗?谁来读一读?
师:节奏读出来了,怎么才能读出诗的味道呢?你们听――(师播放古诗朗诵录音)。
师:你们也想读出古诗的味道吗?自己练一练。
师:哪一组来展示?
(一组学生展示朗读)
师:他们读得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读得不错,“中,同,红” 三个字押韵,韵母都是ong。
师:这三个字读起来很顺口,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生齐读古诗)
师:诗的韵味越来越浓了,诗句的意思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
(生说诗句的意思 )
【评析:阅读教学坚持“以读为本”,学生根据朗读的要求拾级而上,从读正确到读流利,最后读出古诗的节奏,体现了读的层次性指导。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语言展开,学生真正读书,体现了真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教师的范读,为学生的朗读引路,为学生品味语言、积累与运用语言作铺垫,学生在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
三、品读诗句,欣赏别样景
师:同学们,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人杨万里随同友人走出净慈寺,看到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下面我们就来品读诗句,欣赏西湖别样的美景。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品读诗句,欣赏别样景
1. 自由朗读古诗,找出描写西湖风光的诗句,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西湖的美?
2.组内朗诵诗句,说说自己的感受。
3.展示汇报。
师: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西湖的美?
(一组学生汇报感受)
师:“无穷碧”是怎样的
绿呢?
生:特别特别的绿,绿得
发亮。
生:一望无际的绿色。
生:一片绿色,仿佛一片绿的海洋。
生:满眼都是绿色,一碧
千里。
师:“无穷碧”为什么不用“无穷绿”?
生:无穷绿只是很绿,无穷碧让人感觉绿得发亮,绿色有变化,有的嫩绿,有的浅绿,有的翠绿,有的浓绿。
师:这“无穷碧”的荷叶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
生: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
绿伞。
生:那碧绿的荷叶,像女孩的绿裙子。
师:谁能把这翠滴的荷叶读出来?(板书:无穷碧)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师:你眼睛往前看,看到的是……(莲叶)再往远处看……(还是莲叶)往天边看,那与天相接的地方还是――荷叶,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满湖的荷叶,无边无际,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练习朗读)
师:多么壮观啊!满眼的绿色,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荷花美在哪儿呢?
生:荷花特别的红。(板书:别样红)
师:究竟红得怎么样呢? (配乐播放荷花图片)荷花红得怎样?
生:像火一样热烈。
生:红得娇艳,像小女孩的脸蛋。
生:红得像太阳。
师:像太阳一样朝气蓬勃。
师:这荷花为什么这么红?
生:我从题目中的“晓”知道这是早晨的太阳,阳光不像中午的那么强烈,早晨的阳光非常柔和,所以照在荷花上,荷花特别红艳。
生:还有什么原因,联系上一句看看!
生:有莲叶的映衬,显得特别红。
师:六月,正是荷花开得最旺盛的时候,所以它开得这么红艳,这么生机勃勃。
师:眼前的景色美,诗人描写的语言更美,同桌二人合作
读读。
(生二人对读:碧,无穷碧,莲叶无穷碧,接天莲叶无穷碧。
红,别样红,荷花别样红,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你们听了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非常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
生:我觉得一碧一红,颜色非常美丽。
师:是啊,莲叶清新碧绿、荷花娇艳妩媚,对比多么强烈,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杨万里在《小池》这首诗中也描写过荷花,还记得那两行诗吗?
生:(齐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出示荷花的图片)荷花是什么样儿的?美在哪儿?
生:荷花含苞欲放,像害羞的小姑娘。
生:我觉得荷花小巧玲珑,非常精致。
师:这首诗中描写的荷花美在哪儿呢?
生:这首诗描写了满池的荷花荷叶,非常壮观。
师:这满湖的绿叶,这别样红的荷花,多壮观啊!你能读出这种美吗?
【评析:教学过程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正正学语言”的教学思想,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无穷碧”“别样红”,感受语言的对仗美,通过朗读和对比品析,感受到荷花的壮美,学生慢慢地“品”出古诗深远的意境。】
四、想象画面,感悟别样情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生自读学习。)
学习提示:看到眼前的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你读到一份怎样的情?
师:看到眼前的美景,诗人发出了怎样的赞叹?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如果加上一个语气词深情地赞叹一下,你会吗?
生: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哇,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呀!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六月,诗人送别好友,他要抒发内心怎样的感情呢?
生: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
之情。
生:朋友即将远行,对朋友的祝福之情。
生:心里为朋友的离开而感到难过。
师:假如你就是杨万里,心里有什么话要对好朋友说?(配乐响起)
生:朋友啊,分别之后你要多多保重啊!
生:朋友啊,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啊!分别之后你不要忘记这美丽的西湖,不要忘记我们之间的情谊啊!
生:朋友啊,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留下来,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
师:看似是在送,其实是想留住友人啊!
生:朋友啊,六月西湖的景色实在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我这个朋友。
师:我感受到了诗人惜别
之情。
生:朋友啊,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可要常回来看看啊。
生:朋友啊,我们虽然分别了,但我们的感情却像荷花、荷叶那样永远相伴啊!
师:同学们,看看题目,再读读这首诗,有没有产生疑问呢?
生: 题目中有一个“送”字,可是诗中却没有写怎么送别友人的,这是为什么呢?
师:这首诗中写的都是什么?
生:西湖中的荷叶、荷花。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呢?
生:希望林子方看到这美
景,就会想起好朋友。
生:诗人希望自己和林子方的
感情像这接天的莲叶一样长存。
师: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
(师板书:以景寄情)
师:六月的西湖中,荷叶绿得发亮,挨挨挤挤地铺到了天边,那姿态各异的荷花在柔和的朝阳的映照下那么娇艳美丽,真是――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道――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你就是杨万里,来尽情地赞美这六月的西湖吧!谁来读读这首诗?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诗人把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这美景之中,(师配乐朗读)在音乐声中,我们也一起来尽情地赞美西湖。
(生齐读)
师:让我们把这优美壮阔的美景、把这别样的感情记在心里,这首诗会背了吗?
(生背诵)
【评析: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运用的情境,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加语气词表达赞美之情”“想一想说一说”这些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发展,课堂成为学生言语的实践场,学生通过想象表达,感
受诗句背后的那份情,深化语言的感悟。引导学生提出困惑和问题,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古诗“以景寄情”这一语言表达的秘密。】
五、迁移拓展,品读“不同”的送别
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古代许多诗人,都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我们来读一读。
(师出示学习提示)
迁移拓展,品读不同的送别。
1.自由读读下面两首古诗,看看大诗人李白和王维是怎么送别老朋友的?
2.同样是送别,又有什么不同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大诗人李白和王维是怎么送别老朋友的?
生:目送自己的友人。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船渐渐消失在茫茫的天际,眼前只看见一江春水慢慢向东流去。李白还在望着,望着,望着,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王维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元二的情谊的?
生:即将分别,王维劝友人多饮一杯离别的酒。
师:友人要去很远的地方了,为什么王维还要一劝再劝?
生: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当时阳关以西,非常荒凉,好友即将远行,千言万语全在这酒里了。我们一起读。
师:同样是送别,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李白是目送好友孟浩然,王维是以酒相送。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诗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生:以景相送。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西湖壮美的景色,感受了杨万里带给我们别样的离别相送,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课后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其他的送别诗,感悟诗人别样的情怀。
【评析:迁移拓展两首送别诗,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学生从短小精悍的古诗中,打开了通向知识海洋的小窗口,语文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评:本节课坚持真语文理念,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始终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学生经历了真正的语文学习活动。以“别”统领和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别样景,感悟别样情。教者站在儿童的立场,以语言为核心,以充满童趣的学习活动为载体,扎扎实实进行听、说、读、写的“语用”训练。学生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有自己的阅读、思考、感悟、体验。
实现“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课堂上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朗读引领学生学习古诗。揭示课题后,结合题目中的“送”字猜猜古诗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感受读诗的技巧,体会古诗特有的音律美、意境美,从整体上把握诗境。课堂教学以读悟境,以读悟情。学生从语言入手,“品”出荷叶的“无穷碧”、荷花的“别样红”,品味诗句语言的精妙、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感受到西湖壮美的一面、热烈奔放的一面,渐渐走进作者情感的深处。品读全诗后,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西湖的美景来送别友人呢?学生在探究中明白了作者以景寄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依靠“自觉”的认知方式学习与运用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语文学习的经验,悟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在自觉的活动中迸发天性,张扬个性。
通过对比阅读,实现“言意兼得”。引导学生品读“不同”的送别,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的阅读过程,变单篇课文的学习为同类文章的学习,最后迁移拓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链接,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学生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古典文学的精华走进学生的视野,学生得到一种享受,一种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精神得到双重生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文经典自然情怀
随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日趋紧张,自然、自然观这一关系人类现实存在和未来命运的哲学范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文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要引导学生“学习认识自然”,要求“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逐步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利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自然意识,关注自然生态这一严峻话题是教育工作者的庄严使命,而语文教学利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濡养学生的自然情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都是最具根源性,富有奠基意义和最能彰显民族心理本质性特征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地“认同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并与自然相融相依”。中国古代文化同样不例外地体现了中华先民对自然――这一所有情感思想的起源和终极指向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和独特阐释。
在粤教版的教材中,专门安排了一个“认识自然”的单元,由徐迟的《黄山记》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周涛的《巩乃斯的马》三篇文章组成。其实如果我们注重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就会发现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化选文部分同样蕴涵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先进辨证的自然思想以及对自然尊重热爱的深厚情感。利用好教材中的古文经典也许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自然情怀教育,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
那么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经典中给学生带来怎样的自然意识、领会怎样的自然思想、培养怎样的自然情怀呢?
首先,从古人对自然的神圣崇拜中学会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以及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人类以万物之灵长自居的意识无限膨胀,对自然缺乏敬畏和尊重,破坏植被、污染水源、乱砍滥伐等等随意践踏破坏自然的行为充斥着这个世界,所以要在学生心中种下对尊重自然的种子,从而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这些思想在教材古文经典中可以随手拾来。
孔老夫子站在滚滚而逝的江水之滨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正是人类在永恒宇宙面前对自身渺小与短暂的最真切概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将人类在浩阔宇宙时空面前的渺小感孤独感更是宣泄的淋漓尽致。感叹自然伟力、时光永恒与人类渺小短暂的文字在教材中几乎随处可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李白更是直接唱出“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的诗句。
对自然的敬畏更升华为一种对大自然的尊重,遵从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告诫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
人类本身在自然中的束缚与认识到的自然广阔无垠、永恒久长,足以引起人们对自然磅礴宏伟的气魄、深沉博大的气度、包孕万物的胸襟产生敬佩和景仰之情,而早早扎根与心的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会让人类日后与自然相处的行为中多几丝审慎,少几分轻浮和傲慢,这样我们才能在挥舞屠刀砍向美好的自然生命的时候有罪恶感,才会有对自然美好生命的怜悯和尊重。这无疑会对创造更加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大有裨益。
其次,从古人与自然的亲近中感受美好自然,从而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生活之美。
古人从不仅敬畏自然的磅礴伟力,以虔敬之心仰望生育养育生命的自然,也对自然造化赋予的神奇美丽充满着喜爱之情。在古人笔下,自然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明丽的湖光山色,深邃的大漠隔壁,浩瀚的宇宙星空,写不尽画不完的美景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在教材中,既有“洪波涌起,山岛竦峙”的激情峭拔,也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吞云吐日。既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深情缱倦,也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肃杀凄厉。。在古诗词中还有着丰富的色彩组成了一幅幅色彩明丽、优美动人的画面:“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明丽的色彩组合,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刻画的生动优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鲜艳的红色点缀了无穷无尽的碧绿,西湖美景带来的视觉享受让人陶醉。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更是用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瑰丽壮美的画卷。其实不仅是这些优美的诗句,很多的山水小品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足以让人心襟动荡,比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桐庐山水真让人对美丽自然留恋向往,生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之意。
大自然在古人的文字里变换多姿地展示着丰富多彩的美,美丽而多情的自然赋予了我们太多美好的记忆和情愫,研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让学生充分感受自然的美丽神奇,能让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从美丽的自然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命。
再次,从古人对自然的效法中学习回归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领略自然之美,热爱自然,敬畏自然固然重要,但与自然还处于一种想分离的状态。其实自然孕育的人类,原本是自然的一份子,与万物同生同源、同体同构、同体与共。正如西谚:你来自尘土,必将归于尘土。来自自然的人类也必然回归自然,融于自然。而只有真正认同物我同袍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认识钟灵毓秀、神秘莫测的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滋养,学习生存发展的哲理,从而真正实现古人所追求的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崇高境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饮酒》等将人摆脱世俗嘈杂、抛弃功名利禄,而回归自然、执着本性时天人两忘、与物俱化的悠然陶醉之情描摹的优美动人,以致后人常常以他作为一种精神的坐标。对自然的回归并不仅仅存在于像陶渊明、王维这样的山水田园诗人的心中。在古典文学中,融身自然,从自然中学习生命生活道理的看法同样俯拾即是。
自然是吾友,自然是吾师。《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直接化身为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从翩跹飞舞的蝴蝶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从喧嚣的人生走向了无穷的逍遥之境。
这些都强调人要了解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自然之道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能真正做到逍遥于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先进》中,孔子对曾皙所描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的适性随意、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生活也充满向往,也同样追求一种天地浑同,物我一体的生命境界。天人合一的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文化的进程,以自然为最高法则,追求返朴归真的思想引领了中国文人的生命。
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相合的追求,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引导人们走向和自然融为一体。在文化经典中引导学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固然很难,但对于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克制自己容易膨胀的物质欲望,追求宁静淡薄、超然洒脱的风尚无疑是重要的。
比尔盖茨做慈善,就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经典引导他超然洒脱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曾向搜狐财经表示:“我们都有一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规则”,而这就是孔子的话,可见,比尔盖茨已经把中国的传统文化,运用的炉火纯青。他明白了中国老祖宗的舍和得的关系。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的道理,所以他做慈善,乐此不疲。 事实证明: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当比尔盖茨学了《弟子规》 和《孝经》后,就道出了人间真谛: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他明白了,无论你是富翁还是乞丐,无论你是天子还是平民!可见,中国文化也能让世界名人与自然、自身天性以及自然规律完美相合,中国文化也濡养和成就了世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