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关夏天的诗句

有关夏天的诗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关夏天的诗句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柏桦 诗歌 “左边”思想 “右边”思想

柏桦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抒情诗人,他曾在自述中说道“要成为一个诗人都需具备更复杂的条件:可爱的孩子般的狡猾,不同寻常的穷究和急躁,盛大的青春期的神秘骚乱和清醒,极端任性和突然克制,乖张、‘残忍’以及惊人的懒惰令人讨厌的痴情和喋喋不休,悠然大度和温柔在胸,无限老实的苦读、劳动、羞涩、寡言、怜悯或同情,枯躁、‘’(酒、音乐、美人),小老头式的可笑和愚蠢”而且在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夏天”“下午”等意象,这无疑和他儿童时夏天的下午被父母关在房间时的经历有关。由此所酝酿出的诗歌充满了孤独忧郁、激情的呐喊、热烈的反抗等“左边”的思想。通过读他的诗歌――《表达》卷和《往事》卷我发现他的思想并不是绝对的流变,而是在“左边”的思想中也充斥着平和、缓慢、平衡、关心平凡的幸福和在无声寻求着心灵寄托的“右边”的思想。这对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柏桦的诗歌无疑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左边”的思想

(一)孤独忧郁的思想倾向

诗人柏桦有着极其强烈的“下午”情结,在六岁的下午独自被上班的父母关进家里;九岁的下午因不堪忍受女老师的体罚而离家出走直到沉沉睡去。这样的下午,诗人是痛苦的,孤单的。在他的诸多篇章中都体现了这样由下午情结而引发的孤独、忧郁的思想。在《给一个有病的小男孩》中说道:“顺着挂满灯笼的睫毛/跌进黑色的睡梦/阴险的呓语传来暗杀的动机/城市响起噼噼啪啪的疼痛”这样的句子所描绘的是一个小男孩在孤独害怕中的场景,这在一定程度上无疑是诗人在九岁的下午孤独睡去的映射。在他的其他诗篇中也经常提到孤独忧郁的词汇和描绘孤独的情境:“整个房间只有水波在钢琴上如歌低述/你面对不动的空门/会心慌、会害怕、会突然丧失信心/蜷入房间的一角......孤寂是诗人的皇后”(《震颤》)等等。柏桦由其“下午情结”所引发的孤独忧郁寂寞的情绪无疑也是其作为一个诗人要求急于抒发内心想法的一种无声反抗。

(二)激进反叛的思想倾向

诗人柏桦在其诗歌中充满着动力、激情和呐喊。在《海的夏天》中他写到:“该是怎样一个充满老虎的夏天/火红的头发被目光唤醒/飞翔的匕首刺伤寂寞的沙滩/急速而老练的海湾怒吼着”这样激烈的场面和狂躁而不得不发的压抑的声音,是想要急于表达内心的苦闷愤怒。在他的自述中也说道“是我的表达时期,那时我趁着青春之胆,百无禁忌,只想一吐为快......我一点也不自由,非常紧张,我的焦灼、神经质、个人怪癖与疾病随处可见。”诗人在这一阶段描绘了众多“丑”的意象,诗人通过审丑,营造出了众多阴郁的、黑暗的、潮湿的意境,给人以沉重的压抑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爆发力和反叛力。诗人柏桦这种反叛焦灼激进的思想不仅是其青春之胆,百无禁忌的一吐为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童年痛苦的一种映射。诗人年幼时极其强烈的破坏力“折断了一把梳子、锯坏了一个茶几、破坏了一辆玩具汽车”使诗人“以离奇古怪的热情和勇气从此渴望迅速长大、迅速逃跑、迅速自由”。和反抗老师的愤怒所酝酿的“被伤害和被抛弃感”这两种思想在其中也有着很大的体现。

(三)死亡意识所透漏出来的恐惧和反抗

世纪末的幻灭感、理想主义的丧失、西方哲学的反思和世纪病使第三代诗人呈现精神上的焦灼紧张。他们开始直面心灵和生活的本真,表现个体自我意识,生命的压抑不安,恐惧无聊和荒诞孤单。在柏桦的诗歌中也时常充斥着由恐惧孤独等而引发的死亡的描述。《表达》中“只有当你死亡之时”“你为什么在这时死去?/我知道献血的流淌是无声的。”;《鱼》中“死亡的沉默向错误”等等。诗人不厌其烦的提到死亡并且在他的诗歌中多充斥着和死亡有关的意象。诗人在其诗中所流露出来的这些强烈的死亡意识体现着柏桦的孤独,恐惧,对世界的荒诞,对生命压抑不安的反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诗人在死亡之中所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对个体生命意识的独立表达。

二、“右”的思想意蕴

(一)对闲适雅致生活的向往

《家居》一诗,柏桦的诗风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是景色描写,其次是家庭环境,最后是“再邀二三知己/九月黄昏/纳着晚凉/闲话好时光”。诗中的“我”在这样清幽静谧安静温馨的家居生活中,与友人畅谈古今过往,丝毫不亚于白居易“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惬意和闲适的心境。柏桦在其诗《在清朝》中也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牛羊无事,百姓下棋,诗人们饮酒落花、风和日丽。池塘水肥,鸭子迎风游泳。柏桦在这首诗中虽多少流露了一些无奈落寞的情趣在其中,但总体上情趣无疑是诗人对闲适雅致的生活和思想境遇的向往。

(二)平淡冲和的落寞情怀

在《表达》诗篇中柏桦的很多诗歌就已经褪去了激情的呐喊而更趋向冲和平淡。在波澜不惊的平淡的诗句里表露着自己的思想。柏桦曾在《望东方周刊》的采访时说道:“我可以留恋一下时光,体味一下春夏秋冬,品味它的美好,让人心境愉快。我告别了呐喊的文学,在一个园林里休息,体会人生的寸寸光阴,要挽留它,就不能太激烈。”柏桦诗歌《在秋天》中的天空是幽蓝多情的,云儿也是柔和而古老的颜色。“我坐在窗下/看有人在街上吃豆/有人在对面打土/有人无端端地站立/望着对面的山坡”(《奈何天》),这些诗句中没有丑陋阴暗的意象和充满了爆发力的感情,相反却流露着诗人平平淡淡的思绪和在追求未来的道路上的一些落寞迷惘的心绪。诗人在《春日》中写到:“只是光彩照人的一个下午/白色的樱花开满庭院/这是否是足够的呢?”柏桦诗中的“下午”情结在此又有了新的内涵,是充满了白色樱花的和光彩照人的。可见柏桦似乎已经走出了那可怕的充满了老虎的夏日的午后而趋向平和。

(三)对自身和人类未来的关注

第三代诗人呈现出对世界荒诞、孤独、痛苦 、丑恶的冷漠,柏桦也曾说他写诗是为了对自身的疗救。但作为一个出色的诗人在他诗歌中也时常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在《在清朝》一诗中描绘了一个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景。《自由》中“自由就是春天的大地/春天的人民涌出城门”,“孩子们,那些孤单的孩子们/你们在草地上,溪水旁/自由正照临你们头上”这些对自由的欢呼,对孩子的关注是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呼唤。当然在这些叙述中柏桦的语调是平和的缓慢的,他希望通过回归古代来拯救现世,但发现是无法达到的,因而在他的诗歌中变流露着无奈,落寞等情绪。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自主阅读率先垂范。激励学生厚积薄发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崇敬的人,是最直接的榜样。要想让学生热爱学习古诗词,营造古韵飘香的文化氛围,教师首先要投身浩如烟海的诗词殿堂,加强对中华经典诗词的学习,从中汲取营养,用这些丰满心灵的诗词,丰富内心的感受,拓展精神的空间,提升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会像一丝丝春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在学生心灵产生深刻且久远的影响。试想,一个在课堂上吟诗诵词,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教师,怎会不激起学生的钦佩之情、在心底涌起强烈的求索欲望?“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诗意满满的教师,才能成为莘莘学子们心目中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

二、诗词名句分类积累,帮助学生积水成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就为学生大量阅读明确了方向。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文都是语言运用的光辉典范,又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华,让学生大量诵读一些名篇佳作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晨诵、暮省”的学习方式,用一首诗开启新的一天。学生从升入初中开始,我就持之以恒地进行古诗词积累训练,“每日一诗”是每天必备的任务。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结合生活学习唐诗宋词是一条很有效的途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我将诗词名句进行分类,先引领学生诵读经典名句,再到全篇诗词。比如: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描写四季景色的诗词比比皆是,结合时令节气及自然现象,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领悟。春天来了,我引导学生探寻春的踪迹,品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夏天到了,我引导学生追寻夏的脚步,感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由这样经典的诗句,引入到整首诗词的学习,由易到难,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立足教材拓展阅读。积淀学生文化底蕴

人教版初中Z文教材,每册都有两课精讲古诗文及课后积累共二十首诗词。在对这些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联系比较,提高鉴赏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相同主题的诗词进行积累。如:学习了马致远的《秋思》后,请同学们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并比较分析了张籍的《秋思》和宋之问的《渡汉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差异,更好地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文虽然没有引用唐诗宋词,但若在教学中加以适当引导,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我在教《湖心亭看雪》一课时,用幻灯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西湖美景的诗句,导入新课。根据文中“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雾凇沆砀”等句子,引导学生积累有关描写“雪”的古诗词。学生借用“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对张岱所描写的意境做了更准确的阐释。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等献身精神的古诗词,并一起背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学生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激起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运用视频进入诗境。培养学生人文情怀

诗词的灵魂是意境,而这正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意蕴,使学生由声入情、由情人景,达到声情并茂、视听交融的效果,而且教学过程直观生动、感染力强,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曹操的《观沧海》写得气势雄浑,意境开阔。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但实际上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的。作者通过描绘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以沧海自比,借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表现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为了让学生真正读懂此诗,在教学过程中,我播放了《观沧海》朗读视频。视频一播出,学生立刻被吸引住了:曹操登山临海,极目远眺,脚下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透过画面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征服欲望和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学生非常轻松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领悟了诗词的精神美。

五、关注诗词文艺节目。掀起学生学诗热潮

选择好的电视节目,既能放松身心,又能陶冶心灵。我向学生推荐了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陕西卫视的《唐诗风云会》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些节目以弘扬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宗旨,集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诗词的韵律之美、哲理之美。同学们非常喜爱,并主动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掀起了学诗的热潮。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第3篇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是教师以优美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听了这优美的旋律,老师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你听,窗外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唧唧喳喳地叫着。多好的享受啊!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欣赏一段画面,看看哪位同学观察地最仔细,想得最深入(播放有关柳树的画面,目的让学生感受柳树是春的使者,带来春天的信息,春天充满生机)

师:看完了这段画面,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生:交流,谈感受

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想知道檀老师在想什么吗?此时此刻,老师就想把唐朝诗人贺之章写的《咏柳》推荐给大家。

(边出示诗句,边朗诵)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3.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多美的柳树呀,多好的春天呀,怎能不让人喜爱?你准备怎样读这首诗,让别人听了确实感到很美。自由练习,你可以在书上做上记号(换气、轻声、重音)

师: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读这首诗?你自己认为那里读得最好。(老师可以帮助点评)

师:你认为谁读得最好,让我们象他那样去读,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看谁读得最美。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再听一遍古诗,请同学们将眼睛轻轻闭上。

师:会背的同学请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诵,不会的就看书朗读。

默写,同桌对改,订正,集体反馈:错在哪儿?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第4篇

谁也没有想到,从企盼友情开始的人生,却被友情拥塞到不知自己是什么人。川端康成自杀时的遗言是“大拥塞了”,可见拥塞可以致命。我们会比他顽泼一点,还有机会面对拥塞向自己高喊一声:你到底要什么?

只能等待我们自己来回答。然而可笑的是,我们的回答大部分不属于自己。能够随口吐出的,都是早年的老师、慈祥的长辈、陈旧的著作所发出过的声音。所幸流年,也给了我们另一套隐隐约约的话语系统,已经可以与那些熟悉的回答略作争辩。

他们说,友情来自于共同的事业。长辈们喜欢用大词,所说的事业其实也就是职业。置身于同一个职业难道是友情的基础?当然不是。如果偶尔有之,也不能本末倒置。情感岂能依附于事功,友谊岂能从属于谋生,朋友岂能局限于同僚。

他们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种说法既表明了朋友的重要,又表明了朋友的价值在于被依靠。但是,没有可靠的实用价值能不能成为朋友?一切帮助过你的人是不是都能算作朋友?

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这又对友情提出了一种要求,盼望它在危难之际及时出现。能够出现当然很好,但友情不是应急的储备,朋友更不应该被故 意地考验。

……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们这个缺少商业思维的民族在友情关系上竟然那么强调实用原则和交换原则。

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什么。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因此所谓朋友也只不过是互相使对方活得更加自在的那些人。

在古今中外有关友情的万千美言中,我特别赞成英国诗人赫巴德的说法:“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友情都应该具有“无所求” 的性质,一旦有所求,“求”也就成了目的,友情却转化为一种外在的装点。我认为,世间的友情至少有一半是被有所求败坏的,即便所求的内容乍一看并不是坏东西;让友情分担忧愁,让友情推进工作……,友情成了忙忙碌碌的工具,那它自身又是什么呢?应该为友情卸除重担,也让朋友们轻松起来。朋友就是朋友,除此之外,无所求。

其实,无所求的朋友最难得,不妨闭眼一试,把有所求的朋友一一删去,最后还剩几个?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有关夏天的诗句范文第5篇

1934年9月21日,莱昂纳德・科恩(Leonard Cohen)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维斯特蒙区的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他9岁时,父亲的去世,为他随后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使得他日后创作的诗歌和音乐作品充满了忧郁。14岁那年,西班牙诗人和戏剧家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进入了科恩的世界,成为他的最爱,使其学会了在诗歌中表达自己青春期的困惑,并促使他于22岁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让我们比较神话学》(Let Us Compare Mythologies)。从此,科恩走上了文学的道路。15岁时,为了更好地追求女孩子,科恩决心学习吉他,因为他发现那些会弹吉他的小伙子身边总有许多漂亮的女孩子。于是,在一个演奏弗拉明戈的西班牙老师的指导下,科恩开始学习吉他,并在当地的咖啡馆献唱,而富有西班牙风情的弗拉明戈对他日后的音乐风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莱昂纳德・科恩

中学毕业后,他被魁北克省最好的英语大学――麦吉尔大学录取,主修英语文学专业。大学期间,他继承了一笔家族遗产,随后选择了辍学,开始了一段疯狂的人生经历。他曾尝试,并把感受写成文字;他还曾周游世界,过着波西米亚式的流浪生活。在欧洲旅行期间,他爱上了一个名叫玛丽安・伊伦的挪威女子,在希腊的一座名叫海德拉的小岛上与之共度了七年的时光,并创作了两本诗集和两部小说。1968年,他出版了《诗歌自选集:1956―1968》(Selected Poems:1956-1968)。该诗集为其赢得了加拿大文学界的最高荣誉:总督奖,但科恩拒绝领奖。此外,他还于2011年获得了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文学奖。终其一生,科恩共创作了9本诗集,两本小说;他创作的诗集和小说,每本至今都有百万册的销量,并为他带来了极高的文坛声誉――他被《华盛顿地球报》称为“当代的詹姆斯・乔伊斯和亨利・米勒”,还是“加拿大有史以来重要作家之一”,甚至连傲慢的法国人也说:“科恩是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可以说,他的文学成就超过了同时代的很多诗人和作家。

1966年的一天,温暖的阳光洒在海德拉小岛的一间木屋上,阵阵海风拂过莱昂纳德・科恩32岁的脸庞,透过木屋的窗户望去,蔚蓝的地中海泛起一层层银色的波浪,犹如蓝色衣裙上镶着一道道白纱做的裙边。当时的科恩,刚刚写完《美丽失落者》(Beautiful Losers)一书,出版不久便引起轰动。虽然作为诗人和小说家,科恩已经在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他此刻的内心却依然焦躁不安,即使地中海的温暖阳光和美丽情人的温柔陪伴也不能平复他躁动的心,因为稳定的家庭生活非其所愿。于是,他决定成为一名创作歌手,离开舒适的家庭,去美国开启自己的音乐生涯和舞台传奇。

之后,莱昂纳德・科恩在美国的音乐重镇纳什维尔附近安顿下来。当时已经开始走红的民谣女歌手茱迪・柯林斯,翻唱了他的《苏珊》(Suzanne),结果大受欢迎,成为电台热门歌曲,于是她便说服科恩一起参加巡演。在1967年夏天的纽约新港民谣节期间,科恩首次登台演出,并在CBS电视网节目上演唱自己的歌曲并朗诵了诗作。随后便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并于1968年初发行了首张专辑――《莱昂纳德・科恩之歌》(The Songs of Leonard Cohen),尽管制作简单、内容抑郁,但在那个民谣盛行的时代,唱片依然大卖。就这样阴错阳差地,年过而立的科恩,从此踏上了音乐的旅途,最终摘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进入了摇滚名人堂,成为与鲍勃・迪伦齐名的民谣运动传奇人物。此后他便陆续推出新的唱片,直到生命的尽头。终其一生,科恩共推出14张专辑,成为无数歌手的旗帜和无数歌迷的偶像,成就了音乐界的一代传奇。

莱昂纳德・科恩有着苍老、沙哑的低沉嗓音,平淡的旋律中蕴藏着让人挥之不去的忧郁和悲伤,充满了对人性及社会敏感而深邃的洞察,犹如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向你吟唱着自己的灵魂,倾诉着岁月的陈年往事。其歌声简单、真诚、直接而感人肺腑,其歌词、旋律和意境,都有着诗一般的美好与隽永。他多愁善感、情感丰沛,歌词背后总有一段浪漫而悲伤的故事。他的歌没有一个限定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和主题,不迎合时代,不涉及政治,而是反复吟咏着亘古而来的精神困境和人生故事。他吟唱着自己的歌词,将人生的味道唱到了极致,平淡质朴,却直达人的内心深处,楔入灵魂,充满启示。他那深沉的演唱和浪漫的歌词影响了一大批音乐人,《著名的蓝雨衣》(Famous Blue Rain Coat)、《哈利路亚》(Hallelujah)和《电线上的鸟儿》(Bird on the Wire)等诸多作品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圣歌。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一名创作歌手,其声望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散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至今已有几十部电影采用过他的歌曲做配乐,还有数十位歌手翻唱过他的作品,向其致敬。 莱昂纳德・科恩与他的缪斯女神玛丽安・伊伦

尽管被认为“天生就是上帝派来和这个世界上的少女们谈恋爱的”,但是情史丰富的一代情圣莱昂纳德・科恩却终身未婚。他不是仅喜欢漂亮女人,而是对所有女性都持有一种近乎崇拜的心理,认为任何一个女人都只是女性世界的一部分,在其头脑中,爱情是对整个女性世界而言的,只有和许多不同的女人发生亲密的关系,才有可能领略整个女性世界的美。他的很多诗歌都与爱和性有关,但他对这二者的描述和比喻永远充满了黑色的幽默,始终濒临绝望崩溃的边缘。科恩用他那质朴简洁却直达内心的诗句证明了诗原来可以这样创作,但是唯有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唯有对爱情深思熟虑过的心灵,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不过,堪称情圣的他,后来还是未能免俗,被几次失恋伤透了心。

除了感情上的失意,科恩还饱受抑郁症的困扰。为了寻求解脱的办法,他修习过禅法,还研究过《易经》和《死亡之书》,试图从中找到抒发苦闷情绪的出口。身为一名虔诚的犹太教徒,他甚至一度遁入空门,剃度出家,成为临济宗的禅僧。1993年,他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东郊的一座名叫“秃山”的禅修院,追随杏山禅师修习日本禅法,在寺中修行三年之后,正式受戒,成为一名佛禅弟子,法号“自闲”,后于1999年还俗下山。他的这段修禅经历,使得其后期创作的诗歌充满了禅学的意境和韵味。 老年的莱昂纳德・科恩

2004年,科恩突然发现其经纪人凯莉・林奇卷走了自己超过1000万美元的财产,那是他几乎所有的钱财,直接导致其经济破产。通过一系列漫长的诉讼,他只拿回了一小部分自己的钱。早在1992年的《颂歌》(Anthem)中,他就写过这样的词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进来的地方”。如果把那位失职的经纪人看作裂痕的话,科恩便是那道阳光。于是,他以禅宗的超脱精神,最终原谅了经纪人的背叛。为了支付晚年的生活开销,74岁的科恩,不顾老迈病弱之躯,毅然结束退休生活,于2008年重返舞台,走上了巡回演出之路。为了在演唱会上表现卓越,他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结果大获成功。2016年10月21日,就在他去世前不久,饱受病痛折磨的科恩,依然发行了他最后一张唱片――《 黑暗情愫》(You Want It Darker)。此后,一代传奇陨落逝去,一切归于尘土,终成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