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理分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理分科

文理分科范文第1篇

笔者认为,这一方案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国家课程计划的落实。由于九科文化课全部纳入高考,考生必然重视各门功课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会更加全面、系统,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会得到同步提升,学生进入大学和走上社会以后适应能力会更强。同时,由于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必然推动中学全面落实新课改方案,避免各高中竞相提前分科,使国家课程计划得以全面实施。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高中属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姓“基”不姓“高”,也不姓“专”,若只有文理分科教学而高考不作相应调整的话,学生很多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会出现缺漏,给学生留下难以弥补的缺憾。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高中实行文理分科,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在高考科目设置上,文理科考试科目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学生的分科选择。

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有人可能会问,考试科目多了,学生负担不是更重吗?其实不然。高考是一种竞争性考试,在招生规模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其考试科目的多寡与考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没有必然联系,减少考试科目并不能减轻学生负担,相反,还有可能增加学生负担。这就像体育中的单项和全能比赛,十项全能比赛项目多,训练固然艰苦,但单项比赛也没因项目单一而轻松。相反,由于选手们都将全部精力投入单项训练,高手云集,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更甚于十项全能。以湖北省为例,1977―1992年是大文大理的考试科目(文科考六科,理科考七科),1993―1999年是“3+2”模式(文、理各考五科),2000年至今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文、理各考四科,实际是六科),考试科目没有大的变化,但高考竞争愈演愈烈,学生负担越来越重。由此可见,高考考试科目的多少与学生负担轻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果考试科目虽多,但考试难度值降低,特别是增加检测考生通用常识的水平测试,不仅不会增加学业负担,相反还会使学生信心十足、心情舒畅地面对考试。

文理分科范文第2篇

一、重拾信心 构建和谐班级

高中阶段是学生自卑感的多发期,自卑使学生怯懦、自我否定、害怕失败。高二文理分科后,有些敏感的,意志脆弱的学生,他们的耐挫折能力低下,受不得一点的委屈与挫折,在受到打击后,就会走向极端。这时重拾信心,势在必行。

怎样重拾他们的信心呢?

首先,将他们的信心建立在对各科任老师的信任上。在开学的时候,给学生介绍班上的科任老师说“你们真幸运,你们遇到的老师个个都是优秀的老师,比如说物理老师是物理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生物老师是个年轻的老师,别看他年轻,他知识可渊博,……”在说这话时,我看到学生的眼睛是期待的。开学过了一段时间后,找一些学生谈学习时,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他们班上的老师时,那些学生回答的是自豪的,更有学生说“老师,我们都觉得物理是我们物理老师发明的”,“化学老师上课怎么那么有味”“还有那数学老师的想法怎么跟我们那么接近,听他的课没有一点压力,好轻松”“我们班的科任老师没得说的”…从学生的回答中,知道重拾信心的第一步――对老师们的信任,崇拜,已经做到。

其次,在活动中找到信心。在这里将他们的信心建立在活动中的成功上,而非学习上的成功。因为学习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作为班主任而言应该是一个长期目标。所以我将重拾学生信心的第二步放在了在活动中取得成功上。进入高二后,学生参加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运动会,入场式时,我班以整齐的队列,抖擞的精神面貌,获入场式优胜奖,在领取锦旗后,全班同学留影纪念,从同学们开心的笑容中,我读到了收获的喜悦,成功中的信心。

正因为许多学生重拾了信心,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班上的整个氛围是轻松的,相信在这个氛围中会有更多的学生会越来越好。

二、激励斗志 彰显榜样力量

对于基础薄弱,习惯相对不好的学生而言,仅仅是培养自信心是不够的,还应激励他们的斗志。每个人生来是不服输的,那些轻易服输的人,他们缺少必要的斗志。我认为激励他们斗志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激励斗志,最大限度的激起他们的那种拼搏精神以及不服输的精神。而激励斗志最好的办法就是挫折教育。

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人总有一种潜能不能被激发,这种潜能只有在一些非常的情况下才能被激发。对于学生而言,当其遭受挫折时,便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究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切实掌握知识。基于这些在班级管理的时候人为的给设计了一些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让他们趋于清醒,在挫折中激发他们的斗志。

激励他们斗志的最好办法就是榜样学习法。这里的榜样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可以是我们优秀的学长们,也可以是我们身边品学兼优的同学们。通过他们的事迹来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且注意寻找学校和班级中,尤其是班级中学生的闪光点,以班会的形式,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教育,来讲给大家听。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例子,身边的榜样来受到感染,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收到班杜拉所说的“社会学习”的功效。

三、规范制度 营造良好班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健全的制度则是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要培养优秀的班集体,必须规范班级制度,通过班级制度的建立、执行、完善,不断深化班级管理,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而班规的确定要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制定,要让学生了解制定班级班规的目的。班规的内容主要是“应该怎样”而不是“不应该怎样”,尽可能少一些“不怎样”就“会怎样”的话语。班规必须涵盖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宜过多过严,否则不好操作,最终导致管理的不落实。

首先,要怎样让学生不排斥这些制度呢?在这里让学生明白班级班规的制定是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并且让大家认识到真正管理和约束大家的是制度。其次,如何对待违纪的学生?这是让制度真正产生作用的一个重要保障。学生违反纪律一定要受到纪律处分,这一点可以说是天经地义,所谓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但是怎么样才能是受到处分的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罚而不至于产生消极的抵触情绪呢?学生违反纪律本身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班主任怎样将这些不好的事情巧妙的转变为好事?这学期,班上推行这样一种处罚方式:劳动法。对于那些习惯不是很好的学生让他们在劳动中养成一种认识,就是凡事要认真。当然在这里作为处罚让他们打扫教室和平时值日扫教室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要求要高一些。

文理分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理分科 班级建设 学生心理 问题 对策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2013年7月,我接到了文理分科后的一个重组班级(理科班),看着阳光的学生,我很急切地想建设好这个新班级,也期待着学生出色的表现。

可是没过几天,学生表现出很多问题行为,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变得焦虑不安。接踵而来的就是学生迟到、集体意识差、班级凝聚力差、上课心不在焉,甚至有学生想要转到文科班。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应接不暇,为此,我详细分析了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采取了一些对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谈谈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二、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存在的问题

文理分科是学生继选择哪所高中就读后的又一次重大选择。经过文理分科后进入新的重组班级,学生一方面表现出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这是因为他们(理科班学生)对理科学习有兴趣、有信心,以及部分文科课程的终结。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对原班级的老师、同学有一定的恋旧情绪,自己都养成了与原班级相适应的日常行为习惯。学生从以前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各方面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学生之间缺乏交流,甚至互相排斥,班级凝聚力差。学生个体表现出急躁、沉默、孤独、学习效率大大降低等问题。

这些都给新班主任建设新的班集体带来了一定困难,为此,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

三、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的学生心理分析

高二新学期开始,文理分科后学生进入新的班级,面对新的环境,学生的心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陌生与怀旧并存。

学生告别了自己高一时亲近的好朋友,告别了喜爱自己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进入新的班级,面对新环境,部分学生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压力,心里难免会有一些失落。他们开始变得沉默,变得内敛。

2.独立与依赖并存。

这个阶段的学生依然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在心理上想挣脱班级的约束,主观上要求独立,实际上在短时间内又很难适应独立的学习生活,很多问题都不能自己解决,又不愿求助他人,因此极易产生孤独心理①。他们内心渴望与别人交流、沟通,外表表现出来的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现阶段的高中生有较强的自尊心,在其言行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反之,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3.理想与现实并存。

进入新的班级,学生又一次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都暗自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为自己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然而,个别从奥赛班重组到平行班的学生有很大落差,表现出一定焦虑,他们觉得既然自己以前是奥赛班的学生,就必须得夺第一,无形中加重了心理负担。与此同时,部分学生感觉自己基础薄弱,怕自己掉队,怕老师和学生看不起他,也表现出一定的焦虑。事实上,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学习方面的适应困难。

4.信任与犹豫并存。

有的学生由于分班之前考虑不周详,或是遵照父母的决定,在分班以后表现出一定的倦怠和抵触。面对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学生总会和以前的同学老师作比较,学生是否信任新老师,家长是否认可新班级,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针对以上分析,在文理分科重组班级建设中,我采取了以下对策。

四、文理分科后重组班级建设的一些策略

1.积极发挥班会课的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

学生刚分班后表现出的一些问题行为,我们要抓住学生适应的最佳时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自我定位,改变错误认知。在分班后的第一次班会上,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

(1)不可忽视的自我介绍。

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经历,告诉学生:相聚在高二(4)班是我们的缘分,我会尽心尽力地为每位学生的发展负责。我衷心地期待着每位学生的支持,我只会关注大家的将来而不是看大家的过去。我相信随着大家年龄的增长,一定会懂得哪些事该干,哪些事要干。学生的微笑表现出他们感受到了高二(4)班的一种信任,一种平等,一种希望。

由班干部带头,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愿望,让班级的骨干力量展示自己,目的是让他们感受到新班主任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

(2)学生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一张小小的纸条却是学生说心里话的地方,一条师生沟通的好渠道。我认真阅读后,为每位学生写了几句鼓励性的反馈。我很欣慰,因为我看到了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也感受到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在逐渐缩短。

(3)“我心目中的新班级”主题演讲比赛。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参与,共同规划,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明确班级目标和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设计了“我心目中的新班级”主题演讲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众人拾柴火焰高”、“good-better-best”、“净、静、敬、竞、进”等很多有助于班级建设的好想法。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思考着自己的奋斗目标。最后我说:“大家心目中新班级的蓝图已经描绘好了,说了就要做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班的明天会更好!”

在一片掌声中结束了这次班会,学生的心与心在沟通,思想与思想在碰撞。

文理分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理分科;问卷调查;男女生差别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92-03 针对我国大学分文理科招生的现象,我国高中阶段大多从高二年级进行文理分科,文理科的选择将是关系到同学们今后大学的专业以及就业方向的重大决定。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男女生文理科学习现状、分科意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总结男女生在文理科学习上的差异及其与文理分科的关系以及文理分科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同学们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一、问卷设计意图

在高一年级结束即将升入高二进行文理分科之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中男女生在文理科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文理科成绩比较,以及文理分科的意向和在分科选择中的影响因素。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共调查4个班,其中2个实验班,2个普通班。发放问卷178份,收回问卷169份,其中166份为有效问卷,3份为无效问卷。男生70份,女生96份。

1.学生每日在文理科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分为每日学习时间

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均有超过一半的人每日花费于文科的时间很少,在1小时以内;而用于理科学习时间在一小时以内的男生只有18.6%,女生则更少,为12.5%,其余均在一小时以上。

由表2可以看出,在文理科学习时间分配上,男女生差别不大,男女生分别有55.7%和54.2%的人每日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比文科长,而用于文科学习时间比理科长的分别只有11.4%和10.4%。另有30%多的男女生文理科时间平均分配。由此看来,无论男生、女生,用于文科学习的时间均明显少于理科。

2.学习成绩情况。

对比学习文理科所花费的时间和所获得的成绩,大多数同学花费时间多的科目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在文科学习时间多于理科的同学中,男女生分别有62.5%和60.0%的人文科成绩好于理科,而理科学习时间多于文科的学生中,其学习成绩有较大性别差距,男生理科成绩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文理科时间平均分配的学生中,男生有43.5%理科成绩好于文科,而女生只有23.5%。

3.学生及其家长对文理分科的意向。从总样本来看,学生本人倾向学文的为26人(占15.7%),倾向学理125人(75.3占%),未确定的15人(占9.0%)。男生倾向学文的有6人(占8.6%),倾向学理的有58人(占82.9%),女生倾向学文的有20人(占20.8%),倾向学理的有67人(占69.8%)。家长希望孩子学文的6人(占3.6%),希望孩子学理的为64人(占38.6%),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不干涉的96人(占57.8%)。共有151个同学对于文理分科的选择有明确意向,26个同学有学文科意愿,125个同学有学理科意愿。对于同学们的意愿,家长持支持态度或采取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不干涉态度的为149人,高达98.7%,只有2位家长与孩子意愿不一致。

在理科成绩比文科好的同学中,男女生分别有高达97.4%和96.8%的人选择学理;而文科成绩比理科好的男女生中分别只有40.0%和57.6%的人倾向学文,两类数字相比有明显不同,而且无论男生女生,理科成绩比文科好的人中,没有一人选择学文。

4.学生在分科选择上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选择文理科是否受到家长的影响,本调查发现,男女生分别只有2.9%和2.1%的人认为受家长影响很大,认为“受一定的影响”的占18.6%和21.9%,认为“有影响,但不大”和“完全不受影响”的却占到78.6%和76.1%。

对于分科的影响因素,本题为多选题,男女生均认为兴趣是主导因素,选择此项的分别有70.0%和77.1%。受大学专业选择影响的男生有近一半,为48.6%,女生却高达69.8%。受就业范围及收入影响的分别有38.6%和47.9%;受学习潜力影响的分别占37.1%和51.0%;另有少量同学受高校招生人数比例及院校设置以及学习习惯的影响。

三、结论

1.学生用于文科学习的时间明显少于理科,在文理科学习时间分配上,男女生差别不大,男女生分别有55.7%和54.2%的人每日用于理科学习的时间比文科长,而用于文科学习时间比理科长的分别只有11.4%和10.4%。另外各有30%多的同学文理科学习时间平均分配。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理科学习相对于文科学习难度大,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文理分科后倾向于学习理科的同学更多,所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理科学习。

2.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花费时间较多的科目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在文科学习时间多于理科的同学中,男女生都有超过60.0%的人文科成绩好于理科,但在理科学习时间多于文科的学生中,学习成绩有较大性别差异,男生理科成绩好于文科的有64.1%,而女生只有40.4%。文理科时间平均分配的同学中,男生有43.5%理科成绩好于文科,而女生只有23.5%。这说明在理科上花费同样的时间,男生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3.学习成绩与分科的选择密切相关。大多数情况下,理科成绩好的同学更倾向学理,文科成绩好的同学更倾向学文。根据本统计,在理科成绩比文科好的同学中,男女生分别有高达97.4%和96.8%的同学选择学理;而文科成绩比理科好的同学中,分别只有40.0%和57.6%的人倾向学文,却分别有53.3%和30.3%的同学选择学理,这两类同学的选择明显不同。而且无论男生女生,理科成绩比文科好的人中,没有一人选择学文。这有可能与高考文理科招收人数有较大差距,文科生可选择专业数量少,就业比理科生困难,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思想有关。

4.学生分科选择受家长影响不大。男女生分别只有2.9%和2.1%的人认为受家长影响很大,认为“有影响,但不大”和“完全不受影响”的却占到78.6%和76.1%。说明男女生都有独立的思想,在自身的前途命运问题上同样有主见。在分科的影响因素中,学习兴趣均是对男女生的主导因素,其次为受大学专业选择的影响和就业范围及收入的影响。

文理分科范文第5篇

xin洛雨晴缘

关于这个问题,很有感触!

因为中考成绩的原因,我升入高中后直接进了学校最好的理科班,立志要学好理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年之后,我发现我错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一次分班考试,我的理科成绩比文科成绩整整少80分。在兴趣和如今的应试教育之间,我痛下狠心,毅然选择了文科,被分出了原来的班级。当然,身为一名女生,同学们也有各种安慰——小女生,去了外面,会说话,会办事,会生活,就好了,管那么多什么元素周期,什么细胞分裂,什么匀加速运动干什么,生活中又不会问你你吃的是什么元素……

所以,我认为,兴趣固然重要,但在现在分数决定一切的现状下,还是考虑大背景吧。

我是文科生,我为自己代言……

肖 尧

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可是,还像是发生在昨天,永不会忘怀。好了,还是言归正传吧。那年高一,我在兵荒马乱的心路历程中,走了好久,终于作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一定要先选理科,后选文科。因为胆小谨慎的我知道,在高手如林的理科生中,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出头的。可是,经过了理科一年的历练之后,近朱者赤,我的数理化一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到了高三,顺理成章,在文综上多下点功夫,一定能出奇制胜。

选择是容易的,但是道路如此曲折。我在高二一年经受了各种打击,多数人包括老师、父母,都认为我的想法不靠谱。可是倔强的我,竟然就那样执行了。跟大家报告一下,当时的我,在理科生里,每次都进不了前二十名;可是高三选了文科后,第一次模考,我就跃升到第二名了。一下子,震惊了老师和同学们。后来,我顺利考上了大学。听说,每年临到分科的时候,我当时的班主任都会拿我的事例说法。再后来,就有了很多我的传说。

我想说,当时的我也许年少轻狂,可是至少我是对自己有清醒认知的。所以,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一定要在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甄别后进行。祝福大家!

明 灯

选文科或者理科,当然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古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如果你有几门功课长期徘徊于及格线之下,自然要远远避开。其次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比如你从小有文学之梦,或者自幼有悬壶济世之心,选起文理来就很简单了。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认识你自己——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你要分清自己只是一时的兴趣,还是会为这个梦想坚持一生?这对青春期的少年而言其实是很难分辨的。所以这时候,多听别人,尤其是师长的意见还是很重要的。

有人根据专业的前景来选文理,这其实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未来瞬息万变,这毕竟不是大学选专业或者择业,从现在到你真正参加工作时还有六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此时热门的专业,未来说不定已成明日黄花,过于长远的规划可能缺乏实施性。

总而言之,只要你做足准备,认清自己,文理分科远远没有那么困难。

薰子云

按社会普遍观点认为,文科相较于公式定理繁杂的理科而言,它更容易,更轻松,只需要背诵就行。或许我选择文科受到了一些来自此观点的影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科的录取率始终在理科的下方。大批学子宁愿选择理科,为的是上个好大学,完成父母交付的任务,因为理科录取率高。

在我选科的时候,考虑得或许真的过多了。一方面,考虑升学的问题;另一方面,考虑到了兴趣的问题。当时,我的心理很复杂,并没有立刻作出选择。而到了寒假快开学的时候,才重新对此事作出最终决定。考虑良久,反反复复在兴趣和升学两个方面思虑了一番,最终兴趣占了上风,它劝降了我内心的升学忧虑。以兴趣为导向的思想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学编导,是我最近作出的决定。刚开始知道编导专业时,并没想着去学,而是某天仔细查阅了这个专业,竟发现是如此地吸引我。每一次抉择时,我都会反复思量,在衡量了我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成绩状况后,我再次以兴趣之名作出了决定。尊崇兴趣,顺随心意。在兴趣和升学面前,我选择了兴趣!

子 衿

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想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分不同的角度。如果你是一个文理兼修的好学生,那么这个问题基本不是问题。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来,也可以从未来的就业前景考虑。不用过多考虑未来的就业前景,那是上大学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更何况,文理分科只是分开了学习的侧重点而已。主要的学科一门没丢,不管在文科还是理科,只要努力,并不会存在前途堪忧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偏科问题严重的学生,那可能这个问题,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因为基本上,你没得选择。偏理科,你就必须选择理科;偏文科,你就必须选择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