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媒体时代,记者们需要具备新闻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让各种不同的媒介产生了融合,这让传统的新闻媒体收到了不小的冲击。同时,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又产生了新的新闻报道模式――融合新闻报道,融合新闻报道的出现给记者们带来了不小的难题,记者,一个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的职业,要如何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更好的生存,如何适应融合新闻报道这样新的报道模式,这都是媒介融合带给记者的考验,于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对激烈的竞争,记者们需要去掌握更多的能力技巧,去发展更多符合融合新闻报道的素养,以期成为更加适应时展的全媒体记者。于是,在传统记者的基础上,媒体行业对新媒体时代的全媒体记者提出了更深一层的要求,本文将浅析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需要掌握的技术和需要拥有的能力,这是记者行业的一次挑战。
二、融合新闻的界定
在数字技术还没有出现时,传媒产品中,报纸是文字和图片的载物,广播播放音频,电视播放视频,这些不同的媒介的传播渠道和内容都不同,在当时是没有办法直接兼容彼此的,然而数字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些传媒产品之间的壁垒,使它们逐渐走向融合,走向一种合作模式,这也就是“媒介融合”的出现。媒介融合的方式有很多,总结概括可以分成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而内容融合这一方式中,从物理形态上看,可以分成文字、声音、图片、图像等;而从媒介载体上看,分为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融合新闻”是媒介融合环境下内容融合的产物,这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是将多种媒介的新闻传播活动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多渠道的方式传播新闻,它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以及GPS 等多媒体产品形式的新闻形态被称为媒介融合的“终端新闻产物”。 “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的标志是哪些掌握了多种媒介技能的“超级记者”,这些人在美国还有“背包记者”等多种称号,他们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这也就意味着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不能够仅仅只是完成采访、写作任务等,融合新闻报道中从前期采访,到制作新闻,考虑新闻中融合哪些元素,以及受众的接受程度,到后期放到什么平台上,如何展示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很大程度上都需要记者来完成,这不仅考验着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新闻采写能力,同时还要求记者掌握并扩展更多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求具备更能适应时展的更加完善的全媒体能力素养。
三、融合新闻报道对记者的要求
融合新闻报道模式的出现对记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求一个更全面,更优秀的全媒体记者。
1.融合性思维模式
一则新闻适不适合以融合新闻的形式进行报道,或者说没有必要以融合新闻报道方式来报道,这就需要记者在了解事件整个的发生经过后,要能分析在整个事件中能不能融入多媒体元素,除了文字还能否加入其他的更直观的,更富含视觉元素的形式来达到传播效果。如微博上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就是很好的融合新闻报道素材,在这个事件中,多媒体元素非常丰富,一来它有车载摄像,也就是有了音频和视频,同时整个事件中剧情反转多,这样的新闻以融合新闻的模式进行报道会增加更多的看点。在判断之后,再分析其中的看点,惊爆点,分析该以怎样的融合新闻表现方式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于是对于成都女司机被暴打事件,记者可以结合两车的驾驶轨迹做出GPS导航图进行图解分析,在几个关键的男司机被强行别车的事件点处配上视频和文字解说,增加观众的现场感,使观众深入到事件中去,同时还可以配上和交通安全相关的扩展链接,提供给受众更丰富的信息。
2.多媒体操控和识别能力
不同媒体的技术运用和传播特点是不同的,因此也会导致同则新闻,它的内容,结构,传播形式和受众的不同。记者除了基本的新闻业务能力需要掌握之外,还要能熟练地掌握各种媒体的运用技巧,清楚在不同的媒体上报道会产生哪些不同的效果。如一则新闻要报道时,在内容上是以文字为主,还是图片,还是视频,如何选择,如何结合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加有深度有内涵,更加完整。在考虑内容的结合的同时考虑其和传播渠道的搭配,因为不同渠道的传播效果不同。比如通过手机客户端传播时,如微博等手机应用软件上,受众多是在碎片化的时间段看一看,这时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和专注度不一定高,同时也因为手指滑动屏幕的频率较高,对信息的摄取呈碎片化状态。这时记者就要选出新闻中最出彩的部分,配上短小精悍的文字和图片,或是小段的视频来对整个事件进行高度概括,以求留下印象;而在电视上报道新闻时,受众大多靠在沙发上,享受休闲的时光,这个时候,受众是处于一个长时间的休闲状态,那么就可以推出专题式的,故事性较强的长篇幅的报道;而当人们浏览网页时,这时人们处在一种“前倾体验”之中,身体前倾,盯着电脑屏幕,状态相比于电视和手机要更加专注,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推出深度报道,可以有长篇的文字,配以图片,音频解说,视频介绍等,不仅可以让受众了解到更全面的更深入的报道,同时也能够加深受众对新闻的印象。所以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媒体,搭配起来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记者要熟练操控各种媒体,并熟练搭配,见机推送。
3.能与受众互动
互动性在融合新闻报道中是举足轻重的部分,因为在融合新闻中对于受众体验是非常注重的。一名记者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等的融合,再挑选报纸电视网络等不同渠道,这么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就是为了能让新闻更加完善并让受众最大程度的了解新闻的内容,所以融合新闻报道是需要得到受众的反馈的报道,且它的互动性的存在更是为了让受众不再只是单纯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在接收信息后,对接收到的信息作出回应,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当记者收到了这样的反馈后,可以从中把握到受众对于不同的媒体的不同接受习惯,清楚自己的新闻哪里做得好,哪里有欠缺,并思考如何在下一次报道中增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提高受众的接收程度。
4.自我定位更精准
新媒体时代,传者和受者的角色都产生了变化,再也不是传统的传者到受者了,更多的是双向互动的局面,传者可以是受者,受者也可以是传者,新闻的人同时也可以是接收新闻的人。尤其在融合新闻报道中,记者不仅仅只是新闻的发现者了,同时也是制作者,者,组织者。在融合新闻中记者要根据自己搜集的各种资料,图片,音视频等进行编排组合,使新闻中的视觉元素与文字元素交融,是新闻更加的直观和形象,在这时,记者就是新闻的制作者,之后记者在不同的平台上新闻,是新闻的者。对于组织者的理解有两点,一点是组织新闻材料,根据新闻要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内容组合,一点是从受众中组织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记者要做的不仅仅是把一切报道资源掌握在受众,而是要去相信受众,为他们提供报道的窗口和平台,此时此刻,记者就可以从各个受众的反馈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关键词】后新闻传播时代 媒体 政府 疏导
一、“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内涵
科技的进步,促使整个社会生产生活发生变革;新媒体的出现,将新闻传播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领域,人类进入了“后新闻传播时代”。
“后新闻传播时代”是中国人民大学杨保军教授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后新闻传播业中的“后”,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所谓后新闻传播业时代,主要是指人类新闻传播业已经跨入网络传播时代,进入多媒介形态的融合时代。我们把在网络技术、卫星技术、数字技术等基础上的所有媒介的融合时代,既看作是新闻传播业时代的高峰时期,也看作是后新闻传播业时代的笼统开启时代。其次,是一种新闻传播观念上的概念。后新闻传播业时代,是一个多元新闻思潮、多元新闻观念勃兴的时代。什么是新闻,谁是新闻传播者,新闻以什么方式传播才是正当的,这些问题内涵的认识观念、价值观念、实践操作观念,都与传统传播业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①
后新闻传播时代下,传播者、接受者、传播方式、渠道等的变化,促使新闻报道活动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从报道内容上看,随着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兴媒体、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新闻信息采集具备了新的方式,信息采集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新闻信息的海量化;从传播者上看,后新闻传播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信息的报道者、者,传播者的价值观念、传播能力等都在改变;从接受者上看,接收者也不再是被动的收受者,他们可以主动地选择新闻信息并进行反馈,甚至成为新闻信息的者;从报道载体上看,新媒体的出现,与传统媒体实现着优势互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信息能够及时、快速地被报道,也为新闻传播者和接受者的互动创造了条件。
二、“后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
后新闻传播时代,新闻报道活动在变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1、新闻报道价值观多元
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作为国家机器中最为敏感的媒体与新闻人,上传政声,下达民意,中间沟通知识分子的思想库与信息链,使社会在整体开放中,又保持着适应一定政治、经济与文化环境的严谨秩序”。②从事新闻报道活动时媒体都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都要秉持对党和政府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后新闻传播时代,由于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新闻思想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价值观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不少新闻媒体在报道新闻信息时遵循的是市场原则,以盈利为最终目的。为了博得受众眼球,获取利益,个别新闻媒体出现价值观的偏离,给受众、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也与政府倡导的公众利益最大化原则不符,给政府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带来了难度。
2、新闻信息把关作用弱化
把关人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随后,怀特又将把关人理论引入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的把关人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过滤和筛选的传播者。
在后新闻传播时代,其一,由于传播的双向性造成了传播者的泛化,人人都能成为新闻信息的报道者和者。传播者良莠不齐,专业背景、思想素质、个人能力等的差异,造成了者主观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其二,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传播渠道和工具大为改善,新闻信息报道时效性显著提高,易造成信息审核的不全面乃至缺失。这两个方面最终导致了传统新闻把关人作用弱化,部分新闻报道的选取、审核片面甚至虚假,容易引发失当甚至错误的舆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团结。
3、报道方式过度娱乐化
新闻媒体有为大众提供娱乐的职能。新闻报道方式的娱乐化能够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给与其心灵慰藉和精神愉悦。但是,如果报道方式呈现过度的娱乐化,甚至当低俗、无聊、媚俗的新闻节目和内容大行其道时,就难免会引发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
后新闻传播时代,由于价值观、市场化等因素,媒体的新闻报道方式愈发呈现过度娱乐化的态势。尽管娱乐手段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软化硬新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获得高收视率和点击率等效果,但过度娱乐化却营造了一种“全民狂欢”的局面。在过度娱乐化的态势下,受众的精神意识受到麻痹,他们于各种刺激、渲染中不能自拔,进而导致国民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的整体下降。新闻报道的过度娱乐化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政府稳定社会秩序的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和考验。
4、新闻信息量过载
后新闻传播时代,新闻信息量显著提高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为鲜明的特点。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限制,新闻信息呈现海量化,甚至出现信息冗余、过载、泛滥的现象。
新闻报道信息量过载泛滥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泛滥的新闻信息大大高于受众的信息消费能力,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严重干扰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分析,耗费了受众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信息量的泛滥也容易导致虚假信息的产生,鱼目混杂的信息,混淆众人视听,使人难辨真假,影响了真实新闻信息的传递和人们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
一、新闻报道故事化的优势
第一,故事化新闻报道带有大量的直接引语,富于感彩,有更强的吸引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通过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事实,没有当事人以及律师、法官等人的自述,不带有感彩。故事化新闻报道的引语一般为直接引语,直接来自于当事人及其辩护律师、法官、知情人甚至群众。这样,在导语中就明显地感到人们的情绪、感情等,能够给观众带来联想的余地和空间。
第二,故事化新闻报道带有文学色彩的叙述,有人情味。传统的新闻报道旨在准确精练、没有歧义,并且很少使用形容词,严禁掺杂个人观点。这样的事实陈述只是运用陈述性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果,重在真实性与客观性,没有人情味。现代社会,人们更需要也更注重人情味。故事化新闻报道恰恰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这一不足。故事化新闻报道的言论及观点都来自个人,极具个人的感彩和戏剧性,充满了人情味,符合现代观众的需求。
第三,故事化新闻报道注重情景再现,更加生动也更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统的新闻报道仅仅叙述事实,难免显得无趣而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故事化新闻报道通过细致入微的情景再现方式,让观众有亲临现场的真实感,更容易使陌生的事物形象化、生动化。
二、故事化新闻报道可能带来的弊端
故事化新闻报道是一把双刃剑,若处理不当则会表现出相应的弊端。新闻报道的重要特征包括时效性、真实性、贴近性等。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在于将过去的事情再现,讲述过去的故事,这无疑降低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其次,由于事实通过带有戏剧性和趣味性的现场再现呈现出来,容易在表现趣味性和吸引力的同时忽略事物的真实性,使事实的真实性降低。第三,新闻报道具有引发社会舆论的功能,这种具有戏剧性、甚或降低真实性的故事化新闻报道,有可能削弱社会舆论的功能,甚至可能误导社会舆论。
鉴于新闻报道的故事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的故事化过程别注意策略的运用,使之避免故事化新闻报道陷入冗长和庸俗化的境地。
三、故事化新闻报道策略
第一,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故事化新闻报道一般采用较为细致的、带有感彩的表现手法,烘托事情的趣味性和情景再现。在这种目标的驱使下,有可能为了追求报道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丢失了真实性,使新闻报道有失最基本的特征――真实性。在采用故事化新闻报道模式时,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任务。
第二,选题要有代表性并且适合采用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模式。由于故事化新闻报道更能吸引观众,于是可能存在为了延长节目时间、提高收视率而把任何新闻都采用故事化的报道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适合故事化的模式。在选题时,要选择更具代表性的适合做故事化报道的新闻。
第三,通过大量的细节和言行、场景描写,将观众带入新闻报道。大量的细节描写和带有感彩的陈述,以及人物自述和对当时场景的特写镜头,可以迅速将观众由一个陌生的局外人带进新闻报道的故事中去,使其有种亲临现场的感觉,使观众愿意从一个陌生的局外人成为这个故事的参与人之一。
第四,适当地设置合理的悬念和冲突。合理的悬念能够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适当的冲突设置也是满足广大观众心理的一种技巧。通过设置冲突、最后解决冲突,可以回答观众心中的疑问,增强故事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也更近人情。当然,设置悬念和冲突要合适、恰当,不能滥用。
参考文献:
[1]任文、刘冬春:《浅析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策略以及注意事项》,《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3期
[2]施晓岚:《故事化新闻报道模式的个案分析》,《新闻采编》2010年第2期
关键词 英语 新闻报道 文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郑州450100
CNN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able NewsNetwork)的英文缩写。CNN国际新闻网为全球最先进的新闻组织,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每天24小时进行全球直播新闻报道。本文根据最近3年来CNN的新闻报道,来分析CNN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从文体学的角度来对其特点加以分析,以加速我们对新闻报道文体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有助于我们对全球重要新闻信息的高效掌握、了解和利用。
一、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
(一)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背景
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在新闻诞生初期并未形成。“英国报纸的新闻写作基本上沿用当时流行的散文笔法,把叙事、抒情、议论混合在一起,讲究辞藻,文笔优美。”“美国报纸文体受英国文学影响,内容上有闻必录,形式上采用短篇小说表现手法,行文则沿用英国报纸早期的直写方式,也即按事物的发展顺序直写下去。”西方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形成期,一般认为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于受到当时通讯技术条件的制约,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新闻文体结构。这也让西方新闻文体一分为二,形成了消息与特写两种文体形式,其中新闻报道文体特征基本采用“倒金字塔式”。
一个事件往往由多个事实组成,记者在为一则新闻谋篇布局时,常以重要性为主要依据,把最重要的信息或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放在正文的第一自然段,构成导语。略为次要的信息依次放在导语之后,对事件的细节逐一予以补充,而最次要的信息则置于正文的最后。从所报道的信息重要性递减这一特征来看,这样安排的正文构架恰似一个倒放的金字塔,故被称作“倒金字塔式”(TheInverted Pyria s1e)。“倒金字塔式”的正文结构也有其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倒金字塔式”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信息的重要性依次递减,段落之间的连贯性较差,且难以制造“悬念”;二是这种语篇结构常给人以啰嗦和乏味之感。
相比较,中国的新闻报道在早期多采用散文化的笔法,重论理,轻信息传播。大约在后,新闻文体渐趋成熟,中国的新闻文体一分为多,形成了消息、通讯、评论等各类文体形式。新闻报道与文学彻底分离,以传播信息为新闻报道的主要任务,新闻文体也被逐渐固定为消息、通讯和评论。本文界定的新闻报道为消息,其基本结构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要素,背景和结语有时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以省略。消息的特征是报道内容相对概括,时效性强,文学性弱,主要采用金字塔式结构,有导语和背景,表达手法多用叙述和描写。弱点是报道不够详细、全面,篇幅较短,文学性差,描述不够充分,结构也比较单一,一般不采用时空式或逻辑式结构,流畅性不足。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新闻报道文体特征也在不断探索、变迁,目前已经进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
(二)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的主要差异
西方的新闻报道一般分为两类:消息(Straightnews,直译为直写新闻)和特写(Feature)。中国的新闻报道主要指消息。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西方,“20世纪60年代以前,新闻与特写的区别远比今天界限更分明。当时,新闻是指有关犯罪、政治或灾难的严肃报道;而特写则指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报道,其中主要指用来娱乐或取悦读者的人情味报道。来自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压力,模糊了这一区别,报纸编辑慢慢认识到用于硬新闻的特写形式可以提供电视新闻无法提供的信息。”尽管存在中西新闻报道文体特征融合的趋势,但差异还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审美的理解不同:
第一,西方新闻报道追求悬念的冲突,而中国新闻报道突出完美的和谐。西方文化的基
石是人类中心论,东方文化的基石是万物有灵论,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审美观,深刻地影响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作品。“我们注意到,面对悲剧,西方记者注重极其仔细地描摹事实,强调行动,轰轰烈烈的行动,这行动带着冲动的强度和力感,也带着感情浓烈的渲泄以及宣泄后的毁灭感。而中国文化氛围下的中国记者,则习惯于‘哀而不伤’,他们暴露人的生存困境,也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强烈的询问和怀疑,但最终又去弥合这种询问和怀疑,习惯于以超然的、了悟一切的、历史的态度看待痛苦,信奉痛苦终将过去,一切不过是一个过程的信条。因而,总是以一种默察的态度,超然地凭高俯视情感与意识的挣扎。”
第二,西方新闻报道追求人的情感表达,而中国的新闻报道突出“理”的显现。把新闻
人物写成凡人还是圣人,突出人的情感表达还是突出“理”——为某种原则或者模式服务,促成了中西方新闻作品的根本差异。西方主导文化强调的是“酒神精神”,崇尚个人、感性、、享乐。西方思想史是西方人追求人的本体性、自由性的历史。而中国主导传统意识是儒家思想,是社会本位伦思想,以社会的伦理、政治标准为核心,压制个人、自我、情感等的空间,用社会理性道德来制约个人的情感欲望。这种审美价值反映到新闻作品中,便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新闻报道。
通过对CNN新闻报道的分析,从总体上看,CNN新闻报道体现了上述文体特征的中西差异,可以认为,CNN新闻报道是西方新闻报道的代表之一。
二、CNN新闻报道文体特征
关键词: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07-02
翻译生态学最基本的一个观点是:翻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观。翻译是社会生态的产物,生态环境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翻译与其生态环境只有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保持高度的和谐状态,翻译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否则,翻译将受到威胁而无法存在和健康发展。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分支也必然受制于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生态环境。因此,新闻报刊语言翻译必须树立生态意识,尊重和顺应翻译生态规律,促进翻译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控制生态平衡,达到翻译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政治环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首先当然是两种文字间的转换,其次还担负着对外对内宣传的政治职责,从而为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营造更有利的政治环境。因此,译者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的思想方法,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例如,
And while Argentina and the Philippines are predicted to have economic growth unscathed by their oil import needs, the so-called new industrial countries such as Brazil, Hong Kong, South Korea and Taiwan are unlikely to be able to sustain annual growth rate of up to 10%.
上段文字出自西方某著名报刊。但文中将中国香港特区和台湾省列与巴西和韩国并列的地位,同称为“新兴工业国家”,这无疑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政治情感,是国人无论如何亦不能接受的。因此,如果将上段文字翻译成如下中文则明显不妥。
尽管人们预测阿根廷和菲律宾两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受到石油进口需求的影响,但是像巴西、香港、韩国和台湾等所谓新兴工业国家则不可能保持10%的年增产率。
翻译该段文字时,必须要在“新兴工业国家”之后添加“和地区”三个字方才符合要求。这要求译者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要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来淡化或去掉原文不恰当的政治色彩,实现政治生态的协调。再如,中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在一次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致力于谋求两岸和平统一,同时警告任何其它选择。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反对任何旨在的冒险活动和分裂行径。”
这段话的英译文是:
Mr. Jiang said China would pursu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etween the two, but warned that there were other options available. “we are fully prepared to repulse any adventurous activities aimed at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prevent anyone from separating Taiwan from China.” he said.
这段英译文是有讲究的,主要体现peaceful reunification上。严格从字面意思来讲,“和平统一”应翻译成peaceful unification,但为什么要在unification前加个前缀re-呢?这个前缀是有一定深意的。我们所说的“和平统一”指的实际上是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并非要首次统一中国。加了前缀re-表示again,意即再度统一,可谓天衣无缝。这样的翻译是和译者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分不开的,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和译者的翻译生态意识也是分不开的。
二、经济环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必然要在彰显其独特性的同时有机地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当中,并成为其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中国经济已从过去相当封闭的状态渐趋开放,进而成为国际经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这个过程中,翻译尤其是新闻报刊语言翻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翻译的观念决定着中国经济是否能跟上世界技术革命的步伐并与世界接轨。试举一例说明。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是译成“世界贸易组织”还是直接取三词的首字母组合为WTO,十多年前是有争执的。结果新闻媒体泾分两路,有的写“世界贸易组织”或“世贸组织”,有的写WTO。而时至今日,后者似乎占了上风,因为不管是政府官员的工作报告,还是街头巷尾的茶余闲谈,都是清一色的WTO,这不能不给我们一种启示:把一些外来语作归化处理,译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国人习惯的表达方式有时是没有必要的,它不仅反映了一些译者某种狭隘的华夏文化自我中心观念,同时还会阻碍汉语言与世界语言接轨,从而延缓汉语言种群进入世界主流科技化的进程。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看,就是翻译生态的失衡。因此,在可能的情形下,尽可能地通过音译来吸收外来词,甚至直接通过缩略(Acronym)从字母转写。如VAT(增值税),GDP(国民生产总值),TQC(全面质量控制),MBA(工商管理硕士)等等。商标翻译中采用音译的例子最多,新闻报刊语言的翻译不妨从中借鉴。在翻译理论中,音译是不翻之翻之术,早在唐玄奘译佛典时就已详细提出并阐释了所谓“五不翻”(即“秘密故”、“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等五种情况下采用音译)。这种翻译方法有效地保持了异族文化的本真,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可以说为我们今日的新闻报刊语言翻译提供了最早的理据。
三、文化规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翻译生态的主要规范环境,翻译要在文化中发展,就会受到文化环境中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许建忠,2009:42)全球化视野下的生态翻译要求我们必须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以确保世界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在翻译活动中,要通过适当的翻译手段建立一个平等合理的话语空间,实现多元文化共生互补的健康局面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中心地位,重构文化交流平衡的态势至关重要。试比较下面的翻译实例:
例,有些地方官员甚至妒贤嫉能,认为下属就是下属,不应该对自己的决策能力有过多议论,否则就是班门弄斧。
译文1:Some leaders in the localities were even jealous of the worthy and the able. They claimed stubbornly that the subordinates could only obey and could not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 trying to show off before experts when they spoke much of the policy-making ability of the superiors.
译文2:Some leaders in the localities were even jealous of the worthy and the able. They claimed stubbornly that the subordinates could only obey and could not make a fool of themselves trying to show off their skill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when they spoke much of the policy-making ability of the superiors.
两段文字牵涉汉语成语的翻译。传统上把译文1作为标准的翻译方式,因为它撇开了语言形式,采用了流畅的意译,可以有效地消除异族文化读者理解上的障碍;而译文2在译意的同时迁就了语言形式,可能会在异族文化读者阅读时作梗。换言之,译文1是所谓归化翻译,通过恪守英语民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译文2是所谓异化翻译,通过迁就外来文化(这里当然是汉语言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同英语语言文化相比,汉语语言文化无疑是弱势文化,非主流文化。很显然,译文2的异化翻译保留了弱势文化的独特性,便于弱势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跻得一席之位;译文1的归化翻译彰显了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加深了世界文化交流不平衡的沟壑,最终会使弱势文化弱而更弱,乃至销声匿迹,进而退出文化舞台,这对于实现文化的生态平衡是极为不利的。文化的生态平衡必然以语言的生态平衡为条件,而语言的生态平衡又要求致力于本土语言的发展并力促本土语言在翻译文本中有效渗透,最终使强势语言失去它一直固守的纯洁性,成为一种融入了其他语言甚至是弱势语言文化特征的混杂语言,使强势语言不再处于不可撼动的强势地位,从而消解霸权语言的权威。
四、伦理道德规范对新闻报刊语言翻译的影响
新闻报刊语言翻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应受到一定的道德理性的约束,否则这种交往活动就会失范。这种道德理性应以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以平等交流为根本,以建立良性的文化互动为旨向。在具体的翻译实践活动中,在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基础下,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族文化。因此,西方新闻报刊中的某些语言在汉语族人看来有时就是不洁语言,为中国人所不能接受。为保持国际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将整个外译汉过程纳入生态翻译的理念之下,重视语言的生态性,即绿色性、清洁性和伦理性,将他族语言中的“不洁”拒之门外,杜绝任何形式的语言污染。这既是西方语言文化对汉语语言文化的宽容,又是汉语语言文化在文化多元化趋势下保持本族文化独特性的有益努力,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也是保持整体语言文化生态性的必由之路。这种基于伦理道德规范的生态翻译是语言文化共性对语言文化个性的宽容与理解,更是语言文化个性对语言文化共性的反拨与彰扬。试看下例:
Today’s parents, who must go beyond the birds and bees to AIDS, herpes and teenage pregnancy, might seat their child in front of a computer. Computer programs aid parents who want their kids to have the facts of life but who are uncomfortable discussing them.
现代父母向子女解释两性关系时,仅仅用小鸟和蜜蜂来比喻是不行了。他们还必须让孩子们了解艾滋病、疱疹以及未成年怀孕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对于那些想这么做、但又觉得难以启齿的父母来说,电脑程序可以充当代言人;他们只要打发孩子去打开电脑就行了。
相对于观念开放的西方人而言,中国人在性问题上偏于传统和保守。比如,汉语里就没有像英语“the birds and bees”那样关于男女间性关系较为直白的表述,翻译时只好做些回避,绕上一大圈,译为“向子女解释两性关系时,仅仅用小鸟和蜜蜂来比喻是不行了”。从生态学的角度讲,这正是为消除语言污秽和保持语言高洁从而实现语言生态的必需手法,否则必然有违汉语文化伦理,不利于语言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徐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