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毕业一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切听党的安排
'56届北京电影学院编剧专业
讲述人:孟犁野 73岁 电影评论家
能为工人农民创作,写出关于他们的作品,就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这和如今谁能与张艺谋合作一部大片一样令人憧憬,不,那种感情应当更加的真挚而朴素,没有任何的功利。所以几乎每个人都期待着自己能被分到电影制片厂,成为一个可以下到厂矿体验生活的编剧。
不过,当年孟犁野的心里也有一些隐隐的担忧,就是因为自己所学的专业,起初是很明确的“编剧”,不过中途增加了一个“编辑”方向,而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编辑显然是个令人不安的方向。
坐在教室里,相关的领导在前面一个个地念着班里每个人的命运方向,教室里一片寂静。轮到孟犁野的时候,他听到了“大众电影编辑”的分配决定。那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情绪,可是作为一个17岁就入党的学生党员干部,孟犁野对组织安排只有一种选择――服从。
知道了分配结果,似乎毕业就结束了。一没有经济实力,二投有好的心情,同学们连一次聚餐都省略了,只是私下里平时关系不错的朋友聚聚而已。
孟老先生记得很清楚,他离开学校的那天下着雨,他用自行车驮着全部家当――两个箱子的书,在雨中静静地离开学校。
关于为什么自己最终没能分到电影制片厂当编剧,孟老先生后来找到了答案。因为当时上级领导考虑《大众电影》等刊物作为党的重要喉舌,党员力量显得薄弱,所以特意安排他和另一个党员到那里充实党员力量,背后的意思该是重用才对吧。然而,在那个时代大学生代表的就是理想,对于现实利益几乎盲视,于是错过了很多。
而对于这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次毕业,孟老先生的记忆中也就只剩下那场霏霏的小雨了。
理性的分别
'85届中国人民警官大学(现中国公安大学)英语系
讲述人:杨彪 40岁 某英国汽车配件公司总经理
关于毕业,在杨彪的记忆里几乎所剩无几,连班上的毕业照也在后来的不断搬家中丢失了,对此杨彪并没有太多的遗憾。
当时没有人为将来的工作发愁,甚至没有什么人想到要跑跑关系找个好工作,每个人都安之若素,对于就业来说这些当时凤毛麟角的天之骄子们是“零压力”――这是如今的毕业生们无法想象的。分配的结果也是波澜不惊,班里几乎2/3的同学都留在了北京的各个部委机关,回到原籍的只有四五个同学,其中一个回到上海的同学本来是留京的,但他强烈要求回上海,所以尊重他的要求让他回原籍了。其他回家乡的同学也都是平稳的安置,没人不满没人抱怨,或者说也没有人想到要去抱怨。
“白纸黑字写着‘服从分配’呢……”遇到这样的不公,现在的孩子们大概早就跳起来和老师肉搏了,同样的年龄但是杨彪他们显然要更加地冷静。不过,最后一个很好的领导给予了他不小的帮助,系主任让他在5月份就开始在系办公室工作,并以系里缺人为由让他留校。于是,杨彪终于没有去那个山西小县城。因为毕竟那个时候大学生不比大熊猫多,是宝贝。
于是,顺理成章地到了分别的时候,没有纪念册,没有什么毕业的晚会,一班人在学校的食堂里吃了一顿饭,就全当散伙儿了,也不记得有人喝醉。北京“大北”照相馆的师傅给大家照了张相。
对于如此平淡的离别,我充满了好奇,好奇的不是过程而是原因。用杨彪的话说“那就不是一个集体疯狂的时代”。那是一群单纯的心无旁骛却理性十足的青年。他们的童年经过了10年“”,他们的肚子也感受过饥饿,他们整个儿的教育背景是传统的,在那个时候西方文化中对仪式和形式的强调还远远不是主流,即便是学习英语的他们,对于西方所崇尚的价值观念依然只作旁观,断然不会身体力行。他们并不需要某种仪式来安慰某种缺失。
流着泪分手
'98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
讲述人:栗强
改革开放以后的本科生越来越泛滥了,“包分配”这三个字也就没人提了。论文答辩结束后,当所有人像往年夏天一样收拾柜子、打行李的时候,却突然意识到这次不再是放暑假,而是不知道能否再见的分手。
从那天起,晚上熄灯后,操场上不再寂静。以宿舍、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的小团体,有的围坐在操场中间一起放歌,有的一起回忆四年的快乐点滴,有的在黑暗中抱头痛哭,也有的面对着夜空歇斯底里。
从那天起,学校门口的小饭馆家家爆满,24小时营业。啤酒和香烟成了最煽情的工具,在每个宿舍、每个班级、甚至每个面熟的人之间穿梭。男生互相敬来敬去,没喝醉的很少,彼此叮嘱要好好混,不要忘记其他兄弟。女生彼此祝福找个好老公,永远年轻漂亮。
从那天起,宿舍成了最留恋的场所。经常可以看到形单影只的哥们儿,一个人站在阳台上,默默地看着远方发呆……
学校专门为我们准备了去北京各个火车站的班车。第一辆班车出发的时候,我们站在车下为两个南京的同学送行。本来大家情绪都挺正常的,就在班车开动的瞬间,不知道谁哭出了声。那个哭声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了在场全部同学的泪腺。
为武汉的一个兄弟送行的时候,他倒坐在“面的”里,看着车窗外的景物一点点向后退去,二拨子、回龙观、西三旗 他“突然感到特别恐惧,觉得自己拥有的东西正在飞快地失去,所以我不能自禁,泪水流出”。站台上,他肿着眼圈让我们不要哭,一起唱那首《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印象最深的是送我上铺的兄弟。他是夜里12点的火车,那天晚上下着大雨,我们躲在火车站台的凉棚下避雨,宽大的背心在风中飘舞。虽然是炎炎的7月,但风雨交加的夜晚让我瑟瑟发抖,另外加上十几天的悲伤和凌乱的生活,我的身体已经明显透支,嗓子已经发炎说不出话了。在一个个含着泪的拥抱后,不知道谁从站台上买来了一堆燕京啤酒,每人一听,发到我手里一摸,还是冰镇的。平时我就不爱喝酒,嗓子的炎症也很严重了,我很清楚当时喝下去会带来什么后果。但这是为兄弟壮行的酒啊,无论如何是要喝下去的!虽然咽得慢,但我还是强忍着疼把酒干了。然后和别人一样把易拉罐往地下一摔,再次和上铺的兄弟抱在一起。
送完山东兄弟后,我就病倒在床上了,一周后才恢复。
分别是痛苦的,再见是幸福的。2004年夏天,在我们毕业6周年的时候,大家自发组织了全国性的一次聚会,散落在天涯海角的33个兄弟姐妹,回来了近2/3。
我们在母校门口挂上标语,迎接从外地赶到北京的同学;
我们一起参观当年的宿舍,在原来的床上坐坐;
我们一起排队买饭,重温老食堂的饭菜;
我们一起换上当年的队服,到操场上踢踢球赛;
我们一起策划布置,在学校搞了自己的联欢晚会。
短短的两天时间,短暂而难忘,那些熟悉的面孔,终于又像
焰火一样盛开在夏天的夜晚。虽然转眼间又落到了大地的各个角落,但为了那绚丽的瞬间,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焰火。
分别是场游戏
2004届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
讲述人:席青 24岁 研究生在读
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席青的毕业作品就是跟踪拍摄三个毕业生的故事,其中一个就是自己的同班同学。席青见证了这个同学整个儿找工作的全过程,也直面了人生的残酷。她深深地困惑着,那些看似很容易实现的愿望为什么在现实的生活中是那样的遥远。这个女同学热爱体育,最大的目标和理想就是要当一名体育记者。她信心百倍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但一次次受挫。直到最后这个女同学就只剩了一个要求;留在北京。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当这个同学最终还是踏上了开往东北的列车的时候,席青也分不清这个倔强的狮子座女孩子脸上的无所谓究竟是真是假。
不过,在班里的50个同学中,如同那个东北女孩子一样离开北京的还是少数,大概不会超过10个人,其他人皆以不同的方式固守在这片土地上。经过了一番拼搏,“大家都找到了一个活儿干”。席青没有说“工作”而是用“活儿”代替,也许对于那些没有户口、没有保险、没有档案的孩子来说,目前可以暂时栖身的地方、可以勉强生活的职业,只能算是个“活儿”吧。幸运的是席青考上了研究生,使得她可以再在学校里躲过三年,但是冷眼旁观,其他的同学那种前途未卜的不确定感和惆怅的情绪始终笼罩在毕业前后。
6月之后,开始筹办毕业晚会。毕业的分量逐年地在提升,从散伙饭、送别等等内容已经发展到一个很隆重的毕业晚会。其实也难怪,如今一个诸如爱耳日、爱牙日之类的日子都过得格外热闹,中国已经迎来的全民过节的新,更何况是人生中一次最大的毕业典礼。整个儿电视学院的毕业晚会更像是一场班级之间最后的个性较量,每个班都憋着要把最好的毕业电视片展现出来。你浪漫、我煽情、他幽默,反正是谁都不服谁。为了博个出位,席青的班级更是准备好好隆重一把,商量的结果是晚会当天男生一律西装领带、女生全部着晚装出席。四年,第一次发现原来同学们居然这样漂亮,这次晚会他们算是过足了瘾。其实与其说这是一次毕业分别的见证,不如说这是一场集体游戏,无非借着毕业的名义更加声势浩大。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八零后的孩子这样写道;越是前途未卜,越要大声歌唱!不知是否可以作为那些喧闹的毕业晚会的请柬。
接下来的程序和其他年代的毕业雷同。大家每人出资30元在学校附近的饭馆吃饭,有人不知为什么哭了 席间也有些暧昧的情感被激发出来,然而“分不清说的是真话还是玩笑,平常就这样开玩笑,所以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是啊,“爱你一万年”的承诺都被周星驰大话西游了,大家也就只剩下无厘头的哈哈一笑。然后是一干人等去K歌。然后,分别。
当一个南京的女生就要离开学校回家的时候,她几乎什么都没带,把自己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同学,她挨着宿舍一间一间地送着。席青在那个时刻忽然意识到,这就是分别了。
已经不用再去担心那些考试。
这一年,我们毕业。
人们不再询问你分数何如,转问你在哪里上初中。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在吃饭时,不再谈论理想,而在谈论未来。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忘记了原来的争吵,慢慢再想,是否在这以后,我们是否还能相见。
这一年,我们毕业。
偶尔会寂寞,偶尔会怀念一个人。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不在讨论游戏,我们都在谈论着你要去哪上初中。
这一年,我们毕业。
突然觉得自己没有了归属,一半在学校,又不属于学校。一半在社会,又不属于社会。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开始慢慢感叹学校其实也不错。
这一年,我们毕业。
在静下来的时候,突然想看看那痛恨的教室,想走一走那从来没平整过的小路。似乎到处都是我们的影子,又似乎不是。
这一年,我们毕业。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怀着无限的梦想准备去努力,去拼搏,去创造,去改变。我们似乎都知道这些结果,但我们情愿遮掩相望。
这一年,我们毕业。
在理想和梦幻之间游离,在现实和虚幻之间徘徊。
这一年,我们毕业。
貌似在学校成熟的我们,一下子变得青涩起来。青涩的像一只走向狼群的绵羊。我们开始害怕,开始恐慌,开始想回到过去,但是我们都回不去了。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开始羡慕某某某有一个好爸爸,某某某有一个好妈妈,羡慕那些考上好学校的同学。
这一年,我们毕业。
我们不在对比谁帅,谁漂亮。我们在谈论着谁有一个有权的爸爸,谁有一个有钱的妈妈。
孤单的时候,我们没有去网吧,没有在外面瞎逛,没有去同学家玩。
我们只是拿着手机悄悄的上着扣扣。
一句话也不说。
看看谁在线。
想说点什么,又不知从何开口。
反复纠结着,叹息着。
我们把页面刷了一遍又一遍,
看看谁写了日志,
看看谁传了照片,
回复了符号,却回复不了句子。
这一年,我们毕业。
烦恼的时候,我们不在发牢骚。
只是静静地看着,静静地听着,
很现实又很虚伪的世界
这一年,我们毕业。
明明很想哭,却还在笑。
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
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地说要离开。
明明很痛苦,却偏偏说自己很幸福。
明明忘不掉,却说自己已经忘了。
明明舍不得,却说自己已经受够了。
明明眼泪都快溢出眼眶,却高昂着头。
这一年,我们毕业。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忘记我,忘记我们所有的故事,
但你不会忘记的是,
感慨万千,斗转星移,浮光掠影,弹指之间,那些青葱岁月如同白驹过隙般悄然从指缝溜走。
过去的种种在胸集纠结,像打翻的五味瓶,甜蜜,酸楚,苦涩,一并涌上心头。
过去的六年,总是默默地期盼着这个好雨时节,因为这时候,会有灿烂的阳光,会有满目的百花争艳,会有香甜的冰激凌。
这是个毕业的季节,当时不经世事的我们会殷切地期待学校那一大堆的活动,期待和好朋友们在一起欢乐的场景。
浮生若梦,六年时间如同流星般瞬间划过静谧的夜空,短暂而凄美。
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离别的味道。
大家同学了六年。六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有时,会觉得很短,像一场梦一样,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有时,会觉得很长,六年的时间,我们从小屁孩儿长到了青少年;从刚入学到了要毕业;从相识到了离别。
即将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六年的学校,离开相处了六年的同学,离开教了我们六年的老师。我们的心中,都有太多太多,难以言尽的不舍。挥一挥手,怎能抹去,这不绝如缕的眷恋,哪怕今后的风景会更美更好,我都无法轻抛过去,一展笑颜。尽管告别,在人的一生中是寻常之事。
但真正告别时,却又难一展笑颜,说,再见。
现在的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天来到学校的场景。傻傻的小屁孩儿,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
在这里,我没心没肺的哭过,没心没肺的笑过,努力的拼搏过。经过六年的洗礼,同学们都从青涩的面孔逐渐走向成熟。
不是已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了,而是到了真的要挥手说拜拜的时候了。
我想把这段充满欢笑,充满浪漫,也充满酸涩与淡淡忧郁的小学生活,用更优美的文字,更多的语言,描绘一帧小照。
当手放在键盘上,就要开始描绘之时,以前经历的一切的一切都历历在目,不停的在我的脑海里闪现出来,而我的手,却什么字,也打不出来了。
毕业论文(设计)的制作方案
Yahoo Widget的应用
>>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毕业论文进行时 又是一年春草绿 又是一年芳草绿(节选) 又是一年芳草绿 又是一年 又是一年毕业时 又是一年毕业季 又是一年毕业季(下) 又是一年芳华 又是一年等 又是一年春来早 又是一年盛夏 微话题:又是一年毕业时 又是一年春风绿 又是一年落雪时 又是一年火锅季 又是一年冬来到 又是一年高考时 又是一年春耕忙 又是新的一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cate=8,快车代码:CF0806CMRJ11),接下来,在“任务分类”列表中新建一个“工作”、一个“写论文”分类,然后分别选中相应的分类,在右侧的窗格中将事件一一添加进来,这样提醒器就会自动提醒我们,并且显示进度,从而不让我们误事(见图3)。
(3)
文件方便管理,避免忙中出错
在写毕业设计的时候,往往很多的文件不易管理,比如答辩时用的PPT文件,以及各种图片和毕业设计的Word文件等等,借助于Widget中的minishortcut(下载地址:/gallery/index.htm?cate=8,快车代码:CF0806CMRJ12)和“停靠栏”工具就很容易搞定。安装完毕,minishortcut会以齿轮状图标显示,单击会扩展成莲花瓣的形状,现在只需将常用的文件资料拖放到莲花瓣上即可建立起快捷方式,以后再使用就简单多了。
摘要咱不怕,用好英汉互译是根本
论文的最后还要写上英文摘要,这要怎么办呢?不过不要紧,借助于Google强大的翻译功能就不怕了。在Google页面中单击“语言工具”,在接下来的页面中就可以进行“英汉”或“汉英”之间的互译了。
第三关 打印(限定时间:一周)
教务处通知
请2008届毕业生把毕业论文(设计)排好版,并打印出来,交给各学院答辩委员会审阅,并准备答辩工作。
教务处处长:阿健
由于小李毕业设计中嵌入了许多精美的字体,但是送到打印社之后打印出来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原来是所使用的字体打印社电脑中没有安装,效果自然出不来。如何让打印出来的效果与电脑中显示的一样呢?很多同学往往会使用PDF版本的论文,但打印社的PDF阅读器并没有升到Adobe Reader最新版本,最稳妥的方法是用PRN文件。
用Word 2007打开完成的文稿,单击“打印”命令,在弹出来的打印对话中选中“打印到文件”选项,单击“确定”按钮之后将PRN文件保存到自己的U盘上。
现在将输出的PRN文件拿到打印社,要打印输出就要用PRN文件打印程序:FastPrint(快打) 1.60 Build 070107(下载地址:/soft/40661.htm,快车代码:CF0806CMRJ13)。下载到U盘后拿到打印社,启动FastPrint,然后单击“编辑任务添加”,添加一个打印任务并指定打印机。然后在下方的打印文件列表窗格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添加文件”,将需要打印的PRN文件添加进来,单击工具栏上的开始按钮即可打印输出了(见图4)。
(4)
大家好!
转眼间,又一批熟悉的面孔将带着大学四年的回忆离开校园。四年时光匆匆,大一的青涩懵懂,大二的奋起拼搏,大三的勤学苦练似乎都还在眼前,还未好好享受,却要轻轻挥手,告别哭过、笑过、闹过的兄弟姐妹,告别迷惘过、奋斗过的校园青春。
大学里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也许是坚持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许是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也许是结识到了知己。有无悔,也有遗憾。比赛的失力,考试的挂科,同学间的小摩擦等等,也在调剂着大学这碗五味杂陈的汤。当然,还会有不少感悟。新闻学院大四的邹佼向记者畅谈道:“我认为大一到大四都要坚持努力学习,劳逸结合,学和玩都不能少。大一做到适应大学生活,学会独立,多阅读、多交朋友,打下良好基础。大二思考一下自己想做什么,确定大体的方向,并做初步准备。大三可以根据之前所学去实践一下,并为自己选择的道路做最后的冲刺。在大四,一方面要淡定地等待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去做自己以前没时间做的事情。”这些感悟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创造一个多彩无悔的大学生活。
我始终相信,告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见。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才真正的见识到拥挤的招聘大厅,或是切实地感受到考研的重重压力,遇到了以前从未碰到的难题,拉开了另一个生活场景的帷幕。据了解,今年全国毕业生数量达到699万人,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竞争压力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在收入等严峻的实际问题驱使之下,众多大学生竟相信花20万就能进银行、国企或事业单位等骗局,不仅打碎了“铁饭碗”梦,也将自己推入更深的渊谷。这其中虽然有许多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仔细想想许多大学生的观念更是亟须纠正,走后门、托关系的投机取巧心理是万万不可行的,既危害个人,又败坏社会风气。
要想出人头地,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嫌弃职位的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脚踏实地,做好手头工作,多积累经验,终有出头日。
又到了要说再见的时候了,可是再见是为了再一次的相见。等到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之后,等到大家都接受了社会和生活的磨炼,等到每个人都变得成熟优秀,等到各自都有了全新的生活,再次相见,微微一笑,大家仍然是朋友,仍然有拥抱的理由,因为友谊地久天长,因为青春值得我们去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