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外贸易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法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各国需求偏好、规模收益、商品与要素市场等与福利和贸易相关方面,历来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而国际贸易市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未得到关注。例如,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李嘉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均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但二者仍未关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既往贸易实践证明,任何一国的贸易活动均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无法独立完成,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一国的单方贸易行为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别国的贸易环境。而就现阶段国际贸易形势而言,我国能够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以及更大的范围参与国际贸易,深入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竞争,而国际分工深化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但与国际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非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严峻考验。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在近几年来以一个极高的速度不断增长,国际分工也有了进一步深化。首先是国际分段式生产成为主流,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年售超过10亿美元的300家公司中,其中零部件制造的51%、总装的47%、合储的46%、客户服务的43%以及产品开发的39%均在国外完成。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增速与传统货物贸易增长速度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也成为后者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全球价值链构成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发达国家在当前依然是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主体,但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并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同时其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大,进而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对于国际贸易市场商品结构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部分最为活跃的力量,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固有协调管理机制也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助力,贸易摩擦较以往有所减少,就此点来看,国际贸易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依然面临严峻的对外贸易考验。

2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进口贸易作用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综合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历年来,外国外贸出口额大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但始终无法达到进出口平衡,因此一直存在贸易顺差问题。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依然依赖于原材料、资源和技术等,对于国外优势货源想充分地利用,难以增加出口竞争优势。以2014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将去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剔除后,其7、8、9月份出口平均增速超过了10%,明显高于2013年全年的平均水平。而进口贸易数据则相对低迷,2014年月平均进口水平不足1700亿美元。

2.2出口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我国出口贸易形式主要为加工贸易,显而易见,加工贸易方式中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廉价资源以及劳动力来换取,甚至以牺牲环境这一恶性后果为代价。同时,加工贸易方式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均为定牌生产以及贴牌生产,严重缺乏自主品牌。因此此种出口方式仅仅能够赚取加工费用,而品牌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则为他国所攫取。从国内外贸企业性质不难发现,其主要均为外资企业出口,由此说明我国依然缺乏真正具备自主品牌以及先进技术的出口企业,仍需要借助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推动出口贸易发展,导致外贸出口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同时也不利于本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3对外贸易存在较高的依存度,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表现出恶化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外贸易始终被称为“三驾马车”之一,在GDP中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充分证明了外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就国际贸易发展角度分析而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也可见一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贸易出口比重大幅提升,1995年仅为19.4%,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跃至45%,同时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表现出高度依赖性。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欧美市场份额所占比重接近40%,这一数据充分证实我国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国内市场发展依然落后,而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国外市场波动始终对我国贸易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就贸易条件指数(TOT)分析来看,我国虽然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造成中长期贸易条件困境,贸易条件指数也表现出恶化趋势。

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措施

3.1政府与企业应积极进取,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就政府角度分析而言,有关部门应对当前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予以不断完善,在以国内进出口企业为管理对象的同时,还应纳入在华的外国跨国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针对其贸易行为制订富有针对性的进出口法规,主要包括进出口额的参照标准以及统计口径等,以此来对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予以评估和衡量,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率。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预警机制、专门机构以及专业贸易人才,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搜集相关资料,并对国内进出口企业受此发展的影响做出及时评估和反馈,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帮助其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

3.2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出口产品附加值

随着全球产业机构以及资源配置格局的新一轮调整,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全球经济形势走向变化予以充分关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转变外贸发展观念,深入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以科学的外贸发展观为引导,对优质进口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推动外贸出口的发展,充分考虑进出口均衡发展,合理控制贸易逆顺差,实现最优化配置国际资源,最终形成“双赢”的科学贸易发展观。此外,政府部门还应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帮助其培养出具备较高核心竞争力的商品,形成自主品牌,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3.3应不断扩大内需,并对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

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国际资本新一轮布局随之加速,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受到影响。而“外部需求难有明显回升、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为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挑战的突出体现。对此,我国政府应通过新一轮调控,努力扩大内需,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确保对外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帮助企业妥善利用国际以及国内资源与市场,通过政策扶植等方法来应对企业融资困难以及流动性不足的难题。而出口企业也应对自身发展战略予以适时调整,积极进取、果断出击,争取利益最大化。

4结语

对外贸易法范文第2篇

 

贸易政策大致可以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孰优孰劣之争贯穿在几百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一直以来也是充满争议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中国的市场将会对世界各国更加的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再实施以往的保护色彩浓重的贸易政策,显然是有碍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的,但也不能立即推行自由度很高的贸易政策,传统的非自由贸易政策即保护贸易政策的对外贸易政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

 

一、中国对外贸易政策选择的整体思路

 

自由贸易是一种最佳的贸易制度,其最大的益处就在于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可以避免因保护而导致效率损失,也即能实现最优效率的配置。自由贸易还有利于扩大市场,由此的重要意义就是规模经济。在政治方面,自由贸易不易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增进一国的福利。他们强烈批评贸易保护,要求“每个国家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有采取鼓励开放贸易政策和加速结构调整,才能及时利用世界经济瞬息万变的机会,使本国经济和贸易获得快速增长。”

 

但是,自由的市场力量往往会带来某种相反的结果。比如,经济运行的盲目性和不可控性。而各国都不愿任由不可预见的市场力量所左右,故又往往限制、利用、干预、控制和管理这种市场的运行,限制其失灵的行为,发展其有利的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在加快,中国的市场将会对世界各国更加的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再实施以往的保护色彩浓重的贸易政策,显然是有碍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的,但也不能立即推行自由度很高的贸易政策,传统的非自由贸易政策即保护贸易政策的对外贸易政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那么,如何在国家拥有经济主权、自主的调节内外经济政策的前提,灵活的运用对外贸易政策,为自己的国家和整个社会争取更多的福利?中国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贸易政策?笔者认为,在目前管理贸易的发展趋势下,中国贸易政策的最佳选择是管理贸易。

 

二、管理贸易对中国经贸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完善和加强会促进中国经贸的发展。管理贸易是在战后贸易自由化的大趋势中,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下出现的一种贸易制度,其目标是在自由贸易原则基础上,协调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均分贸易利益,促进各国经济发展。随着WTO的成立,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将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国间的贸易关系将在多种WTO协议或协定的约束基础上展开自由竞争。作为国际经济社会重要一员的中国,正在积极努力、尽量融入国际贸易协调机制及国际管理贸易体制中。这一融入的过程,将会逐步改善中国的投资环境,加速中国经贸的协调发展。

 

其次,中国将受到国际管理贸易传导作用的影响,对外贸易具有传导作用。中国在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将会受到国际管理贸易传导作用的影响。尽管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二十余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并时有停滞,但它们在经济发展高阶段增长的“含金量”较之处于经济发展低阶段增长的“含金量”要高得多。因此,中国将受到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经济增长正向传递的影响。

 

最后,中国企业的贸易机会增加。管理贸易是以协调为重要内容的贸易体制。这种体制尽管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贸易自由化,抑制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管理贸易也为世界各国的企业提供了有协定或协议保护的贸易机会和市场,为这些企业竞争的合理性、合法性提供了保证。因此,那些资金雄厚,技术先进,销售渠道畅通,信息灵通,拥有全球战略的企业因竞争能力强而能更好地利用贸易机会开拓市场。

 

三、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国际国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对外贸易制度的演变也会出现新的特点。

 

1.中国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将进一步完善

 

法律手段是最重要的外贸宏观管理制度手段,处于外贸管理体制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中国外贸在某些领域缺失,可操作性不强,立法落后于需要的问题依然存在。建立健全中国有效的贸易防御和贸易救济措施的法律体系是将来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趋势。

 

2.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宏观调控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将会加强

 

中国的产业制度,利用外资制度.外汇管理制度,环保制度等都与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这些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的进出口企业。中国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其他制度产生矛盾,因此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与其他制度之间协调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3.中国将加强区域国际经济贸易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转向寻求发展双边或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中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对区域性或双边安排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扩展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管理制度发展的又一趋势。

 

4.改善外贸秩序,加强对外贸易非正式制度的建立

 

当前,中国出口企业之间为争夺国际市场竞相压价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情况不仅使中国的出口企业的利润大量流失,而且由于价格过低引使中国出口产品频频遭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投诉。此外,诚信制度的缺乏也为中国的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包括因为违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还包括更大的潜在市场的损失。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选择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争议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非自由贸易政策即保护贸易政策的对外贸易政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因此本文探讨了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政策发展。

对外贸易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外贸易 一带一路 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在2013年被提出后,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注意和多方的支持,这一经济的新型发展方式,不仅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加强了中国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联系,弥补了传统贸易方式的不足,提升了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更有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一、“一带一路”实施的必要与意义

(一)新的经济模式实施的必要

自2010年以来,我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上的对外合作逐渐增加,并与世界大多数的国家与地区存在着固定的贸易往来,产业结构也在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的改革深化。但当前阶段,世界经济都处于一种下滑的状态,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在这一大背景之下不可逃避的受到了影响,发展脚步不得不放缓。由于我国还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人口基数大,总体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平在每个人的时候,就处于一种相应的劣势。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较大,容易受到外国的债务危机的影响,从而导致国内的股市等金融机构容易受到震荡,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其次,由于我国的国情影响,我国相关的对外贸易法律法规有所不足,导致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诸多的限制,深层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我国对外经济模式长期僵化,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方法。

(二)“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所谓的“一带”指古代丝绸之路所经过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带,对应的是我国的内陆地区;“一路”则指的是“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发展海上地区的对外贸易。这“一带一路”的海路双边的经济带,是我国在新时期推动的重要的经济战略。有利于加强不同国家间的区域性的合作与交流,对周边国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更深层的对话之后加强合作,并扩大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范围,丰富对外开放的内容,根据各国的实际国情对合作的方式进行洽谈,有利于为政府之间的政治合作打下基础。

其次,“一带一路”发展的重点沟通对象,大对数是同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面积广大,范围包括了欧洲亚洲非洲的相关国家,将三个大陆的发展中国家联系在一起,可以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发展,促进资源配置的优质化,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的方式组成一个临时的经济体,以提高规避经济风险的能力。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与理解也在不断的加深,减少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国家间的摩擦,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借鉴,促进新时期国家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

二、影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对外贸易相关体制规定不符合经济发展需求

在进入新时期后,包括我国在内的极大多数的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在制度层面,不同的国家制定的相关制度不同,对于经济的适应性差,由于政治问题很难做到与时俱进,而体制制度的修改将会耗费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难以频繁执行。这就导致了法规规定不能满足对外贸易的发展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国家间经济的发展。

(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影响对外经济的发展

除制度外,产业发展的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大部分的优质资源都会被大型的国有企业所垄断,但大型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色彩较重,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市场调节的作用相对较弱,不利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而受市场操控较大的中小型企业因为经济资源的不足而很难承担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责任,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实施的要求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合作对象多是欠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相对薄弱,所以,想要加强经济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是前提。只有满足相关交通运输建设、原材量供应设施建设等设施条件,才能让“一带一路”稳定的进行。

(二)加强能源与信息建设

能源与信息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另两种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而“一带一路”的实施目的之一,就是进行油气开发。我国的地理位置相对来说更多的接近内陆,油气资源部不够丰富,进口能源的费用支出和运输难度都较大,运输安全受到威胁。在实施“一带一路”的过程之中,国家间的合作加强了能源合作,保证了能源运输的安全,促进了我国油气等工业的发展。

而加强信息建设,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能源工业,对信息传递都有着极大的依赖。而通信设施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加强国家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进行通讯设施的建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加强金融支持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金融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因此,想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贸易畅通,必须要有金融的支持,即货币流通的支持。因此战略参与国货币的互换及结算将更加有利,各币种的投资及融资也将更加方便。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道路、管道以及海港的建设将为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带来极大的投资和融资机遇以及市场,能够扩大我国货币在战略参与国经济圈的使用范围以及规模,有利于我国货币的国际化。而我国货币的国际化又可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进行及发展。

四、结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尚且存在着很多的不利因素,“一带一路”策略的提出,是我国发展的新的机遇。我国政府应积极的发挥本国的优势,加快“一带一路”的推进实施,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红,林慧慧.“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对外贸易格局变化及贸易摩擦防范[J].中国流通经济,2015,(05).

对外贸易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对外文化贸易;跨越式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2日

前言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与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新疆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还有充满西域风情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是新疆最具特色的文化资源。新疆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能进一步带动新疆经济的增长。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是加速发展方式转变、不断调整结构,是惠及民生、改善民生的发展,是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发展,是廉洁高效、开放和谐的发展。从跨越式发展的内涵来看,选择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符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SWOT分析

(一)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优势

1、地理优势。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等8国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枢纽,是现代“亚欧大陆桥”的中心通道。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提供了独特的地理优势。

2、文化优势。新疆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锡伯族等在内的共计47个民族,新疆各民族人民勤劳智慧,在长期的相互交融中创造并传承着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从古代起,新疆就成为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欧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新疆一些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的一些民族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和互通的语言,这就为新疆发展特色文化产品贸易,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餐饮等打开了便利之门。

3、资源优势。新疆的资源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文化资源。新疆的历史文化久远且积淀深厚,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如龟兹文化、新疆木卡姆文化、楼兰文化等;(2)自然文化资源。新疆地域辽阔,自然景观各异,有天山天池、喀纳斯地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准噶尔盆地的恐龙和硅化木化石、绿洲风景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文化资源;(3)宗教文化资源。如克孜尔石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伊斯兰建筑、穆斯林工艺美术等。这些资源优势对国外民众具有文化旅游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中亚和阿拉伯国家穆斯林民众具有文化感召力。

(二)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劣势

1、特色文化贸易途径比较单一、且贸易规模较小。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基本上以传统的文化经营为主,但在新兴产业领域,如出版业、影视业、艺术演出业等发展还很不充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途径扩展。当今文化贸易越来越向集约化方向发展,而新疆目前几乎没有形成真正有国际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贸易企业,整体上对外文化贸易呈现出“小而散”的特点。

2、特色人才缺乏。新疆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人才十分短缺,主要表现在人才流失严重、引进的人才少和自身培养的人才少等,使新疆缺乏对外贸易的专门人才,更缺乏熟悉特色文化贸易的专门人才,人才的缺乏使特色文化贸易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创新能力不足。

3、自身因素的制约。文化体制僵化、文化产业投入不足、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存在观念上的障碍、相应的对外文化贸易法制和法规建设比较滞后等,这些问题使得新疆特色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影响,更进一步制约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使新疆处于对外文化贸易劣势。

(三)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机遇

1、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宏观环境。国家在项目、政策、投资、资金等方面向西部的倾斜,将使西部大开发得到有力的支持,从而大大改变西部的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这些将成为新疆文化产业实现战略突围的强大外部推动力。

2、新的定位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国务院有关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指出,新疆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的定位将新疆放在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上。这是对新疆发展重要性、紧迫性更准确的定位。新疆可以以此为契机,围绕“文化兴边”战略的实施,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四)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威胁

1、中国整体的对外文化贸易受到其他国家文化贸易的冲击。对新疆而言,也会面临着周边伊斯兰国家和欧美国家的对外文化贸易的入侵,而新疆的对外文化贸易基础薄弱,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中国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对外文化贸易的快速发展。广州、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对外文化贸易起步较早,有明确而有效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措施,为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这些城市相互连接,形成如长三角、珠三角文化产业集群,创造了对外文化贸易优势,吸引了大量的资本投入和很大一部分对外文化贸易人才,从而造成了新疆发展特色对外文化贸易的资本投入量和人力资源的相对匮乏。

二、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对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意义

新疆经济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赖性较高,能源投入表现为高能耗、低产出,整体效率不高。这些高耗能产业的生产规模不大,技术装备水平低,技术落后、管理水平低,处于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生产水平,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对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具有投资少、产出大、高附加值的特点,是当今最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增长点。

新疆有着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民族文化的丧失正成为新疆各族人民在现代化过程中遇到的严峻挑战。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可以使新疆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扬出去,使世界认识新疆的特色文化,同时更全面地认识新疆。新疆各民族文化得到发扬,则各族人民会对国家产生强大的向心力,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大力发展新疆对外文化贸易,是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时代要求,也是深入贯彻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组建与培育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大集团,发展文化贸易品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但要在现代市场需求下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使新疆的特色文化走出去,就必须把这些优势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有效配置。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过程中,要以大企业集团雄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培养和发展创新意识,应用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现念。

(二)打造特色人才队伍,以人才带动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和运营经验,不熟悉对外文化市场的客观运行规律和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国际上文化贸易快速发展的需求等因素都成为新疆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一大瓶颈。新疆各级文化、贸易等主管部门及相关外贸企事业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将对外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纳入整体人才培训计划之中。要以高校为依托,建立对外文化贸易人才培训基地,尽快开设包括文化产品设计、文化产品对外经营、文化产品对外市场开拓等在内的相关专业课程,从而不断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输送有用人才,促进特色文化贸易的人才培养和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三)政府在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中应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积极协调自治区政府、各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优化对外文化发展的环境,构建新疆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战略的合力机制和针对新疆特色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政府牵头协调新疆各相关部门在金融、外汇、财税、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法规支持和信息服务,通过增加专项信贷、出口退税等,甚至出口奖励等办法,加大对特色文化贸易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和研究、解决与新疆特色文化“走出去”相关的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罗玉华.新疆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商业化,2007.7.

[2]牛汝极.充分挖掘丝路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新疆文化产业[J].新疆社会科学,2009.1.

对外贸易法范文第5篇

“外贸依存度”虚张声势

“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应该坚持,不应有任何反复。近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增长的上升期,市场推动发展的力量明显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形成,投资与消费互动的作用逐步显现。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现在中国对于外资“太多”存在很大的争论,以至于引起中央高层的关注。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说“对待外资问题,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放,大量的外资进来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现在已经超过了6000亿美金。外资现在的比例占到16%,这个比例已经大到了极限,外资要往下退。”另外,对外贸易方面同样有人认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龙永图在北京大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发表观点认为,我国需要再发展10年到20年的加工贸易,这可以有助于我国解决整个社会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中国的老百姓已经从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由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多是加工贸易,两头都在外面,外资没有真正进入,因此不能算作严格的“外贸依存度”。另外由于中国的规模很大,过分的担心是不需要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两个基本承诺,一个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个过程势必会很痛苦,但一定要做。另一个是承诺开放市场,要改变“出口越多越好”的传统思维方式。龙永图指出,现在中国进出口的增加量还远远不够;再者,发展外贸经济,要按照中国入世承诺的两条,好好遵守国际规则、市场规则;还有,在全国建立全新的战略意识,开放市场,在国际整个贸易界里多承担义务,要提高产业结构,在国际分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龙永图的核心看法在于认为中国还需坚持发展很长时间的加工业。因为,我们正在向“世界工厂”的角色转变,发展好了加工工业才能更好的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

FDI与“世界工厂”的中国

外国直接投资(简称FDI)和正在崛起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中国是备受瞩目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与其它国家相比,比如日本、早期的美国,中国有一些新的特点。第一,FDI在制造业和出口的份额更大。第二,中国有很高的加工贸易比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无论对FDI持支持还是反对态度,都需要承认其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江小娟研究员认为,伴随着FDI大量输入中国,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特别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很突出,对中国成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贡献明显。FDI在国内制造业总资产中仅占10%,但在制造业的增加值外资企业占到26%,缴纳的增值税占到27%,利润占到30%。外资企业已经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主要的贡献者之一。江小娟表示,FDI对促进出口和改变出口结构也有贡献。上世纪90年代初,只有近20%的出口是外资企业,现在这个比率提高到55%;而且出口的技术水平高于中国出口的平均水平。比如,在电子和机器设备类出口中,外资企业占45%;在高技术产品类中占84%,在个人计算机中占96%。FDI为中国成为制造业中心中有贡献,同时,外资企业也从中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