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汉语 介词框架 考察 概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词汇也不断变化。作为汉语词汇成员之一的介词也在不断地消长更迭,由其构成的介词短语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历来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对象,成果丰硕,而对于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却不多。汉语“介词框架”的提法和命名及较早研究见之于陈昌来(2002a)一书。该书中对汉语介词框架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其做了宏观的概括和分析。

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形成和成熟具有前因性和过程性,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研究具有系统性、适用性。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三个平面理论、语法化等理论和方法,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一个概略性考察,以期能够补充或推进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1 20世纪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研究概述

汉语介词的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文,但到《马氏文通》(1898)时才有马建忠从语法学角度确立的“介字”一类。《马氏文通》(1898)奠定了汉语介词的基本格局,也影响了后人对介词的认识,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没有能够对介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专题研究。直到《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的出版,才真正标志了汉语介词研究的开始。此后,《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等研究论著相继出版,介词被分别称为“副动词”、“准动词”、“受导词”、“次动词”,但“介词”这一名称却没有被确定下来。

到了20世纪中期,张志公(1953)提出设立介词的主张,影响颇大。《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后,介词的身份讨论和纷争得到了统一,以后的语法书和教科书以及研究论述中基本上都肯定了介词的存在。此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金昌吉(1996)就是其中的代表,该书第一次对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概述,对后世的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研究提供了依据和可参考的资料。随后,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论文和论著逐年增多。诸如:《近代汉语介词》(马贝加1999)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汉语介词的特点、形成过程及原因的专著;刘丹青(2002)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了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也对介词和介词短语进行了一定说明。他们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介词的来源、性质、分类、内部差异、句法功能、语义功能、与介词有关的句式(如“被”字句、“把”字句、“在”字句、“从”字句等)等方面上。

2 汉语介词框架在汉语介词短语研究中的初步讨论

“在……上/中/下、在……的时候、在……以前/后、除(了)……以外、对(于)……来说、从……到……等等”,这些介词性结构都是由介词同一些方位词、连词、助词、准助词等词语前后搭配使用而形成的固定格式。在20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虽然汉语介词及介词短语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汉语学界没有系统地考察过这类结构,也没有给它们一个特定的称谓。

而前人的研究并不是完全忽略了这类结构,语法学者在研究介词及介词短语的过程中也曾注意到了这些结构并对它们做出过一些说明。《马氏文通》(1898)注意到了“自……至……”、“自……以下/以上/以南/以来/以往”一类的结构。黎锦熙(1924)认为时地介词与其所介引的词有时连着其他词而构成一种“副词语”,来表示一定范围的充实性(如“在……以内/以后”)、表示“所从”而“所经”的连续性(如“从……以/而……”)、表示“所从”至“所到”的起讫关系(如“从……到……”)等。高名凯(1948)认为“在……上、于……之上”等是由受导词加名词功能的词组成的,并对结构层次进行了分析。张寿康(1978)在《说“结构”》一文中,也已经注意到这样的结构了,他将其命名为“复合的介词结构”。崔希亮(1996)把不属于介词性结构的“在……呢”叫做“框架”。詹卫东(1998)在研究“N的V”结构时,把“在……下/上/中”称为“介词槽”。可见学者们已经注意到语言中的一些前后搭配结构,且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有了类似于框架的概念,只是缺乏对它们的专题研究。

21世纪以来,汉语介词框架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新编现代汉语》(张斌主编2002)中提到“在・・・・・・上/中/下”是一种固定格式,只是没有明确说明其为汉语介词框架。

吴福祥(2003)在《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籴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提及“用……来”是一个可以填入有限词语构成逻辑关系的框架。葛婷(2004)认为:“X上”和“X里”框架格式相通交叉甚多。通过深入考察各种文本,发现了两者不仅在单纯的空间方位上有相通之处,而且在隐喻的概念范畴中,也有相通之处。该文作者尝试从隐喻角度说明和解释了这种框架现象。刘兵(2005)在探讨研究汉语中介词的隐现及介词省略时的功能替换手段问题时发现:框式介词的前项一般可以省略;标识处所、源点、终点、时间、原因、目的等论元的框式介词中的前项省略后,框式介词的标识功能就全部转移到了后项上。曾传禄(2005)谈到:汉语方位词“里、中、内、外”组成的框式词组在时间、范围、数量、状态和地位关系五个目标域中具有鲜明的表现形式和隐喻意义,其背后反映了人们的认知习惯和模式。吕兆格(2005)指出:介词与“里”、“外”组成的框式介词短语是汉语中常见的两个固定格式,它们的用法灵活多样并表现出不对称性。杨丽姣(2006)分析了介词激活其附着言语成分主题性的四种情况,其中包括框式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讨论了介词主题标志功能的语用、语义以及句法动因。黄芳(2007)认为:汉语方位标“里”、“内”、“中”的用法功能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方位标“里”、“内”、“中”使用的纠结现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时演变特征,造成了“×里”、“×内”、“×中”介词结构在使用上纠结的原因。

以上列举,都只是在汉语介词或介词短语研究中涉及到介词框架研究,没有能够深入下去。但他们对当时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研究成果,对汉语介词框架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推进作用。

3 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概况

21世纪初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汉语介词框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刘丹青(2002)提及与介词框架类似的内容:“基于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即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该文通过比较其它语言的框式介词等类似现象,从共时角度分析了框式介词中前置词和后置词各自的句法范域(domain),指出了范域大小与语义抽象度的关系,并指出框式介词本质上是一种句法组合现象,而不是一种词汇现象。所以,其专著《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刘丹青2003)将其定义为框式介词,认为这是一种句法概念,而不是词类概念,通常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临时搭配而成,多半不属于固定词项。框式介词可根据句法特点分成下面几类:(1)双重赋元框式介词,如:“在……上;为……起见”等。(2)词汇性框式介词,如“对……来说”等。(3)强化式框式介词,如“比……来得、为……所”等。(4)连接式框式介词,如“因……而、通过……去”等。

直接提出“介词框架”这一说法的是陈昌来。陈昌来(2002a)认为:“介词框架”是介词在前,其他词语在后,介词所介引的对象被夹在中间,形成一个框架的固定格式。这个提法的影响颇大。姚莉在《〈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评介》中认为:“《介词与介引功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介词的功能。该书立足于三个平面理论,区分介词的三种功能: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这构成了对介词语法功能的全面认知。尤其对介词在语义结构中所起的语义功能以及介词的语用价值和篇章功能给予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对介词的语法特点,介词的范围和类别,介词跟动词和连词的区分,介词短语的构成和句法功能,介词的分布,介词的内部差异等传统课题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显示现代汉语介词的源流和特点,该书还把现代汉语介词跟古代汉语介词、近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方言介词进行了比较,涉及到介词的发展和语法化问题。该书的贡献在于:a.全面区分了介词的三种语法功能;b.从汉语句子语义结构的系统性角度对汉语介词做了全新分类;c.具体讨论了每一个介词在句法结构中的分布位置,进而指出现代汉语的介词短语只能充当状语和定语,从而认定介词短语是典型的加词性短语;d.首次对由介词构成的“介词框架”给予了详细描写和分析;e.考察了汉语介词的源流和发展,讨论了介词语法化问题语用功能。”

陈昌来(2002a)在对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描写中认为:汉语的介词框架是汉语介词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古代汉语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没有介词框架;到了中古汉语、近代汉语中,才开始出现介词框架;现代汉语中介词框架得以大量使用。构成现代汉语介词框架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可以进入介词框架。根据现代汉语介词框架后部词语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后部是方位词的。单音节方位词和双音节方位词都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起/以后/以来、在……之前/之后/同时”等。(2)后部是名词性词语的。“时、时候/的时候、期间、方面”等可以跟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当……的时候、在……的时候、待/等/到……的时候”等。(3)后部是连词、动词、介词的。连词“而”、动词和介词“到、往、向”可以跟部分介词构成介词框架。如“从……到/往/向、打/打从……到”等。(4)后部是准助词的。“按、据、依着、对于、就、拿”等介词在介引事理、情理、话题范围、施事或主体、目的等对象时,往往采用介词框架,后部用“说、来说、说来、看、看来、来讲、想来、起见”等与之搭配。

陈昌来(2002a)最后还认为:汉语中存在两类不同类型、不同结构层次的介词框架,其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意义灵活,很值得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此后,关于介词框架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如:陈昌来(2003b)、付琨(2004)、王萌(2006)、朱峰(2006)、陈全静(2006)、段佳佳(2007)等。

目前,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尤其是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正蓬勃发展,态势良好,我们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汉语介词框架的研究中来,共同推进其研究。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1996.“在”字结构解析――从动词的语义、配价及论元之关系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 陈昌来,2002a.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

[3] 陈昌来2003b.现代汉语“介词框架”的考察.中国语言学报(11).北京商务印书馆.

[4] 陈全静,2006.汉语介词框架“PP上”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段佳佳,2007.“在N的V”介词框架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付琨.2004.介词框架“PpAu(来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高名凯,1948.汉语语法论.上海开明书店.

[8]葛婷,2004.“×上”和“×里”的认知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1期.

[9]黄芳,2007.方位标“里”、“内”、“中”的历时考察.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第1期.

[10]金昌吉.1996,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南开大学出版社.

[11]黎锦熙,2001版.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12]刘兵.2005.汉语介词的隐现与论元标识功能的转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13]刘丹青.2002.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当代语言学.第4期.

[14]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15]吕兆格.2005.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分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16]马贝加.1999.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

[17]马建忠.1983版.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

[18]王萌.2006.“里”类介词框架的句法、语义及隐现规律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吴福祥,洪波主编.2003.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20]杨丽姣.2006.汉语介词的主题标志功能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21]曾传禄.2005.“里、中、内、外”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22]詹卫东.1998.“NP+的+VP”偏正结构在组句谋篇中的特点.语文研究.第1期.

[23]张寿康.1978.说“结构”.中国知网.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H109.4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中心语前面的修饰成分。而现代汉语中作修饰成分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当复杂,有的意义用法和特殊格式都具有汉语的特色,在其它语言中很难找到等同的说法。因此,定语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目前对定语的相关研究概况作一梳理和总结。

一.定语在20世纪80代前的研究

定语语法地位正式的确立始于19世纪末的《马氏文通》。《马氏文通》中认为主次,偏次由名字充当,偏次因非正意者,所以应前置于正次。由于引用的是先秦至韩愈时的用例,所以书中提到的是“之”字的隐现问题,认为“之”的出现与否与音节的奇偶有关。[1]尽管《马氏文通》对定语的表述不够充分,但定语语法地位正是由此而建立。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中使用的是“形容性的附加语”。形容性的附加语除名词外,还可以是形容词、代词、短语及句子。书中还提及了“的”的特殊用法。如“打虎的人来了”可省做“打虎‘的'来了”,认为“的”是以连接的性质而“兼代”虚位实体词的职务。在讨论“的”字隐现问题时,认为在习惯常用的短语中为了求整以及在叠用领位的短语中为了求简,“的”字往往都会省略。[2]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把两个以上的词造成的复合意义单位叫做仂语。仂语可分主从仂语和等立仂语。主从仂语有一个中心,其余的词是修饰这个中心的。在主从仂语中凡次品加首品等于首品者,叫做组合式。由组合式所构成的整体,就是首仂。仂语里的修饰品,叫做加语。[3]

熙《定语和状语》中认为定语有表领属、表性质的。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数量词、有连带成分的定语、“......似的”构成的助词词组、联合结构、主谓结构等构成。根据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意义上的关系,可以把定语分为限制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两大类,并指出了可以由哪些词充当这两类定语的情况。[4]

二.定语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后很多的大学《现代汉语》教材,如,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下〉》、邢福义《现代汉语》、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等著作中都有有关定语的论述,在吸取黎锦熙,吕叔湘,王力,丁声树,等人对定语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论述了能够充当定语的语言单位的描写,对定语的句法结构和句法意义作更透彻的分析。同时对现代汉语教学事业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有更多关于定语的文章的发表。如,王进安《定语的语义指向及表述功能的差异》从定语的形式与意义出发,探讨了定语的语义指向及在表述功能上的差异,认为定语的表述功能与形式意义之间的脱节与否有较大的关系:(1)定语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2)定语的表述功能,按定语的表述功能将其分为指称性定语和陈述性定语。[5]周丽颖《时间副词作定语分析》对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作定语的现象进行描写,并根据名词的特点归纳出时间副词作定语的语义类型。[6]张玲,顾祥《定语欧化现象究因》从英汉定语结构异同及译者主体性两方面对英译汉过程中定语欧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英语定语的翻译策略。[7]杨淑芳《定语语义分析》分析了定语同中心语的意义关系。研究了定语的语义指向。从定语语义角色变换的角度分析定语。对有关定语或定中偏正结构的歧义句式作了粗浅的探讨。[8]王利峰,肖奚强《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习得研究》中选取了140个常用的双音节形容词,考察这些形容词在语料中充当定语时带“的”和不带“的”的使用频率。[9]卢毅《英汉后置定语的前移现象对比研析》通过具体的例子阐述了英汉后置定语的前移的现象。[10]刘珊珊《英汉定语对比之异同》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定语进行了对比,如,成分,位置,语序,作用等方面。试图找出两种语言定语的异同之处,以期对现代汉语的定语研究带来帮助。[11]李秋素《现代汉语定语研究综述》对现代汉语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现代汉语定语中仍然存在的分歧。[12]这些研究成果使现代汉语定语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结语

通过对以上著作,教材,论文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出有关定语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有关定语研究的成果不断地涌现,对定语问题的分析,如,定语的语义指向及表述功能的差异,“的”字的隐现,定语的位移,定语欧化现象等问题仍在不断地探讨和深化。虽然目前关于定语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由于定语涉及问题之多,对问题的描写较为复杂,对定语的研究时间尚不充分,定语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现代汉语定语的研究还需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9—97.

[2]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5—27.

[4]熙.定语和状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5—20.

[5]王进安.定语的语义指向及表述功能的差异[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周丽颖.时间副词作定语分析[J].汉语学习,2007年第2期.

[7]张玲,顾翔.定语欧化现象究因[J].海外英语,2010年10期.

[8]杨淑芳.定语语义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王利峰,肖奚强.形容词定语后“的”字隐现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7年第2期.

[10]卢毅.英汉后置定语的前移现象对比研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6月.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义相成词 本体研究 汉语教学

反义相成词是由两个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词素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如“高低”“死活”“买卖”等)。无论是形式构造,还是意义内容,这类词均有其特殊性。在形式上,其特殊性表现为构成该类词的两个词素在意义上存在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在意义上,则表现为该类词的词义与其两个构成词素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近三十年来,关于反义相成词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特殊性展开,切入点则往往从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两方面着手。

一、反义相成词的本体研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对反义相成词展开一系列的本体研究。其研究范围之广,研究程度之细,令人佩服。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分类,我们发现其研究视角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二是反义相成词的系统研究。

(一)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

从不同角度出发,反义相成词研究可以有很多切入点,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关于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有的学者在某一部古代文献中,考察反义相成词产生之初的规律;有的则将研究视角放在反义相成词的形式或意义上,以探求其形式上的特殊性及词义与词素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者集中研究反义相成词中的副词,探究其意义上的变化及产生的语法作用。

1.古代文献中的反义相成词研究

魏达纯(1998)研究了《颜氏家训》中的反义词素并列现象,指出了反义词素并列后有的可以成词、有些则只能成为词组的事实。这其实反映了反义相成词产生之初的面貌,其中的词组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词化。

汪梅枝重点考察了《论衡》中反义相成词的使用情况,指出《论衡》中存在同词素异字序的反义相成词,又从历时的角度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作对比,阐明了二者在字序上的差异。此后,作者又发文(2015)比较研究了《论衡》与上古的反义相成词,发现《论衡》与上古的反义相成词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这种历时比较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反义相成词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规律,即字序由不固定到固定,词组经词化最终成词。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意义上,反义相成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反义相成词的意义和形式研究

意义层面,金硕(2007)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及“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发展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归纳分析,揭示了反义相成词词义在构成词素义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深层次的变化;钱夏玲(2013)摆脱以往研究的框架,将研究视野集中到反义相成词的全称量限方面,指出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在很多时候具有抽象概括性,是两个构成词素意义的上位概念,具有全称量限的特征,如“大”和“小”的意义都是比较具体的,但“大小”一词则是对“大”和“小”之间共性的一种抽象化概括,指“大小”的程度。类似的还有“快慢”指速度,“深浅”指深度,等等。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索了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发展演变规律。

形式层面,杨吉春(2007)利用计量统计的方法,从语法、声调、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反义相成词的外部结构。他认为反义相成词两词素的排序与声调和意义的关系紧密,而与语法无关,同时指出义序的作用大于调序。这种量化的方法,使人们对反义相成词的形式构造规律有了直观和清晰的了解。

3.反义相成副词研究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一书中探讨了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功能和成因。不仅从共时平面角度考察了反义相成副词的构成类别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关系,而且注重考察反义相成副词在汉语各主要次方言区的分布情况及近代汉语反义相成副词的形成历史。张进一步讨论了反义相成词意义虚化的动因和个性特征,认为具体义素的脱落和使用领域的扩大是反义相成词意义虚化的首要步骤。另外,分界消失、词义融合、语境吸收和重新分析等因素也是导致反义相成词词义虚化的有效机制。这本专著虽然只有部分章节涉及到了反义相成副词,但其研究的视野和角度无疑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傅杰(2006)一文从语法角度探讨了反义相成词作状语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反义相成词作状语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状语的理据,认为反义相成词作状语能够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任磊(2012)则重点研究了反义相成词中表示无条件关系的13个语气副词,并将其分成无特殊语义和有特殊语义两类,进而考察这两类词在语义及语用方面的特点。黄哲(2014)将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只研究反义相成副词中表情态义的一个副词“高低”,不仅指出其整体词义超出了“高”和“低”这两个反义词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义,而且重点探讨了该词在河南南阳方言中的用法,并将其与其他方言、普通话及近代汉语中的用法作对比,尝试探索该类反义相成词的共性特征。此外,作者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反义相成词进行了研究,指出隐喻和转喻是反义相成词意义构建的两种机制。

(二)反义相成词的系统研究

谭达人(1989)从构成条件和意义特点、在词汇及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是不是词这三个方面研究反义相成词,认识到义序和调序制约着反义相成词词素的排序,同时认识到复合词的词义在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会有引申、概括、抽象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有不同的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等级。谭达人关于词形和词义方面的系统论述为后来的反义相成词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奕晶(2000)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搜集例词,详细分析了反义相成词的类型、特点、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产生及发展、作用等方面的内容,认为反义相成词的产生符合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变双音词的趋势。另外,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修辞的需要也促成了反义相成词的产生。该文深刻认识到反义相成词在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和增强汉语表达力方面的作用,这是其他研究很少涉及的。

陈晓燕(2004)除探讨了反义相成词在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影响词素排序的因素之外,同时注意到了利用一组或两组单音反义词构成的四字格短语,并对其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这一时期对反义相成词展开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有齐红飞、张谦、王冠、曾丹等,他们都对反义相成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双音词的大量产生、汉民族的思维认知特点及行文修辞的需要是反义相成词产生的三个原因。另外,他们也都以不同的标准对反义相成词进行了分类。

除上述散见的文章以外,本世纪前10年还产生了一部系统研究反义相成词的专著,它就是杨吉春的《汉语反义复合词研究》。这部书系统而全面地讲解了反义相成词的产生发展、结构特点、词化和虚化、意义的演变等内容,是一部涉及面广、论述详细的研究反义相成词的专著。

二、反义相成词的汉语教学研究

韩丽丽(2008)首次提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类词的词素在生成词的过程中意义会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因此不能依据词素的意义推测词义,这就给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学生带来了理解和使用这类词的困难。在揭示该类词的词义在语义生成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全面分析这一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之后,作者首次提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途径。这是将反义相成词的理论建构与汉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王敏兰(2013)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反义相成词。通过大量词例来说明反义相成词构成词素间的反义关系类型,并从反义义场的角度将其分为绝对反义、相对反义、关系反义和换位反义四种,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汉语教学。方颖(2014)依据《HSK考试的词汇等级大纲》,结合反义相成语气副词的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深刻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时反义相成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

三、反义相成词研究的新视野

综观三十年来汉语学界关于反义相成词的研究,不难发现,学者们大都将目光集中于反义相成词产生的原因、反义相成词词素排序的不均衡性(“死活”可以说,“活死”不能说;“出入”可以说,“入出”不可以说)、反义相成词词义与构成词素义之间的复杂发展演变以及反义相成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而没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其实,关于反义相成词还可以有新的研究视角。这种反义对举组合成词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双字格,在四字格成语中也很常见,如“出生入死”“前因后果”“深入浅出”“喜新厌旧”等等,这类成语中所蕴含的规律也是值得探究的,而以往很少有研究涉及。此外,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反义相成词的词义与构成词素义相比,抽象化程度往往较高,如“大小”指“大小的程度”、“远近”指“远近的程度”等;而另一些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则会有很高的遍指度或泛指度,如“贵”和“贱”组合成“贵贱”一词后,便会激活一种“无论如何”的含义(他嫌太远,贵贱不肯去),诸如此类的还有“好歹”“高低”“死活”等,再如“寒暑”不再单指冬天和夏天,而是用来指整个一年,“首尾”也泛指“从开始到末了的整个过程”。为什么有些反义相成词具有较高的抽象化程度,而有些则具有较高遍指度或泛指度,这其中的差异应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以往的研究只看到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却没有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四、结语

反义相成词以其形式和意义上的特殊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关于反义相成词的命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术语,搜集到的资料里就有诸如“反义复合词、反义相成词、反义复词、反素词、极性对立词、反义语素复合词、对立词、反义连文词”等纷繁复杂的叫法,然而却都指同一种词汇现象。反义相成词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未来应该在统一名称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研究视野,探索反义相成词更多的规律。

参考文献:

[1]魏达纯.《颜氏家训》中反义语素并列双音词研究[J].东北师范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汪梅枝.《论衡》与上古之反义相成词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

2015,(1).

[3]金硕.反义复合词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发展[D].石家庄:河北师

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钱夏玲.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全称量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杨吉春.论汉语反义复词的外部结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7,(9).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7]傅杰.浅谈反义语素复合词作状语[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6,(4).

[8]任磊.现代汉语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逻辑分析[D].上海:上海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黄哲.浅析反义复合情态副词“高低”[J].语文知识,2014,

(11).

[10]谭达人.略论反义相成词[J].语文研究,1989,(1).

[11]郭奕晶.反义相成词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0.

[12]陈晓燕.现代汉语词汇中反义语素并行构词现象说略[J].盐城

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3]杨吉春.汉语反义复合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韩丽丽.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及教学难点解析

[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方颖.反义复合语气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王敏兰.论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及其教学[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第4篇

构式视角下“V+O+V+QM”句式研究

汉语广义中动句的共时分布和历时发展

现代汉语与越南语存在句语义比较研究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的认知语义条件

“一下子”的语义、语用特点分析

试析“V不了+多久”构式

“N被(N1)把N2VP”构式研究

汉语动词的事态结构

客家民俗对客家方言特点形成的影响

论文白读音的来源及时间先后

现代汉语一价谓词性成语功能考察

汉语“了”和泰语“lε:w”的对比分析

语气副词“最好”的词汇化与标记化

“在乎”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任务型汉语口语教材中任务类型考察

母语能力培养与《大学语文》的立体化教学

编码度——跨语言词义对比研究的理论模式

汉语——修纳语动词对比研究

三种特殊全称量化结构的类型学研究

汉语动词复制句中的附加语控制研究

降级“让”字致使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

论“一点”所参与的若干极性强调构式

美国汉学家卫三畏对汉字特征的认识和研究

日本汉语教材《急就篇》的编刊及影响

也说“几乎”——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再谈对比语言学的学术划界问题

基于语料库的词典量词注释模式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介词语块探讨

国内“专业汉语”课教材分析与建设刍议

华语远距数字平台混成式教学实例观察研究

网络时代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高效模式探索

现代汉语“一会(儿)”与“一下”的对比分析

汉英“哭”类动词的词义及词化模式比较分析

汉越“口/嘴”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汉语介词“在”与其越南语对应介词的异同

从词汇角度看清末域外北京官话教材的语言特点

关于《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例句的研究

多语种《初级军事汉语》教材编写实践与理念

汉语“心”和泰语“caj”的语义概念之对比分析

现代汉语“就是”的辐射状语义范畴构拟研究

美国汉语教学的“体演教学法”及其《体演青岛》

“给—动结构”的句法分析:论控制动词的可能性

瓦罗之《华语官话语法》编写原则与编写特点探究

演化与接触,系统与特征——再论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针对日本大学生融合简繁体字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实践

基于“对外汉字教学分场字库”的对外汉字教材编写构想

海外汉语口语教材刍议——以比利时根特大学汉语口语教材为例

现代汉语语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教材,修辞章,教学研究

一、引言

修辞部分的教学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现代汉语》课程中的重要章节,也是让学生在学习完语音、词汇、语法之后需要重点学习的语言运用课程。就笔者所了解的关于修辞一章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现代汉语》教学有日渐淡化修辞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大学汉语教学中愈演愈烈。这样的学习现状跟修辞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有一定的关系,也跟教材的选用有一定的联系,好的教材必然会对教学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鉴于此,本文在修辞学理论指导下重点研究国内几部较有影响力的《现代汉语》教材中的修辞章节,分析这些教材的体系与特点,试图在简短的分析比较中提炼出修辞学以及修辞学教学的一般规律,进而指导今后的修辞学教学实践与研究。

修辞学属于文学与语言学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任务等方面不是很容易为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所以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学生意识到修辞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与任务、学科发展前景等问题。惟其如此,才能让《现代汉语》中的修辞部分成为教师爱教、学生爱学的一章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重要课程。

修辞学被边缘化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它对语言研究来说是非常不应当、不科学的,另一方面对语言的应用来说也是不可取的。当你置身于大学校园里时,你会听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言语,比如:“有木有”、“杯具”、“给力”等,即使是中文系的学生说出一两句错句或病句也是司空见惯的事,那些没有受过专业语言文字教育学生的语言面貌更是不堪忍受。所有的这些都向我们语言工作者提出了更加尖锐的挑战。修辞是综合运用语音、词汇、语法等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应用课,其综合难度要比语言学的其他分支课都要大,所以,我们可以说修辞学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章节,更是难点章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细致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特点,进而才能重视修辞章节的教学,不断地提高中文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

二、四本《现代汉语》教材的修辞部分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择了四本较常见的《现代汉语》教材进行修辞章节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对修辞教学以及修辞研究带来一些清新的空气。选用的教材主要有:黄、廖本,胡裕树本,张志公本,邢福义本。以下对这四本教材修辞部分的篇章布局、结构特点、辞格选择情况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对这四本书修辞部分的篇章布局进行比较。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比较,见如下表:

版本

章节

第一节(章)

第二节(章)

第三节(章)

第四节(章)

第五节(章)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黄、廖本

修辞概说

词语的锤炼

句式的选择

辞格(一)

辞格(二)

辞格(三)

辞格(四)

辞格的综合运用

修辞的常见问题

语体

胡裕树本

修辞概说

词语的运用

词语的配合

句子的锤炼

句式的选择

语体与风格

张志公本

概论

词与句

段和篇

文体、风格

比喻及其他

(专题)

(附录)

邢福义本

概说

词语的选择

句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