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材解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范文第1篇

解析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一种充满变性和弹性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首要任务就是深刻解读教材、分析教材。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了较深入的感受和体悟,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驾驭课堂,完成教学。

在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的活动3“用计算机画画”这节中,主要有四个教学步骤:了解“画图”程序、绘制心中的理想家园、添加文字、编辑图形。在笔者使用的苏科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小学三、四年级学习的内容。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分为初级中学(三年制、四年制)教材和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材两种,而“用计算机画画”这节属于初级中学(三年制、四年制)教材。该教材内容相对简单,以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

通过教材中的任务设置可以了解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包括启动退出程序、保存新建文件、利用工具箱中各工具进行绘制,并能够使用编辑工具对图像进行编辑。然而,教材更多地关注画图软件中工具的使用,知识点较为零散,任务间缺乏关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在保证教学目标顺利达成的前提下,课堂中能通过一条主线串起诸多零散的知识点,而非单纯地讲解知识点,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构。

重构教材,一切为了学生

重构,即重新构建。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学习资源,就需要设置恰当的情境进行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立足课本,放眼未来。对于授课内容,教师应该大胆重构,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把新思想、新技术引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计算机画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即利用画笔、橡皮、刷子等工具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进行基础绘制,再利用复制、旋转、扭曲、添加文字等工具进行优化,最终完善作品,达成教学目标。基于这一认识,笔者选取了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大白作为绘制目标,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另一方面,大白的形象简单,容易绘制,学生不会有畏难情绪。

为了将知识点更自然地融入绘制大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精细设计。首先,在工具栏中简单罗列出绘制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工具,如形状工具、橡皮擦、颜色填充、颜料盒、调整大小工具、扭曲工具等。其次,依据大白形象的需要,合理选择部分工具进行教学。对于个别工具,如放大镜,可在教学中需要使用时进行讲解,而不用将该工具单独讲授。再次,学习工具的顺序与教材不同,学生不用再逐一学习每个工具,只要在完成不同效果时能选出合适的工具即可,这样的学习显然更有意义。

重构教材但不能偏离教材,教材中第三步“添加文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因此,在大白绘制完成的基础上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修改大白表情。笔者不仅在该环节讲授修改大白的眼睛、嘴等部位,进行创意设计,通过增加文字介绍,完成了“添加文字”的内容讲授(如图1)。该环节教学任务不仅使学生复习了复制、粘贴、橡皮、刷子等工具的使用,还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谓一举多得。

延伸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教学的基础目标,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提升目标。因此,教师应当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延伸,充分挖掘教学任务的设置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中的价值。

“用计算机画画”这节课的教学,完成大白形象的绘制和文字的添加后,其实就已经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但此时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模仿教师的层面上。而修改大白的表情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之上进行简单的创意,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不同的动作、别样的道具,都可以成为创意的元素。因此,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笔者增加了“绘制你心中的大白”环节,学生可以在完成大白形象的基础上,设计别具一格的大白形象,完成由模仿到自主创意的转变。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评价反馈阶段,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们进行着思维的交互、智慧的碰撞,使得整个课堂的教学得以升华,教学主要流程如图2所示。

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方法

1.以教材为导向

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教学而言,“宗”即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总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构。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实际需求,适当调整教材内容以及教材的编排顺序,选取适合学生的素材,处理好教材的局限性和学生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2.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教学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及方法也应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之前,要对学情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学情”即学生的情况,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情进行预判,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使教材更适合于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材及教学内容中来。

3.紧跟时代步伐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更新速度更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的需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快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紧跟时代要求。

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上,同样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其他教学资源来丰富和完善教材,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在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时,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最大化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呈现梯度教学

教材的重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较为明显。因此对一节课进行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而且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这就需要有梯度地进行教学。

教材解析范文第2篇

地理新课程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占有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倡导学生建构的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是一种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把教材看作是一种“范例”,强调教材的“范例性”,不是必然让学生接受的权威性的原理、法则、定理和公式。课本所呈现的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地理教材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范例”、“素材”。综合性是地理学科显著特点之一,地理学科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地理教材并不能呈现所有的学科知识,而是具有选择性和甄别性。地理教材不是定理和事实的堆砌,而是选取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基础知识,以地理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建构。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3区域农业发展课题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这只是个“跳板”,通过这一素材的学习,学生在分析其它地区的农业活动时就会分析其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要等因素,通过案例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等。在地理高考题目中提供的材料也不会是书本上的原例,但是其隐含的地理“双基”仍是地理教材“范例性”的要素。地理教材促进学生建构学习的基本功能还体现在地理教材的逻辑性和呈现方式。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不会空着脑袋进课堂,而是有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学生的主动建构就是把当前学习内容中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形成意义建构,“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地理教材的特点之-l~lJ是系统性强,将地理知识按照一定认知逻辑整合成某章节内容,须考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心理。地理新教材许多案例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呈现,除课文思考和读图思考外,还有案例、活动、问题研究、拓展阅读等,这些形式都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建构意义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载体

《地理教育国际》对新世纪地理教育的使命和独特贡献作了许多富有新意而详细的阐述:“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认识地球上不同的人种和社会,以鉴赏人类丰富的文化,一方面欣赏自然世界的美,一方面体会人类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况,关注后代居住环境的质量与规划。学生必须发展有助于解决当前和未来空间组织问题的地理技能。这样,地理课程便得以在政治、社会、道德、人道、审美和环境教育上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地理素养涉及地理智能、地理技能、地理观念及地理视角。地理教材从宏观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中观的呈现方式与逻辑架构,再到具体活动和教材内容都承载着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功能。地理智能培养包括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如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等)和地理智力培养(地理观察、地理想象、地理记忆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教育仿佛是武器库。必要时生活就从中取出武器”,地理教育必须超出事实理解而去认识因果联系,从而促进地理智能的形成。例如,在课本天体系统图片展示的基础上,的活动可考察学生地理观察和地理记忆能力;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判断推理能力等地理智能十分有用。再如,全球类型图的学习涉及到观察、想象、理解、记忆和思维等多种能力。地理技能是地]践操作能力。地理或应用知识时所进知识的实际应用,又可称为地理实能与地理智能关系密切,是在获取的实际操作过程。地理教材中地理实验的设计,地图和图表的呈现,问题研究和实践活动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地理技能具体表现为对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处理技能、地理实验技能、分析地理问题技能等。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l第四章第二节活动“假如你是一位地理爱好者,到野外考察不同山地。你会怎样区别褶皱山和断块山?”这反映出“褶皱山和断块山”相关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再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的框架结构:水资源及其分布一水资源与人类社会一合理利用水资源,这样的逻辑顺序则体现了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当然,需要从整体上分析其对学生地理技能培养的价值。培养学生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地理教材独有的基本功能。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是分析、处理和理解地理问题的根本看法,也是对地理规律与成因的理性认识,其实质是地理科学思维方式。地理观念包括可持续发展观、人口观、资源观、环境伦理意识等;地理视角包括动态、发展、整体地分析地理问题和空间的视角等。地理教材中地图、图表以及课文的呈现逻辑都蕴含着地理学科独特的视角,同时,地理教材将当今世界关注的人口增长、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作为教材重要内容,坚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教材可重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世界地理教材可重点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国际观;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教材则能树立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以及正确的人地思想。地理教材作为培养学生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的载体,其功能的发挥需要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价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提高学生生活能力的铺垫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认为,地理知识对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许多职业需要地理知识,如邮电业、商业和贸易以及政治家、企业家等。地理教材取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更好地深入社会、保障生活质量做铺垫。例如,人教版地理必修2以人类活动为核心,选取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等内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活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是从事路桥建设的工作者必须考虑的。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休闲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可以提高鉴赏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文景观的能力。

教材解析范文第3篇

   尊敬各位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城关小学一名

平凡的体育老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想想来城关小学也有5年多的时间了,5年的体育教育,我知道了什么是风吹日晒,什么叫酸甜苦辣,但我也很喜欢我的工作,虽然这期间我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也体验了光荣和挫折,但同时我也收获成长了很多,我的意志得到磨练,我也享受着追求卓越的快乐!

其实体育本身就是快乐的!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优越的条件,给我们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运动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它让我们健康,向上,快乐,使我懂得了该怎样去唤醒学生、激励学生、提升学生。

针对小学体育四年级的教材内容,我从课标、教材两方面谈一谈我的理解:

先说课标:

本册教材的课程目标:1、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应用;2、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本册教材的内容标准又分为两个领域:

一、运动参与领域包括三个方面:1、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使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3、使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动技能领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例如在球类游戏中让学生学会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运球、投篮等;2、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接下来说一下教材

本册教材编写的特点1、载体多样化。由于小学阶段不编写学生的课本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挂图、幻灯片、卡片、音像资料等多种载体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2、教材内容具有生活化和游戏化。小学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内容要符合他们的要求,内容要贴近他们的生活,练习的动作也应该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些来自于生活的教材内容游戏性强,从而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3、将教材内容的介绍与教学案例的分析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师从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转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指导者,进一步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部分主要是结合学生的身体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健康理论知识传授。运动实践内容强调了“游戏性”、“活动性”。 

基本活动包括走、跑、跳跃、投掷、球类、技巧、基本体操韵律七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游戏包括走跑游戏、跳跃游戏、投掷游戏、小球类游戏。游戏教材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既是体育教学的内容又是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最后谈一下我对上好体育课的一些感想:我觉得体育老师除了一般老师需要具有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需要具备很好的体力和活力,安全的责任需要我们体育老师精心的设计和严密的组织,观察每一个学生,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40分钟是丝毫不能懈怠的,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由运动技能的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氛围。教师主动参与,引导、点拨、组织学生一起活动,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并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予学生适当的自由,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

另外我们可以创设开放的体育教学环境,开发他们的自主、互助学习能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最放松、最快乐、最主动、最向往的一门课程。

教材解析范文第4篇

台湾艺术与人文教材台湾“艺术与人文”课程的教材是依照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以一纲多本的形式编辑出版的,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取其中一种。因此,在教材出版领域,台湾相关出版机构的竞争非常激烈,这在客观上为较高质量的教材编写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台湾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艺术与人文”课程教材为例,分析台湾“艺术与人文”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以明晰可供我们借鉴的优点,促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设置的科学化。

一、台湾“艺术与人文”课程设置与教材概况

在台湾,“艺术与人文”课程大多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3-9)开设,共14个学期,每学期教材一册,共14册。就中学阶段(6、7、8)三个年级的情况看,7、8年级每册教材各设计4个单元,9年级在设置三个主要单元后,提供一个自学单元,是为“3+1”模式,这一模式使9年级的教学时间更有弹性。课程的授课时间安排16周,每周三个课时,共48课时。剩余4周时间,用于校本“艺术与人文”课程学习。

从“艺术与人文”教材编写的体例上看,的确是通过介绍艺术而体现人文。教材以人、自然、社会、文化的互动为主题,统合了视觉艺术、音乐、表现艺术的诸多学习内容,特别是对音乐、美术、戏剧之间的关联艺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在强化人文素养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为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编者“希望带领学生留意观察生活情境,以艺术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关怀”,并“重视引导学生主动接近艺术,培养对艺术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多方搜集资讯,建立自己的艺术档案,并扩充学生的美感经验,提高艺术欣赏的能力”。这就回答了艺术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艺术教育的问题,那就是,通过艺术教育,提升人文修养,提高生活底蕴,为激发艺术修养,塑造具有文明素养的人而施加影响,施以教育。

二、台湾“艺术与人文”教材例析

以台湾9年级(中学三上)第五册“艺术与人文”教材为例,该教材设置四大板块,分别如下。

一是名画的飨宴。本章包括三个单元,“名画动起来”(指一幅情景交融的绘画可以成为戏剧创作的来源,绘画的构图可以影响舞台构图等)、“悠游名画名曲间”(指作曲家和画家相互影响,作曲家受到名画的触动,画家受到名曲的影响藉而创作出名著的故事)、“名画变装秀”(指艺术家运用新的创意,使名画呈现出多元化的样貌,使之在艺术和商业等领域展现新的特殊作用)。

二是艺蕴深情。通过对古今艺术名作的赏析,体会爱情的酸甜苦辣,学习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爱情。本章包括三个单元,“真情图谱”(介绍艺术家对人世间种种情爱的艺术表达,并特别介绍了结婚喜帖、祝福卡的设计与礼品的包装)、“爱情罗盘”(主要介绍反映爱情主题的名曲、著名电影,并进行习唱、观看)、“见证爱情的戏剧”(介绍西方带有典范性的爱情主题喜剧与悲剧,如《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介绍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名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牡丹亭》等)。

三是人神之间。主要介绍宗教艺术和其中蕴含的不同信仰的精神。本章包括三个单元,“永恒的追寻”(追寻各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缘由,传达艺术源自各种信仰活动与思想表现的艺术观念,重点介绍主要的宗教艺术形式)、“倾听心灵的声音”(立足于不同形式和主题的音乐作品的介绍,传递音乐作品带给欣赏者的不同的心灵启迪)、“影剧世界中的人与神”(介绍戏剧的起源、演变,戏剧中反应的人神关系等)。

四是艺术潜望镜。此为自学单元,是要求学生以自学的方式,系统的认识视觉艺术、音乐和表演艺术的本质,增进欣赏的能力。在视觉艺术方面,主要强化对绘画等作品的鉴赏方法,包括欣赏的态度、要点与基本方法。音乐方面,主要透过对巴赫、韩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作品的介绍,进一步了解巴洛克、古典时期的音乐特色。表演艺术方面,主要讨论戏剧类型、表现方式和正确的欣赏方式。此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仅是看看“热闹”,而是要看出“门道”,换言之,就是教材一贯的编写目的之一,从而获得相关“人文素养”。

三、台湾“艺术与人文”教材特色分析

纵观台湾康轩文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艺术与人文”课程教材,其体现了不同于大陆教材编写的鲜明特色,对我们进行教材编撰和课程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

1.对艺术形式进行统合,涉及面广,信息量大

教材涉及美术、音乐、社会和文化的多个方面,编者对其进行了符合逻辑的有机统一,这个基本逻辑就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模式符合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我们看到,教材的知识点是统合中的复合型知识,绘画可以衍生出戏剧,绘画可以延申到广告作品,绘画可以产生音乐作品。例如教材中介绍,1984年美国百老汇首演的二幕音乐剧《星期天与乔治同游公园》,就取材于印象派画家秀拉的画作《大杰特岛的星期日下午》,教材介绍了音乐剧如何把原画作构图的形式、景色的搭配、人物的穿着打扮与仪态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舞台上。这些知识涉及古今中外,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读者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和启蒙。

就教材的信息量看,由于涉及的艺术形式丰富,毫无疑问,这套教材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它跨越古今,涉及中外,绘画、戏剧、雕塑、舞蹈、作曲、器乐,各种艺术流派,不一而足。例如“名画变装秀”单元的“以古创新多新意”知识点,涉及梵高(原文作梵谷)的油画《向日葵》、活跃于当代欧美艺坛的日本艺术家森村泰昌的油画《仿梵高向日葵》,涉及公元前130年的《米洛的维纳斯》、达利作为超形式主义大师的《有抽屉的米洛维纳斯》、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和英国绘本画家安东尼・布朗的《威利的画》等,虽然相关内容仅占三页篇幅,但大大小小的著名绘画作品呈现了11幅之多,其所提供的喜闻乐见的信息量是比较丰富的。

2.时时刻刻贯穿人文理念,重视潜移默化中的艺术育人

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就是要在对艺术形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喜欢相关艺术形式,甚至参与相关艺术的创作,最终形成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把握,理解基本的艺术作品,掌握正确的艺术欣赏技巧,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成为懂人文、有修养的个体,也就是受到教益,成为一个文明的人。

这一特点在“艺术与人文”教材中表现得特别鲜明。例如教材第二单元的“艺蕴深情”一节,在介绍“真情图谱”知识点时,开篇呈现:“爱情是最动人心弦的,从年少懵懵懂懂的初恋,到相互许下诺言,成就一段美满的姻缘,是每个人的期待;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感情世界的变迁与悲剧,往往也让人痛不欲生。不论是缠绵悱恻的恋曲或是凄凉悲伤的爱情,艺术家以其敏锐的心思、高超的技巧,将人世间种种的情爱,以各种方式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1]这样的开篇,真诚而流畅,如涓涓细流纸面流淌,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引导和教育。编者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传达感情的设计表现,教会学生制作个性化的结婚喜帖(请柬)、祝福卡,学会不同礼品的包装,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必要而有益。又如,在自学单元“艺术潜望镜”的“艺术鉴赏的要点”一节,编者结合三幅油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针对性分析,教会学生基本知识;到了“鉴赏艺术品的方法”一节,则结合毕加索《格尔尼卡》画作的细部特征,进行了代表性分析,把艺术品鉴赏的描述、分析、诠释、判断四个方法完整地呈献给学生,使他们受到启发与引导。

3.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领悟空间,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教材对知识的呈现不是填鸭式的被动呈现,而是以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特别是编者在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例如教材第17页,编者选用了法国画家勒泽的作品《闲暇》,提出了如下问题:“他们是一家人吗?彼此的关系如何?时间、地点又是什么?打算到哪里去?脚踏车、花、纸条又透露了哪些讯息?”由一幅画而提出五问,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又如,教材第136页,编者选用了台湾艺术家朱铭的雕塑作品《人间系列―绅士》,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件作品是以什么媒材及形式完成的?作品中这些绅士们,穿着正式而体面,还披上了厚重的外衣,他们是如何被摆放在一起?也许天气不好,他们都打着伞,而他们也没有交集,彼此之间谈论些什么?整体的气氛感觉如何?在城市中这样的一群人代表什么意义?上班族都会生活面临了哪些问题?除此之外,还想到了什么?”连发六问,是提问,更是对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的引导。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得学习知识的过程成为了积极思考的过程,成为了学生逐步受到感染的过程。

这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当然也存在于每一单元最后的“非常有‘艺’思”,对整个单元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都是需要学生搜集资料,进行综合思考并动手动笔才能完成。

4.教材编写形式活泼,多途径呈现知识、引导思考

台湾“艺术与人文”课程教材除上文提及的图文并茂、内容信息量很大外,在具体知识的建构与学习引导上,也有独特之处,编者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延伸资料框,主要形式有:

一是“艺术家专栏”。介绍艺术家的小传及轶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艺术家。例如教材对贝多芬、李叔同(弘一法师)的介绍等。二是“威力大补贴”。让学生获得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料,增进对相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例如教材对文艺复兴的介绍,对桃花源故事出处的介绍等。三是“我的艺术档案”。提醒学生记录学习心得和制作作品,累积自己的艺术档案。四是“通关密语”。主要针对一些新学习的专有名词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累积对专门语汇的了解与运用能力。例如教材对“戏中戏”、“吴哥窟”、“般若波罗密多”、“杂剧十二科”的介绍等。五是“小叮咛”。随时提醒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让学生印象深刻,专心学习。例如关于戏剧排练,编者的叮咛是,“排练的场地要尽量和演出的场地大小相同,做好标志,以便排练。排演过程,演员可以提供意见,一旦排定,就不可私自更改。”六是“动动脑,想想看”。通过即时的问题提问,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借而获得更多新发现。例如,在介绍达涅昂・布维贺的作品《摄影师家中的婚礼》时,编者提出的“你能试着从《摄影师家中的婚礼》画作中猜猜看,这些人物和新郎、新娘的关系吗?他们的耳语内容又是什么?”

知识传输的形式活泼多样,分类清楚,适合中小学生特点,易于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理解。

概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颁布并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完成好音乐、美术、戏剧、书法等相关艺术教育任务,台湾版“艺术与人文”课程教材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它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如相关课程的开设、教材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的概括性介绍、对艺术知识的人文化关照、对具体问题的科学提出等,都值得我们借鉴思考,以促进我们增强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

教材解析范文第5篇

高中地理教材关于人口部分的学习,注重从理论层面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与义务教育阶段感受型为主的学习,偏重于人口及人口问题的事实性基本知识的了解和记忆明显不同。各版本教材“人口”内容在节、目编排上有所不同,但节、目内容的本质大同小异。四个版本中,除湘教版外,三个版本都是先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再讲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最后是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湘教版教材将人口的迁移后置了一位。各版本内容的核心知识均是“人口数量的变化”(如图1)。

各版本教材的呈现方式、栏目设置、各栏目素材的选取等均有明显的差异,均有一些区别于其它版本教材的特色、亮点,这是一标多本、教材多样化的体现。例如,湘教版教材增加了其它版本没有的“地域文化与人口”一节,是教材编写的一个亮点,是对于“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这条课标的阐释。这节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世界和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达成人口部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透彻地分析各版本教材的异同点,是充分高效整合利用教材、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前提。

二、重难疑点分析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教学重点分析:依据课标和各版本教材分析,可将本部分教学重点确定为“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及其地区分布”。四个版本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这在学术界也存在较大争议,但通观各版本,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均是由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三者共同决定的。教学中要把握这个重点本质,应从时间视角和空间尺度两大方面,以一种发展变化和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人口问题。从时间视角来看,不同地区或国家人口增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即人口增长具有历史阶段性特点;从空间尺度来看,即便是同一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和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区别,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就有较大差异,而同是发展中国家,也或大或小地存在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如中国已完成“现代型”的转变,而非洲不少国家仍然属于比较典型的“传统型”。

教学难点剖析:如何利用人口增长的相关资料,如统计图、过程图、表格资料、文字记载等,讨论、分析、比较人口增长的特点。

易混淆概念辨析:本节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需要透彻掌握并且能够辨析概念之间的异同点。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教学重点分析:人口迁移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了解,如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地理意义等。但是,本节的重点不是去记忆大量的事实性知识和材料,而应抓住关键,本节教学的重点包括:理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归纳出“说明人口迁移主要原因”的思路和方法。人口迁移既包含了时间视角,又涉及区域空间尺度。因此,必须要明确在某一个确定的时期,人口迁移涉及的地理区域空间范围,人口迁入、迁出的具体流向。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内,不同尺度的空间区域范围,如国际人口迁移或者国内人口迁移,其特点有明显差别,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教学的重点一定要总结归纳“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说明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剖析:总体来看,人口迁移的知识具体、扎实、繁杂,大多数学生理解和运用起来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因为中考不考地理等诸多原因导致初中地理基础过于薄弱,不少高一学生缺乏应有的关于区域案例的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背景常识,这会导致“举例说明”时出现知识盲区,从而导致分析无从下手。

易混淆概念辨析:本节的重要概念,包括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移动等,要澄清各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教学重点分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教学难点剖析: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联系与区别。

4.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教学重点分析:在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本节的教学重点:能够举例说明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区,人们对人口问题的看法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人口问题的层面,如人口数量、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人口的职业选择等。

教学难点剖析:地域文化的含义;中国传统文化对生育观念、人口流动的影响。

三、教学建议

1.整合高中四版本教材

教科书选用的资料严谨、科学、有据可查,是方便实用的课程资源。如人口增长模式的教学,虽然各版本人口增长模式的划分类型和阶段不尽相同,但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特征,主要分为“高高低”模式(对应人教版原始型)、“高低高”模式(对应人教版传统型)、“低低低”模式(对应人教版现代型)。在突出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这一重难点知识教学时,可选择中图版相关资料来加强图文解读分析,如中图版P6页图1-1-4“处于高增长模式的某些国家(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2年)”;图1-1-5“处于低增长模式的某些国家(英国、日本、德国)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2002年)”。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因素的教学,人教版选用的是“芬兰人口增长”案例及配套设计的活动。教师执教时也可采用中图版P9页案例研究“中国人口变化模式”来替换,或将其作为训练反馈的材料。也可参考湘教版P8页阅读“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还可将两者整合重新设计。又如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的教学,可借鉴鲁教版P12页活动“闯关东与雁南飞”及中图版P16-17页案例研究“德国移民”。对比查阅各版教材,有利于澄清某些概念,如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人口迁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能加深对某些概念的透彻理解,如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等。

2.挖掘与利用乡土地理资源

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乡土特色,选配、挖掘课程资源。如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可替换为本地的资料。讲授人口迁移,如果以本地为案例,将给学生留下强烈的印象。讲授人口数量的变化,运用本地资料,辅之以外省(市)资料,假设本地和外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样就可以进行区域对比,既能说明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又能继续分析两地间人口迁移的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内容,空洞、抽象、陌生,建议教师可选用本地区的人口、自然资源等数据,让学生通过分析、计算,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教师也可多选一两个地区,如我国最大城市或者热点城市的资料,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地域文化与人口的内容,若能选择本地案例,则不仅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渗透计划生育的政策观点,还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过目不忘之感。

3.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资源不仅能提供基本的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用来创设教学情境,还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资料学习是人文地理学习的一个特色方法,运用网络能够快捷、及时地下载各种类型的海量信息。如教学人口的迁移时,某教师下载热播电视剧视频《闯关东》或者《走西口》,以此为主线,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迁移的原因。笔者曾利用网络下载南方周末《北京王老太太生育报告》,将其缩减、整合为一个典型个案来分析中国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学生与教师也能共享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教师不仅可以在网络上与学生讨论,也能在网络上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还能引导学生阅读与课堂相关的补充内容,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例如,可把人口主题的几节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网页,采用网络教学。人口迁移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主要版块包括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意义,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一些拓展延伸的内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