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父爱的文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背影 父子情 朱自清 情感共鸣
朱自清的《背影》,篇幅短小,语言质朴简单,共计千余字,却被认为是描写父爱的经典之作,自其发表便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学界对它的解读更是不胜枚举。有从具体内涵解读真挚的父子情,怀念父亲;也有从文化意义、文学史意义、伦理意义解读的。还有从“背影”这一具象解读的。[1][2]而笔者是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深究“背影”这一符号化象征蕴含的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习惯。笔者认为,《背影》之所以被认定为经典,是因为朱自清选择的父爱具有符号化象征,符合中国人对于父爱的传统审美习惯。季羡林在谈论朱自清散文《背影》也强调:“要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必须从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3]中国传统父子之伦是别样的,它是“君臣关系”的翻版或“准君臣”关系[4],它具备“君臣关系”的等级性。同时,因为血缘纽带,它又有家庭伦理中的不求回报性。朱自清在真切的体验下,用白描法刻画出具有情感变换的父子情节,进而唤起了读者关于父爱的记忆,这种相似的情感体验,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使其对于《背影》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
一、传统父子之伦的别样呈现
《背影》着重描写的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爬月台的场景。最触动读者的是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蹒跚的父亲的背影。背影,代表了中国传统父爱的严肃、隐忍、伟岸、不善言辞,它区别于慈善、热情的母爱。为何传统的父爱形象是如此的?要理解这一点,就不得不从中国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安德鲁q本尼特强调:“任何的文学文本总是依照语境或传统,并且在语境或传统之内进行建构。”[3]中国文化是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耕文化。[4]农耕时代,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耕作。而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又是崇拜祖辈、父辈。在这种以父权为背景的传统家庭中,父姓便是绝对的权威。而且,“在中国崇祖尚德的家庭文化中,有‘天地君亲师’五位一体之说,所以,从对‘父’的崇拜中引申出对‘君’的崇拜。”[5]即孔子常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朱熹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子为父纲”。“从这一层面来看,中国旧式的父子关系就是“君臣”关系的翻版或是‘准君臣’。”[6]这种传统礼教下,父与子的关系是长幼之序的。这种次序是不允许逾越,逾越者会被定性为不孝子,不孝子不能事君。所以,我国传统的父与子就是以“类君臣”方式相处。“君臣关系”本身具有等级性,所以,它是严肃的,以它为基准的父子关系自然也是严苛的。而且,中国的传统启蒙教育读物《三字经》里,也明确强调君臣、父子要有纲常伦理。可见,这种等级化的父子之伦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道德标准,对于传统的儒士,更甚。朱自清生长在典型的儒士家庭中,朱家是书香门第,其父朱鸿钧是读书人,做过些小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官至徐州榷运局长。而且,朱自清是长子,父亲对他要求更为严苛。在这种文化环境与家庭氛围下,朱自清的父子观与传统父子之伦保持了一致。所以,他选择父亲的符号,是背影,是侧面描写,是隐忍、严肃的符号化象征。这一符号文化符合中国人对于父爱的传统审美习惯。
同时,背影不仅象征了父子爱之间的严肃、隐忍,也表示了父爱的无私、奉献。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国家,“在家族血缘基础上,以血缘关系为原型,以亲情为伦理与价值的起点,而家庭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是‘爱’的原理与内涵。”[7]家庭关系中,父子关系是重要构成,以血缘为主的父与子的关系是传承,是爱。所以,父亲对于儿子会不求回报地付出。“背影巧妙地传递出了父爱的无私,不求回报性,这与我们印象中的父亲‘孺子牛’的形象不谋而合。”[8]这就是中国微妙的人伦关系。这种人伦观下的传统父爱,是伟岸、无私的,而且多以“背影”的形式存在。
二、作家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
朱自清的《背影》在文学史上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与他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是分不开的。朱自清的《背影》用语质朴,以叙述为主。与之前的《荷塘月色》《春》相比,更醇熟,更有生活气。去掉了浮华、刻意的语言,大量排比、大幅的渲染。如描写父亲爬月台一处,作者用“攀”“缩”“微倾”“努力的样子”,几个直白、生动的词语,就把父亲艰难爬月台的身影淋漓地再现到我们的眼前。用这样的语言描写深沉的父爱,是最恰当、最合适的,而且也符合中国人含蓄的表达父爱的情感方式。文章开头,儿子不领情,拒绝父亲。而父亲在儿子明显的抵制下,依旧倾其所能地为儿子做一些小事。安慰落泪的儿子,与脚夫讨价还价,嘱托儿子,帮儿子买橘子。他是细腻、平静地付出、爱护、疼惜儿子。儿子则从最开始的不领情、拒绝,到随后的理解、牵挂。文中“父子之情的不平衡性,或者是错位感”[9]抓住了读者眼球,引起读者的阅读欲。父子爱随着儿子的理解,爱的隔膜逐步冰释,升华,达到。“‘背影’是不平衡的父子情转化为平衡的关键。《背影》的情感关键,并不是父亲单向出发,而是和儿子双向互动中转化,感动我们。”[10]这种不对等的爱的转承起合,跌宕起伏,引起了读者情感波动,进而达到。朱自清在平静中,给读者画了一幅父子情深的“爱”图。读者被朱自清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写作技巧带动了,感染了。行文中强烈的情感渲染力不仅源于作者塑造,更是源自作者独特情感体验。作者在切实触动中,刻画出款款的父子情。朱自清在传记中,又明确说道,自己与父亲是有嫌隙的,父亲娶妾,私挪自己工资,祖母病故,这些都使得朱自清与父亲有了距离,进而反感父亲。所以,行文一开始就交代,两年来未曾见父亲,一开始拒绝父亲,觉得父亲迂腐。后来,因父亲遭遇多番变故而心疼,因父亲默默温情被打动,最后,直至见到笨拙的父亲为自己爬月台买橘子的细微举动,冰释了一切。作者真切的生活体验,深刻的心理触动,高超的写作技巧,变换的父子情感,打动了读者,唤起了读者关于父爱的记忆,所以读者对《背影》才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它也才能成为经典。叶圣陶评价道:“《背影》全凭真感情真性情取胜了。”[11]
三、文学接受中强烈的情感共鸣
古今中外,描写父爱的文章多如牛毛,为什么偏偏《背影》能如此长久不衰?个人拙见,除了文章本身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还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能引起我们对父爱的共鸣,“这就是读者期待视野中必须包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进行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12]《背影》中作者在表现父爱这种情感时,引起了我们情感或者情绪的相同或相似父爱的反应。这种相同或者相似的父爱认知,通过读者的想象、加工、整理,顺利地进入了关于父爱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是读者自己重新建构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接收知识的时候,是根据自己既有的观念选择性的获取对象中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既有的观念、知识和新的筛选互相作用,形成自己独特的新的见解。”[13]读者在接受《背影》时,选择性的从文本中吸收知识,形成了对父爱的新见解。这一过程丰富了读者的情感世界,完善了读者的情怀,健全了其人格。所以,才会对读者有意义,读者才接受。
同时,通过对《背影》的学习,也有助于我们细致地表达类似的情感体验。《背影》一文,用语淳朴、简单,在细腻的描写中,把关于父亲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引起了我们对于父爱的共鸣。优秀的文章,就是能表达出萦绕在我们心头,却无处表达的情感的文章。这种情感被作者的一词一语刻画出来,所以,通过对《背影》的阅读,学生领会了表达此类情感的方式、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写作中,顺利、流畅地表达类似的情感。
《背影》之所以在语文教材中经历几次改版,依旧入选在册,就是因为它具备了语文教材中要求的强烈的感染力。它为学生展示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帮助学生学会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美化情怀,完善人格。
《背影》的成功,除了学界解读的父子情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文学意义和读者情感共鸣。笔者从中国传统的君臣关系角度,解读传统父子的文化内涵;从文学接受角度,分析读者认同的文学原理。《背影》是现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于此文本的文化解读,可以启示读者以类似的手法解读现当代散文。所以,要深刻理解作品的文本意义,必须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出发,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同时,也要考察读者接受的文学原因。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读懂它。
注释:
[1]刘晓红,孙拥军:《朱自清<背影>思想内涵近三十年解读史》,名作欣赏,2011年,第12期。
[2]季羡林:《季羡林说朱自清散文<背影>》,名作欣赏,2003年,第3期。
[3]汪正龙,李永新译,[英]安德鲁q本尼特著:《关键字: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4]李振声:《钱穆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5]陈爱华:《论中西方传统家庭文化发展及其伦理特征的异同》,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会:《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中国伦理学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伦理学会联合出版,2007年版。
[6][8]葛胜华:《背影,你到底深藏着什么?――朱自清<背影>新探》,阅读与写作,1999年,第7期。
[7]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3页。
[9][10]孙绍振:《<背影>的美学问题》,语文建设,2010年,第6期。
[11]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75页。
[1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是满满父爱的载体。一直以来,在众人眼中父爱是深沉,也是容易被忽略的。恰恰相反母爱则总是被大声歌颂。古诗《游子吟》、故事《孟母三迁》、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等从古代到现代母爱一直都是歌颂的主题,与之相比歌颂父爱的文体则甚少。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所集合成的一本书,它载着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父爱。傅雷教育儿子们要先做人后成家,众多的书信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孩子也给天下的万千父母提供了一本关于教育的珍贵教科书。身在异国独自漂泊的傅聪,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许多丰富的养料。这些书信的到来就犹如父亲在身边一样,时时刻刻给予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和无限的力量去战胜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魔障,踏上正当的成长之路。相信傅聪的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的殷切教育密不可分。由《傅雷家书》可知其实父爱一直都在,它并不会比母爱少,相反有时对于孩子的教育父爱所起的作用远大于母爱。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如水的母爱时常伴随在我们身边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山的父爱则是默默的守候着我们,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让我们自由翱翔。
阅读了《傅雷家书》之后,我对父爱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父爱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爱。看了此书我想我会更懂得如何与父母沟通,使得他们的爱不会盲目。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 昨天大晚上的看完这本书,真的太难受了,每次看到“此信写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二日,离凌霄两周岁生日仅二天;离他们走上不归路,也不过三周左右的时间。这是父母亲给儿子儿媳的最后一封信。”真的不忍心看下去,好希望他们能继续通信,等到傅雷能亲眼看见凌霄的那天,想象如果那天到来,傅雷的文字会有多开心。
第一次看傅雷家书,看的是译林版,傅雷和傅聪的书信一来一回,当时看只知道傅雷对儿子的谆谆教诲,第二次看更多的是体会傅雷对儿子的感情,要有多想念,才能让爸爸多次写信直言,想要儿子回信寄照片呀,每次看都好有感触“有空多写信来,我们太孤独了,需要孩子的温暖!”
大部分书信都是和儿子探讨艺术,为他翻译书籍,传授自己的语言学习经验,谈到自己学习法文的时候“一切学问没有速成的,尤其是语言”。教导他为人处事,特别是当傅聪想要换老师的时候,傅雷给傅聪提出一系列问题,要傅聪一一作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分析换老师的利弊,那封书信是我对“学做人”这个主题感触最深的地方。
正如傅敏所提的,此书献给一切“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人们。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精选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
不论是泰戈尔写的《金色花》,还是冰心写的《荷叶母亲》,两篇文章中都含有无穷无尽的爱,只不过《金色花》中是孩子爱母亲,《荷叶母亲》中是母亲爱孩子。不论怎样,我们以后总要孝敬父母;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人都说母爱伟大,那父爱呢?
关于父爱,人们的发言一向是节制而平静的。母爱的伟大使我们在无意中忽略了父爱的存在和意义,但是我想说“父爱如山”。
我知道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美国父亲多少年如一日为儿子榨橙汁,作者说,他每一次喝完父亲榨的橙汁后,总要拥抱一下父亲,对父亲说一声,“我爱你”,然后才出门。那个美国父亲接受了儿子的拥抱和爱,什么也不说。拥抱在西方国家中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从来都没主动拥抱过自己的父亲,但是每一次看见父亲时总会叫一声:“爸爸”。我长大了一些,觉得天天这么叫有些烦人,有时就不叫了,但我父亲总是走到我面前,问:“我是谁?”,我就只好例行公事的叫一声:爸爸。奇怪的是,那美国儿子与我一样,他说他有一天也厌烦了这种例行公事的拥抱,喝了父亲手榨的橙汁后,想径直溜出去,那个美国父亲就把儿子挡在了门前,说:“你好像忘了什么吧?”这时候我想,如果换了我就顺势说:“谢谢你提醒我”然后拥抱一下了事,但美国人与中国人不同,美国儿子贸然提出了一个强硬的问题:“爸爸,你怎么从来不说你爱我?”这个儿子逼着他父亲说那三个字,然后文章最感人的细节出现了:那个父亲难以发出那个耳熟能详的声音,当他终于对儿子说出“我爱你”时,竟然难以自持,哭了出来。
我读到这而也差点哭了出来,我想我永远不会逼父亲说“我爱你”,我与那个美国孩子唯一的不同是,知道就行了,“父爱如山”,但父爱羞于表达,却巍峨持里,对于你的父亲与母亲,都不要逼他们说:“我爱你”。因为他们都爱你,并且他们的爱很伟大。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二中学初一:朱熠琛
【关键词】父爱缺失;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正
未成年人犯罪率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考虑,现有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多处以管制、缓刑等刑罚。而少年犯对社会的认知较为片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即使因犯罪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处罚,也很容易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显得十分迫切。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但在男权时代,父亲在养育孩子上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容易被淡化,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也常常被掩盖。前段时间湖南卫视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引发了一场关于父爱缺失现状的热议。父爱,这一家庭教育中重视但却较少提及的部分,开始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两性关系趋紧,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增长,父爱缺失愈发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课题。本文拟列举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的关联数据,进而探析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原因,以期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正工作有所启示。
一、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率增加之间的联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Gluecks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五分之二的犯罪青少年来自没有父亲的家庭,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后期的研究也从不同侧面支持了这一发现。
当然,父爱缺失与未成年人犯罪绝非一一对应关系,未成年人最终是否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与其他诸多因素,如社会文化、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帮扶、其他家庭成员的教育等都有着密切关联。Bronfenbrenner早期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指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由各个微系统层层包裹而成的动态系统,各层级之间有着相互作用。其中与儿童个体发展最紧密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我们往往重视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事实上,父母的婚姻关系、父亲对母亲的心灵关怀、在照顾孩子方面的责任分担等方面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虽然后期的成长中,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因素有可能修复这种童年的不足,父爱缺失仍将会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以至与同龄的健康成长的孩子比较,缺乏父爱的孩子更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随着研究方法的进步,后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抛弃线形因果关系的探究,注重从系统的角度关注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关注个体转变到将家庭看作一个整体。但尽管如此,各种报导中仍然可见父爱缺失对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危害。例如:Fergusson等对童年父母分离的935名孩子进行了一项长达15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童年时期父母离异的孩子出现青少年问题的比例远远高于对照组,这些问题包括物质滥用或依赖,行为或对立的障碍,情绪和焦虑症和早发性性活动的风险。而且对于男孩和女孩的风险程度都是相似的。Wilbur等在平衡了年龄、性别、母亲孕前有无接触、家庭经济情况,城乡比例等因素的基础上,对父亲入狱或没入狱的学龄儿童进行了追踪比较,结果表明,父亲被关押的儿童抑郁测评的分数显著高于父亲未入狱的儿童,抑郁的症状更为明显。教师的评价也反映这些儿童有更多的问题行为。人民日报引用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在美国,60%的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90%离家出走的孩子以及75%的吸毒孩子来自无父亲的家庭。我国有关部门组织对上海中小学110名离异家庭子女的抽样调查结果也表明,父母离异的子女中,心理素质差的达80%,品行行为恶劣的达46%,单亲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正常家庭的两倍。广东省少管所的少年犯中,单亲家庭的占三分之一……
二、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父爱缺失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犯罪?一种朴素的观点认为,父严母慈,父亲更容易培养孩子勇敢、果断、豪爽的性格,父爱缺失会影响这方面性格的培养。但事实上,这一现象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来看,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父亲缺席影响未成年人青春期性发育
近二十年来,大量研究证实,父亲的缺席可能导致女孩青春期提前和性心理早熟,进而影响成人后难以与异性建立稳定的性关系。对于这一现象,Belsky等提出了有条件的生殖策略的演化理论,指出当女生面对压力时,若该女生在前7年的生活中父亲缺席,会使其更渴望得到男性的爱,从而导致生理过早接受性成熟的信号。DE Comings等则从基因学的角度提出,变种X-连锁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对父亲的行为较敏感,带有AR基因的父亲,可能更容易遗弃家庭,也可能将该基因传递给女儿,从而引起性早熟、早熟性倾向和行为问题。此外,Bogaert等在全美范围进行了抽样调查,进一步发现,如果父亲在孩子14岁之前缺席,则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能更早出现第二性征,如初潮或者变声。而母亲的缺席或者继父的出现似乎对第二性征提前影响不大。
(二)父亲影响子女性别角色认同
Erikson提出,人对自己角色或身份信息的认同是一个个体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过程,家庭、同伴及社会都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信息吸收的“土壤”。性别角色认同是角色认同中的核心成分,由个体所认同的一系列两性在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和社会规范组成。早期研究显示,早在2-3岁时,父亲的形象就已影响到男孩对男性角色的认同。在3-5岁时,父亲对女儿的影响也已非常大。男孩主要通过模仿父亲,或从父母间的关系形成对性别角色的早期认同。女孩如果缺少父爱,则可能与母亲之间难以形成健康的竞争关系,较难脱离对母亲的依恋,也不利于以后自己小家庭的组建。此外,父亲对于男孩后天男子汉气概的培养,也起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指出,行为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男孩对于女性为主导的家庭模式的叛逆,试图宣泄其男子气概。而积极、阳光的父亲培养出的女孩往往也非常乐观向上,今后在事业和家庭方面可能更成功。后期的证据进一步支持了早期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父母是儿童最早接触性别角色的榜样,早期形成的性别角色的概念往往贯彻人的一生,并对他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造成重要影响。
(三)父爱影响母爱的发挥
毋庸置疑,儿童是否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与是否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密切相关。母爱在早期教育中的作用依然不可忽视,甚至有研究者指出:母亲对儿子的管教控制是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但是,严厉而周密的管教对于一位单身母亲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她的权威性也经常会受到挑战,孩子们通常认为父亲更强有力,当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父亲比母亲更容易终止它。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是松弛的,这容易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增多。因此,可以说,父爱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母爱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因为母爱作用的发挥,也有赖于父爱的力量。
Bowlby早期研究显示,在出生前便失去父亲的孩子今后罹患精神分裂症、参与犯罪的比例高于在一岁或之后失去父亲的孩子,表明母亲怀孕期间父亲的缺席可能会通过母亲的情绪状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孩子出生后,父亲的作用同样重要,他可通过给予配偶心理支持,承担更多的家庭生活方面的责任,从而促进母-婴依恋关系的建立。优秀的父亲往往能够促进和帮助母亲发挥其母性的作用,而玩劣成性、不负责任的父亲则可能阻碍甚至伤害母性作用的发挥。Bowlby后期研究还指出,孩子出生后第四周开始,其警觉性与活动能力的成熟度已经直接同父亲对母亲的支持程度相关。此外,母亲在很多方面也很难取代父亲的作用。Mahler指出,父亲与孩子的玩耍更偏向于体格运动,更能启发孩子。父婴互动是热烈的,好玩的,而母婴互动则常常是温和的,节制的。婴儿在七到八个月的时候十分依恋父亲,会学习父亲的问候方式,喜欢和父亲亲近,抗拒和父亲分开。如果父亲给予了足够的关爱,婴儿面对分别(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时将更加从容,对陌生人的焦虑感也会更低。后期的养育过程中,父亲传递给孩子的程度,如果父亲无法在情感上满足伴侣,则很可能引起母亲的焦虑,从而导致孩子也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另外,父亲也可扮演母亲的角色,当母亲无法胜任角色时,父亲往往是最乐意、最合适、最体贴的接棒人。
三、结语
幼儿心理学家格塞尔曾指出:失去父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和不平衡。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将家庭比作老中青三代密切交互的一个系统,父亲角色的缺席、父爱的缺失,将可能导致系统性的故障,而孩子就是这个系统故障的最直接受害对象。
尽管生命的轨迹存在巨大的可塑性,母亲的细心呵护、父亲的者或者父性教育甚至成长伙伴都可能某种意义上弥补物理父亲缺失的消极影响。但是,父爱的作用从母体受孕至孩子长大成人全程中,无论从性生理、性格、态度甚至智力发育各方面都有反映。因此,一旦缺失,将极大增加未成年人犯罪的风险。
如果将儿童比作祖国的花朵,这些花朵的健康成长,显然有赖于家长爱的呵护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的支持。我们不能一味责怪孩子,对孩子进行惩罚或者监禁,这些做法某种意义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此呼吁社会能够更多地关注父爱缺失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呼吁父亲们在闯事业、奔前途的同时,也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呼吁建立起更加完善全面的未成年人预防和矫正体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
参考文献
[1] Glueck S, Glueck E T. Unravelling juvenile delinquenc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2] Austin R L. Race, Father-Absence, and Female Delinquency[J]. Criminology, 1978,15.4.
[3] Bronfenbrenner U, Zwei Welten. In Kinder in DSA and UdSSR. Enke, Stuttgart, F.R.G,1972.
[4] Fergusson D M, Horwood L. JOHN, Lynskey M T ,Parental Separation,Adolescent Psychopathology,and Problem Behaviors[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4.33(8).
[5] Wilbur MB, Marani JE, Appugliese D, Woods R, Siegel JA, Cabral HJ, Frank DA . Socioemotional effects of fathers’ incarceration on low-income, urban, school-aged children[J]. Pediatrics,2007.120(3).
[6] 满娇玲.单亲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D].硕士学位论文,2010.09.
[7] Tither JM, Ellis BJ. Impact of fathers on daughters’ age at menarche: A genet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controlled sibling study[J].Dev Psychol,2008.44.
[8] Belsky J,Steinberg L,Draper P.Childhood experience, interpersonaldevelopment, reproductive strategy: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socialization[J].Child Dev,1991.
[9] DE Comings,D Muhleman,JP Johnson.ParentDaughter Transmission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Gene as an Explanation of the Effect of Father Absence on Age of Menarche[J].Child Development,2002.73.4.
[10] Bogaert AF. Age at puberty and father absence in a national probability sample[J].Journal of Adolesc,2005.28.4.
[11] ERIKSON, E . Identity.youth and crisis[M].New York: Norton,1968.
[12] KIM ,M, EUNA, P, & SUNG-HEE , K. A typology: older women and gender role identity [J].Korean Journal of Adult Nursing,2013.25(3).
[13] Prall RC.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the preoedipal years[J].J Am Psychoanal Assoc,1978.26(1).
[14] Biller HB. Father absence and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male child[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0.2(2).
[15] Lozoff MM. Fathers and autonomy in women[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1973.208.
[16] SIM T N & CHIN J E H . Do mothers’ and fathers’ authoritative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interact? An exploration on schooling aspects with a Singapore adolescent sample[J].Youth & Society,2012.
[17] Paschall M J.Ringwalt C L,Flewelling R L.Effects of parenting,father absence, and affiliation with delinquent peers on delinquent behavior among African-American male adolescents[J]. Adolescence,2003.38(1).
[18] 杨丽珠,董光恒.父爱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3).
1、是真实故事的。《隐秘的角落》原著作者紫金陈在接受采访时,针对网友的质疑进行了回应,告诉大家“这不是编的”,曝光了朱朝阳的原型。
2、令人意外的是,朱朝阳的原型竟然是作者本人。紫金陈说:“这不是编的,是发生在我身上真实的亲身经历”,“因为,朱朝阳,小说里我就是照着自己写的。小说里的父亲朱永平,我也是照着我的爸爸写的。”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3、不过大家别害怕,其实,“单亲家庭、父爱的不公、校园欺凌、青春期的困惑……”这些部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但是现实中的紫金陈并没有遇到普普和严良,因此也就更不会发生遇到普普后的一系列暗黑杀人故事。
4、关于朱朝阳的心理扭曲,紫金陈只是想告诉大众: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就算现在的紫金陈已经十分成功,但是,骨子里依旧还是会自卑,那些原生家庭带给他的伤痛,至今依旧无法解决。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