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一、新财务制度下各医院财务预算体系更加完整

新财务制度指出国家对各类医院的预算管理办法为:“核定收支、超收上缴、定项补助、结余按规定使用”,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为响应该制度规定,各大医院的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体系将全面建立。

1.预算的制定与审批将更加规范

新财务制度指出所有的医院收支均须归入预算编制,而且一定要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之原则。因此,预算的编制与审批不会像原先单纯的上报、下达,相反,必须拿以往预算执行状况总结分析出的结果为依据,根据医院本阶段的运营情况合理编订;审批制度也将更加严格,在院方决策层审核认可后,还须报请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审核,再经由财政部门批复后才能进入执行阶段。

根据新规定,为了保证预算的全面性与科学性,可以将之细化到各个临床单位和项目;而且可以针对项目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变化性比较强的医疗收入宜以滚动预算模式、相对固定的办公经费项目以定额预算模式、专项基建项目费用预算以零基预算模式,这样既使预算编制更为灵活,而且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预算的后期执行。

2.预算的执行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在新制度下,预算的执行须具体落实到各级部门与个人,另外还须进行定期检查相关的执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医院预算进入执行阶段以后,各个部门都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该部门预算的执行,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之上,对于预算执行状况做到实时监控;并且财务部门定期上报阶段执行结果,与相关的单位及个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足并拿出改进建议;而且医院各项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应当与相应单位与个人的工作收益挂勾,切实保证预算的执行力度。

二、新财务制度下各医院财务核算体系更加规范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的财务核算体系有了以下新变化:

1.权责发生制的适度引入

由于原先的收付实现核算制度下,医院经常出现账面收入虚高,无法真实反映院方资产情况,流动风险过大的问题,非常不利于医院所有流动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以及财务风险的防范;而且还为医院的内部资金及成本控制制造了障碍。因此,在新的财务制度实施以后,在收入确认、固定资产后续计量部分,各类医院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上级财政补助以及院方本有资金构成的部分,全部计提折旧;对于无形资产,从取得之日算起,在有效使用期内管理费用均摊。这些有效提高了院方资产价值反映的准确度,并且有利于医院运营成本的合理确定。

2.成本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由于旧财务制度中没有成本独立核算的相关规定,医院运营中所有的成本、费用会部列入支出项,导致运营成本与运营费用相互交叉,混乱不清晰。新财务制度中“成本管理”为单独的一个章节,新制度下,医院为了全面科学地反映医院成本情况,强化工作人中的成本意识,成本管理工作工执行的是“院、科、单病种或项目”三级成本核算体系,明确了成本的开支内容,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工作,有效提高了医院内部管理效率。

三、新财务制度下各医院的财务分析评价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

新的财务制度下,医院进一步增强了财务分析与控制手段,健全了监督与评价体系,财务行为得到了非常有效的规范。

1.医院财务工作分析与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

新制度下,为了寻求医院运营管理与经营目标的平衡,找出问题,找到改进的方法,更为了切实反映医院固定与无形资产运营收益情况,完成对具体部门与职工的工作评价,科学总结医院实际的财务状况,各级医院开展了长效的财务分析评价工作,对于预算、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投资以及净资产管理工作广泛实行了监督机制,并建立了财务效益、资产运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系统化专业化的分析评价指标。在无损于广大患者基本利益的基础上,切实健全了医院内部财务工作的分析评价体系。

2.医院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得以强化

在新财务制度实行以前,国内各类医院财务内控机制大多数都不健全,固定资产、药品材料购置、债务、对外投资方面均没有完整科学的控制体系,为医院财务管理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很大障碍。而新制度中设立了“财务监督”专章,在此指导下,医院建立了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等在内的内部监督机制,并由内部财务部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也受到其它财政单位、审计部门与上级行政主管单位的监督。

四、结束语

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实施,使医院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财务管理问题得到了解决,在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与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对医疗系统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各级医院的财务工作人员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在对新财务制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为医院提供详实财务数据,为院方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为医改进一步深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 坦: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会计支出的勾稽关系[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90-92.

[2]韩斌斌: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优化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2):73-74.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36-02

2008年,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那么如何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中国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其中绝大部分财务与会计没有实现分离,财务管理人员更多从事的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基础工作;其次,高级财务管理人员所具备的对企业资金需求的预测、筹措、投资、企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根据财务管理本科学生的生源基础、知识水平和在校的受教育时间,这实现起来相当困难。最后,不同地域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有所不同,为使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同地方的高校应结合本校学生的就业状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一、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渠道以及周围经济环境都有明显不同于内地高校的特点,作为一个新设专业,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务必要考虑其地域特色,从而建立起符合学校特点、适应学生水平、满足社会需要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

1.适应生源特点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地处偏远,其生源结构与疆外一些高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若盲目照搬内地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必然出现排异效应。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将这一因素考虑在内,因材施教,本着“大众教育”方针,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一般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而使目标定位与其生源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如此方能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真正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2.适应就业趋势培养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塔里木大学的生源以新疆考生为主,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在新疆就业。据塔里木大学学生工作处统计,自2003年以来,毕业生留疆趋势日益明显,2003年有大约43%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南疆,2008年以后,这一比例则扩大到8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基层的各个团场,为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将其定位于主要从事比较复杂的财务管理实务工作,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社会评价高、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3.2010年中央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对口援疆工作,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为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那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确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目前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财务与会计岗位划分不明确、财务管理水平不高。新疆和兵团中小企业必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在未来不断夯实管理基础、实现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严格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适度,拓展投资领域、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预算管理等。此外,这一战略机遇必将加速推进新疆企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财务管理人员将面临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要求将日趋提高。对此,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使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具有前瞻性,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培养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基础,熟悉财经法规,能够熟练应用管理信息化的理念和技能,将管理、会计和金融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工商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应用性、创新性人才,具有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1.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地方特色、本位特色。从中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都差不多,部分院校甚至照搬一些重点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是不尽合理的。须知不同的院校其生源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培养目标可能也有所区别。各高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务必要考虑本校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那么作为边远地区的高校,塔里木大学的生源质量、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等明显区别于疆外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重点关注。

2.各高校课程设置大都过分关注专业课,而忽视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项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复杂的管理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对他们的文学修养、品德素质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课程时要对基础课给予适当的关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利于学生非专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塔里木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为新疆地方和兵团输送人才,结合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将来的发展前景,企事业单位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宽泛的知识面等,而这就需要通过相关的基础课程来培养。

三、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充分地发挥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在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上述问题,制定出适应自己的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

1.公共基础课程。如前所述,开设公共基础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方面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汉语写作、数学逻辑思维、计算机操作及外语写作表达能力,从而为其后续学习以及将来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公共基础课主要应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大学英语、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基础、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等。

2.学科基础课程。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财务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学等,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对培养学生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设置旨在通过系统的教授与指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财务管理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专业方向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模块。必修课包括:高级财务管理、成本与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分析、证券投资学、战略与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税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选修课包括:高级财务会计、电子商务、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保险学、预算会计、资产评估、经济应用文写作、会计信息系统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4.专业实践环节。相较于以上的文化理论课,专业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把握,同时实践过程中企业现状一定程度的展示,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一些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专业问题,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促使学生在下一步更加努力的学习。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专业根据自身具备的条件和周边发展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安排了校内和校外两种实习方式。校内实习主要以实验的方式体现,包括会计学原理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即用友U8的系列操作应用)、审计软件的应用、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即手工和电子ERP沙盘模拟)实验、以及校内毕业实习等。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性质的特殊性,校外实习则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进行。通过校外实习,使学习亲身体验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认识书本知识与现实的一定差异,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以上四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塔里木大学财务管理特色专业的建设,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素质好、知识面广,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阴丽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考[J].会计之友,2010,(3).

[2]邱婷.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石油行业院校;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国内外理财环境的变化和经济业务的日益复杂,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包括石油行业院校,都陆续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与财经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不同,石油行业院校依托其行业背景,在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具有一定优势,然而,由于石油行业院校开设该专业的时间比较短,办学经验积累不足,尚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讨论,试图探索符合石油行业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石油行业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优势分析

(一)能源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具有石油工业知识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随着能源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经济建设驶入稳步发展的快车道,石油与天然气需求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出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提出能源战略的重大决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稳步开发和储备石油能源。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中国的经济要融入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的石油工业也要走向世界,参与竞争,这种竞争除了传统的石油勘探开发方面的技术竞争外,还有财务战略方面的竞争。因此,培养具有石油工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就成为在国际市场中取胜的基本保证。

(二)行业特色和工科背景为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石油行业院校主要以涉及石油化工等工科学科为主要发展方向,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石油工程等工科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创新需要经济管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支持,因此,发展带有工科特色的经济管理专业势在必行。与此同时,依托学校行业特色和工科背景,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明显的基础优势和行业优势,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并为开展实践教学与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协作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石油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

现阶段,大部分石油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仅在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目标基础上做了细微的调整,其培养目标设定存在以下不足:

1.专业特色不突出。许多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尤其是工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直接从会计学专业衍生出来的,其培养目标的设置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学专业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的问题(程继爽和秦少卿,2005),而从发展方向看二者是有显著区别的。

2.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结合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所传递的信号来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一线应用型人才,而非笼统定位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3.行业优势没有得到体现。相比财经类院校,大多数石油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都比较低,加上其自身行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缺乏竞争优势,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与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晰

由于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不同,其在专业和院系机构设置上存在差异。目前,有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定位偏重于会计学,成为会计学专业的延伸。而有的高校对其定位则偏重于金融学,课程设置过多的涉及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等内容,而忽视了作为中观层面的企业财务课程,使得人才培养方向出现偏离。

2.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缺乏层次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行为日益复杂化的新环境下,创新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成为新环境下财务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前沿财务管理理论、吸收交叉学科成果的财务研究领域、中国特色以及行业特色的财务热点问题等创新内容。然而,目前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专业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的问题,未能围绕专业方向要求进行统一协调和轻重相宜的合理安排,缺乏层次性。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根据尹美群(2010)对北京三所高校的2005级财务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所做的有关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问卷调查发现,几乎100%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非常重要,但只有4.5%的学生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做到了“重视实践”,61%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缺乏实践学习”,81.7%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石油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校内财务管理实践课程内容形式单一,与会计专业雷同,专业特色不突出;校外财务管理实践环节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和社会上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

四、石油行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与财经类院校不同,石油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石油能源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因此,培养目标既要反映一定的专业和行业特色,又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目标应描述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对有关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成本管理、财务分析以及财务战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拥有较强的资本运作、财务分析与规划以及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石油企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预算、投融资管理、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构建培养目标导向型课程体系

李长青和王琴(2008)提出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应遵循凸现培养目标、顺应趋势、优化体系与突出实践等原则。因此,需要构建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模块。其中,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最能体现专业特色和就业方向,也是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的根源所在,因此,构建培养目标导向型的课程体系关键在于设置合理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1.专业必修课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是区别于其他专业,体现本专业特色的关键课程。为了符合基本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突出专业特色,避免内容重复设置和划分不明确等问题,一方面,按照财务管理的知识层次相结合的原则,设置《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和《高级财务管理学》等理论课程,其中,前两门课程可以合并成《财务管理学》一门课程,主要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及如何在资金运动管理中加以实践和应用,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财方法和技能。在《财务管理学》的基础上开设较高层次的《高级财务管理》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来讲授,内容主要包括企业业绩评价和价值评估,以及财务理论和实践的前沿领域和特殊问题,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财务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按照“国际化应用型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置《成本管理》、《财务分析学》、《专业英语》等应用实践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和实践能力,开拓全球财务的视野,提升对外交流的语言能力。

2.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有益补充,应增加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所需要的,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课程,并将财务管理相关学科交叉融入课程体系中,设置金融模块、会计模块、管理模块、石油企业财务管理模块等四个模块。其中,金融模块可以开设《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税收筹划》等金融技能类课程;会计模块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会计实务类课程;管理模块可以开设《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咨询》等管理实践类课程;石油企业财务管理模块旨在增强学生对国内、国际石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可以开设《石油企业财务战略》、《国内外石油财税制度理论与政策》等突出石油行业特色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其职业生涯设计和个性化发展选择模块和模块内的相关课程,从而增强学生选课的目的性,达到预期的自主选课效果。

(三)构建校内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1.校内实践教学环节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双向开放式课堂教学代替单向封闭式课堂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既可以贯穿于理论教学环节中,也可以专门设置案例分析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案例的选取上,应与理论教学相适应,注重案例选取的启发性、层次性和时效性。

(2)实验室模拟实习

实验室是石油行业院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财务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可以借鉴主干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划分为专项实验模拟实习和综合实验模拟实习。其中,专项实验模拟实习主要按照企业组织财务活动的各项环节来设计实验项目,对财务管理业务进行系统、全面、连续的情景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综合实验模拟实习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实训、证券投资软件应用和ERP实习实训,有助于学生将财务管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拓宽就业空间。

2.校外实践教学环节

(1)石油工业认识实习

石油行业院校可以依托行业优势,安排学生到石油生产运营单位进行实地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石油工业的专业生产建立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可以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组织管理知识,了解基于石油生产工艺流程的成本管理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并通过与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相关实践领域的交流,来培养学生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校企联合培养

学校和企业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人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来均衡人才的供给和需求。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主干专业采取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例,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全程参与型,即订单培养,企业参与从选拔到就业培养的整个过程,通过增加必要的课程和提供实践场所,强化专业实践环节,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二是部分参与型,学校依托企业站点开展企业培养模式,企业只是部分的参与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中急、重、难等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三是间接参与型,企业不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而是通过设立奖学金、企业家来校作报告等间接形式支持学校的人才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可以参照上述三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企联合的深度融合,并按照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来选择适合的模式,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多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继爽,秦少卿.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79-81.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199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将财务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科院校开始开设这一专业,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这一专业的开设时间相对较晚。截止到200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含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共有134所。由于高职院校开设这一专业的时间比较短,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依然存在困惑和争议,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来说,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与就业面向定位分析

根据我们对陕西省部分用人单位、人才交流市场、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企业会计、财务主管、企业总经理、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等调查来看,初出校门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主要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等基层工作。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在各类中小企业、金融机构、非盈利机构。针对这种就业需求,我们有必要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面向为依据,重新定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1.1 财务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企业的发展状态及趋势和对各类型企业有关财务人员、理财人员招聘条件的采样调查,我们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通过对表1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学历要求方面,教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股份制企业等用人单位,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用人时很多单位明确硕士研究生。只有中介机构和中小企业在学历上相对要低一点,而会计师事务所附加条件必须是具有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但用人单位对于工作经验都有要求,有资料显示:现阶段,对于财务人才的要求,我国有90%的单位企业侧重财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中40%的单位愿意招聘有工作经验的财务人员。

以上是用人单位对财务人才质量提出的相应要求。从数量方面来看,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群工作人员在我国大约有1500万人,其中约20%的人员分布在教学及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股份制企业,中介机构等,约80%的分布在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4200万家,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99%,可以说这一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是消费财务人才的最大市场。在日常工作中,这些企业需要核算成本、费用、利润等,对财务人才的需求相对比较多,但是对学历要求较低。

1.2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就业面向定位分析

我们通过对陕西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各类中小企业、金融保险机构、事务所等。我们收回的145份问卷中,有120份是企业调查问卷,占样本数的82.76%。企业调查问卷从其就业去向的回答来看,有99份回答是中小型企业,占82.5%; 11份回答是会计师事务所占9.17%;6份回答是保险公司,占5%;4份回答是房地产,占3.33%。统计情况见图1。

图1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虽然规模小,但数量庞大,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升经营业绩,通常需要管理型、技术型的人才。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相比,由于中小型企业经济业务相对比较简单,发展空间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决定了不能长期、大规模地吸引本科甚至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只能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选拔人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就业面向定位于中小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是发展其特色教育、保障教学质量和就业率的必然选择。这种就业定位,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同层次人才之间展开竞争,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2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及职业能力培养定位分析

我们知道,组织开展好本单位的财务活动、处理好与其他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在日常工作中,借助科学的决策方法对理财活动进行管理,例如以最低的成本筹集单位所需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方案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有效控制企业融资投资风险等。

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明确了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经济管理、理财、金融和网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活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我们与省内外其他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带头人的沟通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该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过于抽象。根据笔者在企业调研、实践的观察来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履行的是出纳、会计核算工作和日常的财务管理职能(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财务综合分析及预算管理)。同时在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冲击下,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实务工作等将有较大变革,而且随着财务管理专业业务信息化越来越高,未来财务管理专业信息含量将不断增加,内容不断丰富,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管理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法律水平、信息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在确定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以就业导向”的原则,从知识结构、培养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定位。

2.1 知识结构定位分析

对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其人才的知识结构通常情况下,主要体现在知识的广阔性和前瞻性,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需要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专业技能。其中,文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在财务管理岗位及会计岗位工作中,专业及相关知识是将来所必需的专业技能知识,一方面需要掌握宽广的经济和财会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

2.2 职业能力定位分析

中小企业几乎都希望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会计核算能力,同时还希望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具有更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企业需要具备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因为只有具备了实操能力,才能实现“零距离上岗”,而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3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途径

3.1 目标

通过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定位分析,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时,需要立足于培养实务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满足中小型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需要的,具有扎实的财会、投资及金融基础知识,能够胜任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税务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3.2 途径

财务管理专业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思想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入学时对专业的浅显认识。由于缺少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深入了解,一些高职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往往选择比较热门、稳定好就业的专业;或者听从家人朋友的建议选专业;或者因为招生院校的大力宣传等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专业,仅仅只有模糊的概念和浅显的认识。另外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思想懈怠、学习观念淡薄,甚至认为上大学就解放了,只求“六十分万岁”。对所学专业缺乏认识和了解,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形成正确的专业意识,学习缺乏动力。个别学生一入学就要求转专业或者退学。专业思想不稳定,这就需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第二,专业知识较难,学习信心受挫。有些学生经过一些专业课学习后,思想上开始有些动摇,感觉课程比较枯燥,需要记忆各种法规、做账,还要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畏难情绪日益高涨。认为学这个专业太难了,自己基础差、担心学不好,失去了学习兴趣、动力不足等。有些学生开始缺勤、迟到、早退,沉溺网络游戏,产生厌学情绪。期末才突击复习,认为只要三年能拿到毕业证就行。尽管通过各种专业思想教育,学生知道需要考出财经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考试政策年年变,加上考试内容比较枯燥,再了解到通过率比较低,就丧失了信心。虽然目前每年有两三次考试机会,但考出资格证书的人数很少。第三,就业压力大,认为机会渺茫甚至学非所用。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给高职学生带来了较大压力。很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存在专业思想问题,比如担心学历低,缺乏竞争力。想进入银行、证券行业,担心竞争不过本科和硕士生。忧虑专业学不好,考不出资格证书,将来找不到工作等。一想到大学毕业以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信心不足,以至于得过且过混日子。有些学生毕业后不打算从事财务管理类工作,觉得学了也没用,缺乏专业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也大大降低。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思想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本专业,热爱本专业,掌握专业相关信息,提升专业认识水平,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责任意识,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创业或就业。

二、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就

1.对专业思想教育比较重视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都比较重视专业思想教育。从招生阶段就开始向高考生和家长进行专业宣传。学生入校后,进行详细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例如通过专业教育主题班会、专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形式对专业思想进行宣传,另外还进行财务管理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发展模式、课程设置、双证书制度、就业与创业等多方面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思想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理念。

2.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序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第一,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刚入学时专业学习思想不稳定,对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不清楚怎样学,将来能做什么工作。此时通过对财务管理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大一新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历史、发展、现状、前景、师资和就业情况;开展专业讲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角色定位。热爱财务管理专业,坚定信念,增强专业感情,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为我国财务管理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职业理想。第二,课堂上开展专业思想指导。大二的学生专业思想比较稳定,但进入较难的专业课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些动摇。通过课堂上开展思想指导,教育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正确的专业认同,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处理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要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财务管理软件操作证书等,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提升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心态。第三,专业思想教育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就业。大三的学生专业思想已表现成熟,此时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企业的宣讲会、就业指导课、往届毕业生见面会、企业文化进校园、创业培训和竞赛等活动,依托浙江东部沿海经济和金融业发达的优势,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和创业准备,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深热爱本专业的思想情感,创造条件实现专业抱负,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锻炼意志,自我完善。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比较多样化,可以创业,专升本,做会计、出纳、销售等。本专业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多,专升本录取率年年递增,这都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

3.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个院系也通常会借助校园专业类的文化活动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扩展专业思想教育的平台。通过举办财会专业技能竞赛、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召开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应该具备的各项技能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查找差距,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理念。

(二)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不足

尽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结合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还有待加强,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1.专业培养方面的困惑导致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因此,它在专业建设的许多方面,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还很不完善,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很多学生仍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区别感到困惑。相对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没有会计专业的扎实,而如果想涉足投资、证券、金融行业,无疑资历太浅。很多学生毕业后找的工作基本上还是会计工作,投资、财务类的工作相对较少。很多时候,连学校都不知财务管理专业该如何准确定位。并且高职院校财会类证书的考出率、就业专业对口率都比较低。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为此,要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顺利就业的愿景。

2.对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对专业思想教育重视度还不够,认为担任专业思想教育的应该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只负责教学环节,无需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或者认为只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和毕业离校时安排专业思想教育内容,其他阶段不再重视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只是走过场、图形式。专业思想教育只是例行工作应付了事,没有精心安排、有效实施。像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老师较少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专任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企业实践经验较少,自然无法全面指导学生,专业教育成效甚微。还有的专业思想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有些学生要专升本;有些打算创业。有些打算从事财务工作,有些不做相关工作。如果一概而论,专业思想教育很难收到预期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受到的专业思想教育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通过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学习。而真正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较少。教学中实践环节不多,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也比较少,能提供实习的机会很少。即使一些学生能到地税局、投资公司等单位实习,但所做的都是数据整理录入之类的事务,很难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能力,学生实习的热情也大大降低。学生写论文时很头疼的是没有实际的数据,实习单位很少能把财务报表等数据给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实践操作技能低。企业在正式录用毕业生之前通常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毕业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比较弱,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也很淡薄。今后财务管理专业还应在实践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缩小与用人单位的差距。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新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要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线和思政线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制订详细的专业思想教育计划,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谈话、调查问卷等形式反馈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专业思想动态,并不断改进方法和调整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二)在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全面渗透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

为了减少换专业和避免学生对专业无兴趣的问题,专业思想教育应该从招生阶段就开始。对高考考生和家长进行宣传,制作详细的专业介绍小册子、视频等等,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财务管理专业。今后的改革趋势是先选专业再选学校,高职院校对专业的宣传更应该多下功夫,要树立专业良好的口碑,保证优质的生源。这里的专业人才培养是指学生在校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该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需要全体专任教师和思政人员的重视和参与,要抓好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指导教师等专业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定期学习和培训,确保专业思想教育的顺利进行。首先,思政人员要经常学习,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把专业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自我定位,找出差距,通过努力实现职业奋斗目标。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职业道德课等。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端正专业思想和专业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教师课堂上可以通过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同时,要求学生形成行业规范,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具备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要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双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改进。实施模块化教学,采取“双证”课程教学模式。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产教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等等。最后,依托第二课堂,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平台,结合专业思想教育积极开展活动。经常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友会、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实习就业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设置创业培训课,利用浙江沿海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免息贷款,进行创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常担心大专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使其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前途充满信心。还应经常邀请校外的专家、经理人,比如邀请财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期货有限公司、太平人寿、建设银行等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到系里演讲,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念。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参加财会技能竞赛、模拟炒股、创业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举办财务管理专场招聘会,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高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率。定期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学生对专业的评价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力,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在今后的专业教育中及时调整,加以改进。最终通过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共同合作,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三)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增加实践环节,寓专业思想教育于实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