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相当强的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简介、考核与教学现状,提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应采取灵活多样且具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考证的通过率。

关键词: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教学方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简介、考核、教学现状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财经法规的具体规定,扎实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准会计人”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和良好习惯。从近期看,学习此课是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必备的条件;从长远看,此课程将为学生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有会计、金融、法律、税收、职业道德等知识,考核的知识点不但全面,而且很细致。比如:除申请设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记账机构,必须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记账许可证后,方可从事记账业务。这句话中注意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记账业务是不需要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记账许可证。近年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难度增大,考试题型中的案例分析题,考核内容的多元化与综合性,需要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对各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对于案例分析题存在逻辑较混乱、思路不够清晰的问题,所以在案例分析题失分严重。从课程内容定位来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对知识更多的是死记硬背,理解与掌握较差。比如:学习“预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这些内容的时候,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和学生现实生活相距较远,很难形成感性认识,多数学生虽闻其事,不知其详,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老师会失望的发现课堂的付出没有得到学生相应的回报,学生的积极性会遭受到很大的打击,最后考试时遇到这些内容仍然会焦头烂额。

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案例教学,重视双向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的教学方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明确的教学目的,经过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经过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采取以下步骤进行:教师讲授—布置案例—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点评总结。例如:在讲解企业所得税时,需要先讲授企业所得税的相关知识点,然后笔者选取如下案例:近期,千度公司2014年度实现税前收入总额2000万元,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收入150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200万元,发生各项成本费用共计1300万元,其中: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175万元,业务招待费100万元,职工福利费45万元,职工教育经费3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税收滞纳金15万元,提取的各项准备金支出100万元,均未经税务部门批准,其他成本费用支出均符合税法规定。已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①千度公司允许税前业务招待费多少?②千度公司允许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是多少?③千度公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是多少?请计算说明。小组同学通过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老师在听到不同的意见的时候应给予点评和指导,对正确的观点要肯定,对错误的观点予以纠正,作出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及时获取正确的知识。

(二)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采用情景教学方法中,我们可以采用实物演示、模拟实训、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应用形式。所谓实物演示就是教师采用有关实物、教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这一章中,学生会遇到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等票据,结算凭证、印章等这些与课程相关的物品,教师可以把这些物品展示给学生看,并亲身演示如何在票据上签章,通过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内容多而且较抽象,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将枯燥的内容用图形、影像、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得教材中部分枯燥无味的法律法规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比如:在讲解支票的教学内容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支票的种类及各自的用途,同时可向学生出示仿真的支票模板,加深学生对各类支票的感官认识。同时,讲授支票票面各项内容设置的理由,把空白支票发放给学生,使学生在关于支票填写内容视频的指导下完成支票的填写并向同学介绍各项内容的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填写正确的支票,学生自行检查,从而掌握支票的填写技能及理解支票的作用。

(三)讲练结合,组织学生做习题和进行模拟测试,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由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内容庞杂,在纵向层次上,每一章的内容各自成为一个结构独立的专题知识,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知识点,学生们只能囫囵吞枣,教师可以根据从业资格考试的特点,结合知识点的内容,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第一,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掌握知识点,可以找出哪些知识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比较模糊,以此调整复习内容和时间。对于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总结,积极思考考核的知识点。第二,能够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此外,还可以由学院购买模拟无纸化考试的软件,安装到机房或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定期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提高考试通过率。微信也有类似的模拟题库,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自行购买安装,引导学生多途径参与学习和模拟考试,有利于学生尽早通过从业考试。

三、结语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职业判断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它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理论知识、会计方法和不断完善的会计法规的全面理解与准确把握,也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客观经济环境与经营管理目标进行透彻了解,同时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然而,目前的会计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因素,如:在会计教学中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等等。因此,会计教育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出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判断事物能力的会计人才。

一、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会计制度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改、完善、创新向市场经济中提供确认、计量标准的方向发展,会计人员也由过去“硬套会计制度执业”向会计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活动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就谈不上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更谈不上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应注意对学生职业判断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判断的含义,为什么要进行会计职业判断,它给各相关所有者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职业判断意识的树立可穿插于每一次需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中,用事实说话,使学生牢牢树立职业判断意识,时时养成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二、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基本保证

会计职业判断必须依赖于扎实全面的专业知识,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和全面的专业知识、精湛技能才能做出合规、合理、可靠的会计职业判断。所以,在会计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职高会计专业课程须设置基础课程,如基础会计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会计模拟操作类等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后为学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审计等资料,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系统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只有各类知识融会贯通,会计职业判断才有全面而扎实的基础。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单向传输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在于重教轻学,容易使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畏惧、厌倦心理。因此,应改进教学方法,可在教学中运用实务演示、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能动性和独立性得以提高。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实物、模型、图表、幻灯等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媒体,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增强其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准确、更深刻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提高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必要保证

职业判断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获得书本以外的职业经验,增强分析与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多样化的,一方面,可以沿用书本习题和查找资料进行专题实训和简单的综合实训练习,通过手工核算实验可以了解和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通过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则可以掌握电算化核算的操作方法。常规的模拟实训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地参与社会实践。

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应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灵活安排实习时间;在实践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不能局限于简单的会计核算,还要向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延伸;在实践方法的选择上,可采取以师带徒、独立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在实践结束进行总结时,要制定一系列的能力考核制度,以对学生的实践成绩做出真实的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经常了解各行业、各单位会计核算、经济管理的情况和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让学生在真实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磨练,并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使其职业判断能力得到根本性提高。

四、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有效保障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起步较晚。总体来说,成绩和效果不太理想,存在着深度的实质合作问题障碍的一面。本文以高职院校的财务会计类专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的为主线探讨人才培养及其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主要仍然存在题

校企合作真实程度缺失。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专业技能性强,核算方式方法繁多,有几十种的核算和管理方式方法,要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程度很高,如果不通过真实的业务岗位实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些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专业技能。现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多为一些软件公司,只是介绍软件操作之类的所谓仿真实习。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或者“社会综合实践”,很多工厂、公司企业都没有提供真实的主要的或全面的实习岗位,充其量也只是一些次要的核算,如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的业务等。校企合作的真实程度缺失。

工学结合流于表面形式。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法律规范性高。整个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过程需要运用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几十个,会计的日常资金及账簿的核算与管理是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经法规进行的,财会专业的学生如果没有经过真实会计核算岗位实习实践,是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当前很多企业虽然接收一些财会专业的学生实习,但企业会计部门大都不愿意安排实习学生接触真实会计核算岗位实习,常常只让实习学生做一些零工杂活,所谓的“工学结合”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

顶岗实习实际效率不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程序复杂,运用与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繁多。当前高职财会专业学生毕业多是到小企业就业,特别是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等地区,纺织服装等行业小企业的众多的产业集群,一般就只要一个会计人员,需要学生能独挡一面进行一整套的财务会计核算。而现在财会专业学生很少能到真实的岗位实习,未涉及财经法规及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学生很少能接触到公司企业的实际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业务。“顶岗实习”缺乏实质与深度合作,效率不尽人意。

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校企合作实质性较强程度较高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该着力构建一个财会专业大学生教育教学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质性比较强、程度比较高且具有比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到社会就业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学生。

本文以广东省珠江三角区域(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的众多的产业集群为依托的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作为案例,探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的实训、实习为基础,以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抓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与企业工厂公司研讨、资料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通过本院校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操作,总结经验,创新思维理念,着力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教学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的实质性较强、程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模式,以期弥补相关专业方面的研究不足、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实质的模式,促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向更务实、更深入、更与社会实际融合的方向发展。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到社会就业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学生。构建真正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创新机制和模式,最大程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学习兴趣以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较高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职院校大学生。

构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着力研究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破如何构建一个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教育教学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质性比较强、程度比较高而且具有比较好的实践性、应用性、长效性的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实际操作在工商企业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高职院校财务会计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在学校学习,比如“会计基础摸拟实训”、“会计实务模拟实训”、“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等都有组织统一安排在工商企业训练实际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提升学生岗位创新创业能力。

建立“厂中校”。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要“在学中做一在做中学一全面掌握一先会后做”。本项目研究的需要突破的难点是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众多的行业的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大学生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作的校外和引进企业到高职院校办公建立校内实验、实训、实习的实践基地,根据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实践的特点以及相关企业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我们具体研究广东职业院校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大中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合作对接。珠三角地区我们经多年调查研究及接触洽谈,大中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会计核算业务最齐全,每年近千家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工商企业会计账务处理,每月都需要数百会计人员,可以安排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实习,可以开展较为深度的校企合作;同时还可以引人小型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及其会计事务所到学校内实地办公。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会计职业能力内涵

和其他专业不同,会计专业有其特殊性。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是会计最本质的特征。其是通过专门方法对发生或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核算和监督的一项重要手段,能够提供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职业方向上来说,会计职业方向主要包括做狭义意义上的会计人员,即做会计的、进行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的、注册会计师和负责审计的,此外还有管会计和研究会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领域主要是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社会中介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一些行政部门及学校等。会计职业能力由会计基本职业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大方面构成。前者指的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具所必须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等,如会计电算化能力和成本核算能力等。会计综合能力包括会计人员的职业价值观和一些软性技能等。

(二)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中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中职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职教育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中职教育要办出特色,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自身人才培养的优势。其次,是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会计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将走向不同的岗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差,将会影响他们的岗位表现,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发挥人才的价值。再次,是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当前,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大学生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岗位竞争,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保障,更有利于其就业。

二、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瓶颈

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前还面临诸多困境,培养理念的欠缺,培养方式的不系统,培养目标的不明确,都直接制约了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概括来说,会计教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瓶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课程体系低效。当前中职院校会计课程体系偏理论化,无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素材;校内实践环节薄弱。学校实训场所缺乏,实践环节不完善;合作培养模式欠缺。合作培养指的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更适应岗位需要的会计人才,也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中职院校都没有认真落实好这种培养模式。

三、会计教学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构建有力的课程体系,为职业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这个有力的课程体系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构建,课程体系应该包含几个大的系统。首先,要包含基本能力培养的课程系统。该课程系统中应该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类课程、大学语文、英语和数学课程、计算机应用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等。这些课程可以让中职院校的学生掌握一些一般性知识,让他们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同时,可以强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基本能力。其次,要包含会计专业关键能力培养的课程系统。如包含会计学原理课程,让学生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掌握基本核算技能,包含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让学生具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统计分析能力,包含财经法规课程、中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审计实务课程、税收实务课程、行业会计核算课程等,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关键职业能力。再次,要包含职业价值观培养的课程系统。包括财经法规课程,职业道德课程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树立积极的工作态度,具备该有的职业谨慎。此外,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要充分考虑各会计课程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内各个分支课程的交流,让学生能够连贯的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想恶习,避免各自为政互相剥离。

(二)重视校内实践,夯实职业能力培养根基

中职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实践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要改变过去偏重理论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实践环节的强化。具体要从两方面做起:

1、完善课堂实践。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会计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将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课堂实践教学环节。首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根据课堂理论内容组织学生实践。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理论知识,从而熟练掌握理论知识。例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涉及到会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的融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财务报表的绘制和成本分析等工作。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让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堂实践环节主要采用单项实验的方式进行,通过与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单项活动,让学生熟悉不同的会计岗位,工作对象,不同会计问题的处理方式,掌握岗位能力。其次,采用多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方法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方面作用突出。以项目教学法威力,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一个系统的会计知识点教学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如在成本费用核算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准备项目,围绕项目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给各小组发放项目指导书,让学生围绕项目进行成本费用归集分配方法及成本核算的项目研究。通过项目实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巩固课堂理论知识。

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位会计专业的学生打造实训基地,如模拟职场、多媒体仿真实训教室等。给学生提供实训场所,让学生可以得到有效的动手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夯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加强校企联合,提升职业能力层次

新时期,校企联合已经成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成为形形企业中的一员的。中职院校与企业联合,能够让学生走上实实在在的岗位,感受职业氛围,了解职业需要,锤炼职业技能,从而提升职业能力。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校园学习之后,走向合作企业会计岗位,开始岗位工作,总结岗位经验,提升岗位能力。可以采用校企双向互动的方式,学校定期将学生输送到企业会计岗位上进行锻炼,企业可以定期委派会计专业人员到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训。通过双向的沟通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职业技能。还可以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进行完理论知识学习之后,企业为学生提供对口的工作岗位,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职业能力的磨练。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力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层次。

财经法规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角色扮演法;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121-02

角色扮演法是目前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较为推崇的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商业银行柜台业务》是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法可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操作能力,有利于面向现代化金融行业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商业

银行柜台业务实训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是高职金融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训课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完主要专业课程之后能在学校实训基地感受到银行网点的工作氛围,不少高职院校都建立了模拟银行。模拟银行仿照商业银行网点的真实场景设计和布置,柜台、电脑设备、商业银行模拟操作软件、打印机、小键盘密码器、各种凭证、单据、印章、点钞练功券等软硬件都是实训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模拟银行是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商业银行实训的前提。

实训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与理论教学平行的教学形式。教师应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制定实训教学计划,详细周密地安排课程进度。包括实训目标、实训课程体系和实训考核评价方法在内的完整科学的实训方案设计,是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商业银行实训的保证。

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

教学应用角色扮演法简述

角色扮演法建立在学生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的基础之上。在实训课程中,根据银行柜台劳动组织形式和岗位结构将学生按小组分配角色。以综合柜员制为例,将角色划分为客户、综合柜员、主管柜员、事后监督、网点主任等。教师可以参与到角色演练中扮演某一角色,也可以作为整个实训课程的主持人和观察者,不直接参与角色扮演,而是对实训全过程进行监控。例如,在储蓄业务实训单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先由1~2名学生扮演综合柜员,一名学生扮演主管柜员,其他学生扮演客户。在模拟业务情境中,由扮演客户的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开户、续存、取款、销户和挂失等基本业务申请,柜员学生按照业务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需要主管授权的业务由主管柜员进行授权。在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如收到客户提交假币该如何处理;遇到客户办理业务忘记携带相关证件怎么办;遇到电脑系统故障如何向客户解释等。教师要对学生的临场表现加以点评。在对公业务、信贷业务和业务等实训单元,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同样要根据事先拟定的业务情境有条不紊地申请和办理各项业务,灵活应付突发事件。

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对每组学生处理业务的流程和合规性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实训考核标准进行打分,并在实训总结时进行逐一讲评。

教学效果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原则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学生通过主动、积极的参与来实现创造性的学习。商业银行柜台业务实训基本是按照银行柜面业务类型,遵循柜台业务办理流程来设计实训单元的。在每个单元业务操作中,教师给出每节课计划练习的业务种类,具体的业务情境则可由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学生不仅是演员更是导演。角色扮演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对不熟悉的业务多进行情境练习,对特殊业务办理反复练习,对紧急状况进行应急处理练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统一,真正实现行动主导性。

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单调的、以教室为教学场所的理论教学越来越适应不了高职教学改革的要求。借助模拟银行进行柜台业务操作,让学生分角色进行银行柜台业务办理,体会银行网点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条件,能够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参与到角色分配、业务类型设计、业务办理和事后评估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设计规划自己的学习内容。相对于单纯反复的技能训练,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操练所学技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在模拟现金业务中进行钞票的清点、剔残和整理,比机械地点钞练习更利于提高技能水平。在办理业务时,学生通过模拟系统输入客户信息,相当于反复进行小键盘数字录入和汉字录入练习,这也比单纯的录入练习能更快地提高技能水平。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实训中,不同组学生所设计的业务情境并不相同,同种类业务具体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组与组之间可以通过互换人员和讨论,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别的小组有创意的业务情境进行借鉴,补充本组业务演练不完善之处。在分角色演练中学生积累了不少灵活办理业务的经验。如对于那些不会填写中文大写数字的顾客,可以在柜台玻璃上贴出书写完好的大写数字模板,让顾客自己对照填写,而不必每次都花费时间教给他们。有学生总结,缴费业务办理者众多,其实业务流程很简单,为了快速处理业务,节省客户排队等候的时间,可以在收妥款项后先把发票联盖章交给顾客,等柜台上业务不忙时再对银行留存凭证联统一盖章保管。

能够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商业银行柜台是银行业的窗口。窗口行业对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较高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业务技能的前提下还要树立客户第一的服务意识。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服务行业基本准则和银行基本服务礼仪。这些理论知识学起来较枯燥,且学生体会不深。在角色扮演的实训课上,学生自己作为客户或业务员出现,业务员在模拟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运用各种服务技巧解决问题,既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不能违反银行的相关规定。例如,在实训中遇到客户办理取款业务忘记密码时,客户非常着急,柜员应当帮助他们回忆,尝试可能的密码;如果客户最终无法回忆起密码,柜员要向客户解释银行相关规定,建议客户及时办理密码挂失手续,在规定时间内重置密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银行柜台业务办理出现问题或纠纷时,客户往往会责怪银行服务质量不好,而银行员工可能会抱怨客户自己不谨慎或不懂得银行规范。通过角色换位扮演,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客户的心理,也能懂得一个好员工的职责和评判标准,无形中提高了服务意识,积累了服务经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 金融业职业道德和修养是合格金融工作者的必备素质。学生通过在模拟银行的角色扮演实训可以切身体会到银行工作实景。一个出色的金融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而且要时刻以各项金融法规和规范来约束自己,以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与团队成员一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学习了相关金融法规和观看了银行业务办理录像资料后,角色扮演实训中,学生把自己当作银行的员工,从职业形象入手,一招一式都模仿银行员工。使用规范的工作服务用语,不与客户发生纠纷;严格遵守业务规程,不符合规定的业务不予办理;成员之间相互协助,以团队利益为重;循序渐进地学习和积累实践经验,培养了严谨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富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了金融职业道德水平和修养。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在角色扮演法实训中,教师充当总设计师和总监督者的角色。为了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首先要充实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技能水平,对商业银行柜台劳动组织和岗位设置及业务办理方式要有充分的了解。教师应深入金融企业一线进行调查,总结有代表性的业务案例,在实训教学设计中融入最新、最实用的业务情境,合理划分角色,恰当设计实训单元、安排实训时间,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岗位需求。另外,教师要对角色扮演实训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按照实训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现场表现进行打分,从业务流程、技能水平、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实训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原因,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办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红梅.模拟银行综合实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敏敏.略论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教学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3]刘可.构建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综合实训体系的探讨[J].经营管理,2009(22).

[4]杨则文.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5]张传明.角色扮演教学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2(2).

[6]杨琰.高职金融专业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7]胡锦娟.银行柜台实务教学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