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心理咨询

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第1篇

学前儿童心理成熟程度决定儿童的行为方式。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这表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而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大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不同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与其他方面对比具有不均衡性,即体重和身高的生长高峰具有不同期性;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向在时间上的呈现出早晚的不均衡性,生理发展先于心理成熟,有的儿童看起来很结实但他的内心不一定坚强。因此儿童的行为方式由儿童的心理成熟程度决定而不是由生理发展的成熟程度决定。

改变学前儿童所处环境和改变学前儿童同样重要。古语云:“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孩子身边都有什么样的人,最近和谁交往,孩子最近是否有不良的变化倾向,这些都是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家长都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例如,有的孩子有悲观、忧郁或是暴力、攻击等不良倾向的玩伴,若孩子与这样的朋友交往,时间久了难免会沾染上相同的感彩。因而,有必要提醒家长孩子辨别能力有限,需要时刻的关注和适当的指引,在必要的时候应改变儿童所处环境,会有益于问题的缓解和解决。

家庭气氛及父母管教的方式决定学前儿童未来的生活形态。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习惯、成就、素养甚至人格等。一方面,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和睦会营造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开心快乐,更有安全感,以便于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出比较良好的对待社会和他人的态度,比较容易形成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反之,如果夫妻不睦,经常吵架甚至打架,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长期如此孩子就会逐渐形成负面生活态度,对社会和他人缺乏信任,更容易形成敌对叛逆的态度。另一方面,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放任型家庭等。其中,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要以民主的方式进行,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参与到涉及自身或家庭等有关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这种方式不仅充分的发挥了孩子的独立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积极的性格特征。

学前儿童的自我概念和人际态度影响未来的发展。自我概念也叫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对孩子来讲,老师喜不喜欢我?爸爸妈妈爱不爱我?小伙伴们喜不喜欢和我一起玩?我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这些都属于自我概念的认知。按照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孩子心里中的自己要比实际上的自己对于孩子的长成更为重要。换句话说只要孩子认为自己是最棒的,那么即使他现在表现的还很普通,将来也可以成为最棒的。故此对孩子的教育要以表扬为主,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就是他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孩子从这些对待自己的态度中形成自我认知,如果这些态度是积极的,孩子自我概念就很有可能是积极的和自信的,如果这些态度是消极的,那么孩子自我概念也很有可能是消极的和自卑的。故此,对于学前儿童的家长和老师甚至这个社会都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表扬和鼓励,这样利于让孩子形成自信、乐观的自我概念。

秉承儿童心理咨询的这四大基本观点,不仅有利于提高儿童心理素质,降低了学前儿童出现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更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家长和教师社会等方面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高度关注,心理咨询的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惠萍,王祖莉,柯洪霞.简论师范院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2]但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变革学前儿童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第2篇

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产物,这个群体是一个社会到学校都广泛关注的群体,面对这一群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咨询作为心理问题的疏导方式,也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将会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缓解儿童的孤独感

事实上,在留守儿童中,大量的孩子都有孤独感,这种孤独感造成了孩子性格的孤僻、不合群。表现在外在形式上就是不说话,不愿意和人交流,较少有情感表达的欲望。久而久之将会造成人格的萎缩,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而心理咨询就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给留守儿童提供一双能够聆听的耳朵,让他们说出内心的痛苦,不管是什么,在咨询师那里都没有可以指责的,也没有人会批评。只要耐心说出来,都会得到非常平静的倾听并予以安慰。这种安慰不是基于同情,而是基于尊重和理解,更是建立在同感基础上的慰藉。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那些自卑闭锁的孩子,大多都有自暴自弃的倾向,容易在做事和学习中丧失信心,不愿意尝试新鲜的事物,总是轻言放弃。在朋友交际中往往也具有破坏力。与此同时,在面对期盼已久的父母时,又往往表现出冷漠和拒绝,甚至在内心中产生怨恨,亲子关系日益恶化。针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建立来访者关系之后,孩子会逐渐接受咨询师的耐心、友善的态度,并在这种心理尊重的状态下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咨询师的交流和沟通并逐步说出自己内心的疑虑和忧愁,借此使得心中的情绪获得释放,从而缓解心灵深处的寂寞和无助的情绪,并由此感受到学校教育所给予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并愿意接受周围的老师和同学的善意。

二、有助于明确儿童的真实处境

教育者要让儿童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但事实上,在留守儿童中,大多数孩子的自我认知还处在较为模糊的层面。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让儿童运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包括灾难和危机,接受自己生命中的痛苦。对于教育者来说,要带领儿童激发内在的意识,勇敢地面对挑战。这也是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所在。很多留守儿童都较为封闭,重要原因在于对自己缺乏认知,也对自己缺乏信任感。这个时候,心理咨询师就可以采用旁观者的咨询立场,帮助儿童分析和澄清自己,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是个值得尊重的个体,而这也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目标所在。

因而,在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心理咨询能够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让儿童看清自己的当前处境,正确认识父母的离开和亲人的暂别,并鼓励他们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三、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内心,都有着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也有对成功和爱的希冀。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采用的方式是积极向上的,每一个咨询师都会坚信每一个留守儿童具有无尽的潜力,并且能够在某天发挥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咨询的前提和底线。在来访中,咨询师会从留守儿童身上的一点一滴中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并从中看到这些值得称道的地方,让儿童也学会观察自己。在生活中,有不少的留守儿童承担了独自生活的重任,这些都是他们能够战胜困难的勇气的来源,咨询师的挖掘和鼓励,将给每一个留守儿童正面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的人格逐步迈向健康之列,学会客观看待自己,也客观看待自己身处的环境;同时也能够让留守儿童的内心强大起来,并成长为一个经历磨难但不被击垮的人。

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第3篇

目的 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358例儿童就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心理门诊就诊人群以6~12岁为主(63.1%);男、女童就诊比例为1.9∶1;不同年龄儿童就诊原因不同,6岁以前儿童就诊原因前四位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岁以上则是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结论 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 心理卫生 心理门诊 儿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近几年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日益提高,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探讨儿童心理卫生现状,旨在为临床儿保医学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现将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近两年门诊358例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到本院儿童心理门诊首次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

1.2 方法 采用自制表格对其给予详细调查登记,如就诊日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住址、联系方式、母孕期情况、儿童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原因等。分析总结登记表的项目,疾病诊断参照CCMD-3标准,最终就诊原因按医生诊断归类。根据儿童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分布等进行分析,统计方法主要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布。

2 结果

2.1 就诊儿童一般情况分布 就诊儿童358例,其中男235例,女123例,男女比例为1.9∶1。6岁以下就诊儿童104例,6~12岁226例,13岁以上28例,分别占全部就诊儿童的29.1%、63.1%、7.8%,见表1。表1 就诊儿童年龄、性别分布

2.2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就诊原因 小于6岁组儿童就诊原因主要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组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13~17岁组则为学习困难、多动症、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见表2。表2 各种原因就诊儿童年龄分布及构成情况

3 讨论

黄石地区总人口255万,其中市区人口67万。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共接诊儿童358例,据不完全了解,在黄石市市区其他医院因心理问题就诊的儿童也不多,总之,该市儿童心理门诊就诊率相对较低。据WHO估计,大约有20%的儿童在成年之前会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如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疾病[1]。本市心理门诊儿童就诊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况比较落后、宣传力度不够、家长对儿童心理问题的认识不足有关。提示: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要通过传媒、专题讲座、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提高家长的认识,重视儿童心理保健工作。

通过分析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显示,就诊儿童男女比例为1.9∶1,这与国内的报道相一致[2]。男童明显多于女童,可能与男童的生理特点有关,因男童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对刺激的承受能力较低,而导致更易出现心理异常。

本组结果显示,小于6岁组儿童主要就诊原因依次为行为问题、精神发育迟滞、咨询、多动症;6~12岁主要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多动症、学习困难、咨询,这与张建娜等调查结果相似[3]。同时就诊儿童大部分集中在6~12岁,可能与6周岁以上儿童均处于学龄期有关。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孩子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样容易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即带子女前来心理门诊。

通过对358例儿童心理门诊就诊资料分析,提示我们儿童心理保健医生要充分了解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和推广儿童心理障碍的防治工作,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旭,静进,史明丽,等.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2,17(12):719-720.

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第4篇

在这些孩子身上,留守儿童特性同样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烦恼,同样需要社会的重视。城市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一)缺乏父母关爱,与父母交流匮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德国一家婴幼儿品牌2012年所做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中国0~3岁子女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这段被父母忽视的时光,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此时得到充足的心理疗养,就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否则,就有可能终生走在寻找的路上。在一个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如钟摆一样随波逐流,并不都能过上想要的人生,有时很是无奈无力。但父母无论如何不能逃避自身责任,不能“用金钱补偿亲情”,以至于给孩子留下伤痕,给自己留下伤痛。

(二)缺少玩伴,不利形成良好人格。由于城市“陌生人社会”的特性,很多城里孩子缺少熟识的玩伴。放学后,别的孩子在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他们经常独自在家中、独自游走在大街小巷、在幼儿园、托儿所、甚至是网吧……作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或与父母难以沟通,长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大多自尊心强,不太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大多个性内向孤僻。

(三)学校、老人监管有隔代教育弊端。许多老人在学习教育上,不能指导孩子学习,并且极度溺爱,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是远远不够的。失去父母的关爱,有些孩子懂事早,有些孩子任性、骄横,有些很优秀,大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四)压力促成教育偏差问题。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长期孤独,缺乏关注,沉积在心理,到了初中或高中,很多心理问题就显露出来。有些与社会人员混在一起,不上学,上网吧,流浪,叛逆,有些纠结成小团伙,欺负其他同学,向同学索要钱财等的报道,很多出在城市留守儿童身上。

关爱帮助城市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整个社会在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上,说得多做得少,特别是用真情、出真招、见真效,能够制度性推广的举措尤其为少。应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健全制度,努力构建长效可持续的帮扶救助机制。

(一)政府主导,建立城市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从县政府、到乡镇、到社区、到单位、到学校,级级都有人负责和开展这项工作,并将工作列入政府年初工作安排和布置。

(二)摸清底子,建档立册。以城区和乡镇学校和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都建立留守儿童档册,摸清底子,不让一个留守儿童受到忽视和冷落。

儿童心理咨询范文第5篇

    最新文章推荐目睹父母吵架,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广州儿童心理专家女性出轨日剧《昼颜》系列影评2: 人的需要是自然存在的,有时自己也不觉察,或者不敢觉察婚姻情感专家提醒:男人,你了解女人的需求吗?【公益沙龙】用意象对话看清你的恋爱模式心理咨询师张丽萍回答互动——新生适应问题 目睹父母吵架,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广州儿童心理专家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会遇到矛盾,发生激烈的争吵。广州儿童心理专家认为,有效的吵架是一种沟通方式,但如果孩子目睹父母吵架的场面,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负担。

    夫妻吵架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在孩子心里,爸爸妈妈是完美的,是绝对不会错的,他们完全无条件的支持父母的行为,同时不允许彼此的关系受到伤害。

    因此,夫妻吵架时说的每一句攻击的话,对夫妻双方来说可能只是一时的气话,不放在心上,但孩子会全盘接收到并放在心上。他们内心会惶恐、着急而又无法理解,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个局面,于是他们的潜意识就会制造一些问题来换取父母的和谐。出现磨牙、做恶梦、经常生病、注意力不集中、爱发脾气、不听教导、学习散漫等现象。

    广州儿童心理专家总结了父母吵架给孩子带来的问题:

    1、年幼的孩子会把父母的争吵归咎到自己身上

    6岁以前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尤其是那些夫妻之间闹矛盾,却把孩子当出气筒的父母,在他们的孩子心中会形成黑色记忆和黑色自我认知。孩子会想做一些事情把父母重新连接起来。首先他会制造自己的问题,例如态度叛逆、情绪不稳定、无心学习等,孩子希望通过自己的问题吸引父母的关注,把父母的注意力从夫妻冲突中转移掉。

    如果这一招没用,孩子就会把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会觉得“我是个没人要的孩子,我不听话,都是我的错。”孩子会以为这一切的战争都是他引起的,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才出现这样的问题。会由此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值得爱的,是丑陋的,被别人嫌恶的。有些孩子拼命努力读书,希望父母能喜欢自己,减少争吵。他们把父母的不和归咎到自己身上,结果一生都很自卑,遇到问题时,还容易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

    如果父母的矛盾还是进一步加大,走到分居或离婚的地步,孩子就会变得麻木,并自暴自弃,不会爱护和尊重自己,也无法尊重和接受别人的爱护。这样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他会重复给自己制造失败和不如意的经验,去证明自己是不值得被父母爱的,他的感情也不会发展得很好,因为他不允许自己有比父母更成功的婚姻。

    2、父母的争吵会造成孩子内心撕裂性伤痛

    有些夫妻不吵架,打冷战,冷漠处理。这种冷漠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杀伤力更大。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父母之间不说话,孩子其实是恐惧的。有些孩子会通过闯祸,不停地闯祸来引起关注和关爱。还有的孩子还会生病、受伤,只为了让父母一起来看自己。

    有些夫妻在发生争吵时把孩子当筹码,让孩子参与其中。“我和你爸离婚了,你跟谁?”“你说!你喜欢你那个骗子爸爸,还是妈妈?”……有的父母吵架,就把孩子带走,对孩子抱怨丈夫或妻子的不好。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撕裂性的伤痛,不管夫妻是否因为争吵而分开,对孩子来说他的爸爸、妈妈,任何一个他都不愿失去。这种把孩子当做筹码卷入争吵的情况,会对孩子的情绪、行为以及性格有重大的影响。

    与这些情况相比,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离婚后一方禁止孩子见到或接触另一方。这时,孩子内心会有两份负担:一是对见不到一方产生的遗憾和犯罪感,另一种情绪则是他对限制他行为的一方产生的愤怒。但是如果他偷偷去见了另一方,他又会对抚养他的一方产生犯罪感和歉意。由此可见,父母吵架对孩子来说是多么大的痛苦。

    3、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用吵架的方式处理事情

    孩提时代是学习模仿能力非常强的阶段。而父母往往是孩子首先学习模仿的对象。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激烈争吵,会让孩子看到父母之间在采用攻击性行为解决亲密关系问题和矛盾。当他发现父亲或母亲采用责骂、摔东西,甚至暴力来解决问题,居然使另一方闭嘴了或是胜利了,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学会这些不好的处理方法,并且认为吵架、谩骂、暴力都是解决人际问题的办法,这些方法会被孩子用到自己的社交中——在幼儿园或者学校里面,用这样的方式处理和同学的关系。

    更糟糕的是,在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时,夫妻一方采用自我虐待,如撞墙、自杀等方式,这样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更严重。这实际上是通过自我伤害来惩罚别人。这样极端的方式如果被孩子习得,那么等孩子长大后,在处理恋爱婚姻等亲密关系时,一哭二闹三上吊就是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