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相沿成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你们好!
有这样一个问题常在我的脑海里萦回:是什么力量使萧离在“锁笔封笺”二十年之后,毅然拿起笔为——为家乡走出贫困和落后而呼吁、呐喊;是什么力量使彭楚政在身患重病之时,仍然坚持在扶贫攻坚的征程上撒播希望?我在寻觅、在思索。哦,是因为他们深爱这片土地,深爱这里的人民。那我们又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我今天带来的演讲——《用爱承载希望》。
她是一颗小小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她素有“林业之乡”、“名茶之乡”、“旅游之乡”、“歌舞之乡”的美称,她就是我魂牵梦萦的家乡——古丈。这儿没有上海的车水马龙,没有香港的喧嚣繁华,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对她的爱。
我们爱她,因为她有神秘的生态旅游品牌。妩媚秀丽的栖凤湖,神秘莫测的坐龙峡,壮丽奇观的红石林,清爽怡人的天然氧吧——高望界,无不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我们爱她,因为她有积淀千年的茶文化。古丈毛尖,始种于东汉,唐代即为供品,发展至今已跻身于全国30种名茶之列,在国内外的博览会上多次荣获金奖,蜚声海内外。
我们爱她,还因为她淳朴的民俗风情培育出众多的优秀儿女。何纪光正是从这里挑担茶叶上北京;宋祖英也是从这里背着小背篓唱响维也纳的金色大厅;茶乡儿女还是从这里将苗族鼓舞、土家族的茅古斯搬上了国家的舞台,展示了家乡独特、迷人的民族文化魅力。
她就像一个强有力的磁场,将茶乡儿女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放眼看吧,在“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发展战略的征途中,涌现出多少楷模。此时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尚爱国,交通局工程股股长,一名普通的干部,却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歌,用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在尚爱国生命的最后半年里,虽然病情日益加重,但他还是像一架上足发条的时钟,一直没有停摆。为全面落实农村“通达工程”,他不计得失,不辞劳苦,全身心投入到艰巨而紧张的工程建设之中。和他并肩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友深有感触的说:“尚爱国带病工作,就像一天吃三餐饭一样平常,这么多年来,他是我们当中最苦最累的一个。”
在尚爱国的指挥和带动下,全县新修公路四百多公里,新修完成72个行政村。这么多年来,尚爱国用行动诠释了对茶乡、对人民深沉的爱。是他告诉我们,爱不是豪言壮语,信誓旦旦,而是勤奋拼搏,积极进取;是他告诉我们,应当为茶乡美好的明天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践自己的诺言;是他告诉我们,无论多平凡的岗位,只要有爱就会有美好的希望。超级秘书网
是啊!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我们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在平凡的岗位上永远燃烧激情的人:你下村入户时坚实的脚步,你在文件上恰切的批注,你在讲台上的每一句谈吐,你在温棚良田中的每一次耕耘,你额头银亮的汗珠,你手中苍劲的笔触……这些都将是茶乡宏伟蓝图上最亮丽的色彩。
关键词:城乡规划;问题;思考;决策;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对于城乡的建设发展的规划往往会受到资源的限制,因此没有良好的规划决策就会产生资源的浪费。如果在决策中没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那么城乡规划就容易产生“负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应该突破某些精英规则,打破上层决策者决策的框架,尽可能让利益相关方来“把持”城乡的发展方向,做到城乡规划决策最优化的途径。
一、城乡规划的现状及问题
(一)城乡规划现状分析以及问题的思考
在城乡规划决策中,很多问题不可避免,比如市场的压力,任务量大,市场过度的竞争,设计周期的不确定性等;环境的压力,审批把关不按照法律法规,不够严格,“学阀”现象严重,盲目自大,搞“小圈子”固步自封等;权利的压力和汇报方案,建议方案都向权利靠拢,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主要的原因就是规划决策中自身的原因,在城乡规划中,影响规划决策和设计质量最大的主决策研究体就是规划设计人员,设计单位。虽然客观的因素很多,设计人员自身的因素一定不能忽视,甚至是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几点:
首先,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无视行政管理规划,职业道德观念薄弱,不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实施,抄袭严重,粗制滥造。其次,很多设计单位没有专业的质量管理,没有专门的制度(设计单位由于受市场化影响,质量管理不足,制度保障不健全),决策成果的审核程序不符合规划决策制度。
再次,职业道德的下滑,设计师是高尚的职业,为公共利益对整个城乡的形象负责,责任重大。学习的积累不够,规划决策,规划设计的过程需要灵感,需要创作激情,灵感来源于天赋和积累,能够反映出工作的水平。天赋是先天的,难得可贵,但是积累来源于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先天不足,后天补充。这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源于积累,在于借鉴学习。
最后,规划设计中缺乏高端人才,由于发展条件,经济环境的客观原因,规划决策和设计行业人才流失国外,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流失,导致规划和设计中自我能力成长受到极大的影响,高薪外聘国外精英人员也往往起到挂名而已,起不到人才培养,经验知识传递的效果。
二、城乡规划决策所依据的原则
持续发展性。城乡的规划决策要有高度的可持续发展性,做到低碳、人文、生态、科技、有特色。
科学性。规划编制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坚持穷建设、富规划,加大在规划中的投入。决策过程民主化、(阳光行政、依靠专家、依靠群众)、法制化(讲程序、依照法律法规行政),要经过充足的科学论证,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
严肃性。城乡规划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所以必须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决策,一旦确定,不能随意修改。如果确实需要修改,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法要求履行程序,制止因为领导,专家等越权行为的诞生,保持规划决定的高度严肃性。
创新性。可用适度的超前原则,能够把握住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潮流,瞄准科技的前沿,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体现规划决策的创新性。
权威性。技术上,树立权威的规划,依靠权威的规划决策,强调规划的权威。水平低的规划成果是经不住时间检验的,所以会反复修改,影响民生,要增大技术含量,引用技术上的专业人才;行政上,严格按照规划的法律法规,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强烈打击滥建私建的行为,违规乱建的现象,加强规划执法监察力度。
三、实施策略
从根本上说,城乡的规划必须要本着实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等原则,经过科学的论证,充分的听取民意。在这样的基础上,城乡的规划建设才会彰显出科学的完美设计,才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但是过去的一些城市,城乡的规划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都十分低,公众往往在事后被告知已经设计好的城乡规划。在城乡的规划中几乎都是由少数专家说了算,但是因为专家的考虑不全面,甚至有些还是闭门造车,所以在一些公共设施――比如马路标识,公共厕所等关乎老百姓身边切身利益的小事上没有考虑市民的需求,而常常导致城市的规划缺少人性化的关怀。因此城乡规划需要有明确的行政决定,严厉禁止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利。
自由裁量权应该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遵守法定程序、城市规划、设计规范、严守“合理性”的原则,逐渐完善规划技术标准法制化。将城乡规划,技术标准和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相衔接,处罚违法行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在决策审批过程中的随意性,制止不按科学的程序越权,进行决策审批的行为。
建立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决策委员会,可以由专家、学者、居民、公务员以及非公务人员等组成城乡规划委员会成员,实现对城乡规划的科学管理。委员会意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在规划重大问题中,某些地方领导决策的随意性,规划管理部门自由裁量权过大的问题,保证城乡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城乡的土地利用,都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的纳入城乡规划管理,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的综合职能,这样才能保证城乡协调的运转和合理的发展。充分运用好法律的管理手段,是切实做好城乡规划决策工作的有效保证。这就要求相关的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法制建设工作,完善城乡规划决策的法律法规,真正的能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犯法必究、执法必严,有效的保证城乡规划决策的实施。
首先,充分了解城乡的居民需求,切实关照城乡人员实际需要,从城乡整体利益出发,有序,合理的进行城乡资源配置,提高运作效率,确保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引导机构与控制规划,确保各项规划与城乡的发展目标一致。
其次,逐渐完善规划决策中的管理体制,在城乡规划决策中,要确立城乡规划管理应坚持政府组织,专业人才领衔,公众参与,部门配合,科学决策的城乡土地使用配置以及空间的组合设计。保障规划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规划决策,综合调控资源配置。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管理监督。严格实行问责制度,及时制止乱建设,乱占地、乱变更等违法现象。在规划的决策中要能够集思广益,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弥补政府在公共决策方面的局限性,提高城乡规划决策,项目决策等的科学性,让城乡规划决策更贴近公众,符合公众利益。
四、结语
城乡规划决策的好坏关系者城乡能否健康,持久的发展,对当代和几代人的生活质量都息息相关,事关重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城乡规划决策只是行政决策的一部分,但是依然要不断的研究,积极实践,用于探索,找到最适合我国城乡实际情况,符合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特点的最佳决策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华山. 低碳环保视角下对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农业自身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成为社会一大不安定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首先描述了现在我国社会城乡差距的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差距 二元结构 协调发展
一、中国城乡差距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会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影响了改革的顺利推进。但是城乡差距扩大化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系列持续不断的配套改革。
(一)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而后再度扩大并且日趋严重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一直在下降至1985年时达到最小值1.85,然后90年代一路上升但是始终没有超过3.0。然而进入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差距更加扩大,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非常悬殊的3.33。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公布,“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话,城乡收入比到2020年很可能达到4:1”。
(二)消费支出差距:
对照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从1990年的大约2:1扩大到2009年的3:1,增幅50%。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平均至少要落后整整10年,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甚至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三)教育和医疗保障差距
在教育方面,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高于城市学生。国家社科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非常大。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约为3.5张;农村每千人口,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此外,农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很多地方都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
二、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
(一)农业自身的弱势性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农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些都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分散式小块经营所导致的低收益率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缺乏有效的保护,非法征地、征地补偿标准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中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工业品价格偏高,所导致的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剪刀状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业投入”总课题组曾经做过估计:1979年至1994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15000亿元收入,而同一时期财政支农支出仅为3769亿元。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市场化价格有所上升,但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也随之上涨。1989-1992年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5.3%,而同期农业生产资料却上涨了33.5%
(三)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支农资金不但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投入较多,相反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的比重很低,而后者恰恰是对农业及农民增收产生巨大效应的重要一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没有网点,而且保留的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不具备跨市、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由于结算渠道不畅,极大的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二是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投向国有企业,而对农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有严格限制。这就引起了农村资金短缺,最终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对策
(一)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
要彻底抛弃“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旧思路,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改善农业生产贸易条件,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不断缩小乃至最终消灭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具体途径主要有:(1)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产品交换价值量的差距逐步缩小,越来越接近等价交换。这是缩小以至消灭剪刀差的根本途径。(2)调整工农商品比价。即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工业品价格,或使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高于工业品。
(二)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劳动就业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大部分农民进城就业,这是世界各国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中必经的过程。必须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重点是要废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权利安排,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真正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只有切实解决好城乡户籍分割问题,才能彻底根除依附于其上的二元教育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东霞.城市偏向政策视角下我国城乡差距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9.
[2]胡一帆.“三农”如何陷于困境.财经.2004(3).
【关键词】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专业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034-03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高职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许多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不过,由于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是本科培养方案的“精简版”,“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相似。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市场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培养的毕业生质量不高,不能完全胜任所担负的工作;一些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因此,高职教育要防止“同质化”,培养的学生要区别于本科学生,办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围绕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这一中心,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通过架构全新的课程体系,从而使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下面介绍我院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做法。
一、指导思想
德国技术和工艺的精湛让我们佩服不已,那么多的优秀技术工人让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就是把工作过程中的任务作为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依据,把工作任务划分为相应的行动领域,并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再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课程教学,这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流程是: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学习领域分析学习情境设计。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
(一)专业调研
专业调研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做的第一项工作,调研目的是专业团队教师了解目前人才需求情况、专业发展趋势、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往届学生就业情况,从宏观上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具体的调研方法可采用实地调研、专家座谈会和毕业生问卷调查等各种不同的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人才需求现状,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区域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的切入点,有目的地进行研讨。
(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此过程主要是在专业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由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对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归纳出岗位所对应的能力要求,进而分析专门技术能力、关键能力以及从业的基本素质,汇总和分析出岗位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将课程分为三类:一是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包括大学英语、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二是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培养专业的基础能力;三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是本专业岗位区别于其他专业岗位的技术能力。
(三)典型工作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具体的、完整的专门工作,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整个行动过程,是岗位任务的典型。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反映了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每个职业一般有10到20个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它对人的职业成长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是在实践专家访谈会的基础上得出的。
(四)行动领域分析
专业行动领域指在职业、生活和对公众有意义的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的集合。首先要完成工作任务的分析,再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归纳,这就构成了职业的行动领域,由此可见,行动领域涵盖了岗位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五)学习领域分析
“学习领域”是为开展职业教学而进行教学加工的“行动领域”,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学习领域的构建。由于学习领域的开发基础是职业工作过程,因此,职业能力成为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主目标,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的职业能力,分析学生基础情况、培养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学习领域。
(六)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师资条件、教学实训条件和学生素质等,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步骤
(一)专业调研
调研方法我们主要采用实地调研法和小组座谈会等方式。实地调研时,直接深入企业与被访者接触,当面提问并记录对方的回答;小组座谈会时,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资深的专业教师开座谈会,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以了解现有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状况、人才的需求及培养规格作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深入计算机企业实地调研、走访用人单位、发放毕业生问卷调查和赴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等方式,就相关行业和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
此次调研涉及的企事业单位主要有北海365网、北海市猎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西西嘉网络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正群科贸有限责任公司、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访问了北海市人才网等人力资源网站。结合北海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特制订了三个专业培养方向:网络建设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和Web开发工程师。
(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指借助一批来自企业的专家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分析的对象是工作。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是成功进行工作任务分析的一个重要保障,我院通过在社会上聘请10个左右的行业、企业专家,按照他们的工作实际形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汇总表。计算机网络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表汇总了共4O个工作任务。
(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指通过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会确定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应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活动及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归纳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如表1所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的要求来修订课程体系,设计出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情境。只有这样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伟文,孟德欣.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J].计算机教育,2007(12)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游贵荣.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8)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10JGB208)
Abstract: It analyzes the main aspects of fine management, and adopt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engineering cost from the main aspects of fine managemen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n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project.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成本;层次分析法
Key words: fine management;engineering cost;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0 引言
建筑业传统的粗放式管缺乏完善的制度约束和科学有效的流程化过程。工程低价中标已成为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低价合同施工中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施工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建筑行业的利润率比其它行业的低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传统式的粗狂性的管理已不适应低价中标的现行建筑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由“粗狂型”的传统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现代管理模式转化,精细化管理能够严格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 精细化管理过程分析
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将构成建筑施工成本的各个方面进行精确定位、细化分工、分解目标、量化考核指标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精细化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相比具有更强调全过程管理、强调成本效益观念、强调全员参与管理的特点。
工程成本管理程序如图1所示。
精细化管理是房地产企业寻求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在房地产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才能促进项目的成功执行和企业的快速发展。精细化管理是贯穿项目全过程长期、系统的工作。由图1可知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面有资金精细化管理、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只有对各个阶段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控制成本,并同时兼顾到速度与质量,做到好、快、省[1]。
2 运用AHP分析精细化管理中各阶段对成本的影响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2]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用于处理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来分析的、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而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首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将问题按层次分解,对同一层次内的各个因素相互比较,确定各因素对于目标的权重,这些权重在人的思维过程中通常是定性的,而在层次分析法中则要给出得到权重的定量方法,对各个因素分配合理的权重。
2.2 运用AHP分析精细化管理各阶段影响成本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断,再根据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值获得权重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精细化管理各阶段对成本影响的权重具体分析过程包括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3]。
2.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精细化管理包括的方面很多,导致影响成本的因素也很多。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时,只选用了较有代表性的方面。根据研究,将精细化管理各阶段对成本影响的权重初步分成如图2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2.2.2 构建判断矩阵并计算 依据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应用Saaty的1~9标度方法[2](如表1所示),使判断定量化,形成判断矩阵。
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依据准则层指标对目标层的影响程度大小和各层因素指标相对应上一层准则层指标的影响程度大小,按照层次分析法中的标度方法,分别建立影响因素的判断矩阵。下面以基准(B)指标对目标层(A)的判断距阵为例进行计算。
采用正规化求和法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根(λmax)和特征向量(w):
C=■ (i,j=1,2,…,n)
■=C■■ij (i,j=1,2,…,n)
■=■■ (i,j=1,2,…,n)
W■=■■■ (i,j=1,2,…,n)
λ■=■■■CW■ (i,j=1,2,…,n)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CI=(λmax-n)/(n-1);CR=CI/RI
式中: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果CR
根据公式计算得判断矩阵的λmax=3.019,CI=0.010,RI=0.58,CR=0.017
各矩阵的一致性可接受时,即判断矩阵为一致性矩阵时,■即为影响因素对上层的权重,最终各影响因素的权重通过组合权向量得到(见表3)。从表3可知精细化管理各个主要部分对成本影响的权重。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对成本影响较大的可以有所偏重。
3 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具体措施
3.1 资金精细化管理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精细化管理可以强化生产经营全过程控制,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3.1.1 项目资金计划管理
①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资金计划。考虑企业众多因素下明确企业经营、投资、融资所需的现金流量等,充分评估可得性、利率、偿还风险,制定合理的筹资方案。
②构建完善的资金计划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范围。合理划分企业资金使用目标的责任制度,明确成本控制责任人,是一种新的责任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把每一个分解后的成本目标变得可控。
③加强企业资金计划管理的意识。明确资金计划管理决策、加强资金的合理使用意识、强化其时间价值观念、加强企业对资金的投资管理意识、充分考虑必要的风险价值、增强企业资金的结算管理制度、适度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等。
④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资金计划。企业年度资金计划的制定要依据市场状况和自身条件,不断优化资金的使用与运营效率;实现全面和集中管理的统筹,严格避免资金体外循环状况的出现;实施资金支付申请制度,并严格依照资金计划实行;此外还应强化企业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加强资金的合理支付[3]。
3.1.2 预算控制管理 预算控制是在工程建设成本控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一项管理工作。
①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核心是提高工程各组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使工程预算价格更切合市场、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分析,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减少和降低投资风险,为选取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案提供决策性的咨询。
②加强工程预算的动态管理。工程预算管理从广义上讲包括从投资立项开始的投资估算管理、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管理、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施工图预算管理和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周期性。因此,必须全过程实时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发挥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动作用。
③加强工程预算的统筹管理。同一个工程项目而言,不同参与主体对工程预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一定区别的,甚至是矛盾的。工程预算管理片面地强调某一参与主体的利益都会不利于项目的进展。因此,建设单位应利用统筹的意识和观念,发挥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统领作用,将限额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及成本降低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管理。
3.1.3 材料控制管理 一个工程甚至高达70%的成本来源于材料,因此材料是影响成本的直接因素。成本控制应从原材料价格和使用量两个方面进行,材料精细管理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3.2 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 人力资源的精细化不等同于复杂化,而是人员分工明细化、责任明确化进而达到高效管理。一个项目能否达到预定成本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组织机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3.2.1 项目管理机构组建 项目组织机构是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有严格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一次性的任务要求项目精细管理要以结果为导向,实现项目的目标。而在公司结构体系中,项目组织结构是相对长期的、稳定的,并且以职能管理的垂直管理为主要表现形式。采用相对简洁的组织形式,构建一个高效、健全的组织结构,从施工到安全、人力资源到预算和采购全面协调工作有序进行,保障项目施工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建立和应用组织级项目管理上,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着力做到:1)构建项目管理体系,规范项目运作机制;2)在项目管理体系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建立动态提升机制。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相应的管理机制也面临着不断提升,项目管理体系必须要有动态提升的机制,以保证公司项目运作的需要。
3.2.2 劳务成本精细化管理 劳务成本精细化管理主要为两个方面:劳务项目单价的确定和分段结算。
劳务单价的确定,一方面依据各地方的定额,另一方面又要参考市场行情的平均劳务水平,既不能让劳务亏损(否则扯皮而加大成本)又不能让劳务利润过高,也就是让劳务略有盈利。
以前,施工企业都采用了一包到底的方式,整个工程全部采用一家劳务公司,虽然减少了管理工作量,但也增加了企业在劳务市场的议价能力。独大的劳务局面,会导致劳务成本的节节攀升。若采用了“落地”的细化管理方式,管理分工明细化、责任明确化,使各项成本在项目资金计划可控范围内。
3.3 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3.3.1 施工质量精细化管理 质量是施工单位的生命线,而成本却是施工单位的生存线。质量―成本关系如图4所示。大多数施工企业被过分重视,而施工成本管理往往被忽视,这样就造成了质量提高而高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高投入,使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另一类是片面追求利润,不惜压低价格,微利甚至亏损来获得承包。所以正确认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施工质量成本精细化管理才能有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施工质量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的精细化管理:
第一是材料质量成本的控制。入库的材料按国家规定、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要求应进行抽检的。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得入库,更不得使用于施工工程中。减少因材料不合格带来的返工浪费,加大质量成本。
第二是严把施工质量控制关。按照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确定质量目标。按照质量目标,落实质量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将质量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做到每个施工环节均可追溯。
第三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四是注重维保,主动回访,加速尾款及质量保证金的回收。
3.3.2 施工进度精细化管理 工期-成本关系如图5所示。工期的拖延,不但会带来建设方的反索赔,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而且会导致施工工程直接劳务成本、管理成本的增加,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执行合同的信誉。因此在现代管理理论中,施工进度管理是考验一个施工企业的试金石。
精细化管理在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寻求最佳工期,以及网络计划中与此相对应的各工序进度安排。企业在确定进度目标、项目部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有合理性、可操作性。若需要缩短工期,则考虑如何使增加的费用最小;若要求以最低费用完成整个项目计划,则必须考虑确定其最佳工期。
4 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精细化管理是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投入,从而实现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剖析了主要方面对成本的影响,提出了项目具体实施中主要方面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措施。
参考文献:
[1]Qun Gao.Research on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Real Estate Project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2009(12):142-146.
[2]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5):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