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敲文言文

推敲文言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敲文言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推敲文言文范文第1篇

一、借助形符推断字的本义

汉字是表意文字,其中80%以上为形声字,形旁有表意功能,因此可以从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凡“马、牛、羊、犭、鸟、虫”等与动物类有关;“讠(言)、辶()、忄(心),彳(行)”等与行为有关,“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攴(pū) ”与敲击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关肉,“页”关首,“自”关鼻,“目”关眼……总之,本字关本义,形符表义不可不知。

如“振长策而驭宇内。”(贾谊《过秦论》)的“策”,从“竹”,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再如08年高考卷重庆卷翻译题“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背相望。” “馁”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气馁,但是这个字的形旁是食字旁,据此可知,其本意是饥饿。

二、借助古汉语同义连用之特点推断

在古汉语中常常会出现 “同义词复用”文言现象,故而我们可以依据这一特征,借助已知实词的含义推断未知实词的含义。如“里胥狡黠”中“黠”就是“狡”,即“狡猾”;又如“熟谙战法”中“谙”就是“熟”,即“熟悉”;再如“讼者宗族传相责让” 中“让”就是“责”,即“责备”。

三、借助古汉语对称结构之特点推断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再如“齐人追亡逐北” “追亡”“逐北”对应整齐,“亡”是“逃跑者”的意思,可以推断“北”也是此意。又如“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两句结构整齐、对称,“选置”是“选拔”的意思,可以推断“铨简”也是“选拔”的意思。

四、借助熟知的词语(成语)推断词义

在现代汉语的词语中,尤其是成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借助熟知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有时也能使解题“柳暗花明又一村”。如“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联成语想“日薄西山”可推知本句中的“薄”即“迫近、接近”之意;再如“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联想成语“一蹴而就”可推知本句中的“蹴”即“践,踏”之意;又如“邹忌修八尺有余”,联想词语“修长”可推知本句中的“修”即“长”之意。

五、借助语法知识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状+谓+补语+定+宾”的顺序排列的,所以其相应成份上的词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相一致。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所以我们翻译实词时就可通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所充当的成份先判定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义项。

例(2000年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木柴”之意,将它理解为“打柴”明显不当。再如解释“部使者檄刚抚定”一句中“檄”的含义。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应该是“部使者”,“刚”是廖刚,廖刚做什么呢,去“抚定”,所以中间的“檄”就不是名词“文告”,而应该是个动词“下令”,全句的意思就是“路政司下令廖刚安抚平定”。

六、借助上下文推断词义

这种方法是无论采用什么推断方法都必须结合起来使用的方法,因为要求解释的实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上下文中的实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要想推知实词的正确意思,必须结合语境认真揣摩,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例如试解释下文“廉”的含义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曰:“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推敲文言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备考;策略

福建省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的要求,在《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具体表述为以下三个考点: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①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难度:易】

②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难度:中】

③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初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难度:易】

以上三个考点根据《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的“试题示例”“试卷题型参考”以及2017 福建中考均为课标文言文21 篇范围内的篇目与课外对比。其中实词、翻译、文意理解都是必考点,且分值占到13 分(总分16 分),因此2018 文言文备考要以这三个考点为主,同时断句、虚词两个考点也可能考查,备考时不能疏忽。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在文言文备考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口语耳会,眼与心谋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会将“读”视为文言文教学的制胜法宝,我们不可否认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备考阶段,我们依然应该重视文言文的诵读。先不必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即可,在《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的“试题示例”“试卷题型参考”以及2017 福建中考中,我们可以发现考查范围内的21 篇文言文中的重点句会在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难度:易】”的形式的出现,但此类题型只要多读便可轻松完成。之后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我们便可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意、理解文意、感受文章的情味和理趣,其中的字词、句子的内涵自然也就了然于胸了。因此,在文言文备考的第一步,依然应该关注诵读,使学生口语耳会,眼与心谋。

二、联想推敲,触类旁通

在《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关于文言文考查的第一个考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难度:易】”,但在《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的“试题示例”“试卷题型参考”以及2017 福建中考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文言文的考查形式均为课标文言文21 篇范围内的篇目与课外对比。考查形式虽为课内外对比阅读,但在字词解释时课外文言文的加点字词解释均是“外文内意”,因此在备考时,我们应当关注和培养学生“联想推敲,触类旁通”的能力。当然,若想真正做到做好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积累整合”这一基石,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对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基本文言知识有更加完整的积累和更加系统的整合,并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系统的文言知识库,这样才能在应考时,做到高效的联想推敲,触类旁通的“不谋而合”。

三、缘文求思,千曲晓声

在考查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时,不是看他能否背诵或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是应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2017 福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及大纲》中关于文言文考查的第三个考点为:“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初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这便要求学生在深刻理解文言文文意的基础上还应拓展知识空间。其中“初步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这一要求,看似难度较大,但实则并不难。在《课程标准》要求的21 篇的文言文中,很多篇目不管是在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还是情感态度上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语文这一学科本身就有重在实践,重在训练的特点,只要我们在平时多加训练,并在训练中遵循“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必能“操千曲而后晓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推敲文言文范文第3篇

一、纵向联系文章语境,望文而生义

文言文翻译还需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文本句意。特别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文言文,要顺利进行某些句子的翻译,需要对通篇文意作出一定梳理。在梳理过程中,可以获取更多文意信息,来个“望文”而“生义”。就是通过比对、印证、推演等手法,将文中事件、人物等要素理清之后,找到翻译的切入点。所谓“望文生义”,就是要对上下文意进行反复推敲,占有更多信息和翻译要素,而不是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这样就能提高命中率,赢得高分才成为可能。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翻译“:(1)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2)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如果不联系上下文,想顺利完成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一句中“若乃名者”,结合上文可知是“至于老师的名称”,“仆脆怯”是“我懦弱胆怯”。第二句中“亟谋于知道者”,需要联系下文才能知晓,“亟”是“尽快”,“谋”是“商量”,“知道者”是“精通学问的人”。通过联系上下文意,基本掌握文本语意,再进行翻译就不再那么生涩艰难。如果不懂文意,势必要出现张冠李戴现象。这些关键词出现错误,整个句子翻译就会是南辕北辙,失分就是必然结果。

二、纵横交互规范表达,情真而意切

文言文翻译不仅要读懂文本理解文意,还需要有扎实的表达基本功,也就是要遵循基本原则“雅”。翻译可以直译,但更多时候需要意译,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完全一致,有些词语早已不再经常使用,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情况较多,翻译时自然需要有创造性。所谓创造性,就是指翻译时的遣词造句要符合规范要求,还要做到表情达意的完美精致。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掌握文言修辞,如对偶、互文、借喻、同感等,要尊重原文用法,保留表达特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译文为: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是运用了互文,翻译时要注意。“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译文为:从小石潭向西南望去,溪身像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流像游蛇那样流动,可以看到它一会儿显露一会儿隐没,它的两岸像犬牙一样交错,无法探知它的源头。这里就运用了暗喻修辞方法,翻译要保留。

推敲文言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言文翻译;标准原则;方法技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49-01

中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是测试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有些学生由于积累欠缺、方法欠佳而为之头痛不已。本人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向他人学习,现在浅谈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等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翻译题得分。

一、明确命题意图和测试重点

中考试卷命题人员常选择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的关键词句做试题,同时也是阅卷的采分点所在。因此学生要明确关键词语(重点实词、虚词等)和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以利于准确翻译。

二、明确文言文翻译标准和原则

首先,要明确古文翻译的标准是“信”“雅”“达”。

信”指译文的准确性,须忠于原文、如实反映――这是翻译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达”指直观性,须字通句畅、朗朗上口,切忌虚张声势哗众取宠叽叽歪歪词不达意――这是翻译的中层要求;“雅”者,文学性也,此乃翻译的高层要求,指译文要在“信”、“达”的基础上做到自然优美、形象传神。盖好的饭菜,不仅要使人吃得饱、吃得卫生,更要使人吃了叹声:“味道好极啦!”

其次,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翻译时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结合语境,上下文推敲。第二,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科学的掌握文言翻译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想要快速准确地翻译,必须有一个科学而有效的方法。例如文言翻译“六字法”。具体如下:

“留”:保留原句不需要翻译的词语。像古今同义字、专有名词。

“补”:补出原句中被省略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内容。一般补出主谓宾、介词等。

“删”:删除句中没有实在意义的语气词、陪衬词、结构助词和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

“换”:翻译时把古代汉语换成现代汉语。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移”:将 翻译句殊句式调整语序,用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

“猜”:借助字音、字形、语法结构、课内积累、上下文语境进行推断。

下面就2012年陕西省中考文言文翻译题做示例:

① 其 长 可 十 许 步。

方法:(换) (换) (换)(留) (换)(留)

译文:它的 长度 大约 十 来 步。

② 风 摇 其巅, 韵 动 崖谷。

方法:(换) (换) (换) (换) (换) (换)

译文:山风 吹动 树梢,悦耳的声音 响动 山谷。

其次,平时进行翻译技能训练时,规范翻译的四个步骤也是有必要的:

1、“审读”

读懂原文的大意,结合上下文,审翻译句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用笔一一圈注出来。

2、“对译”

将翻译句按照词意切分开来,然后按“六字法”逐一翻译,并连缀成句。

3、“检查”

检查翻译后的句子是否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关键词是否全部落实到位,有无语病。

4、“誊写”

将草稿纸上的译句按照“三清”(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卷面清洁)、“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不规范字,不写错别字)的要求誊写到考卷上。

下面就以2011年陕西省中考一道文言文翻译试题为例,讲解一下翻译的步骤。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先要审句中的关键词语及特殊句式。句中“微”“赏”“恶”“纤”(古今异义)是关键词。然后按照“六字法”对译,最后检查,誊写。

译文如下: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翻译题得分,必须积累大量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并且掌握方法技巧,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我的做法是让学生们日积月累,课内技能训练,由易到难,少而精,课外增加文言文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夯实文言基础,切实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推敲文言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译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文翻译是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学生普遍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文言文翻译对考生而言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道题。它是对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虽然一般考生都能了解句子的大意,但想要将它准确的表达出来,拿全分,还真是不容易。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住这些得分点呢?这里结合往年高考的命题特点,将其归纳如下。

一、把握翻译标准和翻译的原则。

1、翻译三标准——“信、达、雅”

(1)信:要求译文准确,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要求译文明白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3)雅:要求译文遣词造句讲究文笔优美、生动形象乃至传神。

2、翻译原则(十六字方针)——“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1)直译:即“字字落实”,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要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能同原文保持一致。

(2)意译:只求表述原文的基本内容和思想,译出原文大意,并不拘泥于字字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意译”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难以直译或直译时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

(3)“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国分析语言的传统经验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我们要紧紧抓住语境规律,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敲判断、学会把单个的词语放在整个句子中来理解它的意义。

二、灵活运用文言文翻译的“对、留、换、调、增、删、推”七字决。

文言语句的翻译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而理解又是建立在掌握相当数量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在译文语言的组织上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的。

1、对译法

译文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大量采用双音节词来翻译。

文言词语单音节词居多,翻译时应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

“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惧怕”、“埋伏”。

2、保留法

保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

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3、替换法

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体现如下: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3)感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实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4、调整法

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

(1)《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凭什么打这一仗”。

(2)“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5、增补法

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

(1)《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

(2)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应对应把这些量词“个”、“张”、“把”、“把”、“块”补出来才清楚连贯。

6、删削法

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也都可删去不译。

7、推断法

文言语句中负载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实词极为重要。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特别要结合上下旬语境仔细推敲,以防误义。

1、字形判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根据。

如“樯橹飞灰烟灭”,“橹”是木质的“船具”,“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

2、结构对应法

相关期刊更多

文学自由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西地方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