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海西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的迫切要求
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各种各样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要为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提供急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保障。随着海西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出比较快的增长态势,特别对技术工人有明显功需求。海西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没有数量足够的,质量比较好的,素质比较高的高技能型的人才是不行的。发展职业教育,一方面可为我州特色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为我州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为劳动力向东部地区转移创造条件,提高西部地区劳动力输出的技术层次,在加快推进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互补融合的同时,缓解我州的就业压力。“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州大力发展工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州以特色经济体系从培育阶段转入自主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推进我州新型工业化,加快全州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全面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培育出大量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使之尽快投入到特色资源开发的生产第一线,根据海西特色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尽快形成适合本州经济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据测算,全州还有1万多名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尚待安置。随着海西资源开发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呈现出较快的态势,特别对技术工人有明显的需求,企业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培养又需要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撑。就业市场需要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培养又需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由于城乡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观念也比较落后,也存在着岗位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尤为突出。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承担起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责任,提高劳动者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就业,促进就业,职业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很重要的要求。
三、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要切实落实农科教结合,要整合各种政策资源,要统筹产业的结构调整,要把科技兴农,金融支农,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城镇建设以及一些具体的涉农工程都要结合起来,使海西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计划和工程能够相得益彰,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齐头并进,互为依托,良性循环,持续发展。
从我州农牧区剩余劳动力情况看,必须把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按照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全州15万农牧民至少有5万人需要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并且城镇劳动就业人口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职业教育是提高农牧民素质、转移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口压力、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这就必须对农牧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培训。只有提高农村牧区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才能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目标。为此,加快建立州、县两级农牧民培训基地,加大对农牧民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适应现代化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发展职业教育根本性的突破。制度创新的框架,主要突出20个字,“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运作、整合资源、校企合作”。
首先,政府要统筹,在建立部级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要实质性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由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协调和落实,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去年七部委在南京召开的职业教育工作会,提出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在统筹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要有专门的机构和负责人来协调职业教育的重大问题,政府统筹和理顺机构,是解决分割和交叉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二,部门合作。搞好职业教育必须强化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相互配合,互惠互利,比如教育部门的学历证书和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互换,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相互衔接沟通,学校教育资源和企业社会培训资源相互整合,打破隶属关系的限制,进行资源整合。
第三,市场运作。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创建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引导职业教育机构面向市场,搞活机制,自主办学,可以采取社会化、集团化、民间化、市场化运营方式进行资源重组,在国有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职业教育。
第四,整合资源。把各类资源有机整合,利用政策杠杆和市场机制,鼓励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公私之间、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打破界限,整合各类分散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提高规模效益和整体效益,加强职教的一个战略选择。
【关键词】战略管理;蓝海战略;红海战略;价值创新
一、战略管理定义、特点及任务
战略管理的定义: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的特点:第一,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用以指导企业全部活动,而全部管理活动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而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第三,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四,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第五,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第六,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第七,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并对企业的内部条件和素质进行审核,以此为前提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使三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战略管理的任务: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蓝海战略”与“红海战略”的比较
在众多战略管理理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基于竞争理论的红海战略和基于价值创新理论的蓝海战略。“红海”是指已知的竞争激烈的市场空间,其相关的游戏规则已经确立,市场也相对的成熟。“红海战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竞争战略。红海战略主要是在已知市场空间的竞争,在这里游戏规则已经定好了,个体只需按这个游戏规则展开针锋相对的竞争,所要分析的就是竞争态势和已有产业的条件,这是红海战略需要研究的变量和因素。如果说红海战略是基于产业组织经济学,那么“蓝海战略”的理论基石则是基于新经济理论,也就是内生增长理论。蓝海战略不局限于已有产业边界,而是要打破这样的边界条件,有时候“蓝海”是在一片全新的市场天地中开辟的,但是很多时候蓝海可以在红海中开辟。“蓝海”是一种战略,是指开拓未知的市场空间,包括创新的思想与环境,包括未出现的行业和尚未开发的市场,从竞争的游戏规则来说,竞争的激烈程度也相对较小。它的核心价值就是:低成本、价值创新和进入无人竞争的市场空白区域。
蓝海战略以战略行动(Strategic Move)作为分析单位,战略行动包含开辟市场的主要业务项目所涉及的一整套管理动作和决定。W・钱・金等人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指出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框架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
三、企业选择“红海战略”或是“蓝海战略”的理由和成本
1.企业选择红海搏杀的理由和成本。在现实中,多数企业以及企业的多数业务属于红海搏杀战略。多数企业习惯于选择已有的市场需求空间,致力于现有需求的争夺。在红海竞争过程中,企业竞争采取的战略大多符合波特的三个战略类型之一。有些企业采取低成本的战略,通过经验效应、规模效应等降低成本和费用;有些企业采取差异化的战略,企业通过提供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巩固已有市场;有些企业采取专门化战略,主攻特定的细分市场和顾客群。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必须想方设法获取竞争优势,否则就很难生存。
企业选择红海战略可能基于多种原因。由于有现成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企业进入成本和要求都低,只要抢夺到一定的客户,企业就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很多企业选择该途径进入“红海”市场;由于某些行业经营进入成熟阶段,很难开发出新的需求,只能对现有需求进行抢夺;由于企业自身条件制约,企业管理水平、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等都缺乏,无法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没有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只能选择进入“红海”市场进行竞争。企业进行同质化的竞争,进行红海搏杀,而红海搏杀的代价往往是大量企业的倒闭,生存下来的企业多数靠低价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企业靠低价取胜,蚕食利润。或者有些偷工减料,降低质量标准,为后续的经营埋下隐患,或靠长期占有供应商的资金维持运营。
2.企业选择“蓝海战略”的条件和成本。蓝海理论给了我们启发,进入蓝海市场,需要企业具有独特的定位,善于挖掘客户的特定需求,为客户创造现实的价值。对于习惯于红海搏杀的企业来说,进入蓝海市场,需要具备较强的资金实力和专业技术积累,而且在同行业中要走在技术、市场和服务能力的前沿,在市场上被广泛认可,企业要有最适当的“卖点”,而且“卖点”非常明显突出。部分企业进入蓝海领域,开辟了竞争很小甚至没有竞争的产品和市场领域,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为客户创造了新的价值,企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以手机为例,中国是手机消费大国,手机曾经是少数群体才能买得起的物品。一部手机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手机的功能很多,照相、摄像、录音、上网等。随着手机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手机厂家开始寻找新的市场。经过企业市场调查发现,在客户群体中,相当的手机功能并没有使用,多数手机只使用通话和发短信功能。针对手机的性能过剩,针对只需要通话和发短信功能的消费群,企业进行战略创新,针对低端客户需求,取消手机过剩的性能,采取低价方式,200元至300元就可以买部手机,低端进入,迎合了部分特定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企业成功进入该新的业务领域,扩大了市场份额,取得更好的发展。本例中,企业的最适当的“卖点”是非常低廉的价格,满足消费者通话和发短信的需求,而此“卖点”非常突出。围绕低价格,低成本,企业尽量提升服务水平,进行战略布局和独到的企业定位。
四、怎样从“红海”跨越到“蓝海”
1.创新思维,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是一种执行新组合的职能,这种职能不是一般通过小步骤的不断调整从旧组合中产生的,而是间断出现,是第一次出现,而不是已经成为惯例。程序性工作属于经理人或者管理者,“企业家”的本质在于不断发现机会和利用机会,由此才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这就要求企业家创新思维,独辟蹊径,识别并把握机会,不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上争高低。
2.从以效率为中心到以价值为中心,实现管理重心转移。上世纪初管理学家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的重点在于消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步骤来使工作效率最大化,这种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后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在个人和组织间的关系上,个人为主而组织为辅;知识取代职位成为权力来源;价值创造来自持续的学习和创新,单纯的追求效率将会很快地使组织走上微利甚至无利的境地;组织是配合整合全球资源之弹性需要而非配合细密分工之效率需要;时间变为一项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最具关键性的优势,构成决策和行为上必须把握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组织与管理形态不是建立在巨型工厂、复杂自动化设备和众多工人的基础上,而是接近一种似乎没有实体存在的组织。由于这种特质,使得一个组织可以达到“在不稳定的边缘中,随时向任何方向演进”的境界。质量此时成为前提而不是目标,单纯追求效率不再有效,弹性和适应性成为取胜的关键和条件,比谁的速度更快,比谁能主导市场。这就需要从单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做法上转到同时提高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的道路上来,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相反。
3.克服组织障碍,疏通从红海到蓝海战略转移之路。尽管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价值创新还未被人们完全接受。这是因为价值创新往往涉及部门、单位以及个人利益的调整,需要组织内部取得思想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协同。因此,要克服认知上的障碍,使员工意识到战略转移的必要性;克服资源有限的障碍,集中使用有限资源;克服激励障碍以及克服组织政治障碍。通过以上思想、观念或行为上的根本改变,企业定会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海”。
五、对于“蓝海战略”的深入思考
总的来看,“蓝海战略”不是学院派的理论,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框架和概念。“蓝海战略”是宣传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告诉企业不要沉醉于竞争,不要沉醉于现有的竞争手段,不要认为压倒对手取得竞争优势是唯一的办法。对于埋头红海埋头同质化竞争的企业提一个醒,“蓝海战略”提醒他们去思考还有没有跳出红海的其他出路、其他可能性。对于中国企业界来说,随着我们国近30年的高速发展,各个行业已逐渐成热,竞争激烈、产能过剩、企业利润不断下滑,甚至出现了行业相对拥挤的现象,在这种形势下,“蓝海战略”对当前中国企业界尤其是那些竞争相对激烈的行业领导者们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人们处于激烈竞争的困境时,需要找到出路,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回避正面竞争。经营企业需要勇气与智慧的结合,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逃避产业内的竞争无疑于自杀,构建企业竞争能力与竞争优势才是理性选择。另外,经济博弈论也告诉我们,先行者可能得益,同时,先行者也承担巨大的先行风险,先驱可能成为先烈。因此,选择何种战略,企业需要谨慎对待,需要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做充分的论证与准备,准确定位和科学规划,这样才能实现目标,达到目的,完成企业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吴海明.蓝海战略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7(5)
[2]陈心德.蓝海战略是超越竞争的价值创新[J].上海企业.2006(6)
[3]陈振龙,游超.关于蓝海战略理论评述的文献综述[J].商品与质量.2011(3)
[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江波,郑健壮.战略管理视角下的蓝海战略研究[J].江苏商论.2009(8)
海南少数民族教育浅析
摘要: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民族教育立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不相适应的矛盾日显突出。针对我国民族教育立法的现状及问题,为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工作,尽快改变民族教育立法的不适应状况。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
说到公司在本地市场的经营状况,厦门掌上通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晓云认为,智能家居市场现阶段还不能够称得上火爆,但令人欣喜的是保持着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
作为当地接触智能家居较早的商家,掌上通智能谭总在回顾市场发展历程时表示,在厦门市场最早开始经营智能家居业务的商家出现在2002年前后,当时不少早期活跃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开始陆续出现在厦门市场,但在一两年后,一部分商家和品牌又逐渐淡出了厦门市场。
掌上通智能从2003年开始筹划运作智能配线箱业务,作为基础部分配置,针对业主的基础布线需求,配线箱业务在2005年左右达到市场峰值,但总体而言技术含量偏低、消费者认知有限。从2004年开始,掌上通智能通过接触泊声的背景音乐产品,开始涉足高端智能家居市场。
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洗礼之后,掌上通智能谭总认为,眼下消费者的需求和增长也都存在,但始终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在集成商看来智能化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接受,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掌上通智能目前的经营范围涵盖了智能照明、背景音乐、视频交换、安防监控、高清影院等全系列产品,公司也将自身定义为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其中,影院方面的业务更多侧重于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合,不同于专业音响Hi―Fi级需求。并通过影音效果的融入使消费者对于智能控制系统的体验更加直观。
县级市场偏重基础型应用
从事智能家居行业已有七八年时间的瑞力科智能家居总经理尤善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长乐作为县级市的市场现状,瑞力科智能家居在经营思路上以推广基础型应用为主,将智能灯控、新风、地暖等联动结合为业主打造智能化的生活空间,目前公司与国内市场主流品牌均有合作,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产品线的丰富。
瑞力科公司尤总告诉本刊记者,长乐作为福州周边的县级市,在当地市场别墅项目较多,针对此类高端市场同样有着潜在的市场需求。目前长乐当地市场同类的商家也有三四家。根据用户的经济条件与消费理念不同,用户的配置价位从三四万元的基本配置到十万甚至几十万。
瑞力科智能家居目前在长乐也已建有体验门店,据了解,门店的销售比例可以占到总量的三成。此外,结合市场人员跑单、客户口碑介绍也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
由于地区市场限制,在主要被“游击队”占据的长乐装修市场,集成商在与装修公司的合作方面很难达到像福州市场那样的效果。对于本地市场经营,瑞力科还是在摸索成熟的盈利模式,并准备在此基础上复制到周边乃至全国的其他地区。
以市场为导向突破消费认知瓶颈
据了解,在厦门市场掌上通智能与同类商家碰单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掌上通智能总经理谭晓云向本刊记者透露,当地规模化的商家目前有五六家左右,但也有不少诸如安防、会议系统方面的集成商承接一些智能家居的业务,具体的商家数量也无法统计。
具体到市场推广过程中,谭总认为最大的瓶颈还是在于消费认知度,这也是由于产品本身的属性决定,智能家居本身具有科技含量,并不为很多消费者所了解,这需要一个渐进式的市场认知过程,而且时间也不会非常快。
同样在当地建有智能家居体验店的掌上通智能,通过体验式营销也收获了一定的效果,但为之所付出的成本投入也是相当大。掌上通智能总经理谭哓云表示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如果不能带来明显收益的话,体验店更多也只是发挥着在区域市场为智能家居理念普及的宣传作用。因为有时候长时间没有客户前来,而有的时候来店客户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相比于选购传统建材产品时,消费者可以直接想象到安装的效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做出决定,而在智能家居方面则很难做到这一点。往往造成的情况是业主有一些兴趣,但错过了第一次,第二次也很难再来光顾。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掌上通智能于2008年5月成为厦门装饰协会会员,其经销的泊声背景音乐产品也入选厦门装饰协会精装修材料推荐品牌,谭总透露这也是公司在当地开展的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之一,目前设计师在理解智能家居产品时更多还是看重自身利益的得失,所有的渠道方式终究还是需要市场的认可。从反向考虑,一旦市场需求增大,也会刺激相应的装修和其他渠道。
此外,谭总还指出,早期从事智能家居的商家,大都带有技术性思维,在处理经营活动时缺乏以市场为方向的考虑,尽管自身从业时间比较长,但也走过了不少弯路。对于很多新进入智能家居行业的人士,需要认识到,不能单凭自己的思维来判断市场,因为最终的成败还是由市场来决定。在此过程中,如何看清市场方向便显得至关重要。
坚持中发展,摸索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长乐瑞力科智能家居总经理尤善金认为,智能家居市场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和发展的阶段,作为直面终端的经销商应当立足于理念的普及,不能因为业主的消费力有限就不愿意接一些小的单子。智能家居只有通过更多的客户应用,才能完成智能化生活理念的普及,而这本身也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并以此提高用户的生活舒适度、安全感和幸福感。
作为本地较早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的商家,瑞力科公司也走过了很多弯路,早期的想法是以卖产品为主切入市场,但当时很多安防监控产品在终端用户眼里还是比较陌生,同样的道理,眼下客户对智能家居也是缺乏认知。
瑞力科经历了当初的小打小闹,现在的经营思路也转向“在相同的空间中,打造非同寻常的智能化体验”。例如会规划客户家中的线路,以智能家居为业主的住宅提供保值功能,为用户灌输消费理念,让用户明白购买的不只是功能,而是价值和生活品味。
不管是在哪个地区,只要坚持不放弃就能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而因为两三年不见成效就选择转行的商家无法体会到的。
智能影音消费锁定中高端客户
福州鸣声影音总经理林志育是在2007年和一位音响VIP客户在沟通中,发现客户对于智能家居非常感兴趣,那个时候才开始接触这一新鲜事物。目前公司根据自身优势特点,主要抓住了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智能影音来进行突破,林总表示,呜声影音目前在闽东南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根基。公司主要了澳斯迪中央音响、爱浪家庭影院以及SONY和三星家用投影机。在福州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及国美苏宁家电卖场建有体验中心。接下来,还计划将在福州、泉州及周边二级城市开设四至五家体验店。
鸣声影音目前接触的主要客户集中在中高端消费群体。主要的客户来源包括:门店自然客户、家装公司和设计师渠道,以及展会和沙龙等活动。林总认为,福州的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主要首先看品牌。其次关注功能的差异化,此外,对于智能家居和影音产品,售后服务也格外关键。有良好的售后才有良好的口碑,集成商的品牌也就慢慢建立起来,当然这与厂家的支持是有密切关系的。厂商
与商本身两者是互惠互利的共赢状态,市场处于初级开拓阶段,两者共同来投入这个市场,一起把品牌及口碑及形象工程建立起来。才能获得后期市场的回报。在售后方面只有厂家服务后台反应迅速,才能使得居于市场前沿的集成商有更多的精力来开拓市场和推广好品牌。
多种营销方式相结合获取有效客户信息
目前在泉州具备一定规模的智能家居集成商还比较少,这类商家往往缺乏一整套的规章管理制度,市场也更多是处于摸索阶段,很多情况也都是在做市场尝试,并不是很完善。
之前在泉州从事传统照明经销的程国驰先生,由于对智能家居比较感兴趣,自2009年开始关注智能家居。目前公司在当地红星美凯龙建材卖场中也开设了一个体验店,其中由体验店而来的客户可以占到20%左右的份额。
此外,体验店更多的还是发挥一个推广窗口的作用,展示公司形象和信誉担保,程国驰认为和同类商家大多数集中在办公写字楼中的形式不同,建有一个实体体验店往往能够给消费者心理上带来更安全的感觉。
除此以外,在小区内做推广和与开发商合作也是成为了重要的市场渠道,公司一般在小区交房前两个月取得相关的客户完整信息,包括客户的现住址,并给他们邮寄资料。与此同时,在新建小区的出入口做墙体喷绘广告。此外,还会在交房前一个月,每周两次给客户发短信通知和电话拜访。在临近交房前一周左右再联合一些橱柜、地板品牌的商家等,在酒店里开展一个小型会议营销。
“相比较于普通小区住宅,别墅区的跟单时间往往比较长,对于怎样获得准客户信息,我们一般跟建筑行业的朋友信息共享。通过他们的前期过滤,可以很容易获得有效信息。”程总说。
完善培训体系,把握差异化客户需求
程国驰指出在当地市场接触的客户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小区客户,另一种是别墅住户。小区客户主要对背景音乐比较感兴趣,对灯光控制需要不强烈。在主观因素方面,如果对音乐比较喜欢,重视软装饰的,会选择背景音乐,因为背景音乐现在也是软装的一部分。而客观因素方面,以之前接触的一个小区项目为例,整栋楼装修入住的有二十几户,其中安装了背景音乐的客户有十多户,成功率达到70%。楼上、楼下互相参考的比较多,容易形成羊群效应。其中分体机和主机式背景音乐的消费选择各占五成,别墅用户则大多选择用主机式背景音乐。
目前本地智能家居市场接近于爆发期,首先是当地安装智能家居的项目日渐增多。此外,客户的主动需求不断增多。在销售过程中,与以往相比最大的感受在于,以前往往是想尽办法让客户接受智能家居,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选择。而近两年很多前来咨询的客户对智能家居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或多或少都会选择一部分。
而目前的难点在于,目前公司有五位销售人员,但对于客户的需求、产品的功能,各自理解的都不一致,水平参差不齐。怎么让大家能对产品的介绍、客户的心理状态分析、销售的技巧达到一致的水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智能家居已成别墅家装必备考虑
随着一些智能家商家的宣传和相关媒体的关注,目前福州一些高端客户慢慢的接受智能家居理念,已经初步将智能家居视作装修别墅中需要考虑到的项目。特别是2010年开始,呜声影音发现当地很多别墅客户越来越多的考虑在家中地下室增设智能影院系统。
对于存在着的本地市场竞争,鸣声影音总经理林志育表示同类商家都有各自的渠道优势,以及产品的差异化使得竞争还没有激烈到同质化的状况。面对终端客户主要的难点在于客户对智能家居产品了解程度不够,很难差分优秀产品和劣质产品对后期的使用造成的影响。这样对集成商来说,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相关的解释和引导工作。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地区中小学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交通和信息闭塞,师资队伍整体上不健全,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各中小学之间的优质资源难以共享和有效沟通,教师培训质量难以保障。为此,笔者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制约青海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粗浅地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地推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分析;建议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途径。这对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中小学来说,教育信息化更是重中之重。虽然经过多年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该地区的中小学建设了机房和多媒体教室,并开设课程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微机操作,使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发展,从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已初具规模,初步享受到了信息化改革给教育、生活等带来的高效、快捷与方便。但是,这些与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来说,笔者认为仅仅是拉开序幕,任重而道远。
二、现状调查及分析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在青海大通地区(4乡4个初级中学)范围内、选择逊让乡中心学校、青山乡中心学校、青林乡中心学校及西山乡中心学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5份,就对该地区整体信息化教育普及与发展过程进行调查。下面对收回的有效问卷(185份)进行分析:
(一)对四个中心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情况分析
名称逊让乡中心学校青山乡中心学校青林乡中心学校西山乡中心学校卫星、校园教学教学中使用教学中使用教学中使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机房6个机房5个机房6个机房4个机房多媒体教室12个10个11个8个电子白板10个教室5个教室8个教室5个教室
(二)信息化环境建设对教学需要的满足程度
项目满足程度完全满足20%基本满足25%不能满足45%远远不能满足55%
从以上表格中看出,西山乡中心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还比较落后,在访谈中了解到学校有1100名左右学生,生机比例为20:1,但多媒体教室和电子白板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仅有20%的教师认为硬件环境建设完全满足教学需要,近55%的教师认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所以,信息化环境建设对民族地区而言还有待于加强。
(三)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及利用情况
项目获取及利用率校园网教学资源10%Internet获取资源60%教育教学资源专门网站45%多媒体教学光盘等电子资源40%行政部门的教育信息网10%同行之间资源共享35%其它方式10%从以上表格中看出,教师通过Internet搜索教学资源的占60%,到教育资源类专题网站查找教学资源的占45%,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等电子资源的占40%,显而易见,互联网是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渠道,学校在这方面应该加强建设。
(四)在新课标推进下,各学科教师最希望获取教学资源
项目获取及利用情况
新课标理念48%与新课程改革配套素材70%行之有效教学个案45%课程整合的案例20%名师在线指导25%其它方式25%
从以上表格中看出,新课程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提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教育资源短缺,实际上严重制约着这些工作的正常开展。如图5所示,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学科教师最希望获得的教学资源中,与新课程配套的相关素材占70%,课程整合案例占据20%,新课程改革理念占48%。可见,教师们在新课程推进中,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可直接利用的教辅材料很少。
(五)影响教师获得教育教学资源的主要障碍
项目获取及利用情况网络条件不完善20%检索不便15%资源量太少44%教学资源与教材不配套45%优质资源质量少30%教师备课机不够28%其它10%
从以上表格中看出,资源与教材不配套、资源数量太少、资源质量差在影响教师获得教育教学资源的障碍中排前三位,分别占44%、45%和30%,接下来是网络条件不具备、教师备课机不够等。在访谈中西山乡中心学校的一位老师这样说:“我们学会了操作计算机,也学会了从网上下载资料,刚开始积极性很高,经常从网上下载资料,但往往下载一大堆,却找不到我们真正孺要的,慢慢也就不去上网找了。”
三、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分析,青海大通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在软硬件建设、教育观念、信息技术应用、师生信息素养及设备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着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必须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和学校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发展道路,不能照搬照抄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中小学的方式和经验;否则,就会造成软硬件设施闲置和资金浪费,影响学校的发展。为解决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只要学校领导、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校的各项工作才会有活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调动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和学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学校上级部门领导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校领导要在日常工作学习中,成为应用信息技术的带头人,做到“领导清障搭台,教师表演技能”。
(二)增加软硬件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为了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这一瓶颈问题,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一些扶持优惠政策。加大专项资金向学校投资力度,同时,学校也要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争取一些项目资金向学校倾斜,还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筹资,吸纳社会资金,让教育信息化面向校园的同时,面向社会,互惠互利,实现双赢,来促进农村地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三)应用网络技术支撑平台。学校应该采取Linux和NC网络技术,搭建校园网络服务中心来管控教育教学中软硬件资源,软资源都在NC服务器运行,有利于维护初始投资硬件资源,并延长终端机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维护强度。这样,对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的信息化远程教育和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
(四)积极调动教师开发教学资源的积极性。开发教学资源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更应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制作教学课件和开发教学软件。为此,其一,有效激励制度制定,调动广大教师开发教学软件的积极性;其二,制定软件开发机制和质量标准;其三、建立教学资源研发基地,保障资金、合作开发、重在实用;其四、依托地区高校(西北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的科研力量开发适合的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师资建设计划,聘用高学历和专业技能强白领人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师的培训模式;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教育的进修和培训,开展有的放矢的校本培训;组织开展学校之间教学观摩活动,进行具体的教学案例培训等教学研讨模式,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六)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将信息技术和课程置于同一系统中来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既需要考虑整个系统,又需要考虑到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才能进行全方位的、全面的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系统图如图1所示。
四、结束语
总之,由于地域、信息、交通等种种原因,农村民族地区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而信息技术应用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有力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当今社会,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是当下教育的主题和基本价值,只要紧紧抓住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有利途径,结合各学校的实情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和有利保障机制(国家经济投入、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力量三方面的通力协作,只有实现了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处资助的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ycx14082。
参考文献:
[1]杨翠娥 黄祥祥.对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民族论坛――教育・教学,2009.
[2]彭红光 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2010(10).
[3]王怀宇 李景丽.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