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第1篇

一、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本认识

所谓的企业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对自身债务的偿还能力和保证能力的程度,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从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去分析,具体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产权比率以及现金净流量比率来进行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能够赚取利润的最大值,通常衡量的标准有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和普通股每股盈余。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盈利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因为,只有充足的资金成本,才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然而,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赚取利润的能力和实现现金的增值,就必须要保证企业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偿债的能力,所以,只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偿债能力协调统一,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普遍矛盾问题

(一)两者概念的不同。首先,两者的概念是并非一致的,很多时候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意识到了差别也会认为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实则不同,两者的概念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层次理论,企业偿债能力是一种企业财务预警能力的表现,是保障企业财务流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和依据,是分析企业真实实力的一项标准,同时也是作为企业长远投资力度的一项保障依据。然而,企业盈利能力实则就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体现,是企业赚取利润能力的大小,然而这种赚钱的能力是建立在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上的,只有企业敢于投资,才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两者的概念不同但却相互关联,因此,在分析两者的时候,不可能一概而论,不能说,盈利能力大,相对的负债能力就强。

(二)企业领导对于偿债能力的忽视。另外,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和股东最为关心的是企业的利益和赚取利润的能力,所以,导致如今的企业只重视企业盈利能力却忽视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大多数的股东来讲,只在乎的是企业给自身能够带来多少的财富,根本不会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进而进一步导致了如今的企业对于偿债能力的概念模糊不清和根本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对于债务人的不公平。再者,从财务比率方面分析,对于债务人明显不是公平的,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标准分别是权益乘数和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又是企业总资产净利率与权益乘数的乘积,所以根据此项形式进行计算,如果保证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大体不变,当企业一味的最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导致权益乘数变大,也就是引起企业股东所要承担的债务份额提升的原因,导致风险加大,因此,这种现象对于债务人明显是不公平的。

(四)产权比例对于两者的影响。最后,产权比例也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矛盾对之一,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借款或向投资人分配红利,减少净资产,使产权比率提高;相反,使产权比率降低。这取决于边际资本与边际负债之间的成本,当边际资本的机会成本与边际负债的资金成本分配不均匀或者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会引起企业的效率或是偿债的能力的降低。

三、缓解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冲突的建议

(一)增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要加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人士的整体素质,只有整体素质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企业的提升,提升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准,有利于企业的全方为发展,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了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差别,才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进行各项财务活动,在保障了自身企业安全的基础上,也能够实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管理人才储备,并能够对企业发展和投资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并一定要实行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整体人员专业化。只有把整个企业的人员专业素质提升了,才能提高企业的业务,增加企业的偿债及盈利能力。

(二)转变企业领导观念。另外,我国应当大力提倡企业家经验座谈会这样的活动,同时,各大企业也应当开展一些同类的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各个股东以及董事会人员提升并且转变自身原有的观念,使其明确利益不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不要一味的看重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要明确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是依靠自身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只有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利润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来转变企业大多数股东的着鼠目寸光行为。

如今,首要的目的就是要转变股东们的观念,加强其对企业偿债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调促进领导之间的学习态度,调动各大股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加大企业领导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使整个企业要形成一种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明确重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后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促进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势必促进企业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债权人的利益。再者,要呼吁和改变现如今债权人的地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要求企业降低追求利润的要求,减少权益乘数的数值,并且,企业应当制定会计制度,实现财务的总体分析,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经营,不要盲目的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而减小各个股东的债权份额,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安全性;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安全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在财务分析中体现企业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总是将企业的安全性和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企业安全性威胁最大的是“财务失败”现象的发生,即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企业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二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二者不可偏废。如果仅仅满足于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还算不上安全。真正安全的企业应是在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的同时,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和盈利。从根本上来讲安全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某一时点上的债务偿还能力即静态性,而这个偿还能力又是平时盈利以及现金流入的积累即动态性。如果企业无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或盈利,很难想象它能长久生存而不出现危机。我国绝大多数教科书上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都有失偏颇,并且导致企业财务分析人员教条式运用,得出的结论往往不正确。

一、我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是建立在清算基础而非持续经营基础上的。长期以来,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认为企业的债务应该由企业的资产作保障。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都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来计算的。这种分析基础看起来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并本符合企业将来的实际运行状况、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也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来偿还企业所有债务。因此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而非清算基础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否则评价的结论只能是企业的清算偿债能力。而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所以偿债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颇。

2.偿还债务资金来源渠道的单一化。偿还负债的资金来源有多种渠道,可以以资产变现,可以是经营中产生的现金,还可以是新的短期融资资金。而后两种偿还渠道往往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常常采用的。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大多是以资产变现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渠道,显然不能正确衡量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这样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必然会使企业视线狭窄,影响其决策的正确性。

3.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性的,而不是动态性的。只重视了一种静态效果,而没有充分重视在企业生产经营运转过程中的偿债能力;只重视了某一时点上的偿债能力,而不重视达到这一时点之前积累的过程。

4.现有的偿债能力分析没有将利息的支付与本金的偿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长期性的债务,本金数额巨大,到期一次还本,必须有一个利润或现金流入积累的过程,否则企业必然会感到巨大的财务压力。这样一个积累过程没有在财务分析中充分反映,必然导致企业产生错误的想法。

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除现在所使用的几个比率外,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取决于企业销售量大小及增长情况、成本开支比例及

变动情况、赊销政策及资产管理效率等因素。外部坏境的变化及企业的适应能力是分析企业产生现金能力的关键。这方面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1.分析企业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观察企业近几年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裕。重点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首先要分析基本的经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如果一个企业一段时期从客户处收到的现金大于它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的支出,那么,这个现金流量水平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正数。这个数字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长期出现负值是十分不正常的,经营活动将难以维持。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其现金流量的特征是不同的,现金流量的特征与产品生命周期特征是否相吻合是判断现金流量适当性的关键。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由于企业不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可能相互交叉,故整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应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才是恰当的。其次,较多企业将一些现金流量投入到营运资本中,所以还要分析营运资本的投入是否恰当。企业在营运资本上的投入是与企业的有关政策相联系的,如赊销政策决定应收账款的水平,支付政策决定应付账款、预付费用的水平,预期销售增长前景决定企业的库存水平。所以应联系企业自身的战略、行业特征及相关政策来解释企业在营运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否合理。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比率来分析现金流入与债务偿还的关系: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2.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周转期限来判断现金周转的速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现金的周转天数实际上等于存货周转天数加应收涨款周转天数减

应付贴款占用天数。企业实际现金周转速度取决于这三个阶段占用现金时间的长短,与会计上的实际购物和实际销售有一定的时间诸位。一般来说,现金周转天数越少,其周转速度就越快,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

(二)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

借新债还旧债是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一种还债技巧,所以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也包括这方面的能力。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往往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的项目上看出来,需要对财务报表附注予以分析:

1.分析企业短期借款的融资成本,若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较公布的贷款利息高出很多,说明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的信誉较担心,或说明企业尚未得到金融机构的高度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生短期债务危机时很可能要付出高额代价甚至无法应付。

2.企业是否存在大量未使用的银行贷款额度。这种信贷额度的存在往往是企业保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体现。

3.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长期融资环境。如是否具有配股资格、是否发行过长期债券且信誉良好。良好的长期融资能力往往是缓解短期流动性危机的重要保证。

4.企业的长期资产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立即变现。企业的长期资产往往是营运中的资产,短期内可能难以变现。但若企业有大量的已上市债券和股票,均可以缓解短期流动性问题。

5.企业若将应收账款出售或将应收票据贴现,另一方面如有追索权,则会增加企业短期债务数量的风险。

6.企业若有负债,或为他人提供的信用担保,均会增加企业的短期支付要求,且为进一步融资设置了障碍。

(三)流动资产的质量

流动资产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短期资源准备,绝大多数流动资产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应转化为现金投入下一轮周转,所以,流动资产的质量也影响今后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质量主要反映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比是否存在高估的问题。高质量的流动资产应能按照账面价值或高于账面价值而迅速变现。流动资产的质量判别应通过分析每项具体的流动资产项目来得出综合结论。

三、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长期负债是指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偿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保证长期负债得以偿还的基本前提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不至于破产清算。所以,短期偿债能力是长期偿债能力的基础。(2)长期负债因为数额较大,其本金的偿还必须有一种积累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所有真实的报告收益应最终反映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所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密切相关的。(3)企业的长期负债数额大小关系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对长期债务不仅要从偿债的角度考虑,还要从保持资本结构合理性的角度来考虑。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又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的改进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根据损益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使用的指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该指标反映的是从所借债务中获得的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外借债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本,企业举债经营的原则是对债务所付出的利息必须小于使用这笔钱所能赚得的利润。否则对外借债就会得不偿失。由此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

但该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表现为(1)对于企业来说举债经营可能产生风险,这个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期支付利息,如果每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所需支付的利息,企业就有可能发生亏损;二是必须到期偿还本金,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更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只衡量其中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而“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

(2)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从利润本身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故使用这一比率进行分析时,还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利息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进一步计算以下两个指标以全面衡量债务偿还情况:

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

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

该指标必须大于1,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看,难以说明这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估计这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又通常是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

2.现金流量偿付比率

现金流量偿付比率=[期初现金余额+本年度付息与纳税前现金净收入]/[利息支付额+本年到期债务/(1-所得税率)]

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增加长期负债的合理性

在现金流量表分析中,当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为负数,而这些不足的现金流量主要依靠增加长期负债来弥补,则需要具体分析。若企业正处在初创时期,为保持资本结构的合理化,用一部分长期负债来支撑企业流动资产的资金需求是正常现象。若企业处于稳定经营阶段,其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已基本确定,营运资本及经营活动的现金需求应以短期融资为主,这时靠长期负债的增加来弥补经营活动的现金短缺往往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企业是为了长期发展需求而进行长期融资时,长期负债增加的合理性也要具体分析,企业长期发展需求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购置或进行长期投资。这时应分析企业资本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主要靠股东的投资和长期债权人来提供,而这两者之间不同行业特征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企业一般需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资本结构,若发生变化,使债务性长期资本所占的比重过大,则可能说明企业财务计划失控,股本融资遇到困难。

二、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除现在所使用的几个比率外,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取决于企业销售量大小及增长情况、成本开支比例及

变动情况、赊销政策及资产管理效率等因素。外部坏境的变化及企业的适应能力是分析企业产生现金能力的关键。这方面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1.分析企业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观察企业近几年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充裕。重点分析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首先要分析基本的经营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如果一个企业一段时期从客户处收到的现金大于它进行的各种经营活动的支出,那么,这个现金流量水平应保持相对稳定的正数。这个数字是企业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基本保证,长期出现负值是十分不正常的,经营活动将难以维持。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在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其现金流量的特征是不同的,现金流量的特征与产品生命周期特征是否相吻合是判断现金流量适当性的关键。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由于企业不同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可能相互交叉,故整个企业的现金流量应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才是恰当的。其次,较多企业将一些现金流量投入到营运资本中,所以还要分析营运资本的投入是否恰当。企业在营运资本上的投入是与企业的有关政策相联系的,如赊销政策决定应收账款的水平,支付政策决定应付账款、预付费用的水平,预期销售增长前景决定企业的库存水平。所以应联系企业自身的战略、行业特征及相关政策来解释企业在营运资本方面的投入是否合理。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比率来分析现金流入与债务偿还的关系: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2.通过分析企业的现金周转期限来判断现金周转的速度。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现金的周转天数实际上等于存货周转天数加应收涨款周转天数减

应付贴款占用天数。企业实际现金周转速度取决于这三个阶段占用现金时间的长短,与会计上的实际购物和实际销售有一定的时间诸位。一般来说,现金周转天数越少,其周转速度就越快,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就越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

(二)企业的短期融资能力

借新债还旧债是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的一种还债技巧,所以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也包括这方面的能力。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往往不能直接从财务报表的项目上看出来,需要对财务报表附注予以分析:

1.分析企业短期借款的融资成本,若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较公布的贷款利息高出很多,说明企业的债权人对企业的信誉较担心,或说明企业尚未得到金融机构的高度信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生短期债务危机时很可能要付出高额代价甚至无法应付。

2.企业是否存在大量未使用的银行贷款额度。这种信贷额度的存在往往是企业保持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体现。

3.企业是否具有良好的长期融资环境。如是否具有配股资格、是否发行过长期债券且信誉良好。良好的长期融资能力往往是缓解短期流动性危机的重要保证。

4.企业的长期资产是不是有一部分可以立即变现。企业的长期资产往往是营运中的资产,短期内可能难以变现。但若企业有大量的已上市债券和股票,均可以缓解短期流动性问题。

5.企业若将应收账款出售或将应收票据贴现,另一方面如有追索权,则会增加企业短期债务数量的风险。

6.企业若有负债,或为他人提供的信用担保,均会增加企业的短期支付要求,且为进一步融资设置了障碍。

(三)流动资产的质量

流动资产是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短期资源准备,绝大多数流动资产在今后的经营活动中应转化为现金投入下一轮周转,所以,流动资产的质量也影响今后经营活动中产生现金的能力。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的质量主要反映为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相比是否存在高估的问题。高质量的流动资产应能按照账面价值或高于账面价值而迅速变现。流动资产的质量判别应通过分析每项具体的流动资产项目来得出综合结论。

三、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

长期负债是指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偿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保证长期负债得以偿还的基本前提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不至于破产清算。所以,短期偿债能力是长期偿债能力的基础。(2)长期负债因为数额较大,其本金的偿还必须有一种积累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所有真实的报告收益应最终反映为企业的现金净流入,所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密切相关的。(3)企业的长期负债数额大小关系到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对长期债务不仅要从偿债的角度考虑,还要从保持资本结构合理性的角度来考虑。保持良好的资本结构又能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的改进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根据损益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所使用的指标。该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该指标反映的是从所借债务中获得的收益为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一般情况下企业对外借债的目的在于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本,企业举债经营的原则是对债务所付出的利息必须小于使用这笔钱所能赚得的利润。否则对外借债就会得不偿失。由此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

但该指标有较大的局限性,表现为(1)对于企业来说举债经营可能产生风险,这个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定期支付利息,如果每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所需支付的利息,企业就有可能发生亏损;二是必须到期偿还本金,衡量企业偿债能力时,既要衡量企业偿付利息的能力,更要衡量企业偿还本金的能力。只衡量其中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的。而“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不能反映债务本金的偿还能力。

(2)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从利润本身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故使用这一比率进行分析时,还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利息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应进一步计算以下两个指标以全面衡量债务偿还情况:

1.债务本金偿付比率

债务本金偿付比率=年税后利润/[∑债务本金/债务年限]

该指标必须大于1,越高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就一个企业某一时期的债务本金偿付比率看,难以说明这个企业偿债能力的好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连续计算五个会计年度的债务本金偿还比率,才能确定其偿债能力的稳定性。从稳健的角度来估计这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时,又通常是选择最低指标的年度。

2.现金流量偿付比率

现金流量偿付比率=[期初现金余额+本年度付息与纳税前现金净收入]/[利息支付额+本年到期债务/(1-所得税率)]

该指标用来评价企业是否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了足以还债的现金流量。该指标大于1,说明企业有足够现金支付利息与偿还本金。

(二)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来分析增加长期负债的合理性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第3篇

一、要注意区分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讲,对于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侧重于研究企业流动资产、资产变现能力与流动负债的关系;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则涉及到企业的资本结构、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等。区别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一个企业虽然长期偿债能力很好,但一旦短期偿债能力出现问题,就要被迫通过出售长期资产偿还债务,轻者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具有较充足的现金或近期变现的流动资产,但长期偿债能力不足,这将导致企业缺乏更多的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使企业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企业的盈利水平难以提高。

二、要注意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财务分析人员一般是将企业的资产与负债进行比较,或者计算其比率的大小,或者计算其差额的多少,并以此作为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强弱的依据。人们把资产看作企业对负债的一种保证,然而却忽视了非现金资产变现价值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上披露的数据并不能代表企业资产变现偿债时的市场价值。比如,财务人员在计算资产负债率指标时,分母中的资产总额包括了企业所有的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其中不仅涉及到流动资产质量不高的问题,还可能存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变现能力差,长期待摊费用不能变现的影响。非现金资产质量的高低影响到财务比率真实性,如果非现金资产质量差,其变现价值就低,则企业实际偿债能力将大打折扣。

三、不能只看负债的规模而忽视其构成。在采用比率指标进行财务分析法时,财务分析人员一般会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通过比较资产和负债规模的比例关系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负债规模越小,偿债能力就越强;企业负债规模越大,偿债能力就越弱。资产与负债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往往只重视负债规模的大小,却忽视了负债内部的结构,没有意识到负债结构也会影响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比如,如果我们忽视了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内部各负债项目的结构不同,可能会错误估计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再比如,从债务的偿还时间刚性来看,有的债务存在固定支付日期,有的债务则没有固定支付日期。一般来说,时间刚性强的债务会对企业造成实际的偿债压力,而时间刚性弱的债务会减轻企业实际的偿债压力。财务人员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忽视负债的结构将会导致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的判断失误。

四、注意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的联系。目前财务分析人员主要是从考察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出发评价企业偿债能力的。这种分析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如果不将其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的分析评价相结合,就不能全面揭示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也不能找到保持合理偿债能力的动因所在。比如,一般而言,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企业偿债能力;而维持合理的偿债能力,又有利于稳定地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但是,不适当地追求盈利能力,则会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而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还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再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速动资产的质量越好,偿债能力也越强;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也就越快,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好。

五、重视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长期以来,对偿债能力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企业现有资产进行清盘变卖的基础上的,并且认为企业的债务应该由企业的资产作保障。这种分析基础看起来似乎十分有道理,但是并不符合企业现实的运行状况。企业要生存下去就不可能将所有流动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更不可能将所有资产变现来偿还企业所有债务。因此,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而正常持续经营的企业偿还债务要依赖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所以偿债能力的分析如果不包括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就有失偏颇。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中,忽视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是非常危险的。

六、重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的重要影响。企业偿还到期的债务一般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用当前持有的资产偿还,二是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偿还。不过,目前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时,主要的偿债能力比率指标都是以评价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为基础架构的,也就是说,我们往往更多地假定企业会以持有的资产来偿还债务。这样评价偿债能力忽略了企业可以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途径解决到期债务的可能性。而在信用市场条件下,企业有可能依靠自身的各种优势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从而化解债务危机。这种短期融资能力是在企业不便于或不愿意用持有资产偿还到期债务时,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有效补偿。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偿债能力时,不能忽视企业短期融资能力,要将其作为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依据和有益补充。

七、注意防范企业债务陷阱。财务分析主要是依据财务会计报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评价。然而,在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要注意防范债务陷阱对财务分析结果的影响。债务陷阱是指企业可能存在但没有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未来偿付义务。导致财务陷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目前会计准则和制度下,有些潜在的偿付义务由于暂不符合披露的要求而没有在会计报表或附注中披露;二是企业通过对会计报表粉饰,故意隐瞒实际负债程度。由于债务陷阱的客观存在,导致财务分析人员在财务分析中,往往低估分析对象的债务规模,由此可能过高地评价其偿债能力。因此,我们除了依据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还要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市场信息等进行比较,发现企业有没有导致偿债危机的情况,这样才能对其偿债能力做出正确的判断。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偿债能力  负债经营  量化资料  非量化资料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考察企业持续经营的能力和风险,有助于对企业未来收益进行预测。企业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关键取决于财务分析中体现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上,即企业的安全性。企业的安全性有两方面含义:能偿还企业的到期财务负担;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这两个因素应同时满足。由于偿债能力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所以在评价分析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重要问题的遗漏,现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从量化资料的角度看 

        (一) 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区别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即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反映企业偿付日常到期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冻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有无足够的能力偿还长期负债的本金和利息。如果说,一个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很强,这并不代表这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就一定很强,因为,在短期偿债能力很弱的情况下,企业就会被迫通过出售长期资产来偿还短期债务,严重时就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虽然具有较充足的现金或近期变现的流动资产,但是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很弱,这将导致企业缺乏更多的资产进行长期投资,使企业的经营规模难以扩大,盈利水平难以提高。 

        (二)重视负债的规模和构成。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1.由企业的所有者投资;2.由企业债权人提供。所以在分析偿债能力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负债规模,当企业的负债既能为企业周转资金带来方便,又能及时偿还时,这样的负债规模是最可取的。同样,负债的结构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分别偿还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如果忽视了负债的结构,那么就会给某一方面负债的偿还造成不容易缓解的压力。 

        (三)充分考虑现金流量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 

企业的偿债能力是由企业的资产来作为保障的,都是通过资产负债表来进行静态的分析。这种思维模式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以放弃所有的资产来清偿现有的债务,还可能存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变现能力差等问题,这就会大大影响到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可用价值。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应该动态静态相结合的来考虑,既考虑到资产的规模,又应该以持续经营为基本前提来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正常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债务主要要用企业稳定的现金流入来偿还,因此,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的时候,不可忽视现金流量对企业的影响。 

        二、从非量化资料角度看 

        (一)认真分析企业的偿债途径。 

企业偿债一般有两条途径:变现现有资产来偿还债务;借新账还旧账的方式。在计算流动比率的时候,要注意人为因素对流动比率指标的影响,因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出于某种目的,可以运用各种方式进行调整,这不只是账面数据能反应准确的。例如,企业可以一本期末还贷,下期初再举债的方式调低期末流动负债余额,或以举借长期借款增加流动资产等方式达到调整流动比率,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分析时应注意联系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变动情况及原因,对企业偿债能力的真实性做出判断。 

        (二)内部经营条件也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在业务中,人们习惯于通过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对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量化指标。然而,虽然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是真实的,但并不代表这些指标反映的偿债能力和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一致,这就要考虑到企业的内部经营条件的不同了。例如,同样生产经营同品牌童装的服装厂,但是两个厂家的生产规模大不相同,其资本结构及其所反映的偿债能力的比率自然也就会大不相同。大型的服装厂流动比率要高于小型的服装厂,但前者的偿债能力不一定小于后者。因此,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判断,还必须与企业的组织管理体制、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历史信用状况、发展阶段等内部因素相结合。 

        (三)考虑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国家的宏观行业政策、信用环境、金融市场、通货膨胀等。这些因素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一个企业要想发展的好,就必须改变自身来适应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从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角度来说,由于资产负债表主要是借助货币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因而只能将那些能够数量化的会计信息通过报表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对于有些重要的不能量化的信息。如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政策的变更以外影响、与会计政策的选用有关的其它重要资料等情况。却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以体现。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无论是出于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揭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程度、预测企业的筹资前景还是为企业进行各种理财活动提供重要参考的目的。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偿债能力的分析准确与否关系着债权人最切身的利益和企业筹资的可能性,因此只有注意常出现的以上难题,综合分析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何日胜: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 ,2006.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范文第5篇

一、现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缺陷

在评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最常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以及它的转变形式速动比率。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比率为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在短期内变现的货币资金、交易性应收账款和各种应收款项等,它扣除了存货、预付款项等流动资产。一方面,它概念清晰,易于计算,而且资料容易取得,也非常便于人们理解,具有很强的验证性。因此,它也很受大家亲睐,成为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另一方面,流动比率本身存在着很多缺陷,一直为理论界所争议,而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的企业纷纷倒闭的例子。本文认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首先,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计算的依据都是来源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资产负债表是一种静态报表。因此,它们只能反映在报表日企业以其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偿还其所承担流动负债的能力。而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确定哪怕是在财务报表前一日的流动比率。而企业对其所负担债务的偿还过程恰恰是一个动态过程。除了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偿债能力还取决于随着时间发生的所需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关系。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没有考虑到流动资产转换为现金或者支付流动负债的时间,企业是分期偿还债务和利息的,每一项债务和利息偿还的时间都是不同的。所以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一般状况和一个时期内的平均水平,也就无法完全依此来判断企业未来真正的资金周转状况。

比如说,某公司拥有100万的流动资产和75万的流动负债,那么该公司流动比率是1.33(1000000÷750000)。如果公司希望维持较高的流动比率或者债权人要求公司有更高的流动比率,该公司可以偿还50万的流动负债,则该公司的财务报表中现在有50万元的流动资产和25万元的流动负债。流动比率是2(500000÷250000),但这一行动可能实际上损害了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其少50万元现金来满足意外的需要。应收账款的上升也会导致流动比率升高,如果为了报告较高的流动比率,延长回收应收账款的时间,这一行为将会损害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却不会在流动比率或者更为保守的速动比率中表现出来。

2、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另一个弊端是,尽管它们的计算简单,但它们的经验参考值存在问题。较高的通常被认为是更好的,但太高可能表明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较低的普遍被视为不利的,但实际上可能是有效的利用了营运资本的结果。

如果流动比率为1,这表明公司几乎无法支付流动负债,但是如果公司善于管理其营运资金,现金流入可与现金流出的需求相匹配,也并不一定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差。当然,这种情况也有着潜在的危险,一个较好的整体现金流对公司保持活力是必要的。

因此,很难精确地确定一个高或低的流动比率,来界定较好的或不利的流动比率之间的界限。尽管很多会计教材具体表明目前流动比率为2是很好的基准,区分良好的和不利的流动性,但考虑到行业的差异和公司营运资本管理的差异,这种概括是危险的。

二、现金周转周期

现金周转周期最早由Gitman(1974)提出,是指公司出售库存及收到出售这项库存应收账款所需的时间,并且提出了用现金周转周期衡量资金的流动性。Hager(1976)也提探究了现金周期的概念,并且指出它在评价企业经营指标方面的重要作用。Richard和 Laughlin(1980)发现了它更多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现金经营状况,同时也提出了现金周期的计算方法。

现金周转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这个公式可以扩展为:

现金周转周期=[平均库存÷(售出货物成本÷365)]+[平均应收账款÷(净销售÷365)]-[平均应付账款÷(售出货物成本÷365)]

公式的第一部分是存货周转天数,计算的是公司将存货销售出去的天数,滞销存货将导致较长的现金周转周期。而销售存货的周期越长,表明存货的变现能力是越差的。相比之下,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流动比率不区分现金流动资产和非现金流动资产。对流动比率而言,库存和现金是一回事,可以立即偿还流动负债。

公式的第二部分,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计算的是公司收回应收账款的天数。如果某公司放宽信贷政策,应收账款的流动性降低,其短期偿债能力将会受到影响有所下降。而流动比率却并不能反映这一问题,对它而言,应收账款越多,流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公式的第三部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是计算公司能够延迟支付应付账款的天数,这部分,反映了某公司通过与供应商的信用关系获得免息贷款的时间的长短。在不伤害供应商关系的前提下,公司能够延迟支付的时间越长,则公司的营运资本运行越好,很可能为公司短期债务的偿还争取更多的时间,减轻公司某段时间的偿债压力,增加公司偿还其他债务的能力。然而,流动比率则将公司维持较大的应付账款视作不利因素,就如前面的例子所示。

综上所述,较短的现金周转周期是有利的,它要求较短的存货周转周期、应收账款周转周期和较长的应付账款周周期,这并不是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背道而驰。而是动态地考虑营运资金的运动,就是公司能够及时地购买库存商品,尽快地销售库存,并在购买商品产生的相关应付账款到期前,收回应收账款。若某公司的现金周转周期较短,即使有一个稍低的流动比率也没有关系。因为,它良好的营运资金管理提高了短期偿债能力。因此,现金周转周期这一动态指标可以补充分析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