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瓶梅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我的意思,请大家先瞅一瞅文章题图。怎么样,是不是有种海报的范儿?只要跟着我一步一步操作,大家都可以做出这样的图片喔!
想要做这样一张把妹子放进瓶子的图片,当然事先得准备妹子的照片与瓶子的素材图片。记住,妹子在照片中的动作与体型一定要大概符合瓶子的形状,如果找一些扎马步、白鹤晾翅或胸口碎大石之类的造型,恐怕很多瓶子都很难“装”得下。而如果妹子有类似韩红一样的身材,那么我建议不要去找瓶子,而是去找一个大点的“缸子”……
找到素材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第一个步骤,先把妹子整个人从照片中给抠下来。由于这张妹子的照片是白底,使用Photoshop的抠图插件Mask pro,很容易就能把她抠出来。关于抠图的方法,咱们杂志也说过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只是抠图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尽量不要留下毛边。
搞定抠图之后,就先把妹子移动到以水瓶为背景的文件中去吧!在这里为了迎合水花的方向,我提前对妹子的图做了一个水平翻转:点击菜单栏中的“图像”“图像旋转”“水平翻转画布”即可。并根据水瓶的形状来调整妹子的尺寸和方向。
虽然我们把妹子已经放了上去,但这样的效果只不过是漂浮在瓶子外面的一张纸片而已。这幅图的目的就是要让妹子看起来是和瓶子融为一体的,营造出身处其中的错觉。为此,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瓶身的反光以及外面包围的水花。所以,这时我们先复制一层作为背景的水瓶图层,并将它移动放置在人物图层的上面。在图层的模式选择框中找到“点光”,将该图层的透叠模式调整为这个后。使用橡皮擦,将人物所在的地方擦一大部分出来,而外面有水花的地方尽量不去碰。
现在再看的话,基本的效果是不是大概就出来了?可是还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人物的颜色和瓶子内的环境并不搭,导致融合感并不高。怎么办呢?当然就是对人物图层的颜色进行细致入微的调整处理咯!
在人物图层上点击右键,选择“混合选项”。接着在弹出的“图层样式”弹窗中,依次勾选左下角的“渐变叠加”和“颜色叠加”,两项的混合模式分别为“颜色加深”与“颜色”,这个一定别选错了。然后根据图片需求调节不透明度,一般这个数值都在50%以下。“渐变叠加”优先照顾到瓶内的光影效果,所以建议最好在“角度”选项中调整至符合环境光的角度,比如我这里就将其调成了0度。
接下来,还要通过其他手段继续来对颜色进行微调。比如使用在“图像”“调整”中的“照片滤镜”功能,添加一个青色的滤镜。除此之外还可以进入“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将色相朝蓝色调整一些,并将饱和度降低。经过这一番调整,人物水下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了。
作为一名精益求精的P S玩家,对图片的细节自然是力求完美。由于瓶子这张图的光源处于瓶子身后,装进去的妹子应该是属于逆光,然而现在看上去并没有逆光效果,这是最后需要处理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评价,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在美术教学目标的制定、课型的设计、现代技术与美术课教学的整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却相对滞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的评价模式,缺乏科学的认识态度和正确的观念方法。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阻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甚至,有时会因评价不当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散失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确立评价标准
初中美术的教学评价必须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不脱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不脱离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不从艺术性考虑,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度量学生作品。在学生参与评价时,教师要与其达成共识。评价标准应侧重于创造性与个性:如内容是否有情趣、是否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与好奇、是否有一定的想象和个性成分。
2.采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家盖慈说:“没有什么东西更能增加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实践证明,得分低、评价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差。所以,美术课除了通过开展游戏倾向的活动增强课堂趣味外,还要发挥好评价的促进作用,及时在评价过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当然,使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方法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而有所不同。同时,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目标要小,起点要低。对学生的感情态度、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等行为出现时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的方法也应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而定,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不能量化的部分,可采用描述性评价、课堂激励性评价等多种方式。
同时也应注意,每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也相应存在不足,所以,教师要提高运用各种方法的能力,扬其长、避其短,保证各种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使评价尽可能的客观公正。
3.采用多种评价形式,促进全面发展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是评价者,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以教师自己的审美观为评判标准,评价结果中教师的偏爱起决定作用。新的美术评价,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活动评价中只起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多主题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比较、反思、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评价结论也较为科学、宽松、现实。
4.构建期末成绩的综合性评定体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说明:学校美术教学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评价分成“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由此可见,在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中,假如教师单凭主观印象或一次绘画考试而确定学生的成绩,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教学中应改进学生期末美术成绩的评定方法,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方式。
根据《大纲》和《新课准》的要求,我们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测试为辅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整体美术素质。
基础知识和欣赏评述可以用试卷测试的方式,在期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美术的种类、色彩知识、书法常识、基本技法和作品赏析等,可以作为考察的内容。基础知识的难度应适当降低,使学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对枯燥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畏惧心理,以利下一步学习。欣赏能力的考察以提高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可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如平时作业的评价可计算出每次作业的分值,再根据学生每次作业的等级给出分数,最后得出总分。学习态度和课堂纪律以质性评价为主,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表现,结合学生的自评给予客观的评价。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的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是深化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能否实施科学的教育评价显得至关重要。初中美术教育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形成科学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此,美术教师要更新观念,美术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客观行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探索一种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教育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评价。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1、点击进入今日头条的官方网站,点击登录,进入登录页面,输入个人账号进行登入;
2、登录完后,页面会刷新返回到首页,点击选择今日头条网页顶端的”媒体平台“;
3、在媒体平台页面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媒体类型,其中”个人“即自媒体;
4、进入申请页面,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资料包括个人信息和自媒体介绍以及辅助材料等;
关键词:网络平台;美术作业;欣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036-03
众所周知,美术作业是指学生为了完成某一美术学习任务或者掌握某种绘画技巧而完成的美术创作,学生的美术作业水平不一,显示了学生的审美个性及绘画技术的纯熟度,想要增加学生活动欣赏评述的时间、拓宽空间,单单依靠课堂45分钟是不够的,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博客模式”的网络交流平台,能够给学生交流提供更多的途径与渠道。
一、网络平台、欣赏与评价的内涵
1.网络平台:网络平台既是一个虚拟平台,又是一个应用与教育系统的高科技信息互动平台,它集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人们可以把自己的资料放在平台上实现资料共享和展示等为大家所共知的地方,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快捷、实时沟通。
2.欣赏与评述:什么是欣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 欣即欣喜、喜欢,赏即赏识,肯定别人的才能或者作品的亮点,从中获得令人愉悦的感受,并给予重视与赞赏,我们通常理解的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愉悦,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而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与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除了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之外,还应用语言、文字等表述自己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二、美术作业欣赏评价现状
1.美术作业欣赏现状。传统的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欣赏通常被教师视作后备或者调剂方式,因而不予重视,就笔者所了解的美术课堂欣赏过程而言,就存在着以下问题:
(1)时间有限。在美术课堂上40分钟,一般分为五个环节:导入、认知、技能、欣赏、总结。学生练习后对美术作品欣赏时间安排一般是五分钟,五分钟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要欣赏、要思考、要交流、要表述等,这样平均下来,每个环节也就只有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可供学生欣赏的时间太少,这样学生只能对画作有一个大概直观的了解,很难进行细致的观察,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去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
(2)作品有限。由于学生绘画能力参差不齐,学生里真正能在规定的15分钟左右完成作品的大约只占一个班人数的30%,而且往往都是那几个人,所画的作品风格、水平变化不大。
(3)欣赏走过场。课堂上,虽然教师都认识到欣赏的作用,也都有作品欣赏的环节,但往往是走过场。简单展示作品,只是让学生稍微看一看、简单说一说,就算是欣赏了。学生根本未进行深入的感受、体验、分析、判断。这样的欣赏是空洞的,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不到培养,艺术素养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4)家校未能互动。由于有的美术作品未能完成,学生很少会展示给家长欣赏,所以家长基本没有机会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美术作品。并且由于美术是专科的原因,家长更少去监督与检查作业的完成,使未完成的学生作品造成丢失或损坏,美术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去与家长就美术作业进行交流。
2.美术作业评价现状。目前的美术作业评价还很不到位,因而对于美术教学所起的辅助作用不大。美术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极大补充,通过审查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学生的整体水平等,美术作业不同于语数外作业,它的内容涉及绘画、雕塑、手工等,如何建成有效、合理、动态的作业评价系统是每个美术教师都应该主动探索的问题。
在以往,常见的一种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及评判方式给出学生分数等级,评判过程只需要一支笔即可,这种方式显得随意而主观,忽略了师生交流、生生探讨,因而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出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新课改后,为适应新的教学需求,不少教师意识到传统的评价方式的痼弊,认为以往的一笔定优良过于片面、简单、机械,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自觉转为对美术作业的过程性评价,美术作业的评价开始突破传统,由静态点评转为动态观测,一时出现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档案袋”即使其中一项富有典型借鉴意义的评价方式。
新型的评价方式肯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受现实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容量显得过小,且不够直观,评价主体与对象单一,评价结果难以综合、保存,考虑到这些,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美术作业欣赏评价成为美术教学的必然选择。
3.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美术作业欣赏评价具体措施。校园网络的完善,如“校校通”、“四配套”等现代化工程的实施,为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作业评价提供了硬件支撑,使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美术作业欣赏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措施如下:
(1)收集学生美术作业。倘若作业是文字形式的,学生可以自己上传。如果是绘画、制作,学生能在课堂控制时间内完成,则由教师利用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先进科技来收集,其他则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协助下收集和提供,这个过程能够很大地培养学生整理、收集信息的能力。
(3)处理学生美术作品。同上,学生可以在教师或者家长帮助下完成对自己创作图片的处理,比较常用的处理软件有photoshop、ACDSee、fireworks等,学生为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必然会进行加工,在兴趣的带领下就会很快学会摄影技巧、图片的处理技巧,提高自身现代化技术设备应用水平,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以岭南版小学五年级《人的表情》这一课为例,课堂上教师在给学生展现了各种人的表情,继而边示范边给同学讲解在绘制人的表情的一些技巧,最后留有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观察表情并完成表情创作,倘若学生能够及时完成,则教师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并处理后上传至网络平台,倘若没有,学生也不必紧张,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
3.学生美术作业。
(1)电子画册。顾名思义就是指画册的电子版,学生在一个学期中往往要完成多份美术作业,为了对比个人学期前及学期后的画作水平,或者是展开班级小组比较,应注意对历次作业的积累,整理及建立“电子画册”,画册由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自主设计、自主命名,可以是《山水集》,也可以是《单元画册》,电子画册因此具有综合的意义,它不仅使学生美术作业的欣赏与评价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呈现阶段性特征,同时也成为学生成长与进步的记录。
(2)论坛。论坛是网络上极其方便的一种沟通平台,信息技术普及的今天,各大学校都开辟有自己的论坛,只要申请一个美术作业欣赏评价的专栏,就可以集思广益,学生的美术作业不管是文字形式的还是图片、影片都可以在上面,通过搭建论坛,可以汇聚包括同学、朋友、专业人员、教师、家长等多方人员的参与,评价因而显得丰富而多样,也就具备了客观性,另外,这种评论可以使用匿名的形式,这样,就使参与评价的人员能够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使评价显得公平公正,为美术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指导。
(3)博客模式。博客是以网络为载体,因此具有简易、便捷、丰富等诸多优点,“博客模式”的作业欣赏平台实质上就是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信息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上网都很方便,因而搭建“博客模式”的作业欣赏评述平台就具有可操作性,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以及相关内容链接,并且能够促使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不妨充分利用博客的这些优势,和学生共同申请一个博客账号,由教师充当博主,对学生实行管理与组织。
4.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美术作业欣赏与评述的网络平台搭建之后,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之中教师起着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有必要把学生的美术作业放在博客上进行展示,并说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或者是引入其它内容的链接,从而引导学生发帖评论,这样有助于兼顾自评、互评、师评三个方面,也使美术作业的欣赏与评价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之中,更延伸到课堂之外,时间和空间都没有了约束,作品有限、欣赏走过场等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评论一定要言而有物,多用美术语言以培养学生应用规范语言表达审美感受的能力。另外,想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欣赏与评价,教师一定要保证博客内容的不断更新,更要注重其中富有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时进行评价管理,适时删除“灌水”,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激发学生自我探索的兴趣。最后,注意变学生与教师双方的沟通为家长、学生、教师三方的沟通,增强互动,融生活于美术之中。
以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第五册《现在、未来的我》课题为例,学学生创作既要注意勾勒出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更要运用夸张、拉长变形的艺术创作手法展现自己长大后的面貌,不管是课余作业还是课后作业,课堂上留给学生欣赏与评价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欣赏与评价应当是一个细致而又具体的工作,倘使搭建了美术作业欣赏评述的网络平台,就可以集思广益,让学生就某一个学生的作品,展开更为深入细致的评论,比如说人的某种神态、气韵、配饰如何勾勒,色彩怎么搭配等,并提供可以借鉴的画作,能集中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力量寻求一种审美的统一,发挥欣赏与评价的最大效用。
三、网络环境下的美术作业欣赏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是否高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术作业欣赏与评价的效果,倘若课堂之中,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怎样在网络环境下展开交流,那么即使有好的意见也无从上传,与此同时,不管是数码相机、扫描仪等设备的使用,维护水平,还是学生对photoshop、ACDSee、fireworks等的掌握情况都对网络平台中充分展开作业欣赏与评价提出了挑战,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加强评价管理,保护学生自尊心。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美术作业评价具备开放性、随意性等诸多特点,这在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目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评价者任何一个不假思索、偏激或者错误的评价都有可能打击到自尊心强的学生,挫伤学生自信心,因而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评价管理,甄别有效信息,积极促进美术作业评价朝健康良性发展。
3.专家点评,增强评价客观性。网络欣赏与评价不应该只局限在班级个人、教师或者学生家长身上,因为美术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个人主观的欣赏感受,只会使评价信息过于冗杂,不能为教学更好的展开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获得提高,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突出教师和相关专家的点评,给学生以启迪。
4.与课堂评价相结合。课堂是教学的核心,美术作业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利用网络平台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因为多元反馈,所以教师能够获得不错的作业效果,但网络平台上侧重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吸收,只有与课堂评价相结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深入理解评价内容,并自觉根据评价修改自己的作品。
总而言之,正确,有效、积极、充分地展开学生作业美术作业欣赏与评价环节,利用网络资源是不二选择,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及其信息传递的便利性,为学生欣赏评价拓宽时间与空间范围,丰富美术作业展评方式。网络资源在今后必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美术教学中,设计出功能比较齐全、使用方便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仍待我们去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吕榕麟.小学学科教学与网络技术整合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5,(6).
[2]吕晓阳.计算机网络与应用[J].广州:广东科技出版设2002,(1).
关键词: 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 学生发展
评价反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贯穿、整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实现三维目标起着调节、强化和矫正的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差,从课堂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和方式,到教学安排等方面,都缺乏信息反馈和调节、强化与矫正的有意思考。课堂教学评价是沟通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桥梁,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实践。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美术课堂的认识
学生对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做得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
(一)注重美术课堂评价的情感性。
我校有特殊性,是一所城郊结合部性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大部分是外来工子女。他们没有城里孩子生活和学习的优越条件,没有参加过艺术方面的培训,虽然爱画画是孩子的天性,但是连油画棒、手工纸等材料,家长都不愿意出钱购买。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艺术素质不重视,班上总会有一大部分绘画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赞扬,逐渐丧失绘画激情。对这些学生,教师更应注重教学评价的情感性。
(二)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评价。
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做到与学生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特别是在我校,教师更应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用鼓励的和赞扬的眼光欣赏他、肯定他,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人没有智力高低与好坏之分,只有智力的特点不同”。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处在相同的智力平线上,不同的只是智力特点。在我任教的三年级中有个学生,美术课上从来不主动参与,课堂作业也是完成得马马虎虎,开始我挺气愤,总是责怪他,后来我在同学那里得知他是运动小能手,跑步速度特别快,运动会上总能为班级争得荣誉,他最喜欢上体育课。于是,在美术课上我开始关注他,对他的一点儿进步都及时鼓励与肯定,慢慢地,我发现他对美术课有了兴趣,课堂上能举手发言,绘画作业也能认真完成。虽然他在班级里不是画画最好的,但是老师对他的肯定和欣赏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也增强了信心。
二、优化美术评价模式的阶段性
(一)自主体验阶段。
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体验和有目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评价的时效性。如《动物面具》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模仿秀”情境游戏。教师戴上老虎面具模仿老虎,让学生评教师模仿的老虎是否表现出了它的王者风范,再让个别学生头戴老虎面具,模仿老虎的吼声与动作。有目的的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增强了评价的时效性,强化了审美意识.在这种集听觉、视觉、体验、认知为一体的“模仿秀”评价中,学生不知不觉进入到“动物面具”的教学情境中,在情感上真情投入,在行动中积极参与。
(二)感悟合作阶段。
本阶段内容包括:①小组学生之间感悟作品,合作寻求审美的共识。②组与组之间互补评价,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看法。如教学《我是一只小小鸟》一课,为了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灵性,我创设了“闯”难关的教学情境,以感悟、合作、审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宽松愉悦和谐的评价氛围给学生搭建了审美实践展示的舞台,他们敢于评论老师泥塑范作中存在的不足。作为美术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宽松愉悦和谐的评价过程不仅让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协作性、创作的灵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让师生的审美情感与价值观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审美创新阶段。
美术作品完成后,为了让学生增强成功的自信,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集中评价,强化审美创新意识。
1.学生自评。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推举较好的学生总结提炼,也可随机选一名学生代表,以自我评价的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成功的经验,共同分享成果。自评包括评构思评创意等,自评后允许老师和同学们以评委的身份给予肯定或建议性的评价。
2.学生互评。旨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互评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善于管理、交往、合作的能力。互评可以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评价作品的优缺点或提出改进建议,互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了其对艺术美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