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qdii基金

qdii基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qdii基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qdii基金

qdii基金范文第1篇

收益率与投资时机高度相关

qdii基金与其投资标的(海外基金)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海外基金的涨跌意味着对应的QDII基金收益的变化。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投资于QDII基金所获得的收益与其入市时间具有更高的相关性。QDII基金均为开放式产品,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投资者可以在任意时点进行申购,也可以随时赎回,而海外基金累计收益率或QDII基金累计收益率实际上与投资者的获利水平并无太多关联。在QDII基金的投资决策中,投资时机会对最后的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以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1991年,是多家中外资银行QDII基金的投资对象,招行、渣打银行及花旗银行的QDII基金成立时间在2007年和2008年。如果两位投资者的投资时机分别选择在2007年末与2008年末(2007年末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净值为33.92,2008年末的净值为13.50),并假设两位投资者同时在2009年末选择终止投资,前者的投资期间收益率为-19.16%,而后者的投资期间收益率高达103.11%;假设这两位投资者同时在2010年末终止投资,前者的投资期间收益率仅为5.10%,后者则高达164.07%。这充分说明对于QDII基金而言,进行投资的时间对最终收益的获取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各个银行发行的QDII基金对应的是同一只基金,在同一个投资时段内,投资者在任何一个银行购买相应的QDII基金获得的收益率是相同的。用QDII基金自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来判断某一款QDII产品的投资业绩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对发行银行也是不公平的。

发行主体有影响

发行银行在QDII投资基金的选择上必须充分体现谨慎原则,要为作为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投资者甄别基金。在海外基金运行过程中,发行银行应该及时提供信息来让投资者做出决定。发行银行利用其专业的投资知识和丰富的投资经验为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排除基金管理者投资管理能力欠缺、操作不当等各种主观因素带来的非系统风险,从而使投资者仅需应对QDII基金的系统风险。在产品运行中,发行银行对投资者及时的风险提示,以及客观准确的申购、赎回建议,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投资者的最终收益。

QDII VS 国内基金

qdii基金范文第2篇

7.68%,QDII的美好时光

美国涨,欧洲涨,金砖国家涨,连委内瑞拉都大涨250%,今年投向国际市场的51只QDII基金平均收益达到了7.68%,有45只取得了正收益,堪称从成立起就饱受质疑的QDII基金的美好时光。6只负收益的QDII基金均为大宗商品主题基金。

还有2个月的时间,今年全年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上不了4%,但还是跑赢了3%的一年存款利率。

3.21%,货币基金没落

上一年市场资金流动性紧张之下大放异彩的货币基金,终于回到常态,在央行连续降准和巨额逆回购之下,再也难现平均5%以上的高收益,今年以来只有3.21%的平均收益。有暂时不用的闲钱买货基,买短期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理财人的习惯行为。

2.82%,基金新一哥争夺战打响

285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2.82%,有179只取得了正收益,在今年指数下跌的市场中,给了被套多年的基民一丝暖意,但也仅仅是一丝。公募基金曾经的一哥王亚伟在今年抽身离开,去年的新晋冠军博时的夏春也离开公募,进入四季度,新一哥的争夺战已经悄无声息地打响。与2011年股票型基金的冠军比抗跌不同的是,今年的冠军争夺战比的是赚钱能力。

在最为激动人心的股票型基金冠军争夺战中,杜猛领衔的上投新兴动力以截至10月19日的28.86%的年内净值增长率一骑绝尘。而上半年的冠军;由余广和、陈嘉平共同领衔的景顺长城核心竞争力,则以22.6%的收益率名列第二;刘明月的广发聚瑞以22.39%的收益率位居第三。

5.09%,债券基金年

尽管2012年还没有画上句号,但公募新基金募资规模接近4300亿元,刷新了2006年创下的4046.44亿元的历史新高。这样的成绩却让基金人士高兴不起来,因为2012年新基金规模的扩张,主要来自固定收益资产的扩张。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新基金尤其是固定收益基金繁荣的背后,往往是以股基的缩水为代价。固定收益资产大哥是债券基金,今年前三季度发行成立了41只,募集资金近千亿元;二哥是货币基金,T+0交易的实现未来可能代替活期存款实现井喷;最近出现并快速扩张的是和银行抢钱的三弟,叫短期理财基金,一只产品就动辄百亿的规模让新成立的几亿元规模股票基金不得不汗颜。快速扩张的固定收益基金市场,使得债券基金经理、分析师、营销人员从上到下,一人难求。2012年时债券基金年。

中国债券信息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基金增持债券470.3亿元,总持债量达到了20078.97亿元,突破2万亿元,刷新历史新高。

0.06%,扶不起的指数

指数基金今年平均收益零涨幅,位列所有基金收益倒数第一。但在132只指数基金中,有71只取得了正收益。在2000点附近买点指数型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6000点时抢着买的朋友们,2000点反倒是怕了?

可以场内交易的ETF基金这两年大热,这不指数基金前十名中,过半都是ETF的身影。

1.86%,没有了王亚伟的混合基金

没有了王亚伟的混合基金没落了,失去了和股票型基金争夺偏股型收益第一名的能力。排名第一的中银收益今年以来15.06%的收益都排不进股票型基金收益的前十名。而从华夏辞职休息了半年的王亚伟,终在深圳前海成立了法人为自己的私募基金,投资人2000万资产起的传说,让所有投资界的人士都翘首以待。神话会继续还是破灭?

私募中有英雄

qdii基金范文第3篇

QDII市场已从原来的冷清变得越来越热闹。近期,基金系QDII产品开闸,可以预见,随着基金公司的加入,原来银行系QDII独占鳌头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基金系QDII的加入表面上是对银行系QDII的挑战,实际上由于两者的特色不同,也可以说二者是互补的。

银行系QDII:稳健为主

今年5月,银监会出台新办法,允许银行系QDII投资香港股票,这一新规定一举改变了此前银行系QDII只能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扣除汇兑损失后收益不佳的局面。银行系QDII:投资股票资产不得超过50%,这一规定注定了它是一种中低风险的产品;目前银监会仅和香港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因此银行系QDII尚只能投资港股;而且购买起点较高,一般为30万元;同时银行QDII多采取外包策略,即购买境外投资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的票据。

对银行QDII投资范围的规定和投资方式的选择,就决定其目标客户是稳健型投资者。但银行QDII可与外汇、黄金等投资设计成结构性产品,或提供保本承诺,对投资者有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9月以来银行系QDII以投资基金型产品为主流,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推出的QDII产品均为这种类型,该类型产品挂钩单只基金或多只基金的组合,还有兴业银行将发行的新款QDII理财新品 “环球理财2号――港股基金宝”和工商银行将发行的东方之珠Ⅲ――“富甲天下”都是投资于开放式基金的;另外,外资银行如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主推的QDII产品也全部是基金型。花旗的QDII可由投资者自由选择挂钩施罗德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或股票型基金。

事实也证明,挂钩单只基金或多只基金组合的QDII产品收益相对较高。例如,招行于9月25日成功发行的两款QDII产品:“金葵花”QDII之“景顺中国基金”链接票据和QDII之“富达基金-中国焦点基金”链接票据,据悉,自9月25日至10月11日半个月时间,两只产品以美元计价绝对收益分别达13.5%和13%。中国银行于今年5月成立的“中银稳健增长”主要投资香港开放式股票基金的QDII产品,截至10月16日以人民币计价收益率为28.64%。

这虽然与国内的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无法相比,但是在成熟市场获得这个收益率也实属不易。

基金系QDII:全球配置资产

正是看到银行系QDII只能束手束脚的投资香港市场,基金系QDII一出炉便打着全球配置资产的旗号。目前已跟证监会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境外监管机构已达33家,涵盖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但是已经发行的四只股票型QDII基金(不包括华安国际配置,其为配置型,属于老版QDII)也各有特点。

由表4可以看出,四只QDII产品都是基金系的,但是投资范围大不相同:南方QDII产品定位为全球精选配置基金,可以全球配置基金,但是投资股票只投资港股;而华夏基金的首只QDII产品将是一只全球股票精选基金,投资范围将涵盖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以及新兴市场等全球市场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嘉实QDII则主要投资在香港联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纽交所上市、在境内有重要经营活动的上市公司优先股和普通股,主要是以“中国概念”为核心;上投QDII则以亚太地区为主要阵营,看重的是推升亚太地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内需与基础建设,受惠于内需消费提升、基础建设增长的大盘成长股将成为该基金的首选。

qdii基金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势不甚理想,前两人季度,基本以单边下跌为主。尽管7月份以来市场出现反弹,但今年1至8月,上证指数累计下跌幅度还是达到了19.12%。反观海外市场,整体表现明显好于A股市场。反观国内QDII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佳。2010年之前成立的9只QDII基金全部为负收益。其中,前8个月业绩表现最差的海富通中国海外精选收益率为-13.29%,表现最好的华夏全球精选收益率也仅为3.03%,9只产品的算术平均收益率为-7.79%,落后于美国标普500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的表现(表1)。

以QDII中表现最差的海富通中国海外基金为例,重仓中资大盘蓝筹股成为其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该基金二季报显示,其十大重仓股中,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太保、中国石油、中信银行、中国石化、中国平安、中煤能源等公司的H股,而这些股票在今年上半年整体表现平平。尽管跌幅小于这些股票A股同期跌幅,但依旧没能够实现正回报。

尤其是今年4月以来在中国政府进一步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以及五月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加剧的负面影响超出市场预期,海外的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在5月出现了较大跌幅。

该基金在二季报中表示,“虽然有谨慎的态度,但对于中国政府严厉调控房地产的政策还是准备不足。行业虽有所调整,增加了能源、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的配置,减持了金融和资本货物行业,但风险控制有待提高。”

另一只今年跌幅较大的QDII基金是交银环球精选基金。该基金在全球市场进行配置,并非单一市场。二季报显示,该基金在香港市场股票投资比重占基金净值39.09%,在美国市场股票投资比重占基金净值的29.23%,为其股票投资中最主要的两个市场。

而从其股票配置来看,该基金同样偏好中资蓝筹股。前十大重仓股中,包括中海油、中信银行、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的H股。这同样是导致该基金业绩不佳的重要原因。

不过,对于后市,该基金表现得比较乐观,认为“现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依然处在经济的复苏阶段,货币政策也相对宽松,基本判断这个阶段属于经典的股票市场会获得良好表现的阶段。基于这种判断,我们趋于视目前的疲弱为一个增加成长股持仓的好机会,而不是缩向防御的信号。”

相对而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表现较好。尽管其在二季度末的资产配置显示出较高的股票仓位,但净值损失有限。而在7月份的反弹中,该基金净值迅速回升。从其资产配置来看,相对比较均衡,除了中资蓝筹股外,该基金还配置了三星电子、必和必拓等全球知名公司的股票。

从几只QDII产品的表现可以看出,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基金管理人的表现趋于保守和平庸。投资组合过于常规化,缺乏进取性,未能充分体现职业资产管理人超出普通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与水平。

量化投资不是黑匣子

国内机构投资者推出量化投资产品已经大致有6年的历程。2004年,国内第一只量化基金面世,但此后五年,一直没有此类产品。直到2009年,量化基金才重出江湖,多只量化基金产品发行。从陌生到熟悉,从掌声到质疑,量化投资之路并不平坦。不过,基金公司发行量化投资产品热情不减。数据显示,包括目前正在发行的长信量化先锋,今年上半年已发行了三只量化产品。

量化投资:重在寻找“大概率”

前期由于上半年市场的整体震荡,量化投资多少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声音,投资者也一度对量化投资产生质疑。其实,量化投资是一种投资手段,主要借助现代统计学、应用数学等方法,通过对历史表现的长期考量,从中寻找历史规律,发现并复制这种规律。这种规律往往是“大概率事件”,但大概率却不尽是均匀分布的,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观察和检验,所以现在来评价量化基金的业绩或许为时过早。

量化投资:不是黑匣子

谈到量化投资,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模型。量化投资不是黑匣子,不是靠一个模型就能一劳永逸的被动投资,量化模型必须经历不断的跟踪、检验、优化以及永无止境的改进。定量投资与普通的定性投资一样都是主动型投资,只是运用的投资方法不同,其精髓和优势就是,它是人脑的延伸和发展,可以让投资人更全面、系统的看到所需要的东西。

量化投资是把各种逻辑通过数量化的方式表达,其中必须包含各种经济、政治含义,这样得到的投资结果才有真实意义。

从1970年定量投资在海外全部投资中占比为零,到2009年定量投资在全部投资产品中的份额中占30%以上,主动投资产品中大约有20%到30%使用定量技术,而量化投资已经成为全球基金业的主流投资方法之一。

量化投资:精准止损规避风险

对于量化基金,另一个重要方面则是在风控把握上。如何加强风险控制的把握,尽量避免基金在投资中的大起大落是量化投资能否成功的关键。

qdii基金范文第5篇

详解基金类QDII

所谓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首字母缩写,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是在一国尚未实现本外币完全可兑换(尤其是资本项目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本国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变通方式。阿根廷、韩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均施行过QDII制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

具体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是金融监管机构批准部分具备一定条件的国内金融机构,向境内企业和居民募集一定数量的人民币,通过本外币兑换,用外汇投资于境外资本市场的一种过渡性制度安排。而这种海外投资制度载体便是QDII产品,亦被称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即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向境内投资人发行的、将募集所得资金投资于境外市场的理财产品。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QDII产品被分为银行系、基金系、保险系等不同类型。

自2007年至2012年6月,中国境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总共发行了921款QDII产品,其中绝大部分产品是由外资银行发行的。从投资对象来看,QDII产品绝大部分都是投资于海外投行发行的结构性票据或海外基金产品,其中,投资于海外机构发行的基金产品的QDII产品数达到342款,产品占比为37.13%。

尽管基金类QDII产品与其投资标的(海外基金)具有一一对应的相关关系,海外基金的涨跌意味着对应的QDII产品收益的变化。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投资于基金类QDII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其入市时间具有更高的相关性,基金类QDII产品均为开放式产品,没有固定的投资期限,投资者可以在任意时点进行申购,也可以随时赎回,而被部分媒体所热衷讨论的海外基金累计收益率或QDII产品累计收益率实际上与投资者获利水平并不太多关联。

在基金类QDII产品的投资决策中,投资的时机会对最后的投资收益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991年,是多家中外资银行QDII产品的投资对象,招商银行、渣打银行及花旗银行的QDII产品成立时间在2007年和2008年。如果两位投资者的投资时机分别选择在2007年末与2008年末(2007年末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净值为33.92,2008年末的净值为13.50),并假设两位投资者同时在2009年末选择终止投资,那么前者的累计收益率为-19.16%,而后者的累计收益率高达103.11%;如果假设这两位投资者同时在2010年末终止投资,那么前者的累计收益率仅为5.10%,后者的累计收益率高达164.07%。这亦充分说明了对于基金类QDII产品而言,进行投资的时间对最终收益的获取具有重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各个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对应的是同一只基金,那么在同一个投资时段内,投资者在任何一个银行购买相应的QDII产品获得的收益率是相同的,因而用QDII产品成立以来的累计收益率来判断某一款基金类QDII产品的投资业绩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对发行银行也是不公平的,因为不同银行发行的投资于同一只基金的QDII产品面对的是同一个基金净值,而产品发行时间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累计收益率。

但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不同的银行进行基金类QDII产品的投资并非对投资收益没有一点影响。

从金融投资的专业角度来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市场整体波动所带来的系统风险和单一投资对象自有的非系统风险,其中系统风险是无法避免的,而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策略进行有效的规避。

发行银行在QDII投资基金的选择上必须充分体现谨慎原则,要为作为委托人和受益人的投资者甄别基金;在海外基金运行过程中,发行银行应该及时提供信息来让投资者做出决定。因此,发行银行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就体现在,发行银行利用其专业的投资知识和丰富的投资经验为投资者最大限度地排除基金管理者投资管理能力欠缺、操作不当等各种主观因素给投资者带来的非系统风险,从而使投资者仅需应对基金类QDII产品的系统风险,另外,在产品运行中,发行银行对投资者及时的风险提示,以及客观准确的申购、赎回建议,也会直接的影响到投资者的最终收益。

总的来说,基金类QDII产品的投资收益取决于投资者对于投资时机的选择,但作为零售投资人并不应该盲目选择。另外,投资者在选择银行进行投资时,还需要考虑银行提供的产品是否丰富,丰富的产品线便于投资者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以有效的分散投资风险。在投资者资产配置比较单一的情况下,当投资者所投资的产品面临较大风险时,投资者可以及时将资金转移到其他的产品上去,不仅能有效的规避风险,还能避免由于退出资金的闲置而造成损失。

下半年海外经济走势好转

2012年下半年,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走向依然不明朗,因此投资者在进行海外金融资产配置时需要随时关注所购置的金融资产的风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