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写教学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对语言和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才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而在语文内容的学习中,写作最能够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新要求逐渐落实,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教学也不再局限于单一方法,但现实情况表明,大多数教师仍未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仍然采用固定模式进行语文写作教学,即使使用了多样方法,也是换汤不换药,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各种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一、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
(一)学生缺乏兴趣
当前导致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偏低的原因有许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初中阶段学生刚刚离开松散的小学学习过程,小学语文过于基础和片面,学生很难直接进入初中语文的有效学习,加之写作又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单调的文字和阅读经常使学生陷入仅听从教师讲解,机械地复述范文格式的境地,长期下来,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教学就是对文字的“复制”,既无趣又无用,课堂氛围长期处于一种沉闷的环境中,最常见到的景象就是教师只要讲解和训练写作,学生就会唉声叹气,闷闷不乐,丝毫没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想法,写作教学质量自然也会随之降低。
(二)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设计教学方式的思维方向,先进的教学观念会让教学手段更加先进,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特点,落后的观念会导致学生的思想与教师产生分歧,影响教学效率,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今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教师的教学观念长期停留在传统教育的阶段,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自己的思想主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当今时代教育理念不符,因此,写作教学陷于困境。
(三)教学手段单一
落后的教学观念所指导出的教学手段也是落后而单一的,初中教师普遍认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较差,难以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写作这一枯燥的文字训练内容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常常禁锢学生的思想与想象力,强迫学生利用教师的思想写作,用“标准答案”的框架压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乐趣,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
二、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就应当有针对性地分析其质量降低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就是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众所周知,教师疲于规范学生,不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教师讲解以“那一抹春光”为主题的话题作文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一段春色盎然的景象,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春风拂面和鸟语花香,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说出内心对这一段景象的感受,这种方式让学生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被激发,写作兴趣自然也会被激发。
(二)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内容、策略的指导思想,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自身,跟紧时代的教育进程,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写作的意识,例如,教师在设计写作训练课题时,可以征集学生想要写作的题目,从中选取比例最大的题目进行教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要,抛弃刻板陈旧的主导思想,让写作教学的质量逐渐提升。
(三)创新教学手段
一直以来,初中语文教师都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常常产生对写作的抵触心理,因此,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出新鲜感的同时产生兴趣,才能够真正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走出课堂,观察外界事物,写作的关键因素是对需要写作题目的感知,而长期困于教室的学生常常言辞空泛,语言夸张,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先用语言讲出写作思路或写作内容,抑或美好而富有哲理的句子,而后再付诸笔尖,避免传统刻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的重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的形式下认识全新的写作,非常有利于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整体语文教育体系的过渡阶段,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高,也最易把握写作情感,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兼顾学生的兴趣、教学的观念和教学手段,将写作教学的主旨贯穿于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1
我是一名新老师,进校工作时间有点特别,我是在期中试后进入学校工作的,我接手的班级是高一(23)、(24)、(25)班,这三个班级之前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师带的班级。接手之前我了解过这三个班的具体情况,这让我非常有压力感,之前的老师教学非常好,这三个班的成绩特别棒,我担心我接手后会把他们带偏了。我知道担心是没有用,最重要的还是要实际行动去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把这三个班带好。下面就是我上学期的一些工作总结。
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须有长流水。在当代社会,知识不断更新,教学理论理念也要不断的跟进,才能适应时代教学发展的需求。本人深知这个道理,因此在本人进校工作的这段时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新观念以及高考考纲考点,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了尽快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知道高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和高一历史内容在高考中的地位,我在网上购买过关于此方面的书籍阅读,充分利用,借鉴、吸取书籍中的清华,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增长了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除此之外,我也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新教师回报课,并经常听本科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争取每一节课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节课。
二、虚心请教。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论经验、论知识都不如老师教,那么现在的我最需要做得就是虚心向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在这里我非常庆幸,在接手教学工作前,学校安排我们新教师到本科组去听课,除此之外还得到备课组长的经验指导,例如如何备课、如何写好教案等等。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尽快成为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就必须要不断的学习,虚心请教,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互相交流上课的思路,互换教案,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
三、备好课。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就必须得备好每一节课。因而备好课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每备一节课我都先认真阅读几遍教材,然后再结合考纲考点和这三个班的实际情况写好教案制作课件。对于自己难以讲解的地方向其他老师请教,尽量做到自己每讲的一节课学生都能有较大的收效。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
新教师汇报课后,自己知道在教学中所存在的明显缺点:讲多练少,课堂是自己的不是学生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的教学的主体,那么自己的课堂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展了。这就需要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首先观点,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
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授之以渔的同时,也有意识的慢慢地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从基础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的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一些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历史实践能力。
不足:在自己知识经验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还是没有体现出来,基本上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不未真正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去讲解每一节课,教学思路未能及时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进行更新。这些不足都是往后得细细的纠正的地方,希望在新的学期能有新的进步。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2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从本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特点出发,注重从高中学生更热衷于从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去探讨问题的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所撰写的论文“结合时事热点,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一文,获校教学论文二等奖,并被编入学校教学论文集。
在本学期,积极参加学校的一切政治活动及各项学术报告会,积极参加升旗仪式。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团结同志,钻研业务,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出勤率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情况:
本学期担任高一·(5)(8)(9)(10)四个普通班的教学工作。针对扩招带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的特点,着重从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知识入手,并通过对具体史实的讲解,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讨“为什么?”的转变。
本学期因面临历史会考,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① 高效稳妥地完成《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学工作。
主要依据同学们学科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快新课讲授进
度,以变有更多地时间复习2本书,备考会考。为此作了周密计划,在“五一”后立即结束新课,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
①高效扎实地落实基础知识,搞好会考2本书的复习。
在要求学生每周复习一本书的前提下,为落实基础知识,年级组几位课任教师通力合作,编写了以选择题、(两册共二百四十多题)综合练习题为主的复习提纲,自己打印、作答案。工作量相当大。虽然工作较累,但能为同学们会考取得好成绩,再苦再累心也甘。
② 加强题型训练,提高同学们的答题能力。
在会考复习的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试题的训练,特别是相关题型的训练,如:如何解选择题、答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使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会考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高一·八班入校时,据年级组统计贡献人数为17人,高一会考该班A级为24人,不及格者仅为两人。(体育生)
三、教研情况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组里的各项教研活动,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历史会考阅卷中,担任组长。
作为钟令彩的指导教师,能够尽己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坚持听课,具体指导,较好地完成了新教师的多媒体公开课,使钟令彩老师成为一名胜任者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3
这学期文理分科后我担任高一3个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我始终坚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成绩,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受,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考试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本学期以来,我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教学方面。特别是钻研业务和备课占了大部分的时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上好一堂课,没有备好课是不行的。备课时我能够认真钻研教材、教师用书、课程标准,虚心向同教研组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反复观看教学录像,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时常和同组有经验的老教师研究教学环节。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
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先成才,后成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在本学期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名师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在向本学科及其它学科和班主任的请教中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管理,教学组织等,这些都对于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平时还注意在网上搜寻与教学相关的资料课件,听网络课程,努力充实课堂。在给学生讲解练习之前先就自己不是很明白的问题向组内老师请教或上网查资料解决,就知识,方法,技巧,思维等给学生予以指导。
(一)调查对象与要求
调查采用问卷和座谈的形式。以今年参加继续教育的8个班共380名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回收有效问卷368份。被调查教师遍布粤北山区各市、县、镇中小学。其中,中学教师276人,他们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为:48.9%为大学本科学历,45.5%为大专学历,5.4%为大专以下学历;其中4.4%为高级教师,46.7%为一级教师,48.9%为初级教师。小学教师92人,他们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为:9.8%为大学本科学历,35.7%为大专学历,54.5%为大专以下学历;其中17.4%为高级教师,40.2%为一级教师,42.4%为初级教师。调查前不用任何暗示性语言,更不涉及到教师的继续教育成绩评定,只对问卷内容作简单解释,使他们在理解问题时趋于一致,要求教师实事求是答卷,以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准确可靠。
(二)调查项目及结果
调查表设计的项目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见表1。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因素
在问卷调查和课后交谈中发现,造成粤北山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对落后的因素很多,佃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不够
从问卷调查表中发现:大多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收不到明显的效果。许多学校领导认为,继续教育花钱费力,特别浪费教学时间。培训完后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大,在当前应试教育为主的形式下,还是抓中考和高考来得实惠。许多领导和教师几乎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只要中考和高考的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至于对各种各样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因为看不到成绩而显得不那么重要。许多教师认为,继续教育只是学习一些教学理论,强调一些课程改革方面的问题,有些还是旧调重弹的知识,对教学水平提高不大,更谈不上对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教学任务过重
由于粤北山区在广东省属于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福利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教师外流的现象比较严重。各县用于教育的财政经费偏紧,对教师的补充不及时,使粤北山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偏重。加上每年都要应对中考或高考,对小学六年级、初三和高三的教师来说,双休日、节假日几乎被各种补课占满,教师身心疲惫。本次继续教育是第三轮培训的最后一年,时间安排较紧,大多数课程安排在正常教学时间内,毕业班的教师难以抽出时间进行继续教育。
(三)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从调查结果看,中小学教师对本地区继续教育设置的课程不满意率高达46%。与教师交流后进一步发现:本次继续教育只要选两门专业课程,其余六科可以选择公共学科,拿够学分既可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加上开出的课程是二年前定的,基本上是一些老的培训课程,不能提高教师的兴趣。
(四)培训教师的水平和敬业精神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都是由各地区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我校两院已合并为韶关学院)负责,几乎没有专职继续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时,临时抽调教师来应付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国家级或省级培训,由于大学教师本身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现状不熟悉,对中小学教学体系认识不够深入,加上培训教师在大学都有各自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只能把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作为一种附加教学任务来应付。
(五)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这次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和时间安排不满意率达到51%。主要是本次培训安排在正常的教学时间,教师要参加培训必须请假,培训完后还要抽时间将自己所缺的课程补回来。有些教师因为不能调课而放弃了本次继续教育的机会,有些教师则采用培训一或两天就回校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对培训方式,教师们更不满意,因为全部是在韶关教育学院上课的单一形式。
(六)培训费用过高
从调查中发现,认为对继续教育培训费用过高的教师占89%,只有40人认为继续教育培训费用较合理。与教师们交谈时发现,认为继续教育培训费用较合理的都是效益较好的厂矿子弟学校或省市重点中小学的教师,他们的继续教育费用由学校承担。大多数教师的继续教育费用由自己负担,从收费情况来看,粤北地区每轮继续教育收费600元,加上每次来回的差族费和住宿费用共计不下2000元。对于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教师来说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三、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学校领导和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在一个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里,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思想,成为每一名中小学教师不可抗拒的现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更要高瞻远瞩,解放思想,尽最大的努力提供一切条件给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特别应注意改正那种只重视高考和中考的应试教育恶习。
(二)改变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应该多样化,将目前的讲授式为主变成多种形式并存。如增加各种讲座,将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新成果、STS等方面的专题结合起来;将实验改革专题研究带到高校实验室里进行,调动每一名理科教师动手改进实验,讨论、探索各自的实验教学体会;有指导性地针对某个新问题的读书班,以如何写教学论文,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如何进行教改科研还可以针对各个县、区、镇的不同情况,在双休日将中小学教师相对集中到某个教师多的学校,继续教育的教师下去授课,特别是公共课程更应采用这种方式,以每个学校为单位进行授课。这种方法可大大地节省参加继续教育教师的差族费,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将培训时间尽可能地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每次培训必须统筹安排,各门课程统一集中在两个星期左右穿行。增加中小学教师动手、动口的机会,举行课例分析、组织优秀中小学教师现场讲解、示范,观看优秀中小学教师上课的录像,并当场评议来提高教师的听、说、写与评课的能力。
增加网上教学,粤北山区尽管在广东省属于贫困地区,但比全国经济平均水平略高。近几年,省政府下大力气抓电化教学的建设,大多数中小学已配备一到两间多媒体电教室,目前已初步具备开通校园网络进行继续教育的条件。只要政府加强引导和加大投入,继续教育的网上培训模式将大有可为,对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扩大培训范围将起到积极地作用。
(三)与时俱进,改革中小学继续教育课程
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逐步展开,新的《科学》课程不久将完全进入中小学课堂,现在的教师都是我国师范院校培养的单一专业人才,这种专门人才难以胜任综合理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需要。在当今师范教育模式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进行改革,把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继续教育模式引入我国,在继续教育课程中结合《科学》、《社会》的课程标准,开设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课程供教师选择。采用假期集中培训或脱产培训的方式来解决当前中小学严重缺少《科学》教师的被动局面,避免重复高中综合科教学采用各科教师轮流上课、解题,特别是涉及到三科知识的综合题,各科任教师只讲自己的专业知识部分,既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又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