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术后康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范文第1篇

经过正规的治疗之后,肝癌病人就进入康复期了。康复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事项,如果不认真对待,便会影响身体的康复,甚至导致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这里谈谈肝癌手术后康复问题。

不少肝癌病人经手术治疗后,往往自认为“已经没问题了”,从此便和医生“拜拜”,甚至医院寄去随访的信件也不回复。实际上,这样做对肝癌病人的康复是很不利的。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在所有的癌症中,肝癌是属于转移率、复发率较高的一种。

肝癌手术切除之后,仍要定期进行门诊检查。检查什么呢?除了必要的体格检查外,还要进行肝功能、甲胎蛋白、超声波检查。体格检查很重要,最好找经治的医生,因为经治医生了解病情和治疗经过,最容易发现症状和体征上的某些变化:俗话说“病急乱投医”,其实,病急不能乱投医,病不急也不能乱投医,肝癌和其他癌症患者更不能乱投医。肝癌和其他癌症患者,与他们的经治医生应当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共同对付癌症。在康复期经常与经治医生会面,实为上策。还有一句俗话说:“久病成良医。”肝癌病人最好能成为自己的“良医”,这实际上也是医生的愿望。定期检查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是了解自己病情的一条途径。国外的医生常向病人坦言病情和预后,由于传统习惯的不同,这一点在我国似乎还行不通。掌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相关数据,对病情的变化自己心中有数,有利于及时采取康复措施。此外,定期接受胸片和超声波检查也是必要的。

康复期不但要定期接受检查,有时还要继续进行治疗。肝癌虽然已经切除掉了,但并没有万事大吉,更不能高枕无忧,这是因为癌肿的具体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有的癌肿周围有一层包膜,有的则没有;有的癌肿的小血管内可以见到所谓的“癌栓”,有的则没有。这些情况不同,术后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一些患者还要再进行一个阶段的治疗,以此巩固和提高疗效,预防转移和复发=

经常采取的方法:一是中医治疗:通过传统的辨证论治,可以提高病人的体质,改善和保护肝功能,预防可能出现的转移和复发:二是生物治疗。生物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干扰素在治疗肝癌和防止复发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只是价格比较昂贵。三是介入治疗。即在肝动脉内进行化学药物灌注和栓塞治疗。此外还有一些治疗方法。尽管方法各不相同,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力控制肝癌,防止转移和复发,改善病人的体质,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也正是这一共同的目标,把肝癌病人和经治医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

除了定期复查和接受必要的治疗以外,肝癌病人在康复期还要注意保肝。肝癌常常发生在肝炎和肝硬化的基础上,所以。采取保肝措施十分重要。保肝的关键在于自我调节,不饮酒、不抽烟、不滥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通过食疗进行饮食调理,也是很重要的辅助措施。

术后康复范文第2篇

【关键词】骨折术后 家庭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145-01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均为农村出院患者,其中男82例,女26例;年龄8~82岁,平均年龄45岁;上肢骨折32例,下肢骨折60例,骨盆骨折1例,腰椎压缩性骨折15例,其中采取内固定术患者78例。

1.2 干预内容 情志干预,饮食干预,功能锻炼干预,并发症及登合并症的治疗干预。

1.3 干预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每周入户干预,村卫生员每日入户指导,并填写表格。平时电话随访。

2 干预方法

2.1 情志干预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常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再加上经济方面的负担,绝大数患者有担心害怕的心理,所以患者的精神负担重。我们的干预方法是,一是向患者本人讲清楚其本身骨折的预后转归,以增进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二是对患者家庭成员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对病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有准备,能够耐心细致照顾病人,避免烦燥不安或不耐烦的情绪在病人面前出现。三是对患者家庭做一些医学科普工作,提高家庭对医学知识的兴趣,这对配合医生的干预工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医护、患者、家属三方面配合,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及时全面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志变化,做到体贴、关怀、安抚和照顾,使患者思想放松,了解病情,减轻心理压力,充分建立治病的信心和决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相信自己通过治疗完全可恢复健康。,共同做好患者的情志干预。

2.2 饮食干预

骨折后由于伤后气血失和,骨折组织的修复需要合理的营养,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修复均依赖肾精滋养和肾阳推动。又骨折后均存在气滞血瘀之病机,故对每个病人根据辩证,我们分别给拟相应的食谱,以补肾精的食物为主,辅助以活血化瘀的中药。另外注意患者脾胃功能强弱,在不影响病情的基础上,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嗜好,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避免出现因营养过剩出现肥胖现象。

2.3 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

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皮肤温度、感觉、运动、疼痛等情况,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对骨折的转归十分关键。

2.4 辅助疗法的护理在康复锻炼同时,中西医结合用药活血化瘀,另对部分患者配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磁场、低中频电流刺激等理疗方法,结合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手法,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有利于血肿吸收和骨痂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康复锻炼相辅相成,能达到筋骨并重,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的目的。

2.5 功能锻炼干预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恢复尤为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囊挛缩,使骨折端得到有益于加速愈合的间断性生理应力,促进骨折修复。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大影响,可以益气活血,舒筋活络,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但是没有指导的家庭功能锻炼随意性很强,不系统,不持续,往往达不到效果,因此我们给每个病人制定了时间,肌肉收缩次数,关节屈伸角度,负重时间强度等具体指标,并要求病人或家属每日记录。

在进行肢体和关节功能锻炼前应把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解除其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克服患者怕痛思想和消除家属怕活动后会加重病情的误解。使其自觉地进行功能锻炼。

3 小结

骨折的院内治疗只是骨折治疗的开始,在家庭良好的康复锻炼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积极的家庭干预,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减少病人心理障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会南.《内经》精神病理论特色浅析[J].中国中医药学刊,2001,19(6):546.

[2]尹梅君.浅谈骨折患者的中医饮食调护[J].中医药导报,2006,12(9):62.

术后康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手曲肌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超声波疗法

[中图分类号] R6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9-208-02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机械化操作的增加,手部创伤的的数量及严重程度在逐步上升,其中又以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最为常见。屈指肌腱断裂修复或肌腱移位术后,为防止术后肌腱再次断裂,一般采用石膏屈指位固定,但长时间的制动,易造成肌腱黏连,关节僵硬、挛缩,引起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迁移,甚至终生残疾。因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不可缺的重要地位,为此,术后进行手部康复治疗,尽量减轻残障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本院对Ⅰ期,Ⅱ期肌腱移植术后手功能障碍的患者,积极采取早期功能锻炼+超声波疗法,与传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屈指肌腱损伤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1~47岁。其中42例为钝器割伤,18例为挤压伤。均为右侧手。分为两组,术后早期予功能锻炼+超声波治疗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自己开始功能锻炼为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1~48岁。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20~46岁。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受伤原因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早期功能锻炼方法

观察组术后早期活动[1-2]可限制外来肉芽组织的生长,促进滑液扩散,使缝合端产生张力,从而加强肌腱的强度和滑动能力,缓解肌腱的黏连,促进肌腱愈合。方法为:(1)术后3d,开始做手指被动活动,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小幅度活动,2次/日,每次5~10min。(2)7~14d可行中等度被动活动,即屈肌腱作被动完全屈曲活动。3次/日,每次10~15min。(3)2~3周,可行手指轻度主动活动,此期活动次数及活动时间不受太大限制,以自觉手指有轻微酸胀感即可。(4)满3~4周后,即可行较大程度的被动活动及中等度的主动活动,患者可行主动屈曲锻炼,或在健侧手帮助下活动。(5)6周后,可行抗阻力性主动锻炼,如握拳、对指、对掌、健身球类等动作,并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及力度,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训练患手。对照组术后采用石膏固定,呈屈曲位,3周后去除石膏,患者自行活动患指,活动时间、强度等无明显要求,恢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物理治疗及被动锻炼。

1.3 超声波疗法

患者在术后2~3周行手指的被动及主动活动的同时,加以超声波治疗,可减少粘连及增加手部血液循环,共同促进手指的功能恢复。治疗步骤:患者取舒适,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涂以耦合剂,声头以适当压力紧贴于治疗部位,接通电源,调节治疗时间及输出剂量,匀速移动声头,待治疗结束时,将超声输出调回“0”位,关闭电源,再将声头移开,擦净声头与皮肤上的接触剂,并用75%的酒精消毒声头,每日1次或2次。治疗时间及输出剂量调节:一般采用治疗时间为5~10min,大面积可适当延长至10~20min;输出剂量为0.5~2.0W/cm2的小剂量和中等剂量,根据治疗面积,声头速度一般为2~3cm/s。治疗中注意添加耦合剂,保持声头与皮肤组织间紧密接触,不得留有任何细微间隙,移动治疗时勿停止不动,以免引起疼痛反应或皮肤灼伤,且不得卷曲或扭转仪器导线,注意仪器和声头的散热,如有过热应暂时停机一段时间,再继续使用。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60例患者经过康复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采用国际手外科联合肌腱损伤委员会制定的(total active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方法[3]来评定伤指的运动功能,即各关节屈曲度之和与各关节伸直受限之和的差值。各关节伸直以0°为准,过伸部分不计。优:活动范围正常;良:患侧TAM大于健侧的75%;可:患侧TAM大于健侧的50%;差:患侧TAM小于健侧的50%。本研究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5%;对照组优良率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9,P

3 讨论

屈肌腱修复术后第1周粘连开始形成,第2~3周粘连更加致密。故早期最需要解决的是粘连问题,因粘连可严重影响手的功能,而早期活动能抑制修复区的炎症反应,减轻粘连,从而促进肌腱愈合[4-5]。术后为了使肌腱松解能达到预期效果,需注意以下方面:(1)因术后疼痛和水肿原因,影响患指活动,需予以对症治疗,避免患者因为疼痛而拒绝行康复治疗,从而影响治疗效果。(2)早期活动应视缝合时间、方法、缝合紧张度及损伤状态等情况具体而定,避免不良活动而导致肌腱再次断裂。(3)康复锻炼时需循序渐进,尤其主动锻炼需逐渐加强,锻炼次数由少到多,锻炼力度由小到大。(4)行康复锻炼时需由医师或康复师在旁进行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功能锻炼,避免不良手法导致治疗效果不佳。(5)行手部康复治疗的同时,需重视患者心理治疗,积极予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增强康复治疗信心;尽可能使患者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加强自主康复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超声波在屈肌腱修复术后的主要作用是[6]改善组织营养,促进生物体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和营养状况,从而对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能获得较好疗效。再有软化瘢痕,可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有助于手术后治疗瘢痕、硬皮症及挛缩等。因超声波在治疗中既可作用于机体局部,亦可影响某一节段或全身,故临床上把超声波应用到神经系统、心脏和血管、骨骼、肌肉及结缔组织、皮肤、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其他系统上,均能收到较好的治疗作用[7]。

手部肌腱断裂术后康复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粘连、硬化及挛缩,改善肌力,恢复废用性肌肉萎缩,避免患者留下永久性残疾。术后早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及恢复情况,除指导患者行主动功能锻炼外,治疗师还可采用揉、捏、搓、弹、按、拔、伸等手法对周围组织及关节进行治疗,它能促进关节间滑液的生成,抑制修复的炎症反应,减轻粘连;减轻关节硬化,进而促进肌腱愈合。术后3~4周再辅以单纯超声波治疗,针对超声波的作用原理,促进血液循环,软化瘢痕组织,最终促使肌腱粘连明显减轻,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可以更早地、最大程度地恢复手的功能,保证了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以上对照可以看出,经过早期康复锻炼+微波治疗仪治疗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Chesney A,Chauhan A,kattan A,et al.Systematic review of flexor tendon rehabilitation protocols in zone Ⅱof the hand[J].Plast Reconstr Surg,2011,127(4):1583-1592.

[2] 刘文辉.手部肌腱断裂吻合术的注意事项与健康指导[J].医学信息,2010,23(2):259.

[3] 潘达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4.

[4] 周卫东,李永军,崔新艳,等.屈指肌腱断裂术后康复40例[J].现代康复,2000,4(7):1070.

[5] 徐晓东,袁林,张莉.Ⅱ区指屈肌腱断裂57例显微修复的治疗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2):219-220.

[6] 何成奇.物理因子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术后康复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护理

断指损伤在作业、意外伤害中比较常见,断指再植术后存活指必须逐渐恢复手指的功能才被视为手术成功。手术质量是断指成活的关键,而康复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再植指功能恢复是整个治疗成功关键所在。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本院对33例72指断指存活再植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72指,男26例,女7例,年龄11~63岁,平均年龄35岁。损伤原因:电锯伤14例,切割伤8例,机器绞伤7例,皮带绞伤4例。单指再植18例,2指再植10例,3指再植5例;拇指离断38指,食指离断物4指,中指离断10指,环指离断5指,小指离断5指;离断部位:手指末节5指,中节60指,近节7指。均给予清创再植术,克氏针内固定70指,微型钢板固定2指。患者平均住院48 d。

1.2 评估指标

1.2.1 指关节活动度 关节活动度测定也是运动系统功能检查基本内容之一。用以评价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及程度,并作为制订康复计划及评价康复效果的依据之一。关节活动度检查一般用角度计进行,手指的正常活动范围是伸屈、背伸。

1.2.2 根据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1] (中华医学手外科学会2000)评分,优100~80分;良79~60分;差59~40分;劣40分。

1.3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术后1、3、6、12个月复查,

进行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分为:术后1个月39分以下72指,术后3个月可达40~56分70指,术后6个月可达57~70分68指,术后12个月可达71~90分定58指。

2 康复护理指导

2.1 心理护理 本组大多处于青壮年时期,断指致残,严重影响美观、工作和生活,有紧张、焦虑、烦躁、恐惧等心理。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慰劝解工作,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功能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增强信心,处于治疗的最佳状态。对于盲目乐观心理,认为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就恢复者,医护人员则说明断肢(指)再植术后手功能恢复的进展情况,只有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才能逐渐恢复断指的功能或部分功能。

2.2 康复护理

2.2.1 早期(保护期)术后0~2周 临床给予抗痉挛、抗血凝、抗炎治疗,保证再植指成活,此时一般康复不介入[1]。术后3~4周:康复目的是配合临床预防感染,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修复血管畅通和加速修复组织的伤口愈合。措施包括:①外科的治疗仪治疗,2次/d,20 min/次,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渗出液吸收,保持创面干燥,应注意患者肢体感觉丧失,强度小,以免引起烫伤;②对未制动的关节,给予轻微的屈伸被动功能锻炼,对肩、肘关节做主动活动练习,以免因长期制动面影响其他关节的活动范围;③教育患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育患者再植指应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引起血管痉挛;不吸烟或避免被动吸烟,不能进食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咖啡糖、浓茶等,以免血管收缩危及再植指的血液供应,引起再植指的坏死;④应抬高伤肢,保持略高于心脏平面,减少水肿;⑤保持心情舒畅,预防便秘,避免诱发血管痉挛因素。

2.2.2 中期(松动期)再植术后5~8周 解除手的制动后开始,目的是控肿,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腱粘连。措施包括:①正确指导患者主动练习手指的伸、屈和钩指、握拳等动作,动作要轻柔,以免拉伤修复的组织;②教会患者用健指视觉来代偿皮肤感觉的丧失[2];③遵嘱予中药熏蒸洗,减轻伤肢的肿胀,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但应注意患者肢体感觉丧失,水温控制在38℃~48℃,15~20 min/次,避免引起烫伤;④必要时,遵嘱予锻炼后手保护性夹板外固定[3]。

2.2.3 后期(强化期) 后期是从术后9周开始,直至患者不需要康复治疗为止。该阶段是手功能再锻炼时期,重点是力量的训练,促进肌力协调性、耐力(通过抗阻训练)和功能性活动,感觉再训练等。措施包括:①去除克氏针内固定后全面进行手指关节各方向运动,动作应轻柔平稳,达到最大幅度时再适度用力,使关节区域感到紧张或轻度酸痛感;②对再植手指进行被动牵伸活动,此法牵伸力较强,但手法应轻柔,以引起关节有紧张感或轻度酸痛感为度,切忌使用暴力或引起明显疼痛,以免引起新的创伤;③肌力和耐力练习,可采用从轻至重的分级抗阻训练,引起适度疲劳为度,通过用手指按、捏、揉、夹、分离橡皮泥的方法,分拨豆类、拉弹力带锻炼的方法进行增强手指肌力、耐力及改善手指灵巧性,协调动作训练[4];④练习各种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性活动,如扣钮扣、执笔、执筷、穿针缝衣服、绘画等[1];⑤让患者分别按闭眼-睁眼-闭眼过程反复训练识别不同的物品,如硬币、豆类、纺织品,用钥匙开门、拿东西、扣钮扣、系鞋带打结等[5];⑥局部以磁疗、超短波理疗、红外线照射及中药熏蒸洗或中药烫熨治疗。由于本院是一所基层医院,服务对象大多是经济不富裕的农民、工人。在中、后期患者都已出院,医护人员鼓励患者自我锻炼,并给予详细具体的书面指导,示教正确锻炼的方法,定期复诊、定期检查。当患者锻炼中出现肿胀或疼痛加重,应指导患者减少锻炼的次数、强度。

3 讨论

完成再植手术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即使肢体再植成活,如果不能恢复一定功能,也等于无效手术。因此为了达到挽救肢体并恢复其功能的目的,术后必须进行精心的护理、恰当的治疗和科学的康复锻炼。

断指再植术后康复训练目的,是让患者通过功能锻炼恢复手指的功能。医护人员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进行分阶段指导,并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个性化训练方法,在实施训练计划时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随时调整,不强求一致。术后早期局部肿胀和疼痛训练的艰苦和漫长常常阻碍了患者功能锻炼的进展和持之以恒。因此,应耐心解释,认真宣教,精心指导,及时鼓励,说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坚持不懈锻炼,告诉患者断指再植成活指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做好宣教,可介绍同种手术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使其通过交流感受,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通过科学的功能锻炼方法,术后有计划而且有效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积极的早、中期肌力、耐力训练以及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后期的感觉训练、作业训练等,有利于再植指功能恢复,减少致残率。

参 考 文 献

[1] 陆廷仁.骨科康复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118.

[2] 唐庆林,田万成,范钦平,等.感觉训练对再植指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6(3):162.

[3] 程国良.断指再植的发展与提高.中华手外科杂志,2003,19(3):129.

术后康复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脊柱侧凸;术后;康复训练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多个节段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形成弯曲,多数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前后凸、肋骨和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韧带肌肉的异常[1]。脊柱侧凸作为脊柱外科的难点之一,从治疗、护理到康复等各个领域都包含专科性强的理论,尤其对于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对脊柱侧凸患者术后开展康复训练知识的宣教不仅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而且根据患者的需求,采取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提高手术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共接收脊柱侧凸患者67例,其中男23例,女44例;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12.6岁;其发性侧凸52例,先天性侧凸11例,其它4例;前路手术10例,后路手术5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胸椎侧凸42例,腰椎侧凸4例,胸腰椎侧凸21例;术前Cobb氏角,最大120度,最小45度,平均50度。

1.2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48个月,术后Cobb氏角最大45度,最小20度,平均25度。术后无一例出现下肢感觉、活动功能异常。除一例发生感染外(经抗炎治疗后痊愈),其余无并发症发生。

2术后康复训练

2.1肺功能训练患者多有因脊柱畸形导致肺扩张受限,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在术后,特别是全麻后容易引起肺不张或肺炎,危及患者生命。为此,术后第1天起进行肺功能训练。①有效咳嗽、咳痰方法:嘱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端屏气片刻再用力连续咳嗽2-3次,将气道内分泌物咳出;②吹气球方法: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将肺内气体用力吹入气球,3次/d,每次15min;③吹乒乓球方法:将3-5个杯子装满水,乒乓球放入杯内,嘱患者将漂浮于第一个杯子内的乒乓球深吸气后吹入最后一个杯内,每次练习10min[2];④向装有水的密封瓶内吹气:方法:密封瓶内装半瓶水,将吸管一根插入瓶内,深吸一口气后将肺内气体吹入吸管,见水面出现水泡为有效,2次/d,每次15min;⑤扩胸运动:注意进行该运动时两肩尽量后伸,2次/d,每次15min。

2.2胃肠功能训练腹胀是胸腰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部呈膨胀状态,肠充气,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严重腹胀可使膈肌升高,影响呼吸功能,也可使下腔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3]。术后当日起,行以下功能训练:①腹部按摩法:指导病人以脐周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2次/日,30min/次。②做自主收腹、缩肛活动,3-4次/d,5-10min/次。

2.3肢体功能训练(1)术后1-3天,行以下功能训练:①脊柱轴式翻身,1次/2h。②四肢屈伸功能训练,2次/日,10-20min/次。③股四头肌舒缩运动,3次/日,10-20min/次。(2)术后3-5日,行以下功能训练:①颈后伸前屈、侧旋侧屈,4次/日。②耸肩活动,以肩关节为主,进行上举、外展、旋转活动,4次/日,10-20min/次。③双下肢直腿抬高训练,3次/日,15min/次。④对抗性直腿抬高运动外加阻抗力训练,3次/日,10min/次。(3)术后5-7日,行以下功能训练:①五点法和三点法腰背肌功能训练,3次/日,10min/次。②上肢抗阻力训练,应用橡皮筋牵拉上肢作肩上举、外展、肘屈伸活动,5min/次,3次/日[4]。(4)术后7-14天日,行飞燕式功能训练: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双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头肩部和双腿同时抬起背伸,形如飞燕,2次/d,30-50个/次。

2.4负重站立训练术后7-14日,可按体形制作上体支具,在佩带支具坐起无不适后可于床边站立片刻,待站稳半小时后,再佩带支具离床活动,进行负重站立训练:①在床旁进行抬腿及屈膝运动,20-30min/次,4次/日。②下蹲运动,勿弯腰屈膝下蹲,注意保持脊柱直立,3次/日。③甩腿运动,双手扶栏或叉腰,前后用力甩腿,交替进行,5-10min/次,3次/日。④倒退缓慢行走训练,10-20min/次,4次/日。⑤体侧运动:双足并拢,靠墙站立,双手中指贴于大腿外侧中线,一侧中指沿大腿外侧中线缓慢下滑,身体逐渐侧屈至极限,然后还原。脊柱向右侧弯者做左侧侧屈练习,脊柱向左侧弯者做右侧侧屈练习[5],5-10min/次,3次/日。

2.5形体训练①坐位训练:两脚平踏地面,背部紧靠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面。②站立训练:靠墙站立,双肩及髋部紧贴墙壁,抬头挺胸,收缩小腹,保持双肩等高水平。③卧位训练:睡硬板床,侧睡时双膝弯曲,两腿间夹一枕。仰卧时膝下垫一软枕。④跪位训练:左、右偏坐,轮流进行。左侧凸者,重点练右侧偏坐;右侧凸者,重点练左侧偏坐[6]。

3小结

脊柱侧凸术后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持之以恒。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是脊柱侧凸康复的必要保证,把康复训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从思想上认真对待。术后活动强度因人而异,应注意训练的方法和患者的配合,忌简单、粗暴,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保证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有平.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1):43-45.

[2]周智.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75-176.

[3]裘法祖,孟承伟,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44.

[4]李雪平,钱兴皋,刘方刚,张辅才.脊柱侧凸矫形术的康复治疗操作规程[J].现代康复,2001,5(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