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季羡林的作品

季羡林的作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季羡林的作品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第1篇

我们立足学情,依托课内教材开展此次国学周活动。在国学周期间,六年级语文学科恰好学到季羡林先生的《怀念母亲》。因此,我们决定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走进国学大师季羡林,做讲孝懂礼的毕业生”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把国学中的经典理念落实在日常行为中。 

此次活动采用系列交叉的形式进行,主要包括“读(课内外研读季羡林的作品)、查(季羡林的生平)、批(季羡林的作品)、展(手抄报、画展)、写(硬笔书法书写季羡林经典语录)、践(导之以行)”,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领略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 

走近季老,启智心灵 

以语文为龙头学科,学生从季羡林的生平、不同时期作品、经典语录等方面逐步了解这位国学大师;在英语课上,利用精彩两分钟,让学生从季老精通多种语言角度介绍季老,多方位地认识这位国学大师;品社课上,老师向学生讲述季羡林先生生前的学术成就和趣闻轶事;学生在美术课上还为季老先生创作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宣传画。 

在讲授《怀念母亲》一课前,语文老师推荐学生阅读季老的《赋得永久的悔》《听雨》等作品。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在字里行间感受季老的文学底蕴和真挚的情感,对季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在批注里写道:“母亲为了让作者吃好,自己宁可不吃,真让我感动,生活中妈妈不也是这样对我的吗?我要懂得珍惜这份母爱。”学生通过深入的阅读,感悟到了季老对母亲的爱及自己不能尽孝的终身悔恨。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季老越来越崇敬,他们专注地誊抄季老的语录,希望把这些经典语言铭刻在心中。 

有的学生在周末去北京大学踏寻季老的足迹,游未名湖,赏博雅塔,立志做有用的人;有的家长带孩子们参观了孔庙国子监、郭沫若故居、梅兰芳故居等。有一名学生参观孔庙后在日记中写下:“也许我取得不了季羡林先生这样的成就,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永久传承下去!” 

走进季老,内化行动 

在第一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用行动践行着季老的思想,真正地走进季老。 

学经典,学贵力行,要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行动。学校向全体学生倡议:在家中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生们承诺在日常生活中为父母减轻生活负担,尽力做好所有能做的家务劳动。活动中,有的家长在承诺卡上写道:“盼望孩子能在这项活动中提高自理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体会父母辛苦,更加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更加快乐健康地成长。”有的家长在给班主任老师的短信中写道:“此次活动,让孩子更热情、更主动地去劳动。周末她发烧了,不仅不让家长照顾,还坚持按照承诺书中的内容,帮妈妈刷碗,让我们全家都感到既惊讶又欣慰。”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季羡林 散文 质朴 淡雅 平淡美

雅俗之争,浓淡之辨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进程中的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祟雅还是趋俗,喜浓还是尚淡,集中体现着当时人们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趣味。而随着历史时代的不断发展,“淡雅”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文学和艺术的审美中却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崇尚“淡雅”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和艺术中一种相当普遍的审美趣味。但是爱好“雅”的人对于“雅”的偏好却又各不相同:有的以“古”为“雅”,有的以“淡”为“雅”,有的是以“不俗”为“雅”,还有的以“平和”为“雅”。清贫的家世,严格的家教,朴厚的性格,对文学的喜爱,使季羡林这位博学广识的学者型知识分子得以有博而雅,有雅而淡,不仅能够在知识的海洋、艺术的氛围里,体味淡雅的意境,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自觉地追求淡雅的艺术趣味。因此,他在散文创作中自觉形成了“淡雅”的审美追求,在创作中自然地以“淡”为美,并树立了“淳朴恬澹,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由此使得他的散文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平淡美”的特质。

一.朴厚的个性气质

季羡林散文在创作中之所以自然地以“淡”为美,自觉形成对“淡雅”的审美追求,这与他个人的性格、为人密切相关。季羡林朴厚的性格和质朴的为人影响了他对散文“淡”美的追求。“老北大,在外国得博士学位的之也不穿西服,可是长袍的料子,样式以及颜色总是讲究的,能与人以潇洒,高逸的印象。季先生不然,是朴实之外,什么也没有。”[1]可见季老的朴实是与生俱来的,不会随时光与地位的改变而变化的,即使西方文化与西方生活的熏陶也不能改变。朴实成了季老品行的魅力,谢冕说:“季先生的魅力来自于他拒绝一切装饰的平易和朴素。”“他只是极普通的说话,做事,写文章,用他的平常心,平常态,平淡至极的语言,却让人从中照出了自己的渺小,浅薄和虚华,从而生发出深深的敬畏之情。”[2]这种质朴的个性在他的散文写作中则表现为用平淡的语言表达浓情,用直白的方式表达深情。

二.为文的质朴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第3篇

在我看来,中国大陆去年被低估的两本传记中,一本是《我和父亲季羡林》,另一本引进台版书《巨流河》虽然被列入榜单,但却因被“静悄悄删改”了许多而少了几分成色。

按理说,有公正心的评委们都应该注意到《我和父亲季羡林》的价值,也确有几个书榜初评还用它点缀了一下。知情人称,对季承先生这本书的打压出自高层。想像得出的理由无非是,它戳穿了又一个大师神话,还原了有缺陷的季羡林的人生图景。这当然不合当局的口味,点到为止的“封杀”已经算网开一面了。更重要的或许是,大众也不买季承的账――他们不愿意接受平平常常的伟人,因为那太不传奇,太缺少仰望的高度。仔细想想,“仰望”这种姿态似乎是从小就有的,对课本上的每一个铅字,老师都教会我们匍匐。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些被国家钦定的字词,仍然对我们发出强硬的指令。

季羡林先生是一个真性情人,在精研学问之外,也有一点点虚荣心,甚至不乏随波逐流的机巧。但被传媒数道脂粉数道柔光处理之后,不免高大完美起来。令鼓噪者始料不及的是,季承先生拿出了自己用心写的文字。《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因为爱而显得残酷,便给某些人留下了恶意发挥的余地。

季承先生文字平实,将所见所想娓娓道来,清新可读。他所讲述的季羡林先生的故事,其实是文化撕裂的必然结果:不止一代人丧失了人生的正当目标,在意识形态的强力塑造下,或积极迎合或消极配合,最终大都丢失了人性。描述父子之间的不和谐,难免有讥讽,但基调仍是惋惜和痛惜,他不愿意一个正直、有才华的父亲就成了这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曲人性的挽歌。坦率地说,我从季羡林先生身上看到了自己不愿意正视的人格缺陷。

新年伊始,季承先生又推出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这可以看做《我和父亲季羡林》的续集,讲述季羡林先生的日常生活情景,他的生活习惯――看报、散步、饮食等等,读来令人颇感亲切,但读到他饲养的那些猫的结局,和“季荷”的枯寂,则不免让人叹息再三。里面描述他的吝啬与豪气,一直埋在心头最后时刻才曝光的异性情缘,以及与胡乔木等政治要人的交往等等,比第一本更细腻和深刻。他对“一分为二”论的批评,以及临终前所做的绞杀秦始皇的梦,似乎展示了其内心深处那股不驯服的性情,格外令人遐想。

更有意思的是,在讲述季羡林先生文章背后的故事之余,季承先生首次点评父亲的为文与为人,他坦诚而独到的评论远胜那些谄媚者的恭顺“解读”,可以帮助读者重新打量季羡林的那些传世之作。如果把这两本书放在一起,被刻意遮蔽的季羡林先生一下子就活在我们眼前。接受一个从“国瑞”符号变为活生生的人的季羡林,对许多人而言,还有一道心理坎要过,跨过去了也就知道感谢作者了。

台湾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虽被删减,却仍算得上一部光芒不减的真挚之作。作者一生艰辛,目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家国沦丧,故土难再。行将走完生命历程,猛回首,却发现满目疮痍,心无所归。

“到了晚年,常常幻想在北国故乡,若是还有祖居三间瓦房多好。春天来时,也许会有燕子来到屋檐筑窝。”读之令人涕泗滂沱,悲情难抑。不啻为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之心灵悲歌。

作为台湾2009年“1949历史热潮”畅销书中唯一在大陆成功出版的作品,台媒为《巨流河》成功“登陆”而额手称庆。“让台湾观点西进大陆,让不同的声音能够被重新听见。”报道称,作者甚至刻意将简体版书封名字改成正体字签名体,希望以此表达她的立场。但牺牲可谓“巨大”:简体版相较于正体版,减少了15%的篇幅。豆瓣网友细心对照,给出了一个删减列表:总共删去一整节、20余段又8句,替换更改数处,以“”代“”,以“”代“蒋总统”等等。“删减”基于某种可意会的政治考量,也不乏过于在意之处――本欲删除书中描述台湾文学发展篇章,但在作者坚持下才最后获得保留。

其实,为了“还乡”,作者已经做了非常大的妥协:执笔重写了第十章《台湾、文学、我们》,同意用河流写意图替换轰炸重庆做封面。“我确是用了时间和心力在读一校稿,希望减少编者的困难,也不伤我文学作家的骨气。”她甚至表示可以“体谅与同意”“删节”。大陆本着力所删减的除了“文学”介绍外,便是对大陆文学界在国际交流中打压、抹杀、边缘化台湾文学行径的控诉。

“删节”其实不是问题。有删节传统的中国,一直有自己不成文的做法。删可以,但至少要告诉读者在哪个部位下手,删了多少不齿之字。远的不说,2009年6月出版的《浦薛凤回忆录》就是照此办理的。出版者黄山书社光明磊落,在出版说明里一一注明自己的“技术处理”原则:去中华民国化――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台湾当局有关单位名称加引号;处理政治立场――删节并注明所删字数。采用此处删去几字的方式,尽管有劳读者云里雾里猜,但终究知道个方向和轻重。人家能如此处理,自称有良知的三联书店为何不置一词,难道汝视读者为草芥乎?

似乎是好面子,怕读者小瞧了自己,实则乃小肚鸡肠之作风,担心读者不买删减后的产品。在互联网时代,此种掩耳盗铃之术还是少用为妙。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第4篇

一、适度提升,为领悟文本作铺垫。在学习完《夹竹桃》一文,感受到夹竹桃“能引起我的幻想”和可贵的韧性后,我问学生:作者写夹竹桃,除了要表达他对平凡而并不名贵的夹竹桃的一份喜爱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目的吗?在抛出问题后。我让大家自主阅读有关季羡林老先生的资料(资料上记录了季羡林老先生充满坎坷却始终坚忍不拔、纯洁而不张扬的一生)。在阅读完这份资料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文如其人”的含义,真正体会到了季羡林老先生的品格就像夹竹桃一样朴实、顽强、有韧性。接着,我给学生出示了2006年95岁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学生们读着读着,就读出了一份深深的感动。整个课堂悄然无声,孩子的眼里闪耀着无限的敬仰。因此,课堂上适时地补充阅读作者的生平、主人公的资料等,就能使学生在学文时,仿佛听其言、见其人。对文章的感悟自然也就不会仅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了,而会真正读懂文字背后浓郁的情感,读透文字背后作者的心,读透文字中主人公的心。

二、着眼温馨,为精神成长作引领。多次听过《月光启蒙》这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但几乎到最后一个环节,他们都会给学生呈现这样一段话:我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慈祥,和蔼,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教师深情的朗读,加上音乐的渲染,到最后大致都会达到同样的效果:学生或是眼泪闪烁,或是低头不语,课堂氛围异常凄惨。从情感渲染的角度来看,整节课似乎能以情感人,激发了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但笔者细细想来,觉得这种拓展似乎就是为营造课堂氛围而拓展,完全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例如,在学完《只捡儿童多处行》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冰心眼中的儿童的活泼、可爱,自然就会有一股暖流融人心田。此时,我们不妨可以再推荐冰心的其它作品,如《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被冰心温暖、深情的文字所感染,继而获得更为积极的人生体验与情感的熏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多了一份快乐与幸福,或许这种精神体验也是现实生活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阅读拓展时,应该本着向“上”、向“善”、向“美”的原则,引领孩子在有着丰富营养的沃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吧。

三、举一反三,为课外阅读作延伸。

曾听到过一位教师执教《如梦令》这首词,就很好地拓展了文本,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学完整首词后,教师呈现了《声声慢》,深情并茂的朗读带给了学生美的享受。整首词的基调与《如梦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快”一“慢”、一“乐”一“悲”。学生感受到了直觉的巨大冲击,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情不自禁地跟着娓娓动听地读了起来。接着,教师恰如其分地介绍了这两首词所产生的不同背景:

《如梦令》、《声声慢》。同时,告诉学生:李清照的词还有很多,课后请你找出来读一读,看能否读出不同的情感与意蕴,下节课我们就进行朗读展示。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点燃,下课后找诗词、读资料、练朗诵,忙得不亦乐乎。这样,学生不仅真正读懂了《如梦令》,还能读懂李清照的其它诗词,做到“举一二反三”,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课外阅读吗?这样,就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接触到与之相关联的更多作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同时,扩展了学习的知识面,真正起到“举一而反三”的作用。

季羡林的作品范文第5篇

《怀念母亲》一文就充分显示了季老对两位母亲的想念与眷恋,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为了证明自己的这种情感,季老用摘录自己在哥廷根时记下的日记的方式,将自己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浓烈的怀念母亲和祖国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季老在异国他乡留学期间,每天对母亲的想念是他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日记不仅记录了季老“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的魂牵梦绕之情,也成为他倾诉感情的载体。通过几则短短的日记摘录,我们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季老诚挚的怀念母亲、热爱祖国的情怀,给读者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从文中我们不仅能够读出季老对母亲炽热的情感,还能够感受到他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从学生时代开始,季老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的经历和情感在日记中得到了永恒。他这样表述日记的价值:“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发现我之所以成了现在的我的原因。”

其实,不仅季老有良好的记日记的习惯,很多名人大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生前每天坚持写日记,不管工作和写作有多忙,二十余年的日记写作从未间断过。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坚持写了五十一年的日记,直至逝世前四天。他曾对来访者说:“这些作品的写作,全得益于平日的日记资料,否则,我不知道材料在哪里,要多费时费力才能写出作品啊!”他也曾告诫后生晚辈:“要多读多写多观察,特别要多写观察日记,这是写作的基本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亚热带农业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教育厅

台湾农业探索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