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照片的故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中闭置已久的相册里,总有一些老照片。这些老照片里往往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往往负载着一段回忆,一缕情丝。
今天已是一个中学生的我,心不知怎么的驱使我来到相册前,翻开的第一页,呵呵,一个刚出世不久的小女孩,赤身的在小澡盆里洗澡,是谁呢?听我慢慢到来…。。
那还是1995年的一个夏天,一个原本安静的辛福小家庭,因为一个小女孩的诞生,搞得人仰马翻,不过这当中也渗着不少欢乐。
1977年恢复高考,当时我在农村插队。那会儿特别缺老师,高中毕业的我算是“人才”,教育局派车把我从村子直接拉到师范学校培训了一个月,听了几堂老教师的课,就分配到学校教初二语文。
因为刚从农村抽调上来,学校不让我参加高考,我也不好意思提。一直拖到1978年来了新老师,学校终于同意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虽说是高中毕业,但真正在教室里听课的时间并不多,不断地被拉出去学工、学农、学军。那两年,学会了编草袋子、打靶射击、看图纸车零件。因为学校经常搞文艺汇演,我顺便学了唱京戏、说快板,什么都学了,就是没学文化。
1979年冬天,我每天下班后在路边小店买个面包直接去补习班上课,晚上7点~9点。补习班少,人多,记得在借用的大学阶梯教室里,好几百人一起上课,老老小小一起念“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场面蔚为壮观。我同桌是个上高三的小男生,他不爱学习,上课偷偷看小人书。他妈妈站在门外盯着他,透过玻璃不时用手指着他,那意思是“好好听课”。我们上几个小时,她就站几个小时,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学校高三有个文科班,我很想去听课,但没时间。因为我不但是管着50个学生的班主任,还教两个班语文。作业、作文、测验压得我抬不起头来,广播操评比、歌咏比赛、卫生大检查弄得我团团转。同事小王老师的孩子才一岁,身体很弱老生病,我还得帮她代课。那些日子经常连着上6节课,下午嗓子充血说不了话。
一次全区高考模拟考试,我偷偷得空儿去文科班听试卷分析。教数学的吴老师已经退休了,因为经验丰富被请回来带高考班。
对高考,其实我没信心。从小就是个智力平平的女孩儿,脑子不灵活,学习成绩从没进过班里前10名。吴老师看我态度挺诚恳,每次练习题都多印一份给我。不好意思总麻烦吴老师,偶尔拿做好的卷子让他看看,总是红××一片。他安慰我说:“数学要多做题,题型看多了,怎么变化都没关系。”
我给自己规定:每天做20道题,背10页书,记50个英语单词。为了完成任务,上班骑车背历史,晚上安静的时候做题,差不多要熬到后半夜。咬着牙坚持着,究竟做了多少题,实在数不清了。上大学后我才知道,我的数学成绩居然是全系第一名,这得感谢吴老师。
高考在7月,最热的时候。考场在另一所学校,早上我骑自行车去。上午11点考完,找个树阴靠着吃块面包,喝点水,静静心,背下午的科目。晚上找个小饭馆随便吃点,然后找间教室看书,就这么连考三天。
高考后的日子真难受。每天晚上做同一个“估算成绩”的梦,总是很差,吓醒,一身冷汗。分数公布了,与估的差不多,不太好。再接着“热锅上煎”般的等待录取分数线,谢天谢地,高出3 分。
等待的日子茶饭不思,出门走路溜边儿,“怕熟人问”。发榜那天,我不敢去上班,躲在家里。下午,同事小梅在楼下大声叫我的名字,听她的兴奋劲儿知道是“好事”。我冲到阳台上,她手里挥着一张白纸――录取通知书。
一想起高考就想起小梅那天的样子、衣服、声音、表情。可惜,她刚30岁就得重病走了,今天不能与她分享回忆。
地久天长。友谊万岁!
多么熟悉的旋律!看着写字台玻璃下开始泛黄的相片,让我把思绪拉回到六年前。那是我的“死党”——琳。我们曾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但是因为特殊原因,
她“飞”到了另一座城市。顿时孤独女神从天而降,不巧落在了我的身边。
瞧!她那圆圆的眸子。睫毛又密又长,似乎一眼就要被电死的感觉。美中不足
的是“雀巢”永远是蓬乱的。热情、活泼、危险。我想这三个词是上帝专门为她所
创。像柠檬的味道酸酸甜甜,因此称她为柠檬女孩。
这张相片是在水果便利店留下来的。我们当时知道在一起玩耍的日子不多了。
特别在柠檬柜台前留下我们的“友谊见证”。两个大大的脑袋碰在一起,摆了个胜
利POES。笑容更像花儿般灿烂。
我们的友谊不是纸上谈兵。从刚见面到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不到几分钟。只
是觉得有共同语言便走到了一起。课内课余我们总发挥中国优良传统——互帮互助
。可以说是铁得要死,让你羡慕不已。
而现在,她在茫茫人海中消失了,我也曾在网上找过她,可也毫无音迅,难道
两年的“姐们”就这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唉,那段美好的回忆…… 柠檬女孩!“
心跳是我们唯一的呼喊,请告诉我你在何方?”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
“回家”背后的故事
100多年前,一群加拿大志愿者远涉重洋走进中国四川,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兴学、行医生涯。他们把生命年华、学识技能和家族情感全都留在了四川。著名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前身——华西协和大学就是由他们创建。现如今,他们的后代都年届8旬或9旬,每年10月都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一家中国餐馆聚会,相互交流、传阅当年生活的老故事和父辈们留下来的关于中国四川的老照片,一起重温那段孩童和青年岁月,想象着四川的种种变化,期待着能有机会重返儿时的家园。这场于1936年发起的聚会已经坚持了76年。
为让这些见证四川和成都历史沿革、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的老照片实现其历史价值,让世界从更多角度了解中国西部、了解四川、了解成都,了却这些老人深深的中国情,“加拿大老照片项目小组”自愿组织起来,自发地进行收集老照片的工作。2008年3月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了“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珍藏图片世纪展”,2010年5月1日在成都市大邑县举办了“岁月留痕——来自加拿大的成都旧影”展。2012年4月,老照片项目组决定将图片编撰成书,借着《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成都,我的家》图书首发式和老照片展览的活动,14位出生在成都的加拿大老人及其后代再次回到四川,重拾祖辈和父辈们在四川的记忆,回到了他们日夜怀念的“家”。
聚焦“回家”的现场
4月24日至25日,从四川大邑县新场镇到成都华西坝、宽窄巷子,加拿大友人重新回到他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人民友好使者”文幼章先生的儿子文忠志(Stephen Endicott)先生、我国著名的加拿大友好人士云从龙先生的儿子云达忠(Don Willmott)先生、中国西部第一所西医医院创建者启尔德的孙女黄玛丽(Marion Walmsley Walker)女士等14位加拿大友人,他们都是在四川出生长大,幼年时就读于成都的“加拿大学校”(即Canadian School,简称CS),所以他们都称他们自己为“CS的孩子”。
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加拿大友人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也看到了四川的变化和发展。78岁的马尔科姆·拜尔利·里德在车上不断打量窗外、拍照。他父亲上世纪初曾在彭县 (今彭州)、乐山和自贡任教,他就出生在自贡。“上次来四川是25年前,我住在城南一家旅馆,那一带都没有很高的建筑。现在这么多高速公路和高楼大厦,成都的变化令人震惊!”“1982年至1983年我曾在这里待过一年,当时的成都还有很多小胡同,建筑也很低矮,我不记得有任何立交桥。”柯马凯·柯鲁克说:“这座城市很美。”
云达忠现已80高龄,尽管17岁就离开成都,但他仍然能用四川话跟大家交流,“我在成都出生,我家就住在华西后坝103号。”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内有张老照片,几名四川脚夫用背篼背着几个小孩。看到这个,云达忠像小孩一样兴奋,“小时候每年夏天我们都到峨眉山避暑,我也坐过这种背篼!”4月26日,在《成都,我的家》图书首发式暨老照片展览开幕式上,他激动地说,“成都是我父母的家,也是我们在座所有加拿大人的老家!”他的发言感动了现场观众,让大家感受到了他们对四川的深厚情谊。
加拿大驻重庆领事馆领事欧阳飞说,《成都,我的家》收藏了一大批老照片,反映了加拿大老一辈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对中国的真挚感情,展现了在中加友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为进一步促进中加友谊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活动得到中加媒体的高度关注。中新社、中国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四川新闻网、成都电视台、天府早报、成都商报、成都全搜索以及加拿大国家电视台等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电视、报纸、网络的宣传形成联动效应,刊发(播)各类报道50余篇(条)。加拿大驻华大使馆还在官方微博上把更多的老照片分享给大家,继续书写加拿大与成都的友谊历史。活动在《成都,我的家》图书首发式暨加拿大“老照片”展览开幕式上达到,并受到了四川民众的热烈关注。
启示
蓄势待发,吸引受众 受众是传播的对象,要达到宣传和报道的效果,必须找准受众,有的放矢。首先,加拿大友人“回家”系列活动举办之前,老照片项目小组已经在北京和四川举办3次老照片展,在各地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前期的铺垫和造势,不仅增加了活动的热度和广度,也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为本次活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次,确定“回家”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既能体现加拿大友人对中国四川友好情谊,也能表现出四川对于国际友人的热忱,一群黄头发的外国人“回家”,让大众产生疑问和好奇之余,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此次活动。
以情动人,文化传播 加拿大友人“回家”系列活动以中加的传统友谊为切入点,从“怀旧”这一世界共通的感情出发,在无形中将老四川与新四川推销出去,达到对外传播的目的。加拿大友人“回家”活动之所以能够打动当事人和观众,是因为没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是用加拿大友人自身的感受为依据,从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切入,没有说教,没有主观色彩,以情动人。这种方式不仅能让现在的成都人重拾百年成都的历史记忆,也能唤起加拿大友人最深沉的怀念,更能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感恩和热情。重返四川的所见所闻,老四川和新四川的明显对比,让加拿大友人看到了最真实的四川,达到对外传播四川的目的和效果。
职业摄影师吴燕子长期从事新闻摄影、图片编辑、古玩艺术摄影工作,寄情于影像照片,痛心于照片的被遗弃,勇敢担起保护、传承老照片的责任,从而开始有心收藏散落于民间的珍贵老照片。十年如一日,如今她所收藏之照片或已过万张。当我们翻看着这一些珍贵老照片的时候,我们的思绪也随之回到岁月的年轮之中。
老照片近万张
画家拿画来说话,收藏家拿藏品来说话,只说不练无意义。周末的一天,吴燕子将她的部分珍品带到了送仙桥给我们欣赏。当她出现在我视线中时,提着几大箱子,俨然即将远行的模样。吴燕子收藏的照片中, 民国时期的照片算是精品系列之一。民国时期海上女子的照片她有不少。这一些图片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不但光感良好也没有泛黄。吴燕子表示,民国时期摄影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依然是奢侈行为,一般照一次相就要2到4、5个银元,穷人都可以够半年家用了。因此,可以判断这一些图片都是当时的一些富贵家庭的人所拍摄的。当然这从照片中女人的服饰也可窥见。
吴燕子收藏的照片中,肖像照居多,而且又尤其是女人的照片明显偏多。她说,影像是很珍贵而不容易得到的,在国外,如果发生火灾,最先抢救的不是财产,而是先家人的照片,(因为财产还可再得,而祖辈的照片失去就再也不可拥有,这些老照片是记录一个家族的传承,从大的方面来说,也是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而在过去女人一般是不能抛头露面的,因此流传下来的照片中,收藏女人的照片难度比收藏男人的照片难得多,收藏价值也就更高。另外也可能因为她自己也是女人的原因吧!
她的女人系列老照片(主题系列),大致分为中国母亲系列,中国夫妻系列,结婚照系列等。而母亲、夫妻、结婚等字眼都是作为人来说重要的关系或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说,吴燕子的收藏着眼点是很高明的,也奠定了易出精品的基础。
除女人系列外,反映兄弟感情的系列照片也是一大亮点。其收藏的一张照片,是三个青年男子的合影,难得的照片说明显示,该3人结为兄弟留念,可以推测这张照片是在三人义结金兰后所合影。吴燕子表示,收藏照片时,对于那一些照片本身或照片背面有文字的照片就要特别留意了,因为他直接地点明了照片的年代和故事。她还收藏了一对恋人在1939年8月22日于成都总府街32号的丽芳日夜照像馆的合影,背面云云文字显示,在国难当头之时期,局势混乱,社会动荡,二人为乱世中能够相爱倍感庆幸,也对于局势的恶化感到担忧,也对未来充满期待。看着这样的照片,这样的文字,不禁令人想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实在令人感概万千。
她也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各类红色照片,尤其是反映时期的照片。后代人在了解与认识这段历史的时候,当看到这一些真实的图片时才最具有说服力,才具有震撼力。
也有部分风景照,她拿出几张上个世纪30年代西湖的风景照。以及30年代扮演杜十娘的演员照。他说,在那个年代,人们没有物质基础各地旅游,交通业不发达,因此风光照片、乃至名人明星照片风行成为商品而被销售。
收藏是一种责任
说起影像照片的历史,吴燕子滔滔不绝,激情满怀。对于照片的情感已融入血液。只要看见一张老照片,她能够感知到拍摄者当时的感受、什么时间拍摄、所用的光圈、快门速度……
对于老照片的收藏,不仅仅是喜欢,更是一种保护的责任,传承历史的责任,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解读、解构历史、时代。
她正在研究、发掘成都照相馆的发展历史,并将整理成书,以供国人了解成都摄影事业的发展。她的研究表明,成都最早的照相馆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初。
实际上,伴随收藏事业的繁荣,老照片收藏也不是一门冷门的收藏了。真正的老照片数量也是有限的,为了售出老照片,一些不法商人开始做伪老照片。这也给收藏老照片的收藏人士制造了难度。吴燕子表示,并不是发黄的照片就是老照片,而不发黄的照片也未必就不是老照片。以民国时期的照片为例子,识别真假需要了解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摄影技术处于怎么样的阶段,主要看几个特征:一是看纸张,比如民国时期的照片底片最早是用湿片,逐步改用玻璃版干片,后又发展到色盲片,印放照片多数为国外进口的“白金纸”(又名蛋清纸基或磁面薄纸等);二是看照片表面是否用含有银盐洗印液(冲印制作的),如果有,照片表面有一层银色的印记。
铁肩担起传承历史光影的责任,苦苦寻觅掩藏在历史尘埃之中的脚印,让影像再现历史的光芒。这就是摄影家、照片收藏家吴燕子。
吴燕子,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等,曾为《华西都市报》、《商务早报》摄影记者;《时尚娱乐》杂志、《明日周刊》杂志图片编辑、摄影记者;《新周刊》特约记者;《华厦人文地理》特约摄影师;《天府成都》杂志社摄影记者、《中国西部》等刊物图片编辑,现为三一文化影像总监。
其专题摄影报道:《癌症患者》、《单亲家的孩子》、《成都最老磨刀人》、《走进长江源》、《画川剧脸谱的人》、《成都最后的职业传统评书人》、《无偿献血人》、《千人一面》等专题在十多家媒体上发表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