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成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范文第1篇

一、信心是前提

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身上出现的无论哪种现象或问题都要有足够的信心,要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班主任要相信学生有潜力转变好,要经常深入教室和寝室,与学生多沟通,与家长多联系,与科任教师多交流,全面了解,细心观察,做到嘴勤、手勤、腿勤。了解问题要弄清前因后果,发现问题要敏捷,处理问题要胆大心细,防患于未然,不留疏漏。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努力达到教育学生“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恒心是关键

“恒”即“久也”。人们常说,学贵有恒,其实教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不少人认为,班主任上任伊始,大刀阔斧,雷厉风行,措施手段齐上,规章制度齐下,以为这样以后就能天下太平,高枕而无忧了,以为学生经这“三斧头”就会言听计从。其实不然,教育是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工作的反复性是行家们皆知的,学生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指日可待的,它不是木匠运斧,三下两下即可完工,它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再说,有些措施不是一个循环就能解决,其间还会有反复。没有持之以恒之心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实际上给班主任工作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开始学生思想上不重视,甚至放任自己,在大量的思想工作和跟踪管理后,学生基本进入了自制的状态。

三、耐心是促进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过程,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急匆匆地吼:“怎么又犯错了?老毛病又来了?”等话语。我想,此时即使这个学生有改正错误的愿望,也被教师这盆刺心的凉水泼走了,所以当学生“犯事”后,切不可心急火燎地讽刺挖苦,应讲究教育的技巧。应该耐心地教育,要注意严厉不能过分,要有分寸;批评的话不能过火,要恰当有分量;工作中要耐心地培养学生认识错误,敢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的习惯,唤醒学生的责任心,让教育真正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理上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四、包容心是关键

班主任面对顽皮甚至行为违纪的学生,要心胸宽广、懂得包容,西方有句谚语说:“年轻人犯错误,上会原谅。”何况我们面对是天真的孩子呢?当教师做到超然豁达,拥有包容之心,也就拥有了师生和谐解决问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面对问题学生,无论是迁就还是放纵,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迁就和放纵是允许学生犯错,并接受学生犯错,这是对学生没有原则的爱。全国师德标兵、上海市优秀班主任黄静华老师说:“对待学生犯错误时,宽容地惩罚更有作用。”作为班主任既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其改正,又要能包容学生的缺点,让学生把教师当成朋友,那么处理问题时就能得心应手。

五、诚信是影响力

教师说话要算数,讲诚信,自己做不到的,不能向学生表态、许愿;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必须做到,用自己扎实的专业知识、真诚无私的情感去征服和感染学生;用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194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有着61年教龄的全国师德标兵霍懋征说过:“学生的眼睛,就像是摄像机,学生的耳朵就像是录音机,他们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拍了下来。”所以班主任应该注重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诚信的行为,培育学生具有健康的品行。

六、爱心是保证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讲过:“爱别人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才神圣。”这说明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特别是留守生远离父母等亲人,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传情的眼神、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友好的拍肩动作,都有可能使学生从“后进”转变为“优秀”,从软弱走向坚强,从懒散走向勤奋,从失败转变为成功。真诚、恰如其分的爱,可以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点石成金。爱学生,不能因为爱而对缺点视而不见,喜欢学生不能因为他们自甘平庸而放任自流,只有真情实感、真心实意,才能感动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需要严。”因此,在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更是严得有理、严得有度、严得有方,严而适时,严而不厉,严而有序,严中有爱,严中有情,严在该严时,爱在细微处,让学生能够理解教师的严,接受教师的严格管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在《班级公约》中有这样四句话:“宽以辞人,宽以待人,宽以敬人,宽以谅人”。初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独立意识强,故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做到“一张一弛,宽严相济”。

这是我十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点滴总结,简言之:态度上,谦虚谨慎;语言上,以情动人;行动上,率先垂范;待生上,一视同仁;方法上,取长补短;生活上,学会做人。

学生成长范文第2篇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小组内分组原则,一是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二是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三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四是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我认为必须做到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知识、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应该是不同层次的,这样便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再次就是男女搭配的原则,各个小组内的成员男女比例应基本相同,这样可以优势互补,有效地促进组内的合作与组际的竞争。再者组与组之间的相对平衡,也有利于合作学习的评价。

二、充分发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作用

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树立“小组的荣誉离不开我的努力”的意识。因此小组内的成员做到既有分工更有合作,特别是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基础比较差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更应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为了使每个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这样也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小组合作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去体现,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四、学生要建立成长记录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能够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表现性活动的信息;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能够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能够使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能够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能够帮助教师获得关于学生学习模式的信息,以作为教师设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基础;能够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便于向家长展示孩子的努力与进步,有助于密切家校联系。

五、怎样的合作更有效

1、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

2、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去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比如问题如何提出?要求学生做到什么?以什么形式组织等等。

3、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

学生成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关爱学生;思想

在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这项工作确实不好干,不仅要管理好整个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甚至于像班上的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样样离不开班主任的操心,但是,再苦再累的工作,起来都无怨无悔,正是由于我对学生方方面面的爱,才让学生从不爱学习变成爱学习,让学生从不遵守纪律变成遵守纪律,让学生从不爱劳动变成爱劳动……学生在各方面不断地变化成长了,当我看到班上学生的一次次成功转变,我心甚慰。

今年,我担任了八年级四班的班主任。我班是一个平行班,有53个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以前,我认为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令我骄傲、自豪,而表现差,成绩差的学生令我难过、生气,现在,我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算是表现差的学生也可以让我骄傲,在我班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学生。白某就是表现差的学生之一。还记得在初一上学期,白某在上课时经常和别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玩或者做小动作,也不听老师的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胡乱打闹,脾气暴躁,同学间经常闹矛盾;爱上网,平时作业或潦草或干脆不做,成绩很不理想……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原地踏步。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真不知该怎么办了?作为他的班主任,我在嘴里说着不管他,但是我怎能不理他呢?难道让他变本加厉地闹下去呀?我觉得逃避不是办法,必须正视现实!我内心一横:我不改变你,绝不罢休!

于是,我针对白某的情况,制定了三个行动方针,从学习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和思想上关注这三个方面入手。从点点滴滴开始,通过潜移默化,春雨润无声的方式,慢慢进入学生心中,让他从根本上改变这些令人讨厌的现状。

一、学习关心

白某长期未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文化知识掌握得不够,对学习已到了自暴自弃地步。通过对他的学习情况分析诊断,发现他对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上课时间思想经常开小差。找出原因后我利用课余时间,把他叫到办公室,督促他对每门学科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让他对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并监督他把这些知识背下来,理解了,再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让他不仅知道这些知识还能灵活运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只见他眼中充满了自信的光,更加努力了。我又鼓励他上课认真听,下课主动找老师问问题,课后认真作业和复习,把自己以前落下的东西补起来,这样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会变得更聪明,老师也会更爱他,听了我的话,他高兴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慢慢地,他的作业认真多了,科任老师说他上课也认真了,下课也见不到他追打了,时不时还能看见他在教室做作业呢?经过自己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二、生活关爱

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家庭中留守儿童比例较重,且大部分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简单粗暴。白某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生活起居主要由爷爷负责管理,爷爷除了关心他的吃穿,满足于他的物质需要外,对他的学习、习惯、心理、品行方面是放任自流的。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主动找他聊天,了解他的想法,他的需求,并定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在家表现,与家长沟通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在校的情况,共同探讨,寻找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要求家长每周必须给孩子打电话,了解孩子本周的表现,督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每月至少回家一次,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心理和品行,及时发现和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确保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思想关注

学生成长范文第4篇

       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和协教育、成功教育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详细记录小学生成长历程使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 新世纪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范围

     一、二年级

三、记录内容

     三个表册:身体素质记录卡、行为记录卡、综合考核记录卡.。七项内容:1、思想品德;2、课堂行为;3、作业及作品; 4、个人特长;5、荣誉与奖励;6、学科成绩;7、身体素质;

四、评价方法与措施                                                                             〈一〉、方法:1、小组评议;2、教师评价;3、学生自评;4、家长评议;5、教学评估。

〈二〉、措施:记录袋中的内容有班主任组织填写,记录袋由班主任负责管理。学年结束时交下一任班主任,小学毕业时记录袋归还学生本人保管。

     1、思想品德考核

    对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主要以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即学生日常遵守《  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学生在加中表现,三是学生的品德测试成绩。

这三个方面每期评一次,养成教育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两种形式进行,每月班主任考核一次。家庭表现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两种形式进行,每两个月考核一次。品德课成绩指期末测试成绩。每一项考核的结果都分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级。  学期结束时,对以上三项内容综合考核一次,最终确定学生品德考核成绩。班主任综合个方面情况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总评价 。                                                                       

2、课堂行为

学生的课堂行为考核以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可前准备,二是课堂纪律。三是听讲和发言,四是思维与动手,这 四个方面由各任课教师进行评议,班主任根据等级与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总评价

3、作业及作品

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方法。一是各任课教师每次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期底进行总评价,班主任组织填写;二是学生认为自己某一次作业或一件作品比较好的或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及时装入记录袋。

4、个人特长   

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爱好,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侧重于学生特长培养;另一方面在学校开办的各长班,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期结束时,特色班 教师根据特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填写表册并提出发展要求和建议。    

5、荣誉与奖励

期末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一学期所受到的各级各类奖励进行登记,表中只填写奖励次数,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给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                                         

6、学科成绩

学科成绩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形式,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学科成绩测试对每一位 学生进行总评,给出等级,班主任填册。

7、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由体育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驱,50米跑等项目进行测试填入表册。

五、评价机构

学生成长范文第5篇

一、认识默读的价值

1.默读能更深刻地感悟文本

读,是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朗读、诵读、默读、浏览……读的方式不同,价值也不一样:朗读可将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还原文本描绘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画面,获得美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诵读,能将体悟的情感通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尤其是诗歌,诵读确实是最好的方式;浏览,能以极少的时间捕捉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省时、高效,教学中让学生找一个中心句、找一个过渡语等等,用浏览的方式是再合适不过的了。那么,默读呢?默读能更加深入地感悟文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默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扣住词句反复读、反复想,可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揣摩、用心去探究、用心去想象,所谓“潜心涵泳,细细体察”就是这种动人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里,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就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深。

执教展示课《爱如茉莉》一课时,让学生默读,找出反映爸爸妈妈之间真爱的句子,并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真爱。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亲眼看到学生读到“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这一句时,眼睛定格在“没有”“也没有”“直奔”“每天”四个词语上,并且在下面重重地加上“小黑点”。他们思考着:爸爸为什么不吃、不听?哦,爸爸妈妈之间好像有心灵感应,爸爸看到妈妈不在,没有亲自煮饺子,肯定是住院了!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之间的爱有多深哪!……他们想象着:爸爸当时是多么焦急啊!仿佛看到爸爸奔跑着向医院冲去的情景,仿佛看到了爸爸每天去陪病的情景……于是,在语文书的字里行间出现了蚂蚁般的小字……这是多么真实、多么动人的默读情景啊!

2.默读能提高教学效率

时下,人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其中,加强默读是重要方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效率原则需要的是课堂教学中的“全员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参与面越广,效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课堂上共同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只与极少数学习尖子进行对话,大多数学生在旁听,在陪读,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游离于学习之外。这样的课堂能有效率可言吗?而默读则不一样,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人人参与阅读、人人进入文本、人人有学习所得。虽然所得有多少,但是至少人人有得,这样,教学效率就会倍增。再者,从交流的层面看,个体无学习所得,又哪来同伴的交流呢?即使有交流,也是几个学习尖子之间的交流罢了。

执教市级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在朗读感知这一段的内容后激励同学:“同学们,如果你们用‘心’去读,抓住关键词语细细地读,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对谈迁一定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大家默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词语体会体会,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立即进入研读状态,10分钟后,让学生交流,课堂上小手如林,一段段精彩的“演说”、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标志着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谈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3.默读能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分析,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活、工作与阅读息息相关,而阅读的基本形式是默读,有谁看见过成年人在自己的书房拿着报纸杂志或者长篇小说大声、摇头晃脑的朗读呢?当然没有!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如饥似渴地默读着、思考着、想象着、批注着、摘抄着……在默读中吮吸知识的营养,在默读中诠释着心中的疑问,在默读中感受着人文精神……是的,缺乏默读能力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难于立足的,而默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从这个意义上说,重视默读、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

二、给予默读的“场”

1.留给默读的时间

默读的过程,是一个“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心理活动过程。要完成这个心理活动过程,没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是不行的。只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读、平心静气地读、整体联系地读、步步深入地读。也只有这样读书,才能使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启迪,从中获得读书的乐趣。再从上述教例分析,学生首先是逐字逐句的读,再是关注重点的词,心中产生疑问,而后静静的思考、琢磨,最后呈现答案,期间没有时间怎么行?当然,从训练默读速度的角度来说,也并不是留给学生的时间越宽松越好,默读训练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知识水平等提出不同的要求。

2.留给默读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空间”指的是思维空间。根本的方法是整合有价值的阅读问题。要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默读。这样,默读才有任务的驱动,才有内在的动力,才有明确的心理指向,才会真正“沉”入文本去读、去想,逐步逼近“真理”,发现“真理”,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默读也就失去了价值!

3.创设安静的环境

默读,是阅读个体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需要集中心智,才能有所收获,注意力不集中,有杂念,文字就不会进入心坎里,貌似默读,实则是浪费时间!所以,默读需要安静的环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环境,排除各种不良的环境干扰,让学生默读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体会也就更为深刻。

三、教给默读的方法

给予学生默读的场所,还需要教会学生默读的法,方法得当,默读的效率才能提高。

1.“瞻前顾后”法

即联系上下文去思考、揣摩。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呈现问题情境:“厄运”指什么?为什么说原稿被偷走是“厄运”呢?面对“厄运”,谈迁心情怎样,又是怎么做的?联系上下文默读、思考。学生联系上文,读懂了原稿的诞生倾注了谈迁毕生的心血,联系下文读懂了谈迁的悲痛欲绝和坚定的信念。

2.“圈画批注”法

即圈画关键词句,写上自学心得,可以写写对词句的理解,可以写写对文本的感悟、体会,可以对不懂的词、句表示质疑,可以欣赏文本的语言……嵌满字的课本是美丽的!

3.“探究发现”法

即在默读时,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是词句方面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文义方面的,可以是表现手法方面的,可以是相关知识方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