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评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怀孕期妇女来说,长期保持平稳乐观健康的心理,对胎儿的发育和孕妇自身的健康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可以保证胎儿顺利分娩,对于优生优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总结,为今后可以对孕妇进行效果更加理想的保健服务,使孕妇的心理在孕期内能够保证平稳健康发展,保证胎儿顺利分娩,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病例资料,孕妇年龄在19至44岁之间,平均年龄27.6岁;孕周在24至37周之间,平均孕周31.2周;其中包括初产妇62例,经产妇32例;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抽样中的94例在我所就诊的孕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孕妇的心理类型主要可以分为焦虑型、抑郁型、疑心重型。经过我们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所有孕妇的不良心理状况均得到显著缓解,并顺利分娩。
表1
不同类型患者比例
3 心理特征
3.1 抑郁
孕妇家庭不和,经济条件差,病情几度反复,容易出现该症状。常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极度自我克制,对自己的心理状态不愿意表达。
3.2 焦虑
孕妇由于对生产的方法和过程不是十分了解,对预后十分担心,因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表现为紧张、焦虑、害怕等,常伴有头晕、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症状在年轻初产妇中比较常见。
3.3 疑心重
孕妇对身体状况的诊断和相关检查结果产生怀疑,对顺利分娩的信心不足,多以文化层次较高的孕妇居多,该类孕妇通常比较敏感,甚至会出现神经质的症状,担心自己不能够顺利分娩,该类孕妇以高龄产妇居多[1]。
4 护理
4.1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的对孕妇进行巡查,与孕妇主动热情地谈心,对她们的心理状态与思想负担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其心理调查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尽快取得孕妇信任,这样能够获得一些孕妇过去从未透露过的心理资料信息[2]。
4.2 保持患者情绪良好
以诚恳和关切的态度与孕妇进行接触,对精神因素在成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向其讲解,说明情绪对生产的影响,情绪不好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障碍,从而影响胎儿和孕妇自身健康,鼓励孕妇自主调整情绪,以便顺利生产。
4.3 给予必要心理支持
应使孕妇知道,无论怀孕期间的一些不良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对目前该症状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与综合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并举症状相同或相似的孕妇治愈康复的案例,使有不良症状的患者顺利生产的信心得到增强。
4.4 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保持病房及周围环境的整洁、安静、舒适,如为孕妇开放专门的娱乐室,准备多种娱乐报刊供患者阅读,并有专人负责更换。鼓励孕妇尽可能多的进行听音乐、聊天、练气功等娱乐活动,使孕妇的注意力转移,以达到最终的调节心理的目的[3]。
5 体会
对孕妇的心理状态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克服不良心理,顺利生产,从而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参 考 文 献
[1]石智勇.心理健康教育对孕妇生活质量的影响[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7(3):1.
我院普外科2005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胃癌手术患者80例,其中出现疼痛症状的患者约占4/5。现将胃癌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5年5月~2007年5月普外科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51例,女29例,年龄32~87岁,平均年龄58.5岁。胃体癌38例,胃窦癌28例,胃贲门癌14例;低分化腺癌40例,中分化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6例,均行胃大部切除根治术。术后7~12 d拆线。术后出现疼痛者67例。
2疼痛的特点和原因
2.1疼痛的特点 本组患者多数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手术创面的差异有很大关系。一般>60岁的患者对疼痛的反应较
2.2疼痛的原因 临床观察,胃癌术后疼痛的原因有如下几点:胃癌手术创面或化疗后局部组织坏死、溃烂引起的疼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方案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紧张,加剧术后疼痛;术后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而引起的疼痛,如进行创口换药、清洗内导管、更换无菌纱布、更换床单等;肿瘤侵犯邻近血管、神经、周围组织等引起的疼痛;较少见的是与肿瘤无关的合并疼痛,指病人的疼痛与肿瘤无关,是其它疼痛并发的疼痛,如由于手术后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褥疮、排尿困难等各种并发症引起的疼痛。
2.3胃癌术后疼痛的心理因素 临床上,我们经常见到同样手术,同样性质、同样程度的创伤,在不同的患者身上,轻重程度表现各不相同,安静、舒适的环境,用心专注的活动,富于兴趣的交谈等,可以提高疼痛阈值。但疲倦、紧张、焦虑、恐惧、软弱均能减轻疼痛的耐受力。因此,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3疼痛的评估
3.1评估方法 采用张菊英设计的五指法[1]进行疼痛评估,由患者以手指表示疼痛的程度:小指为无痛,环指为轻度痛,中指为中度痛,食指为重度痛,拇指为剧痛。该法具有简单、实用、方便、直观的特点,评估准确、效率高,适用病员广,容易为患者接受。术前护士指导患者使用五指法描述疼痛程度。术后全面的疼痛评估应从病人的自我报告(五指法)、生理、行为、功能表现等方面来综合评估,如出汗、痛苦貌、眉头紧锁、肌肉僵直、不敢翻身、深呼吸等,减少少数患者由于单一方法评估造成的误差。
3.2评估结果 80例胃癌患者手术后无痛者13例,轻度痛者29例,中度痛者19例,重度痛者13例,剧痛者6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后出现疼痛者共67例。
4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
4.1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阈值 胃癌术后疼痛患者常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而加重疼痛。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解释和对疾病的知识宣教。对疼痛患者要亲切、和蔼、尊重其人格,绝不可对他们毫无同情心,致使患者心绪不安,导致病情加重,丧失治疗的信心而拒绝治疗。对待患者应当平静自若,严谨持重,操作熟练敏捷,忙而不乱,绝不可以惊慌失措,以使患者增加恐惧,失去安全感。重视胃癌术后疼痛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注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并帮助提高疼痛阈值。
4.2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对胃癌术后患者一般应尽可能安置在安静的房间,必要时专人护理,减少嘈杂声对患者的影响,保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清洁以得于患者休息和睡眠。
4.3减少疼痛的刺激 在检查、治疗、护理患者时动作要准确、轻柔,避免粗暴,尽量减轻疼刺激。如:进行创口换敷料,清理导管,换床单等护理操作过程中而必须移动患者时,应给予支托,协助,减少腹部皮肤的张力,减轻疼痛。
4.4争取家属配合 当胃癌术后患者发生疼痛时,家属毫无疑问的将受到患者的影响,而表现出焦虑不安的情绪,这种情况反过来影响患者,两者互为因果,致患者疼痛加重。因此医护人员:①积极地为患者治疗疾病减少家属的担心,②也要对家属和陪伴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解释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情况,使他们增强信心,做好配合工作,家属对患者最亲近、最了解,他们的鼓励和支持会使患者的心灵得到很大的安慰,从而使疼痛减轻。
4.5加强保护性医疗制度 加强保护疼痛患者时,要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在患者面前不随便议论患者的病情程度和有关医疗护理上的问题,避免对患者的恶性刺激。如果他们恐惧心理严重,没有治愈的希望和剧烈的疼痛折磨,严重产生念头,因此,医护人员要注意患者的安全,更要注意执行保护性医疗程度和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表识码:A 文章编码:1006-1533(2012)18-0027-02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会给患者造成轻重不同的生理创伤。外科手术可以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患者精神处于紧张状态下会使机体适应环境的内分泌系统受到损害,当人过度焦虑时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为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及手术康复。我们于2011年12月对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的145名患者进行术前采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2月对本院普外科接受住院手术的患者305名,采用数字表法抽取145名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81人,女64人;年龄最大73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49.0±6.2)岁;文化程度:文盲12人,小学31人,中学83人,大专及以上19人;职业:农民25人,工人(外来务工者)91人,职员29人;病种:胆囊炎、胆囊结石42人,疝41人,下肢静脉曲张12人,甲状腺肿块24人,乳腺疾病26人。
1.2 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由Zigmond和Snaith[1]于1983年建立,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夏艳婷[2]、郑磊磊[3]等进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2,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97~0.800之间,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HADS为自评4评分量表,。本表包括焦虑和抑郁2个亚量表,分别针对焦虑(A)和抑郁(D)问题各7题。焦虑和抑郁亚量表的分值区分为:0~7分属无症状;8~10分属可疑存在;11~21分属肯定存在;在评分时,以8分为起点,即包括可疑及有症状者均为阳性。
住院医生经培训后,在床边评估,核对无缺项后收回。发放表格145份,回收145份,回率为100.00%。采用Excell 2007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症状检出情况
HADS量表分≥8分为62人,占术前患者数的42.8%;单纯焦虑亚量表分≥11为41人,占28.3%;单纯抑郁亚量表分≥11为12人,占8.3%;焦虑和抑郁亚量表分均≥11为9人,占6.2%(表1)。
2.2 抑郁焦虑症状的主要表现
术前患者的焦虑抑郁主要表现为:①对疾病本身的焦虑和抑郁情绪;②手术不确定感;③对家庭经济和生活带来的麻烦而不安(表2)。
3 讨论
3.1 术前常见的心理症状及其产生原因
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心理应激变化较为明显,且心理应激与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等经济状况有关。本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主要有焦虑、恐惧、抑郁。分析手术前焦虑、抑郁症状产生的原因:①对疾病的病因及病情不甚了解,往往估计过于严重;②对手术安全性缺乏了解,顾虑重重,导致焦虑;②担心手术的效果,害怕术后出现并发症,女性患者失去第二性征,尤其是疑似肿瘤患者对手术成功缺乏信心;③对主刀医生过分挑剔,尤其对医生的年龄、技术和手术经验反复打听,甚至对是否要送红包等所谓行情心中无底,担心导致手术不成功的原因;④高昂的医疗费用,尤其当医生推荐使用进口药品、进口器材时,患者往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⑤术后面临长期的康复和照护问题,尤其是纯老空巢家庭,担心势必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家庭负担。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当个体遭遇某种紧张事件时,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引起脏器功能改变,造成生理紊乱[4]。术前的焦虑抑郁情绪常常能降低患者的痛阈进而引起疼痛,造成免疫功能的减退,并能在术中及术后增加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和病理反应,这些应激反应常影响预后,因此术前要尽力避免负面心理影响,不要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3.2 做好术前心理干预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内容之一
心理干预治疗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支持、劝解、保证、疏导、暗示和环境调整等,可增强患者对精神应激的防御能力,理顺混乱的思想感情,重建心理平衡,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患者入院后的心理支持辅导更多的是要注重患者的认知行为、心理和环境因素[5]。认知行为疗法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患者思维、信念及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为达到减轻手术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的目的,医务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支持辅导:①认知疗法 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提供手术信息和医学知识,使患者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和期望,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②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医务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宣传医护人员职业操守,给患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患者感觉被重视,并能与医务人员建立信任关系,使之对手术产生安全感;③松弛训练 通常使用简单松弛训练法,腹式深呼吸是最简便,最常用的诱导方法。焦虑会导致呼吸急促并以胸式呼吸为主,刺激胸腔迷走神经后,可引起更高的焦虑反应,而腹式呼吸可以阻断这种呼吸方式,降低焦虑程度;④社会和家庭支持 请接受过类似手术并且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现身教育,嘱托家属经常给予患者关心和鼓励,从而达到稳定情绪、树立信心的目的。有些医疗操作应尽可能允许患者的家庭成员在场,以降低患者的焦虑反应。但是,要注意避免家庭成员的负性示范作用或负性暗示作用;⑤合理检查、合理治疗 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经济情况尽可能使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和国产器材,减轻患者负担。总之,手术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可缓解心理应激源的冲击,唤起患者积极的适应应对机制。
总之,及时的术前心理干预可解除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对医院和医生产生信任感,是取得良好手术治疗效果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Zigmond AS, Snaith RP. The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J]. Acta Psychiatr Scand, 1983, 67(6): 361-370.
[2] 夏艳婷.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用于孕妇的信效度检验[J]. 护理学报, 2006, 13(11):62-63.
[3] 郑磊磊, 王也玲, 李惠春.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在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J]. 上海精神医学, 2003, 15(5): 264-266.
[4] 陶芸. 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2010, 25(18): 65-67.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7-0018-04
一、引言
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1]。为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相关教育和促进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领域。
心理健康不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而是个人和社会双方努力的结果:个人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为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心理健康服务[2]。中学生作为一个快速成长中的特殊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学生群体需要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前提。与此相对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以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的相应需要,是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国家层面的和大样本的需要调研报告,因而难于从整体上把握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及其特点。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调查协作组。协作组成员由国内六大行政区九所全日制中学十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组成。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罗鸣春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开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AMHSNQ)。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0~0.870之间;分半信度在0.712~0.856之间[2],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抽样设计
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国内六大行政区选取九所全日制中学,初一年级至高三六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
4.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5.抽样情况
共发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809份,问卷回收率90.45%;剔除数据缺失值超过5%或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748份(见下页表1)。
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
性别 年龄 民族 居住地 地区 年级
男842(48.1%)
女906(51.7%) 15.26±1.93 汉族1541
少数民族 207 农村746
城镇538
乡镇464 东部356
南部746
西部330
北部154
中部162 初一年级346
初二年级330
初三年级332
高一年级243
高二年级313
高三年级184
总计 1748 1748 1748 1748 1748
6.数据分析
以每个青少年学生在6维度43个题项的得分为初始数据,计算青少年学生在各维度的均分及需要总均值和标准差,以均值大小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强度,以标准差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离散程度。统计中学生在服务机构、人员、内容、方式和途径、态度所属题项上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频次,计算出“希望+非常希望”频次的百分比,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在具体项目上的强度分布。检验AMHSNQ的6维度各均分及总均分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的差异,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和特点。
三、结果分析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
(1)总体情况
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见表2):6维度需要均值在1.74~3.14之间,需要总均分为2.63,介于“有点希望”(2分)和“希望”(3分)心理健康服务的区间内,总体偏向希望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需要强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服务内容(3.14±0.48)、服务态度(2.95±0.59)、非专业服务(2.78±0.65)。非专业服务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题项的具体内容看,非专业服务是指来自青少年同辈群体、家庭主要成员、学校教师的环境支持与人际互动服务,它体现出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表达上的社会取向的特征[3]。
(2)服务机构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排序依次为: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中心、医院、私立心理机构、防疫保健部门、精神卫生机构、民间机构。学校心理中心(67.6%)为首选,社区心理中心(60.0%)次之,精神卫生机构(36.7%)排倒数第二,民间机构(23.8%)为最末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的前三位是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服务中心,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也需要非专业化的一般社会服务。
(3)服务人员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排序依次为: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健康专家、学校老师、私人健康专家、医生、精神卫生专家、自己解决、民间人士、任其自然。75.1%的中学生把同学朋友作为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首选人员,父母家人(69.9%)次之,学校心理专家(67.8%)居第三位,学校老师(53.6%)居第四位,自己解决(25.0%)、民间人士(17.6%)、任其自然(11.8%)居倒数第三、二、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服务的前三位人员依次是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心理专家。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人员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亲人的人际社会支持和朋辈服务。
(4)服务内容
中学生希望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项目依次为:人际关系、自己的身心管理、学业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展与适应、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物质依赖、精神疾病预防。中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是人际关系(91.3%),自己的身心管理(87.0%)、学业问题(87.0%)并列第二位,校园生活与适应(85.8%)列第三位,身体发展与适应(84.2%)排第四位,青春期心理(82.1%)排第五位。中学生在人际关系、身心管理、学习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育与适应、青春期心理这六个项目上希望和非常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高达82.1%以上,表明这六个方面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热点。研究者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环境适应问题[4]。反映出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聚焦在学习进步、人际关系、生活适应良好的发展性需要上。
(5)方式和途径
中学生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依次为: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咨询、与心理专家面谈、与家人讨论、网络服务、向老师咨询、书信咨询、与医生面谈、与精神专家面谈、电话咨询。居于前五位的方式为科普宣传(72.8%)、健康教育(72.5%)、向同学朋友咨询(72.1%)、与家人讨论(68.5%)、与心理专家面谈(62.7%);而与医生(37.9%)、精神科专家面谈(37.4%)和电话咨询(34.6%)被排在最末三位。结果表明,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服务信息的首选方式和途径是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的朋辈咨询。
(6)服务态度
85.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83.0%的中学生希望有固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69.8%的中学生认为同学和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很有必要。反映出当今中学生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
2.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特点
(1)男女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体水平差异不大。在专业服务、内容服务、非专业服务、民间服务四个维度上,男女中学生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男生在专业服务、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的需要显著高于女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男生;在需要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表明男女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结构上有差异性,但总体需要水平差异不大。
(2)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略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中学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表达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需要总分看,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高于独生子女,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可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其需要满足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导致独生子女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相对较低。
(3)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在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方式途径、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在非专业服务维度,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低于农村生源;需要总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4)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在服务态度上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的中学生更积极;在需要总分上,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
(5)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二年级学生在专业服务、方式途径、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服务态度五个维度和需要总分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中学阶段其他年级;数据显示初中二年级是中学六年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也是各种心理问题较为集中的时期,“初二年级现象”突出。
四、有效满足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建议
构建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是心理学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5]。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况与特点的调查结果,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可以更具体地确定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优先满足中学生哪些心理服务需要,从而进一步完善以目标群体的心理需要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针对中学生的心理服务需要现状和趋势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施计划,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评定研究,建立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常模数据库,以此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规划和动态监测的基础数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国家或地区人口普查或者国家卫生调查相结合,不仅可以在更大的调查样本中收集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数据,获得更丰富的人口社会学资料,而且可以提高调查效率,降低研究成本。
第三,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促进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得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人际支持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加强专业机构与非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合作与支持,有利于形成专业服务和社会支持系统在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中的强大合力。
第四,鉴于中学生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让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校园,深入班级、宿舍,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心理健康服务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立体网络,最大限度满足青少年的心理服务需要。
第五,从青少年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途径和方式的需要分布来看,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特点是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也需要社会环境提供非专业化的一般性社会支持;既需要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家人的人际互动与支持来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应该携起手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营造一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6]。
第六,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焦点看,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发展性需要是主旋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也要围绕这一主旋律。事实上,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预防促进为主要手段,以矫治作为必要的补充和辅助[7]。
第七,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物质支持的同时,提供配套的心理促进和社会支持资源,从物质和精神上促进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期和关键节点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阶段,初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期;加强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引导中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注:本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MZ004)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5JZD00031)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淑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2]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罗鸣春,邓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7):456.
[5]罗鸣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罗鸣春.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病人常见并发症,发病率可达20%~60%[1]。200702~200902笔者对住院46例急性期和康复期脑梗死伴抑郁症病人进行认知、心理行为干预,并与同期收住46例行常规护理的同类病人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2例脑梗死病人均为首次发病,临床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住院治疗3个月以上。排除意识障碍、失语、脑血管性痴呆。男52例,女40例,年龄31~82岁。其中轻度抑郁61例[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17分],重度抑郁(HAMD评分>18分)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轻度抑郁26例,重度抑郁20例;对照组轻度抑郁24例,重度抑郁22例。2组性别、年龄、病情及抑郁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急性期心理干预:①脑卒中发病急,患者往往对突如其来的生理功能障碍引起的日常生活困难难以接受。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担心预后,出现慌乱、严重焦虑、恐惧等剧烈情绪变化,因此患者入院后首先应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患者情况,制定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了解心理需要和动向之后,应多与患者接触,注意与他们的感情沟通,根据职业注意恰当的称呼。据相关报道77.8%的患者希望每日与护士交谈一次[3],所以我们要真诚地与他们交谈,对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详细、耐心解释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语速易慢,语调要柔和,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现实,积极配合,争取早日康复。②了解患者的性格、工作、家庭、经济情况以及顾虑、要求等,耐心疏导,安慰病人,生活上给予照顾,尽量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③促进患者之间良好的情绪交流,要善于启发诱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鼓励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给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的健康宣教资料。
1.2.2 治疗阶段的心理干预:由于最初恢复速度快,轻型患者早期有所恢复,许多患者容易产生过高期望,护士应给患者及家属适当的解释,介绍疾病的发展和转归,避免产生不现实的思想,否则一旦未达到预期愿望就可能对治疗悲观绝望,产生消极心理,甚至拒绝治疗。
1.2.3 残疾阶段心理干预:此阶段患者负性心理反应日渐突出,这是发生抑郁的第二个高峰期,脑卒中致残率相当高,且功能恢复需较长时间,此阶段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对于患者情绪影响最大的瘫痪和自理问题,应给予较大的关注,患者会因各种功能的失用性衰退失望,加重抑郁症的病情,应及时重建患者的生活能力。①加强护理宣教:可以通过讲座、工休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因、预后及转归。向患者讲明康复需要一段过程及时间,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绝大数患者可有相当程度的改善。同时耐心解释每项康复训练的目的和原理,对患者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②尽量争取家属及其亲友的配合:家属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动员家属或亲友多来探视,且不要出现厌烦情绪,告诉家属探视时应以平静、微笑、轻松愉快的情绪感染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上的要求,给病人以精神安慰。③创造优美的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经济条件允许者动员家属买来鲜花插在病人床头柜上或买来小型收音机让患者听音乐,让患者感觉到家的温馨。④社会支持:包括家庭、朋友、同事、单位的共同参与,除了满足其物质上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给予情感支持,多给予关心和照顾,使其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能正确对待现实,增强自尊心和对生活的信心,能够分散抑郁情绪。⑤反复与患者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康复训练,予被动及主动运动,设法调动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以达到最佳疗效及生活能力的早期重建,使患者从中看到治愈的希望,恢复自信心,抑郁症状也随之减轻、消除。
1.2.4 适应阶段的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和心理调整,能够认同并适应现状,此阶段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由于患者认同、接受,他们往往放弃或停止治疗及锻炼,成为社会负担,导致抑郁复发。应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随着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情绪也会好转,对今后生活的信心逐步增强,从而达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目的。
2 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状况评估心理干预后情况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略)
2组入院时比较,χ2=0.18,P>0.05;出院时2组比较,χ2=4.7,P<0.05
3 讨论
PSD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有:(1)原发性内源性学说认为PSD与脑损害后的神经生物学改变有关,病变损害5羟色胺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及传导通路,使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下降而致抑郁[4]。(2)反应性机制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而产生反应性抑郁。多数学者倾向于后一学说。脑卒中患者往往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对今后的生活和疾病康复失去信心,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自寻苦恼、缺乏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早期心理干预也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的重要手段[5]。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康复责任心,运用科学手段、恰当方法、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促进其尽早摆脱这种状态,帮助他们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心理和生理状态,积极接受治疗,摆脱抑郁,面对现实走向新生活。本组资料显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是促使脑卒中抑郁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 吕文回,张分明,王济明.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研究[J].临床荟萃,2003,18(15):858.
[2] 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1996,29(6):382.
[3] 王暑红,严其明,周建辉,等.住院患者对护患沟通需求调查.护理学杂志,2002,17(9):68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