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定位;课堂;角色

那么,如何正确定位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呢?

一、教师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促进者,即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优化学生学习的外部、内部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想方设法创设情境,优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

二、教师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重要的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指导学生自我设计学习活动和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时,教师可演示课件,图上有一条公路,如果两辆汽车从这条公路上的两地同时出发,行驶的方向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通过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探究出运动情况,使教师和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了同步成长。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咨询者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疑问,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教师应成为他们的咨询者。教师是他们失去目标时的问路人、迷失方向时的指路人,而不要充当学生的领路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不同意见。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

如果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如同“导演”,那么,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就是“演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合作意味着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具有自主求知、自主发展的特点。

五、教师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密切师生关系,使教师从“权威”变为“合作伙伴”,学生从被动服从向主动参与转化。

近年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教师在课堂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合作者;引路人

开展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是目前语文教师讨论和实践的热点。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这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室革命中,教师应找准自己的位置,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实施目标。

一、教师是合作者

研究性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激励学生主动、自觉地发现、探究问题,是培养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一种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的新型方式出现。

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对学生抱以积极的态度。要真诚、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要关心、尊重学生的情感和经验,善意接受他们的评估和选择;要“移情”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对学生的主动参与,应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无论他们的阐述是否周密,思想是否成熟,见解是否偏颇,只要有一个闪光点,就应予以表扬和激励。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方式,实质上强调了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可以使学生增强学习信心,创造潜能得以发挥。

二、教师是引路人

新教材保留了一部分文质兼美的传统佳作,又补充了大量积淀了丰厚的人文底蕴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章。学生有着时代、文化的隔膜;此类文章,切入点、探讨点仍应以师选为主。例如,鲁迅的文章,由于年代久远之故,大多数学生都为此感到头疼,因而我就避难就易,抓住最容易激起学生兴奋的内容,提取讨论话题。以《祝福》为例,祥林嫂在捐门槛前后各有一次要动祝酒的酒杯和筷子,四婶用言语制止了三次。三句话前后有变化,由“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到“你放着罢,祥林嫂!”我引导学生揣摩分析,他们很快得出结论,“四婶怕祥林嫂碰祭器!”这时,我又适时提出为什么?根源在哪?随着讨论不断深入,潜在的主题慢慢浮出水面:原来四婶认为祥林嫂再婚不干不净,败坏风俗。四叔的告诫讲理学的老监生!封建礼教道德的代言人!学生一下就理解了文章的深意。

这种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把握所读语言负载了什么思想,培养语言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往后更容易实现自己与文本的对话。

三、教师是设计者

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还要求教师努力训练和培养自己的教育机智,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转变“唯命是从”的学生观,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定位自己。

新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课堂教学也可设计学生演出。《雷雨》的角色少,以小组为单位演出,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教师只需制定必要的环节,设置导演,挑选演员,演员要谈对角色的把握,导演介绍编导过程,观众须评点演出效果。而后,我就放手让同学们自导自演去了。上演《雷雨》时,鲁侍萍悲愤地质问周朴园说:“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时,就有几个女同学在抹眼泪,教室里一片寂然。我想,没有充分的讨论,没有用心的投入,没有对戏剧矛盾冲突的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演出是无法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的。

实践证明,把课堂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引领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既为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可能,也为个人参与团队的、合作的、互动的学习创造了条件。而这一切又必须以教师的创新的教学设计为前提。

四、教师是指导者

研究性课堂在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体验,着眼于经验的分享、态度的养成、人格的完善。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存在主观片面性是难以避免的。这时,教师就应承担起调控,指导的责任,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督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是告知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介绍或补充相关的知识等等。

例如:《雷雨》中有一个片断:侍萍接过支票撕了。学生上演这一情节时,加了一个小小的动作——将撕碎的支票扔向周朴园。这一举动赢来了掌声,掌声过后我提出了问题:鲁侍萍能否作出此举?讨论后认识到:这一举动虽让观众解恨,却违背了人物性格。那个时代的侍萍,对周朴园还存在幻想,周朴园永远是她心中的老爷,在她眼中,不幸是命运造成的。这样的一个女性,怎么可能有此举动呢?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正如教育家杜威说:“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们用力把船划向前。”

参考文献:

[1]杜威:我的教育信条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阅读课 教师角色

一、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输出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知识的“输入者”。一堂课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以及备课的充分与否,学生无力左右“输出”的信息量,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与途径,完全成为教学的接受者和旁观者,无法真正提高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使之从完全掌控教学的主体,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下面,本文将通过一堂大学英语阅读课的实例,来论证教师角色转换在实践中的体现以及对提升阅读课教学效果的意义。

二、阅读课堂教学实例

本次阅读课,笔者安排了《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八单元Section ALegal and moral implications of Cloning。

1.课前任务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让学生预习课文,扫除阅读的语言障碍。但(随着资讯的发达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布置这样的课前任务已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现代外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及探索发掘式的学习方法。因此,笔者在上课前,先布置学生们通过使用包括图书馆、网络等途经,收集有关克隆的各种材料,并加以归纳整理,对克隆的相关知识要有初步的掌握和理解,并能用英语对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表述。

2.课堂学习

2.1 在上课一开始,笔者就安排时间集中对学生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展示。在后来的统计中,我发现62位学生收集到有关克隆的英文解释42条、新闻报道37条、图片46张、其他背景材料26篇(段)。学生大都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了初步整理,许多学生还收集到克隆与人类自然生育的比较类文章,还有几位学生收集到将二者进行对照说明的英文图表,一目了然就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异。通过这样的展示,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课堂学习的热情有了极大的提高。

2.2 在材料展示之后,按照惯例应该是老师介绍背景知识,展示相关图片。笔者认为,这一过程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把这个机会给予学生,对学生来说反而是一个锻炼的机会。笔者将全班分为5个大组,分别请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就本组收集的材料从一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介绍。许多学生由于有了事先的准备而对材料非常熟悉,甚至还采用多媒体辅助、图片展示等方式,从一个方面将克隆技术及其相关的知识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介绍,而且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有几个组甚至出现数位同学都想上台发言的情况。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这一过程中,笔者则主要为学生提供发言的平台,并未就学生所犯的任何语法错误进行纠正,以保持其发言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2.3 在背景介绍结束以后,笔者安排了一小段与克隆有关的电影片断的播放。该片断播放第一遍的同时,我在黑板上写出讨论问题Do you want to be cloned?Why or why not?然后播放第二遍,在第二遍播放完毕之后,将全部学生分成两部分,一边为正方,一边为反方,结合电影内容就该问题进行讨论,要求他们各写出3大理由,然后交换所写内容,同时给出3个驳斥的观点。最后,双方各由一位同学就己方的观点进行陈述,由笔者简要地评判。

2.4 课文学习,笔者采用了讲与练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中可以查到的部分就不再重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枯燥而又意义不大的内容也跳过,主要是从文章中一些精彩的句子入手,分析其语言特点和写作思路。同时结合课文后面的翻译题目,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在教学中要强调大学英语的学习应该从正确使用语言到精确使用语言,做到句式合理,用词准确,表达清楚。从只是单纯地学习生单词和句子,上升到如何从阅读他人的文章掌握地道的遣词造句的技巧。让阅读这一“输入”的过程服务于表达(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这一“输出”过程的需要。

在本次阅读课结束之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题目如下:

结果,有76.2%的学生对这堂课的总体评价是很好,有85.4%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学习。关于教师的角色,95.2%和98.7%的学生还是肯定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评价者,但对于后两个选项,分别有76.5%、71.3%作了选择。通过上述课堂教学的实例和问卷调查所显示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对于教师在新教学模式中应扮演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和定位。笔者认为在自主学习和多媒体教学成为大学外语教学趋势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具备如下四种角色。

三、教师的四种角色

1.教师的“导演”角色

我们都知道,电影是在特定的场景中的故事,导演就是这样的场景的营造者。一部片子是否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导演对场景营造的把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它同样需要特定的场景中。我们语言的学习,就是对现实生活交际需要的预演,越是生活化、角色化的教学模式,越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语言和把握语言。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英语教学的共识的前提下,教师的首要角色,就是应当成为一位“导演”,综合英语视听说等各种途径,采用声音、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一个生活化、场景化和立体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一个学习、参与和展示的舞台。

2.教师的“中介”角色

“中介”是一种职业,它主要是提供交易的信息和机会,通过引导具有相同目的和不同需求的交易者进行交易,从而实现买卖双方的双赢。那么,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一改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模式”的教学“主体”地位,即教师对教与学一把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输入的地位。在教师“中介”角色的定位下,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准备、课上的参与和课后的深入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个人滔滔不绝、面面俱到地讲授,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个讨论、发言、练习和协作的舞台,做到真正的自主式学习。

3.教师的“协作者”角色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和主体,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同时强调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协商,主动去构建自己的认识与知识。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之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具有“协作者”角色,即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对英语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其主要方面包括,首先,教师应当是学生的“信息源”。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教学准备,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通过参考书和其他资料无法及时而全面找到的知识与信息,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到的内容。其次,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鼓励者”。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师应当从情感上呵护学生,从意志上鼓舞学生,使其不再将语言的学习视为畏途,对掌握语言,应用语言充满信心。再次,教师也应当是学生的“互动者”。学习,尤其是语言学习需要互动,互动不仅仅局限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上,同时也存在于课堂之外。因此,教师应该在课上和课外都与学生开展良性的互动,通过思想的引导、方法的指引、错误的纠正和情感的交流,使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自主地学习,最后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

4.教师的“裁判员”角色

教学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教师教学水平和成绩的反馈,又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的指标。同时,它为师生之间加强互动与交流,改进教学思路和学习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传统教育认为,教师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平时批改作业和考试后阅卷方面。但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裁判员”角色不再局限于上述两个方面,而是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比如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评价,对其错误进行纠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课后表现,通过课上的互动,课后的交谈,网上辅导、交流、发送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对其学习的过程进行监控、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状况的波动起伏,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应当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使其对于自己和他人的学习能力和状况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结语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引入、自主学习模式的推广,这都为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条件。但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与学,还必须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换,使之从完全主导教学的全过程,变为启发、引导和协作学生去独立完成学习的主要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实践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徐锦芬,徐丽.自主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孙景欣,屈妮妮,王宝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导思想的改革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5]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6]郑秀芬.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传统课堂;教师;角色转型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25-02收稿日期:2015-12-30

翻转课堂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对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翻转课堂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技术形态。翻转课堂指的是教师借助微型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利用互联网学习课程,利用在线作业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网上社区研讨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最终在课堂中提出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对教材内容深入掌握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较大的优势,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固定的教室空间之内,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将课堂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转变成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而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在翻转课堂模式的指引下,学生利用微视频来学习课程内容,并利用有限的课堂剩余时间进行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翻转课堂的出现对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冲击,改变着课堂教学的实践。翻转课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限放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学生自己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形成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师能否科学地进行角色转型影响着翻转课堂的实施成效,也成了翻转课堂能否翻转成功的关键。

一、淡化教师角色

传统课堂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设计当中,如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这些PPT课件中包含音乐、动画、视频等各种内容,教师希望通过这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效果却恰恰相反,学生常常被五彩斑斓的画面元素所深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大部分被用来欣赏课件本身,没有真正积极参与到课件内容的学习中去。同时,虽然教师在课件的配合下声情并茂地讲解和提问,但与教师进行互动的学生总是固定的几个,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源自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其禁锢了教师的思想,将教师死死地定位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和提升,而且所有教学工具只是一种装饰,没有发挥好其应有的教学辅助作用。

现代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中获得主体地位时,他们潜藏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被激发,进而愿意通过自我学习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堂的教学目标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促进,正是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淡化自己的角色,将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仅仅充当辅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引导者”,而非传统的“主导者”,把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作为首要问题来抓,积极促进学生在教师主导教学的范式之外,寻找到适合自己独立学习或与同学协作学习的科学方法。

二、微视频的设计者、制作者

传统课堂要求教师成为一名具备充足知识量且能够驾驭课堂的主导者,而翻转课堂则要求颠覆传统课堂教学的“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构架,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传统课堂中,板书、粉笔、PPT成为知识传授的重要媒介和工具。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提高,教学微视频、网上教学平台等成为知识传授的主要媒介和工具。教师熟练地制作微视频、网上上传练习题、更新网络学习资源等成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传统课堂一节课需要45分钟,而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的注意力并不是整节课都是集中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节课中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是上课后的第5分钟至第20分钟,这也是整节课的最佳授课时间。翻转课堂要求知识学习和传授的载体由教材向教学微视频转变,要求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演讲者、板书者身份,转变为微视频设计者、制作者。翻转课堂中所使用的微视频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这种短小的微视频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进而在短暂的时间内提升学习质量。在授课前教师需要针对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整体的分析,把握住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然后通过图表、动画、音乐、视频等方式将课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呈现出来,最后配上教师的分析讲解,制作成简短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此时的教师作为“翻转课堂”的课程视频制作、设计者,不仅需要充分考虑到所使用的图表、动画、音乐、视频的吸引力方面,还需要考虑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否通过课程微视频有效传递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微视频中是否有生动形象的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置身其中寻找答案,微视频的制作要求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将知识点、重点、难点都进行简单的罗列呈现,而是要将教学的内容和学习场景相结合,通过对场景的体验、感受,思索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提升。

三、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在信息时代,翻转课堂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利用信息工具、学习资源来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则转型成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在课堂中,教师的工作是帮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自主有效地学习知识,并通过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活动,实现知识的探究。因此,在教学微视频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来掌握新知识。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舞台,而需要其积极投入课堂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去,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遇到的难题给予及时、到位的解答,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活动中得到一站式完成。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翻转课堂的实施,就要求教师在制订一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完成教学的过程。翻转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既包括以微视频为首的虚拟课堂活动,也包括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的实践情境模拟活动。无论是虚拟课堂互动还是实践情境模拟,教师在其中的角色都需要从传统课堂的主导者过渡到课堂活动的组织者,真正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现,在独立思考和实践中使知识化为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发展意识和素养的提升。因此,活动的内容设置和组织形式至关重要,要紧贴学生的专业特点,依托既有的知识架构,循序渐进地通过一次次课堂活动提升专业能力。

四、学后反思的辅助者

教学是教师在教育的情境当中,以知识传授、品格培养为前提,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实践活动。在传统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教学目标、内容和过程的设计、实现均需要教师来完成。翻转课堂的实施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要求教师从实践主导者转变为实践反思者,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反思。反思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行为和意识,需要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累积经验、更新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并通过布置课后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这样一来,在课后巩固这一阶段,学生与教师是分离的,教师无法参与到学生课后练习的环节。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常常不能够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因此容易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结果。而翻转课堂包括三个环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课上教师引导深化知识,课后进行学习反思。如果说课前的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基础保障,那么课堂上的交流互动则是翻转课堂的核心内容,而学后反思自然成为翻转课堂的升华。杜威曾指出,反思是一种连续的、主动的、有依据的思维习惯。教学反思不应是某个教学行为的诊断手段,而需要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确保其整体性和连续性。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来使教师形成一种自我表达、自我实践、自我评价的习惯,进而激发教师的活力和热情,促进教师的发展。因此,在翻转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后反思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论坛等新媒体工具,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好课后学习反思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些措施也同样需要落实在课前预习阶段,不管在课后何时,教师与学生都有可以随时进行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不必非得等到课堂中才能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学后反思的辅助者角色,使学生通过学后反思来将一些模糊的、可疑的、无法解决的问题转变为清楚的、明确的、能够得以解决的问题。

五、结束语

互联网的普及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促进了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随着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兴起,教师因其特殊的教学地位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运动的主力军。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理解程度,如何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在翻转课堂中采用何种应对方式,都决定了翻转课堂的质量和效果。在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转型势在必行。教师要努力成为微视频的设计者、制作者,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课后反思有力的辅助者,要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运用最新的信息工具和平台来革新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角色转型,实现更高水平的教学。

参考文献:

黄金煜,郑友训“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型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51.

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 生物教学 多媒体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结构、遗传、进化等方面来揭示生命的本质。高中的生物教学,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学科,尤其是涉及到遗传、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而在这个过程中,生物教师通过语言也难以进行描述,这始终是传统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难题。在过去的生物教学中,会使用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但是教师自己制作的黑白幻灯片仍然不能展现丰富的生物世界。直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中,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借助多媒体,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美丽和神秘的生物世界,揭示生物生生不息传承的秘密。然而,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生物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而缺乏教师语言表达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看似精彩纷呈的生物课堂,学生却并没有吸收到更多的知识,反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教师和学者的关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使用的合理性范围开始成为探讨的问题。

一、 当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使用的误区

(一) 多媒体课件过于繁杂

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师效果,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将大量的内容充斥其中,这本应是值得积极提倡的做法。但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调查来看,多媒体课件过于丰富繁杂,不仅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对于重要知识点的记忆。

(二) 课堂中过多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兴起,给课堂和传统的教育方式带来了革命,很多教师开始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尤其是高中生物课堂,涉及到很多需要图片和影像去了解的知识点,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非常偏爱。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中过多的使用多媒体,不分情况,不分课程的特点,都使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多媒体在课堂中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最终造成的后果就是,课堂虽然丰富多彩,但是学生学习成绩却十分不理想。

(三) 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角色错位

多媒体技术给教师带了很大的方便。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只需要提前制作好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不断的播放课件,同时进行必要的讲解,那么课堂教学就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但是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沦为多媒体放映员的角色,不但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教师的个人教学魅力也无从展现。

二、 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技术合理应用的策略

(一)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更加合理

多媒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学,它仅仅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这一教学宗旨,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和技巧,使之更加能够为高中生物教学服务。

第一、课件制作更加简洁。在多媒体技术刚刚兴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教师为了与时俱进纷纷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这的确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过于丰富的课件设计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却喧宾夺主,影响了课堂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来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时候,应结合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实际需要去进行制作。

第二,课件的制作要科学合理。为了让学生对于课件能够加深印象,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除了在课件内容上要下工夫以外,对于课件的外在形式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课件中涉及的字体、字号、行距、颜色、背景等实用性的知识教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学习。

(二) 多媒体技术使用要适度

当期,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使用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干扰器。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应进行充分的反思。

一方面,教师对于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间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那些能够用语言进行解释清楚,学生也能够接受的信息就不应该使用多媒体,而应该由教师亲自进行讲解。

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时刻有效使用多媒体。控制多媒体技术使用的时间,并不是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彻底摒弃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而是要在必要的时刻进行使用,让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的点缀,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兴趣。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生物实验中,很多实验的结果在实验室仍然不能够看的清晰,学生也就存在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补充。

(三) 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

教师按照既定的内容进行“放映”,缺乏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个人魅力的呈现,这显然不符合新课改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他的个人魅力对于学生有着深深的影响,他传授知识的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情况。教师要改变过分依赖多媒体所形成的“放映员”角色,要充分展现教师的个人魅力。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必要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激情。教育也是一项创新的艺术,优秀的教师在每次讲解同一个内容的时候,都会用不同的方式和内容打动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思维的魅力,也正是多媒体技术多不能做到的。对于高中生物教师来说,面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他们有很多鲜活的素材和信息可以传递给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和沟通,同样能够使高中生物课堂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多的优势,但是多媒体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惰性,一味的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将本应存在多种可能的课堂转为的死板的放映,这是目前我们需要重点警惕的问题。多媒体技术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有效的范围,将会对课堂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作斌.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西安:陕西人K出版社,2008.

[2]李延涛.教育教学改革论坛[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童保红.多媒体教学实用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