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越王勾践破吴归

越王勾践破吴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第1篇

出自唐朝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诗文赏析: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在吴越兴亡史中,以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的事件最为著名。诗中却没有去追述这个为人热衷的题材,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以归统领全诗,来写灭吴后班师回朝的越王及其将士。接下一句是对回师那个欢悦气氛的描绘。诗中只抓住一点,写了战士的锦衣还故乡,可留给人们想象的却是一个浩大的,热闹非凡的场面:旌旗如林,锣鼓喧天,勾践置酒文台之上,大宴群臣,满脸得意而又显赫的光辉。举城到处可见受了赏赐,脱去铠甲,穿着锦衣的战士,二十年的耻辱,一朝终于洗净,胜利的欢欣与胜利的沉醉同时流露出来。一个尽字,便暗示了越王以后的生活图景。果然,王宫里开始回荡起歌功颂德的乐曲伴以柔曼的舞姿,越王左右美女如云,缤纷落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第2篇

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全部爱国主义精神充实起来的,不同的人士对自己的豪情的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其中诗人的表达方式颇为高雅、豪迈,喜、忧、爱、恨层层包裹着食诗词中的每一个字……

忧,忧得让人无奈。

诗仙李白游览越中时,想起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有感而发,写下《越中览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喜,喜得让人发狂。

在广德元年(763),杜甫喜闻蓟北光复,留下千古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诗人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

爱,爱的让人激情澎湃。

正所谓“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曾记得,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率兵马仓皇逃入西南,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遭到毁灭,白居易亲历这一历史变故,感叹不已,便写下了名篇《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之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情,都被作者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

恨,恨得让人入骨。

众所周知,奸臣昏君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中,陷害忠良的秦桧便是代表。岳飞抗金班师,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令岳飞回去,并向金国求和。岳飞满腔悲愤,却无人理会,留下《满江红》之豪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第3篇

吴越文化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文化时期。而河姆渡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的发现、发掘,为研究吴越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史料。

春秋时期的吴国、越国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

在吴越文化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即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一是在春秋时期已有吴国和越国两个国家,在此期间互相争霸。公元前494年,吴越又爆发了一场大战。越国败得很惨,越王勾践一度去当了吴国的俘虏,受尽耻辱。越臣文种征集珍宝器物,带到吴国,贿赂太宰。又把西施送到吴王身边去,吴王大喜过望。答应了文种提出的媾和要求,赦了越王。勾践被赦后回到越国都城会稽,“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他亲自订立国家的政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身自耕种,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多方招徕贤人达士,扶贫济苦,问伤葬死,与百姓共休戚、同劳逸。这样上下齐心,競競业业,国家才慢慢恢复了元气。越王励精图治,对楚、齐、晋、鲁等邻国无不小心修好,对吴国更是十分巴结。公元前482年,吴王调兵大举北伐齐国。于是,越国乘其国内空虚,调发重兵攻伐吴国。吴国被攻破,越王勾践自度不能一口气灭吴,因此便许了和。又过了四年,越军更强大了,再度伐吴。这时吴军疲敝,越军得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吴军,并留下来包围吴军三年,将吴王围困于姑苏之山。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

二是唐代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位于今天的浙江及苏南一带。从公元886年开始,钱氏家族在这一地区保持了近百年的统治。钱氏父子鼓励农耕、修筑水坝、兴佛重教。在当时东亚各国中,吴越国是国运最长久、人民最安宁、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在钱镠的领导下,杭州开始了历史上最初的大规模建设。

现有史料表明,钱镠射潮决非筑塘一事,而是在吴越全境发动大兴水利。在杭州,疏浚西湖。在杭嘉湖,疏浚治理太湖。在绍兴鉴湖、鄞县东钱湖周围筑塘。在萧山,开浚西兴塘。在嘉兴、桐乡、吴兴等地,多开支流、小泾,集防洪、灌溉于一体。

钱镠十分重视农业,募民垦荒,增产不加赋。

吴越国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很快发达起来。因奖励蚕桑,吴越的丝织业在十国割据政权中是发展最快的。瓷器业、商业也迅速繁荣。还积极开拓海外贸易,与日本、新罗、百济、高丽等国遣使往来,经贸交易远至西南亚的波斯(伊朗)等国。这样,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吴越国期间,寺观建筑、石窟艺术、文学书画、工程技术等多方面文化成就,为其他割据政权所不及,且富有苏杭特色,影响深远。

吴越文化的地域范围及历史传承

吴越文化是长江下游的区域文化。

长江下游中国古代一般以淮河为南北方的分界线。淮河以南的长江下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面貌相对比较一致。春秋时期,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崛起吴、越二霸,因此我们称这一带为吴越文化区。

吴越文化的区域范围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苏,以及福建与江西小部分。

文化区是由地理因素与历史原因造成的,比较稳定。文化区不同于行政区。行政区是人为划定的,比较多变。文化区也不是完全不变的,某些历史原因可以引起文化区的局部调整。但文化区的变化,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像行政区的改变那样,可以通过颁发一个行政文件而立刻实现。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它是超越朝代的局限而又一脉相承、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以吴越文化来说,吴国、越国虽已于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先后灭亡,但吴越文化并不因此消失,而继续传承于后世,绵绵不绝地发展下去。

在文化史上,六朝时期以前产生并存续于江浙地区的吴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种真正具有鲜明统一性和系统性的文化形态。直到六朝前期,吴越民众仍以尚武逞勇为风气。但就总体性状而言,粗犷中蕴涵精雅,这是当时吴越文化的显著特征。从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和春秋吴国大墓的玉器、青铜器可以看出,吴越人已具有从粗犷中追求精雅的审美心理和实践创造力。

文化传承的本质,在于各种文化基因的累积和裂变,在于诸种传承方式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与相互作用,从而使文化具有流动性、延续性和再生性。“吴文化”和“越文化”“同俗并土、同气共俗”,逐渐在相互交融、激荡、流变与集成中形成统一的文化类型。从文化的源流与发展来看,传统的吴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现今长三角文化的渊薮和根基,后者则是前者的延续与新生。这些为进一步把握吴越文化的内涵、特质及其价值取向,并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文化整合,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异同及精神特质

一、和谐共存的吴越文化

吴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发展于长三角地区。在古代,吴越人是活动于今长江以南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族。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百越。百越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南部,甚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百越的足迹。《吕氏春秋·恃君篇》注“越有百种”,百越支系虽然繁多,但有许多相同之处。吴文化和越文化虽然分别在江浙不同地区,但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吸纳,相互交融。《吕氏春秋·知化》云:“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可以看出吴越的相同特征:

稻作文化相同,由于气候地理适于稻作生长,水稻种植都成为吴越的主业。

淡水养殖业相同,由于地处水乡泽国,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渔业就成了吴越经济的重要行业。著名学者林乃燊指出:“真正的淡水养殖业,大概起源于春秋时的吴越。”

制造工艺相同,吴越都制造几何印文陶器。从近年出土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剑”和“越王勾践自乍用剑”考证,其制作工艺水平和风格特征均无多大差别。

语言相同,吴越古语都是讲越语,吴语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的;习俗相同,吴越地区古时流行“文身断发”习俗,吴与越史籍上都有“文身断发”的记载。春秋时期,长江三角洲还是蛮荒一片,句吴和于越民族,都断发文身,不冠不履。另外,在葬俗上,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是吴越地区相同的埋葬方式。

二、和而不同的吴越文化

吴越两地比邻相处,其先民皆为百越族,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特征。但由于地域的不同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也产生了吴文化与越文化的不同魅力。

地域位置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中,吴地北有齐,西有晋,又与楚接壤。吴文化主要是接受了周文化的影响,故而在接受外来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位,具有更强的开放性。越地与吴地相比则显得偏僻,越与楚、吴的关系密切,与中原的联系则不如吴,外来文化的冲击也相对薄弱。越国更注重本土变化,注重鲜明的越地土著特色,这也导致越文化与吴文化的差异和区别。

生存环境对吴越文化的影响。

吴地处在太湖流域的平原上,农业生产比较发达,水陆交通便捷,商品流通便利,社会生活相对稳定,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而越地临海滨江,山多平地少,虽有林、牧、渔、副多种经营,但与吴地相比,生活空间就相对狭隘和闭塞。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吴文化的内涵就多一些精巧和柔美,越文化就多一些通俗、朴质与阳刚。吴人虽精明,却安于守成;越人虽朴野,却敢于冒险。这些,对吴越经济的不同模式,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吴文化与越文化的共性大于个性。

吴越两国以及周围列国为争霸一方,相互为敌,战事不断,先是吴国战胜越国,再是越国灭掉吴国,后又楚国灭掉越国,秦国又灭楚国。在这漫长的战乱和争斗中,吴越文化与长江中游的荆楚文化、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既交相辉映、相互渗透、多元交融,又相互转化、变换,释放各自的文化能量。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力,又影响和作用于政治、经济、社会的变革及发展。

六朝至隋唐的晋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阴柔特质及其对温婉、清秀、恬静的追求,改变了吴越文化的审美取向,逐步给其注入了“士族精神、书生气质”。南宋直至明清时期,吴越文化愈发向文雅、精致的方向生长。随着工商实业的萌芽,吴越文化除阴柔、精细之外,又平添了消费特征和商务之习。到清康乾盛世,苏、杭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天堂,其间不论是经济、科技、教育,还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都成为吴越文化走向高峰并在全国领先的标示,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长江下游温湿多水,河网纵横,使人性柔;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生产方式精致细密,使人心细;长江下游自古多艺术,南宋以后有“江南人文薮”之称,使人气质文雅。细柔、精致、文雅,似乎可以称得上是吴越文化的共同特征。《红楼梦》与越剧可以看作是吴越文化的标本,其柔美、细腻、文雅的文化气质表露得淋漓尽致。

吴越文化对当代浙江的影响

吴越文化的发展,既始终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质,又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越文化在这种发展演化进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浙江特色、深厚历史底蕴、丰富思想内涵的区域文化,并对此后浙江地域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甘为人先,勇于创新

因为依水而生、傍海而居的生活生产环境,越民在与水的长期拼搏、对水的长期征服过程中,培育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富于冒险的精神品质。从历史看,由于吴越地区发展一直处于动态的流徙过程中,这种流动带来的文化融合与碰撞,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增强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敏锐意识与创新的愿望。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之初,“浙江人闯天下”,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敢为人先、吃苦耐劳,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他们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第一个股份合作企业、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第一个海外专业市场等等。这些众多的“全国第一”,也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大气开放,兼容并蓄

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濒(钱塘)江、环(太)湖、临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吴越地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交融汇通之地,对异质文化没有排斥性,而有着非凡的开放、兼容气度。阳明心学和浙东学派、永嘉学派都重在兼采各派思想。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浙江率先孕育,造就“东南财赋地,江南人文薮”的嘉年盛世,也是由于对新思想的广泛接受和容纳。千百年来,吴越文化在发展演变之中,已形成兼容并蓄、人我共生的传统。

机敏睿智,坚韧不拔

吴越文化的产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纵观古越历史,浙江人民具有卧薪尝胆、坚韧不拔的志向。“大禹治水”,“劳身焦思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其人格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坚强意志与献身精神的理想化身。越王勾践不忘俯首称臣于吴国之耻,卧薪尝胆,励精图治,韬光养晦,终成功业。吴越国王钱镠保境安民、纳土归宋……一部古越文化史,就是一部浙江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史。这种精神品质深刻影响了历代浙江人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

经世致用,务实求真

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第4篇

一、了解史实

此类诗往往是诗人游览某地,有感于此地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而作的,因此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诗人游览越中,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件来抒发感叹。此类诗歌往往首句点题,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接下来,借事件中的片段或几个镜头抒写史实,传递某种情感。最后稍作渲染,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二、体会情感态度

此类诗最直接的一层情感是对所吟咏的古人或古事的情感态度,或仰慕颂扬,或批判嘲讽,或同情怜悯等等。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对周瑜的仰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对孙权、刘裕的仰慕,对刘义隆草率出兵的批判和对廉颇的同病相怜之感。而要想更深层次的理解就需要知人论世了。深层次的情感通常有三种类型:

1.借古讽今(或借古伤今)

这类作品借怀古来批判当今社会的黑暗或不良现状。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情,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2.借古伤己

很多诗人都是人生不如意或仕途不得志的。所以联想到古人,他们就会因经历相似或相反而产生感伤情绪或悲愤情绪。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周瑜,相反的人生经历促使他产生了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廉颇与辛弃疾相似的经历则催发了词人有才难施的悲愤之情。还有杜甫的《蜀相》《八阵图》也都是如此。

3.借古抒怀

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歌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前两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两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掳去,历史就要改写。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词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思想,给人以启迪。李白在《越中览古》中则抒发了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

三、分析艺术手法

越王勾践破吴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古诗;鉴赏方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在 7 ~9 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古诗鉴赏历来是日常学习和中考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表达赋予跳跃性,再加上学生有意疏离,领悟能力欠缺,致使平常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未能真正领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诗歌,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我认为应抓住下面几个要点:

1走近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 “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例如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其诗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2关注诗歌题目

俗话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怀古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留恋愁苦,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羁旅诗的漂泊思乡,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从《春夜别友人》中读出离愁,从《望月怀远》中读出思乡,从《钱塘湖春行》中读出喜悦。从《归园田居》中读出惬意。

3抓住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质,即诗中的景和物。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流水代表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绵绵的愁思,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菊代表高洁和隐逸,竹代表正直和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离愁等。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抓住意象及其特点,并反复揣摩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松柏象征孤直、顽强、高洁,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又如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掌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内容博大,从 《诗经》 到明清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

4.1写景抒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着诗人的无尽思念,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到读者眼前。

4.2咏物言志。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清风明月,飞禽走兽等均成为诗人引用的对象。如王维 《山居秋暝》 表达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 《渔家傲》 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4怀古咏史。如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4.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6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是对诗歌的大体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时,能快速地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其诗的要旨。

5品析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5.1严实质朴,含蓄隽永。如 《悯农》 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全首诗20字,读者容易理解。而含蓄隽永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体味。字短情长味深,启人联想、想象,开启读者悟性,导入美感的享受。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 向夫妻间挂念问候,时、境、情融为一体,倾吐深情的憧憬均显示言外,隐于其中,越嚼越有味。

5.2形象生动,清新雅致。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感。如:杜甫的 《绝句》:“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相结合,色彩绚丽,语言形象清新生动。

5.3绚丽飘逸,和谐婉转。如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色绮丽,变幻莫测,体现着绚丽飘逸之美。

6掌握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诗中常用的修辞特点有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等。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等。描写又有白描和细描,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中多用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极力渲染昔日之繁华,结句却落笔于今日之荒凉,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人顿生人换、古今盛衰之感慨。诗中的风格流派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寓深远,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闲适等。

7领悟思想感情

相关期刊更多

长城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作家协会

商业文化·下半月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商业联合会

河南中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