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

二、 教学过程:

(一)、关注真实,感知意义

师:同学们看我们班后面的板报漂亮吗?

生齐说:漂亮。

师:再看每朵小花上面有5片花瓣,有9朵小花,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9朵小花一共有几片花瓣?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出式子。

生2:5+5+5+5+5+5+5+5+5=45(板书)

师:你能根据“每朵小花上有2片叶子。”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 3:一共有多少片叶子?

生列式:2+2+2+2+2+2+2+2+2=18(板书)

师:我们班一共有5个组,每组10个人,一共有多少人?

听汇报,板书:10+10+10+10+10=50

师:观察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4;我发现这三个算式都是连加。

生5:我发现这三个算式加数都相同。

(板书:   相同加数   相加)

[反思:课本中游乐场的图画虽然美丽无比,但比起真实情景来说,距离又远了些。建构主义者认为,儿童的实际经历更有利于形成强烈的体验。于是,教师努力挖掘儿童现实生活中已有的具体事例,拉近了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导入新课,显得更加自然、真实。]

(二)、引导类推,体验意义

师:像这样算几个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外,还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书:乘法)

师:(指着第一个式子)这个式子表示什么?

生1:9个5连加的和是45。(板书:9  5)

师:求9个5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板书:9×5)

师;“×”叫乘号,先写“/”,再写“”。

师:9×5=45读作“9乘5等于45”。也可以先写加数5,写作:5×9=45。这个算式怎样读?

生2:5乘9等于45。

师:下面请你尝试把黑板上的其他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听汇报,板书:9×2=18 或2×9=18

10×5=50 或5×10=50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3:2+2+2+2+2+2+2+2+2=18就是9个2相加的和是18。所以可以写成9×2=18或2×9=18。

生4:10+10+10+10+10=50就是5个10相加,所以可以写成5×10=50或10×5=50。

[反思:新课程过于强调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忽略了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些概念的提出是学生难以独立完成的,教师有必要进行指出,如上述案例中乘法这一概念的提出,应该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然后,再采取自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类推的方法,试着把其他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这样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三)、动手操作,建构意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出几个形状相同的图形。

生动手摆,组内交流摆出的图形

师:你能根据所摆出的图形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我摆的是小伞,每把小伞用5根小棒,4把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生独立解决问题,并汇报:5+5+5+5=20  4×5=20

师:说说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

生2:4表示4个5,5表示相同加数是5,4×5表示4个5相加的和。

其余算式小组交流。

[反思:在学生初步体验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动手摆图形,学生可以自由、大胆地创想,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更深刻地感悟、建构乘法地意义。学生先独立尝试、再交流共享,进一步充实了学习材料,丰富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有效的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激活联系,应用意义

师:学了知识,肯定有用,想一想,我们学了乘法有什么用?

生1:可以用乘法来代替同数连加的算式。

生2:可以写起来方便些。

师:下面做一个练习,打开书46页完成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后遇到同数连加的算式都可以写成乘法。

[反思: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不应由教师全盘托出,而应由学生亲身体味。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知识用途,并让学生动手做题,亲自体验乘法的意义和用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后记反思]

  纵观课例,固有的课堂模式得到了适度的重构。下面结合本课教学谈三点启示:

  1、加深体验,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事实上,教材编排在一定程度上注重了学生的亲身体验,而要想使教学效果落到实处,就必须注意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直接取决于外界事物对大脑皮层所产生的刺激强度。因此,教师选择了以学生的真实背景为教学资源,更紧密地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加深了体验。

  2、多维互动,体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多维互动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活动。教师不是使用命令的语言,而是平等地与学生对话,运用引导性、鼓励性地语言引领学生走进课堂教学中。再加上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1.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感悟基本的数学思想

数学教学内容始终围绕着知识和方法这两条主线而展开。在知识中蕴涵着方法,方法需要数学知识体系的支撑,两者紧密联系,互为依托。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知识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例如,对于10以内数的认识,要先要小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件感受“数字”,并逐步概况出10以内的数字。在此过程中,其实就是演绎再现了远古时代数字的发生过程,但蕴涵了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即归纳和概括。对于初入学的幼儿来说,这种感觉是浅显的、初级的,还处于数学发展的萌芽状态,是一种潜意识的对数学概念的建构。新课程标准也倡导让小学生在自我探究知识形成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表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其关键是要学生自己去亲历体验,从中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操作策略,就是对学习的法则、定理、概念、公式等,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日常生活和学生已经习得的数学知识、方法、潜意识的体验等紧密结合起来,亲自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感觉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进行小数乘法教学时,可以先创设一个生活问题情境,产生需要计算的一种需求,让学生根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列出乘法算式,再结合学生已经习得的小数点移动引起数字大小变化的规律和整数乘法等知识,巧妙地将小数的乘法转化为学生已掌握的整数的乘法,并最终得到正确的结果,最后,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己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规律,而且也对数理有个感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同时,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学生也对简单的数学建模、数学化规等思想方法得到了些许的认识和感悟。

2.通过反思使学生感悟的数学思想方法清晰明了

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所经历的探索数学知识、方法、认知策略等多方面进行二次认识及更深层次的理解。反思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即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使自己感悟的模糊的数学方法在大脑中清晰明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进行分析,笔者觉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应注意一下几点:一是要务实,让学生明白反思对自己学习的重要作用,从而促使学生从被动引导反思达到主动、积极反思的转变。还要切忌浮躁,培养学生精心、踏实反思的良好习惯。二是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和思考学习中的重要步骤、关键环节,回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提炼其中的方法和知识技能,并做进一步的思维“反刍”。三是要反思本身进行同伴间、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总结,互相学习,查缺补漏。

例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按照角的大小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接下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刚才的分类过程进行回忆和交流,并说明自己这样进行分类的原因。通过这一交流反思的环节,让学生一方面明晰自己在此过程中的分类方法,并感受“同一标准、不重复、不遗漏”等分类原则;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分类对我们认识角的帮助和意义,从而体验到数学方法对研究数学问题的价值和作用。最后,教师再用集合图的方法对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者关系做一表示,在此过程中,也将集合的思想渗透进去,让学生感悟集合思想的重要意义。

3.借助整理知识和复习知识环节,让学生总结数学思想方法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和提高数学素养的必要手段。在教学中,一是要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做一回放,在回放过程中再次明确各个知识点,既是整理知识,也是复习知识,同时也将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再现了一次。二是要在再现回忆的过程中注重各个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凸显知识形成过程中的共性,认识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普遍性、实用性、关键性。最终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

4.通过解决数学问题,增强数学思想方法实用性的再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的学习中,在教材编排、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如新课程下的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数与代数”领域的解决问题的内容时,淡化问题的类型,不以类型为线索,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与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具体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展开,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与运算意义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淡化类型”的教学,能有效防止“机械照搬”、“套用解法”的现象,当学生遇到一个应用问题时,就不会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经历与体验,积淀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从而真正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把握不住新课程中解决问题教学的变化,如解决问题与运算学习结合教学,由于在很多内容中运算学习的目标更显性(如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的教师就难以把握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甚至弱化了读懂问题情境、分析数量关系、检查与反思等解决问题过程的指导,导致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解决问题”的教学该如何展开呢?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们认为,教师要结合“情境理解,表征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方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尝试解决—检验、评价与反思”的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思考的过程,变“教解法”为“策略指导”,特别要重视运算意义理解、数量关系分析、解题策略运用的指导,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淀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以“数与代数”领域的解决问题教学为主,谈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几个着力点。

一、 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沟通数学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以运算意义的理解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下的解决问题教学,不再分类型教学,学生遇到一个应用问题时,就不再是联系类型思考问题,而必须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这样,运算意义的理解对能否有效地分析数量关系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注意多种运算“模型”的渗透,注意沟通数学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成为学生能否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强运算意义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索运算意义的过程,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各种运算的意义。例如,整数加法意义的学习,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共有多少(认识加法)”一课,教材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加法意义的形成过程,其中问题1“一共有几支铅笔”和问题2“一共有几只熊猫”通过两组动态的连环画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合起来”的过程,抽象出算式,从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问题3“认一认”是在前两个问题直观体会加法表示“合起来”的基础上,体会两个情境虽然内容不同,但是表示的是同一件事情,都可以用“3+2=5”来表示,从而抽象出加法算式。再通过观察淘气写出的算式,来引导学生认识加号以及算式的读法和写法;问题4“摆一摆,算一算”,通过结合图示情境摆一摆学具,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进一步巩固加法意义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从字面上理解:异构――一种包含不同成分的特性。通常被用于信息技术和化学科研。与异构相对存在的就是同构,同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的图形,后者是对前者的一个超越或突变。把“构”放在教学中是指教师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等等。“构”的目的是让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构建出不同意义的设计,呈现出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培养出各具个性特色的创造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表内乘法(二)》为例,教师可以怎样实施异构呢?

教学设计(一)

参考教师用书,把7、8、9的乘法口诀分3个课时分别进行讲授。第一课时是教学7的乘法口诀,根据教材中的主题图和表格,利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让学生自己将表格里的数据填写完整,再通过计算乘法算式的积,编制出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记忆和练习。教学8的乘法口诀和9的乘法口诀的设计思路与7的大体相同。

教学设计(二)

在教学7、8、9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2~6的乘法口诀,并且知道编制的方法。因此,教师把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有效整合,以一句7的口诀“三七二十一”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编制7的口诀;完成后,将学生分成两个竞赛组,分别编制8、9的乘法口诀,再进行记忆和练习。

对比以上两种教学,第二种设计更具开放性和生本特点,值得教师们尝试。

二、同课异构的特征

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型教研。教学型教研一般以课例为载体,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过程渗透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形式是文本教案和案例式课堂教学。因此,这种教研活动在不同学科的不同学段都可以进行。同课异构又可以分成多人同课异构和一人同课异构等形式。在教学研讨活动中,最经常用到的是两人同课异构模式,两人同课异构又俗称为“一课两上”。

以小学数学中高年级各个单元知识后的“整理与复习”内容为例。一种教学设计思路是: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安排,逐一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忆和概括,然后做练习题加以巩固提高。另一种教学设计模式是将一节“整理与复习”的课分成三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知识整理环节,由学生自主回忆起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序的整理和板书;第二部分是学生质疑环节,由于学生已经了解本单元的所有内容,那么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困惑或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提出,请求他人的帮助;第三部分是针对性练习环节,可以由学生和教师收集一些易错题或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当堂进行解答。

对比而言,第二种教学思路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充分将孩子们的思想和问题暴露了出来,而且可以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整理与复习就能达到既查漏补缺又提升能力的双重效果。

三、同课异构的用途

同课异构由以教材教法为中心的文本教研转向以师生共同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研,由单一封闭的个人研究模式转向多维互动的群体研究模式。①针对性强。它是基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更好地完善教学方式而采取的一种具有实效的教研方式。②适用性强。它适用于各学科、各学段、各教师,它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认知建构过程。③参与性高。它是集体智慧的展现,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同伴互助十分重要。④提升力度大。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一般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们采用以下两种设计。

教学设计(一)

以认识二分之一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二分之一的含义;以四分之一为操作点,让学生通过折、画、比较出不同分数表示的含义和呈现的不同图案,再通过判断、选择等形式的练习,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母的含义。

教学设计(二)

以认识二分之一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二分之一的含义;以四分之一为操作点,让学生通过折、画、比较出不同的分数表示的含义和呈现的不同图案;再通过判断题的练习,在众多的分数单位中,设计一个几分之几的分数,让学生学习几分之几。

当教师通过思考、探究、集体研讨之后,又有了第三种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三)

以认识几分之几为起点,让学生学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再通过判断题练习,在众多的几分之几数中,设计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让学生学习。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反思意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7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师应把握具有反思价值的知识点,促进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一、自我审视,在面对错误时深入反思

错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得当,就能让它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教学片断1】题目:一张卡纸长5米,宽1.25米,要用这张卡纸裁剪底和高都是2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彩旗,可以裁出多少面这样的彩旗?

师:做错的同学请说说自己错在哪里。面对错误,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单位是不同的,以后要认真读题目。

生2:我直接用底乘以高,忘记除以2了,公式运用得不熟练。

生3:我是在计算过程中出了错,要加强计算训练。

师:听了这些同学的反思,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4:阅读题目不能放过任何细微的地方。

生5: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很特殊,一定要记得除以2。

生6:计算是一项重要的数学能力,要细心再细心。

教师选择这一道较为典型的题目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主要设置了三个问题:说说自己错在哪里;面对错误,你有什么收获;听了这些同学的反思,你们有什么感受。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就能有深入的认知。

二、新旧联系,在提炼思想时深入反思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教师必须认识到,只有在思维不断深入与探究之后进行及时性的反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

【教学片断2】师:我们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生1: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应该有关联,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入手。

师: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2:依靠长方形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你们有什么新的启发吗?

生3:如果觉得问题无从下手,可以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教师在学生捉襟见肘之际,并没有直接告知解决问题的策略,而是引领学生将学习的内容与经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

三、依托例题,在体验价值时深入反思

【教学片断3】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一列举的策略。谁来总结,这一策略有什么特点?

师:请用书本上的例题来谈谈自己的收获。

师:运用这种方法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关注策略的价值,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事例进行反思,通过深入、理性的反思有效凸显教学的目的。

四、整合梳理,在总结方法时深入反思

对于方法的获取绝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自主构建,促进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

【教学片断4】师:现在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学习乘法分配率的?

生1:是睦题(3+8)×12=3×12+8×12开始的。

生2:然后我们按照这样方法写了一个算式,发现都是相等的。

师:由此,你们做了哪些设想?

生3:是不是所有类似这样的算式都是相等的呢?我们列举了大量的算式,居然都是相等的。

生4:我们发现了11个12等于3个12与8个12的和,实际上将原本综合在一起的数字分两次相乘,再进行相加,结果是相等的。

师:是啊!我们发现了现象,进行了猜想,又进行了论证,最终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这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方法――猜想验证!

教师引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得出过程进行了分解,从而将运用的“猜想――验证”这一方法进行了论述。这样的反思就能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