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说屏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及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您可能会首先联想起自己在学生时代所憧憬的那个背影,老师们在黑板上奋笔疾书的样子曾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渐渐的产生了极大的变化,电子设备的普及,使电子文档代替了一块块板书。其在减少教师重复劳动、提升授课效率的同时,也有效规范了内容,保证了授课质量。
对于需要在备课时随时浏览、查询诸多资料,并同时准备课件的教师们来说,普通商务本的小屏幕显然无法给其提供足够舒适的办公条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硕B43商务笔记本所支持的“三屏输出”显示模式似乎为这部分用户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而这款笔记本在实际应用中是否可以满足用户复杂的需求呢?带着这些疑问,比特网在教育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中选取了一位试用者,为其提供华硕B43商务笔记本与两台拓展用显示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试用,并在事后就相关的试用体验对其进行了采访。
本次参与产品试用的网友是来自博乐网的高级品牌经理祁女士,该网站隶属于安博教育集团。在采访刚一开始时,祁女士就首先表示,自己虽然身处教育行业,但考虑到自己并没有任职一线教师,所以为了使本次试用体验的反馈可以更加全面,她还在试用过程中还将整套产品交给一位同事体验了2天。
在试用过程中,祁女士谈到了三屏输出组合在使用中的便捷之处。以往习惯了看大屏幕的她,还不习惯使用笔记本电脑屏幕作为主屏。而通过调整我们为其介绍过的显示设置后,华硕B43商务本所提供的三屏输出显示模式可以轻松实现将大屏幕作为主屏使用的效果,同时多种屏幕的设置方式也为她在工作中带来了更多的选择性。
另外,华硕提供的拓展屏幕还支持旋转,可以随时将其在横屏、竖屏之间切换,灵活的应用模式对经常需要处理大表格的她来说十分实用。
相对与不需要经常携带笔记本外出的她来说,与其一同试用过这款产品的一线同事对于华硕B43笔记本的便捷之处还有着自己的看法。
1.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2)便交流
(3)多媒体
2.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2)逐步引入原则
(3)简洁实用原则
3.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稿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所谓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换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存储子记录介质(如磁盘、磁带、光盘等)中的一种形态。因此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不是通过普通的纸和笔,而是将教案内容经计算机的输入设备输入,利用适当的工具软件编辑存储而成的,其最终的形式是计算机能读取的文件。
二、电子教案的主要特点
1.高效率
有经验的教师都要经常修改和订正教案,特别是在新的一轮课开始,更要对原有教案仔细推敲,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教案的部分内容加以调整,甚至重写教案。因此,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能会有很多内容相近的教案。
而电子教案,对于内容的插入、删除、复制和改写非常方便,尤其是对文字块的编辑操作。对占有资料较多的教师来说,更是提供了方便。原本要几个小时来准备的教案,只要几分钟便可完成了,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真正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2.方便交流
磁盘、光盘与纸张相比,存贮信息的容量要大得多。一张1.44 MB、
3.5英寸大小的软磁盘可存储汉字(纯文本)大约75万字,相当于500页的16开书籍的文本内容,光盘就更大了。
因此,在进行教学研讨或学术交流时,携带存储于磁盘上的电子教案,显然要比携带纸张幻灯胶片形式的资料更方便,而且可以在与会者需要时,方便地进行拷贝,大大方便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3.多媒体
一般的教案或板书,主要通过一维方式,依靠语言、文字、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电子教案由于可以借助一些使用方便的软件工具,很容易编辑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平的动画图形、图像,并且可以配上语言和音乐,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自然思维习惯,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易于突破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子教案的制作原则
1.突出重点原则
电子教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文字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文字内容应尽量简明扼要,以提纲式为主。文字和背景的颜色搭配要合理,一般文字颜色以亮色为主,背景以暗色为主。对于文字内容中关键性的标题、结论、总结等,要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字形和颜色加以区别。音乐的节奏要与教学内容相符,重点内容处可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以增强感染力。
2.逐步引入原则
对于一屏文字资料,应该随着讲课过程逐步显示,引入时,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动画效果,也可伴有清脆悦耳的音响效果,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对于较复杂的图形,如果一下子显示全貌,会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也不便于教师讲解。应随着教师的讲解,分步显示图形,直到最后显示出全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循序渐进。
3.简洁实用原则
名词解释、数据资料、图表等文字资料,可采用交互形式提供,阅读完后自行消失。对于动画和视频图像,应具有重复演示功能,学生可能一次没看清时,可重复播放,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进行控制操作。
四、电子教案的制作过程
1.制作教案演示文稿
运行PowerPoint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的“常用”选项卡中,选择“空白文稿”选项。当“新幻灯片”对话框出现时,为文稿中的幻灯片选择一种适当的教案版式,并单击“确定”按钮,按课程设置将相关内容输入到每一张幻灯片中,便可获得该课程的演示文稿。 .
2.输入幻灯片的备注
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需要通过投影机,显示其内容。因此,这种演示文稿还不为真正的电子教案,要制作真正的电子教案,必须加入一些注释内容,如重点提示、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等,供讲解时参考。这些内容可输入PowerPoint备注页视图的“演讲者备注”中。
具体做法是:在PowerPoint中显示要输入备注的幻灯片,“视图”
菜单选择“备注页”,输入注释内容,然后更换幻灯片,继续输入相应的注释内容。
3.将演示文稿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由于PowerPoint的备注功能不能进行字、段落等格式设置,因此,如果想将演示文稿及其备注打印出来,可将其发送到Word中进行编辑。
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保存后,单击“文件”菜单下“发送”命令中的“Microsoft Word”项,并按“确定”按钮,系统自动运行Word,可通过鼠标来调整:幻灯片编号区、演示文稿内容区、备注内容区三部分的大小,对备注进行格式等的编辑后保存,用打印机将其打印出来就是打印文稿。
[关键词]微时代;微课程;设计;制作: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31-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06
一、引言
当前,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化学习成为可能。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需求信息容量相对短小、注意保持要求较低的学习资源。过去不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等教育部门,录制的“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因其大而全、冗长,难以在移动学习中直接使用。而微课程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因此,微课程成为了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
二、微课程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英美等国家学校的教师开始开发“微型课程"(Mini-course、Mini-Lesson或Micro-curriculum),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微型课程是在学科范围内针对某一概念或主题设计的课程框架,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这种单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它的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单一,大多数内容是根据学生和教师们共同的兴趣开发的,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与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出现的主题内涵丰富的大规模长期性的“Maxi”(大型)学科课程相比,微型课程的不同主要在于课程时间简短,一个微型课程一般只有一两个课时,而不会像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持续数周或一个学期。国内将这种课程多称之为课程单元、课程组件、短期课程、小课程和拓展课程。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戴维·彭罗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严格地讲,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程相当于一堂课的一个切片,通过这个切片,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体现教师的助学智慧。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伴随提供习题、练习测试等资源供学习者巩固知识。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关注“小故事、小现象、小策略”,主题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课,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处理,使之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终端提供内容服务。
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核心概念和一些要求掌握却难以理解的技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让学习者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由于重点突出、时长适中、利于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微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的特点,正好满足了人们通过微型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在家里、在校园里、高速公路上、在地铁上都能进行学习,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1.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选题设计。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内容要明晰,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关键概念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后拓展延伸,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展示。
(2)时间设计。微课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教学过程要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①快速引入课题,并能吸引学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引入课题;可以从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教学内容引入课题;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
②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课程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在这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剪掉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在讲授重点内容,罗列论据时要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③总结收尾要快捷。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让人清晰地感觉到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资源设计。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指向明确、主题突出、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的反馈及学科专家的点评等相关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教学语言设计。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重要。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把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语,与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表情,以及其中要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统和在一起预先演练一遍。在语言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精炼。
2.微课程的设计模板
为了通过模板来引导微课程开发者使用稳定的结构框架,对思路、内容、资源和评价进行有效的设计,本文建构了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如表1所示)。根据微课程的设计过程构思,将微课程设计内容填入微课程设计模板。
3.微课程的制作
一个优秀的、完整的微课程包括:简洁、美观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课程内容、有概括引导的片尾等。
(1)具体的制作技术要求如下:
①录制时电脑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及以下,分辨率不低于720×576、码流128kbps~2Mbps、帧速≥25FPS,电脑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
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③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编写微课程内容时,内容精炼,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程。
④微课程在内容、文字、图片、声音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
⑤微课程讲解时,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⑥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⑦视频画质清晰,多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小景别画面,多使用固定镜头,保障视频质量。教师大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⑧要有片头、片尾,显示微课程名称、作者、单位等信息。
⑨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⑩音频采样率44.1K、比特率64~320、音画同步
(2)微课程的制作设备配置与制作方法
方法一:智能手机拍摄法
①设备配置: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智能手机一台、几只不同颜色的笔、一打白纸、相关主题的教案、多媒体电脑一台、视频编辑软件一套。
②基本方法:使用可摄像的智能手机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教学过程,边演算边讲解,尽量保证语音清晰,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画图、标记等行为,演算过程逻辑性强,教授或解答过程明了易懂。在他人和辅助器材帮助下,用手机将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要保证画面清晰、准确、稳定。第三步,进行视频编辑,添加字幕和美化,生成微课程视频。
方法二:录屏软件录制法
①设备配置:多媒体电脑一台、麦克风一个、录屏软件Screencast-O-Motic、Camtasia Studio、CyberLink YouCam、屏幕录像专家等、PPT课件。
②基本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定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多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打开录屏软件,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执教者调出要讲解的PPT课件,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按照教案,执教者一边演示幻灯片放映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的微课程视频用后期视频编辑软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美化。
方法三: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专业录屏软件制作法(简称“可汗学院式”)
①设备配置:多媒体电脑~台、带话筒耳麦一个、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一块、屏幕录像软件、演示软件(Word、PowerPoint、画图软件、绘图软件、几何画板等)。
②基本方法:通过手写板或交互白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⑨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安装手写板或交互白板及其配套的专用笔等工具,与电脑连接,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第三步,利用交互白板(或手写板)自带摄录软件或专业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和教师的声音:第四步,为增强微课程视频的效果,可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美化编辑。
方法四:数码摄像机拍摄法
①设备配置:数码摄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具。
②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录像。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用数码摄像机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板书、多媒体教学信号等教学实景画面。第三步,对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和美化。
四、微课程的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2):
一、微课概念及特点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学者McGrew所提出的60秒课程是目前公认微课的雏形),传统的微型教学并不是我们现在所探讨的微课,这里我们所讨论的微课是指建立在网络信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利用信息技术而进行的在线学习或者利用移动通信平台进行的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是以阐释答疑某一知识点和技能点为目标,以简短“微视频”为核心(大多控制在1分钟到10分钟之内),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以提供自主学习或辅助教学为目的的视频教学资源。
微课将教学视频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的教学资源形式展现并结合学科特点把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涉及到的重点、难点、考点、书上例题、课后习题、实践操作等问题进行整理设计。因此,每个微课都演绎着独特教学设计,它将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浓缩和简化,提取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突出核心理论的学习。使学生在目标明确、主题突出的情况下利用课内课外个别化学习和掌握性学习,消除课堂集体学习的急促和压抑心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简单的方法来学习解决工作任务所必需的知识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生产费用之原材料费用”微课制作过程
《成本会计实务》这门课程之所以适合制作成微课是由于当授课教师在每一次新授课教学结束后,总有学生在重点和难点问题上没完全掌握或存在疑惑,教师有必要对这些重点问题或学习难点,精准切分知识点,精确设计知识点的教学方案,然后以图片、文字、动漫、语音等不同的形式,配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录制视频,做成微课并传给学生。笔者选择《成本会计实务》中“生产费用之原材料费用”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进行日常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选题设计
《成本会计实务》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以产品制造业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在具体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为主线,整个课程知识体系完整连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分割性,适合制作微课。因此,我们选择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起始阶段即原材料费用的生产消耗内容进行选题和教学设计。选择本部分内容制作设计微课,可以让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对构成产品的成本费用有较为直接感观认识。在每次上课前要求学生借助其他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完成与本次课相关的学习任务,包括:构成产品成本的费用要素有哪些?原材料费用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如果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同一种原材料被几种不同的产品所消耗,则如何将这部分原材料费用在不同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将解决本次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帮助学习者抓住本教学单元的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辨析疑点,通过学习者自主学习或相互交流,达到对知识点(教学任务)的完全掌握。
(二)撰写教案
在选题设计的基础上,根据选题内容进行“微教案”的撰写。“微教案”是微课程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授课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微课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微教案”是以文本文档的形式将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具体呈现的过程。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及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考核评价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包括传统教案所包含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及巩固练习、课后反馈等内容,但课时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以学习者为中心,主题鲜明、内容精练、导入快捷、方法多样。
以产品生产所消耗原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为例,微教案撰写如下:
1.教学内容。原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2.教学目的。掌握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原材料费用归集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登记账簿,进行相关业务处理。
3.教学目标。遵守企业成本核算制度,正确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掌握计入产品成本的材料费用分配方法,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依据材料发出汇总表正确核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原材料费用,能够根据分配结果编制正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4.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费用构成,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方法;难点,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与定额费用比例法的具体核算及区别;解决方法,通过案例由授课教师引导学习材料费用定额分配法并以分组形式由学生完成学练任务,同时布置课后作业实现任务考核。
5.教学材料。①原材料发出汇总表;②原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③记账凭证;④账簿;⑤计算器,红蓝水性笔。
6.教学步骤。①课程引入;②任务告知;③教师任务示范;④学生操作任务;⑤授课小结;⑥学生考核任务;⑦单元总结;⑧课程拓展。
7.考核。考核项目具体包括考核项目、评分内容、各项分值、评分标准。
8.课后反思和总结。
(三)准备教学素材和练习小测
根据之前的选题内容和微教案设计的思路所要达到的效果,准备相应的素材资源和“练习小测”。不同类型的微课,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法(微课设计主要方法见(五)教学实施与录制),准备不同的教学素材和不同的制作工具。授课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充分准备本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教辅资料和教学用具,如:授课教案、任务与案例、PPT课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通用记账凭证、会计账簿、计算器、水性笔等。如《成本会计实务》原材料费用这部分内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有关计入产品成本的原材料费用如何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合理分配,属于推理演算性质的内容,则需要准备教师演算过程所需的大白纸和水性笔;如所讲授的课程是某项实践操作(企业纳税申报)就需要在教师机上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进行演示。如此之外,在讲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例题、巩固练习题、授课教案、PPT课件等教学资源最后要以微课件、微练习等形式上传到微课程平台上供学习者进行个性化辅助学习。
(四)脚本编写及课件制作
微课之所以能走进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并吸引更多人的接收,其核心就是脚本的设计与编写。脚本的编写是微课视频制作的基本依据,具体而言在脚本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两种能力:一是标准;二是创意。创意部分需要融入教师的授课经验和实战演练,标准部分更多的是微课所应具备的流程和方法。因此,拍摄人员要根据脚本的设计来制作微视频。
微课脚本的设计通常情况下有四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第一,提出问题。微课主要是基于工作任务的布置,通过布置任务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因此,能够提出一个吸引学习者的任务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提出问题的思路有很多,比如说我们要把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原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设计成微课,就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大课或者是当成一堂精品课程的思路去设计,设计微课的思路就是通过碎片化的场景入手,当学习者看到这个场景时,立刻能想到这个场景中能引出的某些问题,那么我可以通过一个策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形成一系列思路:问题——场景——问题--策略,这样再去开发相应的课程,这就成了微课脚本编写的第一个思路,也就是问题的提出。问题提出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思路:案例的萃取、提出问题、发现策略。
第二,选定主题。提出问题,把问题归类,确定一个架构,架构图可能会由于知识体系繁多而比较庞大,或者内容比较多,此时我们就需选定一个小的内容,时间控制在三五分钟时间内讲完的内容,这就是微课选题。同时,在选题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时间、重要性、对接受对象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而微课内容涉及到的一点,不一定代表一个技能点,可能是一个流程,是一个综合的或者组合的技能点。
第三,优化主题。为了吸引学习者,明确主题,微课的名称也要去优化。主题需要突出新颖性、想象性、工具性。微课要足够新颖,比如《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如何转化成产品成本》这就不一样,后者比前者好一点,取一些新颖性,让学习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所讲内容。
第四,脚本的编写。脚本在形式上、语言上一定要有创意,从某种程度上刺激人的听觉、感官,让他们能够愉悦的很有兴趣的继续听你的微课,学习你的微课,这就是创意。
(五)教学实施与录制(或拍摄)
微课视频的拍摄和录制的主要方法有:外部视频工具拍摄(录像机+白板);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白纸);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新型屏幕录制(录屏软件+手写板+画图工具)。
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于PowerPoint(2010及以上版本软件)就可以轻松实现简单的“微课”录屏制作。此外还可以下载Camtasia Studio,安装上摄像头,来实现教师出镜的效果。
当然,为了达到更好的微课视频制作效果,还可以采用前期先行摄像的方式进行拍摄,后期委托专业的视频制作公司根据课程特点将摄像、图片、背景音乐、动漫等资源进行添加以完成后期制作。针对《成本会计实务》这门课程,我们采用的就是校内先行拍摄与委托专业视频制作公司后期制作的混合方式。
(六)视频后期技术处理
微课质量的高低不仅与前期选题及设计密切相关,后期编辑制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后期编辑就是授课教师与制作团队人员根据课程特点对前期所搜集整理的所有素材进行选择整理,对拍摄画面和声音进行剪辑播放,删补镜头,切换画面,并将片头、片尾、提示性画面或音频信息等媒体资源添在录制好的微视频上形成。字幕清晰、主题明确、结构完整连贯的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视频资源。
(七)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微反思”,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要想达到最优配置与传统教学有效结合相互补充需要一个磨合过程。如何根据选题内容设计制作微课及对微课使用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整理,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与修改是个动态过程,在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要贯穿始终,并通过不断反思进行总修改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为以后微课的制作程积累经验。
三、结语
数字化和网络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大学校园和课堂教学。微课正是顺应这种时代而产生并逐步发展完善的新兴学习模式,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本着求真务实,积极探索,精益求精的态度来面对微课这种新兴资源,充分把握和利用微课的优势应用于教学实践,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使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微课中受益,逐渐构建起微课在身边,人人可学、人人能学的浓郁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设计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我国的研究者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能够在线播放和下载的小课程。微课不仅包含教学视频,也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专家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微课教学在当前实施翻转课堂、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显得非常重要,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有力手段。
一、微课常见的制作方法
(一)便携视频工具简单拍摄(手机或摄像机+固定架+白纸)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教师一边讲,一边用笔在白纸上标记、书写、画图等,用手机或摄像机将声音动作拍摄下来。该方法使用方便,但要保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授过程明了易懂。
(二)屏幕录制(屏幕录制软件+PPT+耳麦(附加话筒))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制作PPT。2.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此方法操作简单,但要会使用录屏软件。
(三)利用专业微课程制作软件录制(“微讲台”微课程制作软件+数码手写笔或手写板)
方法步骤:1.选择微课主题,设计好教案。2.在微讲台软件里做好各类教学对象的布局。3.通过“微讲台”微课程制作系统同步录制教学过程。此方法操作简单,能灵活调用各种教学资源,轻松生成各种格式的视频文件。录制微课还有其他方法。一是利用摄像机在教室里拍摄,教师和黑板、课件同时出镜。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不实用;方法二:可以网购一台专业微课制作工具———汗微微课宝,制作效果更好、更方便。到底采用何种方法来录制,要根据设备条件和教学目标来确定。
二、选择微课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补充性原则
如果课本上没有相关内容,而此内容又是高考考察的重点或后继学习的重要基础,那么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学和保存。比如,在学习完高一数学《集合》这一章后,有必要对本章习题的解题思想做一个系统的归纳,一方面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另一方面能起到熟悉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作用。再比如,在学习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教材只提供了公式,没有给出具体的推导方法,而推导方法却是师生最想了解的内容,此方法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师可制成微课供学生课上或课后学习,对启迪学生的类比、转化及极限思想很有帮助。
(二)重难疑原则
课本上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强,学生自学起来吃力,疑点较多,这类问题就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系统讲解,详细辨析,消除疑点。比如,函数的概念这一节课,学生要从变量观点的定义转化为集合观点的定义,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可将函数的概念教学制作成微课。让学生体会新定义的合理性,并正确指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等。有些习题较难,但具有探索性、思维性,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比如课本习题或复习题中的B组题,如果利用课时讲授效果不是很好,但可制成微课,便于学生课后研学。
(三)目标性原则
微课的制作一定要以导学案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通过微课学习解决导学案中的重难点部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微课设计与导学案设计要相配合,使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出现看了微课也不会做题的情形,导学案与微课脱节的情形。如果觉得问题太多,可以制作多个微课供学生学习,彻底解决学生的认识误区、能力低地,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三、微课制作要点
(一)PPT的制作要点
1.PPT要简洁大方,有明确的微课名称、有有序的正文内容,重点要突出,主次要分明,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错误。2.字体、字号、颜色要搭配合理:微软雅黑(标题)+宋体(正文),黑体(标题)+楷体(正文)。标题字号是44号,一级文本32号,二级文本28号,一般不出现三级文本。行距1.3倍-1.5倍,页面字数要少,一页不超过五个要点,上下左右要留1CM的空白。3.颜色要少用,除了黑白两色外,最多搭配3种颜色。
(二)上课要点
1.切入课题要迅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2.讲解思路要清晰。讲授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着重进行主干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3.教师语言要得体。教师语言在要求响亮清晰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准确,逻辑性强,简单明了。讲解时用“你”而不用“你们”,体现微课教学是一对一的教学理念。4.课后小结要快捷。用一二分钟时间对所讲内容或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微型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三)录制要点
1.录制背景最好是白色或是浅色,不要出现其它杂物。2.要调节好录制音量,保持摄像头清洁,远离强光刺激,不背光,适当打光,确保光线充足,摄像角度最好从正面。3.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四)剪修要点
1.时间不超过10分钟。2.如果声音太小或太大,可以适当调整。3.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视频格式为FLV、MP4,音频最好采用MP3格式。
四、微课的应用方式
(一)高效教学的有力手段
教师在备好导学案的同时,要设计制作好微课视频,在上课前一天或前两天发到学生手上,供学生学习。对于重难点部分,根据学情,也可以在课上重复学习,教师做现场的指导。对一些典型习题或探索性问题设计成微课课后学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教师教研教改的新方向
微课制作涉及到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视频录制、网络等多个环节,是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挑战,是教师适应信息时代,提高专业素质的一个有力举措。微课不仅可以面对学生学习而制作,也可以面对教师教研而制作,如教研成果、会议内容、活动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