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文化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文化价值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文化视角研究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如何把“三个倡导“贯彻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成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这无疑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判时所持有的根本的、普遍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的、最稳定的、取得普遍共识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它所反映的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所谓文化,狭义上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实践路径

由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化视域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就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从实施文化育人、创新文化载体、完善文化制度三方面生动地表现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

2.1 实施文化育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实施文化育人,通过教育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让人们感知它,领悟它,增强认同感。

实施文化育人要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主渠道作用,运用理论教育人民、凝聚力量,借助新型教育方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一方面要强化思想理论主渠道的作用,坚持以理论教育引导全员的思想意识。随着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汹涌而至,多元文化互相激荡,多元价值取向交叉冲击,部分人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取向和盲目模仿西方价值取向的倾向,部分人在多元价值取向选择中举棋不定,在价值标准上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在价值取向上更加现实,崇尚个人自由,忽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忘记远大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方法,设计“隐形教育”形式。隐形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利用“隐形教育”,借助文学、艺术等多样化形式,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2.2 创新文化载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就需增强其实践性,将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实践工程,调动多种资源,利用各种手段。其中,在文化领域,创新文化载体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文化得以形成和扩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需要创新文化载体,以此来传播和弘扬内在价值。

当前,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这一新型文化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提升随着20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业已成为当前最新、最有效的文化载体。因此,要立足于高科技发展水平,借助现代传媒多种手段,尤其要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推广和普及。

2.3 完善文化制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施教育引导、创新文化载体,而且需要相应的文化制度为依托,做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文化制度这层有形的硬保障,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文化制度所关注的是“社会各类制度规范中潜伏着的、暗示性的‘倾向性’、‘导向性’,以及社会制度及其运作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内在规定性,它们也表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情感趋向和思维方式。”制度是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因素,文化制度通过发挥规范、控制、协调和统一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其行为的作用来实现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合理的文化制度可以规范文化行为,保证文化活动健康、有序、积极地进行,促进价值观念的传播和渗透。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管理创新;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引言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同世界其它国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联系不断紧密的同时,我国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然而文化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家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有效实现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促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当代经济的发展

毫无疑问,在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逐渐变得丰富的当今社会中,群众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并且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保障。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所以,相应地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加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可以缓解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

群众不仅是我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管理社会的基础,能否有效地对实施社会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对群众进行管理。相关实践表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和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着相似性,所以,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策略,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慢慢将群众文化活动当作主要参考对象。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时代教育价值

丰富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利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促使人和人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然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那么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活动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性。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地区具有的这种地域独特性也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有效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其时代教育价值。

二、创新群众文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表现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同样要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只有不断改进以及更新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措施,才可以促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将本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加大重视思想的力度,不断改善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相关机制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国家应该重视对这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政治管理,国家应该对相关部门做出提醒,即尽快将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提到日程中,并且对于这类活动,应该在政策上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增加一些基础建设以及供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进并更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管理的相关机制,贯彻落实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要及时打压一些不良风气,为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加以创新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上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群众是开展群众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应该建立起创新型思维,即有机地将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群众的参与热情,可以有效地融入一些具有民族性质的活动内容;也可以为了迎合广大群众的喜好,适当地将一些流行元素加入到文化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且还能让群众文化活动对更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加以创新,加强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为了能够长期并且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其开展形式,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有效手段就是改进并且创新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能够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建立起庞大的群众基础,然而这种庞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群众文化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群众互相认同的象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是一种交流和娱乐的平台。广大群众能够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团结,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它也能发挥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利群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06):33-34.

[2]陈浩天 . 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56-57.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它起源于印度,目前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人文价值教育学院”。“人文价值教育”主张:人类有五大人文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仁爱”及“非暴力”。其目标是通过对这五大价值及其子价值的关注和渗透,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2.1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是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2.2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成分,换言之,仅适合于某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人或团体参与的文化。”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时空里进行的,构成课堂教学文化主体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教师资格的知识分子。学生是达到一定年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并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最后,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行为规范,如显性的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

(2)情境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境性文化。首先,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一特殊空间和一堂课这一特定时间里。课堂教学文化是受一定时空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其次,课堂情境极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最后,课堂教学文化的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的融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3)惰性。“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③新课程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转型,其本质是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文化的惰性使得师生习惯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文化,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当面临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时,这种观念上、行为上的差异使他们处于一种困境中,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师生有意无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隐蔽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它渗透于课堂之中,时刻左右人的行为而不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却时时表现出文化的存在。“在很多时候,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往往是对人而言最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已成为人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内涵。”④课堂教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无声无息的制约着人的行为而不为人所知。

(5)滞后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文化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方式。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支配着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文化中的主体产生持久的影响。由于文化的长期性、隐蔽性及对人行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种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很难一下渗透到当前课堂教学文化中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

3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3.1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属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以“支配—服从”为普遍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不再把责任理解为塑造而是引导”。⑤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摒弃那种强调师道尊严,知识授受的“主——客”、“我——他”的关系,而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

3.2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和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在忽视生命的课堂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压抑,不断贬值。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体,看成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无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3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减少教学中的强制性,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综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4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再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抑的气氛中快乐地体验学习,将主体性化作学习的动力。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文化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针对课堂教学文化特殊性、情境性、惰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本文试从人文价值教育理念的视角,反思与重构课堂教学文化,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重构民主平等、互助合作、多元互动的课堂教学文化,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 什么是人文价值教育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它起源于印度,目前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人文价值教育学院”。“人文价值教育”主张:人类有五大人文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仁爱”及“非暴力”。其目标是通过对这五大价值及其子价值的关注和渗透,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 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2.1 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是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2.2 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成分,换言之,仅适合于某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人或团体参与的文化。”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时空里进行的,构成课堂教学文化主体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教师资格的知识分子。学生是达到一定年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并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最后,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行为规范,如显性的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

(2)情境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境性文化。首先,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一特殊空间和一堂课这一特定时间里。课堂教学文化是受一定时空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其次,课堂情境极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最后,课堂教学文化的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的融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3)惰性。“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③新课程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转型,其本质是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文化的惰性使得师生习惯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文化,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当面临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时,这种观念上、行为上的差异使他们处于一种困境中,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师生有意无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隐蔽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它渗透于课堂之中,时刻左右人的行为而不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却时时表现出文化的存在。“在很多时候,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往往是对人而言最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已成为人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内涵。”④课堂教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无声无息的制约着人的行为而不为人所知。

(5)滞后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文化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方式。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支配着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文化中的主体产生持久的影响。由于文化的长期性、隐蔽性及对人行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种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很难一下渗透到当前课堂教学文化中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

3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3.1 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属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以“支配—服从”为普遍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不再把责任理解为塑造而是引导”。⑤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摒弃那种强调师道尊严,知识授受的“主——客”、“我——他”的关系,而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

3.2 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和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在忽视生命的课堂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压抑,不断贬值。 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 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体,看成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无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3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减少教学中的强制性,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综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4 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再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抑的气氛中快乐地体验学习,将主体性化作学习的动力。

4 结束语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人文价值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仁爱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文化的新理念。课堂教学而文化建构的目标是挖掘人的学习潜能,实现人的学习本性,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从而去传播知识、优化生命、美化生活。

注释:

①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建构及呈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8:48.

②③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新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现代企业文化》:近年来,公司在支持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积极打造“帮扶之家”上做了哪些工作?

苗延国:威高集团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弘扬企业文化建设,培树了良心、诚心、忠心的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在集团与职工之间构筑起了荣辱以共的利益共同体。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工会的影响力 。威高集团从镇办福利厂起家,从诞生时就承担起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使命责任。建厂至今,无论企业如何发展壮大,威高集团始终秉承“携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的使命,树立了良心、诚心、忠心的“三心文化”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以和谐企业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开展了威高光明行动,为威海市1.4万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开展了威高爱心工程,每年捐助700万骨科器械,每年帮100名脊柱侧弯患者挺直腰杆;认捐威海市慈善基金;捐款捐物救助汶川等自然灾害地区;捐资助学助教、助医助贫――累计捐款捐物3亿多元;接受了1500多名残疾职工,使他们自食其力,减轻了社会负担。先后获得了山东省最具爱心企业、山东省最佳公民、山东省首批履行社会责任达标企业、中国热心儿童事业先进单位、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十佳社会责任品牌等荣誉称号。

积极开展帮扶活动,提升职工的幸福感。集团工会联合会向全体干部发出了开展“威高爱心基金”募捐活动的倡议,其宗旨是:奉献爱心、扶危救困、共建和谐。“威高爱心基金”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从公司高管到基层管理人员,从行政干部到销售干部,大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捐款活动,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逢年过节,公司领导及工作人员为每位困难职工家庭送去油、面和数额不等的慰问金,将组织的温暖送到了每一名困难职工的心中。据统计,近两年先后资助了200多名困难职工。

积极参与工会会员爱心互助工程,增强职工的归属感。集团公司加大了困难职工帮扶以及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工程的力度,实现困难帮扶全覆盖、常态化,真心实意地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保证工会工作始终扎根在基层。为了切实减轻职工因患大病造成的经济负担,集团工会联合会集体出资100多万元,为职工办理了工会会员爱心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同时在厂区设有专职的医务人员和医务室;定期组织医院查体流通车来厂区为职工进行健康查体,使职工的健康得到有效的保障。

《现代企业文化》:公司强调实施服务职工的爱心工程,着力建设“温馨之家”的意义何在?

苗延国:加大投入力度,满足职工物质文化需求。集团后勤服务总公司免费为职工提供食宿,每季度定期进行食堂满意度调查,极大改善了职工的伙食;为职工宿舍配置了有线电视、WLAN、暖气、风扇等设施,真正做到了使职工吃的舒心、住的安心;为方便职工生活,公司领导在初村厂区配置了职工浴室、职工理发室、职工超市、蛋糕房、网吧、篮球场、职工活动室、职工图书室等场所,满足了厂区职工生活、娱乐、购物等需求。

开办职工夜校,关心和帮助青年职工成长、成才。集团工会联合会积极为职工搭建学习和发展的平台,聘请威海各高校老师为职工夜校授课,先后开设了职工学历提升班、职工技能培训班、职工素质提升班等培训班,累计学习了二十多门课程,并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学历教育培训考试,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和读书活动,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同时也为职工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

完善基层文化组织,提升职工业余文化品质。威高集团工会联合会结合集团分会的实际情况,成立了职工篮球协会、足球协会、文艺协会,并建章立制,对协会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完善了激励措施,激发了职工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2014年组织开展了职工篮球比赛、足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二十多场大型文体活动,其中“威高缘来是你”单身职工相亲会、“威高好声音”K歌大赛、“威高职工篮球联赛”“威高职工纳凉晚会”“威高广场舞大赛”成为了集团工会联合会的品牌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继开展的评选“三心文化明星员工”、金蓝领培训、“拆书帮”讲座、单身青年相亲等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建家”工作有了底气,“建家”氛围充满了活力。各项活动的开展,使职工和家属深刻地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威高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浓厚了“职工以企业为家,企业以职工为荣”的和谐氛围。

《现代企业文化》:在实施安康工程,建设“安全之家”上,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

苗延国:威高集团安全生产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细致有效地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和“事前预防”工作,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水平,再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制定安全生产“六个零一个降”的目标:即无重大死亡事故,职工因工死亡率为零;无重大重伤事故,职工因工重伤率为零;无重大火灾事故,各种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无重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发生率为零;道路交通车辆死亡率为零;职业病为零;各项事故隐患较去年同期下降30%。

安全生产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集团工会联合会成立了以集团工会联合会主席苗延国同志任主任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并与各产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各产业集团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分公司、各车间、班组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各公司还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形成了人人负责,人人监管的良性循环,为安全生产目标的圆满完成夯实了基础。安全委员会坚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定期举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演讲比赛。

《现代企业文化》:近年来,公司在创建“创新之家”,强化科技兴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相关期刊更多

新文学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新文学学会;刘醒龙当代文学研究中心

史学月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大学

东方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