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聚酯纤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聚酯纤维会起球,起球原因与纤维性状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由于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比较小,纤维的强度高,伸长能力特别大,尤其是耐弯曲能力、耐扭转能力与耐磨性好,因而纤维经常容易滑出织物表面,一旦在表面形成小球后,又不容易很快脱落。
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再生聚酯纤维蓬勃兴起
业界通常将生产中或生产后的可再用废料回收利用后生产的纤维定义为再生纤维。就品种而言,再生纤维主要分为两大类:再生纤维素纤维和再生合成纤维。粘胶纤维是最早的再生纤维,以后相继出现了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如Lyocell纤维、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超导粘胶纤维、木棉纤维以及竹纤维等。聚酯纤维大约占合成纤维的70%,而且聚酯在制瓶行业的应用迅速扩大,因此再生合成纤维以再生聚酯纤维为主。
我国再生聚酯行业已有近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几年我国的再生纤维行业发展很快,2010年我国的再生聚酯纤维产能达620万吨/年,已成为世界再生聚酯纤维第一生产大国。
再生聚酯纤维工艺路线主要有两种:一是用瓶料、聚酯废丝等回收料经粉碎造粒直接纺丝,称物理回收生产法;二是利用聚酯类缩聚物的缩聚过程可逆性能,通过化学方法使回收的聚酯解聚生成单体,然后再缩聚成高品质的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纺丝,称化学回收生产法。
再生聚酯纤维由于原料来源复杂,常常颜色不同、纯度不同、黏度不同,并且含有大量的杂质,造成原料性能差异较大,过去主要以生产普通规格短纤维为主。近年来,人们为了生产出高品质再生聚酯纤维,专门针对再生聚酯原料特点在工艺和设备方面采用了多种关键技术。
应用领域广泛 市场前景广阔
与原生聚酯产品大部分用来纺纱织布不同,再生产品的用途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并且仍在不断地拓宽,目前其应用市场已覆盖非织造布、地毯、家纺、汽车纺织品等领域,产品已达近百种。
用再生纤维可直接作为纺纱原料制成多种用途的纺织品,例如再生纤维可用于环锭、德雷夫纺纱、气流纺等纺成低支纱或花式纱。纱线可织成平纹机织物、家居织物、粗织物、擦拭汽车用抹布及各种新颖织物,如行李布、包皮布、外衣、泳衣、滑雪衣、水溶性外套、针织圆领衫等。
用再生纤维制成的非织造织物可用作汽车内装修材料。针刺非织造材料还可用作土工布。我国生产非织造土工织物的厂家并不少,但主要问题是原材料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而再生聚酯纤维针刺织物成本低廉,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因此再生聚酯纤维可促进我国土工织物的广泛应用。目前,日本使用再生纤维的土工织物已有较成熟的经验。总之,再生聚酯纤维非织造材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上述用途外,再生聚酯纤维还可用于建筑、铁路及公路用防水材料、植生带或无土栽培、汽车内饰材料、家具等领域。
引领消费潮流 蕴藏经济效益
无害。但在挑选冰丝凉席的时候尽量挑选大型、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冰丝是一种学名,不是材质,冰丝又叫真丝棉,冰丝是经纬向不同材质由聚酯纤维和纤维素纤维交织而成,是用现代工艺织成的新型凉席。
聚酯纤维的强度高、模量高、吸水性低,作为民用织物及工业用织物都有广泛的用途。作为纺织材料,涤纶短纤维可以纯纺,也特别适于与其他纤维混纺;既可与天然纤维如棉、麻、羊毛混纺,也可与其他化学短纤维如粘纤、醋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等短纤维混纺。其纯纺或混纺制成的仿棉、仿毛、仿麻织物一般具有聚酯纤维原有的优良特性,如织物的抗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耐磨性、洗可穿性等,而聚酯纤维原有的一些缺点,如纺织加工中的静电现象和染色困难、吸汗性与透气性差、遇火星易熔成空洞等缺点,可随亲水性纤维的混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和改善。涤纶加捻长丝(DT)主要用于织造各种仿丝绸织物,也可与天然纤维或化学短纤维纱交织,还可与蚕丝或其他化纤长丝交织,这种交织物保持了涤纶的一系列优点。
(来源:文章屋网 )
1、性能方面:聚酯是合成纤维,强度高、抗皱性好,色牢度好,但是吸湿透气性差。粘纤属于人造再生纤维,强度一般,抗皱性差,色牢度一般,吸湿透气性很好。
2、体验感方面:健康、舒适方面,粘纤比聚酯纤维好,因为其跟棉的化学成分完全一样。如果从耐用性角度说,聚酯纤维好多了。
3、成本方面:粘胶成本比较高。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涤纶的缺点是不透气,不吸汗,是很多衣服袜子上都有的成分,比较便宜的一种。粘胶简单的讲就是首先用棉短绒制成浆板,然后浆板粉碎后加入烧碱制成碱纤维素,碱纤维素、二硫化碳、烧碱反应生成碱纤维素黄酸酯。
(来源:文章屋网 )
对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常用的75%硫酸法、重量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4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方法中75%硫酸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二甲基甲酰胺法测试时,个别深色试样的氨纶含量与重量法的数值偏差较大,这与二甲基甲酰胺对部分染料和助剂的溶解作用有关。
关键词:聚酯纤维;氨纶;定量方法;分析
1 引言
在聚酯原料中加入氨纶纤维可增加原料的弹性,织成面料做成服装后,具有贴身、美观、保型、舒适、活动自如等优点,大大提高产品服用性能和附加值。因此含氨纶纤维服装的检测也成为生产和贸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聚酯纤维与氨纶混纺产品主要的定量方法有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75%硫酸法、手工拆分法。本文就聚酯纤维/氨纶混纺织物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进行试验与探讨。
2 试验
2.1 试样
不同配比、颜色、织造方法的聚酯纤维/氨纶混纺试样。
2.2 试验试剂与设备
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75%硫酸,稀氨水:将80 mL浓氨水(密度为0.880 g/mL)加水稀释至1L。
恒温六孔水浴锅(95℃); 恒温水浴振荡器(45℃;60℃);分析天平(精度0.0001g);恒温鼓风烘箱(105℃);干燥器;250 mL具塞三角瓶;抽滤装置;玻璃砂芯坩埚。
2.3 试样预处理
将试验样品放在索氏萃取器中,用石油醚萃取1 h,每小时至少循环6次,待试样中的石油醚挥发后,把试样浸入冷水中浸泡1 h,再在(65±5)℃的水中浸泡1 h,两种情况下浴比均为1:100,不时地搅拌溶液,挤干,抽滤,然后自然干燥样品[1]。
2.4 试验准备
取样:将同一试样取3份,每份重量不少于1g。
烘干:将试样放入恒温鼓风烘箱内,在(105±3)℃温度下烘4 h~16 h至试样恒重。
冷却:在干燥器中冷却,干燥,冷却时间以试样冷至室温为限(一般不能少于2h)。
称重:冷却后,将样品放在天平上称重,精确至0.0001 g[2]。
2.5 试验方法
(1)重量法:通过手工分离的方法,将聚酯纤维与氨纶分离开、烘干、称重。
(2)二甲基甲酰胺法[3]: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150mL二甲基甲酰胺,塞上玻璃塞,摇动三角烧瓶,待试样全部润湿后,把三角烧瓶放置在95℃的恒温水浴锅内1h,在此期间要摇动三角烧瓶3次;用玻璃砂芯坩埚过滤,残留物留在瓶中,另加60mL二甲基甲酰胺,放置在95℃的恒温水浴锅内30min, 手摇两次,再将残留物过滤到砂芯坩埚中抽滤、烘干、冷却、称重。
(3)75%硫酸法[4]: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广口瓶中,加入150 mL硫酸溶液,塞上玻璃塞,摇动烧瓶将试样充分润湿后,将三角烧瓶放入45℃恒温水域振荡器,振荡30min;将残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抽滤。加入新的硫酸溶液至坩埚中清洗残留物,抽滤;冷水连续清洗若干次,再用稀氨水中和两次,再用冷水洗涤,抽滤;将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4)二甲基乙酰胺法[5]:把准备好的试样放入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150 mL二甲基乙酰胺并振荡将试样浸湿,塞上玻璃塞,把三角烧瓶放置在60℃的水浴振荡器内振荡20 min,将三角烧瓶里的物质通过已称重的过滤坩埚过滤,然后将残留物用同温度的二甲基乙酰胺冲洗转移到坩埚上,让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排净后用真空泵抽干。用水冲洗并用抽滤装置,再将残留物过滤到砂芯坩埚中抽滤、烘干、冷却、称重。
3 结果与讨论部分
3.1 结果计算
P――所溶组分净干质量分数,%;
m0――试样的干燥质量,g;
m1――残留物的干燥质量,g;
d――不溶组分的质量变化修正系数(聚酯纤维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和二甲基乙酰胺中的修正系数为1.01)。
3.2 试验结果
按照二甲基甲酰胺等不同方法对10块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定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看出,75%硫酸法与重量法所得氨纶数值基本吻合。根据测试方法的原理可知,重量法测得的数值最为可靠,因此重量法的数值可以作为评价其他方法准确性的参考标准,由此可见,75%硫酸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二甲基乙酰胺与二甲基甲酰胺试验所得的数值基本一致,但也有个别试样的氨纶所占比重与重量法的数值偏差较大,而且通常为深色面料,溶解后颜色明显变浅。原因是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可以作为脱色剂,能除去纤维上面的偶氮染料及部分还原染料等染料[6],同时二甲基甲酰胺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溶剂,能对多种印染助剂具有溶解作用,所以个别试样中的染料或助剂会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中,染料或助剂的重量被叠加到氨纶的重量上,因此所溶解的氨纶比重偏大。
4 结论
(1)用75%硫酸法、重量法、二甲基甲酰胺法、二甲基乙酰胺法4种方法对不同样品进行定量测试,75%硫酸与重量法所得数值基本吻合。化学方法中75%硫酸法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2)二甲基甲酰胺法测试时,个别深色试样的氨纶含量与重量法的数值偏差较大,这与二甲基甲酰胺对部分染料和助剂的溶解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
[1] FZ/T01057.4―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溶解法[S].
[2] GB/T2910.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S].
[3] GB/T2910.1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2部分:聚丙烯腈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含氯纤维或某些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甲酰胺法)[S].
[4] GB/T2910.1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S].
[5] GB/T2910.1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0部分:聚氨酯弹性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基乙酰胺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