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看云识天气课件

看云识天气课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看云识天气课件

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第1篇

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从中认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并用竞赛的形式,角色扮演主持人及时巩固知识。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范文一在学校的要求下,暑假期间,本人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课件制作的学习,虽说水平有限,但是在讲解这堂课时,在下载一些课件的基础上独自对课件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加工,使课件的内容更有利于配合教学过程,感觉收获很大。作为一名刚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这堂课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地理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对一些知识点要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调换,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在讲课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缺点,比如知识要点抓的不准,难点不能讲透,不会使用地理术语讲解要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磨练。

这节课得到了地里教研组张文静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安排,还是教学用具的使用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也使我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范文二我在本节教学活动中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充分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并将地理知识灵活地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图片、文字、动画、语音等丰富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卫星云图”时,向学生展示了卫星云图的拍摄动画,形象地展示了图像的由来,给学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活动”,并给学生提供天气预报图,让学生模拟电视天气预报员播报城市天气状况,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又能较快地理解天气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争做主持人,在课堂上进行即时的表演,培养了学生读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多媒体课件所吸引,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活动化、活动趣味化,创造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建立了探究、体验、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变的天气教学反思范文三本课是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天气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生能够感性认识的内容,对于教学切入口还是很好把握的。我的教学设计是从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开始导入,要求学生从中找出与天气有关的词语,再让学生描述今天的天气,从中让学生总结出:描述天气的词语可以用:阴晴,风雨,冷热。接下来通过资料展示和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知道了天气的特点和影响。在第二部分,让学生观看《天气预报》,从中认识卫星云图和天气符号,并用竞赛的形式,角色扮演主持人及时巩固知识。对于本节课,自己认为较为成功的地方是充分运用课件,将知识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但是对于细节,还有很多需要修改,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导语方面:运用《海尔兄弟》片头曲导入感觉还是比较贴切的,能够很好的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但存在一个小问题,我在导入歌曲时就直接用视频播放的,在听歌之前要求学生注意歌词唱的什么,但在播放时学生都被视频动画片给吸引了,忘记的我交代的任务。这方面我可以做如下修改:直接播放MP3格式的歌曲,同时在屏幕上展现出歌词,这样学生的任务就很明显,并且能够很好的完成了。

二、衔接方面:第一部分讲解到天气定义和特点及影响之间过渡语没有衔接好,有点生硬,必然导致学生思路跟不上,当运用三则资料引导学生小结天气特点时,课堂气氛沉落下去,原本觉得很容易的问题突然间学生却哑住了,让我非常着急。现在想来,是我的引导语不够精确明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自己的用语,使得提出的问题简洁明了可以答,提高自身语言的功底。

三、调动气氛方面: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感觉已经进入状态,启发效果明显。这部分主要运用竞赛的方法比一比记忆天气符号。通过对比,学生积极性提高,效果明显。另外,在最后还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扮演主持人播报城市天气预报,全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播报,调动全体学生的关注性和参与度,效果明显。

四、教师与学生方面:作为地理教师还有很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自己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确明了,引导学生思索方面还需加强,临时处理学生问题答案的机智还不到位。课堂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还不是很明显。

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气象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06-101715-02

1 引言

处在迅猛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被教育工作者应用于各类教学实践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农业院校众多专业都要掌握的《气象学》课程,其主要内容是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基础知识,研究对象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研究内容是大气中风、云、雨等物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规律,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和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等。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形象生动的表现具有空间性、动态性、抽象性和实时性等特点的气象学知识,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媒体形式则能满足这些教学要求。

2 图片在《气象学》的应用

2.1 数字图片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获取途径

文字是记录和传递信息最普遍的形式,其缺点是不够直观形象,以文字为主的课堂教学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晦涩、枯燥,而传统教学的手工绘图方法又会因任课教师的绘图水平参差不齐使所绘图形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使教学工作变得繁琐。数字图像获取途径众多,修改便捷简单,传递信息形象生动,在《气象学》多媒体课件的各个章节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数字图像获取途径来看,可以运用Photoshop处理软件或者Power Point的“绘图功能”生成所需的数字图像,还可以通过扫描、光盘资料、网络资源或数码相片等方式获得。

2.2 数字图片的优化方法及应用实例

在课件中使用数字图片的原则是宁缺勿滥。通过扫描得到的原始图片有时不够清晰,或者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修饰处理。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使用Microsoft windows系统“附件”里的“画图”工具进行处理,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图1和图2分别是原始扫描的等值线图和用“画图”工具处理后的等值线图。从两幅图片的对比可以看出,未经处理的图片不但不能到达改进教学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只有合乎要求的图片才能更好的贴近教学内容,满足教学的需求。图片被广泛用在《气象学》多媒体课件的各个章节中。例如:太阳高度角示意图、时角示意图、光线的直射和斜射的区别、等值线和气压场的分布、大气三圈环流等内容直接用Power Point的“绘图功能”完成,制作方便简单。从气象网站下载实时的地面、高空天气图用于天气和天气系统的教学实例分析中,通过对近期天气特点和天气图中天气系统的对比,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也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另外,典型的台风云图和龙卷风内部气流运动图片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这些天气灾害系统结构模式和天气特点的理解,直观反映教学内容。

图1 直接扫描的等值线图

图2 处理后的等值线图

3 动画在《气象学》的应用

3.1 动画在《气象学》教学中的作用

图片这种静态的媒体形式不能演示物体的运动,在《气象学》多媒体课件中应用Flas、动态jpg图片等形式模拟海陆风的形成过程、等值线绘制过程、天气系统内气流运动模式和锋面降雨的发生过程等内容,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知识点的吸收和消化。

3.2 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

可以使用Power Point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实现简单的动画效果,该功能可以通过控制所绘制图片各部分出现的顺序和时间达到动态演示的效果。在讲解等值线绘制时,要表现每根等值线的动态绘制过程,首先用Power Point中“绘图”功能将等值线绘制好,再利用“自定义动画”中“进入”的“擦拭”效果,在“方向”选项中选择“自右向左”,在“速度”选项中选择“中速”便完成了动画的制作。Power Point虽然看似“傻瓜”,但是其中的许多功能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有效开发利用。

2.3 制作复杂动画的方法

若要制作较为复杂的动画,也有多种编辑软件可供选择。一种是GIF动画,可以使用Ulead GIF Animator动画制作软件来实现。例如:气象云图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制作,先将各个时间的静态图片作为关键帧插入,再设置好每帧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相应属性,该软件就能自动完成图片之间的平滑过渡,还可以加入文字提示等其它特效,最后生成GIF格式的动画。这种格式的动画文件体积小、容易播放又便于移植,用于Power 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确保课件播放的流畅性,但其动画播放过程不可人为控制。如果需要严格地控制动画的运行过程,可以通过制作Flas实现。本人在实践中发现,第三方的Flash制作软件SWiSHmax较Flash官方软件容易掌握。该软件菜单栏“插入”的“效果”选项中可以选择150种诸如爆炸、漩涡、3D旋转以及波浪等预设的动画效果,在“插入”中还可以添加控制按钮,可以快速增加对动画的控制功能。SWiSH可以直接输出与Macromedia Flash相同的SWF格式,所以观看动画时不需要重新下载其它外挂程序。利用该软件可以大大提高Flas的制作效率,能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设计更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动画模型。利用多幅台风云图制作成的台风云图flas,既可以连续展示台风从初生阶段、成熟阶段到消散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可以在不同发展时期查看静态的结构特征,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台风的生命史和结构。

3 视频在《气象学》的应用

3.1 视频在《气象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些典型的天气现象的发生过程、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实况和各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展示等内容具有真实性、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用视频的方式展示比模拟动画更真实生动,并且能提供多种感官刺激,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可以得到更多启发。除此之外,视频在气象学的教学实习中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气象观测的现场观摩教学法往往受学生人数和天气的制约而无法顺利进行,根据气象观测规范录制的地面气象观测视频录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以上不足,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教学中要求视频简洁、精练、重点突出,录制的视频可能会出现时间过长和内容不够连贯等问题,直接在课堂上播放这类视频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应用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对原始视频进行后期加工处理。Premiere作为专业级的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拥有强大的实时视频和音频处理能力。但用该软件制作视频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VideoStudio视频编辑软件则能方便快捷地实现视频处理,制作者只要使用其内置的生成向导,就可以快速实现视频文件的剪辑、修改和拼接,还能实现一些比较有用的特效。例如:将地球公转的视频和某纬度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视频编辑在同一个视频的左右画面同时播放,这样处理后的视频能更形象地表现太阳辐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关系,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更广阔的可塑空间。

4 结束语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智能性等特点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多种媒体融入到教学中,使教师的讲课变得生动活泼、条理清楚、具体直观,既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料,简化了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又帮助了学生轻松地掌握知识要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光然. 多媒体CAI开发技术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52-196.

[2] 陈军, 唐晓鹏. 突破传染病学教学困境的有力手段――多媒体教学[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6,5(2):163-164.

[3] 王健. 以《农业气象学》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J].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6):37-40.

[4] 江振友.《医学微生物学图鉴》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 微生物学通报, 2004,31(4):122-124.

[5] 刘兰芳. 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3,(12):100-103.

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第3篇

阅读教学的演示课件要体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涵泳、感悟和体验。课件的内容优化,是指对主要来自语文教科书和教师教案的内容进行改造和加工,将其转变为能够发挥演示课件优势的教学内容,并用恰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课件内容的组织

演示课件是配合课堂的讲授、讨论、示范等活动的,总体上是一页一页按顺序呈现的,是直线程序结构。如果在设计课件时合理划分内容,利用软件的超链接功能,改变单一顺序翻页形式,就能够实现选择分支的“总―分―总”呈现效果,引导课堂的双向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结构,对课文的学习形成整体的印象。

如上页图1所示为高中语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课件,该课件的目录页分设七个栏目,单击进入相关内容页。在每个栏目内容的末页,通过添加动作按钮,将演示课件的流程返回到目录页。如后面的图10所示,单击“课文解析”页的目录按钮,可链接到目录页。

课件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在许多教师的演示教学中,课件整页整页地呈现教学内容的文字,取代了板书和课本。这样不利于保持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关注和阅读兴趣。课件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是从阅读教学内容中选择并改造内容,使之适合演示课件呈现,避免直接套用课本或教案。

1.选择有必要和适于表现的内容

初中课文《桃花源记》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及对文章中字、词、句的理解。教师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课件页。该页先呈现与课文情境相近的画面,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文字描述,然后单击呈现课文的文字作为对比,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从教学目标来看,页面的图文描述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体味文章中字、词、句,是必要的和适合的。该例的不足之处是使用了现代农村景象的图片,与课文的背景不相适应,不利于学生形成与课文相应的审美体验。

2.提炼和呈现内容要点

阅读课上的主要阅读材料应该是教材上的课文。课件展示的文字材料,应该是课文内容的要点和结构,用来支持和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不是给教师和学生阅读的。因此要避免呈现连续文字材料的页面,如整页的课文、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具体的做法是分解和概括文字材料,提炼出要点,然后再简化为层次清楚的列表或表格样式,充分利用软件的图文效果呈现,如上页图3所示。阅读教学的课件不可避免地要呈现课文内容,对于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要避免呈现大段的课文,而要呈现选段或重点句。

在初中语文课文《看云识天气》的课件中,将课文中描述云层变化的文字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简化为表格,更直观地呈现不同类型云的形态特点和变化过程,使学生更容易归纳理解(如上页图4)。

对于诗歌或必须分句讲解的古文等,采用分解为句子的方式,用列表的形式呈现。例如,使用留空行,逐句对照的形式呈现《离骚》的课文与解释(如上页图5)。

演示课件要尽量利用层级图或流程图等样式的认知组织图来突出重点,揭示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深刻。认知组织图是在文本内容提炼概括基础上设计的示意图形,其中明晰的图样传递基本关系的信息,简洁的文字起着补充说明和引导思路的作用,而充分利用课件的功能,能使示意图形更为生动鲜明。例如,在图6中,课文结构的要点是教师单击一次,呈现一项,使课文的梳理过程成为赏析讨论过程,并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

课件内容显示的考虑

1.用图像强化课文内容

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意义建构,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涵泳、感悟、体验,因而是以文为主的。但是恰当地利用图像,能提高对文本学习的兴趣,扫清阅读障碍,使阅读更为深入。演示课件呈现的图像有三类。其中的主要类型是能够说明和解释文字材料含义的图像,即解释图像,用以弥补学生感性经验的不足,引导学生在已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连接言语表征和图像表征,产生阅读兴趣,提高参与程度,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增加理解的准确性和深度。

例如,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教师针对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对云的详细观察而感性经验不足的情况,用图7“积云”课件页的图片作为解释图像,呈现积云的各种形态及其变化。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解释图像只适于学生缺乏实际生活感受,以及需要诱导学生把已有的实际体验提取和组织起来的情况(如图8)。

阅读教学课件还会用到代表图像和装饰图像。代表图像是与页面内容相关的但没有解释作用的图像,如《林黛玉进贾府》课件页上的林黛玉的画像(如图9)等。恰当的代表图像有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和引发联想的作用。

装饰图像是与页面内容无关只起美化作用的图像,如图5《离骚》的课件页上屈原的画像。恰当的装饰图像也有一定的营造氛围和激发兴趣的作用。代表图像和装饰图像不能直接帮助阅读,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尤其是在滥用动态图像时更是如此。所以,内容显示要避免滥用与页面内容无关只起美化作用的装饰图像,注意慎用与页面内容相关的但没有解释作用的代表图像。

2.慎用背景音乐和配音朗读

阅读是在教师的范读和引导下,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来学习的。要避免使用纯粹为了使学生愉悦的声音。例如,有些教师在关于古代诗词的课件中插入古香古色的背景音乐,或是加上配音朗读。这些元素的使用通常不会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反而会增加其认知负担,或是分散其注意力。因此,除非有烘托气氛的必要,或是作为作品鉴赏,阅读教学的演示课件要谨慎使用声音元素。

3.注意关联信息的整合呈现

阅读教学课件呈现的内容成分都是相互关联的,如课文要点及其解说、配合图像的文字、总括图与分解图、各层次标题与其内容等。这些有相关性的信息成分,如果呈现时在时间或空间上是分离的,则学生自己必须耗费精力把它们在认知结构中整合起来。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在制作课件时,要尽量使相关图文放在一页中。而课件页面的容量是有限的,从呈现效果来考虑,页面图文也不能过于密实,为此要分解教学内容,以便减少每页呈现的材料,同时要利用链接、按钮等功能。例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的“课文解析”页中,将情境图片、古文段落和对应译文都安排在一页,其中译文是单击后呈现的(如图10)。

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第4篇

天空是大自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孩子们置身其下是那么的自由、欢畅,多变的云朵犹如变换的玩具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着他们的好奇心。每天游戏、午饭散步等我班幼儿都会谈论这一话题,所以我设计了《千变万化的云》这一内容,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云彩的变化和奇妙,引发幼儿无限的想象。并增进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导幼儿发现大自然的美与人类的依存关系,懂得要爱护环境。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谈论对云的认识。

2、通过观察、谈话、操作,使幼儿感受云的多种变化。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云彩的奇妙变化。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亲自动手实验,感受云彩变化的原因,即:云儿变化需要风儿的帮助。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棉花、吹塑纸、课件、白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

导言:小朋友我们一起抬头看看蓝蓝的天空,蓝蓝的天空中你看到了什么?幼儿答:云,今天啊,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你们一定要多想、多说,你们会变得更聪明、更厉害。

二、 基本部分:

1、小朋友你们看过什么颜色的云?幼儿说:

今天老师也收集一些好看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课件)

出示白色的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的是白色的云

出示多种颜色的云:火烧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火烧云

出示乌云:

问:什么时候天空中出现乌云

小结:云的颜色变化与天气的变化有关。

2、云的形状是各种各样,小朋友看云都像什么啊?幼儿说:有的像、、、、、有的像、、、、、、、

出示课件:云的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说都像什么?

3、云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形状变化呢?因为风的吹动,风一吹动,云的形状就会变化。

做实验:小朋友做能干的风,证实风吹动,云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4、展示作品:幼儿用棉花制作不同的云彩,并粘贴在不同的背景上。(晴天、阴天、天阳落山等天空背景)

5、游戏:“会变的云彩”

看云识天气课件范文第5篇

多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就会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兴趣直接构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主要成分。事实表明,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影视、音乐、游戏等有声有色的东西,而多媒体教学,就给学生营造了这样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如上《观舞记》一课,可以用配音乐的舞姿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教学立体式的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足以让学生激起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创造力。

二、增加了课堂容量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课,可以说她包罗万象。教学中要接触到各门学科,各种事物。而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导入课堂,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在上《探索月球奥秘》这篇综合课时,应向学生介绍有关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食、潮汐等的知识,它们涉及到关于地理、物理、文学……,教师在互联网上能很容易的找到这些知识,再通过制作课件又能很直观的展现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等各种资料,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所以,多媒体教学能让语文课上得更形象、生动、有趣。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达到“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大多具有创新思维的品质。而采用多媒体教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如上《口技》一文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口技,让学生来描述其间的情景。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他们大胆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描述出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让学生打破40分钟的时空的限制,让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的想象力不受羁绊,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发挥。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重点通过画面、声音强调、动画效果(比如在重点语句上通过动画效果来加着重符号)来突出;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涵也通过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感知与理解等形象的展现出来。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云有种类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概念抽象,区分困难。我们就可以把各种云的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在同学面前。学生再结合生活中谚语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难点,同时真正做到让学生能“看云识天气”。

五、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应不失时机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讲《斑羚飞渡》一文,要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就可以播放斑羚飞渡(老斑羚为小斑羚架起生命之桥)的场面,感动他们,还可以播放《可可西里》的勇士保护藏羚羊的片断,让学生产生共鸣。

但是,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掌握好度,否则将会走入误区。

误区一:分散注意力。

在多媒体教学时,有些学生热衷于音乐和动画,甚至讨论屏幕上哪些地方怎么好玩,影响其他的同学。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可是注意力分散了,所以,在制作课件时,要注意:不要所有的课件都有很多的声音、图片、影片。能简就简,不要作过多的延伸,要紧扣课文,更多的资料留给学生去查询。这样不仅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误区二:从被动到被动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要从被动变成主动。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在校园中随时可见,但许多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变成了放映者,学生变成了观众,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学生其实是从被动到被动。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多设计一点与学生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从被动中解脱,做学习的主人。

第三个误区:多则“累”

多是指过渡运用多媒体教学,“累”是指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学校有一个物理教师,很会运用多媒体来教学。他几乎每周都要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上课,由于教室小,规定是学生自愿参加。刚开始时全班有69人上课,到期末的时候只有30多人上课了,为什么学生去了呢?的确,多媒体教学会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正因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想亲自操作。但现实的教学环境,还没达到学生也能自己运用多媒体的地步。当一个人,喜欢上一件事,但是不能亲自体验,兴趣就会逐渐消失。学生也是这样,不要让他们──多则“累”,而应该是──简则“明”。

相关期刊更多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云南省教育厅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大理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