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配网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配网;工程规划;供电可靠性;安全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upply of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level is not high, only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network, so tha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grid to get powerful guarantee, so as to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level.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 planning, for example analysis 10 kV distribution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plan;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配电网络的供电安全可靠,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安全,更关系到整个区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电网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我国农网建设与改造的完成,配网规模不断扩大,配网设备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1配网工程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当前配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以下总结:1.1布局和结构的不合理:配网的难点体现在网架结构上。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配网负荷快速增长,这也给配网造成了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引发了不少问题,如一些设备由于过负荷而发生故障,造成用户电压不稳定;在配电网中,线路迂回供电或超供电半径范围供电;网络损耗过大,故障发生频繁等问题。
1.2配电网改造工程规划和工程配套问题:体现为配电网改造工程前期的规划负荷与实际负荷不尽相同;在改造接户线时,忽略了三相负荷的平衡工作,增加了线损和电压降和增大变压器的发热。
1.3配电变压器配置不合理:体现为在某些地区出现不少有关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这造成配变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这些不合理配置造成配网运行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如配电变压器空载运行时间长,固定损耗大。
1.4运行管理人员对新设备不够熟悉:由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后,配网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但由于运行管理人员的知识有限,引发不少问题,如线路采用几回路同杆架设方式多了;由于线路加了隔断设备,线路分段增多;部分配电线路采用了电缆和开闭所等供电设备。
1.5其他线损问题,这是由于以前电网布局不规范造成的。另一点由于社会的发展需求,不少大型企业纷纷落户,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大型化、自动化,使企业成了电能消耗大户。因此,造成电网中无功功率增大,出现高次谐波,造成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严重时甚至影响电气设
备的安全运行。针对以上问题,以下将从配网的规划和安全管理方面进行重点探讨。
2配网的规划管理
配网工程管理流程一般依次为:工程立项、工程设计、物资管理、施工招标、施工管理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工程结算。以下重点分析工程设计,即工程规划这一流程。具体做法为:一般设计单位要严格根据审定的项目及研报告审批表所列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同时设计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优化配网结构,提高配网运行安全性”原则,并参考相关配网工程典型设计,从而推行标准化设计和优化设计,避免重复修改,以加快工程进度。如负荷密度小的地区,在保证电压质量和适度控制线损的前提下,10kV线路供电半径可以适当延长。同时为保证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质量,要明确电网建设与改造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有力降低工程造价和控制建设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规定“:农村电网线路供电半径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110 kV线路不大于150 km;10 kV线路不大于15 km;35 kV线路不大于40km;400 V线路不大于0.5 km;2)在供电半径过长或经济发达地区宜增加变电站的布点,以缩短供电半径。长远目标为每乡一座变电站,以保证供电质量,满足发展需要。根据负荷密度和供电地区形状提供一个低压供电半径大致范围。
2.1调整线路运行电压及配变容量
主要是实现配电经济合理运行,可根据以下情况进行规划:1)根据负荷情况,调节线路的电压,即调节变电所的主变分接头来使线路的电压始终运行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在低谷负荷时,可适当降低电压,使其接近下限运行;在高峰负荷时,可变损耗占总损耗比例较大,可适当提高电压使其接近上限运行。2)在农网中,因为配变容量的选择和安装位置不尽合理,造成配电变压器运行不经济,加上用电负荷“季节性强、峰谷差大,全年轻载甚至空载时长等因素造成损耗大。所以一定要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负荷率。2.2重视对谐波的治理为了实现电能品质的改善,提高电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系统损耗,应做好供电电网的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若为
了防止由于幅值变化较大且伴有多次谐波的大功率冲击型负荷的情况,而出现电网电压、电流波形畸变较大的现象,应选用兼有谐波治理功能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来说,可借助两条途径来抑制谐波,其一为应用谐波补偿装置;其二为应用不产生谐波的电力电子装置。
2.3运用多种方式设计线路
为了实现农网无功分层、分区、就地平衡,进一步降低线损,节约能源,可通过推广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控制系统技术,从而实现无功电源和无功补偿最优化。配网地域广,大多数新增供电台区能有效地新增布点,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设计,线路敷设可上墙、可入地,通道少的可提前预留或提前架设线路。
3配网的安全管理
配网的安全管理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配备专职安全员、签订工程安全承包合同、实行“双票”制度、明确工程现场指挥及工前安全教育。以下以10 kV配网的防雷管理为例分析。
结合工作经验,那些耐张点的悬式绝缘子在雷击时几乎不发生闪络故障,而故障发生点主要集中于针式绝缘子上,因此,提高绝缘子的耐雷水平,特别是那些针式绝缘子的耐雷水平尤其重要。此外,提高绝缘子的绝缘等级,也无法达到保障线路在遭受雷击后能安全运行。配套措施是增加泄雷通道,而安装线路避雷器则是一个经济、简单、有效的措施。线路避雷器安装地点的确定原则:尽量安装在周围无高层建筑物、地方开阔的线路段上,特别是对于那些雷击多发区。在此将有关防雷管理要点归纳为以下几点:1)为节省投资,周围有高层建筑物屏蔽雷电的线路段可不用考虑安装;2)雷电高发区的确定,可借助网上雷电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来核实线路是否处于雷击多发区;或参考气象部门已确定的雷区分布图;3)线路避雷器建议选用非线性、无间隙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4)避雷线,一般则在大跨越、高杆塔的情况下才加以考虑;5)为了确保接地网的接地阻值合格,要定期检测接地网。接地网的阻值检测期,建议每两年一次,运行时间较长的,可适当缩短至每年一次;6)视运行时间和实际检测的阻值情况,对阻值不合格的接地网,可根据增打地极或重新构造接地网的方法进行处理。
4提高电网供电的经济建议
4.1应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智能化、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维护方便和少维护”的新产品技术的电力设备,以提高电网装备的科技含量;
4.2由于电力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所以应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工作的力度,提高运行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更有力保证电网供电的质量水平,保持其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 配网工程 技术管理 策略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事业的推进经济发展的能源保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证各地区经济的平稳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配网工程管理上要不断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为社会的发展建立起可靠的电力屏障。
1 当前配网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1 主要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首先配网工施工程管理力量不足。经济总量的增长导致了电力需求不的断扩大,而往往每项配网工程中只有一名专职技术管理人员,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量的需求。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工程管理内容的增加,新接入工程、新建居民区的配网工程、框架物资的上报、使用、项目分成本、资本性项目、ERP的上线、用户工程等的设计、施工交叉的交叉出现等问题,都需要在人力、物力上增加投入,在熟悉新业务的过程中,往往会在操作上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了配网工程的管理效率。其次,配网工程技术管理的系统性不强。配网工程要具有前瞻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上形成系统。而在实际的配网工程中往往缺乏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滞后,物资需求、现场勘测、设计等准备工作滞后,导致工程计划和框架物资不准确,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工程实施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不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导致各阶段分工不清,工作人员的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整个工程安排中重施工轻管理,对物资的管理、账目的清算不够重视,使得结算不够及时,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情况,各级管理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技术人员短缺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首先,要加大人员培训的投入,为配网工程提供更多的合格技术人员。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全面熟悉配网工程的业务范围、操作流程和关键技术,大力发挥技术骨干的带动作用。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实践指导,明确工作中需要的具体技术、工作的程序和分工。其次,要用完善的制度来有效管理配网的全过程。前期的准备工作中要重点做好物资储备、勘察、设计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安排好工程进度,做好各单位的协调工作,合理安排停电计划和带电作业。在工程后期的审核工作中,要准备好验收所需的各项资料,及时做好工程结算,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1.2 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1.2.1 电源点分配
电源点的分布问题是整个配电工程中的首要问题,如果电源点的分布不合理,既会影响配电网工程的合理性,又会阻碍输电的效率,所以变电站的选址非常关键。在设计规划图时,变电站的位置要尽量接近电源中心,便于以后电网分配的系列规划建设;为了不影响环境,电源分布要远离管线较集中的位置;电源设施需要不断进行改造和维护,确保设备能够稳定、持续、高效地输电。
1.2.2 无功补偿
在无功补偿方面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装置的设置不科学,时常出现谐波干扰,影响了变压器的工作效率; 变电站的发动机额定功率系数设置不精确,影响了电力输出的效率。无功补偿装置的作用是提高配电网的功率,避免因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损耗影响送电的效率,优化送电环境。无功补偿装置的选用必须和整个供电系统相配套,并要配合安装综合性监测元件,对供电量进行实时监控。
1.2.3 系统运行
配网工程的最终目的是保证供电系统的顺利运行,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区差异巨大,城乡电力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落后,尤其是在馈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等方面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相应的通信传输模式也非常落后,光纤通信因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而无法普及。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电力事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配电网自动化是电力系统改造的必然趋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电力供应中“高损耗”问题,。以后的配电网自动化改造,要以供电系统的接线方案作为改革的重点,优化接线模式,重点抓好环网电缆、架空电网等工作环节。
2 配网工程的安全问题处理
2.1 防范雷击事故的安全作业措施
雷电是配网工程中所要解决的最大安全问题,自然雷电的袭击会给电网带来严重的破坏,减弱输电的性能,降低配网效率。为了避免雷电的危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2.1.1 绝缘装置
提高输电线路的绝缘性能是成功避免雷电事故的最有效方法。从配网的施工阶段初期就要重点考虑线路的绝缘性能,对特殊天气的供电环境有充分的估计,在雷电的多发地区和某些特殊地区增加绝缘子的片数。提前对施工地区加强环境检测,对于大跨度高杆、交叉进线位置通过增加绝缘子片数的方式来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2.1.2 接地装置
增加接地装置是防止雷击发生的另外一个有效措施,它可以有效的防止雷击对电力设备的损害。接地设备的安装要根据配网线路的特点来进行,如果是高压线,线路的抗雷击性能会杆塔的接地电阻变大而减弱,因此,要控制接地装置的深度,一般深度要在0.7m以下,同时要最大可能的扩大引线的截面面积,保障线路连接的准确性。
2.1.3 避雷装置
避雷器是防止雷击的必备装置,避雷器要灵活安装在适当的位置,保障其效果的正常发挥。虽然施工中,在输电线路上安装了避雷线,有效地控制了电压,但是仍然有部分电压流通于线路中,而避雷器可以完全避免由电压过大而引起的事故,保障了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2 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施工是配电网工程的一大难点,是配电网工程重点解决一大问题,其关键点有:
2.2.1 线路
配网工程采用的线路连接方式多为架空,架空线路是指导线架设于杆塔上的线路,长时间暴露在野外作业。施工方要充分考虑架空线路的输电环境,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影响系统性能。此环节施工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检查线路连接是否存在交叉问题,避免通电运行后发生短路现象;二是根据图纸组装线路,尤其是绝缘子安装需符合外界防雷的要求。
2.2.2 杆塔
杆塔是支撑线路的基础设施,利用绝缘子把导线架设于空中,是维持供电系统正常运转的主要结构。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杆塔架设的稳定性差,特别是杆塔底部埋设深度不足,线路在系统运转期间易受外界强风的干扰。杆塔施工阶段应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根据配网工程的性能指标合理选用木杆、水泥杆、金属杆等设施,杆塔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如图1。
2.2.3 变压器
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中转站,负责把高压或低压电能进行变换,使电压处于某一特定值域再供应给设备使用。经常会发生因操作不当而烧坏变压器线圈的事故。变压器的一般安装流程是在施工场地做好准备工作后,进行基础型钢制作和安装,然后开箱检查并检测器身,之后是安装和调试,要进行一次和二次联线,引线的施工中不要让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在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安装一个可以拆卸的连接点。从安全角度考虑,变压器安装前需经过模拟调试,确定供电系统构件所能承担的荷载大小,再接通电压装置完成有关的变电操作。技术人员可添加在线监测仪器,检测变压器的安全状态,确保安全无误后再进入正常使用。
3 结语
配网工程是电力输送的重要环节,它从源头上调整了电能的分配。经济的发展让电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此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配网施工的技术,提高配网的管理水平,从源头上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乔东.电力输入的安全问题研究.新财经,2009,02.
10KV配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在一定的程度决定了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与电网的建设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保障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配网工程的正常运行。本文针对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简单的概述,并对10KV配网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配网工程;可靠性;施工技术
电网中主要的供电责任主要由10KV配网工程承担,因此10KV配电工程施工技术是电网运行的关键技术,然而虽然我国电网不断的发展,配网工程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完善,从而保证10KV配网工程的正常供电。可以从提高供电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建设水平,稳定配网施工技术应用的可靠性等方面入手,提高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从而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的用电需求。
110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电力需求不断的提高,我国配电电力工程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相应的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配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无法满足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则会给我国配电电力工程的发展带来的威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配电工程运行过程中建立起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就目前我国配电电力工程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没有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但是一些小范围的电网事故屡见不鲜,对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降低了电力工程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并增加了电力工程的维护以及治理难度。种种问题的出现,表现了我国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还是不够完善,同时对配电工程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管理,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对人们生活产生阻碍。
210kV配网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流程
配电工程中设计施工方案、加设网线、固定以及掩埋杆塔、敷设电线等施工环节组成了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流程,同时这些施工作业也是该配电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缺一不可。在进行配电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环节时,相关人员要根据配电工程施工中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对该工程中的距离、海拔等参数进行全面的了解以及实地考察,这些参数都是设计方案中会用到的重要部分。此外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还应当综合考虑网线架设、杆塔位置等方面存在的可能影响到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因素。环网方式以及联络线方式是目前我国10KV配电工程中架设网线工作中经常采用的两种方式。其中我国配电工程最常用的就是环网方式,环网方式同时还被称之为手拉手方式,主要依靠连接多条主线末端从而实现配电网络。而联络线方式主要依靠在两条配电线路之间连接一条联络线从而实现配电网络,同时由于其具有技术简单,施工便利等优点,从而广泛的应用城镇配电工程中。网线架设工作完成后开始固定和掩埋杆塔工作。杆塔的施工要严格按照配电工程设计图的施工要求进行,杆塔的掩埋与固定位置要与设计图的位置一直,同时为了保证杆塔的稳定性,在固定杆塔时应当采用混凝土材料。完成杆塔的固定和掩埋后则进行敷设电缆的工作。为了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要严格筛选电缆的规格以及信号。此外在敷设电缆过程中,要提高设计时好电缆的布线的位置,防止电缆之间由于位置问题出现相互干扰的问题。
3IO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3.1实际配电工程与设计方案不符
在配电工程开始施工前,相关人员应当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实地考察,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在实际配电工程中,可供选择的配电网线路径有许多种,然而设计师并不会对每个线路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就导致配电工程的线路路径可能会与设计方案中的线路路径出现矛盾。
3.2外界环境对配电工程的影响
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的加快,因此城市建筑群密集型不但增加,电力系统为了配合城镇化的建设,出现了配电接线随意、新旧配电线路杂乱等问题。由于10KV配电网的建设地点通常为人群聚集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配电工程施工时,错综复杂的配电线路不仅会对线路产生干扰,极容易引起安全师傅,同时也增加了施工难度。
3.3公共地系统对配电工程施工的影响
错综复杂的电缆之间的交叉现象,除了会导致上述几种后果外,还存在其他威胁性。例如一旦大电流流过交叉的电缆,并击穿电缆。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依靠施工人员人为检测故障原因,而一般的配电工程并不能自动修复这种损害,一旦施工人员不能及时的处理故障,则会对配电工程的运行带来极大的伤害。此外,大电流以及过流电压都是配电工程中接地问题中常见的问题,其电压可能高出了全相电压的好几倍,配电工程中使用的电缆以及变压器无法承受如此大的电压,进而使得配电网线路出现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将不接地的电缆系统改造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法解决问题,然而这一方法还存在突然增加瞬时接地电流的威胁,大大提高了配电线路短路的几率。
4提高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可靠性措施
4.1严格遵照施工技术要求
在配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实保障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保证10KV配电网的主要技术流程即设计方案施工、架设网线等施工作业都要严格按照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进行,同时严格监督这些流程的施工细节。此外配电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配电工程的质量。此外施工的设备对配电工程施工的进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采购施工设备时,需保证施工设备的性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4.2减小外界环境对配电工程施工的影响
此外,环境等外部因素会对配电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配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施工人员对施工环境进行实地勘察,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配电工程的可靠性。此外,工程地点尽可能选择人烟稀少的地方,从而避免配电工程的施工造成交通堵塞,或者是减少行人车辆对配电工程施工的影响。
4.3合理规划配电工程的网络结构
合理规划配电网网络对于10KV配电工程施工而言是十分重要。同时在规划配电网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实现高覆盖率、保证网络可靠性的目的,应当将施工地区的施工环节以及用户分布情况等因素考虑进行,完善配电网络的规划。此外在规划变电站时,最终实现的目标是实现每个供电区域的独立性,确定变电站的供电范围、尽可能减少用户停电的时间,同时为了增加配电工程的可靠性,还可以利用变电站的转供功能,为保证配电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4.4加强配电工程的定期检查和养护
完成配电网工程施工后,要通过对配电工程进行的定期检查和养护等方式以延长配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要结合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长期的配电网养护方案。在配电工程运行过程中,使用带电检测设备对施工点进行定期的检测,一旦出现运行故障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减少对配电工程运行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配电网工程的网线的工作环境都是露天环境,长期受到阳光、雨水等侵蚀,容易出现老化或者漏电等问题,为了增加配电网线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对配电工程施工的线路进行定期更换。
5结束语
总而言之,10KV配网施工技术对于配网工程的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应用10KV配电工程施工技术使,首先要考虑施工环境的因素,从而制定可行的施工方案。只有在确定了影响配电工程施工技术因素的前提下,施工人员才能对症下药,切实保证10KV配电工程施工的可靠性。
作者:杨守泽 单位:四川省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问题和应对策略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0∶91-92.
[2]欧阳晓葵.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低碳世界,2014,10∶54-55.
关键词 10kV配电网;配电工程;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037-02
1 传统配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配网工程由于工程量大且繁琐,工程质量安全要求高、参与单位多、建设周期长、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等因素,使配网工程在管理中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况;
2)项目管理政企不分,项目法人不到位。由于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电力管理制度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导致在现阶段项目管理政企不分的现象仍有存在;
3)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综合协调的复杂性。基于配网工程建设的特点,因此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往往综合协调难度大,实施计划管理遇到的困难多;
4)项目管理缺乏专业化、科学性。配网工程的项目管理一直比较粗糙、缺乏全面,使得项目的组织、计划、协调、控制难以有效开展,导致项目计划的执行往往难以落实到位;
5)管理模式单一。当前国内电力配网工程管理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发挥建设单位和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下图1所示。
从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来看,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与现场实际往往是脱节的,需要我们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先进管理模式。
2 现代配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科学的配网工程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属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笔者认为,管理实践中我们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通过项目计划做好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由于在项目管理内容上的差异所在,这就决定了业主方应该从项目立项、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质量保证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绍兴袍江供电分局属于县级供电企业,主要管辖的是袍江新区10kV配网的建设与管理。分局于2005年成立,由于是新成立的单位,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缺少经验等不足是在所难免的。前4年分局的配网工程管理属于粗放式,主要表现在立项粗糙,缺乏招投标,计划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诸多方面。经过几年的成长,分局对工程的项目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今年全面推出了工程的全过程管理。设立专门的技术负责人,从工程的立项、施工设计、招投标、合同、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到财务进账,跟踪、监督、调整,全过程、全方位的实现配网工程管理的目标。
2)如何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并管理好整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进行动态跟踪计划的实施情况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应建立跟踪、监督、检查、报告的机制。具体就是要在施工工程中做好信息搜集工作,进而通过制定计划书并落到实处。在实施中遇到情况的变化要及时、有效地调整计划,加强控制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分局在前几年的工作中对计划管理都不是很重视,这就导致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对工程的各个环节不是很清楚,上半年处于比较闲置状态,到下半年为了完成指标而加班加点,疲于应付。虽然在年底也能完成任务,但是赶工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这给分局以后接受审计及考核都带来了影响。所以今年分局全面推进全过程管理,由专门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在年初制定整个项目的进度计划,并随时跟踪工程的进度,发现偏差及时汇报,便于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确保项目计划能顺利完成。
3)如何做好项目进度控制管理,通过项目进度计划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控制
配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需要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计划进行,确保各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施进度的控制,实质就是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进而落实到相关的负责部门和单位,甚至到主要负责人,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都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范围的前提下,进而参照相关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严把质量关。
4)如何通过招投标选择更好的施工单位
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引入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的过程。招投标制度实施的初衷是通过竞争机制“择优录取”、“优胜劣汰”,尽量避免人为选定承包单位时的暗箱操作和行为,带有明显的市场调节的特性。因此,这项制度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降低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价,还可以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率,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电力工程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因为属于垄断经营,很多单位都有自己的三产公司,所以导致招投标很多时候并不规范。就拿我所在的分局来说,前几年的工程没有开始招投标工作,有些需要外包的施工就直接转包了,这些都是很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的。去年开始分局的土建等外包的工程开始实行招投标,虽然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毕竟也是一大进步了。通过招投标选择更适合的施工队,对分局的工程质量也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3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电网负荷的也是不断增长。国家对电网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配电工程业务也随之增加。那么如何做好配电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实践中还需要我们结合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积极探索高效的配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确保工程的高质量效益。
参考文献
[1]孙苏恂.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土建施工组织总设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4.1一般规定
4.2常规内容
4.3施工方法
1总则
1.0.1为保证本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按时科学规范的完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责任不清、安全不到位等相关事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组织设计。
1.0.2本组织设计只适用于本单项土建工程。
1.0.3本组织设计引用规范是依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实践经验编制。
1.0.4除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执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
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建设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2.0.2施工方案workingscheme
以单项施工项目或其中的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并重点考虑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利用,劳动力和材料安排的具体文件。
2.0.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质量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0.4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0.5施工工艺标准constructiontechnologyoperatingspecification
施工企业为达到不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指标,依据企业自身积累的施
工经验而编制并在企业内部强制使用的施工操作说明书。
2.0.6横道图programbarchart
将一项工程分解成若干项工序(或工作),每项工序(或工作)用一横线表示,并将横线置于时间坐标之上,用以表示整个计划中各项工序(或工作)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工序流程图。
2.0.7网络图programnetworkdiagram
一种由一系列箭杆和圆圈(节点)所组成的网状图形,用以表示整个计划中各项工序(或工作)的先后次序所需要时间的逻辑关系的工序流程图。
2.0.8资源需求计划resourcedistributionplan
施工项目所需求的资源包含劳动力、建筑材料、预制加工品、施工机具、生产工艺设备及施工设施共六种。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依次确定专业工种、进场时间、劳动量和工人数,然后汇集成表格形式,作为现场劳动力调配的依据。
2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预算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依次确定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进场时间,并汇集成表格,作为备料、确定堆场和仓库面积以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3预制加工品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而编制,作为预制品加工订货、确定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输的依据。
4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而编制,作为落实施工机具进场的依据。
5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根据生产工艺布置图和设备安装进度而编制,作为生产设备订货、组织运输和进场后存放的依据。
6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指根据项目施工需要,确定相应施工设施,通常包括施工安全设施、施工环保设施、施工用房屋、施工运输设施、施工通讯设施、施工供水设施、施工供电设施和其他设施。
2.0.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projectlayoutplan
在施工场地范围内,以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为原则,合理布置各类施工机械、规划施工道路、确定各施工区域位置和场地面积、确定办公及生活设施的位置和面积、确定施工用水电管网位置。
2.0.10工程质量目标constructionqualityabject
根据建设项目施工图纸和工程承包合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应达到的水平。常见的质量目标为:合同范围内全部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业主亦可与承包商通过协商,确定质量目标为达到市优工程、省优工程、国家优质工程等。
2.0.11成本控制措施constructioncostcontrol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为控制人、机、料消耗和费用支出,降低工程成本,达到预期的项目成本目标,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和编制成本报告等一系列活动。
2.0.12项目施工风险projectconstructionrisk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预测可能使施工方产生损失的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
2.0.13施工风险防范constructionriskpreventioninproject
承包商在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衡量之后,根据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以及承包商自身的状态和外部环境,针对各种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常用的防范风险策略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等。
3基本规定
3.0.1本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编制,严禁边施工边编制或施工完毕补编制。
3.0.4对于相关施工工艺标准中有的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编写,可参照工程部制定的相关规格和质量标准。
3.0.7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已熟悉现场、已掌握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已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搜集有关施工资料。
3.0.8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遵循了下列指导思想: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采用现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3认真编制各项实施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作好环境保护;
4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
5科学安排台风、雨季、夏季高温施工,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6扩大预制装配范围,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
7尽可能利用永久性设施和组装式施工设施,科学地规划施工总平面,努力减少施工设施建造量和施工用地;
8优化现场物资储存量,确定物资储存方式,尽量减少库存量和物资损耗。
3.0.9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现场平面布置是经过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择优。
3.0.10本施工组织设计没有使用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和禁止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真实性强,能够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4.1.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涵盖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作到技术先进、部署合理、工艺成熟,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
4.1.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常规内容和施工方法,同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企业素质,可增设附加内容。
4.2常规内容
4.2.1编制依据及说明;
本工程(土建)依据2005年10KV及以下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单项工程《石排镇石洲大道四回路架设工程》线路平面走向图、本施工队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及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编制而成。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为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使施工工艺达到一流水平,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力求具体、实用、针对性强,同时积极慎重地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向科技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本《施工组织设计》是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围绕质量、工期和安全这三大目标,在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和工期的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统筹考虑,突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4.2.2工程概况;
4.2.2.1工程构成状况;
本工程(土建)共浇铸BC-93铁塔2基,浇铸BB-27铁塔14基。共需开挖土石方292立方,施工过程中要消耗水泥400包、红砖30000块、石仔20砘、细沙30砘。
4.2.2.2为保证工程如期交付,本工程要出动现场勘测员1名、现场技术员2名、技工3名、力工20名;动用人货车1部、挖机1部、搅拌机1部。
4.2.2.3本工程地处石洲大道田寮段,位于公路一侧,此公路比较繁忙,车辆与行人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尤为重要。
4.2.3施工准备工作;
1开工前,需要石排供电公司工程部到现场定位,并和当地政府协商好用地事宜方可开工;
2施工前,派车辆和力工将施工所需的原材料(水泥、砂、石等)运到施工现场,随时准备开工。(同时派人看守,以防被盗)
4.2.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4.2.5施工部署;
4.2.5.1工程总体目标;
争取在16个工作日内完成16个铁塔基础的浇涛,争取在2005年9月10号前交付工程。
4.2.5.2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A)基础开挖
1一般土坑的开挖:
开挖一般土坑基础,在挖掘前应将基面及基面附近的浮石等杂物清理干净,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采用掏洞法挖坑。如坑底面积超过2平方米时,可由人工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或相互靠近工作。向外抛土时,应防止坑边石块回落伤人,休息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在开挖前,还必须对土壤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边坡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或缩短,确保不发生坑壁坍塌现象。在开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土壤的变化情况,发现土壤的湿度较大,或者土壤土质松散时,采取措施,或者对坑壁加以支撑。
2水坑的开挖
水坝和带有泥土的泥水坑的开挖,主要是视水坑的渗水量而定:渗水速度比较慢的水坑,用人工淘水的方法,边挖边淘水,挖到基坑的有效深度时,现浇基础应及时组织浇筑;如渗水速度较快的水坑开挖,必须配合抽水机械,采用边抽水边开挖的方法,使抽水速度快于渗水速度,这时一般对大于1.5米的深坑,需采用挡土板的方法来开挖,以防坑边坍塌,伤害他人。
3流砂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遇到流砂时,会出现流砂不断涌出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流砂不很严重时,可采取大开挖的方法,直至能够施工为止。如流砂坑比较严重的情况,可采用砼护管的方法,护管的个数应根据地质情况来选择。
4人工掏挖基坑
对于地质良好<粘土类>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原状土,提高基础的抗拔能力,可以进行人工掏挖成型,这样不但减少较大的开挖方量,缩短工期,而且也便养护。采用人工掏挖施工,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掏挖时坑下、坑上配合好,随时鉴别各种深度的土质,如发现有易坍塌的土层,应及时处理,故不可冒险开挖,要防止掏宽底部土后,上部土方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岩石基础开挖:
送电线路基础经常遇到坚硬的岩石基础,通常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由于线路基础的爆破开挖面积小,经常采用凿眼机打眼和人工打炮眼两种方法来施工。人工打炮眼如双人施工时,一人扶钎,一人打锤,两个人不得对面,扶钎人应在打锤人的侧面,打锤人不应戴手套,每打一锤,钢钎要转动一下,打锤要稳、要准要狠。锤把与钎操作保持垂直,要特别注意勿锤伤人。机械打炮眼时,多采用汽油凿岩机,其使用按厂家说明书操作。炮眼打好后,在装药前应检查炮眼的深度是否符合要求,炮眼装药量不得超过眼深的一半,否则必须给予扩充,装药时,药包和雷管要轻填,轻放,用木棒轻轻压紧。以免药卷和药室间构成空隙而影响爆破威力。炸药起爆时,当用火雷管时,用火点燃导火索起爆,点燃前应将导火索线头的药用手捻散后,再点燃起爆,导火索的长度应根据需要而定。当用电雷管时,将雷管的引出绝缘线与电源连接起爆,铺设与接通电源由一人操作。
(B)浇筑施工
1现浇砼施工
有钢筋砼基础施工比较复杂,工作量大,浇筑适应性大,能适应各种载荷条件和各种土壤地质情况。
2立模:
目前基础采用木。
首先在基础坑内组装底层台阶模板(基础底部如为自成模可免去),然后逐层安装、固定各层模板,模板间应用U形卡、L形插销连接牢固,再由下向上拼装,也有模板的支立采用悬吊法,模板四周应设支撑,每个部位支撑不可少于两点,一般支撑在模板宽度的三分之一位置或接缝接头处。在模板的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或脱模剂,也可用废变压器油或废机油代替,严禁滴漏到混凝土上或涂到基础钢筋上。
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坑下作业要根据基础坑大小安排施工人员,模板要有专人传递,基础坑较深时,要用绳索栓紧后进行传递,用U形卡或L形插销连接模板时,待插销插入模板孔后再用小锤敲打固定,不得强行敲打,防止U形卡或L形插销飞出伤人。立柱模应用钢管或角钢,在上下端加箍,并辅以木桩打撑。模板立好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机械震捣,极易使模板、卡子松动,如有移位、倾斜要及时修整加固,并采取可靠的补救措施,而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模上时更应牢固可靠。
3砼搅拌
砼搅拌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搅拌一般是水泥、砂石、水都已运到现场。并且拌一板就往坑内下一板。人工搅拌用锹交叉搅拌进行,防止铁锹伤人。机械搅拌要根据搅拌机的容量(最好是1包水泥或2包水泥拌和的砼容量接近搅拌的容量)确定每一拌的砂、石料用量,搅拌时间最短不得超过1分钟。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机的电源要可靠、刀闸和线路要绝缘良好,防止漏电伤人。
4砼的下料及振捣
下料前应清除坑内杂物、积水。对干燥的坑基可用水湿润,防止砼石、浆分离,其自由倾落高底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则应采用漏斗串筒,串筒离地面0.5米下段应垂直地面,以防前后浆的石浆分离现场,下料时应避免连续在一侧下料,否则会使模板受力不均产生位移,一般大雨天不宜浇筑。砼的振捣有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方法,目前一般采取机械振捣,因为人工振捣质量很难保证,且施工进度慢,浇筑的时间长。
人工振捣,在无筋砼的施工中,每250mm厚度振捣一次,具体操作为用钢钎不断插摇,同时用脚底踏振,直至整块基础连成整体,表面形成光滑浆面为止。在有筋砼基础中,每150mm厚度捣振一次。
机械振捣,按快插慢拨的原则使砼均匀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为10——20s,以砼中气泡逸出,砼表面呈水泥浆状为止,要防止振捣时间过长。机械振捣可采用排列式和交错式两种,插点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插点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半。振捣棒应插到下一层砼内的3——5cm深处,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接地脚螺栓和模板。
5养护
浇制好的砼基础,要进行养护,防止因干燥而龟裂。必须在浇完后12小时内开始,炎热或有风天气3小时以后开始,浇水养护用湿的草袋或席子、稻草等盖在混凝土上,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直到拆模,拆模后如不立即回填基坑,对外露部分仍继续遮盖保护。在养护期间,基础的周围要挂标识或设置围拦,防止人员掉到坑内受伤。
6拆模
基础拆模时要求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25%,拆模时间随养护的环境温度及所有水泥的品种而有不同,采用钢模板浇制的砼,拆模时间稍早一些,拆模应自上而下进行,敲击要得当,应保证砼表面棱角不受损坏,立柱较大的基础模板在拆过程中,应两人操作,模板拆完后不得乱丢,应整齐摆放在空旷的位置。人员不得在模板上走动,防止滑倒伤人。
7回填
对于现浇砼铁塔基础,在浇筑完毕,拆模以后经过监理公司及生技部人员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回填。基础的下部是密实的原样土,而上部的回填土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要把回填土能夯实到与原状土一样,事实上回填土密实度普遍达不到要求,就使基础抗上拨及抗倾复的能力大为降低。1)一般土质的回填,每填入300mm厚,要夯实一次。夯实时应不使基础移动和倾斜,土中可掺块石,但树根、树枝等杂草必须清除。2)对于岩石基础在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比例掺土,以减少空隙,保证基础的稳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石与土的比例为3:1均匀掺土夯实。3)冻土坑回填时应清除坑内冰雪,将大冻块打碎并掺以碎土,冻土块最大允许尺寸为150mm,且不允许夹杂冰雪块。4)对不宜夯实的大孔性土,砂土、泥、冻土等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度应符合上述规定。工期短又无法夯实,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临时拉线或其它能使杆塔稳定的措施,目的是确保基础和杆塔的安全。
4.2.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4.2.6.1施工现场各个不同阶段的平面布置;
(A)基础开挖阶段
(B)浇涛阶段
4.2.6.2施工临时用水;
本施工队自己解决用水问题.
4.2.6.3施工临时用电
本施工队自己解决用电问题.(自发电)
4.2.7施工进度计划;
4.2.7.1保证工期措施;
我施工队为了能按标准按期完成本工程,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力量迅速进场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已选定,目前已开始熟悉投标图纸,开工报告审批后即可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确保主体工程按时(或提前)开工。
2、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大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3、施工组织不断优化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4、施工调度高效运转
5、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7、安排好雨季的施工
根据石排镇的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8、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9、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4.2.7.2施工进度计划;
2005-8-17#19塔土石方开挖
2005-8-18#20塔土石方开挖\#19塔浇涛
2005-8-19#21、#22塔土石方开挖\#20、#21塔浇涛
2005-8-20#23、#24塔土石方开挖\#22、#23塔浇涛
2005-8-21#25、#26塔土石方开挖\#23、#24塔浇涛
2005-8-22#27、#28塔土石方开挖\#25、#26塔浇涛
2005-8-23#29、#30塔土石方开挖\#27、#28塔浇涛
2005-8-24#31、#32塔土石方开挖\#29、#30塔浇涛
2005-8-25#33、#34塔土石方开挖\#31、#32塔浇涛
2005-8-26#35塔土石方开挖\#33、#34塔浇涛
2005-8-27#35塔浇涛
2005-8-18至2005-9-5铁塔保养
2005-9-8工程交付
(以上进度计划如遇有天气等原因造成无法开工的,可相应推迟)
4.2.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2.8.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强力安装公司质保机构图)
4.2.8.2保证质量的技术管理措施;
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们将贯彻“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守约重誉、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令、法规验收规程和有关标准,严格按合同文件、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承建的工程安全、可靠、耐久、美观;工程产品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履约率100%;
4.2.8.3材料检验制度;(由强力公司负责材料检验)
4.2.8.4工程质量的保修计划。
工程开工到工程投入使用,我施工队将全程跟踪土建项目,不断改进,不断更新.
4.2.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经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入场工人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以班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2.10雨季、台风及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
石排镇近期多雷雨多台风,而施工现场处于公路一侧,两处没有可以避雨避暑的地方,所以我们施工队在工期紧张的时候在现场搭建竹棚,以备员工休息.并且严禁在高温及雷雨天气下作业.
4.3附加内容
4.3.1施工机械配备(附表)
4.3.2主要施工人员表(附表)
4.3.3主要器具合格证书(附表)
4.3.4工程平面走向图(附表:由工程部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