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陶渊明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简介范文第1篇

本文不?M全面述及?《?》所描述的陶?Y明形象,重?是??其中可能被忽?的新信息、陌生信息。

1.躬耕??、?钥嘧拷^的陶?Y明形象

?延之《陶徵士??K序》:

道不偶物,??官?暮谩K炷私怏w世?,?志?^外,定?深???妒呛踹h。灌畦鬻蔬[117],?楣?~菽之祭;????[118],以充?粒之?。

案:?Y明??官?w田躬耕自?,其?植稻菽桑麻蔬菜等?作物,?於?Y明田?@?自述,如“?豆南山下”[119],“桑麻日已?,我土日已?V”[120],“?@蔬有?滋”[121],“摘我?@中蔬”[122],《庚戌?q九月於西田?早[旱]稻》[123],《丙辰?q八月中於下??田舍?》[124]等,久已?槿怂?熘?F?氖戮??,?H有“耕??其用”[125]一句述及,而?焉未?。?《?》所述,?具有新信息。?《?》“灌畦鬻蔬”,?是用潘岳《?居?》“灌?@鬻蔬”之典,但是?⒆x下句“????,以充?粒之?”,?t亦是????,??出了?Y明?氖路N菜(“灌畦”)和?菜(“鬻蔬”)。 ?《?》“????,以充?粒之?”,?t??出了?Y明辛勤??鞋?眨ā翱??”)、 ??草?(“??”),?出??品以?Q回?食,????食消?之不足。?菜和?菜,生?和?出??品,此?煞矫嬲?翘?Y明田?@?自述所未?之生????热荨GО倌?恚???r民除?植稻菽桑麻等?作物外,?需生?和出售其他?副?品、手工?品,以?Q??食之外的其他生活必需用品,??食不足?r,?t?Q??食。?《?》告??者,陶?Y明也是??又\生的,不?H?植稻菽桑麻等?作物,而且也?菜和?菜,生?和?出??品。“????”是??工?,技?性??,需要?iT?W?,心?手巧,也需要辛苦?谧鳌9P者曾在川西?村生活多年,常?川西?民做草?、竹?(?似“????”),但?K不是所有的?民都??鲞@?拥氖炙?,??鍪炙?的?民一定是特?e勤?^、?明的?民,而且往往家境?寒,希望通?做手?增加收入,改善家境。如?《?》所述,陶?Y明是?囊晃弧熬?矢ト巍钡淖x??耍??w田後?偃巍肮嗥桢魇摺薄ⅰ翱????”,?W??怂?懈?N和??的本?。由此可?,?榱?允亍暗?诡??o?”[126]的理想,陶?Y明是付出了多??钥嘧拷^的努力。毫?o疑??,即使是以?民的???砗饬浚?w田後的陶?Y明也是一位特?e能?值??秀?民。

延之在?Y明家,??眼看??士人陶?Y明象普通?民一?幼鲞@些?家活和??手?。

2.澹泊心、自由心?氐子X悟的陶?Y明形象

?延之《陶徵士?》:

?卿??官,稚?自免[127]。子之悟之,何早之辨[128]。??《?w?怼罚?叩釜?善。亦既超?纾?o?非心。汲流??t,葺宇家林。晨??暮?,春煦秋?。???Y卷,置酒弦琴。居?淝??,躬兼?病。人否其?n,子然其命。??就?,?延?聘。非直明也,是惟道性。

?《?》“?卿??官,稚?自免。子之悟之,何早之辨。??《?w?怼罚?叩釜?善”,“非直明也,是惟道性”,是??Y明??官之???行?椋??出?Y明高出魏?x以?硇?W家之???品格:?氐子X悟和???自己的澹泊心、自由心,不作官、不?黑暗政治合作、不??o道之世同流合污。而魏?x玄?W家高??子,身??o道之世,?s?缀?o人能????子思想之核心?澹泊心、自由心的?悟[129],不?黑暗政治合作、不??o道之世同流合污。

不?黑暗政治合作,?是澹泊心、自由心的?悟和???,亦是道德心的???。

所?“道性”,即是澹泊心、自由心、道德心。??是一心。

《朱子??》卷三十四《??十六·述而篇·子???Y曰章》“用舍?o?於己,行藏安

於所遇”?l:

或云:看??Y???是?x宋?人物?曰:不然。?x宋?人物?曰尚清高,然????要

官?,??一面清?,那?一面招?嗉{?。?Y??s真??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於?x宋人也。[130]

朱子之言,是真知灼?。黑暗政治下不作官,是士?立自由人格的?金石。

?《?》“汲流??t,葺宇家林。晨??暮?,春煦秋?”,描???Y明所置身的田?@,意境宛如?Y明《?w?@田居》:“榆柳?後?,桃李?堂前。??徇h人村,依依墟里??。狗吠深巷中,??桑?漕?”[131],真能得其神?。晨??暮霭之?,?Y明?居田?@、悠然超逸的形象,如在眼前。

?]有澹泊心、自由心的?悟和???,何?碚嬲?某?荨

没有?牟荒?洲r活到能?指鞣N?活、?钥嘧拷^;何?黼[居田?@、悠然超逸。

3.?烂C?真的陶?Y明形象:密切?注???政治,告?朋友直言不?

?延之《陶徵士?》:

自??介居,及我多暇。伊好之洽,接??舍。宵???憩,非舟非?。念昔宴私,??相?:“?正者危,至方?t?。哲人卷舒,布在前?。取?不?,吾?子佩。”????愀然,中言而?[132]:“??速尤,迕?先蹶。身才非??,?s?有歇。”睿音永矣,?箴余??

案:如上所述,?《?》“自??介居”至“非舟非?”一?文字,是?述?x?熙十一

年(415)至十二年“?延之??⒘?彳?功曹,在?り?,???情款”之往事。?r?在?x世,延之?H三十二、三?q,?世未深,??Y明交??亦尚未如後?砩钊耄?蚀斯?回??亦??略。

“念昔宴私”至“?s?有歇”一?文字,?是?述宋永初三年(422)延之被?出?槭及蔡?氐澜??り??r??Y明延?桓留?之晤?。?r延之三十九?q,已??v?⒃4?x弑帝、延之??]陵王?真及???遭?喑疾录杀毁H出等????人之?嫔?∽?,始能有如此?文字所描述之??Y明之深切交?,故此?回????甚??。

《宋???]陵孝?王?真?鳌罚

高祖始?阼,?真意色不??。……?真?明?畚牧x,……??郡???、琅邪?延之、慧琳道人?K周旋?常。[133]

《宋??ゎ?延之?鳌罚

?]陵王?真?好??,待接甚厚,徐?之等疑延之?橥??,意甚不??,少帝即位,以?檎?T郎,兼中???め?T外常侍,出?槭及蔡?亍?134]

《宋??肪砭攀??短???鳌罚

先是,?延之??⒘?彳?功曹,在?り?,???情款。後?槭及部ぃ???,日日造??,每往必酣?致醉。?去,留二?????。[135]

《文?》卷五十七?延年《陶徵士??K序》唐李善?引宋何法盛《?x中???罚

延之?槭及部ぃ?澜??り?,常??Y明舍,自晨?昏。及?Y明卒,延之?檎C,?O其思致。[136]

案:永初三年(422)延之出?槭及蔡?氐澜??り??r??Y明作推心置腹之深?,《宋??ぬ???鳌芳昂畏ㄊⅰ?x中???匪?觯?圆蝗珙?《?》具?深切。?《?》述?Y明“??相?:‘?正者危,至方?t?。哲人卷舒,布在前?。取?不?,吾?子佩。’????愀然,中言而?:‘??速尤,迕?先蹶。身才非??,?s?有歇’”,由此可?:

第一,?Y明延之二人??必包括?前?⑺握?渭把又?悦??P之事,即多年??]陵王?真?明?畚牧x,????、?延之交好?常,?⒃4?x?r?真意色不??,引起?喑夹炝w之等猜忌,以及眼前?真、??、延之被?出之事。故?Y明神情“愀然”,???谰?馗嬲]延之:?在邦?o道,你一定要??奈业囊??瘢?w光?晦,否?t?⒌?及性命,身名俱?纭

?Y明的告?,後??缀醵???了。元嘉元年(424),?真被?⒑?缎掳玻??问?辏ǎ矗常常??`?被?⒑??V州。延之幸免於?,或????Y明的告?有??S。

第二,?Y明?ΜF??政治??B,是密切?注。

第三,?Y明?ε笥烟岢龈嬲],是直言不?。

第四,延之?下的?Y明,神情“愀然,中言而?”;?ΜF??政治??B是相??注,?ε笥烟岢龈嬲]是直言不?。???烂C?真的陶?Y明形象,似乎是在其?文及?饔?中所未?,令人感到有些陌生,似乎?悠然?逸的陶?Y明形象有些不合;但又令人感到熟悉?切,??正是作?槭康奶?Y明形象的真??一面。

?《?》此幅描述,?魃??照,?一?o二,??足珍?。

?Y明《?子?暗??纷允觥靶??才拙”[137],延之?下的?Y明性格,正是?呈?出??性的一面[138]。

《朱子??》卷三十四《??十六·述而篇·子???Y曰章》“用舍?o?於己,行藏安於所遇”?l:

陶?Y明???千言?,?不要富?,能忘??,其??是大不能忘,它?是硬?⑦@??

抵拒?⑷ァH皇顾?瞿鞘廊酥??椋??ú豢献觯?似渌?再t於人也。[139]

又卷一百四十《?文下·?》“杜子美‘暗??自照’?”?l:

陶?s是有力,但?健而意?。?者多是??庳?性之人?橹?L沼??槎?荒苷咭病?140]

朱子此是知言。澹泊心、自由心的???,需要“??庳?性之人”的硬?狻??性的支持。

4.?Y明之死:道德智慧生命的完成

?延之《陶徵士?》:

仁焉而?,智焉而?馈G?浼?],展禽亦逝。其在先生,同?m往世。

延之???Y明之死,令?者低回流?。

《荀子·大略篇》:

子?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141]

《晏子春秋》卷一《?绕?ぶG上》:

昔者上帝以人之?]?樯疲?收呦⒀桑?蝗收叻?伞?142]

《老子》第四章:

和其光,同其?m,湛兮似若存。[143]

陶渊明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叙事;翻译;宇文所安

一、引言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所写《归田园居》组诗五首中的第一首,叙述了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了归隐之后的愉悦心情。全诗转承起伏,前后变化,一脉相通。本文尝试运用叙事学理论,探讨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斯蒂芬・欧文)的《归园田居》(其一)的英译文,具体分析他对原文的“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特征的翻译。

二、《归园田居》(其一)的叙事与翻译

(一)原诗与英译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turning to Dwell in Gardens and Fields (1) (Translated by Stephen Owen)

My youth felt no comfort in common things, by my nature I clung to the mountains and hills.

I erred and fell in the snares of dust and was away thirteen years in all.

The caged bird yearns for its former woods, fish in a pool yearns for long-ago deeps.

Clearing scrub at the edge of the southern moors, I stay plain by returning to gardens and fields.

My holdings are just more than ten acres, a thatched cottage of eight or nine rooms.

Elms and willows shade eaves at the back, peach and plum spread in front of the hall.

The far towns of men are hidden from sight, a fain blur of smoke comes from village hearths.

A dog is barking deep in the lanes, a rooster cries out atop a mulberry.

No dust pollutes my doors or yard, empty space offering ample peace.

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

(二)叙事与翻译分析

1.叙事视角与翻译

“视角”讲的是谁在看。原诗前四句以“我”的限制视角展开叙事,第五六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转向了全知视角叙述,集中叙述了做官时的心情,其余各句又转向“我”,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叙事视角转换自然流畅、意象完整,特别是结尾两句以“我”的心理变化为叙述中心,发人深思。

译文也采用了第一人称I(包括my)的叙事视角,围绕作者自己的内视角展开叙述,基本上是“直译”,叙事主体与原诗各句的主语,即体现的叙事视角相一致。但这里有一个叙事盲点:即最后两句的心理转向“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前面的叙事视角相比跳跃性很大,制造了某种悬念,而译文“For long time I was kept inside a coop, now again I return to the natural way”难免会让不熟悉陶渊明的西方读者不得其解,而原文此处确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该独特的内视角充分展示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

2.叙事焦点(盲点)与翻译

如果从诗歌自身的角度来考察就会涉及到“聚焦”(什么被看)。“焦点”是聚焦的中心,是“一个文本精神所注,文脉所归,意蕴所集之点”(杨义,2009)。显然,本诗的焦点是最后两句,特别是末句“复得返自然”,前面的叙事虽然聚焦了“性情、尘网、鸟鱼、鸡狗、田舍、村落”等静态和动态的事物,但这些都是作为铺陈来服务于最后的“焦点”。从实到虚、从疏至密的叙事与描写最终汇合在了作者的内心―― “自然”之上。此处也是最难翻译清楚的地方,这里的“自然”(宇文所安译作the natural way)实际上既指自然的环境,又指作者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所以,这里的翻译在从实在空间到抽象空间的置换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叙事“盲点”。关于“叙事盲点“,此诗还有明显的两处:“虚室”的典故叙事和“飞鸟”的意象叙事(羁鸟),诚然,译文的直译(宇文所安译为empty space和the caged bird)无法翻译出“比喻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的“虚室”(出自《庄子・人间世》),也无法译出用象征手法叙述陶渊明追求精神自由的“飞鸟”意象。

3.叙事时间与翻译

从故事时间看,作者叙述的是“从少时到入仕13年,再到现在的归耕田园”,文本时间的前后顺序是“顺叙”。译者也都采用了相应的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和现在进行时态,这样的时态选择和翻译给读者提供了时序参照。从叙事速度上看,本诗的历史时间较长而文本长度较短,叙事时间速度前慢后快,后面叙事频率的加快投射出了诗人更多的思想情感。当然,由于英汉语言差异,英译所用各式主语、连接词语和介词等无形之中延长了原诗的节奏,这无疑损失了诗歌叙事借助时速的精心操作来凸显深层意蕴追求的效果。

4.叙事空间与翻译

从叙事空间看,原诗创造的空间层次是“内心外界内心”。译文从首句的My youth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句的For long time,时间上呼应了但空间上的问题却很明显。从译文各句起始的用词来看,空间感不强甚至有些杂乱。译文可以考虑将“丘山、尘网、旧林、池鱼、南野、田园、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烟、深巷、桑树、户庭、虚室、樊笼、自然”等按照“由远及近和由近及远、从高到低和从外到里、从外部世界到心里空间”的顺序进行排列,这样,诗人的情意蕴藏于变化的景象并弥漫于整个连续置换的空间,情与景交融,心与物合一,也会给读者创造出更加宏阔而自由的审美空间。

三、结语

笔者简要探讨了陶渊明田园诗《归田园居》(其一)的叙事特征,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焦点、叙事盲点、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释,并从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的英语翻译对应分析了有关问题,从叙事视角审视诗歌及其翻译是一种有益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修订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2]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陶渊明简介范文第3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造成对文本的“误读”, 这时教师如何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案例描述

五柳先生是否就是陶渊明本人?这不是这堂课上的内容,从五柳先生的性格里面有陶渊明的影子,五柳先生和陶渊明在精神内质上的一致性这一角度,笔者先把这篇文章定论为是作者的“自画像”,“像”贵在神似而次在形似。所以在给学生上课时,主要用意是想让学生在大致读懂文意的基础上,了解陶渊明的生活,对他独特的性格志趣、精神风貌产生崇敬心情。

第一课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简介,因为已经在上学期学的《桃花源记》一课具体介绍过,所以笔者直接就进入了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大意的环节,以点拨为主,多遍练习诵读,掌握与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然后归纳出五柳先生的性格核心。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问题,“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对他的态度并说出理由。”

思考片刻后,课堂热闹起来了……

学1:他爱读书,爱写文章,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个高雅的人。

(引起众生笑。)

师:讲得真好!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2:我欣赏他悠闲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师:这种生活的确令人羡慕,尤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还有吗?

生3:五柳先生在讲究门第、生活奢侈的晋代实属不易。

(该生预习充分,虽是借助参考资料的答案,但是却说出老师最想要的答案,笔者对她抱以满意的微笑。)

生4:我特别羡慕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只为愉悦心情,滋养精神,不为功名利禄,不为“黄金屋”。不像现在的我,每天要应付各种考试。

(这话引起深受考试之苦的学生共鸣。)

师:看来你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人,你长大后肯定很善于持家。

(其他同学都笑了。)

一学生立即说:他“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从礼仪学角度说是缺少礼貌。

师:我相信你的礼仪学,也希望你以后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能手!

一位学生(似乎已经深思了很久)说:从文中作者隐去自己的真名,自称“五柳先生”,好像他是一个隐士,但是真正的隐士是不会这么夸赞自己的(尤其在第二节),他说自己忘怀得失,其实还是有抱负的,他不诚实,如果真的忘了的话,就无须靠酒精麻醉自己了,也无须靠写文章来抚平自己这颗不平的心。如果真的一心想要归隐,你自己做去好了,又没有人拦你。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矫情,还说什么率真自然?

(真是一鸣惊人!底下学生抢着要发言,并且似乎要形成一种攻击性。这会离教学目标愈来愈远。于是笔者把目光转向赞同五柳先生的同学。)

一学生说:他写文章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自娱。他不是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学生说:既然为了自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那又何必隐姓埋名,光明正大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籍贯不就得了。

师:据资料显示,陶渊明要跨越这道界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作为封建社会“士”的这一阶层,自然要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

一位学生(平时读书很有激情)慷慨陈词道:陶渊明如果他真如文中所说的那么高尚,他不应该只会愤愤不平地发牢骚,他应该以自己的才华一展抱负,他做官碰了几次壁,就想到归隐,这是逃避现实,是懦夫!

一学生说:他不为贫困而悲伤,有何来逃避现实!

……

笔者把学生的意见归为对五柳先生的处世方式持反对和赞同两种态度。

反对的理由是:好喝懒惰无礼;读书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自我夸耀,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胸无大志。

赞同的理由是: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品质高尚。

恰好笔者的备课资料中有一个材料对陶渊明“嗜酒”的补充事例,于是把它放在幻灯片上,具体如下:

一是为筹酒资而作官。《归去来兮辞》说:“余家贫,耕值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二是为筹酒资而收受馈赠。颜延之在做始安郡时,“经过询阳,日造渊明饮焉。每饮必酣饮至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三是置酒待客,别具一格。《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经过对这一资料的解读,学生对五柳先生的反对呼声渐渐减弱,大家陷入了一片沉思。

二、人物评价的个性化策略

在整个过程中,显然学生的答案与最后教师给出的结论相差很大,笔者一方面看到了学生们的阅读潜能,看到了学生激烈争议的活跃思维,看到了这种比一切结果都重要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点拨、引证推论等作用的重要性。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种方式的阅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初始的阅读感知既是新鲜、有创意的,但往往又是肤浅、不成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点拨,教师只有在自己平时不断地看书、思考,有了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才能在关键时刻旁征博引、当机立断,不让学生的讨论“蔓延”开去,不让学生的这些“高谈阔论”演变成为“感情用事的唯我论”。

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主要是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人物进行个性化解读,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呼唤人物本身和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评价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人物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教师只有在占有充分而强有力的证据基础上才能驳倒学生,从这一角度上看,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在问题设计上,也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的限度性,努力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化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2.呼唤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个性化的人物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之上,否则便是苍白无力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乐于去实践、体会、感悟、积累,成为更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判断的人。

3.呼唤延时评价。倘若没有前面学生给五柳先生找出的这些“瑕疵”,那么教师不管怎么用力给学生讲述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都会听得“昏昏然”。人物评价的个性化解读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根据他们当下的理解、情感和心理作出对人物的评价,完成属于学生个体的意义建构。

陶渊明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归田园居其三;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2-148-3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精炼的文学体裁。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意境悠远,加上大量声色词、修辞格的运用,富于韵律感和节奏感,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惹人遐思。对译者来说,要完美地传达这种神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理想的诗歌翻译应力求做到“意美”、“音美”、“形美”。这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标准。其中“意美”是首要的是诗歌翻译的根本,不仅包括字面意思,还包括内在情感和意境。“音美”也就是诗歌的音乐性,主要体现在押韵上。译文的韵律手段并不强求要与原作完全一致,而是要发挥译语的音韵特点,再现原作的“音美”。“形美”指诗歌的体裁、句式结构以及用词特点。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卓越的田园诗人,在我国乃至世界的诗坛上均享有崇高的声誉。事实上,在中学阶段,陶渊明的作品就早已深入我心,但始终挥之不去的仍是他笔下的那首《归田园居》其三。《归园田居》(五首)是陶渊明的重要诗篇,表现了诗人归园田居的坚毅信念和田园生活给他带来的愉悦。“第三首以浅显的文字、平淡的语调,通过对一天躬耕田园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豪华落尽见真淳’的优秀作品,被称为‘五古中之精金良玉’”。这首诗可谓脍炙人口:“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五言古体诗,是陶渊明辞官归田第二年所写,是他隐居乡间的生活写照:诗人每天身临田间劳作,天不亮下地,月亮出来才回家。陶渊明是中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中国田园诗的真正奠基人。正是陶渊明的诗歌以其高远的思想意境、丰富的生活感受和卓越的表现才能,形成了平易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彩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由于上课时受到古诗英译妙处的启发,决心找自己想要看的古诗英译来进行鉴赏,正好发现了汪榕培先生著的《英译陶诗》。汪榕培先生是我国新一代学者的代表,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词汇学家,更是卓越的翻译家。在书中,汪榕培先生用诗中画,画中情,情中意为题,开辟一个章节来详述这首五言古体诗。全诗虽短,但是处处精彩动人。

二、诗歌《归田园居》其三及译本

当然,一首好诗歌会受到译者和读者的青睐,而在这本著作中汪榕培先生呈现了中外不同学者的不同译文,他们自然是各有千秋。下面作者意欲运用许渊冲先生的“三美”标准赏析其中的四个本人觉得比较有代表性的译本。现将此英文译本摘抄如下:

Andrew Boyd的译文十分老到,是几个外国译者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On Returning to Live

In My Own Home in the Country Ⅲ

I have planted beans below the southern hill;

The weeds abound―the young bean shoots are few.

Early I rise in the morning to tend my rows,

When I return with my hoe I am wearing the moonlight.

The path is narrow,the flowers and grass are tall,

And my clothes are all drenched in the dews of nightfall.

Wet clothes are little enough to bear,

But let not my purpose be abandoned ever!

谭时霖先生的《陶渊明诗文英译》是国内译者独立完成的唯一一部陶渊明全集译文,他的翻译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表达理解和遣词造句颇有独到之处。本人倒是十分欣赏这种清新,韵味十足的译文。

Back to Countryside(3)

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

Weeds run riot but the shoots are weakly few.

Weeding I start at sun rise,

Hoe across my shoulder, moonlight sees me home.

The trail is flanked with weeds and trees,

Wet are my clothes with evening dew.

Little does the cold dew bother me,

As long as I have my will.

许渊冲先生是当代汉诗英译的大师,在《英译陶诗》中,汪榕培先生提供了两个译文,皆出自许渊冲先生之手,第一个是20世纪80年代的译文,用的是英雄双韵体。而汪老先生又在20世纪90年代呈现了最新译文,改用隔行押韵的四音步抑扬格。

Return to Nature(Ⅲ)

I sow my beans‘neath southern hill;

Bean shoots are lost where weeds o’ergrow.

I weed at dawn though early still;

I plod home with my moonlit hoe.

The path is narrow,grasses tall,

With evening dew my clothes wet,

To which I pay no heed at all,

If my desire can but be met.

在保持原诗的形式方面,原诗是五言古体诗,汪榕培先生的英语译文,基本上用的是十音节五音步抑扬格律。

Back to Country Life (Ⅲ )

W hen I plant beans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 ill,

Bean shoots are few but rank grass grows at w ill.

I rise at early dawn to weed and p rune

T ill,hoe on shoulder,I return with the moon.

A 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

The evening dew s w ill soak my dress and all.

It’s no thing if my dress is wet with dew

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

三、题目及内容分析

首先看标题的译法,四个译本表达稍有差别,此外,《归园田居》组诗标题“归园田居”的各种译法大同小异。这些译法都没有错,各有千秋,但是重要的一点是标题应言简意赅。虽然return to nature十分简单,但是nature的范围与定义跟田园并非一致,因此相比之下,“Back to Country Life”最为贴切,back体现归,country life 两个单词就能容易让作者与全诗的劳作场面相联系起来。

第一句的翻译,四个译本的结构不尽相同。但就个人而言,谭时霖先生的“Down the South Range beans I raise”相比之下,更加出彩。而具体到词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细细品味。对“南山下”的翻译,四个译本的处理分别是“below”和“the southern hill”,“ down”和 “the South Range”,“‘neath southern hill”, “at the foot of Southern Hill”。南山,根据本诗的背景,应该指的是陶渊明的故乡江西庐山,而南山下,应该指庐山脚下,而很容易发现,只有王培荣先生的介词 “at the foot of”才是最准确的。陶渊明笔下的“南山”指的是他家南面的庐山,当然是个专有名词,所以,汪先生有意大写了字母S 和H,成为Southern Hill。由于新开垦的土地不适合种植其他的庄稼,只能种上容易生长的豆类, 结果还是杂草茂盛而豆苗稀疏,因此会有“草盛豆苗稀”的场景。波依德用了“abound”和“few”,十分中规中矩的用词。谭时霖先生选择了“run riot”和“weakly few”,有生动的无奈之情。许渊冲先生的“lost”和“overgrow”则更显绝望。而汪榕培先生用了“few”和“grow at will”其实大同小异,但关键是“rank grass”形容词rank 意为杂草丛生的、过于茂盛的,指生长无度,自由漫生,是个贬义词,用来表明人们不得意的事物。汪先生正确理解了陶诗原意,因此英语词汇选得合适。

第二句描写诗人清晨起床以后下地锄草, 整整干了一天,直到明月东升, 在一片宁静的月光之中, 扛着锄头沿着田间小路往家走。译文中,除了波依德的“tend my rows,”本人认为处理较为模糊以外,其他三个版本都才用了“weed”这个动词。汪榕培先生还使用了“prune,to weed”与“to prune”是一对同义词,都有除掉之意,在这里叠用起来,是为了与后句押韵,且符合音节数量的需要。后半句的处理,波依德采用了“return”和“wearing the moonlight”,是十分安全的表达。汪榕培先生则将“on the shoulder”提前,这是个独立主格结构,正是荷锄之意,用得简洁精练、形象逼真,同时又保证了音步的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和第三个译文,这两个译文的意境差别似乎有点大。谭时霖先生对词的选择可谓是精妙,“across”和“see”这两个词就勾勒出了一副惬意的场景。诗人悠闲地将锄头搁在双肩之上,双手耷拉在两端,月色皎洁,护送他走在田埂间。而许渊冲对“plod”一词的使用就打破了这种惬意,因为“plod”意为沉重而缓慢地前行。综上所述,本人更青睐谭时霖先生对这一句的处理,十分清新惬意,意境十足。

这一句的翻译中,道狭指的是狭窄的田间小径,第一,三和四译文均采用了“narrow path”这一组合进行表达。而谭时霖先生选用了“trail”这一词就表示了(乡间的)小路,小径,可谓是言简意赅。对于草木长的处理,四个译本倒是有一些出入。因为是新开垦的土地,狭窄的荒径上草木丛生。波依德将其理解为“flowers and grass”,这一组合过于美好,不太符合那种草木丛生的画面。而王培荣先生译为“grass and bushes tall”,首先tall将长的意思体现了,其次,木译为“bush”而非“tree”,考虑十分周到,因为“bush”是矮小的灌木丛,试想,在一条荒径上,“tree”的概念略显高大,因此“bush”更契合当时的氛围。而且,汪先生将“道狭草木长”译为“As the path is narrow”,“grass and bushes tall”并列句,在tall 之前省略了“are”,它们一起构成原因状语从句,在传神存貌这方面,汪先生的译文处理的确是得心应手。再看后半句,事实上,这一部分的重点在于“湿”这一字的处理,我阅读过的版本大概有以下情况:“soak,drench”,“dampen,moisten”以及“wet”.在这,波依德和汪先生采用了“soak”和“drench”,这似乎太过,因为这两个的单词的准确意思是浸湿,即为“completely wet”,但是原文的沾字应理解为露水轻轻把衣角打湿,并无浸湿之嫌。而在这用“wet”,通俗易懂,因而最佳。诗人往家走的时候,草叶上的点点露珠沾湿了衣裳。写的是实景, 也可以理解诗人认为朝廷荒秽、世路艰虞, 自己也难免要受到牵连。诗句、画面、心情再一次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衣湿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一句的处理,四位译者都有其独具匠心之处,“bear,bother”, “pay no heed at all,it’s nothing.”谭时霖先生仍旧保持了整首译文的清新和独特韵味,而汪榕培先生的处理则朴实无华。再看原诗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对于这个愿,“desire”相比之下比“purpose”和“will”更为准确,许渊冲先生采用met来与其搭配,是为了句子的韵律。汪先生将其翻译成“As long as my desires indeed come true”,愿无违”指不违背自己的志愿――能在乡间隐居、田间劳作的愿望,汪先生选用了“come true”这一肯定句形式,其效果是,既与译文保持协调一致,句末的“true”又同上一句末的“dew”构成押韵。

四、结语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奇葩, 诗歌的翻译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然而诗歌的翻译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 在诗歌的翻译批评这一研究层面,除了王宏印先生尝试提出的这六个标准外, 其他观点鲜见于报刊中。尽管在理论上, 我们尚处于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以及翻译实践的不断展开,一个多元化的诗歌翻译批评标准必将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译陶诗[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汪榕培.让陶渊明走向世界[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

[3]汪榕培.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陶渊明简介范文第5篇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请问同学们,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什么节日思念家乡的亲人吗?(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2、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爷爷奶奶:大家好!

“金秋十月爽,九九话重阳。日月两重归,相映地久长。”“霞披夕阳情无限,霜染秋枫叶正红”。秋风送爽,果实飘香。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老人节——“九九”重阳节。人的一生总要经历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时期。过去你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今天,你们虽然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但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在此,让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在座的各位道一声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祝愿,祝你们身体健康、节日愉快,万事如意!

3、主持人介绍重阳节的由来与传说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4、给老人戴领巾

在我们心目中,老人就是社会的财富,就是时代的丰碑,更是生活的宝典,值得我们好好的去学习。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从晨曦一抹到太阳衔山,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为我们操碎了心,你们把爱都给了我们,把世界给了我们。

现在,请少先队员把鲜艳的红领巾献给敬爱的爷爷奶奶

5、共饮茶,并为爷爷奶奶献鲜花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仿,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亲爱的爷爷奶奶,让我们举起桌上的茶,共饮这杯茶,共度这美好的重阳佳节。 献花:同学们,请把美丽的鲜花献给爷爷奶奶

6、送围巾

秋天的节拍,是与纷繁落叶成一色,是与街角美景相辉映,是与天边夕阳对成诗,是和-谐的色彩之美,是柔软围巾给你的温暖心情。请把你手中的围巾献给爷爷奶奶,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7、请韩溪爷爷现场写字

书法是书面交流的语言,是视觉的艺术,是手动的舞蹈,是健美的表达。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凝聚着数千年文明的积淀和民族审美意识的追求,堪称国粹。“字如其人”,由汉字书写而升华为书法艺术,它的历史演进过程和字里行间所包含的美学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现在,我们请韩溪爷爷为我们现场展示书法。

8、参观各展室

建设书香校园,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每一个学生时刻浸润在民族经典文化的氛围中。为了让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余特色体验活动,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充分挖掘资源,让学生在阳光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现在请各位爷爷奶奶参观我们的展室

相关期刊更多

周易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教育部

干燥技术与设备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协会;杭州钱江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