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二级公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
双车道二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
3.
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80km/h.
4.
二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混合交通量较大、平面交叉口间距较小的路段,设计速度宜采用60km/h.
5.
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
6.
二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
二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8.
设计速度大于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9.
(km/h)的6倍为宜;反向圆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
2倍为宜。
10.
二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方式应采用第三类加宽。
11.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80
60
车道数
2
2
车道宽度
3.75
3.50
回旋线最小长度(m)
70
50
停车视距(m)
110
75
最大纵坡(%)
5
6
最小坡长(m)
200
150
最大合成坡度(%)
9.0
9.5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m)
500
300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12.00
10.00
最小值
10.00
8.5
右侧硬路肩宽度(m)
一般值
1.50
0.75
最小值
0.75
0.25
土路肩宽度(m)
一般值
0.75
0.75
最小值
0.50
0.5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400
200
最小值
250
125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
路拱≤2%
2500
1500
路拱≥2%
3350
190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400
300
最小值
140
10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4500
2000
极限值
3000
140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3000
1500
极限值
2000
1000
竖曲线长度(m)
一般值
170
120
最小值
70
50
三级公路设计标准
1.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2.
双车道三级公路应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6000辆。
3.
三级公路作为支线公路时设计速度宜采用40km/h.
4.
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复杂时,设计速度宜采用30km/h.
5.
三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组成。
6.
三级公路路拱坡度不应小于1.5%。
7.
三级公路平面线形应由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成。
10.
三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设置加宽,设计速度为40km/h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过时应采用第三类加宽;不经常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过时应采用第二类加宽;设计速度为30km/h应采用第一类加宽。
11.三级公路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三级公路
设计速度(km/h)
40
30
车道数
2
2
车道宽度
3.
50
3.25
回旋线最小长度(m)
35
25
停车视距(m)
40
30
最大纵坡(%)
7
8
最小坡长(m)
120
100
最大合成坡度(%)
10.0
10.0
平面交叉最小间距(m)
----
----
路基宽度(m)
一般值
8.5
7.5
最小值
----
----
右侧硬路肩宽度(m)
一般值
----
----
最小值
----
----
土路肩宽度(m)
一般值
0.75
0.50
最小值
---
---
圆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100
65
最小值
60
30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
路拱≤2%
600
350
路拱≥2%
800
450
平曲线最小长度(m)
一般值
200
150
最小值
70
5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700
400
极限值
450
250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
一般值
700
400
极限值
450
250
竖曲线长度(m)
一般值
90
60
最小值
关键词:二级公路;加宽设计;注意的问题
一、工程概况
某公路加宽工程施工区域内地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起伏较小。线路通过地段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沿线土质主要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沿途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病害,整个线路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本工程主要技术指标运用情况。如下所述: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速Km/h 80 80;路基宽度 m 17 1;路面宽度 m 14 14;路拱度 % 1.5 1.5;行车道宽度 m 2×3.5 2×3.5;土路肩宽度 m 2×1.5 2×1.5;停车视距 m 110 110;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00 600;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 m 2500 3000;最大纵坡 % 5 2.5;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4500 60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m 3000 4000;设计荷载(大、中、小桥、涵) 汽-20,挂-120
;桥梁宽度(大、中、小桥) m 净-16+2×0.5;涵洞 m 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标准 5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 度 Ⅶ
二、设计要点
(一)路线设计
1.路线走向。本工程全长14.8km,全部利用原有老路加宽,所以路线的走向与老路相同。根据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国家的有关规程、规范,按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标准进行勘察设计。
2.路线平纵面线型设计。路线平纵面线型设计是依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进行,同时结合本项目特点,考虑具体的地形,地貌及所经过地区的工农业发展规划。由于本工程为公路加宽工程,故平纵面线型均受老路控制。
(二)路基路面及防护设计
1.路基设计。本工程路基宽17m,路面宽14m,单向行车道宽2×3.5m,土路肩宽1.5m(全部硬化)。行车道路拱坡度采用1.5%,土路肩路拱坡度采用3%。本项目以路线中心线标高作为设计标高,超高旋转轴以路线中心线为旋转轴,超高过渡段在全缓和曲线内完成。外侧土路肩始终以3%的横坡向外倾,内侧土路肩当行车道横坡≤3%时取3%,当行车道横坡>3%时与行车道相同。本工程均为老路加宽路段,全部为填方,填土高度均小于8m,故路堤边坡采用1:1.5一坡到顶的直线边坡。为保证新老路基较好地结合,对老路加宽侧开挖台阶,台阶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取0.5m和0.75m,台阶底做成向内倾斜4%的横坡,并在新老路基衔接处铺设土工格栅以防止新旧路基产生
不均匀沉降。
2.路面设计。本工程路面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路面厚度采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解的专用计算机设计程序APDS97。路面结构组合设计主要依据交通量和公路等级对路面的使用要求,进行各种结构层的设计和组合。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如下所述:
新建路面结构组合:上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4;下层 热拌沥青碎石[AM-25] 5;基层 5%水泥稳定碎石 18;底基层上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 15;下层 石灰稳定土 15;路面总厚度(cm)57;旧路补强路面结构组合;层位结构层类采用厚度(cm);上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 4;下层热拌沥青碎石[AM-25] 5;基层 5%水泥稳定碎石 18;路面总厚度(cm)27。
(三)路基防护设计
路基的防护主要有三维网内植草、在连拱型砼预制块骨架内植草或者在砼预制块拱形骨架内植草三种方式。由于本工程的路基高度均小于3m,因此采用在三维网内植草的方式对边坡进行防护,采用C25砼预制块的方式对护坡道进行防护。为了降低雨水侵蚀对边坡和路基的影响,在容易遭到雨水冲刷的地段还要通过浆砌片石的方式进行防护。
排水设计。路线全线设置边沟,一般路段边沟为梯形土质边沟;经过村镇路段设置M7.5浆砌片石50cm×50cm矩形边沟,顶部加盖钢筋混凝土盖板;边沟沟底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保持一致。当边沟出水口受地形限制落差较大时或路堤坡顶由拦水带泄水口沿坡向下集中排水时,应设置急流槽,为防止冲刷,急流槽尽头均设置消力设施。
对于填土高度≥3m的路段,在路肩边缘设置拦水带,利用路面纵横合成坡度将路面表面水汇集在拦水带与路肩铺面组成的浅三角形过水断面内,然后通过一定间距设置泄水口和急流槽集中排放到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内。对于填土高度
公路经过加宽改造,总体布局合理,线形优美流畅,构造物布设合理,边坡防护与绿化工程完善,环境舒适美观,各种设施完善实用,行车安全舒适。通过该项目设计,主要体会到在公路加宽设计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三、合理选择方案
(一)基础资料要完整、准确
二级公路加宽改造方案影响因素多,只有在多方案比选论证的基础上,才能选定最佳设计方案。注重老路状况调查,为合理利用老路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保证新旧路基整体稳定性,降低工程造价。
公路加宽工程设计要求水文气象资料、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资料、工程测量资料等基础资料完整、准确和可靠。这些基础资料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公路加宽工程的设计,特别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要先验证后使用。不完整的地质及测量资料应及时补充完善。
(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路线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路线的走向要满足路网规划要求,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尽量避开现有村庄、工厂、学校以及大的居民区,减少拆迁;考虑结构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路基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根据所设计路段的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率,并采用经济合理的排水、防护、地基处理和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因素对路基的危害,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部分公路功能已不能满足日渐增长的交通需要,为此对原有的公路进行加宽改造势在必行。在公路加宽工程的设计中,应做到合理选择方案,充分利用老路;基础资料应完整、准确和可靠;设计中一定要遵循设计原则。从而做出合格的设计,为二级公路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关键词】山区 二级公路 选线 控制因素
山区中建设公路,相比较在平原区域建设公路来说存在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在建设中公路选线是最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在选择山区二级线路领域还是相对比较薄弱的,国内还存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地质,促使更大程度影响山区二级线路的选择,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选择二级公路线路中的相关因素,确保能够顺利对山区二级公路进行选线。
1 山区二级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
1.1 地形选线原则
在选择山区二级公路线路的时候,需要能够达到平面顺势、总面平衡、合理衡面的目的,依据实际地形来合理选择山区线路,因为具备起起伏不定山区地形特点,因此,在选择山区线路的时候,十分困难,如果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合理利用山区地形条件,巧妙的进行布局,可以达到十分良好的建设效果。在实际选择线路的时候,需要合理控制公路实际工程量,保证尽可能降低建设公路对环境的影响,在地形选线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地形高标,还应该分析工程造价、环境破坏程度等[1]。
1.2 地质选线原则
山区二级公路实施线路选择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分析公路线路实施中的实际地质水文情况,也就是需要严格遵守地质选择原则,不同山区位置具备很大差距的实际地质情况,如果选择地质情况比较好的山区公路建设路线,不但会提高建设公路的难度,还会导致不能保证建设山区公路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初步选定山区二级公路线路以后,依据物探方式来全面探测建设线路,如果具备不良的山区线路地质条件,需要及时重新选择线路,确保具备完善符合建设标准的地质条件[2]。
1.3安全选线原则
山区二级公路实施线路选择的过程中,应该确保具备安全的行驶条件,所以,在设计和建设山区公路中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山区二级公路建设线路的过程中,不可以在高频率发生滑坡塌陷、泥石流、动土的位置进行选线,尽可能避开山区中高危险路段,在实际实施的时候,如果不能避开危险路段,应该全面实施和设置安全防护设备,确保能够安全有效的在山区公路中运行。
1.4 环境保护选线原则
山区中存在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都是很复杂的,所以,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薄弱,在山区中建设二级公路的时候,如果大量开挖山体或者砍伐树木,会极大程度破坏山区生态环境,因此,在实际选择山区建设线路的时候,不仅需要保证周围生态环境,还需要保证周围两侧环境不影响公路行车视线。
1.5 经济选线原则
在山区建设公路的时候,会比在平原建设来说会耗费更多的资金,依据更多成本来完成工程,并且还需要具备更高的建设技术水平,因此,在选择山区公路建设线路的时候,应该充分分析建设山区二级公路的总体成本和总价,综合评定线路建设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例如会带动当地旅游业、运输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选择山区建设公路线路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评定公路造价成本和经济发展,确保能够在经济基础上合理建设山区公路。
2 山区二级公路选线基本要点
2.1 技术指标
第一,选择连续、均衡、顺畅的平面建设线形,确保选择线路能够完全满足山区地物、地形需求,能够协调周围环境。不但充分满足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需求,还应该保障能够符合驾驶员视觉和心理需求,存在均衡、连贯的平面线形,想要保证能够均匀在山区高速路上行书,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连续性线形,在指标出现突变的时候,能够避免线形小半径的曲线,如果采用小半径的曲线会极大程度影响行驶,也会极大程度影响行驶舒适度,因此,需要适当控制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第二,山区公路选择直线的时候,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适用直线的实际情况:一是,全不会影响建设公路的山区地形或者地物;二是,为了尽可能降低构造长度,方便进行施工,需要合理创造对施工有利的条件;三是,为保证能够具备良好的行驶和通视条件。四是,在双车道中依据一定长度和一定间隔合理设置直线,为超车提供良好的条件。
2.2 线路安全问题
相比较在平原区域建设公路来说,山区二级公路建设直线线形的时候,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不能合理设计线路,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般来说,在选择山区二级公路线路的过程中,基本上都会应用几种设计方式,直线、纵坡度、线性组合。在设计的时候如果不合理线路,会因为存在单调景观促使司机出现疲劳或者太长直线引发疲劳等现象,如果突然出现警示牌或者紧急情况,司机不能及时作出反应,所以,容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想要有效避免发生安全问题,就应该不断提高在选择山区二级公路建设线路的时候,需要给司机提供更加舒适的驾驶环境,最大程度避免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应用直线形式,施工中需要合理应用平面曲线线形,如果公路线形是平面曲线,保证能够连续、快速的在公路上行驶车辆。
2.3 征地拆迁问题
在山区进行公路建设的时候,由于良好的土地资源比较紧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一些耕地、林地比较少的区域实施建设二级公路,从而降低征地拆迁安置的力度,有效节约土地,降低占用耕地的力度,特别是改扩建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现有公路两侧均已有居民建筑物,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旧路进行改造,尽量减少拆迁,降低施工拆迁费用和难度,有利于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促进二级公路的建设。
3 结语
总之,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二级公路选线的控制要素,山区二级公路选线的基本原则和选择基本要点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地形选线原则、安全选线原则、地质选线原则、经济选线原则、环保选线原则,结合安全问题和相关技术指标来充分分析相关技术和控制要素,有效提高建设山区二级线路的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二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公路的路基是现代的公路结构的主要的支撑体,是整个路面结构的基础,作为公路的基础工程,路基的施工技术的好坏 很大程度影响着公路的质量,在路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是每一个专业的工作者都需要解决的任务。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严格按照流程和相关技术设计进行施工,同时还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只有在这样,才能确保路基的质量和安全,为社会建设出放心的工程。
一、公路路基的意义
路基是路堑路堤两部分组成的,实际在实际中,基本的施工操作流程就是挖、运、填这几个工序,虽然这相对其他的施工来讲是相对简单的,但在实际的施工中,条件确实相对复杂的。因为施工都是在室外进行的,一方面,施工的条件和作业的难度都较大,另一方面,运输和供应也有诸多困难。在实际中,由于工程现场的分散性,使得工作面就变得很狭小,这就难免遇到一些不易解决的特殊问题,在实际中,在遇到特殊、复杂的情况时,才是考验施工质量的时候,只有在路基这个基础工艺中克服这些问题,才能实现安全的、高效的工程。
二、二级公路路基的工程质量要求
我国的二级公路,主要是指设计的时速在60~80公里区间内且双向行驶的中间没有设置分隔带的双车道的公路。与一级公路相比,二级公路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没有设置中央的分隔带。二级公路在我国起着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补充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我国的公路网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路段的不同导致交通量的巨大差异,同时,交通组成的复杂性和车型的不同、 车速的差异也是影响路的因素,因此,这些因素都对路基工程的质量要求较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路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是为了避免路基的结构受到自然荷载或者行车的荷载作用后,发生的道路整体变形、失稳甚至崩坏等问题;第二,路基必须具备较强的强度,避免在受到超出设计范围的外力后发生不可逆的严重形变;第三,路基在施工的过程中 必须要保持足够的水温,尤其在寒冷的季节,水温的大幅度变化会造成路基冰冻导致出现翻浆与冻胀等问题,这种现象的发生会降低路基的强度。
三、二级公路路基施工要求
1.路基基底室外地面处理
在对路基基底进行填筑之前,应按照相应的规范要求对路基的基底进行相应处理,对路基填筑范围之内的垃圾等应进行清理且清除的深度应该保持在20 cm左右。如果是深耕地段,则应先将深耕地进行翻松处理,然后再反复压实,如果经过一些积水较多的地段比如说水塘时,应该先排水,确保路基的基底有足够强的稳定性能。在将路基基底的杂物清除干净之后,再对基底进行平整,使之符合相关要求。同时,对于一些坡度比较大的坡面,防止坡面路基侧滑,常见做法是把坡面修成台阶式。
2.路基的填筑
由于砂砾土、亚砂土材料的渗水性能非常的好,含水量的空间比较大,比较容易被压实且在水中不会过度软化,所以常见的路基填筑材料都用这些。在填筑之前,对地面积水的引排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路基上一些坑的处理也是必须。在压实过程中原则为“先轻后重”。所用压路机的重量一般在12t以上。在填筑作业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路基的填筑作业应分层进行,且厚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但厚度均不宜超过30 cm。
(2)对于土石路堤的填筑,只能是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同时也应该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铺设的厚度,一般都是在40 cm左右,并且为了避免造成路面的不平整,铺设的小石块直径应该小于所要铺设路基的厚度,。
(3)如果基底出现一些漏水病害,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处理,比如更换填土等,但是对于一些风化的地段,则必须超挖,然后再回填压实,且压实度要大于理论值。
(4)在特殊地段比如潮湿的地段,常用方法是改善填料的配料比,比如在填土当中加入一些生石灰或者采用一些新的高分子合成的材料。
(5)老黄土的透水性差,且干湿不易调节,由于大块的土料不容易粉碎,所以在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经验可知,路的床填料不宜使用老的黄土,新黄土可用于填筑路床。
3.软地基的处理
在公路的建设中,很难避免会经过一些容易发生沉降的软土地段,在实际项目中,通常使用灰土挤密桩、粉煤灰或合成材料比如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等有效防止软土地基的沉降,大大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4.路基的排水与防护
水是影响路基稳定和强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路基发生的许多病害都与水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在公路的路基施工过程中,做好路基的排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子啊施工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统。
(1)对于二级公路的地面排水,通常采用的是挖边沟、截水沟等方法。
(2)二级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通常做法是使路基的横坡角度大于2%。路面的雨水排出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集中排水,即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通过其与硬路肩路面所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进行排水,通常每隔20~50 m间距就设一个泄水口,最终,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第二种是分散排水,在实际操作中,硬化的路肩以及加固的路基边坡是常用的方法。
(3)地下排水。地下的排水系一般采用的是设置暗沟、渗沟等渗透式排水。最近几年兴起的有加紧软式透水管等新技术在地下排水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四、二级公路路基工程的维护
1.对坡面的维护
路基维护措施通常有两种,一是工程防护二是植物防护, 如果是结构为软质的岩石或者破碎的岩石材料的边坡,因为这些材料的易风化性,通常采用的是工程防护,因为它可以长期、稳固地防护路基。而对于一些没有特殊要求的边坡防护,就可以采用植物防护的措施,这种防护措施一方面可以满足坡边的稳定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美化公路的生态环境,且成本较低。
2. 对排水设施的养护
必须加强路基的排水系统检查与维护,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在实际中,参照公路的使用状况,制定出详细的执行计划,对诸如截水沟、 盲沟、边沟等构筑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从而不断改善路基的排水环境。除此之外,在汛期或冰融期来临之前,必须全面检查整个工程的排水设施,防止水流集中导致路基损毁。
五、建立健全的路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道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防治道路出现质量问题,如今,常用的为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即政府、社会、企业为质量检查的主要机构, 分层检查,而核心是企业的自检系统。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科学、可行的施工准则;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第二,工程完工后的验收要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在验收前,必须要求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无误再进行竣工的验收。在验收的过程中,实行验收责任制。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的施工技术有二级公路路基的填筑、软土地基的处理、路基的排水设施以及路基的防护等一系列的施工技术,但是仅仅这些技术,在路基的施工方面还是显得很不够的。路基施工还存在着的诸多的问题,作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我们应该足够重视,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强化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总结经验,制定出相应的施工管理措施以及施工的规章制度,才能提高公路路基的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东.浅谈公路工程路基施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
关键词:二级公路;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0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高速增长,我国公路运输需求出现了长期强劲增长的势头。在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生历史性转变的过程中,二级公路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公路网中最基础的部分,较之干线公路建设,其运行效率、服务水平对整体路网效能发挥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有着更为紧密的影响。但就当前二级公路的建养管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尤其是二级公路路基压实不够、沉陷,路面平整度差以及早期破坏等质量通病普遍存在。就此,笔者认为,要将这项“民心工程”扎实地完成落实为“满意工程、放心工程”,强化施工管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1 二级公路建设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二级公路是公路网络的基础组成部分,其基础设施建设可分为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就现阶段的二级公路建设而言,普遍存在以下几点特征:二级公路工程项目量大而分散、施工管理困难;建设资金匮乏;二级公路尤其是行政村公路基础条件差、修建难度大,为设计验收带来较大困难。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制约,二级公路建设尤其是在质量控制上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施工组织实施管理不规范、文件粗糙,致使设计质量控制指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原材料控制不严,路面集料粒径偏大;质量控制把关不严格,致使路面----混凝土强度、厚度合格率以及宽度、平整度等普遍偏低。
2 做好二级公路施工管理的建议
2.1 充分重视并落实施工准备工作
公路建设具有明显的一次性特征,且施工现场管理对于公路建设存在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做好翔实充分的施工准备,保障二级公路施工的连续、协调、均衡核算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建立并明晰单位内部严谨规范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人本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制度建设;二是注意对工程沿线诸多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补充调查,并就此标注出平面位置图加以分析论证,以此作为编制、修订施工控制预算的参考依据;三是在合同协议外做好现场调研工作,确保施工控制预算、经济核算及工程进度统计的科学性;四是工程施工前应对业务骨干进行技术交底,使其对于工程技术标准、资料整理以及操作规程形成全面、初步的了解;五是绘制操作管理框图包括施工工艺流程图、计量支付、设计变更等,图表上墙,综合考量公路施工的影响因素,选取最佳施工方案。
2.2 立足施工现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
(1)施工资源的合理配置
与其他标准等级公路建设一样,二级公路工程施工同样需要调配大量的建材、机械设备,因此,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确保工程动态投入生产要素,实现最优组合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施工资源配置主要是针对人力、材料及机械需求的变化情况与施工进度计划,均衡地编制各项资源的进场计划。如施工材料在进场之初,即应对其进行定额分解,并联系材料储备与使用状况经常性地对比查找漏洞,实施定量分析,保证材料控制在施工一线的直接应用;在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及状态评估上,首要的是保证完整机械配制,并依据主导机械配置选取相配套的附属机械,落实机长负责制与持证上岗责任制,且及时依据工程进度与气候状况调整资源进场计划,实现人、机、料以及环境的协调统一。
(2)处理好试验段施工问题
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始后一定时间内的工艺、质量控制都存在适应的过程,试验段施工就是帮助单位掌握相关技术参数、机械组合及质量控制要点、施工进度等资料的重要环节。且在试验段施工前须有目的地编制施工计划,就技术要求、检测内容及质量标准等作出具体的规划,对施工中发现或产生的问题做好记录、分析、总结并及时调整,以便为此后的大面积施工提供数据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3)适时调整机械组合
机械化施工是公路建设发展的主流,要确保施工过程中机械组合的相对稳定,就要求现场管理者针对施工进度、机械设备需求及气候等因素,适时改变机械组合。在此过程中,机械施工的调配组织应注意以下几点:对施工进度计划、机械生产能力与质量标准作科学的综合评估,以此为根据选择主导机械,并保有适当余量;机械生产能力是由整套设备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所决定的,要保证机械使用率,应着重考虑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在保障机械完好率的问题上,可尽量考虑使用同类型号配件的机械,并组织维护、抢修小组,要求机长定期维护机械,避免机械故障发生或及时加以排除。
(4)加强进度控制
作为工程进度控制的依据,进度计划对分项工程、工序间的衔接平衡以及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均有着较为清晰的反映,且月、旬作业计划及材料、机械调配计划均应服从于进度计划。但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工程进度大多会因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出现与计划相偏差的情况。因此,现场管理者应做到以下几点,以更有效地对进度计划加以调整:依据进度管理曲线分析查找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间的差距及其原因;对于滞后项目施工方案应及时调整,以多作业面或交叉式平行流水作业对滞后的进度进行及时弥补;在关键线路建设计划时间上可进行恰当地压缩。
2.3 增强质量意识 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据笔者调查了解,广西崇左市扶绥县近几年来,每年开工建设的二级公路建设项目均在二三十个以上,该县每年所完成的二级公路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均排在崇左市各县的前列。然而,在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在一些环节上的监管不到位,致使出现许多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被勒令返工的现象,这在整个崇左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工程质量始终是公路建设的主题,是公路建设的生命。县道、乡道或者村道与国家投资的干线一样,均应贯彻相关的工程质量标准,实施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尤其是要对公路施工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重点治理。首先,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针对此行车安全隐患,在现场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切实地完成地表清淤、路基分层填筑压实等工作,诸如施工分段接头、路基填挖方交界处等地段,施工单位也应将其作为质量控制关键点着重加以关注控制。其次,桥头涵顶跳车问题。路基与桥涵接头的施工质量控制历来是困扰施工队伍的重点问题,由于桥涵与路基施工通常无法同步进行,因此,在接头部分一般需要铺设土工隔栅、改换填料或设置桥头搭板,而要使其获取满意的施工效果,施工队伍应分层碾压到位,确保压实度达到质量标准。第三,路面平整度问题。施工队伍在二级公路的修筑过程中,应尽量按相应的工程预算,对路线标高及线型作出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同样也是因为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问题会对工程品质与外观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信誉品质,应从路基建设时即做到层层验收,避免出现积重难返的现象。最后,在二级公路的内在和外观质量控制上,应尽量做到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在关键材料、工序以及工艺的掌控上做到严格把关,实现公路构造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相统一。
3 加强进度控制
进度计划是控制工程进度的依据,施工过程中搞好标准化施工,按质量管理体系,根据总体施工进度编制“月、旬、周”施工作业计划,合理安排工序,实现平行流水作业相结合,加快施工进度。进度计划反映了工程从准备到竣工的全过程,反映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序之间的衔接关系,是现场管理者统筹全局,合理调配施工资源,正确指导生产活动的基础。能否按照计划得以实施,既体现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也体现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当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差较大时,可对照总体进度计划的工期安排,找差距、查原因,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工期计划及关键线路,完善管理、促进施工进度,满足总体施工进度的要求。
4 做好成本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同样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措施之。只有不断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将成本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并融入各项管理工作当中,充分发挥成本管理工作的作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施工材料的选用、机械设备的配置、人力资源凋配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编制本项目详细目标成本。成本管理与其它管理息息相关,涉及项目组织中所有的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5 结语
笔者认为,在二级公路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将其提高到与其他干线通道平等的地位,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以相同的质控制意识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尤其应注意的是,施工单位应联系二级公路建设的独有特征,着力把握施工全程中的任一细节及由其产生的疏漏,保证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以完善的质量监管网络与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二级公路建设的顺利竣工与验收,实现施工建设合同双方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周良吾.二级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2009,(8).
[2]林军.浅析施工管理中进度和费用控制[J].工程与建设,2008,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