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第1篇

在我80多平米的爱巢中,收藏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到底有多少册,我还真数不过来,因为我所追求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不是装点门面,而是用的方便,个中原因,且听我一一道来:

三口之家,皆是好学之人,每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乐此不彼,看看我家的水煮三国,工科毕业的我,工作之余却喜欢舞文弄墨,宽敞的客厅,既是我的书房,又是我的工作室,不经意间,常有获奖的喜悦给家庭带来欢笑;爱人中学数学教师,喜欢安静“霸占”卧室,总不放手,除了爱钻研点线面体,还对杂志情有独钟;朝阳的卧室,是走向清华北大的阶梯,也就是开始冲刺高考、选择了理科的宝贝儿子的战斗第一线,每天中午晚上入睡之前,不翻看几眼《意汇》、《读者》等各类杂志,怎么也睡不着觉。

三位一体,爱读书,好学习是我家的传家之宝,保留节目。

当您走进我家,桌上、床上、厨房、餐厅,到处都有报刊杂志各类书籍,我与图书馆的渊源更似一江春水,源远流长。

记得在南菜园中学读高中时,每天跑校,没钱买书,在老师的推荐下,在县图书馆办了借书证、阅览证,三年下来,学业突飞猛进,跳出了农门,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这不正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事例

大学毕业后,分在了离县城30多里的乡镇工作,重新办理了借书证,利用周末节假日,用图书充实了我的业余生活,并用从中学到的知识,通过情书,俘获了一位青春美少女的芳心,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培养出了一名积极上进乖巧懂事的宝贝儿子,这充分说明了知识就是力量。

不久前,延庆一中东门对过的延庆县文化中心开张大吉,我立马办理了一张全市图书馆通用的电子借书证,一卡通,方便迅捷,成了我的手中宝,为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下面,使我通过学习,取得的一些成绩:

1991年7月,邮集获延庆县集邮协会首届邮展优秀奖。

2004年,获延庆县十一学校2003--2004年度好家长荣誉称号。

2006年9月,获延庆县团县委“新农村建设和青年责任”征文优秀奖

2006年10月,在延庆县县委宣传部县环保局延庆报社“保护母亲河---妫水河”征文比赛三等奖。

2007年3月,在北京市水务局团市委举办的“节约用水,奉献奥运”手机短信大赛优秀奖。

2007年7月19日,被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体规划处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联络员”.

2008年7月18日,获“欢乐八达岭,和谐奥运行”诗词楹联征文(楹联类)二等奖。

……

渴望成为“读书之家”,尽管会和其他爱书之人存在距离,但我会一直向着标杆,飞奔,因为,我的名字是始终,我的追求是有始有终。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第2篇

首先农村学生接触书籍的面比较狭窄,这些孩子多依赖老师的推荐来寻找书籍,没有条件接触到自己易读懂又感兴趣的书籍,使读书在最初的阶段就陷入无趣被动的状态。

其次,读书的时间难以保证。校内的时间安排比较满,长期以来借由读书考个好成绩改变命运的观念不容易改变,学生们天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课余是难得的放松时间,怎会读书?双休日里,有作业、有父母吩咐的劳动,这之余时间所剩无几,应该玩玩了。

再次,没有好的环境影响。很少有家庭的父母拥有读书的习惯,教育注重“言传身教”,但家庭里只有言语要求,没有“身教”。再加上现在网络的快速普及,面对这份新鲜有些惊喜得无所适从,慌不择路间就被游戏和不良信息吸引住了,便也跟着去了。课外阅读退守到了一个尴尬的角落。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很有道理。他说明兴趣在人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激发提高这些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一、给孩子提供读书的环境气氛

建议家长在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小书柜,里面放些故事、知识类书籍,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书,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一个吸引他们的世界。也建议老师在班上设立图书角,鼓励孩子借阅。墙壁、黑板设立读书专栏,对读书积极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二、、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和“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要人们对某一事物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了解它、研究它。可见,对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在语文教学别注重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得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一)以名言警句、名人事例激励学生。以名言警句、名人事例激励学生。有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是因为他们不了解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有意识地印发一些关于书的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重视课外阅读。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等等。同时我也在教室张贴名言警句,唤起学生对书的热爱,营造阅读的氛围。

(二)以介绍名著,赏析片段引导学生。以介绍名著,赏析片段引导学生。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由于内涵丰富,而且其写作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给中学生学习造成一定的难度。只有老师加以悉心指导介绍,才能使学生理解其深刻的主题,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同时教师可撷取文中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学生。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三、加强阅读指导

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方法很不得当,表现为随意性、无目的、无计划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强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应该:

1.要做到课外阅读与讲解精选文章相结合

由于在初中学习中内容多、任务紧,老师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课内阅读,抽不出时间去找更合适的课外阅读文章,加上复习资料上已有很多的阅读文章,教师已习惯于对教辅资料的依赖,从而形成了这样一成不变的阅读训练模式。这种模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成为阅读机器,使他们对阅读产生麻木的感觉,很少去发现作品的美感所在。教师既要让学生做复习资料,精选精讲部分作品,让学生味美妙,又要及时为他们提供更吸引他们心思的课外阅读。也可以在阅读讲解过程中,适时添加一些与课外读物相关的内容,借课堂激发兴趣,促进课外阅读。

2.培养学生边看边整理思路的良好习惯

如果不动脑筋单纯地直接去看文本,就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看得多了也就越糊涂成一片了。例如看小说,随着情节的发展深入,人物事件就会越来越复杂迷离。这时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看一段时间就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理清读过部分的思路,弄清楚了前面部分的内容再接着读下面的。

3.要做到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关于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新课标”对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要重视阅读方式方法的实践,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方式应据材料的不同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需要选择运用。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

4.做好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笔记可不拘体例。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

四、老师、家长与孩子一起看书,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孩子的榜样。不管工作有多忙,应酬如何多,都要尽量看看书,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这样的潜移默化,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定会提高,阅读习惯也可以养成了。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第3篇

原因一:

胸无大志。部分学生在开始阶段,由于学习内容比较简单,进度比较慢,加上对英语这门学科的好奇心,也有较好的表现,成绩尚可。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习难度的加大,课文篇幅加长,词汇量增加,语法项目增多,就开始产生畏难情绪,渐渐地失去信心,无论你怎样启发、诱导、鼓励,他依然我行我素,得过且过。

原因二: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每届学生都有一部分智商较高,综合成绩较优秀的同学,由于英语科目的拖累,最终考不上理想学校的范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方法有误,这部分同学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他们凭着自己这方面的优势,用学习理科的方法来学习英语,其结果可想而知。

原因三:

缺乏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的恒心、我必能行的信心。众所周知,英语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和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一个没有掌握词汇的学生,就好比无源之水。然而,词汇的掌握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恒心和毅力,又要不断地与遗忘做斗争,才能有所收获。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寻找解决办法,拯救郊区英语。笔者认为学会自主学习,并让他们体验成功无疑是提高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自主学习的航标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世界有名的物理学家。他7岁时就立定志向要成为打开自然之谜的人,对于各种物理现象都认真观察,到了10岁就能观测天象和探索天体物理规律,16 岁就用实验的方法测量风速等物理量,23岁发现万有引力定律,24岁开始数学微积分的创造,26岁就成了著名科学家,对物理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意志、毅力、恒心和信心是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

坚强的意志是人们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挫折、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持之以恒,这个道理就不用多说了。任何学问的取得,都离不开这个道理。没有恒心,想成就一番事业是不可能的。除了学习方法、天分因素外,主要就是坚持下去。

许多经历“上山下乡”的厂长、经理、工程师、画家、作家、教授,时常对他们的孩子说:“尽管那时我们把最好的上学时光献给了黑土地,失去了很多东西,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时常可以感悟到,艰苦劳动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没有那时我们在农村的磨练,就没有后来我们吃苦耐劳、拼搏上进的精神,就没有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命运的决心,也就没有今天我们事业上的成功。”

三、责任心是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的学生胸无大志者多,得过且过者众。许多学生心高气傲、心浮气躁,不能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主要原因就在于责任感的缺失。

一个人如果有了很强的责任心,就会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就会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所贡献;反之,对人对事漠然视之,发生了问题不找自身原因,千方百计找借口为自己推卸责任,同一错误多次发生,经常出现低级错误,工作效率低下,得过且过。为此,教师应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

培养责任感,更加需要心智与技巧,我喜欢巧用节日做学问。例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时,我让学生展示他们为集体、国家所做的贡献;在母亲节、父亲节、“三八”节时,鼓励他们为父母做一件让父母幸福或骄傲的事情,并要求其父母写出评语。我也经常用当代的优秀儿女的事迹来感染、启迪学生,如体现徐本禹、魏青刚、洪战辉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事例,无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四、新的教学理念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保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吕叔湘老师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舞台”让给学生,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传统的“满堂灌”、“满堂问”违背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忽略了学生的主题意识,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英语教师传授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语言技能。教给学生一系列语言技能,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在互动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提高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为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盲生 民族团结 教育途径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共同生活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共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兴旺、社会的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各民族兄弟姐妹齐心协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形成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培育造就新一代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牢固树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思想,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的方向。在盲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有利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民族感情,而且对盲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公民意识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取得的经验与改善的方面

乌鲁木齐市盲人学校是全疆唯一一所从事盲人教育的机构,在校学生427人,有维、汉、蒙、哈、回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学校自成立至今5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第一、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有用人才。第二、形成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成立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已形成各处室及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和盲生生活的各个环节,通过走进社区、部队、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极大地巩固提升了盲生民族团结的思想认识。三、构建和谐的校园周边社会环境。学校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相结合,坚持"团结、教育、疏导、化解"的方针,妥善处理、化解矛盾,通过扶危济困、义务劳动、社区实践的方式为社区排忧解难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确保校园周边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方面:一、学校缺少民族团结教育盲文教材,对提升盲生阅读、学习存在困难;二、少数民族盲生多数生活在牧区和农村、远离汉语语言环境,与汉族盲生交流沟通存在困难,容易引起误解产生矛盾;三、少数民族宗教风俗影响盲生的成长和发展,亟待对家长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途径的研究,不断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

二、解决途径及具体措施

在盲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能忽视盲生的特殊性,要注重盲生求知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纳入常规课堂

认真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通知》和中小学《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在各年级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能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吃透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内容,结合盲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备课、制作课件,积极研发适合区情、校情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内容,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创编成易学易记的三字经形式组织盲生学习,开展学做新疆少数民族美食、学唱民族歌曲、开展民族诗歌鉴赏等,通过学习不仅使盲生学会制做少数民族美食而且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特色也更加了解,对尊重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不做损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更加严谨规范,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其次,教学中各学科重点对盲生进行"五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四个认同"及"三史"教育并有机结合盲生衣、食、住、行开展感恩教育,唤起盲生感恩意识,在感恩教育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认同、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认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热爱和认同,通过教育使盲生在思想上更加牢固"三个离不开"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自觉产生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实践创新活动为主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学校以德育处为核心、以团队和班级为主体,充分发挥团队、班级的先锋引领作用,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反两讲》、《新疆三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通过电子屏幕、宣传板报、校园广播和悬挂宣传标语等方式努力营造校园主题教育宣传氛围;通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赴北京交流会、组织开展《一反两讲》专题讲座、宣讲、手抄报比赛、开展《新疆三史》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组织观看民族团结教育影片、参观故宫博物院清代新疆文物珍藏展、召开主题教育班会等,通过生动形象的活动,同学们由感所悟对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认识更加清晰,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四个认同"认识更加透彻,"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牢固。

民族团结不仅要教育,更要在实践中去体验。团结是建立在相互交流、相互接触、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的。只有接触,才能认识、才能有交流、才能有感情、才能相互离不开。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宗旨,努力为盲生搭建交流沟通平台,积极开展与兄弟学校的共建联谊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加强校校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帮助。针对少数民族盲生汉语问题,学校采取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创建友好班级、友好宿舍、开展民汉盲生"手拉手、结对子"、向民族同学学维语、向汉族同学学汉语等实践创新活动,以共庆元旦、古尔邦节、民族团结教育月等各种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以此促学鼓励少数民族盲生说汉语,在同学们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了解、相互进步下,大家彼此加强了沟通,少数民族盲生的汉语水平也极大地得锻炼和提高,民族团结教育也由外在行为内化为同学们具体的行动。维吾尔族同学买买提说:手拉手我们共同进步,心连心我们患难与共。哈萨克族同学木哈迪斯说:在盲校这个大家庭里我感到无比温暖,大家就是一家人。

3、真情相助、家校配合,共同努力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盲生因家庭经济贫困及少数民族宗教风俗的原因,时常影响盲生的学习和学校正常的工作,为发挥教育的育人、引领作用,全体教职员工身体力行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帮助盲生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人生观,形成家校合力,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木拉提同学是一名汉族弃婴,被善良的以卖烤肉为生的维吾尔族夫妇收养,维族父母视孩子为己生,给他温暖的家。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长期治病,家里积蓄花光面对走投无路的妈妈,学校无条件的接收木拉提入学,在了解到木拉提十五岁的姐姐因家境贫困辍学在家,学校又决定免费让其姐姐古扎努儿就读盲校的职业中专。学校的真情感动着维吾尔族妈妈,维吾尔族妈妈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教育影响着全体师生。

为培养少数民族盲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成长为社会主义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专门成立家长学校,通过集中教育和个别辅导的方式,重点对家长开展民族政策、和中学生十不准以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等方面的学习教育宣传,通过具体鲜活的事例、浅显易懂的语言教育家长懂得"教育成就未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懂得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明白宗教不得干涉教育、不得强迫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实质意义,懂得"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是全体社会成员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懂得"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教育少数民族盲生正确处理好宗教与民族、与教育的关系,脱离宗教思想的干扰和束缚,努力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扎实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真实本领,将个人的幸福、理想,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事业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多途径实施、正确教育引导、形成了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三、民族团结教育途径研究取得的成效

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范文第5篇

王梵志是唐初白话诗人的一个代表,他创作了三百多首在当时很有影响的白话诗。其运用俗语的典范性成就,开创了唐代白话诗派,其通俗诗在宣扬佛理的同时,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位真正的民间通俗诗人,他所展示的生活图景是那个时代的下层,王梵志诗集中的内容,不但第一次集中地、大量地反映了社会下层的生活图景,而且观察生活的角度也和后来关心民疾的进步文人不同,他是从社会底层的内部观察人民的生活,并作为人民的一员来表达某种思想,因此它比文人诗歌更真实、更具体、更深刻。

1 读书至上的求学观

王梵志诗云“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一朝乘驷马,还得似相如。”后二句引用了西汉才子司马相如的故事,据《华阳国志》卷三记载:“成都城北十里有N迁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也。”作者用司马相如的豪言壮志来激励后辈好好读书,也要像著名的青年才俊那样立志求取功名。表达了作者重视教育孩子读书的意愿,直接点明勤读书是为了获取功名富贵,读书获取学问,是人间最可贵的技艺本领,教子读书,其目的就是希望子孙科举及第,将来出入台阁。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读书兴教育的良好传统。到唐代,科举取士逐步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士庶文化进一步混同,激发了广大文士们的仕宦热情,一些明智之士领悟到读书的实用价值,于是纷纷投身科举求取功名,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途,并积极引导子弟通过读书入仕来振兴家族,光耀门楣。后来,武则天又大力改革进士科举制,拓宽了入仕道路,使不同阶层出身、不同地域来源的读书人都有望进入官僚队伍。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文化的农民自不待言,即使是一些没有文化的农民,在自己不能实现读书登科愿望的情况下,也把读书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从而形成了一个万众向学的大环境。王梵志说:“世间何物贵?无价是诗书。了了说仁义,愚夫都不知。深房禁婢妾,对客夸妻儿。青石瓷行路,未知身死时。”诗书是最宝贵的东西,读书治学是最高尚的行为,表明了诗人尊学的价值观。即使在边远的新疆地区也流传着劝学的教子歌:“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可见,修身治学是唐代普遍的社会心态。

在重学思想的氛围中,唐代社会各阶层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官僚士大夫家庭主要是以设立家庭学堂的形式来完成对子弟的教育,而普通家庭子弟没有这样的条件,他们的文化教育主要是在乡学、村学、寺学等地方学校中完成的。

唐代敦煌地区还有寺庙义学也招收了不少学童,他们自称学生、学郎或学士郎等。敦煌文书中遗留的大量题记和学郎诗,反映了当时学童在学习中的心理活动及学习状况等,真实形象。有激励学生苦学的,如大中四年(860)翟姓学生诗:“读诵须勤苦,成就如似虎。不辞杖棰体,愿赐荣趋路。”为将来学业有成、荣华富贵,今日甘愿忍受皮肉之苦。有反映学习苦闷和对婚姻向往的,如唐景龙四年(710)“可怜学生郎,骑马上天堂。谁家有好女,嫁与学生郎。”大部分孩子的目标都很明确:以折桂登科为人生最大志向。当然,结果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学有所成,进士及第入仕,有的名落孙山,仍旧过着平凡的生活。

王梵志诗云:“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珠。丈夫无伎艺,虚一世人。”见《敦煌曲校录》:“食时辰,偷光凿壁事殷勤。丈夫学问随身宝,白玉黄金未是珍。”韩愈《符读书城南》一诗也说道:“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都是典型的劝学篇。唐代流行于民间的童蒙读物《太公家教》用格言式的警句鼓励人们读书成材,说“人生不学,费其言语;人生不学,言不成章”,“勤是无价之宝,学是明月神珠。积财千万,不如明解一经。良田千顷,不如薄技随身。”可见唐人普遍具有尊学、劝学以及书中取富贵的观念,很多家庭有着严谨的致学之风。中宗时县令李恕《戒子拾遗》中有他为子孙后代制定的学习计划,“男子六岁教之方名,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离骚》,十岁出就师傅,居宿于外,十一专习两经……擢第之后,勿弃光阴,三四年间,屏绝人事,讲论经籍,爱迄史传,并当谙忆……”唐代许多农民寒士对读书做学问非常虔诚,对科举有着如痴如醉的激情,他们在恶劣的生存状态下,急切地渴望摆脱贫寒,鱼跃龙门。而其中一部分寒门学子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成功事例也极大促进了农民的进取心。虽然困难重重,但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条件和振兴门第、光宗耀祖的强烈愿望,众多农家寒士数十年如一日醉心科举,发奋苦读,而且愈挫弥坚。他们希望通过苦读求学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从而显示出不甘心受命运摆布而奋起抗争的勃勃生机与活力。王梵志也说“仕人作官职,人中第一好”这种人生信条,在古代社会一直被当作许多农家读书人所秉承的立身箴言。

杜荀鹤是晚唐的进士和著名诗人,也是出身寒门。他的求学历程和勤奋精神代表了唐代千千万万贫穷学子的经历和心态。在他的一生中,始终坚守着读书至上的信念,在他看来,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也是支撑他人生的信念,即使穷困潦倒,但读书立身、求取功名的目标至死不渝,认为这样才能体现人生价值。他在诗中写道:“深山大雪懒开门,门径行踪自尔新。无酒御寒虽寡况,有书供读且资身。便均情爱同诸弟,莫更生疏似外人。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他以此诗勉励从弟,也以此自勉。杜荀鹤可以说是唐代贫穷学子的代言人,虽然身处困苦的环境,但依然志存高远,保持着坚定的求学信念和与命运抗争的顽强意志,其本身的实际行动也为读书人的志向和气节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那么,王梵志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在这里,我想做一种揣测:他青年时应举但没有及第,这无疑是他一生的憾事。作者一生可谓历尽沧桑,他的理想难以实现,心声无从宣泄,到老成为一个穷苦的儒士和在俗僧人。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深处是不平静的,从他对科举和功名的态度就可窥见。在唐初整社会激扬活跃的风气影响下,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复杂的,既想摆脱俗世的纷扰,又对世间事物还有所眷恋,对某种事物还抱有希望。他在对子女的教育观上体现了积极进取的“入世”理念,和社会主流意识基本一致。

但就诗集作品整体来看,在对待人生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上,王梵志的思想和当时社会的主流意识还是有所抵触的,唐初社会呈现出一派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功利开放的精神风貌,人们普遍有着乐观、充满希望的心态,在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上,也是踌躇满志的,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而王梵志的诗作所透露出的思想则是饱含沧桑、看透世事、怀才不遇、消极保守的。面对诸多的现实问题,作者有时愤世嫉俗,有时则淡漠得可怕,好似“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保持着“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他的有限的“入世”理念也显得有所保留,流露着含蓄无奈的情绪。这种意识放在唐初社会,好比在富含生机与活力的乐章上响动着沉重的音符,无疑会产生激烈的摩擦,碰撞出火花,作者自己的矛盾性和与社会主流思想的不和谐性,体现在诗集作品中是显而易见的。

2 克己复礼的处世原则

王梵志诗的处世哲学处处体现了儒家的传统道德规范标准,注重自身修行和自我约束,如“敬他还自敬”、“难忍倘能忍”、“负恩必须酬”、“好事须相让”、“相交莫嫉妒”、“他贫不得笑”、“在乡须下意”、“邻并须来往”、“见恶须掩藏”等等。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一个“礼”字,就是所谓“克己复礼”,这个礼包括了礼节、礼教、礼貌,和规章制度,以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我国古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礼仪规则――家礼,它伴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在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按等级区分来规定各自应遵守的言行准则。《礼记》在唐代被正式升格为经书,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的家礼内容就自然被当作整个社会共同遵守的家庭礼仪规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家庭教育中,礼仪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面广,事无巨细,均有规定。它基本上规定和约束了长辈与晚辈之间、平辈之间、主仆之间在日常生活或公共场所中的各种行动标准,贯彻着儒学重视伦理纲常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

王梵志诗中有不少表现儒家“礼”思想的诗篇,如: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识事须相逢,情知乏礼生。

尊人共客语,侧立在旁听。莫向前头闹,喧乱作鸭鸣。

亲家会宾客,在席有尊卑。诸人未下筋,不得在前椅。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

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知。

这些是对人们在生活中待人接物、言行举止方面的约束和要求,以及一些交际场合的礼仪和禁忌。比如长辈在和客人谈话,晚辈要在一旁站听,不要喧哗;宴请宾客时,要按长幼尊卑入座,不能在众人开动之前下筷;长辈站立,晚辈不得自行坐下,落座时还要注意坐姿;长辈赐酒,不得推辞,倘若天性不善饮,也要巧妙地设法处置掩饰,总之要做到天衣无缝,面面俱到,不能令尊人看出而生不快。

唐代民间的处世规范继承了儒家传统,以忠孝仁义为主要内容,以传统礼仪为日常行为规范。上述王梵志诗可以说是待人处世的启蒙教科书,其性质与唐代中后期社会普遍流行的《太公家教》一书十分相似。这本书是当时民间道德礼仪教育的最佳范本,在唐代民间广为流传,影响很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提倡忠心为国、孝顺父母、孝敬师长、谨慎做人。“事君尽忠,事父尽孝。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舍父事师,敬同于父。慎其言语,整其容貌……”二是重视家庭教育,尤其子弟的道德礼仪及为人处事,包括谨慎言行、与人为善、莫贪钱财、戒酒戒色、劝恶行善等。“言不可失,行不可亏。他篱莫越,他事莫知。他贫莫讥,他病莫欺。他财莫取,他色莫侵。他强莫触,他弱莫欺……”三是教育孩子从小注重日常生活礼节,重视读书和技能的培养。“尊人之前,不得唾地。尊人n酒,必须拜受。尊者赐肉,骨不与狗”,“勤是无价之宝,学是明月神珠。积财千万,不如明解一经;良田千顷,不如薄技随躯”。

王梵志诗有许多是和《太公家教》的内容一一对应的,如:

“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与《太公家教》:“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尊人相逐出,子莫向前行。”与《太公家教》:“其父出行,子须从后。”

“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与《太公家教》:“尊人赐酒,必须拜受。”

“见恶须藏掩,知贤为赞扬。”与《太公家教》:“见人善事,必须赞之;见人恶事,必须掩之。”

如此等等,意思可以说非常接近。就影响来看,它们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彼此很相似的两种读物,而且同样具有礼仪规范和道德原则的约束力。《太公家教》中的为人处事教育,集中体现了唐代民间的道德礼仪观念,是当时道德礼仪教育的通行版本。就内容而言,从道德观念,到日常行为,都有所涉及,既有大家熟知的传统礼法观念,也有渗透着个人体验的处世之道,所以传播范围极广。

民间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普及,离不开官方的引导和大力提倡,也和民间道德礼仪规范的自发建构密切相关。王梵志诗有一首反映常识性礼节的《主人相屈至》,云“主人相屈至,客莫先入门。若是尊人处,临时自打门。”语意简单易懂实用。湖南长沙窑曾出土过一件唐代磁壶,壶腹上写着一首五言诗:“客人莫直入,直入主人厌。打门二三下,自有出来人。”与《主人相屈至》内容十分相似。这首诗写在水壶上,是否有“倒水”的双关意味,颇为耐人寻味;而另一方面,又宣传了做客时敲门的礼貌,很有意思。可见这类格言式的教人礼仪的小诗在唐代民间是广泛流行的,而王梵志诗正是频繁采用这种格言小诗的体制,对普通百姓来说,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使人印象深刻。

王梵志诗中还有倡导人际交往中守信义的,如“立身存笃信,景行胜将金。在处人携接,谙知无负心。”有提倡知恩图报的,如“蒙人惠一恩,终身酬不极。若济桑下饥,扶轮可惜力。”“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计时应大重,直为岁年多。”“贷人五斗米,送还一硕粟。算时应有余,剩者充臼直。”有提倡结交益友的,如“结交须择善,非谙莫与心。若知管鲍志,还共不分金。”总之,这与儒家观念影响下的社会道德标准是一致的,处理人际关系要讲究仁、义、礼、智、信,待人处世要宽厚、忠义、礼让、理解、诚信,他认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可见,“礼”的思想在唐代民间是深入人心的。不可否认,“礼”对人性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礼”对人格修养有很大的影响。从儒家教育的观点来看,“礼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即培养“君子”的唯一路径。这样一来,追求“仁义”,必然要求人们遵守具体的“礼”和“礼教”,“礼”的价值正在于此。

王梵志诗体现了他讲究礼法的处世原则。要求待人接物讲究礼仪规范;言行举止合乎礼法准则;与人交往恪守仁、义、礼、智、信的信条,还宣扬小心谨慎、谦虚忍让、不露锋芒的处世“宝典”,时时对自己严格要求,不容差错,体现了儒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思想内涵,这一套处世方法可谓小心翼翼、中规中矩。同时,他所作的这一系列处世方法或训世格言又在民间广泛传播,不停地扩大影响,为世人所信奉,以至于后世的很多文人和无名白话诗人也模仿性地作出了大量类似诗篇,并附会为王梵志所作,可见王诗的影响力之巨大,也可见这种儒家的处世观念在民间的根深蒂固。

但其负面作用也是明显的,长久以来,“礼”的种种繁琐规定把人的思想牢牢禁锢住了,思想和行为逐渐呆板僵化,缺乏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限制了个性的发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人们的情趣和爱好,整日衣冠楚楚、正襟危坐、唯唯诺诺、亦步亦趋,造成了个性压抑甚至人性扭曲、麻木不仁,局限在固定的圈子里,只能忠实地贯彻各种规矩和纲常。

自隋唐实行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后,考试的科目中一直把儒家文化作为考试的重点。唐初,太宗又令孔颖达对儒学经典进行了统一的整理和注释,定为“五经正义”。此后,读经、应试均以此为准,“五经四书”逐渐成为读书人必须掌握的内容。这就把儒文化进一步推到了显学的位置上,也就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对儒家的关注、学习和应用,使儒家文化在整个社会及人们思想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从王梵志诗的很多作品都能看出,儒家思想在唐代,尤其是普通百姓的思想领域中占据的主导地位。

正是先贤们的这些“言行美恶”的知识,作为日常生活的伦理,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是非^念和价值判断提供了历史依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唐代下层民众的道德观念和处世原则。唐代社会普通家庭的道德礼法观念与士族家庭渐趋一致,一些庶族和寒门出身的人士普遍认识到家庭礼法观念的确立对家庭关系和谐及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即家庭成员的道德、礼仪、修养的培养和塑造。一般来说,普通人家的礼仪,都是在士大夫家法的基础上取舍而来,二者是一脉相承的,说明了唐代礼法通过家庭教育发生下移,不同阶层家庭的道德教化基本一致。王梵志诗的内容代表了那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儒士的观点,也反映了下层民众对礼法的崇奉和遵循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J].敦煌学辑刊,1987.

[2] 刘清之.戒子通录[M].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3]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 彭立荣.儒文化社会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 周凤五.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研究[M].台北:明文书屋,1986.

[6] 高国藩.敦煌写本〈太公家教〉初探[J].敦煌学辑刊,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