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发展在政策调整上变化较大,由最初的“甩包袱”到后来的“积极拉拢”。其中俄白关系处在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关系发展的前端,白与俄罗斯这一特殊国家关系即从俄白共同体一俄白联盟一俄白联盟国家关系涉及到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问题,而独联体国家外交活动又将影响到俄在世界范围内与多联体国家、西方国家、东方国家的发展方向。
一、白俄罗斯在俄之独联体政策中的战略分析
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两国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决定于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的,俄白关系由冷变热的前进过程是与俄与独联体外交过程相适应的。考察俄白关系单单从两国关系层面上分析是很难准确把握的,只有在俄与独联体国家关系这一更广层面上才能对自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作一较为客观的评价。这种分析可以从俄对独联体政策的发展演变的几个阶段中人手,从中把握俄白关系的发展脉络。
第一阶段,1991年一1992年上半年,俄对独联体国家疏远、分离时期。俄罗斯刚诞生之初奉行亲西方外交政策,以西方国家作为其经济复苏的保证,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俄政府优先发展与西方国家关系,力图与之达成盟友,俨然成了西方的小伙伴,而同时在经济上视独联体国家为包袱,对独联体事务漠不关心,疏远近邻,对因苏联解体所破坏的统一战略空间不加以任何弥补。只是旨在继承原苏联所留下的遗产,同独联体国家在核武器分配、军事力量等方面展开争夺。
独联体成立不久,俄罗斯基于“甩包袱”思想在未与其他成员国协商的情况下,突然放开物价实行“休克疗法”。这一举动对成员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引起各国的强烈不满,纷纷实施一系列措施加以抵制。其中,白俄罗斯发行货币,设立海关确立关税与外贸配额许可证制度。此外,自在俄建立共同卢布区问题上也持相对态度。俄对独联体事务消极且经常表现出大俄罗斯主义,增大了各个成员国的戒心。1992年1月28日,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总统签署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之前指出,独联体成员国只有在享有平等地位与履行各自义务情况下,独联体才能生存下去。这表明,此时,独联体离心倾向已然显露。成立初期的独联体政治,经济关系松弛,:军事合作基本中断,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对1992年5月《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兴趣不大。
这一时期俄白两国在对外交往中总体上是各有所想,还未确立联合的意向,甚至自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后来俄罗斯推动独联体一体化时所不愿看到的离心作用。俄此时尚未对独联体有明确的认识,更未把独联体纳入其全球外交体系中,白俄罗斯的战略地位无从考虑。而白俄罗斯对俄的大国行径存有戒心,“甩包袱”政策只能使其更加小心地维护自身利益。
第二阶段,1992年下半年r 1995年,俄确立对独联体方针政策时期。俄罗斯在“一边倒”政策受挫之后迅速做出调整,特别是对独联体政策进行反思。俄对独联体在其对外交往中的认识有了区别于以前的巨大变化,俄已开始有意识的规划对独联体政策。双头鹰政策的出台使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渐趋积极。1993年1月独联体元首明斯克会议通过《独联体章程》,明确独联体的性质、组织、机构、运行机制。1993年4月《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阐述了加强俄与独联体国家关系的重要性,提出对独联体政策是俄的优先考虑问题。1993年5月独联体国家元首理事会莫斯科会议确定了加强独联体机制的文件,成立常设机构。至此,独联体结束了无组织章程、无执行机制的状态,标志其已朝规范的地区性国际组织迈进。1995年9月叶利钦颁布《俄罗斯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文件,全面阐述了对独联体的方针政策。寻求以多种速度,多种层次,促进独联体一体化,增强俄在独联体国家体系中的主导作用。这些措施使俄在独联体总的特殊地位得以确立,提升了俄的威望。
在俄确立独联体政策的过程中,俄白关系得到明显改善,白在多个领域与俄达成共识。1994年4月,俄白签署货币联盟协议,建立统一卢布区。1994年2月,俄同意以国内价格向白提供石油、天然气。1995年1月,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订立。1993—1995年2月俄、白、哈、土等六国签署了共同保卫外部边界协议。双方的联合意向在此时期出现,1994年7月卢申卡科当选为白俄罗斯总统之后,主张白应加强同俄关系以对抗西方国家对白的压力。显示出强硬的一面。主动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俄的独联体战略实施,为日后俄白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基础,同时俄自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独联体的一体化。
第三阶段,1996年至今,俄继续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发展时期。由于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以经济、军事援助为诱饵,极力扩大对该地区的渗透,独联体离心倾向发展,俄决定积极分层次、分阶段地推动一体化进程。在1991年到2002年中,俄与独联体经历风风雨雨,逐渐建立起独联体合作机制,确立了一体化的核心组织,俄白联盟国家是突出成果。
1996年3月俄白哈吉签署四国条约加强政治合作,协调对外政策。此外,俄积极修复与乌克兰的关系。1996年4月,俄白签订《关于建立主权共和国共同体条约》揭开了俄白特殊关系的序幕。随后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1997年4月《俄白联盟条约》;1998年1月《俄白共同国防政策构想》相继出台。到1999年l2月,俄白联盟国家的建立使两国关系达到了,是独联体一体化的最高层次,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内合作,关系更为紧密。
白俄罗斯在这一阶段明显表现出与俄联合的积极态度,至1996年11月第二次全民公决后总统权力的进一步加强也为俄白联盟扫除障碍。白是俄白联盟的积极推动者,卢卡申科的个人作用不可低估。俄白关系的发展对俄的独联体一体化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俄白联盟国家更成为独联体未来一体化的典范,围绕此关系俄致力于核心国家层次的建立,吸收新成员加入,扩大影响力,加大外交筹码,从地缘政治上讲也同样有巨大意义。
二、在俄外交战略中自俄罗斯地位的总体评价
俄白从1991年独立以来到今天成为联盟国家,中间经过了几年时间的努力。分析原因无外乎经济上的互补,地缘政治上的战略依托,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接近,在国际大环境之下两者的一体化是必然趋势,而且在继续向前发展。在俄之对外战略中,俄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对独联体政策的实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俄利用与白的关系推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俄白两国经济关系密切,白的加工工业鞍为发达,轻工业产品丰富,而俄在此方面较为落后,同时,白能源的缺乏使之更加与俄接近。俄重视与白的关系不仅仅着眼于两国经济的往来,更多的是通过双边关系带动多边关系的,因为离开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俄很难独立向前发展。1995年俄、哈、白建立三国关税联盟,1996年俄白哈吉四国条约签署等一系列活动为独联体国家进行多边、多层次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运行机制。
其次,借助俄白联盟巩固独联体。独联体国家经历了俄之最初的”甩包袱”政策之后对俄心存戒心,有担心俄政策摇摆不定的心理。但从目前而言,俄与独联体朝着较为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各国之间关系微妙。随着近年西方国家对独联体的不断渗透,俄越来越来深刻地认识到,独联体在俄外交中的战略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俄会继续积极推动独联体一体化,借助其减轻来自西方的压力。因各成员国利益差异,独联体的松散状态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俄白这一特殊国家关系成为俄对独联体政策的一个基本着眼点,通过俄白联盟国家这一独联体国家一体化的最高层次,团结哈、吉、白与之成为核心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与其他成员国交往。
此外,俄白联盟对遏制北约东扩亦有积极意义。处于各自安全考虑,俄白两国领导曾多次表示反对北约东扩,寻求国防安全。白地理位置对俄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俄通往欧洲的门户,交通较为发达。波匈捷被吸收到北约之后,白实际上成为俄的最后一道屏障。2001年俄白联合军队的成立也会增大俄在边界处的安全感,是俄白对北约的一种积极防御的表现。
可以肯定的是,自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对俄的战略作用较为明显,虽然他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然而,我们不能对俄白联盟过于乐观,俄白联盟内外部关系中都有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俄白两国经济体制不同。俄奉行市场经济,商品自由流通;白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由政府统一调拨,双方在经济体制上的差异会给一体化的进程带来诸多摩擦。此外俄白经济除了固有的互补性之后,也存在商品交往中的某种不平衡,俄每年向白以国内价格出售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即使如此自由于国内经济的困难仍无力还债,到2001年白欠俄天然气外债已达4亿美元。两国一直为此事摩擦不断,无法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在俄白联盟一章有分析,不再赘述)白加工业商品虽然畅销,但初级产品很难打人俄市场,这是一种交易上的不公平,短时期可以不会凸现,从长远上看会影响俄白经济一体化的后劲。
第二,俄白联盟在强化独联体的过程中除了积极的影响之外,也存在消极作用。主要是视俄为对手的西方国家加紧压缩俄白的国际生存空间,白的对外环境不断恶化。此种现象不能不引起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关注,促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结果更多的是趋向于在俄与西方之间保持中立。毕竟独联体不是铁板一块,各国利益差异较大,与俄保持关系基于经济上的因素较多,当条件成熟时有可能站到西方一边。并且,俄白联合国家增加了一些国家的戒心,俄以点带面意图的实现尚需观察。
第三,俄白联盟在抗衡北约东扩中的作用微弱。俄现在在某种意义上已是二流国家,在与北约抗衡中已力不从心,这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明证。白是一个小国,经济上较弱,军力匮乏。俄白的军事联盟与北约关系中居于守势,较为被动。需要指出的是,俄新近与北约成立俄一北约常设理事会,普京在此问题上有所松动。俄表现出退让的姿态以换取西方国家在俄西化中的支持,这将削弱俄白联盟的凝聚力。
三、俄白联盟的凸显作用
1.俄白联盟的形成及原因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丛林签订协议,从而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随后,俄白两国在1992年6月25日建交,1995年1月六日签订了海关联盟协定,两国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4月2日出台了《建立俄白共同体条约》,俄白共同体的成立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根据条约规定,两国各自保持主权独立与,保留自己的国旗、国徽、国歌、宪法;将制定共同的预算和发行共同的货币;两国共同保卫边界,拥有共同的安全空间;共同体设立议会;俄自共同体允许他国加入。俄白共同体的结成是双方在政治、经济、安全利益等方面互相利用的产物,也是叶利钦竞选总统的需要。共同体的成立为两国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俄白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1997年4月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签署了《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条约》并草签《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章程》,条约将俄白共同体改为俄白联盟。目的是加强俄白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及其他领域的全面合作,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协调两国的法律制度,确保各自的安全并促进欧洲安全和欧洲与世界范围的互利合作。
1998年12月25日俄自签署关于进一步统一的宣言两国公民权利平等条约和两国为经济实体创造平等条件协定及实施细则。这为两国进一步统一作了必要准备。1999年12月8日俄白正式签订《俄白建立联盟国家条约》,它标志着俄白已步人联盟国家的快车道。联盟国家意味着”两国在统一为民主法制国家进程中进入新的阶段”。建立联盟国家的目的是:建立统一的经济空间,发行统一的货币,实行统一的社会政策,形成统一的法律体系;根据国际法原则保障人权与自由,保证统一国家的安全和同犯罪作斗争,加强在欧洲和全世界的和平,安全与互利合作,发展独联体。联盟国家保持主权独立、、国家制度、宪法、国旗、国徽和其他国家标志。
俄白这两个1991年才独立出来的国家,为什么经历数年的发展又走上联盟的道路寻求一体化呢?首先,以美国为主导的北约集团严重威胁俄白两国的国家安全。俄白始终反对北约东扩,在俄看来北约东扩对其影响巨大严重压缩其战略空间,白俄罗斯北连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西接波兰,南邻乌克兰,东部即是俄罗斯,是通往欧洲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北约自科索沃战争得手以后,又进而加紧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争夺,这必然引起俄的强烈反应。而对白讲,波匈捷三国加入北约使白事实上与北约接壤,作为无核国家使其更愿意靠近俄,抵制北约。
其次,经济上俄白两国互补性较强。俄是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以签署联盟国家条约的1999年为例白的对外贸易总额为l1127亿美元,其中与俄之间的贸易额占总额的59.6%。白俄罗斯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石油等能源,若失去俄罗斯将损失严重。同样俄对白有所借重,俄的轻工业较为落后,白每年都向俄提供大量的食品、服装等产品,同时白也是原苏联的”装配车间”生产拖拉机,饲料联合收割机,重型载重卡车等产品都为俄所需。从俄与独联体关系层面上分析,俄白经济的联合有利于带动独联体经济的一体化,符合俄之独联体整体政策。
再次,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都信奉东正教,同起源于东斯拉夫民族,现在1030万白俄罗斯人中有200万俄罗斯人。两国语言极为相似,文化习俗较接近,这都为俄白走向联盟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
2.俄白联盟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现状
自1997年4月两国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之后,双方交往与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由于近年来俄自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使得俄自关系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其中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东南亚经济危机和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之下,俄白联盟之主体俄罗斯经济发展不稳定,形势严峻。这使得俄白关系的发展受到极大牵制,俄白不少合作协议得不到落实,有心无力。1998年12月25日签署俄白联盟国家宣言之后,宣言规定到1999年中期,建立统一的海关、制定统一的民法税法、制定统一的外汇调节机制和统一的信贷体系,但双方除反对北约东扩和搞一次军事演习外,上述任务全部落空。这种现象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存在,这是由两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此外,两国经济体制的差异在深层次上会影响到商品交流,阻碍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第二,俄白联盟是独联体中最为紧密的国家联合,被称为独联体一体化的最高层次和典范,但两国在天然气债务问题的矛盾却一再升级。白俄罗斯始终强调俄白特殊关系,力求俄罗斯延缓还债期限,但俄心有余力不足,面对白不断增加的天然气外债和本国资金的不足,只得亲兄弟明算账。1998年双方签订协议,从1998年5月1日起白俄罗斯按月向俄支付天然气费用,另外从7月1日白必须每月向俄支付2500万美元还债。有数据表明1998年天然气外债为2.3亿美元,2001年则上升为4亿美元,且还有快速增加的趋势。俄白两国政府多次就这一问题进行协商,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如著名的”零点方案”,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俄白两国在天然气债务上的矛盾只是双方众多摩擦中的一个方面,这表明俄白联盟在经济合作中尚未形成有效积极的合作机制,并未形成统一的经济发展规划,两国将在统一货币、统一税率等问题的具体操作中困难重重。
此外,俄白联盟对独联体国家和北约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一点在”自在俄罗斯外交战略中的地位”已有相关分析,不再赘述。
俄白两国从1996年俄白共同体到1997年的俄白同盟继而在1999年成立俄白国家联盟的发展轨迹表明俄白特殊国家关系总体上是逐步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存在诸多困难与挫折。近几年俄白联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两国在各个领域交往更为深入。主要由于1999年下半年俄罗斯经济趋于好转,开始摆脱经济危机阴影,走出衰退泥潭。作为联盟国家的白俄罗斯经济也出现积极进步,根据白俄罗斯官方统计,白工业产值比1998年增长9.7%列独联体国家第一位,而俄工业增长率为8.19%列第二位,为俄白联盟发展提供良好经济支持。
地缘政治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导致军事合作取得一些成果。2001年4月俄白双方国防部长伊万诺夫与马尔采夫就建立俄白”联合地区集群”进行磋商,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赴俄选购武器,拟建立一只联合部队,由白俄罗斯军队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军队及驻加里宁格勒军队组成,人数为3O万,这是俄白联盟在一体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对欧洲的安全局势产生深刻影响。同时,摩尔多瓦等独联体国家对此反映强烈,不排除将来摩加入联盟国家的可能性。而这是西方国家所不愿看到的,对新成员的加入表示担心。经济上,建立统一货币的谈判正加紧进行,双方在是否建立超国家的中央银行问题上仍有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按计划预期在2005年成立统一货币是能够完成的。
一、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
中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转轨国家已经经历了20年左右的改革、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较大成果。由于所有制形式的转变,使转轨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与世界经济、世界市场的沟通更进了一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无论是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采用的激进式转轨方式,还是中国采取的渐进式转轨方式,都是这些国家与世界经济加强联系的过程。通过转轨,这些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实行开放性的政策,逐渐融入全球化进程。在开放的同时,转轨国家更多地了解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各产业部门的发展趋势、世界市场的需求、跨国企业的组织机构、资源配置、融资方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政府、社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方法等等。这些经验对于转轨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二)具备了对外投资的资金与技术能力
转轨国家经过20余年的转轨,呈现出经济增长的势头,使转轨国家具备一定的外汇储备以及技术研发能力。在政府的鼓励扶持下,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通过进行科学的规划、稳妥地实施,应该能够通过对外投资获得收益。虽然从技术的总体水平来看,转轨国家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有些领域,转轨国家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适合向发展中国家投资。
(三)加强了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融合
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东欧国家于2004年成为欧盟的成员,这些努力使转轨国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转轨国家不仅可以对外进行间接资本输出,而且可以进行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而且可以通过国际资本市场并购外国企业。
二、 新时期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
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13亿美元,东欧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仅为23亿美元。1994~1998年,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约为49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
(二)非资本过剩型的对外直接投资
西方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于资本要素丰裕,从而产生的将相对过剩资本向外转移而进行的“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往往受资金不足困扰的转轨国家不存在过剩资本,其对外直接投资也是有别于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型跨国投资的“一手抓积极吸引外资,一手抓大胆走出去”的非资本过剩型对外直接投资。
(三)整体产业素质偏低
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在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转轨国家改造产业结构的任务正在进行,整体产业素质偏低,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于:对外投资不是由于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而是要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因此,转轨国家对外投资既要促进企业自身经济收益的增长,又要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
(四)行业分布以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为主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而转轨国家的跨国公司,更多地集中于多种经营和传统制造业。全球1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相对集中的电子、电器设备、化工、制药与汽车行业,转轨国家的比例较低,而多样化经营所占比例较大,达22%。
(五)劳动密集型的海外投资项目所占比重大
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30.4万美元,发展中国家50家最大跨国公司海外雇员的人均资产占有量为6.4万美元。表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项目,具有资本含量较少而劳动相对密集的显著特点。
三、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效应分析
(一)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开辟国外广阔的市场。对于少数技术实力较强的科技开发公司来说,通过直接投资可以转移其技术优势,克服国内市场成长缓慢、技术产品更新快的困难,并可以绕过贸易壁垒为国内区域饱和的产品寻求出路。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向欧美各国直接投资,开辟生产基地,实现了投资带动出口的目标。东南亚金融危机之中,海尔集团对外出口不降反升。1998年,海尔出口创汇达到7675万美元,比1997年增长了36%。
2.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资源短缺束缚着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外市场获得各种短缺资源,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促进转轨国家经济的发展。1985年以来,中国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西非等国的林业、渔业和矿产资源业进行直接投资,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自然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邓宁、维农、小岛清等经济学家认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技术已经成熟或已标准化的生产过剩能力的产业和已失去竞争力的“边际产业”转移到国外,可以为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经济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2000年官方数据表明:供大于求的商品占80%,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8%,供小于求的商品仅占2%。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4.有利于带动技术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产要素是技术、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转轨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国外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把先进科技和低廉劳动力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便于搜集国外经济信息,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并购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合资设立新技术开发公司,雇用当地工程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利用当地的技术设备,可以直接吸收许多在国内难以获得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对国际收支均衡的影响尚未凸现
大体看来,目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给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造成太大影响,原因有二:其一,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规模较小。从中国的现状看,截至1999年底,根据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31.74 亿美元,平均每年仅为1.51亿美元。由于对外直接投资额较小,而且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通过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形式流出的,所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的确不大。其二,与对外直接投资相比,转轨国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巨大。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一定程度的资本流出,但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将导致更大规模的资本流入。根据中国外经贸部提供的统计资料,截至1999年底,中国的国际直接投资流入存量为流出存量的96.8倍,如此大的流出、流入差距使得对外直接投资不足以影响国际收支的平衡。
虽然从现状来看,转轨国家的国际收支不会因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恶化,但是,对外投资额将在经常项目的收支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转轨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将对经常项目平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严重不对称会加剧经常项目赤字,使国际收支恶化,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在转轨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该借鉴东南亚国家的教训,避免出现连续的经常项目赤字。这些国家出现经常项目持续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项目和服务项目出现了连续逆差。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收入项目赤字主要是由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流入流出严重不对称引起的。投资不对称导致投资利润支出大于投资利润收入,引起收入项目连续逆差。此外,有些转轨国家过分强调外来的直接投资,注重外商在本国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游资引入增加了金融风险。而本国对外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则发展缓慢,投资收入逆差不断扩大,由此产生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四、结束语
尽管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给本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效应,但是由于诸多问题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造成了转轨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大局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资本项目的开放以及鼓励投资自由化的政策会导致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资本不足
俄罗斯已经出现了此类问题,转轨10余年来,由于国家监管不力,导致外流资金多达3000多亿美元,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二)缺乏全局性对外投资的总体规划
目前为止,转轨国家还没有制定大力支持对外投资的政策与规划,既没有重点扶持的对外投资的行业,也没有重点扶持的企业。对于国内企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海外发展合作也缺乏明确的政策措施。没有对外投资的指导原则和具体实施措施,使国内企业的跨境发展面临政策上的障碍和投资误区。
(三)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机构
跨国并购是“财力与智力的高级综合”,需要企业与金融机构、律师机构等服务机构的配合。投资银行可以为企业寻找目标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提供收购的参考性意见,并为企业的跨国并购提供融资帮助与建议。律师事务所可以向投资企业提供东道国政治和经济上的法律法规文件,参与企业投资谈判并帮助制定投资合同。但是,转轨国家的服务业发展落后,能提供此类服务的机构屈指可数。因此,制约了转轨国家的对外投资。
(四)缺乏管理跨国公司的人才
从资本市场上购并国外企业仅仅是企业海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对购并的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则是关系购并后企业经济效益的首要问题。国内应该派出不仅具有很高专业水平,而且精通外语、掌握当地的法律规范、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海外子公司的运转是极为重要的。而转轨国家的人才培养并没有未雨绸缪,所以在对外投资的同时,人才匮乏是跨国并购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五)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不具备
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是国防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衰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兴衰直接息息相关。不言而喻,国防高科技产业历来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自工业革命后,现代国防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和发展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无不重视本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充分证明了国防高科技产业对于赢得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在战后50多年的冷战时期更是史无前例地以国防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竞争基础全面展开了大国及国家集团竞争,极大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冷战后,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显现和加剧,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竞争力也因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国防高科技产业作为一国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高低与升降已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尽管各国军费开支普遍下降,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求建立本国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也是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新时期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模式,加强军工质量建设,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和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以期牢固地维护国家安全和提高其国际地位及影响力。
一、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首先是当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防高科技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凸现,各主要国家都把建设和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赢得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如,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主要竞争对手前苏联解体后,仍然继续加强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为继续保持先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采取了联合发展等多种途径,俄罗斯尽管国力衰落,仍投巨资于国防高科技产业,将其视为维护大国地位的最后一张王牌,周边不少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军费开支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加快了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军备建设。其次是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越来越难,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越来越加剧。目前能够全面进行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国家越来越集中,许多历史上的军工国家由于承受不了现代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巨额投资和缺乏足够的科技、工业和经济基础,都放弃了独立和全面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的道路。三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展,与国防高科技产业相关的技术与人才的扩散越来越广,保持国防高科技产业优势越来越不易,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因而使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格局更易发生变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然而,在当今国内外竞争力研究极为广泛的情况下,却鲜见对国防高科技产业这个人类社会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的竞争力研究,因而,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在现时代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安全、国防和军事态势,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既是国家安全、国防和军事战略推行的重要力量,也是国家制定安全、国防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目标。如果没有具有竞争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就不会有稳固的大国地位,就不会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强大的军队,其经济利益的拓展与国家安全的维护也就无法实现。正如亚当•斯密所言: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不仅仅是客观描述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要发现决定或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果关系。建立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初步框架,包含了竞争力概念的阐释、理论基础的描述和分析、指标体系和解释模型的建立、测算方法的建立、不同要素作用的分析,以及将这一理论框架应用于现实分析。因此,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研究开辟了研究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动力和潜力的新的视角。
国防高科技产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系统中的一部分,其竞争力的强弱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环境及国际环境对竞争力的形成和提高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政府的各项政策对竞争力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涉及到对许多领域的相关研究。但如果把决定或影响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的因果关系链一直往前推溯,几乎可以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一切方面,这将使无法确定竞争力研究对象的外延。所以,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因果关系比较清晰的领域。
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需要立足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利用系统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因果关系清晰的解释模型,从国防高科技产业产业发展现状和潜能,包括国防高科技产业产业运行和企业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以及国防高科技产业体制机制、产业政策等主观因素出发,通过国际比较,对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出系统、全面的反映和评价,以做到尽可能地客观正视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状况、优势和劣势及其存在原因。
二、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及说明
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竞争力定义。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定义竞争力,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分析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本文针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产业特点和竞争力的本质特点,力图给予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一个比较明确和易于进行深入、有效分析的定义。
一个国家的国防高科技产业,作为由众多研制生产军品的企业有机组成的产业来看,它要获得持续、健康、良性的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以较竞争对手更低的研制、生产和服务成本与更高质量和水平的军品与服务来取得更高的利润。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显现标志核心是研制生产出用户满意和采购的产品,也就是要得到市场的接受。如果实现不了市场销售,作为产业是无法发展的。用户采购、市场接受,说明产业能够运行和具有一定与对手相比较的竞争力,用户采购和市场接受程度比竞争对手大,说明产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竞争力。用户采购和市场接受,包含了研制、生产和服务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与服务的统一,成本高、质量低,自然用户采购和市场接受程度低,成本低、质量低或质量高、成本也高,都不易被用户采购和市场接受,因而也就难以继续运行和发展。因而,根据有关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竞争力的一般概念和特点,这里把一国或地区的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国或地区作为产业的国防高科技产业通过在全球市场上销售其军品而反映出的生产力,或者说,一国或地区所研制生产的军品所具有的开拓和占据世界市场并以此持续获得盈利的能力。很明确,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的主体是一国或地区作为产业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因此,这里所谈的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就是指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客观观测资料是相关国家或地区国防高科技产业的产品性能水平、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这是竞争力的最终实现指标,反映了国际竞争的实际结果,因而是国际竞争力强弱的最具显示性的检验标准。
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是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对象,组成国防高科技产业的有关企业是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的实体,所研制生产的产品是竞争的最终比较物。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力依赖于军品的竞争力、从事军工科研生产的企业的竞争力。国防高科技产业是否有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是否拥有竞争力强的核心军工产品,是否拥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竞争力较强的从事军工科研生产的企业。因而,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与军工企业的竞争力研究和军品的竞争力研究密不可分。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说到底是以产出竞争尤其是军品性能水平的竞争为最基本方式和最终表现的,即谁能以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符合国内外军品市场需求的产出(军品和服务),谁就能成为国际竞争的强者。军品,特别是武器装备,作为高科技含量高,往往代表时代最先进科技水平的一种高级产品,其研制生产过程往往涉及多个国家或地区参与的原材料提供、零部件制造、以及其他科研生产活动,从而使界定一种作为最终产品的军品的国籍发生困难,使国防高科技产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比较发生困难。如,若干个发达国家生产和提供某一军品的关键部件,而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将这些部件简单加工装配,如果以最终产品的原产地来界定这项军品的国籍,进而确定这个发展中国家在该军品和该产业中的国际竞争优势,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应当是,最核心技术的研制及其产品生产的国家才是有资格代表该产品和该产业的竞争优势国家。这就需要排定研制生产该产品的不同国家的国际分工位次。波特教授首先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方法可用来解剖不同国家的竞争优势所在及贡献大小。在这里,一国的竞争优势不是体现在最终产品上,而只是体现在某个科研生产经营环节的价值活动上。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中,创造价值较大的环节通常被称为“战略环节”。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运用价值链的方法比较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比较哪个国家在产业中具有某些特定环节的垄断优势,哪个国家抓住了产业中的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这些关键环节可以是垄断原材料、垄断优秀人才、垄断重要市场,特别是垄断若干关键生产技术。众多研究发现,在产业竞争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了具有垄断优势的战略环节,从而提供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有的国家占据的战略环节虽不具有垄断优势,但有寡占优势,也能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有的国家占据了因产品差异化所产生的不完全竞争优势的环节,从而也可以提供价值链上一定量的价值增加;有的国家只能凭借本国的某些比较优势参与价值链生产,也只能在占据一些价值链生产中的完全竞争环节,只能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通过价值链可以有效分析多国籍生产的行业竞争优势及其国籍排序,至少可以得出四种类型的竞争力排序:在该产业中最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垄断优势环节;在该产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占优势环节;在该产业中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在该产业中最缺乏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完全竞争环节。
总的看,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也是以产业在市场所具有的竞争能力为核心,是通过向市场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占有市场和获得利润的能力。一些国家的国防高科技产业有竞争力,都会体现在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可见,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指的也是其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所反映出的生产率。也就是说,军品生产效率和市场销售是检验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准。那么,能以数量形式来测定不同国家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指标显然主要是其军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或盈利率。
虽然国防高科技产业市场特殊性很大,但随着国防高科技产业内涵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市场化越来越强。目前,除了核武器和一些大规模杀伤武器,绝大多数的常规武器在国际市场都是基本自由流通的,除了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进口所需的武器,因而,整个看来,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内外市场化程度近年来已经发展得相当高,正如国外一些学者所讲,国防高科技产业正在返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自由市场形式。关于当代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化特点,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近年来已做了较多的研究。 CIA认为,冷战后,世界国防高科技产业发生了明显的商业性变化,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国家,军事技术扩散(不仅是通过装备的扩散,而主要是通过技术人员的扩散)越来越容易和迅速,国防高科技产业基础日趋商业化,民用技术转军用日益重要。据CIA对占世界军费开支95%的47个国家的统计,从1991年到1997年,有14个国家采取了武器装备来源更加多元化的战略,即武器进口占装备费比例增加;只有4个国家采取了更加国产化的战略;1997年,47个国家中有30个国家的装备进口占到装备费的25%以上,说明扩散的趋势明显;有11个国家通过增加出口使国防高科技产业更加商业化,即武器出口占国防高科技产业收入的比例增大;而只有6个国家出口减少、商业化减弱;1997年,有4个国家显示出高度的多元化和商业化,即进口所需要的,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而且随着扩散的继续,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向这个方向发展;即使象法国、俄罗斯、美国这样的传统出口大国也在开始增加进口;只有中国、智利、叙利亚是最明显的要发展自己的国防高科技产业。总的看,大多数国家进出口都在增加,国防高科技产业更多地是在国际市场竞争。
CIA设计了武器进口占装备费的比例为装备多元化指数,武器出口占国防高科技产业收入的比例为国防工业商业化指数。从1991年到1997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有18个国家的位置未变,29个国家位置发生变化,高达60%的国家发生变化充分说明全球范围武器装备的高度流动性和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化。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与通常常说的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是两个不同但有密切关系的概念。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是目前达到的静态水平,主要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类别结构、规模能力、技术水平等总量指标。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除考虑到国防高科技产业目前达到的水平外,还要考虑未来发展潜力,即动态地反映实力的变化趋势。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不仅包括实力,还包括实现实力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以及长期持续发展的内在的成长能力。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既是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基础和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竞争力提高和发挥的原因和必要条件。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是增强国防高科技产业实力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弱小国家增强实力并赶超强国的最有效手段,是决定实力变化的主导力量。国防高科技产业有竞争力,没实力也会变得有实力;国防高科技产业缺乏竞争力,有实力,也会变得无实力。
三、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与一般产业竞争力的异同
国防高科技产业是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业的特殊产业,确定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目标,必须与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相一致,不能直接套用已有的现成的模型和研究成果,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同时,国防高科技产业又是国家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一部分,又不能偏离普遍的竞争力概念和理论。
作为一项产业,国防高科技产业与其它一般民用产业有共同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与其它一般民用产业竞争力也有共同点。产业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力概念,在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概念中应该都有反映,但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不象一般产业的竞争力那样,以市场占有率和盈利为唯一目标、第一目标或主要目标。每个建立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家,其第一和根本的目的都是能够自主研制生产本国军队所需的,特别是较竞争对手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本国的国防服务,其次的目标才是考虑经济上的可承受性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和赢利。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也不象一般产业的竞争那样,以成本与价格为主要竞争要素,而是以技术水平和质量为主要竞争要素。
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特别体现在技术优势的竞争、资本实力的竞争和国际化科研生产组织的竞争。这主要是因为:军品的技术密集度很高,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强大的研究开发基础,需要在设计、工艺、生产技术上不断创新,而且即便是已经投产的产品,技术诀窍的掌握也是使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优势是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同时,军品是资金密集型的,产品开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很巨大,因此,资本实力也是竞争取胜的重要因素。另外,军品技术复杂,需要许多配套行业和相关技术的相应发展。要在全球领先,必须以领先世界的相关行业为依托。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工业都至多只能在一部分行业中领先,而不可能在所有相关行业都领先。因此,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在世界范围内筹划和组织科研生产。在军工领域,近年来国家间的战略联盟特别明显,这不仅提高了共同的竞争优势,还通过共担风险、分摊费用,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上的合理性。因此,能够成功地组织国际化科研生产体系是赢得竞争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是力图客观地衡量一国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有实力和未来实力,通过建立有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国际比较,从而对自身的现实状态、存在问题和国际地位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判断,并作为国家安全、国防、军事战略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决策与管理的重要依据。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与解释的基本思路是:从国防高科技产业的产品——军品的性能水平与投入成本的最佳匹配所反映出来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具体情况并易于进行深入的国际比较研究的分析范式。这里,军品的性能水平与投入成本的最佳匹配并不一定是性能水平与投入成本之比的最大化,如即使成本很低,但性能水平也不高,虽然效费比最大,但也可能没有市场,因而也谈不上竞争力,这是军品的对抗性,即如果性能水平过低等于无用的特点所决定的。另外,市场占有率也按通常的假使,是与盈利水平成正比的。
有关国防高科技产业状况的评价指标很多,但最常用的几个总体评价指标一般包括:规模、结构、水平、效益,通常标准都是规模合理适中,与国家国防、军事战略匹配,与国际市场需求匹配;结构合理,满足国家国防、军事战略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资源的消耗和占用降低到最低限度;水平先进,主要依靠自主科研生产,并掌握了尖端技术;效益高,满足国家国防、军事战略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出与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比最大。就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来看,根据已有的有关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的研究,结合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特点,可以将评价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可能指标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三大方面总结如下:
1、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的评价指标
反映一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最简单的实现指标是国产军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例如,国产军品销售额占国内军品采购总额的比重、军品出口额占世界军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在军品主要进口国市场上从一国进口的军品占该进口国军品进口总额的比重。这类指标的意义表明了在市场竞争中,各国军品所占据的“势力范围”。在市场份额为获得利润创造了条件的前提下,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盈利情况的统计资料远不如关于军品市场份额的统计资料容易获得和准确可靠,通常假定所获利润与市场占有率成正相关关系,因而以分析市场占有率为主来判断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强弱。
2、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的评价指标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归根结底取决于一国的科技、工业、经济实力和政府的财政实力,发展国防高科技产业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是与国家的科技、工业、经济实力和政府的财政实力直接相关的。因而,用一些突出反映国家科技、工业、经济实力和政府财政实力的指标是可以较客观地评价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的。
3、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环境的评价指标
国防高科技产业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运行和发展的,而且政府的支持程度是环境优劣的最重要标志。政府支持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政府的装备费开支一般说来无疑是最能表现政府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支持意志,用此类指标也是最能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环境优劣。
以上这些指标只是从一般意义上对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具体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以免得出不符实际的结论。而且以上这些因素并非彼此完全分割独立,而是相互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到其他因素的状态,有时有的因素基本能代替其他因素。竞争力正是这些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而不是机械地简单相加。以上各个指标可从不同方面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出一定的有用结论。但在现实中往往不一定需要使用所有这些指标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而且这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比较大,因而需要选择一些最重要的指标来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进行一些客观的衡量,特别是考虑到现实中各种指标来源的可行性,对指标的选择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首先,在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三类指标中,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的指标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已经实现了的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是直接可以为需求服务的,而竞争潜力再大,也是未实现的竞争力,竞争环境脱离了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也只能是一个几乎无用的环境。而在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的指标中,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它较全面地反映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现有的总体的竞争实力。在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指标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比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更能反映竞争力问题,因为国内市场往往会因为国家保护而使竞争更为有利于本国国防高科技产业,一般来说,本国能够生产的军品即使成本较大也很少会到国外去买,而国际市场尽管也有许多不合理因素,但毕竟竞争更为激烈和公平,也更能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本质,所以一般来说,其他产业都是在国际市场上比较竞争力的,国防高科技产业虽有其主要为本国服务的特殊性,但在衡量竞争力方面,还是选取国际市场表现比国内市场表现更为有说服力,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与国内市场的竞争优势也是一致的。在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里,出口值指标是最重要的,因为产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盈利才能持续下去的;其次,主要军品出口件数占世界主要军品出口件数的比重往往可以说明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出口质量,作为出口值指标的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到进口因素,可比净出口指数(NTB)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一般比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更能说明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其他一些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尽管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但都没有以上指标更为直接和更具可比性。另外,一国军工企业进入世界军工企业100强的数量指标也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评价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家总体实力的重要指标是最能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所需的科技、工业、经济基础的,因而也是反映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可作为补充,其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上述两个指标替代,而且各国的政府开支内容往往区别较大,因而用政府财政支出和人均政府财政支出指标不如与GDP与人均GDP更能反映国家实力和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潜力。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环境的评价指标中,装备费(军费)开支指标是衡量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环境优劣的一个基本指标,但装备费(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指标比装备费(军费)开支指标和装备费(军费)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都更能反映政府创造国防高科技产业环境的意志,因而是反映竞争环境的最重要指标。其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上述两个指标替代,或者反映竞争环境不如上述两个指标更为直接和具有可比性。
有了以上这些评价指标,就可以用各个指标分别从不同方面对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比较,从而得出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在不同角度的认识和结论。还可以在这些指标基础上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从而得到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评价和比较的一个总体概念。这牵涉到一个指标合成为一个数学模型或公式的问题。这里提出一个初步的思路。即有总体模型: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 f(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 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环境)
在竞争实力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出口值代表的国际市场占有率(E)和以国产国内消费值代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D),由于如前所述,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竞争的代表性和国防高科技产业主要是为本国市场服务的特点,再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对各指标进行算术平均的做法,这里也对国内外两个市场指标的标准化指数进行相加平均后作为竞争实力的指数,主要军品出口件数指标(Q)和净出口指数(NTB)、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及一国军工企业进入世界军工企业100强的数量指标(C)可作为竞争实力的前缀调整系数,即:
竞争实力指数 = KNTB•CA•RCA•Q•C(军品出口值指数 + 国产军品国内消费值指数)
在竞争潜力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P)可作为竞争潜力的前缀调整系数,即:
竞争潜力指数 = K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在竞争环境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装备费(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ME/GE)指标,装备费(军费)开支(ME)指标可作为竞争环境的前缀调整系数,即:
竞争环境指数 = K装备费(军费)开支 装备费(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指数
关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三者的关系,由于竞争实力是已实现的竞争力量,也是竞争潜力得以发挥的基础和竞争环境得以影响的主体,竞争潜力不同对竞争实力有不同的放大作用,而竞争环境则对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都有放大或缩小作用,即竞争环境好,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一般会更大,竞争环境不好,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一般会缩小,因而三者在合成中的关系应当是既有相加和又有相乘积的关系;这样,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可表述为:
GCI = KNTB•CA•RCA•Q•C(IE + ID)X (1+KGDPP• IGDP/100)X KME•(1+ IME/CGE)
这里,GCI 是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KNTB•CA•RCA•Q•C是竞争实力的调整系数,IE 是国防高科技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ID是国防高科技产业产品国内消费指数,KGDPP是竞争潜力的调整系数, I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指数,KME是竞争环境的调整系数,IME/CGE 是装备费(军费)开支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指标。所谓指数即是相对于最大值的各国相对数值,如国际市场占有率以最大的美国指数值为100,则其他国家相对于美国的数值即是其指数值;所谓KNTB•CA•RCA•Q•C(IE + ID)X (1+KGDPP• IGDP/100)表述是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潜力是在竞争实力的基础上得以发挥的,竞争潜力指数越大,意味着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的放大作用越强,因而有乘积关系,但这个放大作用是在竞争实力基础上放大的,因而有(1+放大率)的关系;IGDP的最大值一般设为100,因而以IGDP/100作为相对于IGDP最大值国家的放大作用该评价国竞争潜力的放大作用;KME•(1+ IME/CGE)的表述及与KNTB•CA•RCA•Q•C(IE + ID)X (1+KGDPP• IGDP/100)的关系也是同样道理,由于ME/CGE本身即是一个百分比数值,因而这里不再除以100。
由于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实力指数反映了当前的竞争态势和各自的地位,同时也是竞争潜力和竞争环境指数形成的基础,因而非常重要,这里把其定义为“国防高科技产业当前竞争力指数”(the Current Competitiveness Index, CCI)。而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在当前竞争态势和地位的基础上反映了未来可能的竞争态势和地位,更具有前瞻性,这里把其定义为“国防高科技产业增长竞争力指数”(the Growth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运用这两个竞争力指数即可对国防高科技产业的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五、各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
根据前述的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指数计算模型,为便于计算,将调整系数省略,只考虑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来对竞争力进行综合评定。根据美国国务院和瑞典SIPRI对1999年的有关统计数据,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各国和地区的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指数排名。
可以看出: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极强,其分值是第二名的俄罗斯的6倍多;紧跟其后的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五国分值相差不大,但比之后的国家又要拉开明显距离;之后的意大利、乌克兰、印度也是分值相差不大,但比之后的国家又要拉开明显距离;这样就形成了国防高科技产业“一霸多强”的格局,一霸是美国,多强主要包括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五国,意大利、乌克兰、印度国可算为次强国。之后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则没有太大的差距。据统计,美国的装备R&D开支和采购费分别是欧洲的4倍和2.5倍 ,说明美国竞争力处于一种绝对优势的地位。
处于高度竞争力的国家组中,几乎全是发达国家,说明国防高科技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发达程度的紧密相关,而唯一例外的俄罗斯主要是“吃老本”,靠以前积累的基础在发展。在较高竞争力国家中,分三种情况,意大利属发达国家,乌克兰与俄罗斯一样是主要靠以前的基础在发展,而印度进入此组,说明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国家规模的紧密关系;在中等竞争力国家中,除了几个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入的较多,其中有3家是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另外的巴西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伊朗、朝鲜、土耳其则都属于安全环境严峻而十分重视国防高科技产业的国家,这也说明国防高科技产业发展与国家安全环境和政府重视的紧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