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王昌龄的资料

王昌龄的资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王昌龄的资料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第1篇

一、相信学生,引路“自学”

笔者在组织学习粤教版必修3《唐诗五首》中的《从军行》(其四)时,给学生补充《从军行》七首中的其他六首,提前一周时间做了如下“自主学习”指引:

(1)借助资料,了解王昌龄的经历和作品。

【展示交流方式】课堂分享王昌龄的经历和作品,在笔记本上进行补充、整理。

“作者简介”这一通常由老师通过板书(ppt)将重点内容展示给学生、学生进行记录的环节,变成了学生主动翻阅资料,搜索、积累、辨析、重组知识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知识在脑海中就更牢固了。再加上课堂的展示,学生的求胜意识被激活,自主学习自然变得主动。

(2)找出王昌龄的七首《从军行》中的典型意象,归纳到“积累本”上,并总结边塞诗意象特点。

【展示交流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将归纳的意象展示到班级作业展示栏内,老师打分、点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补充到自己的作业本上。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诗歌中什么是“意象”及其作用有了基本认识。所以,积累意象这一学习任务并不难,但是,让学生总结“意象”特点则是一个小小的“难”点。

(3)自主、合作鉴赏《从军行》七首,为每首诗写150-200字鉴赏(意象、意境、手法、情感)。

【展示交流方式】小组推荐优秀鉴赏作品在作业展示栏展出;每个小组挑选一首进行深入鉴赏,并在课堂进行分享、交流。

二、巧设“挑战”,训练思维

我们可以借助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欲和探索欲、促使其在“思考”“质疑”和“解疑”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问题驱动法”是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个教学方法,设置的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脚手架”,架子要搭稳,搭得科学,学生才能顺着“架子”不断往上爬。所以,问题的设置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粤教版必修3的议论性散文《窗》,网上可参考的众多教学设计主要是如下设问: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窗?

(2)那体现作者观点感悟的句子有?

(3)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比喻?

(4)“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追求”和“享受”有什么不同意义?

(5)为什么说“门是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6)你怎么理解作者所说的“关窗和闭眼的连带关系”?

这六个问题切中了文本重点,但“架子”搭得太细,没有给学生留下自我探究的空间,问题的解决也往往是教师代办,学生甚少参与真正的思维活动。

我们将以上六个问题简化为三个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1)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论述窗?

(2)文中有哪些体现作者观点感悟的句子?请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解。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第2篇

诗歌语言的鉴赏是《考试说明》规定的必考内容,《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总体规定如下: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纵观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绝大部分诗歌鉴赏试题或间接涉及到语言方面的考查,题型大致如下:

1 鉴赏诗歌中的重点字词(炼字、诗眼),如2006年湖北卷;

2 分析诗歌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如2006年天津卷;

3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如2007年浙江卷。

[技法点拨]

解答诗歌语言鉴赏题,可结合以下七个方面,寻求答题突破口:

1 结合背景和人物

古代诗歌所吟咏的常常是诗人自身,因此诗歌关涉的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的思想、身世经历,往往是答案之所在,诗中的重点字词句常常是诗人感情凝聚的地方。例如2006年辽宁卷第16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夔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解析:

此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鉴赏,解答此题,必须关注注释所提供的背景资料,结合苏轼坎坷的仕途经历以及乐观旷达的胸襟,才能赏析出“铿然”一词的深层含义,参考答案为:“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 结合艺术手法

诗歌语言的表达常常和手法紧密关联,手法是表达的手段,通过分析手法,能够达到鉴赏语言的目的。例如2006年广东卷第13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

[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品析语言的能力。对“带”字的分析,首先要结合修辞手法的应用,从诗文中能够看出是拟人;其次才是诗意、表达效果的表述。参考答案为:“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3 结合语言的语法功能

双声词、叠韵词和重叠词是汉语言的一种独特的语言结构形式,在语言表达中有着奇妙的语法功能,古典诗歌中使用这些词,能增强诗歌的文字美和韵律美,强化表达效果。例如2007年天津卷第16题: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①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解析:

此题涉及到叠音词的考查,解答时要考虑到叠音词的独特的语法功能(表达效果)。参考答案为: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

4 结合诗歌语境

字词句的表达有一定的语境,理解字词句要结合其所处的语境,关注前后文。例如2007年全国卷Ⅱ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解析:

此题考查炼字,对诗歌关键字词的提炼首先要考虑动词和形容词,故很容易判断出是“明”和“出”;然后分析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首先要考虑“新晴”这一天气背景,其次是河水、群山这些物象在雨后阳光下所呈现的景象。结合诗中这些环境因素,参考答案为: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5 结合诗歌的主旨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诗歌的统帅,字词句的分析理解必须在诗歌的主题思想的涵盖下进行。例如2006年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

本曲的主题是:作者由历史的兴衰、朝代的更替而生发出世事沧桑、繁华如梦的感慨,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思想。“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是作者对世态炎凉的厌倦,由此产生出归隐山林,诗酒自娱的想法,结合这一主题,参考答案为:“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

6 结合情感态度

古典诗歌中一些关键字词往往是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之所在,鉴赏这样的词语,就是品味其深藏的隋感、蕴含的观点态度以及形象生动的表达效果。例如2008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解析:

评价诗歌的情感态度,既要紧扣诗歌本身,从文本出发;又要知人论世,联系作者思想经历及时代背景。参考答案为: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王昌龄诗是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7 结合作家作品风格

一个成名的作家其作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辛的激昂豪放,清照的凄婉缠绵等等。诗歌因内容也有婉约、豪放,平淡、绚丽,通俗、含蓄等之分。在分析诗歌语言特色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诗人、作品固有的语言风格,例如2007年浙江卷第16题:

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喜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第3篇

1.朝代

2010年的18套试卷和2008、2009年一样都共选用了19首诗歌,其中唐代作品5首,宋代作品9首,元代作品1首,清代作品1首,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1首。与近三年高考试题比较,唐宋两代作品再次成为命题者的重点。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唐宋两代分别有代表一代文学成就的诗和词,唐诗、宋词的成就在诗歌文学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其次唐宋两代是一个各种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国家不幸诗家幸,大量的优秀的诗人出现,从而创造出大量优秀的诗歌。2010年所选诗歌朝代的涉及范围变得更广了。2009年唐代以前的作品未能进入命题者的视野,而2010年范围明显比以前扩大了,命题范围涉及到7个朝代,唐以前的作品也进入了命题者的视野(共有3首,分别为三国魏作品1首,南朝梁作品1首,南朝陈作品1首,)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因为其符合试题范围广,类型多样化特点。

2.审视作者

18套试卷涉及诗人18位(宋代陈与义两次入选)。本年度改变了以往著名作者较少的情况,学生耳熟能详的知名诗人增多,如三国魏阮籍;唐代李白、王昌龄、杜甫;宋代的欧阳修、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王安石等。跟以往一样,命题者虽选用这些知名诗人,但其作品入选的并不是他们的知名作品。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避免和各地的辅导复习资料撞车,另一方面减少注释,降低了对诗歌主题内容的理解难度。同时仍然延续了以往对“二线诗人”的选录,如唐代的司空曙、雍陶;宋代的郭祥正、陈与义等。

3.体裁

19首诗歌中诗歌中,诗作13首,其中五律6首,七绝6首,五古1首;词曲6首,其中小令5首,元曲1首。以往七绝和小令为命题者首选题料,这两种体裁独占鳌头已经好多年了,今年又增添了一个比重很大的新成员――五律,五绝和元曲则长期备受冷落。特别是五绝,今年在占绝大比例的诗中,连一席之地都没有。这是因为五绝内容相对简略,缺乏深刻的内容含量。相比七绝和小令则更受命题者的亲睐,就连文化大省江苏2009年选了词中长调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昙花一现,今年仍就选了七绝王昌龄的《送魏二》。

4.观察题型

18套试卷中多数以直接采用简答题作为考查的基本形式,只有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采用了填空题考查形式)三套试卷采用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考查方式。总的来说跟以往一样以单篇鉴赏为主流,比较鉴赏题型2009年仅见于湖南卷,而今年仅见于天津卷;另外延续了去年的“多元解读”题型的登场,好几套试卷出现了探究性答题模式,答案不再是唯一,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定答案。说明“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这种题型的大量涌现,符合诗歌教学的多元化,符合高考重在考查学生解读能力的要求,必定会赢得社会喝彩。

5.考点

2010年高考试卷中,除了北京卷、上海卷、福建卷三套试卷中选择题不好具体纳入考点外,笔者统计18套试卷34道诗歌鉴赏主观题中,涉及“形象”的3题;涉及“语言”的4题;涉及“表达技巧”的12题;涉及“思想内容”的10题;涉及“观点态度”的5题。当然这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因为试题蕴涵的考点往往是互相联系,互相交叉的,很难给它一个确定的界定。但是从这粗略的统计不难看出,跟以往一样,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考查是命题者首先考虑的考查模式(粗略统计2009年涉及“表达技巧”11道,涉及“思想内容”12道),而且表达技巧体型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这是因为这一考点符合新课程下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甚至是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技巧来达到内容表述的目的。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第4篇

1.本节课是古诗教学,创设意象、营造意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开始就注意诗意氛围的营造,通过声情并茂的读,激发学生对诗的感觉、回味,将学生带入诗的王国,为下一环节的用诗诠释诗奠定了基础。

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苍凉意境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利用品读字词,想象画面,音乐激情等方法,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得到了初步领略。

2.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面对这样的生活,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有些学生悲伤忧郁,思量回家,而更多的学生想到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豪情壮志。教师随机引导:孩子们,仗要打赢,我们更希望我们的战士能平安回来,这是谁的心声?从而引出亲人的思念和深情呼唤,使全诗内涵更深,更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使后两句的学习水到渠成。

王昌龄的资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菅家文草》 口语词 双音化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75-02

所谓口语词,主要指流行于民间,人们日常生活所常用,具有通俗易懂、简洁亲切、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词语。日本学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指出,唐代口语资料主要有7个来源,即敦煌之部、小说之部、笔记之部、史书之部、唐诗之部、私典之部、域外之部。唐诗是我们研究唐代口语不可或缺的资料,域外汉籍也是研究口语的重要资料。在日本汉诗文中,《菅家文集》是研究唐代口语在域外传播的珍稀语料。通过调查发现,《菅家文集》蕴含着大量的唐代口语词汇,仅松尾良树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一文中就列举了近百个口语词,如:阿娘、阿爷、一向、一种、一般、纵教、纵使、商量、触事、呵呵、衙头、何似、软脚、年纪等等。松尾良树对《菅家文集》的有关词汇进行了初步整理,尚未进行源流考辨。同时,也有许多遗漏,如三五、七八、七条、恼杀、此间、当时、向前、向后、街头、多许、夜来、晚来、厮儿等。本文选择以下诸词略作考述,以展示唐代口语词汇在日本的传播轨迹。

“夜来”“晚来”:蒋绍愚先生在《唐诗语言研究》中指出,《春晓》中的“夜来”是口语词,“夜来”的“来”是词尾,可以放在名词、形容词后面,构成表示时间的词语。《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也收录了“夜来”,列举有两个义项,昨夜和夜间。《汉语大词典》中的“夜来”有四个义项:一是入夜。例子是杜甫《遣怀》诗:“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二是夜间;昨夜。例子是孟浩然 《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是昨天。宋代贺铸《浣溪沙》词:“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四是魏文帝爱妾薛灵芸的别名。

据调查显示,“夜来”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鲍照《夜听妓诗》:“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唐代承其用,张说《岳阳早霁南楼》:“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夜来”在唐诗中出现频率较高,仅在白居易诗中就出现了12次,是一个流传比较广的口语词。在《菅家文草》中,“夜来”出现3处,主要表示夜间、夜里的意思。

《践别同门故人各着绯出宰》:悔不当时千万谢,应烦别后夜来梦。

《伤巨三郎,寄北堂诸好事》:偷谥贞文为汝诔,夜来窥得巨门星。

《九日侍宴,同赋仙谭菊。各分一字,应制》:夜来月照光明见,晓后风凉香气起。

“晚来”一词《汉语大词典》亦有收录,意思是傍晚,入夜,所举用例为杜甫《题郑县亭子》诗:“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其实,“晚来”早见于初唐李百药《雨后》:“晚来风景丽,晴初物色华。薄云向空尽,轻虹逐望斜。”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在《白居易全集》中,该词更是频频出现,而在《菅家文集》中亦有两处出现:

《相府文亭,始读世说新书。聊命春酒,同赋雨洗杏坛花。应教一首》:“晚来春酒终无算,花色人颜醉一般。”

《叙意一百韵》:“红轮晴后转,翠幕晚来褰。遇境虚生白,游谈时入玄”。

“晚来”“夜来”都是口语词,“来”字虚化,没有实际意义。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指出:“‘来’的含义都虚化了,其主要作用是构成双音节时间词”。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趋势。王力《汉语史稿》:“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一)连绵词;(二)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来”作为时间名词后缀,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春来”“秋来”“夏来”“近来”等词。同时,在《菅家文集》中,“来” 还有动态助词的功用,如“添来”“饮来”“归来”“往来”“分来”“怀来”“适来”,又有用作形容词词缀的“新来”“怪来”等。

“厮儿”“厨儿”:“厮儿”,在《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两个义项,其一:轻蔑的称呼,犹言小子。例子是宋代吕居仁《轩渠录》:“大琮迟疑不能下笔,婶笑云:‘原来这厮儿也不识字,’闻者哂之。”其二:小男孩。例子是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一本楔子:“又有个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唤做欢郎。”江蓝生先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收录了“厮儿”:“对奴仆的称呼。”举例《变文集》卷三中《燕子赋》:“如今会遭夜莽赤推,总是者黑厮儿作祖。”以及卷二《庐山远公话》:“此个厮儿,要多小来钱卖?”《唐五代语言词典》还收录了“小厮儿”:“小孩”,举例《变文集》卷一《张义潮变文》:“莫怪小男女哆语,童谣歌出在小厮儿。”《汉语大词典》的义项缺失并且例子较晚。王季思对《西厢记》中的“厮儿”校注:“元人称男孩曰厮儿”。厮儿不是元代才有的对男孩的称呼,唐代就有,并且“厮儿”是对奴仆的称呼这个义项在《菅家文草》中得到了证实。

在《菅家文集》中,“厮儿”一词出现了两次:

《依病闲居,聊述所怀,奉寄大学士》:厮儿闷见鱼生釜,门客笑归雀触罗。身未衰微心且健,医治有验复如何。

《叙意一百韵》:鱼观生釜,蛙咒聒阶砖。野竖供蔬菜,厮儿作薄。

“厮儿作薄”。“”是粥,作稀粥的是“厮儿”,也就是奴仆。“门客”与“厮儿”对仗,“门客”是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厮儿”相应的也就是为主人服务的奴仆。《唐五代语言词典》的举例都是敦煌变文,在唐诗中并没有发现“厮儿”的用例,《菅家文集》的例子丰富了诗歌语言中口语词的用例。

提及“厮儿”的,还有唐代《寒山子诗集》序:“州曰:‘苍天,苍天!’山曰:‘这厮儿宛有大人之作。”’“厮儿”一词发展到后来,还有了“假厮儿”“秃厮儿”。“假厮儿”出现在金代,海陵时宫中扮男装的女性,称假厮儿。《金史•后妃传上•昭妃阿里虎等诸嬖》:“凡诸妃位皆以侍女服男子衣冠,号‘假厮儿’”。“秃厮儿”在《中原音韵》中提及,释义为小沙门,也就是小和尚,小沙弥。

《菅家后草》中还出现了“厨儿”一词:

《雨夜》:架上湿衣裳,箧中损书简。况复厨儿诉,灶头爨烟断。

“厨儿”也就是厨师。《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厨儿”,《唐五代语言词典》《全唐诗语词通释》等词典也未收录。《全唐诗》中没有出现“厨儿”。检索汉语语料,也未见有“厨儿”一词,只有“厨下儿”的用例,如《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菅原道真生活的时代相当于晚唐,“厨儿”一词有可能是日本词语。查阅《日本国语大辞典》也并未收录此词。在《菅家文集》中仅出现了一次,也许是菅原道真模仿“儿”缀而创造的新词吧。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指出:“词尾‘儿’是从唐代开始产生的。”“又比如‘牧儿’‘庐儿’‘侍儿’‘歌儿’‘僮儿’等,其中的‘儿’虽不直接用作本义,但却表示一类人,因此不能认为是后缀。”《菅家文集》中出现的“厮儿”和“厨儿”是词汇双音化发展的结果。在《菅家文集》中还出现了“莺儿”“黄雀儿”等后缀语素。在《全唐诗》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儿”词,用于鸟兽虫类后面,如青雀儿、青鸟儿、黄莺儿、白鹭儿、鹿儿等。

“几许”“多许”: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三:“许,估计数量之词”。“少许、多许、一许,皆估计数量之辞。无事诠释。其习见着则为几许”。松尾良树在《日本书纪和唐代口语》中把“几许”视为数量疑问词,同时把“几许”与“几多”归为唐代口语词。他指出:白居易的诗歌中“几许”出现了16次,“几多”出现了11次,两者都是数量疑问词。

“几许”也就是多少,若干,早见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陶渊明《杂诗•其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南朝民歌《读曲歌》:“逋发不可料,憔悴为谁睹。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缓几许。”谢《赠王主簿诗》:“含笑解罗襦。余曲讵几许”。“几许”按照出现的时间来说是汉代的口语词,不应该是唐代口语词。但是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收录了“几许”,江蓝生《唐五代语言词典》中亦收录此词。

在《菅家文草》中“几许”出现的次数不多,只有一例:

《晚春,同门会饮,庭上残华》:荣枯物我自应知,春晚残花几许枝。人有同门芳意笃,鸟无比翼暮栖移。

“几许”在《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有八十余次。因其在唐代诗歌中大量使用,所以认为是唐代词语。白居易诗歌中出现“几许”多达10次。

“多许”:犹众多。《汉语大词典》的例子是宋代王《唐语林•赏誉》:“上林多许树,不借一枝栖。”其实,“多许”一词早见于唐代,应该属于唐代的口语词。白居易《自题》:“功名宿昔人多许,宠辱斯须自不知。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未量移。”在唐代《佛本行集经》中,也多次出现“多许”一词。例如:“我今独自不能淹消食多许金,即便携将五百钱,直还向兵将婆罗门边。”(卷40)“若不能办多许钱物。则汝自然不离家居。”(卷45)“集聚多许阎浮檀金。造作女形。”(卷47)《菅家文草》中出现了一例“多许”:

《早春侍内宴,同赋无物不逢春,应制》:诗臣胆露言行乐,女妓妆成舞步虚。侍宴虽知多许事,一年一日忝仙居。

“多许”在唐诗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仅在白居易诗歌中发现一例,所以《菅家文集》中的“多许”是较珍贵的例证。“多许”与“许多”两者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众多。“许多”较“多许”出现的时间早,例子也多。《寒山诗集》:“如许多宝贝,海中乘坏舸。前头失却桅,后头又无柁。”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绕殿流莺凡几树,当蹊乱蝶许多丛。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 常非月《咏谈容娘》:“不知心大小,容得许多怜?”“许多”与“多许”都是唐代口语词,但是在《菅家文草》的诗文中只使用了“多许”,没有“许多”的用例。

《菅家文集》作者菅原道真明显受到白居易的重要影响,口语词使用较多。《菅家文集》中还有大量的口语词,正如松尾良树先生在《平安朝汉文学和唐代口语词》中所阐述:动词+助字是口语用法的特征。动词+助字所构成的词语在《菅家文集》和白居易诗歌中的例子较多,例如:《菅家文集》中“破却、忘却、谢却、厌却”,白居易诗歌中有“减却、除却、忘却、失却、抛却”。《菅家文集》有“恼杀、恨杀、笑杀”,白居易诗歌中有“笑杀、爱杀、消杀、愁杀、欺杀、恼杀、悔煞、思杀、忍杀、热杀”。王云路在《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提及了“取”字作词缀,并指出“取”在双音节动词中含义逐渐虚化,处于附属地位,其作用主要是使动词双音化。《菅家文集》中有“算取、闻取、咏取、分取、结取、看取”,白居易诗歌中有:“听取、记取、收取、看取、留取、聊取、换取、买取、想取、闷取、巡取、忍取”。菅原道真学习并模仿白居易,从这些词语中可以显现出来。附加式的双音化在诗歌语言中发展较快,《菅家文集》中“来”“杀”“却”“取”等例子丰富了口语词语料,并且展示了汉语在域外传播的部分面貌。

【参考文献】

[1]川口久雄校注本.菅家文集.岩波书店,1966.

[2]江蓝生,曹广顺.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4]松尾良树.日本书纪与唐代口语.和汉比较文学,1987年,第3期.

[5]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6]魏耕原.全唐诗语词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更多

昌潍师专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昌潍师范专科学校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昌航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