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醉瓮亭记

醉瓮亭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醉瓮亭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醉瓮亭记范文第1篇

醉瓮亭记范文第2篇

一、美在景有层次

作者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鸟瞰全景,进而聚焦缩小视野,突出“蔚然而深秀”的狼牙山。再往下,视野推前,镜头由俯到仰,沿山路而上,直至推出两峰之间的“酿泉”。最后又是一个“峰回路转”,镜头搜视到“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是仰摄的特写镜头。作者就这样,用五层笔墨层层渲染,步步进逼,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俯到仰,从面到点,使得中心景物醉翁亭,五层景致,情景叠出,别有天地。

二、美在山水相映

作者以醉翁亭为主景,侧及远近,左右的山、泉、林,描画出一幅幽美的写意山水画。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风光秀丽,迤逦连绵,青翠欲滴。重峦叠翠的群山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纡徐,则有“翼然临于泉上。”这山泉赖于群山的映衬,愈益显得清朗,而亭又偏要居于泉上,更添情趣雅致。这样,无山,酿泉不美;无泉,青山孤峙;无亭,山泉失色;有亭,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使得这幅以亭子为中心的山水画,物物相谐,辉映生色,呈现出诗一般的意境。

三、美在朝暮变化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这里,作者根据山间朝暮不同的气氛,不同的色调,传神地写出朝暮的景致。早晨,呈宁静安谧之状,清新宜人之息,傍晚,又生昏暗模糊之象,薄暮朦胧之气。就这样,作者以敏锐的目光,细腻的笔触,发现并描写出山间朝暮的相异之境界。

四、美在四季变换

作者以醉翁亭为描画中心,不仅写出早晚的景象,而且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山间四季的景物变化。“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用高度精炼简洁的语言,描画出山间带有季节特征的四季风光。你看,芳草萋萋,幽香扑鼻是春光,林木挺拔,叶茂枝繁是夏景,风声萧瑟,严霜铺地是秋色,水瘦山寒,溪石暴露是冬景。作者笔下的四季景物,各有特点,各具境界,变化有致,无时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四季景色相互映衬,春光如海映衬萧杀秋色,夏日繁阴映衬,冬景寒冽,相映成趣。

五、美在动静对比

醉瓮亭记范文第3篇

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必须对自主课堂教学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首先,自主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变换课堂教学形式,反对教师独占课堂,提倡师生换位,让语文课堂的某些部分甚至整堂课完全由学生来掌控,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尽一切可能让学生走上前台,在前台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其次,自主课堂教学倡导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扩读。扩读包括作者介绍、背景情况、评论文章等。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为丰富自主课堂教学,可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适当合理的改编。改编的实质就是两种文体的互换,它既是一种语文能力,又是一种语文活动。

基于自主课堂教学的这三点认识,我将《醉翁亭记》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二种形式。

一.“我画、我评、我探究”展示课

全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理——理清字词;编——诵读课文;画——展开想象,任选几个景物,画成风景画;评——对照原文评价画的得失,体验文章语言的优美;探——探究思想。其中“理”“诵”部分让学生预习解决,教师课堂检查,课堂上主要解决“画”“评”“探”部分,课堂设计如下:

1.“画”——美丽的醉翁亭景色。

师:《醉翁亭记》借欧阳修之眼之耳,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山水风景图。确实令人向往。文章从滁州城、琅琊山、酿泉的景色,写到醉翁亭的形状以及山中朝暮的景色和四时的风光,给我们提供了一幅幅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任选一景,展开想象,把你心中的景色画出来,看谁画得最好!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好画画的对象。经讨论后确定重点,二人主笔各画一幅,一人负责服务工作,一人负责评选优劣。(体现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在学生绘画过短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各小组绘画的内容应避免重复,全文可画15幅以上不同的图画。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以写意和白描的笔法绘画。如“环滁皆山也”一句,可画滁州城地形图,应抓住一个“皆”字,画出特点;“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一句,可画酿泉景观图,应抓住一个“泻”字,画出酿泉奔腾的气势。“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可画太守醉酒图,应抓住一个“醉”字,画出太守的醉态。

2.评——评价绘画的优劣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参与,充分合作,既动手又动脑,在热烈积极,紧张活跃的气氛中,画出了一幅幅有关《醉翁亭记》的优美风景画,现在我们进入“评”的环节。我们来评一评、说一说我们的小画家们的杰作,看看好在哪儿,不足又在哪儿。

学生的点评可能多种多样,绝大多数可能涉及到绘画作品的趣味性、完整性、想象性、新颖性、创造性等,但容易忽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这个点就是同学的画中能不能抓住寄情山水的“乐”字和“与民同乐”的“乐”字,学生的绘画中,如果能够透出一种欢乐的情趣,将是上品。

3、探——抓住最后一段中议论性的句子进行探究性学习。

师:本文最后一段中有一段议论“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段话讲到了几种乐?列举出来并比较一下在思想境界上的高下。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对“鸟之乐”“人之乐”“太守之乐”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比较,讨论欧阳修到底是乐在自然景色的优美,还是乐在“与民同乐”,从而进行深层次思考:这样的政治理想与现实有没有差距,达到理解欧阳修复杂内心世界的目的。

这种自主课堂教学思路的设计,既突出了一个“活”字,借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一个“新”字,以此展示学生的创造才能。可以说,整堂课或讨论,或绘画,或解说,或激烈争论,互相指瑕……整个课堂氛围热烈而又有节制,活泼而又有分寸,让学生在掌握古文知识的同时又体验到古文课的乐趣,并对文言文概括、生动的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同学们的个性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展示,想象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我是最佳导游”评选课

全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大的教学步骤。一、二、五与前一思路相同。第三步为说——介绍醉翁亭;四为评——评价导游的介绍。具体过程如下:

师:《醉翁亭记》所描述的醉翁亭是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大好去处。假定我们全班同学现在就在琅琊山下,即将上山游览。而你却是一位旅行社的导游,现请你做我们的向导,带我们一路游览上去并给予具体解说,要求大家尽量说得生动些和有趣味些。

这一环节,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情况:直接翻译,无生动活泼的口语,缺乏趣味性;有导语,无结语,缺乏完整性;死扣课文不放手,缺乏新颖性、创造性。针对这些情形,可作如下指导:可以设计给游客讲故事;可以设计为边“导游”边讲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换句序;可以设计为结合实际,引入新故事。总之,在不脱离课本,不违背课本的前提下,可以展开想象,自由选择。

生:个人作准备后四人小组试讲,组员互相补充,再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试讲。

2、评——同学以游客身份对导游的解说词进行评价,评出最佳导游。在评的过程中,应以“乐”字为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适当点评。

醉瓮亭记范文第4篇

编者按: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解放、重整、醒觉,重新恢复人之为人的统一感。而语文课堂当中往往也需要这样的文学思维。下面让我们共同阅读这篇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

语文课需要文学思维

杨帆

前一个月复习文言文,进行到八年级的大篇目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遇到一件小事。下课回办公室的路上,一个学生拦住了我的去路,说自己在做课外资料时遇到了问题。我低头看题,是关于“泉香而酒洌”的释义。孩子答的是:“泉水透着芳香而酒色清澈。”补课班老师在“芳香”和“清澈”上各打了一个叉。我不解,孩子告诉说:正确答案是“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并转述老师的解释,说这是文言中常用的词序颠倒法。

我立刻疑惑了。欧阳修明明是说“泉香而酒洌”,为什么偏要解释成“泉洌而酒香”?或者我们相信别一种说法,欧阳修原来写的不过是“泉清而酒洌”,是苏轼大笔一挥改成了“泉香而酒洌”。那么,苏轼为什么这样改,而我们既然接受这改动,认为它比“泉清而酒洌”、“泉洌而酒香”好,在解释的时候,为什么又认定“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才是对的呢?

认为“泉水清澈而酒味芬芳”为正确,理由大概是泉没有香味。然而泉真的不能有香吗?以科学思维的观点看,大概确是如此的。然而以文学思维的眼光,则泉有香味并不是什么特例。不但泉可以有香,花还能闹——所谓“红杏枝头春意闹”,山、月也会冷——所谓“淮南皓月冷千山”,太阳也可听得声音——所谓“羲和敲日玻璃声”,声音也可有形而圆——所谓“呖呖莺歌溜的圆”。这就通感吧:感觉之间的混而相通,在一种感觉印象中交错着别一种感觉印象。通感的心理基础在于人的感觉本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就是说,在感觉的世界里,它们其实是一个浑然的整体,统摄于一个统一的、全体的人。因此,通感其实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经验,所以颜色有冷暖之分,声音也有明暗之别。

只是可能在文学中,通感的表现更精微、新奇、独特。只有在科学的、分析的态度中,人的各种感觉才分裂为彼此隔绝、互不相关的领地。正是因为科学的“分而治之”的态度,破坏、瓦解了人之为人的统一感,把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人分析为许多彼此隔绝、排斥、分裂的人的碎片。

文学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感性的解放、重整、醒觉,重新恢复人之为人的统一感。欧阳修所说的“酿泉人”,地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地方,那么野芳的幽香不就是泉水的幽香吗?怎么能说泉无香?“酿泉为酒”,酒既有香,泉又怎可无香?这是感觉的、感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全体、整体的思维方式,也是文学的思维方式。

《醉翁亭记》是抒情的文学,不是科学的说明。所以,我们读它,首先以感觉、感性的方法领悟它、感受它、喜爱它,而不应该仅仅以科学的、逻辑的方法说明它、分析它、解剖它。

我在语文路上走的时间并不长,拿不准是否真的有文言翻译中的“词序颠倒法”,如果真有,我浅白的以为语法的这种设置在这里是不适用的。事实上,如果真要从语法上为之解,能不能说“泉香而酒洌”也应该是互文——“泉香而酒洌”者,泉又清又香,酒也又清又香也——所以,仍然不能回避泉是不是香的问题。

教语文第八年,我才开始尝试以教育叙事的方式思考和整理这些错位的问题,可能确实比其他许多老师晚了许多也浅了许多,但我也确实略略想了如下问题:

1.语文课缺少魅力,效果不佳是初高中孩子,尤其是毕业班的孩子的共识,视语文为一门尴尬的学科,是为了什么?

2.语文课,理应有人文教育乃至伦理教育的功能,但是这里的人文功能、伦理功能是不是都应该作最广泛意义的理解?我以为,语文课的人文性,其着眼点在通过开发学生的感受力,特别是对于语言的感受力,养成正确的趣味,从而激发出学生身上美好的人性。

3.科学思维在语文课堂上的大行其道,是不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文学趣味的普遍堕落?每年到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人总少不了抱怨一回,疑心人家歧视我们。然而,回头检视一下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堂,语文思维的缺失,是不是让我们错过了许多文学感悟力很好的孩子?

前些年,许多语文人在一起研究“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个歌名是不是正确,我们的语文课堂,某种程度来说,一直在延续这个问题的讲解。我还是希望,自己作为老师,能够在语文课堂为学生保留那美好的一刻,那作为一个整体的人充溢着丰盈而统一的感受力的一刻,哪怕它短暂、哪怕它转瞬即逝——因为,除了在语文课堂,这样的一刻已经毫无容身之地。

公众号:曲一奏雅

醉瓮亭记范文第5篇

苏轼的女人缘绝不限于青楼,深宫中的皇后、皇太后,也是苏轼的粉丝。大宋民间,更不知有多少良家女子都想嫁苏大学士。宋朝人写的八卦笔记《瓮牖闲评》,就记录了一桩轶事:元丰年间,坡谪黄州,邻家一女子甚贤,每夕只在窗下听东坡读书。后其家议亲,女子云:“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竟无所谐而死。故东坡作《卜算子》以记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元v八年(1093),苏轼被任命为定州太守,时56岁。在定州任上,苏轼聘请了一位叫李之仪的年轻人为幕僚。李之仪的夫人名叫胡文柔,是一位很有才情、见识的女子。丈夫每天到苏轼府上办公,胡文柔都要交代说:“子瞻名重一时,读其书,使人有杀身成仁之志。君其善同之邂逅。”苏轼到李家做客,胡文柔每次都躲在屏风后听他与丈夫聊天。待苏轼告辞后,则叹曰:“我尝谓苏子瞻未能脱书生谈士空文游说之弊,今见其所临不苟,信一代豪杰也!”

胡文柔与苏轼的侍妾王朝云年纪相仿,两人又都喜欢诵读佛经,因此成了好朋友。苏轼还戏谑地给胡文柔起了一个法号,叫“法喜上人”。不久苏轼又遭贬迁,胡文柔连夜做了一件衣服,送给苏轼,说道:“我一女人,得如此等人知,我复何憾?!”如今想来,胡文柔对苏轼应该也是怀有仰慕之心,只是已为人妇,这种感情只能深深埋于心底,或者说,已经超越了男女之情,升华为对亲人的关爱。后来胡文柔不幸病逝,丈夫李之仪将妻子与苏轼的交往,都写进了他的文集《姑溪集》。

更有意思的是,那时候许多男子也很仰慕苏大学士。苏轼名动天下,其中最奇葩的一名“苏粉”,大约要算章元弼。据一本宋人笔记《师友谈记》的记载,章元弼慕苏轼之名,对苏轼的作品爱不释手,结果冷落了美丽的娇妻陈氏。本来章元弼就长得丑,已经让妻子陈氏很不满意,现在陈氏更受不了了,便提出了离婚。而章元弼说起这件事,还沾沾自喜,经常跟朋友吹嘘说:“因为我废寝忘食读苏先生的书,冷落了妻子,她才跟我离的婚。”

苏轼既不是帅哥,也没多少钱财,但他多才多艺,琴棋诗画皆精通;也有学问,开创蜀学;能谈星座,还做得一手好菜;又懂工程设计,广州最早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即出自他的设计;他生性幽默、乐天,即使在人生最失意落魄的时候,也能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又有公共情怀,一手创办过孤儿基金、福利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