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邮政物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TOC理论约束理论
(TOC)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高德拉特博士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他开创的最优化生产技术(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1]。TOC是通过对约束条件的持续性改善来提升系统表现的一种理论,认为企业的目标是现在和将来都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财富[2]。约束是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3]。约束不仅有物质型的,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还有非物质型的,如规章制度、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员工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约束,为数不多,但至少有一个。TOC强调从系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必须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营费用三项主要衡量指标[4]。TOC适用范围非常广泛[5],基本涵盖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销售、教育、财会、组织变革等各种领域,并且在短期内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内蒙古邮政物流业务起步于1994年[6],首先在呼和浩特市办理起来,其他盟、市局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别开办。由于当时用邮车拉货,从用户货物地点取货、装车开始,直接运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交给收件人,中间没有其他环节,邮政物流叫做“点对点业务”。内蒙古邮政从1994年开办直递业务以来,进入物流行业已有十几年的历程。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4年至1995年,部分盟市邮政局自发开展经营的业务摸索阶段;二是1996年至2001年自治区邮政总结直递业务经验在全区邮政系统推广阶段;三是2002年内蒙古邮政快递物流公司成立至今。内蒙古全区有12个盟市,101个旗县市区,1.2万个行政村,农业人口1437.5万,耕地1亿亩,是全国13个粮食产区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葵花、水稻和杂粮等作物,年化肥施用量160万吨左右,年饲料需求量80万吨。农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赤峰邮政开展了以农资化肥为主的分销业务,从2002年起,内蒙古邮政积极响应国家服务“三农”号召,在全区范围内启动了面向农村的农资分销业务,连续开办了化肥、种子、农药、饲料、土特产等物流配送业务。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内蒙古邮政农资分销配送业务取得长足发展,主要体现在:(1)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内蒙古邮政累计分销配送化肥50万吨,饲料10万吨,种子和叶面肥15.6万吨。内蒙古邮政积极参与农副产品进城活动,推出了“农家汇”分销配送业务,通过邮政遍及全国的物流配送渠道,将内蒙古地区土特产品(主要有小米、辣椒、蘑菇、食油、瓜子、面粉和大米等)推销到全国各地,实现了销售额4000万元,提高了知名度。(2)配送模式逐步形成内蒙古邮政共有营业网点1772处,其中农村营业网点1143处;全体从业人员1.6万多人,其中农村营业投递人员近2400人。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内蒙古邮政正在努力构建“盟市局—旗县局—乡镇支局—村级代办点”逐条辐射的农资分销配送网络平台,形成一条农资产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新的流通渠道。目前,内蒙古邮政已建成村级连锁配送服务网点1066个,其中直营店433个,加盟店633个,覆盖了12%的行政村。(3)政策支持稳步推进内蒙古邮政农资物流业务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政策支持上取得新进展。(4)物流信息平台初步建成内蒙古邮政首批纳入连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的“三农”服务网点有721处,并上线运行。信息化对邮政连锁配送网点建设、连锁配送的规范管理及经营效益的提高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内蒙古农资分销业务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结合TOC理论,可以使内蒙古邮政的反应能力增强、应变能力加快,工作有序化、透明化和高效率,形成商业竞争优势。
3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TOC理论的五大步骤是:(1)识别———找出约束条件;(2)挖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约束条件的潜能;(3)迁就———让其他一切因素配合改善约束条件的活动;(4)松绑———对约束条件进行扩展与提升;(5)回头———如果通过上述步骤,约束条件得到突破,返回第一步,从头开始,寻找新的制约因素,避免惰性,进行新一轮改善。其核心就是围绕系统的最薄弱环节———瓶颈或约束进行优化。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下:(1)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对农资分销业务的认识不够清楚,对其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市场开发能力不强。(2)产品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均衡。其他发展发展较好的省份分销业务的品种丰富、架构合理,主要由农资分销(农药、种子、化肥等)、快速消费品分销(酒水、日化等)和农产品配送业务三大板块构成。而内蒙古邮政仅仅开发的是以化肥业务为主的农资分销业务,其他业务处于起步阶段。(3)分销渠道建设严重滞后。分销渠道是邮政分销业务向良性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与关键。内蒙古邮政农资精品网点少,渠道的销售能力弱,渠道建设还未完善。(4)基础管理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1)机制不够灵活,经营比较粗放,经济效益不佳;2)风险的控制能力弱,农资库存较大,流动资金短缺,资金周转期较长,资金回笼慢。(5)专业化队伍建设薄弱。目前,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批素质高、基础好、技术硬、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专业人才。(6)信息化程度低。邮政网络资源急需进一步整合,其网络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7)农民对物流服务缺少信任。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的事件,广大农民成了受害者,因而对邮政的信任度降低了。(8)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相关的政策还没有细化落实,对农村物流的投资不够。进一步分析,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的核心问题即约束条件是没有一个健全的运作模式,还未形成流通体系网络化、贸易自由化、营销知识化、经营连锁化、市场一体化和规则国际化。由于一个不健全的运作模式,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因而,构建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的运作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4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发展的改善
内蒙古邮政应遵循市场机制和商品流通规律,充分发挥投递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以信息为引导,实物为支撑,资金伴随实物流动;按照农资、农民消费品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的需求来组织采购和销售;村邮站为运作机制,乡镇邮政为流通纽带,旗县邮政为组织机构,旗县以上的邮政公司为管理者,政府为监督机构。内蒙古农资邮政物流运作模式具体(图略)。在该种模式中,村邮站是联结农户与乡镇邮政的桥梁,开办报刊邮件投递结转、报刊订阅、缴费一站通等邮政业务;将旗县邮政和乡镇邮政运来的农资产品送到农户手中,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信息传递给乡镇邮政;对市场进行调查和研究,开展各种农资产品和农民消费品的营销活动等。乡镇邮政把村邮站传递过来的农资商品和农民消费品采购信息汇总,向旗县邮政采购;向旗县邮政提供农产品;通过信息网、电话或传真向旗县传递供给信息。旗县邮政是最基本的农村物流组织机构,可以通过信息网、电话或传真,向盟市、内蒙古、中国邮政或生产企业采购农资商品或农民消费品,销给乡镇邮政或村邮站;向乡镇邮政或村邮站采购农产品,销给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城市居民;把乡镇邮政传递过来的农产品供给、农资商品以及农民消费品需求情况汇总,通过信息网向外传播;与上级或其他企业通过金融网来完成资金结算。政府以服务“三农”为立足点,出台相关法规及管理政策,大力支持邮政农资物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邮政农村物流运作资金匮乏的难题,对整个市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监督。在该模式中,需要加强信息化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信息有效共享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物流的保障,通过信息化,保证信息流的畅通、物流的及时和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邮政职工和专业化的物流人才,因而必须加紧对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和人才的选调、引进,把先进的物流经营理念引入农村,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加强管理,控制风险。通过新模式的运作,可以实现农资邮政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流通渠道的双向化,提高竞争力。
一、加强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各县(市、区)可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县(市、区)邮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负责督促实施,构建邮政普遍服务和农村邮政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各地、各部门要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物流的农村邮政综合设施给予重点扶持,将邮政“三农”服务网点与村邮站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市邮政公司要将做大做强农村邮政物流与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结合起来,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二、加快邮政物流体系建设。鼓励邮政企业利用网络优势,进入农村物流市场,建设以“小型仓储分拨中心+邮政直营店+加盟店”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邮政物流网络。支持邮政企业与市内重点农资生产企业和大型农资连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为“千村百镇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和农家店提供物流服务。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的农村物流重要渠道。全市邮政服务“三农”终端对行政村覆盖率达80%以上,总量达到2000个,其中,邮政服务“三农”直营店达到220个,各县(市)分别建成一个小型农村邮政物流仓储分拨中心。
三、支持邮政进入农资市场。邮政企业及其所属加盟的连锁邮政“三农”综合服务点可以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市级邮政企业直营门店及其所属加盟“三农”服务网点,经营项目不涉及前置许可的,可持市级邮政企业的连锁经营相关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经营项目涉及前置审批的,由门店持加盖印章的列明该门店名称的批复或批准文件复印件和登记材料,到门店所在地工商机关办理相关登记。县(市)、乡(镇)两级邮政局、所改造扩建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凡符合中央财政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可按程序逐级申报补助。支持邮政企业参与化肥淡季储备招投标。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各有关部门要将邮政企业纳入涉农企业范畴,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关强农惠农政策扶持。鼓励符合条件的邮政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邮政企业申报全市“千村百镇市场工程”的承办企业。支持邮政企业借助邮政网点覆盖面广、服务功能强的优势,建设包含农户家庭成员、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养殖种类、养殖数量、农机使用、医疗保险等各类信息的农村家庭数据库,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的同时,为各行业服务农村提供信息平台。
五、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把大力发展农村邮政物流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提上议事日程、摆在突出位置,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市发改委、财政局要加大对农村邮政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市工商局要认真做好邮政企业进入农资市场的登记工作,指导企业规范经营,市经贸委要支持邮政企业参与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市农业局要加强对邮政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市交通局要支持邮政企业依托交通平台发展农村邮政物流。
Abstract: In the agricultural & super docking, the postal logistics shows unique advantages. The paper picks ou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the agricultural & super docking bringing to postal logistic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at postal logistics involving in agricultural & super docking based on SWOT analysis. In the end, the paper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农超对接”;邮政物流;SWOT分析
Key words: "agricultural & super docking";postal logistics;SWO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020-02
0引言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其根本点在于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及实际效果的显现,作为农业物流运作的新模式,“农超对接”正显示出强大的运作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背景,构建高效实用的物流体系成为“农超对接”当务之急。而物流体系构建中的主体选择则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物流的老字号,中国邮政在这场新兴的“农超对接”大战中,该何惧何从?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惠及“三农”的口碑,中国邮政能否一枝独秀,成为构建“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主体?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就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劣势进行分析。
1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优势
中国邮政作为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其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遍及城乡,对于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业务,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1.1 品牌优势凭借中国邮政这一百年老字号,邮政物流在“三农”中有着过硬的口碑。首先邮政服务历史悠久,且属国家所有,其品牌优势已经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其及时、可靠、安全、便捷的邮政服务,是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天然优势。其次“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一点成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资源财富。另外,凭借其多年来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服务“三农”的实践,其品牌优势,已深入人心。
1.2 网络优势中国邮政拥有依托全国、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具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还具备覆盖城乡的专用信息网,这使得中国邮政具有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与此相对应,中国邮政具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优势。邮政物流具有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和较强的物流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可以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所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
1.3 经验优势邮政物流依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及时、安全、便捷、廉价的物流服务,迅速挤占农资市场,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同时,邮政物流在生产组织和作业流程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经验,更易于了解客户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另外,邮政系统可以利用其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为客户进行精准定位,提供增值服务,使其物流服务更具竞争力。以上经验以及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为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 技术支撑优势中国邮政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网,同时拥有百年邮政的技术经验,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国邮政建有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三农”的技术积累,也为其创造了服务“农超对接”的领域和空间。
2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面临的机会
“农超对接”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拓展其物流业务千载难逢的良机。
2.1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发文《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新的《邮政法》指出:“农村地区应当逐步设置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可以看出,随着新《邮政法》和《意见》的贯彻实施,邮企在农村物流市场将发挥更多优势。因此,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是邮政物流拓展业务,实现扭亏增收的一个绝佳机会。
2.2 破解农户与超市的天然屏障,急需现代物流发力由于农产品与超市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覆盖面小,无法实现农超的本质对接。由于农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本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低,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而本地超市又要到外地去采购农产品,市民无缘享受当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现代农业的新成果。而中国邮政恰能凭借其网络、品牌、资源及群众优势来弥补“农超对接”的断层。
2.3 多方共赢,邮政物流何乐而不为“农超对接”若能落到实处,对于农民、超市、消费者、亦或物流服务商――邮政物流而言,都是多赢之势。对于农民而言,通过“农超对接”,会使得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更高,农民得到了实惠;对于超市而言,超市得到了质优价廉的商品,从而形成价格竞争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农超对接”,可以买到优质、安全,且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对于邮政物流而言,农村大部分居民处于传统的邮政业务消费阶段,邮政物流有着巨大的市场和空间。这些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千年难逢的机遇。
3威胁与挑战
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服务,虽有很多优势,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邮政物流在诸多方面仍存在着不足。邮政物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主要有:
3.1 服务意识不强如前所述,长期的垄断地位为邮政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品牌基础,但同时也形成了垄断行业的优越感,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就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没有生存压力的紧迫感和服务的责任感。特别是在一些农村网点,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这一问题更加严重。相比较而言,外资物流企业更注重服务意识与效率,这对于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而言,无疑是致命的劣根。
3.2 信息网络不够完善邮政网络貌似强大,但其整体运行效率低下。现有的邮政网络并不能完全对应广阔的农村市场,无法完全应对市场经济大环境。而实际运作中,“三流合一”也并未完全实现,网络数据和人机交互自动化程度低,与现代化、信息化、社会化的物流体系还有很大差距。
3.3 创新意识有待加强现有的企业经营观念,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新形势。虽然有服务“三农”的经验,但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还是一件新鲜事物,特别是农产品有其独特的运输要求,比如说“保鲜”、“保活”等要求,邮政物流对此还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缺乏增值服务、全程物流及创新型的经营理念。
4建议和希望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邮政物流要想在“农超对接”中成为赢家,必须做足以下功课:
4.1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加快物流服务内容和运输方式的创新是邮政物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农产品物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邮政物流需要转变原有的物流模式,引导农户和超市转变其关注点。在创新模式上,要加强对客户需求的研究,根据自身特点为农超提供专业性、特色性物流服务。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适应“农超对接”的要求,必须对现有邮政物流网络进行加强、扩充和升级,加大农产品保鲜、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改进力度,为农产品物流提供适应性技术支持。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加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由于邮政物流现有储藏、运输设备和技术相对落后,冷链运输比例小,致使农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新鲜”是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尽量保证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在物流各环节中都保持低温作业,实现整个过程的“冷链物流”,以提高农产品的鲜度和质量。
4.3 构建“农超对接”信息平台基于“三流合一”的优势,对现有网络进行优化升级,构建“农超对接”信息系统,如图1所示。建立并完善农产品可追溯系统,使所有在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都能追溯产地、加工地、和配送车辆的信息;搭建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减少交易环节,缩短销售时间;建立信息交流系统,提供技术信息,收集和提供农产品供需信息。通过建立“农超对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户、超市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真正实现信息共享。
4.4 提高人员素质,重视人才的培养“农超对接”是一种全新的市场模式,需要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多面手。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有必要对现有人才队伍进行调整和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5结论
“农超对接”的迅猛发展为邮政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邮政物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不足,才能在这场“农超对接”的革命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炎明.大力发展邮政农产品物流的思考[J].邮政研究,2010.1.
[2]余娜.中国邮政发展第三方物流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7.
[3]刘亚子,我国邮政物流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9.8.
配送是在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经过货物分拣、包装、打包、配货、配载装车等作业,将货物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随着企业逐渐实行零库存以及消费者对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物流企业配送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物流企业既要满足客户及时、快速、准确、高效的要求,又要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邮政物流仓储配送的现状
1.1仓库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邮政物流配送中心的仓储设备、装卸搬运和分拣设备等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低,有部分配送中心虽然已经安装了立体货架,但仍然依靠人工分拣,自动化立体库或电子标签拣选库少之又少。物流发达省份———如福建、北京等地的配送中心设施较先进,对货物装卸搬运已经利用电动叉车、托盘、天车等,但是大部分配送中心货物出入库和分拣基本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大大影响了分拣效率。
1.2仓储空间布局缺乏合理规划很多邮政物流配送中心是由原来储存包裹、邮件的仓库改造而成,其高度、宽度、承重力以及采光通风等都受限制,再加上缺乏物流配送专业人才,很多配送中心在整体布局时没有进行动线和相关性分析,货物从入库经存储、分拣到出库,整个物料流动过程存在往返交叉、重复搬运现象,影响了工作效率和配送质量。
1.3以行政区划进行配送区域规划影响配送效率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线路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是按照各区的邮编划分配送中心服务区域,导致很多地方配送“舍近绕远”,影响了配送效率、增加了配送成本,不符合配送中心选址应辐射其经济合理区域范围的原则。
1.4配送线路选择不当,配送车辆空驶率高大部分邮政物流配送中心选择配送线路时主要依靠司机或调度人员的经验和感觉,对配送线路、配送时间和配送车型选择缺乏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管理。一是有时只为单个订单配送,没有对整个配送区域的订单进行规划整合;二是由于没有对配送线路进行科学规划,造成配送车辆迂回、对流或过远配送;三是车辆选择不当,造成车辆满载率低,提高了配送成本;四是由于缺乏返程货源造成车辆空驶率高,空返现象严重,致使配送成本居高不下。
2提高邮政物流配送效率的措施
2.1努力提高分拣效率分拣是影响配送中心工作效率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分拣效率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1借助先进的信息系统完善的信息系统可根据客户的订单计划自动查出货品存储状况,计算工作量并做好人员分配;根据订单类型、数量、重量、货品存储区域,选择合适的拣货方式,可消除分拣时个别区域人员闲置而其他区域人员不足的状况,提高作业效率。邮政物流配送中心要加大信息系统投入力度,依靠先进的信息系统提高分拣效率。
2.1.2利用机械化的设施设备选择恰当的设施设备可对分拣作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当拆零货品比较多时可使用重力型货架和电子标签拣选;当体积较大的整箱品出库较多时可使用各种类型的叉车;当出库货品体积小、种类少、数量多时可安装输送带等传送设备。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应结合客户要求、货物特点及出入库频率等,以减轻拣货人员的劳动量、消除不必要的走动、提高拣货效率、降低拣错率为目的,规划购置合适的设施设备。
2.1.3合理规划储位和分配人员储位的合理规划是提高分拣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要考虑商品属性、货物价值及重要程度,采用ABC分类法和关键因素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货品进行分类管理,同类型的货品储位不宜相邻。二是可设置动管区和保管区,动管区设在仓库出口附近或立体库的下层,拆零货品或不足一整托的可从此出库。货品摆放要做到一品一位,库位的标号科学醒目,既能增大存储空间利用率、又能提高拣货效率,还能减少拣货人员的行走距离。
2.2合理进行车辆配载进行合理的车辆配载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重要手段。
2.2.1造成车辆亏载或空载率过高的原因一是货物特性因素,如轻泡货过多造成的车辆吨位利用率低;二是货物包装情况,如车厢尺寸不与货物包装容器尺寸成整倍数关系,致使无法装满车厢;三是货物不能拼装运输,如一些危险品、易腐品或者客户明确要求单独运输的物品;四是装载技术的原因,由于装车人员技术水平所限造成吨位装载不足。
2.2.2提高车辆装载率的方法一是研究各类车厢的装载标准,不同货物和不同体积的货物合理搭载,根据货物的形状、容积、重量及车辆能力等因素调配合适车型和装载方式。二是采用标准的包装器具,如纸箱的长与宽尽量与托盘成比例关系,这样既能充分利用托盘的面积,又能多使用托盘进行搬运,提高装卸效率,便于车辆配装。三是努力提高装载技术水平,改变物流一线操作人员只要有力气就能干好活的观念,寻找操作技巧,加大一线人员对车辆装车堆码的专业化训练,提高车辆容积率。四是与社会企业开展共同配送,通过与社会物流公司合作、建立返程车辆数据库、建立社会资源信息平台等多种渠道寻求返程货源。
2.3科学规划配送线路配送线路的选择应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遵循成本最低、路程最短、吨公里最小的原则,邮政物流在配送线路规划和选择时可考虑以下方面。
2.3.1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进行优化整合邮政物流在建设配送中心和规划配送线路时应突破传统思维,打破行政与服务区域的限制,按照业务数量、业务规模和距离远近,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对配送中心服务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2.3.2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优化配送线路,既要考虑车辆不迂回、不倒流,又要考虑到路况;既要考虑总送货量,又要考虑每条线路的送货量;既要考虑车辆的装载量,又要考虑车辆油耗等。因此,选择配送路线的方法不能照搬照抄,在调查好用户分布位置、配送数量和交通图的基础上可采用节约里程法进行规划,但也要根据以往经验及时进行调整,或者对几条所选配送路线进行综合评分,选出最佳方案。
2.3.3利用信息系统选择配送线路可利用GIS和网络数据等信息技术进行配送线路的优化和选择,在系统中输入起始地、客户所在位置、配送货物数量、车型、时间等信息,系统自动生成最优的配送方案及配送路线。另外,也可利用RFID和EDI技术对货物进行跟踪,及时获取货物在途状态,提高配送的准确性、及时性,提供差异化服务
关键词:邮政 基金 竞争 评论 快递
中国邮政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发展成遍布城乡的全程全网系统,利润也并不小。快递业的发展步伐正在继续加快。但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邮政法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这样一来物流快递业与邮政业的发展就出现了利益性的问题。
1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提出及标准
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邮政法规定:国家设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2012年底,财政部和国家邮政局以资助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等“无利可图”的邮政服务为名,提出了向快递企业征收普遍服务基金。《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在我国境内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缴纳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标准为国内同城快递0.1元/件、国内异地0.2元/件、港澳台1元/件、国际2元/件。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收200万元以下企业可免征。
2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不合理性分析
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首先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只不过因为邮政企业是国企,快递企业是民营企业,两者形成“大哥”、“小弟”的关系。现在“大哥”单方面转嫁亏损,没有考虑“小弟”的处境,没有为其发展预留空间。再说邮政局本身也经营快递业务,向其竞争对手收钱,无疑是一种不正当竞争,不利于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
3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对市场的影响
3.1 物流企业面临“雪上加霜”的压力 我国快递企业数以千计,并保持高速发展,而且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现阶段国家政策应该以扶持、培育和规范为主,同时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生存发展的双重压力,快递业在增值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等方面,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征收邮政“份子钱”将从快递企业利润的30%-50%抽走,会使整个行业“雪上加霜”。
3.2 “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最终伤害消费者 民营快递企业未来5年处于靠融资来发展的时期,将会产生投资性亏损。此时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会加重非邮政快递企业负担,一旦民营快递不能承受这种成本,必将会通过价格调整的方式把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转嫁给消费者,直接后果是“谁使用快递服务谁就需要缴纳邮政普遍服务基金”。而这最终将导致消费者的爆发。本身在网购领域,商家已经把价格降到极低,并大量采取免快递费的办法来竞争。一旦加价,则成倍的压力将首先转嫁到电商之上,本来生存已经堪忧,最终只能通过变相在商品上“涨价”而摊薄快递费,可网购者还会乐意购买涨价后的商品吗?
3.3 电商行业的压力成倍上升 征收邮政“份子钱”的消息一传出,各个快递企业都在算一笔账:“如果一单快递平均最多就赚个5角,我们平均每天是400万单,如果每单抽走1角,每天就抽走了是40万元的利润,那么企业还剩多少利润?”如此一来,快递行业赖以发展的生存血液也会因此而被抽干,失去循环能力,更关键的是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
4 邮政企业与物流快递企业各自的观点
4.1 邮政企业的观点――“符合国际惯例” 就在快递业和相关行业的争论中,中国邮政对于“份子钱”的解释是“与国际惯例接轨”,宣称,将快递企业作为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对象属于国际通行做法。然而,我国快递企业主要集中在有盈利的城市和线路上开展邮政业务,广大农村、偏远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邮政业务则主要由邮政企业承担,为体现公平竞争原则,快递企业应适当分摊邮政普遍服务成本。
4.2 物流快递企业的观点――“以纳税方式已经承担了义务” 物流快递企业坚持,如果非要向快递企业收取普遍服务基金,便采取以下两种措施来应对:其一即如果非要向快递企业收取普遍服务基金,快递企业势必会将这部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将使每单快递服务涨价。其二则是“有形的拆分图谋”,即穷则生变,一些快递企业在试图钻政策的空子。《办法》对于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年营收200万元以下快递企业网开一面,免征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目前很多快递企业都是加盟性质的,如果把大拆小,每一个企业就有可能逃过该基金了”。
5 假如要征收“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应坚持以下原则
①以现有企业的稳定发展为主要前提。我国的物流快递业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生存发展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在解决增值服务标准化、服务质量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上压力非常大,国家政策应该以扶持、培养和规范为主,而不是以影响现有企业的发展为主。②必须体现公平、透明等特性。在欧洲设立基金的前提,是开放普遍服务市场,且是在遵循透明、非歧视的原则下,证明普遍服务对提供者构成不公平财政负担时进行补偿。既然国家对邮政“份子钱”的解释是“符合国际惯例”,那也应该采取并坚持公平、公开、透明和非歧视的特点。③双方遵循互相协商,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上文已经分析过,邮政企业和物流快递企业就好比“大哥”与“小弟”的关系,哥儿俩在利益上有争议,理应坐下来平等协商,风险、成本均摊,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但现在却是“大哥”单方面转嫁亏损,没有考虑“小弟”的处境,没有为其发展预留空间。
6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邮政企业与快递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现状;其次根据双方现有的竞争趋势,分析“邮政普遍服务基金”提出的原因及标准;再次针对邮政“份子钱”的不合理性及征收后对市场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及评论;最后根据双方各自的观点提出如果要征收邮政“份子钱”必须遵循稳定发展、公平、透明及相互协商等相关原则。
参考文献:
[1]刘雅静.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亟待完善[J].中国国情国力,2009(3):26-28.
[2]邵怡兰.关于中国邮政普遍服务义务与赢利冲突的探究[J].中国市场,2009(49):36-37.
[3]李永红.邮政通信市场管制与邮政普遍服务实现研究[J].情报杂志,2005,24(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