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陆游诗词全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红楼梦》 《红楼梦》翻译 修辞翻译
一、对偶
《红楼梦》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就是对偶。根据中国古典文学的要求,无论是章回目录,还是对联,还是近体诗中的颈联,甚至于骈体文,都是要求对偶的。而在英文中则无此要求。对偶是中国文化的特色,同时却也给翻译带来了难题。举例如下:
(1)原文: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红楼梦
译文:Lady Jia Dies in the City of Yangzhou, Leng Zixing Describes the Rong Mansion.
首先,这句话直接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但同时两句话的句法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流失了原本的中国风味。
(2)原文短髻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译文:His short hair is wet with cold dew from the path, His coarse cap stained with autumn frost and fragrance.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句话的句法也是不同的,并且稍微改变了原句的含义,虽然大体的意思是对的。原话中,冷、香与露、霜并不是同一个等级的,冷是因为沾露,香是因为染霜。杨译本中wet with cold dew from the path是贴合原句的,但是stained with autumn frost and fragrance却将香与霜并列起来,改变了原文秋霜高洁似有香的意境。
二、用典
(1)原文:任是无情也动人
译文:Though heartless she has charm.
这句诗出自罗隐的《牡丹花》,全文如下:“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华过此身。”韩令,指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末联所咏之事见《唐国史补》:“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邪?’”选择这一首作为宝钗抽到的花签,第一是指出宝钗外表美丽,却内心冷漠。第二,牡丹花艳冠群芳,却最终不免被砍去的悲惨命运,暗示了宝钗日后的不幸。
杨宪益的译本直译出了原诗的含义,也点明了宝钗的charm和heartless,但是却忽略了最后关于命运的暗示,没有对于这首诗的典故加以注视,使得曹雪芹煞费苦心埋下的一个伏笔无法展示在外国人眼中。
(2)人物姓名
人物姓名多有典故,用来暗示人物的命运或者性格。在翻译时,杨宪益夫妇有一些姓名采取了意义,有一些则还是音译。举例如下:
宝玉 岑参《送张子尉南海》Baoyu
宝钗 李商隐《残花》Baochai
袭人 陆游《村居书喜》Aroma
颦卿 贾宝玉引《古今人物通考》Frowner
黄金莺 唐金昌绪《春怨》Golden oriole
史湘云 唐周贺《送僧归江南》Xiangyun
袭人的名字来自于陆游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袭人”说的就是花的芬芳,译为aroma香气非常贴合袭人本身温柔和善的性格。而李商隐的《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则描述的是一位青年寡妇洗净铅华、独守空房的凄凉心情,暗示了宝钗日后守活寡的命运。这个典故在宝玉生日宴会上曾经被提起过,可见曹雪芹对于宝钗姓名的意味深远。但是杨宪益夫妇简单的音译,就失去了暗示的意味。
三、双关
《红楼梦》通过一些双关来完成对人物命运的暗示,这些双关有时出现在人名里,有时出现在典故中,有时则以诗词的形式呈现。
(1)原文: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译文:Thousand Red Flowers in One Cavern,Ten Thou?sand Beauties in One Cup
千红一窟与万艳同杯是第五回“游幻境指谜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子接待他提供的饮料。这一回暗示了书中众多女主角的命运,处处埋着伏笔。千红一窟谐音千红一哭,万艳同杯谐音万艳同悲,暗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和女性的悲惨命运。
杨宪益夫妇的翻译直观的表达了表面含义,但是忽视了作者背后的隐藏意义。
(2)原文: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译文:Yuanchun, Yingchun, Tanchun, Xichun
贾府的四位小姐从春字辈,名字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是元迎探惜,谐音原应叹息,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表达了曹雪芹的同情和悲痛。
这四个名字的处理,杨宪益夫妇依然采取了音译,并且没有加注释。
四、委婉语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对于许多不好的或者隐私的事情都会用婉转含蓄的表达方法,比如称去世为登仙,上厕所为更衣等等。《红楼梦》所描述的封建上流社会家族,也使用了非常多中国式的委婉语。如何将这些语言翻译为外国人可以理解的含义,在这里选取一个例子。
(1)原文:……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又恋其情所致……
译文:Thus every sexual transport of cloud and rain is the inevitable climax of love of beauty and desire.
这句话用到巫山神女的典故,相传她是赤帝之女名姚姬,未嫁而卒,葬于巫山,楚怀王游高唐,昼寝,梦与其神相遇,自称“巫山之女”,后世就以“巫山云雨”代指男欢女爱之事。这是一种非常含蓄又梦幻的说法。
杨宪益夫妇的翻译跳过了委婉语将其意译了出来,这样做可以方便读者理解剧情,但是这样的语言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是不大吻合的,依然存在丧失原文的风味的问题。
总体而言,《红楼梦》里出现的修辞的翻译倾向于两种,第一种是忽略字面的中国式表达,直接将意义翻译出来;第二种是忽略掉背后的含义,按照字面直译。这样的翻译基本上不会影响情节的进展,但是文字的精妙和中国文化的风味却稍稍减色。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外文化存在根本的差异,许多文化符号没有英语文化的对应词;其次,《红楼梦》内涵非常丰富,成书又在清代文字狱盛行的时期,作者用笔含蓄,因此很多细节也是译者不容易体会到的。《红楼梦》的翻译是对翻译者很大的考验,无论是从语言水平还是中国文化内涵来看。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s[M].New York:Fredonia Books NL,1998.
[3]张宁.《红楼梦》回目修辞英译外部语境顺应观[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5,No.1,Mar.2015.
[4]李肇.唐国史补[M].上海:中华书局,1991.
[5]李商隐(原著).周振甫(编辑).李商隐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2.
[6]罗隐(原著).李宁广(编辑).罗隐集校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7]陆游(原著).钱仲联(评注),马亚中(评注).陆游全集校注[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 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孔子 旅游文化观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在我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旅”、“游”两字出现很早而且使用频率高,但大多数都是分开使用。最早将“旅”与“游”二字连用的,是南朝梁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1]此后,历代诗词散文中“旅游”一词都频频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旅游活动的兴盛。
从整个
苏轼的弟弟苏辙则更强调旅游主体的移情作用。他说:“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20]“自得”即“无待于外物”,而“以物伤性”则是有待于外物。只有无待于外物,心理保持平衡者才可能不管到哪儿都快乐,而有待于外物,被外物所牵制者,则往往所适皆病。
苏轼与苏辙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游览、观赏的客体存在差别,但都会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程度上给人以美的感受,只不过这种感受依主体的转移而有变化罢了。仅从游人的主观感受而言,这也不失为对“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一种理解。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这句名言,讲知者和仁者不同的旅游观念、表现和效应。在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确有此种情况。如明代袁中道生性好动,一生酷爱舟游。他曾抒发道:“予性嗜水,不能两日不游江。”[21]因大海中常有奇异的气象,如海市蜃楼,可以联想起采长生不老之药、去肉身飞天之地,所以常常是方士、羽客们理想之地。然而,李白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22]唐代诗僧皎然也爱山成癖,他抒发道:“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23]又说:“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24]
但是,知者乐水和仁者乐山是否是截然对立的呢?是否可以兼而有之呢?康有为的理论颇有辩证新意。他说:“包咸曰:‘日进故动。’‘性静者多寿考。’尽天下之美德,不外慈悲、智慧,孔子两为形容,学者实宜仁知兼修,不可偏阙也。”事实正是如此,孔子是爱山又爱水,既主知又主仁的人。《孟子·离娄下》里,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所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康有为注解得好:“天运而不已,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运乎昼夜未尝已也,往过来续无一息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25]可见,孔子是个乐水的知者。《孟子·尽心上》又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孔子又是个乐山的仁者。据杨伯峻《论语词典》,《论语》提到“知”有116次,提到“仁”有109次,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孔子既是个“知者”,又是个“仁者”,即“乐水”、“乐山”兼而有之。康有为的观点是有新意而站得住脚的。中华数千年的文明史证明,屈原、司马迁、扬雄、司马相如、班固、曹操、曹丕、曹植、王粲、谢灵运、陶渊明、陈子昂、张若虚、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苏轼、陆游、袁宏道、张岱、徐霞客……无不热爱祖国的水和山。“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兼而有之的旅游思想,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普遍现象,可以这样说,这已成为炎黄子孙普遍共有的游观气质,也已成为我国古代旅游文化较为显著的一大特色。历代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文,为之提供了举不胜举的例证。
“知”和“仁”是孔子标举的两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知”的要义在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和自然界,处理的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仁”的要义则在尊重别人,处理的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要实现“仁”,就一定要调整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在这里,孔子把儒家这一极高的仁知人格境界融入山水观赏,将山水与不同的思想修养、气质特点、个性品格、精神情趣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山水人格化、气质化。凡是人具有的美德善行,都可以赋予山水,给予山水以人格的意义,而且人可以通过游览山水达到娱乐、净化心灵,淡忘烦恼,增加寿命的目的。由此可见,“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命题,不仅开始了我国人本主义的“比德说”的旅游观,而且这一观念一直成为我国旅游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特色。此外,这种旅游文化观念还使整理
参考文献:
[1]沈约.沈隐侯集(卷二·悲哉行)[m].清光绪十八年善化章经济堂重刊本.
[2][3][4][6]朱熹.论语集注(卷三·雍也第六)[m].济南:齐鲁书社,1992.
[5][7][25]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姚思廉.梁书(卷五十一·处士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陶弘景.陶隐居集(卷三·答齐高帝诏问山中何所有)[g]//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0][12]陶潜.陶靖节集(卷六·桃花源记)[m].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18.
[11]陶潜.陶靖节诗集(卷二·归园田居)[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13]陶潜.陶靖节集(卷六·五柳先生传)[m].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1918.
[14][22]李白.李太白全集(卷十四·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5][16]黄溍.日损斋稿(卷二·自怡斋记)[m].清光绪十四年长洲顾氏秀野草堂重印本.
[17][18][19]苏轼.苏轼文集(卷十一·超然台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苏辙.栾城集(卷二十四·黄州快哉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1]袁中道.袁小修小品(远帆楼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关键词】白居易;巴渝诗歌;内容;艺术特色
巴渝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巴,乃古巴国所在地,治所在江州(今重庆);渝,乃指渝水,为嘉陵江古称。据《华阳国志·巴志》所记:“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1]P1忠州处于三峡腹地, 虽然荒僻, 但面对气势雄伟的长江, 背靠崇山俊岭,不仅有三峡胜景,还有许多历史遗迹, 更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还有充满异域情调的民情风俗。忠州文化在巴渝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历代名人学士如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在其地均有翰墨传世,白居易也是其中之一。白居易在忠州任职将近一年多,他前前后后写下了将近120首优秀的诗篇。这些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真挚,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以下将主要从两个大方面简单论述:
一、白居易的忠州诗的主要内容
(一)借助巴渝地区的自然景观抒发自己感情
白居易赴任忠州刺史之时恰好是阳春三月,此时的长江两岸,峰峦耸峙,草长莺飞。优美的三峡风光,使白居易惊喜不已。他沿途赋诗,描山绘景,触景生情,表达了自己对巴渝地区自然景观的认识,抒发了自己身处逆境的苦闷情怀。留下了几首动人的诗篇。例如《入峡次巴东》、《初入峡有感》、《夜入瞿塘峡》、《题峡中石上》、《滪滟堆》等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例如《初入峡有感》:“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自古飘沉人,岂尽非君子?况吾时与命,蹇舛不足恃。长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 [2]P138这首诗是白居易平生第一次目睹了三峡的雄奇壮观写下的,并且将三峡的山高、崖险、水深、滩急、浪翻的雄奇之势,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如同身临其境。当诗人观赏到三峡的奇景之后,又联系自己的身世,不免触景生情,发出了“一跌无完舟,吾生系于此”,“常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的慨叹。抵达巫山后,白居易下船拜观神女峰,写下了《题峡中石上》:“巫女庙花红似粉,昭君村柳翠于眉。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了诗人对巫山神女峰景观的赞美之情。接着进入瞿塘峡,正逢晚上坐船,惊涛拍岸,令人惊心动魄,作《夜入瞿塘》。白居易当描绘完峡谷的奇险:“岸似一双屏洽,天如匹练开”之后,接着便发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沌濒堆”的感慨,抒发了自己遭贬谪之后一直积压着的愁苦情怀。
(二)描述了忠州城面貌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
白居易在听到要从江州调到忠州这个消息后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在《除忠州寄谢崔相公》一诗中写道:“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他认江州为“鸟笼”,可见在那里的生活是多么郁闷。在他看来,将要去的忠州对他来说应该是一个解脱烦闷的地方。但是当白居易真正到了忠州,面对如此荒凉之境,不得不让他心里有所落差,更多的是失落之感。所以,在他刚上任时期,他写下了很多关于忠州城面貌的诗歌,并且还反映出当地人民所生活的环境和一些生活习惯,当然,这些诗歌中也夹杂着白居易复杂的情感在里面,但更多的一种厌恶之情。这类诗歌的代表作有《初到忠州赠李六》、《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西楼夜》和《东楼晓》等。
(三)反映当地风俗民情的诗歌
唐代的忠州是以巴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积聚区,巴人的风俗文化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们都喜欢歌舞。《太平寰宇记》载:巴渠居民“其民俗聚会,则击鼓踏木牙,唱竹枝为乐”。竹枝歌古称竹枝、竹枝曲、竹枝歌、竹歌,是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歌,因“《竹枝》本处于巴渝”,故又称之为“巴渝曲”,“巴渝辞”,“巴渝歌”。白居易在忠州从政之余还开始对竹枝歌舞这一风俗感兴趣,并且还注意收集民间歌谣,创作了《竹枝词四首》,对后世文人创作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如《竹枝词》其二:“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楼病使君。”和《听竹枝赠李侍御》:“巴童巫女竹枝歌,懊恼何人怨咽多。暂听遣君犹怅望,长闻教我复如何。”这两首诗歌的内容都明显带有巴渝地区文化的特色,既写出了巴人善唱竹枝歌的风俗,同时诗人也将自己作为其中的角色之一,从而表达出一种哀伤的情调。
二、白居易巴渝诗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诗歌向来以“诗风俗众,老妪能解,儿童能歌”的俗白而著称,其诗歌语言平易通俗,流畅自然。他还善于将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显得自然得体。他在忠州期间,善于学习民歌,使诗歌的特点更加清新自然,贴近生活。从整体上来说,白居易在巴渝地区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运用比拟手法,语言有含蓄美
白居易在忠州的不少诗歌很善于运用比拟手法,从而更好地借物抒情。如他写的《鹦鹉》:“竟日语还默, 中宵栖复惊。身囚缘彩翠,心苦为分明。暮起归巢思, 春多忆侣声。谁能坼笼破?从放快飞鸣。”诗人以鹦鹉来比喻自己,表达出一种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同时,白居易的语言一向被认为比较浅显易懂,缺乏意境,但是他写的忠州诗的语言风格中却带有含蓄之美。比如他的《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就对荔枝作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诗中还以“面白似潘郎”比喻杨使君,暗示自己与杨使君均有荔枝一样的禀赋,而却被贬在遥远的南方,远离京都。全诗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含蓄隽永、寓意深远。
(二)抒情和写景紧密结合,情景交融
白居易三峡及忠州诗中有很对诗歌都是在描写外界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时候, 他往往情不自禁地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使情与景结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夜入瞿塘峡》:“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帛开。逆风惊浪起,拔(竹念)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诗中“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句十分形象地揭示出了瞿塘峡的奇险。由这样的艰难险境诗人不禁联想到了命运的多见多难,因此,由景生情,最后一句,出了“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堆”的感慨。同时本诗还能以屏风、匹练喻山峡之险狭,已颇警拔,而诗人更即景设譬,以滟滪堆之高,喻自己愁绪之多,真可谓妙手天成。前人喻愁,多用水。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居易却能匠心独运,跳出窠臼,创造出喻愁的崭新意象,这样使得抒情效果更佳贴切。
总之,白居易在巴渝期间写下的诗歌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诗歌艺术具有特色,值得深一步地探究。
【参考文献】
[1]熊宪光,王广福,宁登国.巴渝诗词歌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宋)乐史撰,王文楚校点.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