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化生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学与艺术,生存与思考,数字化生存,人性化思考
生存与思考,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科学家和艺术家使命之所在。
法国南部拉斯科洞穴岩画至今已有一万五千年历史,欧洲先民在岩画上留下的巨大的彩色野牛攻敌图依然使人惊心动魄;非洲东南部加坎斯伯洞穴岩画经过了约九千年的风霜,非洲先民描绘的集体使用弓箭的狩猎场面和白衣妇人的舞蹈姿态仍在召唤后人的加入。
自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泥版上书写象形文字以来,生存与思考成了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史的主线。从西方的泥板书、羊皮纸到东方的甲骨文、青铜器,生存状态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人类记录思想、保存思想的不懈追求始终联系在一起。埃及金字塔是科学也是艺术;悉尼歌剧院是艺术又是科学。苹果砸出的牛顿地心引力是由生存状态引发的科学思考;罗丹的雕塑精品《思想者》是对科学思考的艺术提炼。
科学家与艺术家是人类文明的代表,他们都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在使命感、责任感的强烈驱动下,科学家和艺术家们所表现的共同点是他们的创新意识。所不同的是:科学家们更多地是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直接参与和推动改变外部世界和人类生存状态的过程--研究生命起源、探索外层空间就是这种追求的体现;而艺术家们对人类生存状态表现更多地是强烈的爱憎感情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他们内心情感的积淀和爆发通常是各种艺术创作源泉之所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是大师们作品的共同主题。
科学的参与性、实践性与艺术的思想性、情感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然而,艺术家们对科学实践的探求和科学家们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是在科学和艺术的创造中更值得我们关注的现象。
深处音乐殿堂的交响乐出现于十八世纪后半叶。交响乐以其内容深刻、结构完美,能够表现复杂而变化多样的思想感情,被认为代表了人类音乐思维的最高成就。而由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构成的,能够演奏交响乐的管弦乐队则是十八世纪声学和乐器制造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
摄影艺术和电影艺术均诞生于十九世纪,是基于科学家对光学原理的深刻理解。在二十世纪发展过程中,有声电影、彩、立体电影、宽银幕电影、球幕电影等形式的不断出现,更是把艺术创作与科学进步融为一体。当然,艺术家们不仅仅是接受科学成果,他们的艺术创作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法国电影大师梅里爱1902年在电影《月球旅行记》中,利用现代蒙太奇手法和特技手段讲述了一个科学家登月探险的故事。虽然银幕上的科学家显得那样幼稚,类似炮弹的登月工具显得那样拙劣,但这毕竟是第一次把人类登月的愿望付诸行动的尝试,尽管这种尝试是在银幕上。我们很难说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等人登上月球的行动不是这种努力的延续。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相对时空观不仅为科学认识世界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馈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从小学习小提琴,并经常与身为出色钢琴家的母亲一起演二重奏。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巴内什?霍夫曼写道:爱因斯坦的深刻本质藏在他的质朴个性之中;而他的科学本质藏在他的艺术性之中--他对美的非凡感觉。毕加索的分析立体主义油画作品,把对象分解后重新装配组合,在一个平面上同时表现人物的正面、侧面和斜侧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印证了爱因斯坦科学理论中的相对空间概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共通点是人性的流露。毕加索的大型油画《战争》与《和平》用的是分析立体主义手法,表现的却是人类最直白的呼声;爱因斯坦是最早认识到原子分裂可能释放出可怕的毁灭性力量的科学家之一,他又是战后积极呼吁废除所有核武器的和平斗士。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共通的基点,人类才得以生存,社会才得以发展。
今天,人类已经走到了二十一世纪。二十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主任尼格拉庞地的《数字化生存》一书给人类的生存与思考打上了新的时代烙印。当人们用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元素重新构建我们的生存环境时,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就成了当代科学家与艺术家们所必须关照的共同主题。
计算机出现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计算机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然而,一般人可能不太注意,从计算机诞生的第一天起,科学家们就思考着在计算机的数字化内核中融入人性化元素。从纯数字化的汇编语言到以英语为基本指令的高级编程语言的发展,是计算机与人对话的成功尝试;从占据一栋楼的大型主机到可放在办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是计算机与普通人交往的开始。
个人计算机的早期操作系统需要用户记忆DOS指令,苹果公司发明的图形界面使没有学过操作系统的用户也能使用计算机。键盘曾经是计算机输入的唯一途径,道格拉斯?恩格巴特发明的鼠标却用一个按键动作完成了人机交互的复杂过程。计算机表现的纯文本信息过于单调,立体声和动态视频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应用使人的感官得到了充分的满足。语音识别、远程登录、动态交互、人工智能等,这些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科学进步实际上反映的是科学家们在数字化生存中最直接的人性化思考。
富有感情的艺术家们是人性化的代表。在二十世纪的艺术殿堂中我们却常常看到艺术家们的数字化生存方式。
电子音乐是现代电子技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以电子振荡为发声原理的电子琴和电子合成器具有以物理发声为基础的传统乐器不可比拟的长处。电子合成器不但能模拟传统乐器和自然界音响,而且能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音响。电子计算机音乐的出现使音乐家的创作空间更为拓展,他们可以将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和声风格、曲式结构按自己的愿望编成计算机程序输入计算机,实现创作和演奏。截止2001年4月,在网上设有自己主页、有姓名可考的电脑音乐人有1105人之多。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专业化电子音乐、社会化电子音乐和家庭化电子音乐已经成为音乐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脑美术是从计算机界面设计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独立艺术门类。早期的电脑美术作者多为从事计算机图象处理或略有色彩和造型基础的计算机软件人员。他们与计算机的天然缘分和工作需求使早期的电脑美术作品带有明显的实用目的。计算机界面、书籍装帧、设计效果图是最常见的样例。随着专业美术人员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和介入,电脑美术才真正出现了以艺术创作为目的的作品。近年来,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国际性的计算机美术作品展示和学术研讨会举行。网上的电脑艺术虚拟展览会更是电脑美术领域的专利。当笔者在因特网上输?quot;DigitalGraphics"作关键词查找站点时,著名的搜寻网站雅虎反馈了801个站点。从这些网站展示的大量作品中,你除了看到表现计算机长处的线条、色彩、拼接和变形处理的创作手法外,艺术家们将计算机表现能力与传统油画甚至中国画技法结合的作品,已可达到乱真的程度。
计算机交互媒体艺术的出现是艺术家们数字化生存的高级阶段。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动画,从视觉艺术到视听交互,从虚拟现实空间到可以由用户选取交互点的虚实结合的交互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每一步发展,都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交互媒体艺术的集中表现是在电子游戏领域。2001年3月,第16届世界游戏开发者大会在美国硅谷附近的圣何塞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关于"电子游戏中的人工智能生命"。所有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的人都知道一个奇怪的事实: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一定是在游戏领域最先应用。在电子游戏的创作和开发过程中,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与艺术家的无边想象力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声音、光影、色彩与无数个三维模型一起构成了许多令儿童和成人都为之疯狂的生动场景。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赛车、探险、打斗,身不由己地扮演一个有着数字生命的角色去与他人交往,去构建新的社区,甚至去创建你自己的帝国。
可以想见,随着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与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与科学家的人性化思考将是未来社会的突出主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当个人计算机刚刚从实验室走向公众的时候,美国电影《未来世界》就给我们展现了缺乏人性化的数字化发展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灾难。1984年,从没使用过电脑的加拿大小说家威廉?吉普森在作品《神经漫游者》中,第一次提出了当时科学家们还未能描述的网络虚拟空间的概念。在作品中,作家担心的不是网络空间是否能够形成,而是在融合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网络社会中人性的挑战和争斗。
生存与思考是人生的基本状态,数字化生存与人性化思考则揭示了人生基本状态中现实的矛盾与对立。我们相信,艺术家的数字化生存与科学家的人性化思考将为消除生存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决定作用。
参考书目:
1,AHistoryofMassCommunication,byIrvingFang,Boston:FocalPress,1997.
2,UnderstandingHypermedia2000,byBobCotton&RichardOliver,London:PhaidonPress,1997.
3,TheSoftEdge,byPaulLevinson,NewYork:Routledge,1998.
4,BeingDigital,byNicholasNegroponte,NewYork:VintageBooks,1996.
5,Movie-MadeAmerica,byRobertSklar,NewYork:VintageBooks,1990.
6,HistoryofArt,byH.W.Janson&AnthonyF.Janson,Boston:HarryNAbrams,1999.
一、数字化的技术背景及其人文内涵
数字化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1"和“0"的组合转换,表示各种各样的信息,也就是说,把一个信号数字化,意味着从这个信号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取样,如果我们把这些样本紧密地排列起来,几乎能让原样完全重现。它的基本单位是比特,即每秒钟传送信号的数量,比特没有质量和尺寸,它能以光的速度运行,它是数字化计算中的基本粒子,许多信息,如在时间轴上运动着的声音、静止或运动着的图像、文字等等,都能被数字化,都能以“1"和“0"来表示。通过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就能还原成物理存在的声音图像或文字符号等等。
每一项现代科学技术的背后我们都可以看到人的影子。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来看,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带来了社会和人自身发展,但是“尽管技术的发展提高与扩展了自己的生存能力,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更有保障、更舒适、更有生存主动性的阶段,但现代技术一旦出现,成了一种异己的客观力量,反过来窒息着人的价值和意义。”⑴尽管浪漫人文主义者的这种想法过于悲观和无奈,而且确实我们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这个社会的许多方面无不体现出这种状况。但是数字化技术却赋予了人类传播领域诸多“人性化”的特点。
首先,数字化技术使得大众传播方式趋向“非线性化”。“非线性”意味着对一种强制性模式的颠覆,从而使受众能够真正成为掌控信息流程的主体。受众在接受信息的顺序和时间方面将有更大的自由度。由于数字技术是将各种信号包括文字声音图象符号等都转化成一系列的数字,当电子计算机对这些数字进行读取时,只要不改变原先的数码组合顺序,就可以还原成某段信息。信息在一个技术平台上可以实现自由调阅。
其次,数字技术将改变大众传播媒介的本质。随着基于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传播方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网上信息传播的形态将大不同于传统光电通讯传播的形态。在传统的传播形态中,“编辑和制片人们必须对他们的新闻产品做一个判断: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读者或观众在某个问题上都和他们有一样的知识经验。同时他们也会努力地使自己尽量和受众们的经验范围一样宽。但是这种‘一对多’的方法显然在对待某个复杂的报道对象就会出现问题,特别是对那些受众看法不一的事件上。”⑵“一对多”就意味着媒体传者不分受众的各种层次,只是将受众看成一个一成不变的整体,信息传送出去,任务就完成了,而对于受众来说,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没有主动权。而网络却将这个主动权交到了受众的手里,“推送(PUSH)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一变而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出(PULL)想要的比特的过程”。⑶这种转变将受众放到了在传播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受重视的程度,受众的主动性第一次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传播由“卖方市场”第一次变为了“买方市场”。受众的兴趣爱好选择倾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种人本主义的凸显正是数字技术带给大众传播的一个显著的变化。
再次,数字网络技术带来的互动性将改变或模糊传统传播模式中受传双方的地位。网络传播中的双向互动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完美的杰作。传统传播模式的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很少有信息反馈和交流,即使有也几乎很少是适时的。而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站的人性化设计,网络上的在线交流,及时快捷的电子邮件,适时统计的网上投票,聊天室里的在线聊天,BBS的随时张贴的“帖子”等等,处处都体现出沟通交流民主参与的现代民主社会的新理念。随着双向互动的深入发展,受传双方的地位也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消息来源主体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任何当事人,现场第一目击者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当然可信度有高低之分)。在某个传播环节中,这个人有可能是受众,但在另一个传播环节中,他又有可能是传播者,他的身份是不确定的,这种多元传播格局也正是多元社会存在形态的真实写照。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沟通无极限”,社会就是在这种双向互动沟通中得到发展。
二、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方式
现代广播电视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走入了新一轮的彰显自身优势,优化传播机制的阶段。数字化技术渗透到了广播电视运作模式的各个环节,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被广泛运用:从节目的生产流程,储存介质到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的直接融合――广播电视网站,从节目制作的手段到编辑记者的思想观念方面都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1、广电节目的生产流程和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在节目运作的前期,收集选题,寻找素材不再单单只是从图书馆里的报纸杂志上找了,而是在“浩瀚无边”的互联网上“淘”,互联网上超量的信息从理论上提供给了节目制作一个无所不包的素材和背景资料。而修改稿子传送节目都是通过电脑网络实现的。通过电台电视台的内部局域网将节目文件夹放到共享区,审片部门和播出部门就可以自由的采集、修改。数字音频视频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台电视台整体节目运作的集成控制管理,从节目制作到最后的播出都可以实现集约化的操作。节目的播出也实现了数字化,特别是对于广播来说,DAB广播的音效达到了CD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供大容量的高效可靠的数据信息传送。
2、存储介质改变和资料库深度开发
节目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可以保证节目质量和信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不会衰退,节目的存储方式可以用数字磁盘,也可以存入电脑的数据库中。数字化存储的信息可以经过多次的复制拷贝,只要不改变数码符号的组合,就不会改变信号的本身。“数字化的好处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数据压缩(datacompression)和纠正错误(errorcorrection)的功能,如果是在非常昂贵或杂音充斥的信道上传递信息,这两个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了。”⑷有了这种功能,信号还原就更为方便快捷和可靠了。网络数据库带给我们更大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实现节目资源的共享和深度开发。编辑记者通过网络就可以直接访问资料数据库,免去了跑资料室、图书馆和填卡、查询的麻烦,所要做的只是指头轻点鼠标即可。丰富超量的节目信息资料库是既快又好的做好节目的保证。
3、广播电视网站的建立
如果以媒体的受众的五千万为一个分水岭的话,广播达到这个分水岭花了38年,电视花了13年,而因特网则花了4年。几乎是呈几何数字的加速。网络的影响是无远弗界的。广播电视媒体在节目操作中充分感受着网络带来的巨大的好处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体也尝试着直接与网络结合――广播电视上网,开通媒体网站。全国第一个二十四小时直播的佛山电台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开通了佛山电台网站.cn,虽然不是第一个开通网站的广播电台,但是却以其专业化的制作,全新的制作理念,受到了网民的青睐,到1999年8月13日止,访问人数已经达到171185人次。佛山电台网站的内容包括新闻、音乐、文学、体育、股市、IT等等信息服务,也包括节目的推介,还有在线广播。⑸这个网站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在于,它有一个栏目叫“电台的网虫世界”。这里面有大量的个人网页,这些网页都是由电台的编辑记者节目主持人自己制作的。这在全国许多广播电视媒体的网站上可以说是很难看到的。至于目前国内许多一般的广电媒体网站还只是停留在台站介绍、节目宣传资料、主持人介绍、节目介绍、节目时间表、广告价目表等等,基本上把网络当成了一个宣传工具,还远远没有将网络的功能开发出来。据笔者网上初步统计,全国大约有50家左右的电台电视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报社上网却有273家,看来报纸这种平面媒体进军互联网这种“流媒体”的热情,远远高于同属于高技术支持的广播电视这类的电子媒体。
三、网络传播时代广电传媒网站发展的“瓶颈”
1、广电媒体网站的定位
广电媒体和自身的网站是什么关系?网站只是传统媒体节目内容的延伸或另一种版本,还是一种新形式的媒体?像有的商业网站也在网上新闻,这是提高点击率的一个好办法,但是这些商业网站更主要的是信息搜索和各类社会服务,如交友,求职,购物等等,内容丰富,门类齐全。广电媒体网站如果也要往这种综合性的网站上靠,肯定没有这个精力。所以有人就认为广电媒体的网站要走专业化的网站的道路,这对于一些本来就是专业台的电视台、电台来说好办,是音乐台就开发一个音乐的网站,是影视频道就开一个影视网站,有电台电视台传统媒体的办栏目经验和固定受众群,建了网站,受众群整体移植到网站中,一定数量的点击率,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对于一些综合电台电视台来说,这种专业将体现在何处呢?所以将网站和媒体定位成一种什么关系是关系到媒体网站保持生机的一个关键。
2、人们的阅读审美心理和习惯
人类对书面阅读有一种自文字产生以来就产生的审美愉悦感,文字丰富蕴涵力促进了人类的思维发展,“正是阅读才加速了自由、个性化的人类发展”。但是阅读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说,阅读非但不是一种愉快的经历,反而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因此对于广播电视来说,它独具的优势和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声画结合,形象生动,迅速及时。但广播电视的劣势也表露无疑:线形传播,过眼过耳不留。
广播电视节目上网,用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将已经播出的广播电视节目再现于电脑屏幕上,供网民自由地调阅,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声音图像信号易逝,线形传播不便接收的劣势。但是网络上的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字形式毕竟不同于书面文字的阅读。“读者和书本报纸上的书面文字之间的关系不同于观众和电视上出现的字幕的关系,也不同于观众和多媒体上文字的关系。没有一个演讲者能够像读书那样激起人的思维,使得读者进行独立思考。”⑹虽然网络使广播电视获得了向报纸杂志等文字媒体进行挑战的手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独有的优势。
当然广播电视媒体网站“重操旧业”也不是不可能:一些媒体网站推出了在线广播和在线视频播出,但在目前带宽严重滞后的情况下,收听和收看效果很不理想,不要说达不到数字化提供给广播的CD音效,连一般的音响效果都达不到。声音若有若无,画面像动画片一样断断续续。
3、"带宽”限制
带宽,是指网络的容量,通常以每秒多少比特来衡量。网络系统在传输声音或图像时,要比传输电子邮件或其他服务需要更高的带宽。有人计算过在现在的带宽条件下,一个广播电台网站的在线广播只能容许几百人同时在线收听。在目前的带宽条件下,还不能实现在线收听和收视的清晰保真。不过这种发展瓶颈正在被逐步克服,以后带宽将不再成为制约收听收视在线音频和视频的障碍。
注释:
⑴《人文视野中的技术》高亮华著,P2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⑵“The Future For News And Interactivity",Andrew Lih,香港电台网站.hk 2000年1月
⑶《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海南出版社,1997年2月,P103
⑷同上P26
路径一:嫁接――通过“嫁接”实现“共生”
数字化嫁接是传统传媒业发展的首选“捷径”。《中国报业年度发展报告(2005)》把“报业的数字化生存”作为一个重要的趋势提出,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将重塑报刊业形态,数字时代将使众多关联产业共同整合在内容产业的旗帜下。未来三五年。加快战略转型、向“数字报刊业”发展将在报刊界形成共识。“嫁接思维”要求传统传媒顺应发展潮流,树立数字化战略意识,加快向数字内容提供商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据新兴的内容产业制高点。
“嫁接”的关节点在于:内容为王,达到多渠道占领市场的目的。资料显示,国外成熟的报刊网站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几种经营模式值得借鉴。一是在互联网上设立独立网站,以原有媒介内容为主,扩张和包容新的信息,形成跨媒体的信息平台;二是众多媒体联合经营一个大型新闻网站,但内容相对独立,将报刊信息源的整体规模优势与互联网的信息综合集成展示能力相结合,它是一个链接各报刊网站的通道,更是一个把报刊信息进行综合分类与深加工整理的加工厂;三是一家或数家报刊与其他网络服务商联合,经营专业性网络信息服务,这样,可以为传统报刊业开拓种种类似中介服务的新商机。
路径二:创新――以“数字化”的名义
传统的媒体适应数字化生存,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价值基准在创新。“数字化”对传统媒体的“改造”要求传统媒体人,要做数字化媒体的“建设者”――推动传统传媒转型,使之焕发出崭新的文化潜质和市场活力。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创新要在“核心平台”立足,并实现报刊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核心平台就是以内容提供者作为立身之本,建立强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数字时代的难题,不是技术,而是内容――这是传统媒体应当抓住的创新机会,因为内容的采集、核实、归类、分析是传统传媒的优势所在。静观十年来的网络传播,其新闻几乎全部来自传统媒体。特别是在中国现有政策条件下,报刊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网络扮演的角色是二次传播。这样的政策性限制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改变。而传统传媒拥有专业水准和职业化程度较高的策划、编辑、记者队伍,他们在大众中拥有无可比拟的公信力和强大的社会动员和影响能力。这是传统传媒向数字化进军的创新基础。
要实现传统传媒与数字产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占领和拓展新的市场。一是挖掘资源特质,延续传统传媒的生命。进一步“养活”对传统传媒情有独钟的受众,拓展的产品应当有:以深度的解释性报道为主的报刊;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社区类报刊;以提供资讯和广告服务为主的免费报刊。二是生产数字化产品,促进报刊等传统传媒在生产方式上的彻底转型。从目前国内外的探索看,已经成熟的数字化产品主要有:在线新闻,即通过网络进行即时新闻;网络报刊,即把编辑成型的报刊省去印刷环节直接通过网络传播;手机报刊,即把报刊内容直接传送到读者的移动终端上。三是多品牌延伸,使传统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开辟更大的活动空间和更多的经济增长点。品牌延伸的方向包括:通过网络开展音频视频业务;介入更多的文化活动,包括图书、期刊及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向电子商务延伸;向其他领域,如会展经济、中介服务等延伸。
路径三:保障――通过“资源整合”实现数字化生存
[关键词]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丽霞 (1965—),女,河北唐山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教学基本理论和数字化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引 言
伴随着数字技术在人类活动中的“浸入”,当今社会结构已经演变成现实社会与数字社会并存的形式,社会主体的生存表现为现实生存与虚拟生存并存的状态,数字化生存能力随之成为当代人必备的一种全新的生存能力。
作为数字世界“土著居民”的青少年,他们是使用数字技术最广泛和受数字技术影响最深的族群,其数字化生存能力直接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涉到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生态秩序。培养他们在数字社会中生存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够在纷繁复杂、充满诱惑与挑战的数字社会中生存,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是对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而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目标应与时俱进,以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为线索,实现目标体系的扩展与位移,从而为迎接数字社会的挑战、培养年轻一代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搭建桥梁。
一、数字化生存能力释义
“数字化生存”这一术语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葛洛庞帝教授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一书而广为传播和使用。目前,对“数字化生存”有多种解释,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1)数字化生存(Digital Life)是一种活动方式,是指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所从事的生产、生活、学习、交流和社会事务等各种活动的总称;(2)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的、以数字形式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属于哲学层面的范畴;(3)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环境,是应用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人类生存的另一种空间。要想自如地适应这种生存方式与存在状态,需要相应的生存能力,即数字化生存能力。
数字化生存能力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中,应用数字技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和社会事务等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基础上提出的数字社会中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进入21世纪后,随着数字社会的来临,人们应用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限于传播和获取信息,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满足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已经不能满足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生存能力即成为人们的必备能力,它是个体实现数字化生存与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充分享受数字化世界的精彩、避免数字化生存的负面影响、摆脱数字化生存的困境并创新数字世界的必备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重构的必要性
(一)数字时代对培养青少年数字化生存能力的诉求
数字化生存不是简单地模拟或者复制现实社会的生存方式,而是以一种数字化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对现实生存的重新塑造,所展示的是一种与现实社会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新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数字化以它的快捷性、多维性、创造性、去中心化等特征给社会和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主体性、创造性带来很大的裨益;另一方面,其扩张性与支配性特点又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不仅带来了发展健康人格和社会信用等方面的挑战,“数字依赖”、“网络成瘾”等还可能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可预知的“人为风险”,诸如消极娱乐、自由泛滥、技术偏执、认知错位以及道德失范等。
由此,我们不得不产生忧虑,处在身心有待发展时期的青少年可以在教师、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疯狂”地获取各种信息,“为所欲为”地构建不同的身份角色,“游荡”于任何想去的“地方”,自由地购买想要的物品,建立与任何人都能实现交互的关系。这种环境下他们能够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精彩,但同时,不良信息会污染他们的视听,不良思想会侵蚀他们的心灵,物质的欲望会弱化他们的理智,网络成瘾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少人干预的环境会造成责任感的缺失。这些现象一旦泛滥,必将对个人与他人造成伤害,影响虚拟社会乃至现实社会的秩序。诸多调查研究告诫人们,近年网络犯罪已居青少年犯罪的首位。这些问题已向教育敲响了警钟,向教育提出了诉求,即要培养青少年能够充分享受数字社会带来的便利与精彩,同时更能够迎接数字社会的挑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控力、辨别力,形成数字化生存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这些诉求是对作为应对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而设置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热切呼唤,因此,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我国中小学生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变得刻不容缓。
(二)对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呼唤
从教育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起,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近13年的发展历程;自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至今也近十年,其中对课程目标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期间,除了信息技术自身有很大发展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等方面也都有很大的发展,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求更为迫切。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否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呢?
在研究与实践中,人们趋于一致地将信息素养作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并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诚然,信息素养对每个公民的确很重要,它所强调的信息获取、加工、处理、交流等的知识与能力是每个公民所应必备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信息素养目标所强调的是对信息的获取与简单应用,在制定纲要时是比较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的。随着数字化生存时代的到来,尽管在对信息素养的界定及实践中也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生活的目标内容,但是有关生存能力方面的目标涉及得不多,也不够明确。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信息的消费者,缺乏对主动参与信息的创造、自愿参与运用信息去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更缺乏对有关数字公民意识、数字文明礼仪、数字化学习与商贸等能力方面的主动培养,这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养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现有的信息素养目标的内涵已经滞后于数字社会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构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重构是在信息素养为核心目标的基础上,依据数字化生存对公民提出的要求,将数字化生存能力纳入到课程目标体系之中,对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予以扩充、位移。
美国学者(Mike Ribble)在《学校中的数字公民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公民的九项基本要求(能力结构):(1)具备数字参与意识与能力(Digital Access);(2)具备数字商贸能力(Digital Commerce);(3)具备数字交流能力(Digital Communication);(4)具备数字文化(Digital Literacy);(5)具备数字礼仪(Digital Etiquette);(6)遵守数字化法律(Digital Law);(7)承担数字权利和责任(Digital Rights& Responsibilities);(8)具有数字健康意识(Digital Health and Wellness);(9)保障数字安全(Digital Security)。[1]国际教育技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在其公布的《面向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2007年)中,从技术的合理应用角度提出了对数字公民的基本要求:理解与技术相关的人类、文化、社会问题,并且能够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遵守法律与道德规范。这些要求为我们重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照这些研究成果,依据数字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建设中,需要在原有信息素养核心目标以及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加强技术应用行为能力方面的目标,增加对数字社会的认识、数字公民意识、数字化生存常识等方面的目标,这是对信息素养这一核心目标中注入新的理念与内容的过程,是对原有课程目标的继承与发展。
(一)“数字社会认知”目标
数字社会不仅是对现实社会的模拟,更多的是对它的延伸、扩展与重构,数字化生存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相对于现实生存具有更开放、更自由、更个性、更多元等特点,然而,这些特点往往与秩序缺失、道德沦丧、人性失落、人格扭曲等问题相伴随。应对数字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数字社会的公民只有认识、理解并正确面对数字社会与数字化生存的特征,才能在数字化生存过程中趋利避害,才能去适应它、利用它、改造它,进而形成与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
然而,在《纲要》和《课标》中尽管有一些诸如“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的目标,但是应对数字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目标显现出了它的空泛性与滞后性的缺陷。因此,在重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时,应该增加对数字社会与数字化生存的认知与理解方面的培养目标。
1. 能够理解数字社会为人类带来的便利与精彩
设置这类目标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能够认识到,数字技术已经走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能够在数字社会中应用数字技术从事类似于现实世界又超越现实世界的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学习、交往等活动,[2]比如,认识到我们可以靠敲打键盘而坐拥书城,尽享知识共享、开阔视野的乐趣;交往不再受时间、空间、种族、地位、等级的限制,心理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3] 通过电子购物,获得所需物品;能够通过各种交互平台参与社会公共事件的评议、谏言献策;合理适度的网络游戏能够开发智力等。
青少年只有充分认识数字技术的便利与精彩,才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身的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地参与数字化生存、享受数字化生存。
2. 能够认识数字社会给人类带来的挑战、困惑及危险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增加对数字社会带来的挑战与困惑的认识方面的目标,使青少年对数字社会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以便敲响警钟,并自觉发展应对挑战与危机的能力。
比如,知道在海量信息面前,人们容易产生信息超载、迷航;知道如果搜索代替了记忆,内储知识将会减少,造成知识的匮乏;明白集字符、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于一身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迎合了人们形象化思维需求的同时,会造成更多的人逐步成为只“看图”不“识字”的人,[4]形象思维的认知模式会逐渐排挤抽象思维模式,思考能力将被弱化; [5]知道如果每天淹没在数码的海洋中,身体将变得越来越虚弱;[6]认识到数字技术使得那些沉湎于虚拟世界中的人,跟自然、现实社会的直接交流与对话的机会减少,逐渐背离现实社会,产生逃避现实的消极心态,引发心理和情绪的障碍;认识到由于道德环境的“非熟人社会”和道德监督机制的“少人干预、管理和控制”的特点,将为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提供土壤。[7]
青少年只有认识到数字生存的挑战与危机,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对数字化生存,避免数字化生存带来的负面影响。
3. 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的技术依赖特征
要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是一种技术依赖的生存方式,是应用数字技术在数字空间从事工作、生活、学习、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存在方式。比如,人们借助于数字技术创造的各种工具与载体,迅捷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平等互助的方式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在线交往;通过键盘的敲击享受网购的便利、享受“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的工作乐趣,等等。另一方面,能够认识到数字化生存是以数字化形式显现的存在状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始终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存在,数字化生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的四肢和大脑,扩大了人的交往范围,延伸了人的本质力量,但其归根结底只是人基于技术的一种生存状态”。[8]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离开了技术无所谓数字化生存,其中的主体如果缺乏应用技术的能力,数字化生存也将无法实现。
理解了数字化生存的技术依赖特征,将促使青少年自主地学习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应用技能与技巧,同时,也促使他们随时关注数字技术的发展动向,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应用情况,从而培养其对数字化技术的积极态度。
4. 能够理解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本质性特征
数字化生存具有文化本质性特征,[9]体现在“开放性”、“多元性”、“平等性”等方面,在尼葛洛庞帝所指出的数字化生存的“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的特征中,[10]同样也蕴含着文化特征本质的内涵。这些特征首先决定了数字化生存是一种权力分散、去中心化的生存,此社会是一个少人干预的、匿名的、去身份的、非熟人的社会。在这里人们以数字符号的形式而存在,“数字(数据)已经成为数字时代中每一个现代人生存的符号”,[11]没有了现实社会中的权利、地位、身份的约束,人们被赋予了充分享受自由的权力。其次,这种生存方式是能够充分展示个性的生存方式。数字社会为每个公民提供充分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每台计算机终端都可以是个性展示的舞台。
青少年对数字化生存的文化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能够充分利用其自由、自主、开放等的优势,充分张扬个性,为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数字世界的精彩提供保障。
(二)“数字化生存技能”目标
创造性地应用数字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的能力是数字公民必备的能力。在《纲要》和《课标》中,尽管已经涵盖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在各个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中也渗透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的目标。比如,小学阶段目标的第4项为“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设备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初中阶段目标中的第3项为“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高中阶段目标中的第3、4、5、6项为“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些表述均为有关信息技能方面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多涉及简单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在与生活、学习等数字化生存技能的目标描述上显得过于空泛。鉴于此,对原有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有关信息技能目标进行扩展,从信息的获取、简单加工与应用,位移到应用数字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目标方面。
1. 能够自如地进行数字化学习
数字化学习是基于数字技术(通讯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学习,[12]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比如,能够自如地、高效地运用数字技术工具获取信息、表达与应用信息;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学习工具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能够运用各种交互平台实现与教师、学习伙伴的交互;能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获取知识、技能,运用各种数字娱乐的优势功能促进自身发展等。
2. 能够健康地进行数字化娱乐
青少年对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娱乐功能的使用超过对任何一种其他功能的使用,其中的娱乐项目可谓琳琅满目,网络游戏、聊天、电影电视、音乐欣赏等。很多时候,他们还不能真正知道哪些娱乐活动适合他们参与,应该如何参与,而且往往缺乏自控力,容易形成消极娱乐的现象。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中应增强有关健康娱乐活动的目标。比如,能够自我控制游戏娱乐时间、明确交友的基本原则、知道不登录、不玩暴力游戏,等等。
3. 能够智慧地从事数字商贸活动
数字商贸活动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要理解这个活动与活动过程,形成数字化商贸能力。比如,知道如何鉴别商家的诚信度,知道敏感信息(如信用卡号、密码)提供给不安全网站的危险性,知道如何与商家沟通协商,知道如何快捷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能从讲信誉的商家买到商品,同时能够避免网购成瘾的发生,等等。
(三)“数字化生存规范”目标
尽管在数字世界中没有了国家、种族的界限,个体在虚拟社会中更自由、更个性,但是,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同样需要其公民具有法制理念,能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具备良好的数字文明礼仪。在《纲要》中规定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小学阶段目标中第5项为“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目标中第5项为“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高中阶段目标中第8项为“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可见,当时在制定课程目标时考虑到了信息文化、信息伦理道德方面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在应对当今数字社会的发展中,已经显得笼统不够具体并且滞后。因此,在原有的相关目标基础上,需要增加遵守数字社会法律法规的目标、文明数字化行为活动方面的目标。
1. 能够自觉遵守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
数字环境中的交往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平等性、间接性与匿名性等特征。在这个自由至上的王国里,唯有正确认识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才能顺利生存其中。诸如,不窃取他人信息,不做黑客,不制造不释放病毒,不参与网络欺凌、诈骗,不用煽动性的语言,等等。
2. 能够进行文明的数字化交流活动
交流与沟通能力是个体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是数字化生存的基本能力之一。数字技术为人们的沟通提供了空前的即时通道,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交互框架,它与现实社会中依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建立起来的封闭半封闭的群体不同,所形成的是一个巨大的无形群体,在这里人们的交往空间更为广阔、平等、自如,交流的内容更为广泛。但是,同时也引发了人格异化和人的主体性缺失问题。[13]在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计中,要关注数字化沟通交流能力目标。比如,能够在虚拟情境中了解并调节自身的情绪,理解并积极应对他人的情绪;能够有建设性地影响别人的言行,有效地解决冲突;[14]尊重、理解他人,不肆意打扰他人;用语要文明礼貌,不讲粗话、荤话;知道要在恰当的场合应用数字技术,如不在课堂上、会场上用手提电脑和手机播放与课堂无关的信息,用手提电话时不要影响他人;未经同意不把他人的名字、信息到网上;论坛中发言时要经过思考,不要随意灌贴,以免浪费空间和时间;发邮件时知道填写主题和姓名,收邮件要及时并且及时回复,等等。
(四)“数字化生存健康与安全常识”目标
数字化生存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生存状态,数字技术和产品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也带来了安全方面的困扰,但这并不可怕,增强青少年的控制力、抵抗力是关键。《纲要》中初中阶段目标的第4项为“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高中阶段目标的第7项为“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这些目标已经初步体现了对信息安全意识方面的关照,但是,缺乏健康意识、主动关注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1. 知道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对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比如,由于不注意合理地安排时间、坐姿,造成视力的下降、腰椎变形、鼠标手等身体状况,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引发胃肠神经官能病、心血管疾病等。由于过度参与网络游戏造成虚拟与现实的混淆,产生抑郁、孤独、焦虑等心理疾病。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要促使青少年认识到数字技术的负面影响,增加有关健康意识与能力方面的目标,保障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
2. 能够主动关注技术安全与自身安全
增加这类目标,目的是使青少年知道不经过病毒防护的电脑是很脆弱的,不经过保护处理的电子化数据是很容易丢失或被窥伺甚至被偷窃的,能够应用虚拟防护软件、电子防火墙等对自己的文件“装门上锁”;明确不随便在网上泄露家庭、自己的电话号码、联系方式等;牢记不登录黄色网站,不随意见网友,对陌生的电话、短信、邮件要提高警惕。对这些有了充分的认识,就能够自觉地防患于未然,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快乐地生存于数字社会。
(五)“数字公民意识与责任”目标
数字公民是指应用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参与社会活动的人,[15]数字公民意识是在心理层面上对数字社会中自己身份的自觉认同,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指导下,对与数字社会及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是对数字社会权利和义务的自觉认识。[16]数字公民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是形成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先导。在《纲要》和《课标》中均缺乏数字公民意识方面的培养目标,这与数字社会的需求产生了脱节。因而,在课程目标重构中应增加有关数字公民意识、数字公民责任方面的内容。
1. 能够明确个体在数字社会中的地位
青少年学生要意识到自己是数字社会的一分子,是数字世界的主人,既是数字环境的消费者也是建设者。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积极参与到数字社会的活动中来,获得需求上的满足与能力的发展。
2. 能够意识到个体在数字社会中的权利与责任
数字公民应该具有自主意识、平等意识与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具有独立自主地参与数字社会活动的权利,诸如学习、工作、购物、交流等活动的自由;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自由发表言论,参与公共事件的评判、反思和争论的权利。更要意识到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数字公民责任与义务,要明确并践行作为数字社会的主要践行者所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关爱他人、关爱自己、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等责任意识,知识共享的责任,遵守虚拟社会的规则、维护数字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参与数字社会的建设等责任意识与践行能力。
总 结
数字化生存能力是每个现代公民必备的生存能力,青少年是数字化生存的主要实践者,是未来数字世界的缔造者,他们的数字化生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数字社会以及现实社会的发展。通过以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扩展与重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为课程的发展确立方向,为课程内容的重构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字化生存的特征,提升数字化生存的技能,遵守数字化生存的规范,形成数字公民意识,践行数字公民责任,健康快乐地游走于数字世界,最终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参考文献]
[1] Mike Ribble. Gerald Bailey.Digital Citizenship in Schools [M].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2007:10.
[2] [13] 何保健.数字化生存与生存的数字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10):5~8.
[3] 王晓霞.“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J].南开学报,2002,(4):88~94.
[4] 贾英健. 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 2006,(7):24~29.
[5] 董宏建.数字化教育人文意蕴的缺失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8,(7):49~51.
[6] 王荣江.“数字化生存”提出的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0,(4):53~54.
[7] 徐洁.关于赛博文化挑战教育的几点认识[J].电化教育研究,2001,(6):9~11.
[8] 倪志娟.人文视野中的数字化生存[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4):43~46.
[9] 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10] Digital Citizen[EB/OL].Available:http:///wiki/Digital_citizen.
[11] 王雅林,黄萤.“数字化生存”挑战与生活方式的建构性调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63~67.
[12] 林亮亮,滕兴华.浅谈数字化学习[J].软件导刊,2010,(7):184~186.
[14] 盛群力,褚献华.21世纪能力:数字时代的基本素养+编译[J].开放教育研究,2004,(5):7~10.
最初结识盛天泓,还是在二十年前,当时我们都还是中央美术学院同年级的大学生。1997年毕业之后,天泓到海外求学,我们于是有很长时间疏于联络。再次与这位老朋友近距离接触,已是将近二十年后。现在的盛天泓是毕业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海归”艺术人,已是在近年来国内和国际重要艺术活动中多次参展的积极活跃的当代艺术家。在我们进行这次艺术访谈的不久之前,盛天泓的个人画作展览——“数字时代的爱情”,便已在北京AYE画廊揭开帷幕。
那么,何谓“数字时代的爱情”?诚如在展览的段相关网络介绍中提到的那样“这是个海量资讯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乃至整个生存方式都在发生改变,而艺术家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生存方式,也必然对此作出回应。为我整理这次访谈录音的一位朋友问我:“既然画展名为‘数字时代的爱情’,你们之间谈到的‘数字时代’固然很多,但你们之间谈到的‘爱情’的次数却很少?”——其实在同一段访谈当中,盛天泓已经回答了:“我们谈论的是一种广义的爱情。”——爱情是一个在数字时代很能够吸引观众目光的“噱头”,但广义的爱情不仅于此。我所了解的盛天泓当然也不仅于此。艺术家关心的,不仅是我们今天的情感生活,而是我们永恒的热爱正在怎样经历这个数字化变迁的时代。“数字”会不会改变“爱情”?数字时代会不会改变我们对于生活与艺术的热爱々也许,广义上的爱永远还在那里,但人们面对“爱情”和表达“爱情”的方式,却难免在潜移默化中与世推移。而艺术家,也正在为他永恒的热爱,寻找属于这个世纪的、同时也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
我希望尽量避免使用某种“风格”或“主义”来形容和归纳盛天泓的艺术,因为风格和主义的标签越来越明显地沦为了一种把艺术简化为书架数据的粗暴方式,越来越沦为今天貌似强大实则迂腐的所谓艺术批评向数字化时代妥协的托词:当你不理解某件作品的时候,你将其归结为某种“)。(主义”,于是你就可以利用百度词条中对于某主义的界定,代替你对这件作品本身的理解,然而这样的理解,在盛天泓的艺术中显然无法找到借口。盛天泓的视觉作品,既亲切而又陌生,几乎他的每一个主题,都来自于我们今天网络时代的某份海报、某个形象或某段新闻——与那些故作高深的神秘主义实验艺术不同,你似乎一眼就能看到天泓的“主题”,但这些主题在他手绘中所呈现的特殊效果,却又同我们早已熟悉到麻木不仁的数字化形象截然不同,在这里,数字化的视觉重新找到了生命,鲜活而又形象的生命。
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同时进入我们的视觉:由熟悉所引起的和善意,以及部分的陌生所引起的不解和好奇。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观众观赏之后,都会对天泓的艺术“点赞”,但我确定,你在关掉你曾经“赞”过的网页时,你的视觉印象不会有片刻滞留;而你路过天泓的作品之后,你“第一眼”得到的矛盾感受,很可能会让你多一眼的停驻,多一个念头的凝想。也许只是短短的一个瞬间,但多的那一眼,多的那一个念头,在数字化时代一切都变得匆忙的表象中间,它的意义其实无比珍贵。
“事实上,在时代变迁、视觉生存环境转变、目光转变乃至艺术创作和欣赏趣味的转变之间,是有一定的脉络可以观察和考量的。”尤其是一个成功的当代艺术家,特别需要对于视觉生存环境的变迁拥有一种天生的敏锐,并且敢于把这种“目光的变迁”勇敢地表达出来,这是在那些“风格”和“主义”背后的艺术生命的真正动人之处。盛天泓这一代艺术人,他们的成长历程恰恰经历着视觉史上一次最翻天覆地的“目光的变革”:我们70后的少年时代,其实是在一种比较传统的纸本印刷的传媒世界中成长,我们的童年记忆中残存着布告栏的海报和单位的高音喇叭;而我们的成长经历着网络时代的萌发和逐渐壮大,直到我们今天不再出门却能浏览天下新闻,不再见面而靠00微信一样谈论爱情和友谊,甚至,也不靠美术馆和昂贵的画册,仅仅通过点击一个个数字化的“豆腐块”信息,就自认为了解艺术,同样也了解整个世界,了解自己是谁,了解了生命的全部。
这样的数字化生存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身处这一时代的艺术家又如何才能更好地面对爱与生存?盛天泓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以艺术的力量重新阐释了他的广义的“爱情”:他拒绝像一个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那样,依靠“退回中世纪”来对抗工业化生活;也拒绝像一个老学究那样,漫谈经典书卷的思想情操来反对流行的文艺。我们需要反思当下的数字化生活,但再深刻地反思,也无法让我们重新回到网络时代以前的所谓纯朴状态。你或许可以偶尔远足,直接面对自然,用画笔描绘尚未被数字化污染的大好山河,但请问一个今天生活在大都市的艺术家,以及每一个普通人,你一生能有多少时间去如此“纯朴”和纯粹?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片刻地寻觅另一个世界的净土来逃避生活。我们需要的,是在当代的视觉生活中,重新找到一种充满“爱”、充满“感受性”的直面的方式。
在盛天泓的艺术那里,我们至少发现了一种迹象,一个契机:盛天泓说,他其实是在“写生“,是的,写生!不同的是,我们美术学院的传统写生训练,必须要求我们的学子们跋山涉水,寻找人迹罕至之地才能看到“自然的真实”:而盛天泓则说,“为什么我们每天如此熟悉的那些海报招贴、网络人物、新闻图片倒反不能写生?”它们真真实实地构成了我们生存的视觉环境,我们只是已经习惯了用一种麻木的方式来对待它们。我们为什么写生?因为我们拒绝麻木。如果我们用看网络图片那样的“数字化方式”同样去画荒郊野外的山水,那么,其实我们即使走到了荒郊野外,我们仍然只是在网络化地生存,我们只是“猎奇者”,而无法真正融入自然。如果我们用一种看山看水的心情来看数字化的世界,用画天画云的情致来画我们眼前的视觉环境,那么,即使我们描绘的只是数字化的图像,这样的图像同样也会充满“特殊感”,或者说,充满了一种属于它、属于我们自身的生命气质。
虽然数字化的时代正在改变我们“爱”的方式,但我们这一代人深信,真正的爱、真正的艺术生命,总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方式。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在与时俱进当中亦必当有所坚持。盛天泓,用一种当代视觉的方式呈现了他的生命热情,在他的“数字化”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坚守的纯粹,看到了达观与勇气,也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包容与美丽。当代艺术的批评一时难有定论,但一个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必然具有一种调动目光的能力,以通过这种能力,激发人们自省与玩味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注释:
①参见笔者的论文《目光如戏——前摄影时代的视觉文化对东西方艺术发展的影响》,载《美术研究》201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