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物流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对物流服务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主要表现在:
(1)对企业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上;
(2)在企业经营战略的规划制定上,往往没有考虑到物流部门,物流部门在企业中的总体地位低下;
(3)对物流计划和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重视程度不够;
(4)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企业物流成本,缺乏全面供应链成本观,重视运输成本、仓储成本、采购成本等显性成本,对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库存积压成本、占压资金机会成本等隐性成本重视不够;
(5)物流管理的体制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分散的物流管理忽略供应链的整合,本应是一体化的企业物流活动被人为地分割为独立的几块。
2.企业物流的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反馈速度、准确性不高;内部信息集成性、共享性差。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老企业没有进行物流总体布局的规划、设计,企业现有的物流格局不清晰,各分销机构要货计划准确率低、整机发货与调配计划性差,导致外地库位频繁地调库与过高的产品返修率,信息沟通困难,部门间信息阻塞和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3.销售物流管理粗放。销售行为中的漏洞很难控制,销售提货、结算比较随意,存在大量手续不完备的混乱现象,导致企业财产的大量流失。这类现象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没人管”———没有专职的会计、出纳、库管人员,只是简单地记录现金收支、货物进出、欠款欠货;“不会管”———没有专业知识、经验不足,造成重记、漏记,账目混乱、货款不清;“管不好”———库管、出纳两本账各管一摊,货账脱节,库存积压,资金运转不灵。
4.缺乏专业物流人才。物流是一门新型的管理技术,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这就要求物流管理人员不但要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而且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企业内物流以及向外延伸的整条供应链的管理等综合知识。就当前我国企业人才储备现状看,具备综合物流知识的管理和技术人才严重缺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
二、完善企业物流管理的几点对策
物流管理应该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物流管理贯穿于从原材料管理到提供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协调物资和信息在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流动,从而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如何完善企业物流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趋势,把物流能力确定为一种核心竞争力,整合优化供应链。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销售效益充分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物流活动正逐步提升为现代化的物流产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物流业已逐渐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利润源泉。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三流“一体化”的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具备现代物流组织管理和实现内部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将成为竞争中的取胜者。
2.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管理体系。现代物流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客户导向的供应链全程管理体系,多功能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高效、系统的综合运输配送网络,对物品流通全程的监控体系。在该体系的建立完善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遵循客户导向、客户服务驱动原则。在当今消费者占主导的客户经济时代,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时刻牢记以市场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客户导向、客户服务驱动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供应链物流规划设计时应以客户为中心,站在客户的立场看问题。要考虑给客户提供时间、地点和交易上的方便,尽可能增大产品或服务的额外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良好的信誉保证,促使供应链的建立健全。
(2)充分考虑系统总成本最优原则。在进行企业供应链物流规划时,应追求系统总成本最优,而不能是单项成本最优,不能只考虑到某个部门、某项物流活动的效益,而应该追求供应链系统整体的总效益。在物流管理理论中有这么一条规则:每增加一个仓库,公司产品安全库存将以平方根的速度递增。同时仓库的增加还使得产品资源的共享度差,管理成本增加。若想降低存货,加快资金周转,企业必须对现有的库存管理体系进行深度调整,其中合并减少各地仓库数量、分销售片区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通过建立集中的物流配送中心,实行片区内资源共享,并引入第三方物流管理,变“仓库”为“产品流动站”,将大幅降低库存量,提高资源共享度和运输整合度,从而提高客户订单完成率,减少库存持有成本、产品调拨成本、运输成本、管理成本等综合物流成本。
(3)创建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中心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撑点。而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技术支撑,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加快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前提。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制造商、供应商和用户联结起来,达到物流各环节的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外,应积极采用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电视监控等先进技术,提高物流信息管理的水平,有条件的企业还应积极推广和开发“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立口岸信息管理平台。
(4)按照分拨合并原则,分别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情况提供相应的个性化物流服务。这是物流和供应链管理规划的另一基本原则。它要求企业针对自身产品的不同特征、不同销售水平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客户服务水平标准,即在同一产品系列中采用多种分拨战略。相反,合并原则强调物流、供应链作业活动中的规模经济效益,主张将小批量运输合并为大批量运输(合并运输);将早到达的客户订单与稍后到达的客户订单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如沿线配送等,这样可以降低单位货物的运输、配送成本。这时要注意平衡由于运送时间延长而可能造成的客户服务水平下降与订单合并的成本节约之间的利害关系。
3.加强物流人才教育与培训工作,尽快培养出更多的现代物流人才。首先,要切实认识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制度和物流管理人员资质认证体系,并与企业激励机制相结合,运用相关激励措施,促使企业加强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并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从制度上对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加以规范。再有,可采取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尽快培养现代物流人才。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还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
参考文献:
[1]李军,等.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系统设计及优化[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2,(3).
当今社会,不管是生产类型的企业还是销售类型的企业,物流管理都是其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企业的经营成本以及经营利润已经越来越向着透明化方向发展。企业的竞争因素不仅仅是营销、技术和人才之间的竞争,还有物流以及供应链上的竞争。中小企业的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令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式,这主要在是因为中小企业的资金较少、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缺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物流管理可谓是中小企业中的“第三利润点”对于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力方面起到以下作用:保证企业生产过程中具有连续性以及链接性;对企业的进销存进行合理安排,降低企业在运营上的成本支出,从而为企业带来利润;有效的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
二、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落后
中小业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差,使得管理者将工作重点都放在如何提升利润和积累资本等经营管理中,对于物流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部分中小企业认为物流就是商品的运输活动,只要不耽误生产、不耽误市场就可以。这样的观念会导致企业物流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则会导致企业利润水平低下。要想解决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中这方面的问题,就要改变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
(二)缺乏人才
在中小企业中,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拥有优秀的员工是中小企业长期发展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利润,对于企业的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大部分原因是企业中缺少优秀的管理人才。部分企业尽管对物流管理高度重视,明白物流管理对于企业节省成本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企业人才的缺乏使得管理水平提不上来,导致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另外,受到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导致对于员工的低于过低,对于人才没有足够的竞争力、人才缺乏。
(三)缺乏协同竞争理念
我国当今的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一种重视自给,轻视外协的封闭思想,采取以自我为中心的单一性同行竞争模式。缺乏与其他行业的相互协调相互合作,运用整体的供应链的方式应对国内外的竞争。中小企业的自营模式物流方式很难赶上现代市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发展步伐,从而成本增加,逐渐被市场的大流所淘汰。加上中小企业对物流管理不够重视,在销售过程中,业务流程不够规范化,对市场信息的反馈不够及时,企业对物流管理的定位和方式不够明确等一系列问题都导致当今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滞缓。
(四)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企业的经营办公手段不断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使得信息技术地位越来越高。然而在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程度不高,其经营和管理手段大都依靠人力,这使得运营效率大大降低,或者一些企业具备相应设备,但员工不具备操作能力,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带来不利影响。
三、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
作为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管理观念不断更新和完善。一方面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市场的灵活性和顾客对企业的导向性,积极主动的对物流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体系,并对物流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从而避免和应对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保证企业正常运营,规避风险。另外,企业物流管理不应该只停留在对事后的评价,而要在整个物流管理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监控,并根据中途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与此同时,要对物流信息进行及时更换和整合,以便于日后的规划从而节约物流成本。
(二)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进步,使得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物流人才素质的高低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物流运营中的效率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于企业经营行业的不同,物流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物流管理的人才需求也不尽相同。中小企业应该根据本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对人才特点的了解对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积极引进大企业中适合自己的物流管理模式,对企业物流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人员进行培训,重点提升物流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与国际物流管理接轨的先进技术水平,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发展核心业务,开展外包业务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对物流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面面俱到,这时企业应与相关行业之间建立互帮互惠关系,善于借助第三方机构,对物流方法进行创新。例如专业的物流公司具有长期经验,在物流社会化和专业化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因此,企业完全可以依托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满足物流需求。与其他行业形成战略联盟,“互惠互利”积极寻求合作战略伙伴,强大供应链,提升市场竞争力。这样的方式对企业物流管理具有很大优势,第一它可以为企业节省很多时间和人力来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事务。这有利于节约企业运行成本,从而从本质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这种方法虽然要支付相对的费用,但可以节约中小企业的采购、仓储包装以及运输费用,相比之下更有利于企业发展。
(四)建立现代化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工作越来越多样化,其内容也越发复杂,仅仅通过人工对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工作量巨大,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更新系统,减轻工作压力,提升工作效率,对企业物流中。各种信息进行记录和分类总结。企业可从仓库存储入手,对物资进行详细记录,对供应商以及进出时间进行备注,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关键词: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策略
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有相似之处,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的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通过价格战来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从而保证自己企业的产品能够获得一个好的销售量。但是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无法在对产品的成本进行控制。所以说很多企业就开始建立他们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设计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对他们的产品进行全国推送,从而降低自己在产品运输方面的成本。
一、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目前我们国家在对企业物流管理的定义方面主要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就是狭义概念,狭义概念讲的就是企业在对产品进行采购以及运输,从而保证物流管理能够做得更好,帮助企业运输更多的产品和营销更多的品牌产品。第二个概念就是广义概念,在广义概念方面指的就是企业对产品的回收和利用环节。企业通过采用物流管理这一个管理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把各种物流理念结合在一起,降低自己的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还能够帮助这些产品更好的对外输出。所以说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时就应该把这些产品销往离公司总部很近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降低产品运输的成本,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效益。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的基础条件缺乏
如果企业想要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那么这些企业就要对内部进行改革,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现实的情况制定出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从事更好的帮助企业进行产品推广,然而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场地建设方面做的不是很好,他们没有制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来帮助企业进行物流场地的建设,这就会导致企业不能够很好的通过物流工程来进行产品的搬运和运输,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大大增加。第二个问题就是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没有太多的物流管理人才。因为现代物流管理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对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而我们国家很多高校没有很强的物流管理专业,这就导致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和落实。第三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监督机制也不是很好,导致企业不能够对产品的运营和输送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管理。
(二)目前很多企业物流管理观念相对比较落后,有待提高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观念上面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不能够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进行改善。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明白物流系统对于企业的影响,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人才和先进的观念进行物流系统的改善。我们国家的一些企业在管理理念上面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落后观念,那个时候的管理观念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目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他们不能够很好的利用现代的物流理念和先进的技术进行物流系统的建设,导致很多企业不能够对他们的物资进行合理的调配,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得企业的内部产品大大增多,造成积压现象。这种现象最终会使得企业的效益大大降低成本大大提高,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财务风险。
(三)企业物流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化水平比较低
目前我们国家的信息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利用这些互联网信息和技术进行物流方面的管理。然而我们国家很多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方法,这样的管理方法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使得企业增加了他们的产品运输成本。但是有一些思想观念比较先进的企业,他们已经开始利用信息化来促进他们物流系统的应用,使得他们的物流信息共享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不能够很好的进行信息共享;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在内部建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他们也不能够对有效地信息进行收集,使得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不能够很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导致企业产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使得企业的物流效益大大降低。所以说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应该加强自己的物流信息技术建设,使得信息共享程度增加,而且还要保证他们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加强信息化的管理
我们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不能够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都知道,通过信息化可以帮助我们国家的物流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可靠,让物流管理系统更好的去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通过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降低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可以使得企业之间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平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与企业之间交易的成本。
(二)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目前我们国家很多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效率比较低,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物流管理系统,使得他们的产品生产成本大大增加。所以说企业应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我们国家企业物流管理的支持和投资,让更多的企业树立一个比较好的物流理念,让他们能够采用最科学的方法,最先进的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设计。而且国家相关部门和企业内部管理部门还应该加强对企业产品的生产以及物流运输方面的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企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们国家物流行业的发展,让我们国家的企业能够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去促进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寿亮.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关键词】物流;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25-2.5
今年来,物流问题越来越收到国内外各大钢铁企业的重视,已经被作为决定一个企业兴衰和发展的战略问题来考虑。物流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以企业物流为着眼点,在宏观市场环境下,通过优化企业的物流系统,使得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钢铁企业物流概述及现状
生产、物流和消费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的三大组成部分,其中物流是贯穿生产与消费的必然环节,没有物流的中间催化作用,任何商品都无法实现其自身价值。钢铁企业物流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对整个钢铁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活动。通过物流管理使得企业实现最佳组合,在保证物流服务水平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最低化,这是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根本任务所在。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流通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钢铁供应和销售物流总量约为40-50亿吨,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物流总量约为80亿吨。两项合计我国钢铁物流总量则高达120亿吨,涉及海运,水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从我国铁矿石的进口看,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比重为50%。
钢铁工业是物流密集型产业,从原料的运入,到产品的运出,费用很大,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钢铁企业物流管理成本构成中,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管理费用等支出比例比较大。在日益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一个钢铁企业不取决于能生产多少满足消费者和市场,更取决于现代物流的能力。因为任何一个产品只有通过物流环节,才能进入消费者手中。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穿心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被称作是“第三利润源泉”的“物流”。如何优化钢铁企业物流流程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是钢铁企业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钢铁企业物流面临问题
中国钢铁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远。中国的钢铁企业,在减少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充分发挥中国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化物流和信息化管理制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实现中国传统钢铁企业向现代化钢铁物流企业的转变。
钢铁物流缺少全国市场的统筹规划,没有形成把物流变成干线运输、加工配送两个层次的格局,把多对多的网络理顺,找到合适的结点,结点之间是干线运输,结点周围是区域配送,把全国的网络变成这种构架,物流的布局就成功了。在整个钢铁流通行业中,制造厂商缺少物流外包理念,缺少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商,致使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很难形成,缺少专业服务商这个问题要逐步解决
应该说,当前中国物流的成本相当高。虽然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例在继续下降,但比重仍然偏高。据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 24974亿元,同比增长13.6%,较同期物流总值27.5%的增长速度低13.9个百分点。其中,运输成本为14028亿元,同比增长15.1%;保管成本为7376亿元,同比增长15.1%;管理成本为3570亿元,同比增长7.3%。
1.物流管理观念淡薄
钢铁企业的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往往意识不到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缺乏现代物流意识,只强调物流部门服务的被动性,而淡漠了其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来参与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往往造成物流部门成为企业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库存大、周转慢,物流成本高
钢铁企业为防止原材料供应中断,不得不加大保险储备。同时运输过程中的野蛮装卸、货物丢失等现象,大大增加了在途损耗。由于社会物流能力不足或收费不合理,使许多钢铁企业的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库存都有超储积压现象。
3.自动化、专业化程度和物流生产率较低
目前钢铁企业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运输和仓储设施、设备状况也较差,无法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因而钢铁企业物流的实际生产率水平普遍不高。在利用率方面,企业自备卡车、火车的利用率仅50%左右,装载效率只有约70%,时间利用率只有75%左右。由于物资存放不尽合理及仓库自动化水平不高,现有仓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绝大多数钢铁企业不能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管理,也是其实现现代物流一大障碍。信息化程度低,现代营销和经营水平不高。目前,钢铁企业大多处于电话联系、手工操作、人工装卸较低层次的运作阶段。绝大数钢铁企业是靠纸为媒介来传递信息,这显然无法实现钢材的现代物流;同时也与现代物流系统所要求的--物流信息在相关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换,在相关交易者之间进行网络连接还不衔接。
近年来,钢铁企业的物流管理已越来越多收到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这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管理若仍保持现状必然会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瓶颈之一,会表现出企业要求的发展规模明显不适应。另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看到在原料供应和产品市场竞争条件下,降低物流成本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竞争力,是提高发展的一个重点。
三、钢铁企业物流管理内容及目的
从钢铁物流活动诸要素的角度分析物流管理内容包括:1.运输管理。主要包括运输方式(铁路 汽运 海运)及服务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选择。2.仓储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的储存策略;储存统计,库存控制,库存盘点等。3.装卸搬运管理。主要包括装卸搬运系统设计,设备规划与配置和作业组织等。4.包装管理。主要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包装技术和方法的改进;包装系列的标准自动化。5.流通加工管理。主要包括:加工厂选址;济公器械配置;加工技术与方法;加工作业区流程指定和优化。6.配送管理。主要包括:配送中心选址和布局;配送机械合理配置与调度;配送作业流程指定和优化。7.物流信息管理。主要指对各种钢材产品内容和信息,物流要求,物流信息搜集加工处理过程。8.客户服务管理。主要指对物流活动相关服务的组织和监督。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目的一般有五点:一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二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供应和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三是通过规范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全面提高企业投入产出的总体运营效率,降低库存,盘活资金;四是通过供应链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的市场反映速度,提高企业竞争力;五是为了树立企业良好内外部物流形象。
四、降低钢铁企业物流管理成本的方法
1.建立稳定原材料供应系统
钢铁业需要的原材料主要是铁矿石和能源,这就要耗费企业大量的采购、运输成本。一般而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外都有自己的矿山,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铁矿石通过海运的方式运回生产基地。具体操作上,是由大型海运巨轮将矿石运回国内港口,然后在港口进行分拨,再通过内河运回企业的生产基地。为了预防意外因素,企业还会囤积大量的原材料,仅这一环节就需要耗费企业高昂的采购、运输、库存成本。在国际矿石和海运价格普遍上涨的背景下,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是国内钢铁企业物流部门每年都很头疼的事情。(1)与境外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或者合资,建立长期牢固的生产供应基地。同时可取得相对低的价格,有效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2)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联合在国外投资矿山,如武钢 马钢 沙钢 唐钢联合与BHP公司合作开采矿山,是矿石采购价格下降一半左右。(3)原料从采购到生产一线,经过长途运输,存在一定的途耗,少数运输企业利用它弄虚作假,因此钢铁企业应采取检验手段,加强计量方面管理,加强钢铁企业职员的技能及思想教育,也是保证原材料供应的保障。
2.优化改善物流运输管理体系
钢铁物流流程优化必须以钢厂自身为中心,按照为自身创造价值的目的,设计和组合流程。因而物流流程要方便钢铁企业对物流效果的认识和对过程的监控。具体要求就是反映快速,运作高效,物资损耗率低,服务收费低廉。要达到这些目标,还是要顺应自身采购与订单处理流程的特征,加强订单,配送,仓储和采购的一体化,形成一体联动的流程,加强集成化和柔性化管理。对厂内生产物流实行专业化统管。以服务于公司生产经营为宗旨,对厂内大宗原料生产倒运环节,钢坯钢渣等废弃物外运等生产物流,打破横向分隔等重叠巨大消耗现状,实行专业化管理。(1)与运输公司签订长期运输合同,因为大多数钢铁企业物流的运输过程都是由运输公司承担,与运输公司合作,签订长期运输合同有利于享受总体上的运输价格优惠,(2)当运输规模达到一定的时候,可以采取大吨位运输工具,从整体上降低运输费用。比如在国外采购铁矿石,若采购数量加大,可租用10万吨级以上的运矿船,从而降低海运费用。(3)尽量减少原材料的周转次数。因为原材料每周转一次,将增加装卸费用和仓储管理费用。目前新建的钢铁企业选择海边城市就是这方面考虑。(4)是尽量降低车辆的空载率,提高车辆利用率。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在物流运输现代化方面水平较低,很多新技术还没有运用到,比如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
3.开发物流信息决策网络化,使企业信息畅通无阻
由于钢铁企业涉及面广,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仓储的配比使用环环相扣,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物流信息,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决策,不能有效的降低成本,造成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因此,开发钢铁企业信息网,实现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比如国内首屈一指的河北钢铁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航母,河北钢铁集团近期将目光投向现代物流业。河北钢铁集团国际物流公司制定了构建数字化、专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现代钢铁物流服务体系,围绕钢铁主业,打造服务钢铁全产业链最具竞争力的现代钢铁物流服务企业的战略规划。信息是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只有做到有效的处理并及时传输物流信息,才能对系统内部的人.财.物.设备和方法等五个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物流是企业的基本流,它的运动进程产生各种运动信息,物流的网络化使企业管理者针对这些信息能够做出及时的决策,从而规划调节目标。
物流信息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是物流系统的灵魂,更是主要的发展趋势。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流通”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合理的计划安排上,让占有较大资金的物资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浪费,理想状态物流是“零库存”。
钢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基础最好的行业之一,技术和资金都是最雄厚的,企业信息化基础是最好的,集约化程度也是相对较高的,因此我们有道理相信,钢铁物流通过专业化管理,一定能用最少的运力走最少的路径,经最少的环节,花最少的费用,使物流系统作用发挥在“创造利润”上,进一步去顶物流系统是企业“第三利润源”的地位。
【参考文献】
[1]王国华.中国现代物流大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2]杨艳玲.钢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方法探讨方法[J].物流技术,2004(7).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物流现状度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剖析,运用约束理论的TP思维法和“缓冲库存”原理,提出了降低物流成本及改善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约束理论 企业物流 物流管理
约束理论是一种管理理念、一整套管理原则,也是解决瓶颈产能最大化和系统有效产出最大化的生产管理技术,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流程方法。为了衡量企业物流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约束理论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三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其中包括TP思维法、缓冲库存原理以及“鼓-缓冲-绳法”(Drum―Buffe r-Rope Approach)DBR法等内容。
约束理论是帮助企业识别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以及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以消除这些约束的管理理论,它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系统,强调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约束理论指出,在任何一个客观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极少数的关键约束环节并将其比喻为一根链条,认为承重的大小由“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决定,抓住了“极少数”关键环节就控制住了系统。约束理论既是管理改善的起点,也是管理改善的路径,包括了丰富的辩识系统核心问题、持续改善系统局限的哲学思想。对于企业来说,约束可以来源于企业内部,也可以来源于企业外部;系统的约束因素既包含有形约束,也包含无形约束。在企业物流的整个流程中必然存在着一个或几个“约束”,约束理论在物流中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物流管理宏观调控及企业物流的优化管理。
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特点
企业物流需求增长快,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提高。我国物流业发展速度领先于其他行业,2009年全社会物流总额约达100万亿,仅制造业物流总额就达96.6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4%。
企业物流已由生产、销售环节向采购环节扩展,回收(循环)物流已成为发展趋势。
企业物流管理目标从“加快销售、降低销售成本”开始转向“整体优化、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如燕山石化,实现了成品油销售配送直达最终用户(加油站)(索利,2009)。
企业物流管理精细化、专业化趋势显现。企业物流由粗放型向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转变,物流发展行业特征越发明显。
重视物流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不高,企业物流运行效率低
一方面企业追求“高、大、全”,投入大量资金建自己的仓库、车队等,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物流运输线路不合理,实际效益差,浪费大。如仓库空间浪费大、保管不合理,很多企业的仓库仅具有传统的存储功能,还未向流转型转变i重复、对流运输比率较高,货运汽车的空驶率高达28%,返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企业还难以做到按订单实行即时采购,原材料库存期限长,物流成本高、效率低。
(二)部门之间衔接不畅,资源整合难、合力小
企业中普遍存在跨部门合作难、各自32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2011年8期为政的问题,导致信息不畅通,部门合力作战能力差。如对其他部门的工作了解甚少,互相之间缺乏配合与支持。虽然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有其自身特定的工作要求和特点,然而对整个企业而言,一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会影响到其他部门工作的开展。如在企业货物装运中,物品出库后装货工作的效率将直接影响到运输车辆的调度和安排,而装货后给车辆带来的负载程度和物品在车辆内摆放布局则会影响到整个运输途中的工作。
(三)物流改进制度欠完善,缺乏企业文化支撑
企业物流工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不断出现时,企业要形成持续改进企业物流问题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健康、高效的运行。但这种持续改进的制度往往是流于表面,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形成不了持续有效改进的企业文化。尤其对一些隐性问题,往往被制度的执行者忽视,以至于造成一个小问题发展成为影响整个企业运行的大故障。
(四)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平台落后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物流业务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起步晚,网络化程度低,多数企业对电子商务等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物流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及运用的能力不强。企业对计算机的应用多限于对日常事务的处理,没有将物流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紧密地结合起来,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相对落后,在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可靠性水平低。此外,物流教育落后,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物流的发展。
约束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物流管理对策
(一)识别制约物流系统的“鼓”,提高企业管理的约束力
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物流问题,但往往因为资源缺乏或其他原因不能一并进行,因此普遍存在着一个如何选择着手点的问题。约束理论认为,任何系统的发展总是受到极少数的关键环节约束或主导绝大多数的普通环节,企业系统中存在着“鼓(Drum)”、“缓冲器(Buffer)”和“绳子(Rope)”等约束要素及其关系。并把主生产计划比喻成“鼓”,根据瓶颈资源和能力约束资源的可用能力来确定企业的最大物流量,作为约束全局的“鼓点”,鼓点相当于指挥生产的节拍。所谓的约束即控制企业运营节奏的鼓点,在所有瓶颈和总装工序前要保留物料储备缓冲,以保证充分利用瓶颈资源,实现最大的有效产出。
因此,一方面企业要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即在物流管理过程中,不能将目光单一地集中在某一活动环节上,而需要立足于企业系统或整个物流的角度考虑问题,理清各活动环节之间的关系,促进物流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要把握物流系统中的关键约束因素或环节,如将物流中的活动环节按其重要性进行分级并进行分级管理。识别对企业整体输出影响最大的约束因素的“鼓”以及与其它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尽快从复杂、过细的物流中理清思路,抓住企业进行物流规范、优化以及再造的着眼点。并从这些因素出发,进行重点分析、改进与提升。变“约束”为“非约束”,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动态分析系统中的约束因素,持续优化企业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中的约束因素总是存在的,并且随着物流管理的进行和企业的发展,不断地发生变化和转移。如企业原有的约束可能存在于装卸搬运物流环节上,但通过引进新的装卸设备、改变搬运方式后,装卸搬运物流不再严重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而可能定单的处理又成为了企业物流的新
的主要约束环节。约束理论中的T P(Thinking Processes)思维法就是针对管理过程中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形进行解决系统中约束因素的方法,即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必然性,不断地“生疑一质疑一释疑”,从而发现和解决“物流僵化”的问题。因此,企业既要对物流形成整体性的认识,同时要动态地分析企业物流中存在的约束因素(环节),使企业物流处于不断的优化之中。物流分析的难点在于物流内部关系的把握和处理,特别是当企业的约束不容易被识别出来,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与变化的系统条件不相适应时,要更加需要及时识别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企业应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站在整个物流甚至企业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把握物流中各活动环节之间的关系,使物流分析简单化、清晰化,促进物流管理的持续和顺利开展。
(三)建立企业“缓冲库存”,实现企业物流有效监控
在企业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的关系中,一般市场部门负责对产品的市场促销,生产部门负责确保及时交付货物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但这样的看似简单的分工往往却很难做到万无一失,也就是说,生产部门制造或交付的产品很难做到及时补给市场已经消费了的产品,其结果是丧失市场。约束理论中的“缓冲管理”原理表明,企业业务流程的下一层次上完成的库存作为一个缓冲存在,生产部门可以使用该缓冲来识别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且,缓冲库存的消费比率反映了不同的市场类型,如正常市场、峰值市场或季节性市场等。因此,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建立“缓冲库存”,并经常性地观察缓冲消耗,使企业内部的物流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环境的波动,对关键约束资源设置缓冲保护机制,目的是保护约束资源的作业时间不受其上游环节的故障波动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物流系统的有效运行。
缓冲的大小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缓冲的补给水平正好满足当前市场要求,企业不必担心;二是在缓冲的警戒水平上已经开始消耗,意味着可能开始丢失具有高额利润的市场份额,因此企业不仅需要密切关注缓冲消耗的动态,还需及时安排订单计划进行补货,使缓冲的补给水平到达正好满足当前市场要求的水平;三是在已经开始丢失具有高额利润的市场份额上进一步加速消耗,这时企业需要加速补货,直到缓冲到达缓冲的补给水平正好满足当前市场的要求。
(四)鼓励员工参与方隶制定,减少优化管理阻碍
约束理论中的TP思维法认为。人们对于自己参与设计的改进方案一般抵制较少,使改进得以实现的关键是让那些对变革有阻力、有影响的员工参与制定改进方案。具体表现为寻找障碍、找出克服障碍路径的过程,并通过描绘“必备树”来辅助完成,如图1所示。
因此,为了消除企业物流改进优化、创新的阻力,企业一方面可以在方案制定阶段召集各个活动环节的关键人物,尤其是那些受物流管理改进影响最大的人,引导他们指出障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有效解决那些不能预见的对组织改进产生阻力但可制定计划消除它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可将成功实现改进的活动集中在一起并描绘出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TP思维法的“转变树”形式以明确各种活动的先后顺序,如图2所示。由此,企业可按照逻辑顺序以及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思维绩效展开物流优化和再造。
正如约束理论指出的那样,系统中总是存在约束因素,当一个“约束”得以突破后,马上又会产生另一个因素成为新的“约束”。企业要时刻审视物流系统,不断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企业物流不断得到优化,而不能一成不变,固守原有物流模式。约束理论TOC研究在国内外都引起广泛的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约束理论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企业物流绩效水平是一个长久的命题。
参考文献
1 郝皓,销售物流企业营销活动的实施者,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6)
2 孙胜辅,陈国华我国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供需状况分析与发展对策,物流科技,2007(2)
3 丁雯,文莉,张纬全约束理论的管理方法厦其在生产物流中的应用,商业研究,2009(9)
4 刘娜翠,邱荣祖我国物流现状及展望,物流科技,2005(6)
5 于团叶战略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财套通讯(理财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