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镇化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分配方式,城市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总理提出,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有助于打造人们的宜居环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模式的创新。本文首先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最后提出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模式构建
2014年以来,提出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城镇化发展应该适应新常态,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一方面进一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产业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不断优化,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未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1.深受传统观念束缚,观念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度开发土地,缺乏科学有效的土地规划,政府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不以人为核心,过于注重“以物为本”的开发理念,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以及不少地方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同时由于农民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习惯农村生活方式,不愿意市民化,不愿意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节奏,加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难度。
2.城乡二元制结构影响,形成严重的城镇发展路径依赖。我国城镇化建立的基础为城乡二元制结构,出现明显的城乡割裂现象,城镇化发展模式形成以政府开发为主导,注重城市发展,忽视人的发展问题,已经形成严重的城镇发展路径依赖,导致城镇化发展严重依赖土地开发和土地上房屋开发,不能形成持续、循环、生态的发展模式。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新型城镇化。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迎来很多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沿路城市和农村区域加强合作,要实现“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建构和形成科学合理的层级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给新型城镇化带来了发展机遇,能够促进全国城镇化布局的优化,引入文化旅游产业,引进城乡一体化联动机制,将区域合作、生态文明引入新型城镇化,推动城镇化治理水平提升。
2.智慧经济推动智慧新型城镇发展。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快速,这些技术推动呈现联动发展,推动城镇智慧经济的发展,城乡已开通、电子政务云、移动APP等智慧方式形成智慧经济,智慧经济的发展推动新型城镇产生,促进产业之间转型发展,同时为城乡转型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
1.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打造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传统城镇化进程中,严重破坏了环境,影响人与社会的和谐,城镇化进程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的破坏过程,影响城镇经济的健康发展,未来的人们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进行生态补偿。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尊重自然,充分利用自然馈赠,巧妙地运用资源禀赋,发展新型城镇中的自然景观,以人为本,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打造全新的生态文明城镇。
2.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主导型发展模式。人的发展经济学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调节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大量发展新兴的服务产业,以发展金融与投资、教育与培训、文化与旅游、休闲与生态、护理与老年服务、社会保障等行业为重点,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健康产业;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注重发展满足人性精神需求的服务产业,实现服务主导型发展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生态人文城镇。
3.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发展目标。按照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呈现粗放状态,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坚持集约式发展模式,加强城镇规划能力提升、注重资源合理科学开发,应该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质量提升,注重城镇化建设中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城镇化建设内涵,切实满足城镇集约发展的要求。
4.充分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新型城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的发展,新型城镇应该实现城乡之间交际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智慧化、互动化、协同化,城乡联合构建城镇综合运行与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的信息化,使城市拥有完善的智慧产业技术体系,实现城乡之间业务信息共享与协同,城乡管理水平软硬件设施加强建设,找准城镇发展定位,营造智能和谐的生态城镇,打造全新特色的智慧新城镇。
四、结语
总之,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将是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产业、生态、智能化、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镇化建设和质量水平,推动智慧型城镇发展,打造独特的新型城镇,促使城镇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参考文献:
[1]杨荫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基本特征[J].中国经贸导刊,2015,(04).
[2]彭明唱.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基于江苏省苏北地区典型调研[J].改革与战略,2015.(08).
(一)城镇化水平低一是城镇化率水平低。从2011年的对比数据显示,恩施州城镇化率32.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4个百分点,比湖北省平均水平低19.3个百分点。二是城镇规模小导致集聚能力不强。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一个放大器,由于城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与合作,能够把原来的生产力加以放大。从恩施州实际看,除开县城以外,乡镇规模偏小,从小城镇吸纳人口和集聚乡镇工业的情况来看,很多小城镇不具备吸纳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聚大批乡镇企业的能力。三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比较突出,城市功能配套不完善。
(二)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一是地方财政投资乏力。2012年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90.98亿元,而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79.69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二是城市建设维护资金筹集不足。2012年,全州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收入12.49亿元,其中财政市政设施有偿使用费收入仅为2879万元,占比为2.3%。三是乡镇建设资金匮乏。全州2012年34个建制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仅为2.6亿元,而镇本级投入不足3000万元。43个乡的市政公用设施投入仅1.06亿元,本级投入3122万元。
(三)城镇产业支撑不足恩施州作为传统农业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新型城镇化发展后劲不足。2012年,恩施州三次产业构成为25.9∶34.1∶40,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4.1,低于全省86.9%的12.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5.8个百分点。
二、如何加快生态城镇化的发展
(一)做好规划文章,引领城镇建设一是统筹城乡空间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和基础性作用,做好省、州、县市、乡镇各类规划的衔接,加大与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的有效对接。编制实施《恩施州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相关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修订进度。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实现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逐步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和修规为一体的城乡规划体系。二是健全规划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州、县市、乡镇三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推动实施各层次规划委员会为主体的规划决策系统,形成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依法办事的规划编制和项目审批工作体系,推行决策与执行相对分离的执法管理体制。三是彰显民族特色。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围绕民族特色,突出民族建筑风格,彰显民族文化内涵,切实做到传统与现代风貌的协调统一。四是加大对违反规划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二)做好资金文章,完善投资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投入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对住房、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社会保障的投入。二是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交易等政策,获取土地级差收益,从土地资源的升值、房地产资源的增值中聚集资金。三是推动市场化运作,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城镇建设资金。四是积极整合使用国家、省、市投入的专项资金,把涉农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环境保护资金集中使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金融扶持力度,运用金融手段筹集城镇建设资金。
(三)做好政策文章,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一是利用自治州的特殊优势,出台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探索创新户籍、土地、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失地农民保障等政策,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二是出台政策支持县市整合项目资金,捆绑住建、农业、交通等项目资金用于城镇及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对城镇建设中涉及州、县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支持城镇开发建设。鼓励乡镇采取招商引资、BT投资等方式,将城市房地产开商、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引入乡镇。四是制定城镇化发展评估考核办法,将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做好产业文章,支撑城镇发展一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要求,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抓住东部生产要素和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立足恩施州资源禀赋条件,主动承接转移,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三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构建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资源型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文化旅游业为引擎的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州域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地理相邻、文化相近、产业类同特点加强恩施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加强州内2市6县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优势互补、互促互赢的一体发展格局。四是加快产城融合。加快建设特色农业专业乡镇、专业村,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板块基地和产业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本文选取湖北省京山县生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研究认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应依托武汉城市圈,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即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
关键词:
圈域城镇化;共生理论;辐射发展模式;湖北省
1引言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①。目前,中国城镇化建设已逐步走出了管理混乱、土地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的误区,如何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进行城乡经济一体化、就地就近统筹发展的圈域城镇化②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引擎。宏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纳入高新科技产业,形成“产学研”有效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从而能够有效破解湖北省传统农业与大工业发展断层、高科技深加工产业与传统工业发展断层的矛盾,进而带动经济增长;微观视角上,圈域城镇化发展的示范作用能以点带面辐射全省,促进湖北省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运用经济学共生理论讨论湖北省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问题,其研究可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圈域城镇化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1共生理论与圈域城镇化经济学共生理论(SymbiosisTheory)及其核心机理认为: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经济组织之间、产业之间有类似于生物体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交互融合渗透现象。经济主体共生关系还存在多元化发展趋势,共生形态不仅依存于同类产业内部的企业可能朝着产业边缘化的“长尾”方向发展,而且不同产业的企业可以横跨产业边界,通过差异化手段得到崭新的市场“蓝海”领域。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总体应以“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导向,发挥湖北省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高科技信息产业优势、交通与地理区位优势,着眼于湖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的顶层设计,创建湖北省市、城镇、乡村多元共生,大型、中型、小型城市相互协调、均衡发展,经济主体及产业多元化、低碳生态化、人与自然和谐的圈域城镇化。
2.2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模式
2.2.1一级城市以发展服务业为主,分层分类向虚拟经济延伸为了避免圈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心偏移的现象,应抓住武汉市(一级城市)的龙头作用,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充分发挥武汉的地理区域、交通枢纽、信息技术、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和工业基础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建成以长江经济带为依托的高科技产业研究、产业孵化基地,以现代化金融、商务、物流、信息、旅游等产业为主体的生产业基地,逐级形成对周边中型城市(二级城市)和若干边远小型城镇(三级城市)的立体交错式、散点分布式的环形辐射“商圈”。在武汉市优先发展光电高科技产业、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现代金融服务业、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虚拟经济发展空间,以虚拟经济的乘数效应助推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更好发挥资源、资产的配置效果,体现出实体经济的市场价值。以武汉市虚拟经济作为湖北省实体经济发展的“杠杆”和“助推器”,打造武汉大都市在全国中部的金融中心地位,就能在湖北省形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元共同体,促进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中虚拟与实体经济共生系统的“进化”。
2.2.2二级城市以制造业为主体,梯度错层向实体经济发展湖北省作为全国商品粮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生产基地、重要原材料生产基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重要的文化和旅游基地,具备追赶型经济的“后发优势”。在黄石、黄冈及鄂州东部一带,可依托其邻近武汉的区位优势,借助沿长江、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交通优势,重点建设以新能源、建材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与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对接和合作,积极培育专用机械、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和港口物流等产业。仙桃、潜江、孝感、天门等城市,可以借助连接武汉、襄阳和宜昌的区位交通便利,依托湖北省农业基础条件的独特优势,重点建设棉、粮、油、畜牧及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同时发展以生活日化、纺织服装、石油化工和盐化工为主的化学工业生产基地。在咸宁和黄冈,打造绿色环保的农、林、水产品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发展面向武汉城市圈为主体的周末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2.2.3三级城市以统筹协调为主体,就近就地向园区经济发展“三级城市”辐射发展模式下的小型城镇,可采取统筹协调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形成以农业园区为基础,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居住社区为依托,以资源的聚集、共享、融合、转换为特征的“三区联动”发展方式(图1)。“三区联动”发展关系中,居住社区是为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提供公共服务资源的“大后方”生活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的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多元行业共生和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如社区交通、通信、创业、文化、教育、科研、技术咨询、休闲、医疗、卫生保健、娱乐、体育、商业百货、金融保险、住房等消费居住一体的居民公共服务区间。农业园区是小型城镇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它承担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工业园区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当前农业富余流动人口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也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有力支撑。“三区联动”发展的实质是把各自承担不同社会职能的居住社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相互交融,集结成新的共生系统,并将新的大系统的功能进行拓展、延伸,它是共生理论“长尾”边缘效应与“蓝海”新市场的完美应用。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湖北省圈域城镇化发展应在“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应以经济学共生理论为基础,采取“三级城市”为主导的分层分类、梯度错层、就近就地的辐射发展模式,一级城市(如武汉市)以发展服务业为突破口,向虚拟经济延伸;二级城市(如襄樊、宜昌市)分类错层多元化发展,形成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联合体;三级城市(如京山县)形成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居住社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工业经济与消费经济就近就地向园区发展。
3.2建议(1)提升武汉城市圈综合竞争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握“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这两个国家层面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化服务产业,利用武汉市交通枢纽网络将产业链布局延伸到周边的黄冈、黄石、鄂州等城市,充实二级城市的产业综合承载能力。(2)强化“襄宜”城市群辐射能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襄阳、宜昌两个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提升城市产业层次,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打破区域行政界线,科学整合“宜荆荆”、“襄十随”城市群资源,实行集群发展,促进区域间城市功能互补与分工协作,打造优势产业,全方位支撑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联系,推进区域协调发展。(3)发挥小型城镇综合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对小型城镇,特别是县域中心镇的政策扶持力度和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小型城镇城市人居环境、生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强化小型城镇的吸引和聚集能力。充分结合本地资源条件,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就近就地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区域竞争力强、宜居宜业的特色小型城镇。
参考文献
李守林简介
农十师党委党校高级讲师,长期致力于兵团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建设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研究。多年来,其文章在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40余篇。近几年,撰写文章《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思考》、《对农十师走新型工业道路的战略思考》、《兵团人才发展的战略思考》、《兵团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研究》、《兵团城市文化建设研究》等数十篇。
多样化格局形成
《兵团建设》: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兵团社区呈现较快发展趋势。请问现在发展状况如何?
李守林:目前,兵团已建成社区692个,其中城市社区116个,团部小城镇社区420个。城镇社区占兵团社区总数的77.45%,居住人口占兵团人口总数的65%。
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兵团的城镇社区不同于地方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社区,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多样化格局。
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为“师(市)民政局、社区指导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这一模式主要以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为代表,共有82个。它以街道确定社区的空间范围,强化了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在社区行政管理中的承上启下作用,社区的服务功能发挥相对较好。
师直社区现有34个,其管理模式为“师民政局、社区指导办——社区”。主要是以师部为中心,根据地域分布,将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和单位纳入社区管理,形成了与同城的地方社区相对独立的社区。如农五师、农九师、农十师、农十四师等师直社区。近几年,有些师直社区开始注重加强与同城地方社区的交流,形成了与地方共建共荣的融合型社区,如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四师等。
团场小城镇社区目前共有420个,主要是以团部为中心,向附近的连队延伸。社区的组织形式为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其基本管理模式为“团场社区指导办——社区服务中心或社区居委会”。现在,兵团各团场社区大都实行这种管理模式。
空间布局不合理
《兵团建设》:兵团在城镇社区设立方面,有很多不是以集中的居民区为单位,而是采取片区和以团场为独立单位划分的。你认为这样合理吗?
李守林:以农十师城镇社区为例,北屯师直社区分为幸福社区和阳光社区。两个社区是以城区东西两大片区划分而成。其中北屯幸福社区辖区面积6.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3万人,仅下设一个分站,编制共4人。居民居住分散。点多面宽,社区管理粗放,社区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新的居民区在不断建设,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却没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一八八团是一个城郊中心团场,团场小城镇社区分为3个片区,一个是新城区片区(含北屯城郊地区的部分连队),一个是进入团场片区,还有一块是居住在北屯团结路东区的离退休人员片区。其社区规划与师直社区在空间范围上相交叉,给社区服务与管理带来很多不便。城镇社区空间布局上的不合理,导致社区之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封闭式发展,建设雷同,缺少特色。
职能分配不清晰
《兵团建设》:随着职工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大量的社会工作从行政部门转移到社区,社会和社区自身在对社区职能的认识上也会出现判别不清的现象。你获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守林:总的来说,是机关行政部门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前者将后者当作自己在基层的业务部门,下派大量的工作任务,使社区应接不暇,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其次,城市社区的街道办与社区的职能不清。城市街道办仍处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主体地位,应该由社区居委会承担的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综合管理事务,却由街道办包办。街道办事务太多,居委会的代议者和监督者的功能没有得到发挥,例如居委会的选举,由街道办直接参与和运作,居民参与程度很低。再次,各级组织权责不清。“权随责走”的工作机制不能真正得到落实。此外,团场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公司职能重叠,在具体服务工作中,物业公司缺乏监管,履约程度低,居民投诉问题较多。
居民主体意识淡薄
《兵团建设》:目前,兵团的许多团场都成立了社区,但大部分职工还未习惯这种管理方式。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守林:从参与意识来看,一些团场职工群众虽然生活在社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属于社区建设的主体,甚至错误地认为社区建设完全是团场行为。从参与人数和参与人员结构来看,相当多的社区居民,尤其是中青年居民和居民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参与社区建设,而参与的主要是老年人。从居民参与的内容来看,主要局限于出席居民会议、楼院卫生清扫、文体健身等一般性社区活动,还很不深入。从权利与义务来看,现在社区把福利给了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也在不断完善,但居民却没有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
做好发展规划
《兵团建设》: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战略任务的重要载体。那么,要优先发展,首先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李守林:民政部对我国今后社区建设提出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把全国80%以上的城乡社区全面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兵团城镇社区要同步实现国家规定的发展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完成这个目标,首先应做好城镇社区规划。
信息化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新型城镇化合理进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这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很有必要。
(1)信息化发展有利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物联网,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产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另一方面丰富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推动,促使二次产业、三次产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逐渐向高效、低碳、集约、节约、智能、绿色的生产方式转变。在电子计算机终端控制下,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人参与制造业产品生产,极大提高了车间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容错率,节约了成本与资源,有效避免了大机器生产不可自动调控的缺点。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相比,信息化生产方式环保、低碳、附加值高,对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有所帮助。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尤其微信等应用软件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信打车,微信购物,微信支付等应用而生。“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模式渗透社会各个领域,通过移动终端,出远门可以微信预订、自助选房,微信支付;酒后代驾服务;聚会就餐可以通过终端预订,自助点餐,微信呼叫服务;在医院可以微信全流程支付,微信叫号,随时查看化验单及药方。网络购物,信息消费逐渐增加,一方面丰富了居民的消费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居民间接的参与到了商品的设计过程。住房方面,信息技术进步有利于提高住房区的物业智能管理,对其住宿环境,安全等方面有所帮助,也拓宽了居民信息收集渠道。社会保障方面,通过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一卡式服务并按时发放低保,极大的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指数。因此,信息化发展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高城镇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很有必要。
(2)信息化促进城镇发展进行合理空间布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越来越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这些问题和矛盾制约了城市发展。信息技术对于优化城市群建设,科学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作用巨大。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优化城镇化格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7】”。信息技术创新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发展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实现要素集聚,提升中心城市的影响力,特大城市必须发挥好其核心功能,辐射带动周边城镇,培育形成城市群。中小城市发展也要利用好信息产业,通过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其他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其地区经济活力,具备中转联接功能的城市必须要与其他地区发展战略伙伴关系,互通有无,联动发展,共同应对外部挑战。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通过信息化的带动,推动小城镇特色产业,产品发展,发挥好其“亚核心”作用,抑制资源流失,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中心城市群,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之间要素合理流动及信息资源共享,最终实现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8】。此外,随着相关信息技术及关联技术的创新,城镇地下空间得到了优化利用,通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城管、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智慧城市等信息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地下空间利用的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推动,城镇供水燃气部门、道路、广场、高架桥下、街头绿地、商业街区、客运站点和城市出入口等地方均采用电子信息产品,对其日常生产生活进行电子监测,以应对突发状况,实现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环境健康舒适、上下班高峰道路交通堵塞缓解、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可见信息化对于促进城镇空间合理布局尤为重要。
(3)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水平要有所提高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带动。信息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是信息化办公,各级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云平台,依托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日常办公效率。政府通过“统计微讯”和移动资讯客户端主动公开政府政务信息,而且国家统计局积极拓展新媒体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官方微信为社会公众提供统计数据、数据解读、统计知识、统计工作等各类统计信息,便于城镇居民进行监督。在劳动力就业管理方面,信息化有助于相关部门对劳动力进行统一信息收集管理,为劳动力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资源及相关技能培训,尤其农民工劳动力,这对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提高体力劳动力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都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方面,信息技术发展有助于提高社保服务信息化,建立参保人信息库和财务信息管理核算云平台,实现参保人医疗费用实时结算,解决参保人垫付费用不便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网上自助服务业务功能及社保卡信息查询系统,实现业务经办方式多元化,有效提升社保信息化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城镇居民的实际问题。此外,信息技术升级加快了信息高速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村村通,户户通,土地整改等项目对于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作用明显。在很多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对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都有所助力。
(4)信息化有利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随着TD-LTE(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宽领域应用,信息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带动点。2014年上半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累计17708172万元,同比增长21.3%,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本期累计30853782万元,同比增长27.5%,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本期累计28983826万元,同比增长21.3%。这些成果既反映出城镇居民对于信息资源数据及服务的需求增加,又体现出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产业优化升级带来了机遇,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各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而辐射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技术变革。一方面,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加强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建立一些农业科技示范田及技术研究机构,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化升级,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推广作用巨大。对于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二次产业而言,必须把新技术新思想用于企业产品研发、制造和企业管理上,这样产业链条才能四通八达,产品才能符合消费者需求,否则必将被市场淘汰。此外,信息产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与重要性越来越显著,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创新变革都是对产业经济的冲击,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企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逐步进行产业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助力信息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信息产业链附加值,推动信息产业集聚,形成城镇经济增长极,引领新型城镇化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
2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困境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化发展在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遇到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化观念落后,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不利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相互促进,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发展。
(1)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基础设施质量不达标,道路规划,管道线路铺设不合理导致后期城镇化建设效率低下,重复建设,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影响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信息基础设施不健全,光纤、通讯网、基站建设等基础设施更新升级维护不到位,信息闭塞,信息资源获取渠道窄,设备老化。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需要我们正视。例如在2013年末,全国有16个城市建成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13公里,车站数1447个,在建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760公里,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意义重大,城镇地区则因地质、资金、技术、管理等达不到标准,难以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智能交通、绿色交通、交通信息一体化无法实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失衡,在2013年末,城市集中供热管道达到17.8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57.2亿平方米,而县城供热管道建设4.0万公里,集中供热面积10.3以平方米,差距明显,形成城市基础设施相对过剩和县城及农村基础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等滞后,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绿色城镇的发展,基础设施亟待优化升级。
(2)信息化观念落后。在发展城镇化过程中,许多地方还是以工业时代的观念来发展经济,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极窄,信息闭塞,怎么通过信息化发展来促进城镇化更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一个与之相符的理念指导,这样新型城镇化发展才会少走弯路。
(3)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大部分城镇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跟不上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城镇教育科技信息化区域跨度明显,大城市教育信息化程度高,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中小城镇教育信息化无法与之相比,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育信息化方面硬件软件设施建设。高新技术难以推广,成本过高,现代科技产业园区难以在城镇建设,不能为工农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城镇管理信息化不强,建立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各领域一体化智能化发展信息平台难,无法统一调度,统一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环境堪忧,信息泄露,失真,被盗等给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更深层次影响社会稳定,信息网络环境建设仍需加强。第三方机构与银行合作不紧密,移动手机支付业务在城镇地区难以发挥作用。很多地方缺乏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化管理,城镇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城镇化发展质量难以提高。
3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新型城镇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信息化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何使信息化更好的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中智慧城市是关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推手,转变信息化观念是重点。
(1)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多渠道宽领域应用,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越来越成为社会热点,许多学者专家达成共识。智慧城市将在未来成为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平衡点,最终达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融合了移动互联网,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科技技术,信息采集及数据分析能力突出,能够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预警,降低人民财产安全损失,提高城镇市场经济活力,实现城市内各部门之间信息传输,改善城镇发展环境,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指数。智慧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改善传统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信息网络渠道向农村地区外延,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改善,村民能用上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城乡数字化鸿沟有所缓解。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政府政务电算化,政务信息公开透明化,办公自动化等极大提高业务效率,不仅提高了政府运转效率,更为城镇居民提供快捷安全的服务。互联网经济在信息化推动下发展迅速,城镇居民不用担心财产安全,随时可以网上转账支付或者进行金融投资、网上购物等经济活动,丰富了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以信息化发展为契机,包括上海、江苏、长春等诸多城市及城镇提出了向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宽带提速,光纤入户等服务越来越人性化、科学化,“宽带江苏”,“智慧上海”等以地方命名的智慧型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对于提高城镇户籍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重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智能化发展。
(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生产力越来越受到企业政府重视。随之产生一批以信息产业为主的企业或者零售商及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形成产业群,吸引外资或者发达地区技术先进的企业来本地考察投资,带动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聚集效应加强,使其他关联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信息技术爆炸式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及通讯设备升级,加快信息技术设备新城代谢速度,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冲劲,对于改善传统工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作用显著。另一方面,科技园区发展可以吸引中高级及基层人员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于“城市病”有所缓解。因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是信息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亮点,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绿色集约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