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关于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 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C: 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D: 货币是会计唯一计量单位
答案:D
解析: 货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故选D。
(2) 期末编制试算平衡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算平衡,会计记录正确
B: 试算平衡,但会计记录不正确
C: 试算不平衡,但会计记录正确
D: 试算不平衡,会计记录不正确
答案:D
解析: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如果试算不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不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则账户记录或计算肯定有误 ;如果试算平衡,即借方发生额(余额)合计等于贷方发生额(余额)合计,可大体上推断账户记录或计算正确,但不能绝对肯定记账无误,因为有的错误是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的。故选D。
(3)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余额均已计入试算平衡表
B: 只要试算平衡,说明账户记录正确无误
C: 如果试算不平衡,账户记录肯定有错误,应该认真查找,直到平衡为止
D: 即使试算平衡,也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
答案:B
解析:试算平衡,只能说总分类账的登记基本正确,不能说绝对正确。如果试算平衡表借方余额合计数和贷方余额合计数相等,并不一定表示账户处理完全正确。有些错误的发生不会导致试算平衡表中各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与贷方余额合计数的失衡。故选B。
(4)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是( )。
A: 保持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
B: 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 进行发生额试算平衡
D: 总括反映同类经济业务
答案:B
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其他账务处理程序的最大区别就是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故选B。
(5) 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更正方法应当是( )。
A: 由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B: 由出具单位更正并且加盖公章
C: 由经办人更正并加盖公章
D: 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答案:D
解析:原始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如果金额有错误,按规定不能更正,只能由出具单位重开。故选D。
(6)企业对于已记人“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的存货盘亏及毁损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 管理不善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B: 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净损失
C: 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存货损失
D: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存货损失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应计入营业外支出,C、D项应计入其他应收款。A项应计入管理费用。故选A。
(7) 以下属于对账中账实核对的是( )。
A: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定期核对
B: 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
C: 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
D: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
答案:A
解析:题中B项总分类账户的期末的余额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核对属于账账核对,C项现金日记账与某日付款凭证核对属于账证核对,D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袁核对不是对账内容。故选A。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是( )。
A: 历史成本
B: 可变现净值
C: 沉没成本
D: 重置成本
答案:C
解析: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故选C。
(9) 财产清查时,( )为盘盈。
A: 实存>账存
B: 实存
C: 账存=实存
【关键词】从业资格证 考试 复习方法
财政部从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大纲,主要是对2014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考试大纲变化比较大,特别是财经法规涉及到营改增等相关内容,考试难度将会加大,为使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现就学习方法给予介绍。
一、高效复习,方法得当
结合各个科目的考试特点,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有重点、针对性地复习效率更高。毫无目标地看书、做题,只会让备考毫无章序,影响复习效果。
《会计基础》是基础,注重理解,根据考试大纲重点复习,主要是账务处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其次是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记账方法、会计样式与会计等式等。复习的时候看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一套习题,做题时一般会做完一套题就要去核对答案,发现出错,给予改正,然后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这种方法往往复习的效果很差,主要表现为很多考生会在考场上普遍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单选题不知道选哪个,多选题感觉哪个都像,判断题不知对错,反复思量后只能瞎蒙,期望值很高的交卷,结果是差一两分没及格,接下来考生会叹口气暗暗想,我如果再能做对一两道题,就可以拿证了,哎!下次再来吧。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改变原有做题的方法就可以轻松拿证。假如要做三套题,在第一套题中如果遇到没把握得分的题,就要做个标记跳过去,继续做下一个题,直至做完整套题后核对答案,已作答的题没出错,说明这些知识点已经掌握,接下来要打开教材,从第一个做标记的题开始,首先要弄清楚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到书中找到对应点章节去记忆,记住了再去做这个题,依次完成这套试卷中所以未作答的题。假如一套卷子100个题中出现了40个未答题,按前述的方法把40个问题都解决大概需要三到四个小时。当做第二套题时可能会出现20个未答题,还要按前述方法去做,第三套题可能有10个左右的未答题,依法炮制,一一解决就可以了。巩固复习一周下来也能熟练掌握。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记忆内容较多,可以用先复习知识点再做题的学习策略,了解大致概念,再把细节知识点分类,然后反复记忆。重点是会计法律制度、结算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等。在记忆的过程完成后也要至少做三套题,方法如前述,做题时看到题干,先不要急于看选项,而是要想一想这是要考哪个知识点,该知识点都有什么内容,想清楚了再看选项,想不清楚就不作答。三套题做下来是很累的,但很有效果,因为三套题已经覆盖了百分之七八十的知识点,如果你都掌握了,还愁通不过考试吗?
《会计电算化》复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涉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中占60%的实务操作题就是考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掌握,考生可以进入题库进行无纸化操作,了解题型,掌握做题技巧和时间。有些人对于操作题上手比较快,一天就能掌握,而有些人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掌握。还剩下差不多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用来刷题,打开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题库,多练习多做题。临考前一定要看一遍教材,就像读感兴趣的小说一样,把教材中没有作为重点的文字通读一遍,做到有印象即可。若还有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复习自己感觉可能考的内容,俗称押题,以确保提高通过率。
二、主动学习,提高效率
对于时间不够的上班族,要学会利用缝隙时间学习,比如上下班路上、地铁上、等人的时候都可以刷刷会计从业题,看一节会计从业免费直播课。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找出自己工作效率最好的时间段进行巧妙利用,摆脱拖延症的同时,效率也更高。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会计从业资格;教学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意味着,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要想顺利走上会计岗位,从事会计工作,就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笔者从教几年期间,经历了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改革的几个阶段,见证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从有纸化考试到无纸化考试,再到三科联考的模式变化。其中,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增加了“财政法律制度”和“税收的计算”等考点,初级会计电算化在实务操作题上增加了“采购系统”和“销售系统”的操作题。整体考试题量和题型也有所调整。三科联考后,会计基础增大了前面三道客观题的比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增了案例分析题,初级会计电算化更加注重对实务操作的考核,操作题由原来的十道变更为十五道。并且自2013年7月1日起,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取消会计专业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免考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规定。这些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降低了考试通过率,不但给考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应考困难,而且也对会计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调整教学方向,以便更好地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是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以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有目标才会有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中职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在专业上还处于懵懂状态,无法独立给自己制订良好的学习目标,教师此时要适当做好引路人,向学生详细介绍会计专业情况,鼓励学生尽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只有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二、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
在三科联考的新制度下,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已经不能适应考试的要求了。因此,教师应当适度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以本校的教学课程设置为例,在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分开考试之前,中职生在一年级修完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在二年级上学期修完初级会计电算化即可,这样的进度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级结束时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然而,三科联考后,学生必须等到二年级第二学期才能开始参加考试,这无疑推迟了学生的考试时间。因此三科联考后,本校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首先,在一年级第一学期时压缩次要课程的课时,增加会计基础的课时,让学生在第一学期时能够系统学完会计基础知识;其次,将初级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时间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调整到第一学年第二学期;最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时间保持不变,仍然保持在第一学年时完成整本书的教学。这样的调整,可以让学生尽早完成三个考试科目的学习,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当然,由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时间有所压缩,加上三科联考考试难度的增加,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第二学年针对性地增设对三门课程的复习课,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构建无纸化操作训练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认真研究考点变化,钻研考试题型,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无纸化考试后考生通过率之所以降低,原因之一便是学生无法适应无纸化考试模式。学生无论是在平时的学习中,还是学校测试时,都已习惯采用纸质学习和纸质考试,如果突然变更为无纸化考试,难免因为不适应而影响其考试发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得到无纸化模式的考试训练,丰富应考经验和实战能力,才能提高考试通过率。
四、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学生由于应试经验不足,很容易出现盲目复习、盲目学习的现象。目前市场上针对会计资格考试的练习五花八门,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好的考试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搜集优秀的考试资源,建立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争取用题库中的真题、模拟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另外,目前已经有各种仿真考试环境的考试软件和考试网站提供模拟考试,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告知,争取通过在线模拟考试,提高学生复习效果,让学生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
总之,教师应该重视中职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针对考试改革及时做出教学调整,为学生成功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财政部近日对2005年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以下简称“原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从10月2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原办法相比,新办法将原来的“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适用本办法”修订为“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和管理适用本办法”,将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也纳入新办法的适用范围。
(一)持证人员范围新增兜底条款 随着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衍生出很多新的会计岗位。为适应这一情况,新办法在原来的十类持证人员范围的基础上,新增了“其他会计工作”这一兜底条款,以更好地适应目前以及未来的会计管理工作发展。新办法第三条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稽核;资本、基金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职工薪酬、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其他会计工作。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多项调整 和过去的规定相比,新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事项作了多项调整。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增加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条款,明确了会计从业资格各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同时规定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公布考试结果,考试通过人员在考试结果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逾期未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视同自动放弃。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以委托人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新办法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修订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明确取消了过去可以以“珠算五级”代替“会计电算化”的规定。同时取消了过去允许具备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这一规定。此外,新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将执行统一的考试合格标准。同时,无纸化考试题库将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
(三)增加从业资格证撤销和注销管理 为加强会计人员管理,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行为,新办法细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撤销和注销管理。新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撤销持证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不具备资格或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持证人员以欺骗、贿赂、舞弊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
持证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注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会计从业资格超过有效期的;会计从业资格被依法吊销的。
(文/程彩清)
(转载自《中国税务报》)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信息化调转暂行办法》若干问题的解答
根据《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信息化调转暂行办法》(财会[2011]11号),全国自2011年6月1日起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跨省级行政区划、部门网上调转。各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积极行动,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升级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实施细则,有效确保了调转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部门和个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
一、持证人员申请办理调入手续,但其电子信息未上传至财政部调转平台的,应如何处理?
答:遇有持证人员的电子信息未上传至财政部调转平台的,调入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根据《暂行办法》的生效日,分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持证人员调出日期在2011年5月31日之前的,应按传统纸质材料调转模式办理调入手续。(二)持证人员调出日期在2011年6月1日之后的,应通过调转平台办理调入手续。可待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补充上传持证人员电子信息后,再为其办理调入手续;或将持证人员的纸质调转材料予以退回,由其在调出地重新申请通过调转平台办理调转手续。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及时将退回的持证人员信息重新纳入本地管理系统。
二、持证人员在办理调出手续时无法将拟调入地确定到县级行政区域的,应如何办理?
答:鉴于此种现象较为普遍,财政部已对调转平台作出相应调整,在电子信息中仅填明拟转入省级地区的,也可正常办理调转手续。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定期维护本地管理系统中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代码,保证与财政部调转平台的代码保持一致。
三、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部分信息项或信息项之间存在逻辑错误的,应如何处理?
答:如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的姓名、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码、有效身份证件号码项内容无误的,调入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在审核其他材料通过的情况下为其办理调入手续,并对错误信息及时办理更正或变更。涉及更正或变更的,持证人员应提交有效证明材料。如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的姓名、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码、有效身份证件号码项内容有误的,调转申请予以退回,并由原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在办理调出手续时应加强对持证人员基础信息的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正导出电子信息中存在的错漏,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关键词:双证融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合格率
为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推进我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为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现针对我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测中的“双证融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一、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界定
“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相互融合与衔接,它是指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其实质是职业学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
“双证书”制体现了职业教育突出职业能力的特点,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以会计品牌专业建设为背景,以会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对“双证融通”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其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必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认证并管理着后续教育。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否则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这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会计专业“双证融通”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该专业在生产实际中的要求相一致。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对口率与就业率。
三、“双证融通”的基本途径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校连续三年的合格率在逐步提高,而且都超过全省平均合格率。原因是我校调整会计专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2003级、2004级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课程教学辅导安排在第8学期,考试在第期进行,这样安排的不妥之处在于,学生一边毕业实习一边复习迎考,效果欠佳。于是我们将2005级及以后的学生考证课程教学辅导提前至第6学期,考试在第7学期进行,若考试未合格还可利用在校机会再考一次。学校组织专门教师对第一次未取得合格证书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学生通过在校的第二次会计证考试,总合格率将会上升。我校2005级会计专业学生第一次考证合格率为53%,第二次考证合格率为59%,累计合格率为81% 。
但是2010年我校及全省的平均合格率却大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2010年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部实行了机考。机考的题目量大、知识点多,考生有些不适应,导致合格率大幅降低。
针对上述不利因素,我校采取以下措施,突破“双证融通”的瓶颈制约。
(一)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开展校本专题教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江苏省财政厅组织,采用的是行业标准,涉及专业内容面广量大。因此我校组建了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将富有教学经验并且责任心强的会计专业教师定位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的教学岗位上,明确教学任务和考试通过率目标。学校制订相关制度,明确会计基础课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两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学校专门成立会计证教学研究活动小组,及时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即上课、说课、议课、听课、评课活动。每门考证课程均建有集体备课小组,制订授课计划、研究课堂教学、探究单元测试、做好学习评价。
(二)收集考试信息,整合教学资源
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机考以后,每门课程的题库量大约为4000道题左右,试题容量大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繁多,所以学校应多渠道收集各方面的考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复习迎考教学资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研究:一是分析剖解考证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习题化,对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予以覆盖,不留死角;二是将配套的习题集中题目融入日常考试题库中;三是不断收集往年考试中出现的偏题、怪题,予以剖析。将以上三方面的题目进行整合,做成20~30套模拟试卷,每套试卷的题目尽量不重复,达到考前复习模拟冲刺的效果。
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辅导资源库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全体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合格率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在第六学期开始将考证课程排进实施性教学计划,具体课时安排为:《会计基础》6课时,《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6课时,《会计电算化》3课时。每两周测验一次,每月月考一次,成绩及时反馈家长。第七学期安排《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每周周考一次,并且安排两节试题评讲课。对于第一次考试未能取得合格证书的同学,将在第八学期利用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专项辅导,确保大部分同学经过两次考试,能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集中学生参考时间,做好考前模拟
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分散在9月至11月,期间跨度有3个月,每天均有考生参加考试,既影响日常的教学,又影响了学校组织学生考前模拟和冲刺。随着时间推移,应考人数会越来越少,于是我们学校与当地财政部门协商,尽可能将考生考试时间相对集中,目前我校学生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在11月,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利用9、10两个月的时间充分准备,进行6次考前模拟测试,提高了学生的第一次考证合格率。
(五)优先考虑推荐就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校毕业推荐工作采取用人单位挑选和学校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相结合原则,其中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将优先被推荐到用人单位,此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制订会计证教学团队奖励方案,加大奖励幅度
首先,以整个年级为整体,在会计证初次考试中年级平均合格率超过市平均合格率12个百分点的方可奖励。然后,再在各班级分配,将年级奖金总数除以各班级合格率累加数×某班的合格率即为该班的奖金数。以学校整个年级的考证为整体,既强调团队协作,又强调教师互相竞争。
有了上述卓有成效的几项措施后,2011年和2012年我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迭创新高,2011年超市平均合格率近20个百分点,2012年超市平均合格率超3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