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维修电工论文

维修电工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维修电工论文

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第1篇

1.1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开展合作式交流与学习

高职院校要端正人才培养态度,理清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关系,通过合作式交流与学习,增进双方互动,积极了解和掌握当前维修电工专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和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维修电工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交流与分享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经验,推进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发展进程。

①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发挥其组织和领导职能,将维修电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提上日程,充分激发其人才培养动机,并鼓励各相关企业广泛参与其中,强化其人才培养意识和竞争发展意识。维修电工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其实践性和专业性较强。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维修电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引入一些生产实践内容,增强其实训工作的趣味性和针对性,确保当期实训圆满完成。

②科学合理地分配企业的优势资源。在高职维修电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中,企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为学校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还可以为学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新方法和思路,提升其构建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因此,在构建过程中,企业可以积极发挥其资源优势,合理分配其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为高职维修电工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

1.2建立健全实践技能培养竞赛机制,提升实训水平

技能竞赛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技能检验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技能水平,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学校可以定期举行一些专业主题竞赛,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并邀请一些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有效提升学校的实训水平。通过竞赛评比,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维修电工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中的缺陷与不足,扬长避短,改进和完善其培养模式,有效提高其人才培养能力,增加其地区人才培养竞争优势。

2建立健全维修电工实践能力培养保障体系

2.1加强实训室建设力度

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是培养和提升高职维修电工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必须予以重视,并积极创造良好条件,以保证实训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想保证高职维修电工专业的实训室建设质量,学校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训室建设规划,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在设计和规划上,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严格其环保标准和应急管理标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学校在实训设备的采购上,应该坚持经济与实用并重原则,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2.2改革实践能力培养管理模式

学校应该加强对维修电工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管理,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升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以有效促进维修电工实训室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学校还应进步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实行对外开放,定期邀请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来校参与学术研讨,做到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与时俱进。另外,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交流平台,拓宽实践能力培养渠道,丰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和手段。

2.3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对高职院校而言,维修电工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专业管理人才,只有不断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强化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管理意识,提升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管理能力,培养一支高质量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管理队伍。高职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因势利导,建立健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和引导其管理行为,营造“舒心、和谐、发展”的人文环境。

2.4构建现代化实践能力培养网络管理平台

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和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为人才培养创设职业环境,真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文章以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介绍了三个层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和心得。

实训基地是中职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场所,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是深人推进课程改革的前提要求,更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为例,凝练出三个层次的建设途径。

一、基础性实训基地建设,创设认识性职业环境

1.建立专业认知机制,激发学习动机。

(1)领进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学生是未来,将他育成才;学生是未来,一定能成才”。我们在新生人学的第一个学期设置新生入学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思想教育重点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职业素养;专业教育由各专业带头人负责,对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学习模式,评价方式,就业前景做介绍,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目标。

(2)走出去。中职学生的特点是行象思维能力强于抽象思维能力,光靠入学教育来激发学习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以课外活动或班会课的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校内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情结,参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职业环境,为将来的就业定位做好思想准备,避免脱离现实的盲目行为。

(3)请进来。中职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自信不足,刚刚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请本专业的毕业生来校开设讲座,讲述自己走上社会后的点点滴滴,不一定会很精彩,但一定会很感人,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2.创设“做中学”环境,切合中专生特点。

(1)基础理论综合化。“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的知识。”“做中学”理论不仅塑造了现代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中职学生区别于高职学生的特点是对专业理论课不感兴趣,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根本听不懂,上课睡觉现象普遍,但对于动手热情较高,因此,给中职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创造一个“做”的条件很重要。我们将《电工基础》、《电工工艺》和《电工测量》融合为《初级电工模块》,确立“做中学”的课改理念,由专业带头人牵头,课程主讲教师共同参与,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维修电工》初级,制定以“做中教”和“做中学”为主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标准与课程相结合,以任务驱动为载体,以职业环境为依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学习内容,将理论、实验、操作、技能和训练有机整合,真正体现“做中学”,彻底打破学科体系,创造真正切合中职生特点的“做中学”基础性实训基地。

(2)基础技能职业化。将基础课程综合化以后,融进基础技能训练项目,还是以《初级电工》为例,其中一个课题为《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将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作为该课题的准备知识,这样将基础理论融进技能训练中,让学生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学习和工艺训练,而是将基础理论和电路设计相结合,工艺训练和维修技术相结合,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思”,基础课程不再是沉闷枯燥的理论课,上课场所不再是唯一的教室,学生技能不再是单一的操作,充分了体现基础课程的综合化和职业化。

3.注重专业文化浸润,提升职业素养。

(1)专业环境文化建设。专业环境文化是指:专业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学校实训基地以及其他硬件设施的环境文化布置是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是专业建设理念展示的窗口,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专业文化建设特色之一:“5S管理”,所有教学场所都有SS宣传标牌,教学场所实行5S管理,将5S管理作为专业课程的第一课;特色之二:实训基地环境企业化,3千多平米整层楼面作为一个整体,将教学场所布置成企业环境;特色之三:“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将学生在学习,创新过程中的优秀作品成立一个展示区,作为专业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窗口。

(2)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的刚性显现。通过专业制度建设将专业建设要求和口涵文化规范有序地制成文本来传递表达,它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导向性、规范性和发展性,是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保证。”我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做法之一:实训基地准人制:学生进人实训基地学习,首先要学习有关实训基地的规章制度,经过考试合格,方能进人教学场所,学习过程中如果有违纪现象,必须填写违纪记录单,作为和班主任、专业部,家长沟通的依据,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做法之二:教学工厂经理负责制,整个教学工厂由经理负责培训师人员管理、场室5S管理、设备维护与使用、耗材采购与使用,每个教学班级由一名主讲教师和一名培训师共同负责教学,主讲教师负责课程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培训师负责规范管理和指导学生操作。

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创设真实职业环境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1)项目引领。要让学生具备职业岗位技能,单凭基本的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因此建立以项目课程为载体,以职业岗位为目标的教学场所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部分,本专业目前拥有“电机安装与维修”、“无线电调试工”、"PLC控制”、“机床电气维修”等项目课程教学场所四个,对应的工作岗位有: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电机维修工、维修电工中级、PLC编程员等。将课程与职业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 转贴于

(2)引企人校。以项目课程为载体建设的实训基地,主要面向专业岗位,参与建设实训基地、开发课程的是学校专业教师,毕竟和企业的实际生产有差距,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建立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很好的途径,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于2009年与苏州某企业合作办班,将企业生产线搬入校内实训基地,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担任教学,1周内3天由学校负责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2天由企业派人来校上课,从一开始的企业文化教育到生产线的正常运行与管理,学生轮流在流水线各个不同的岗位实训,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别于某些学校将流水线搬人学校成为校办工厂,该流水线完全用于教学不作生产。经过一年的实践,成效显著,目前该班级的学生学习风气良好,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文明班集体,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明显高于同类班级。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创设企业工作环境。

(1)校企紧密合作型。我校的中德合作班进行了“双元制本土化”的实践,2008年10月3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太仓职教走出“双元制”本土化特色之路》一文,全面介绍了办学特色。2009年11月29日,学校与德企合作的材料与经验在北京“中德职教合作30周年庆典”上展出和演讲。

(2)领校人企—中间实习。“中间实习”是我校继“双元制本土化”特色的又一衍生,即学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到校企合作单位实习两至三周,亲身体验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为学生就业打开了渠道,许多企业表示欢迎中间实习的学生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学生经过中间实习再回到学校上课,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明显,目前我校将“中间实习”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列人人才培养计划。

3.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拓宽就业环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虽然是我校的品牌专业,但由于电子行业岗位、工作性质单一枯燥、上班时间长等原因,学生就业持久性短,因此招生情况不是很理想。所以近几年对该专业尝试拓展,建立了全新的电机控制、PLC控制、变频器控制实训基地,专业方向由原来单一的电子装配扩展到电气运行与维修,学生职业资格除了无线电调试工外,增加了维修电工,经过两年的实践证明,维修电工这个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大于电子行业,2009年,学校针对太仓港口码头的飞速发展,开设了新的专业方向—港口设备维护与管理,该专业方向已经被评审通过获得苏州市优秀新专业称号,目前已经和太仓万方码头、武港码头等公司确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校内有关港口电气设备维修的实训基地已经初具规模,预计2010年9月投人使用。与之相配套的是机电设备维修省级实训基地,资金已经到位,正在紧张的建设中。

三、社会化培训基地建设,创设再就业职业环境

1.建立社会培训基地,服务地方经济。我校的社会培训工作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充分发挥师资、设备等优势,开设计算机、数控加工、维修电工等十余类社会培训,培育了“现场经理(Meister)职业资格”“机械模具工”“实用日本语鉴定(J.TEST )”等特色项目。逐步形成了职前职后、考试考核、学历进修等多层次、多种类的办学与培训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是社会培训的基本保障。近三年来培训量在12300人次以上。我校作为太仓地区唯一的社区学院,与太仓民政局、太仓劳动局合作,成为退伍军人、外来人员、失地农民和其他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阵地,就我们维修电工对外培训,近三年的培训人次达到700人/年以上,数控专业的对外培更是期期爆满。

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技工学校培养一名合格的维修电工,实习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在实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完成实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一名技工学校电工实习指导教师,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高级维修电工。看着他们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多年的实习教学使我感触至深,实习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环节,而技能的形成是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反复练习实现的。针对技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点经验和体会。

1 培养学习兴趣

近几年来技工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学生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得不扎实。电工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对电有一种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对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做为一名电工实习指导老师,设法让学生对电工实习产生兴趣,是搞好技能训练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以实例激起兴趣。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我们的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我们可以在实习课中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训练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没什么意思,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等故障现象。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体会到学习乐趣,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通过竞赛培养兴趣。我们可以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

2 对学生要有爱心、信心和耐心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多年的实习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爱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老师慈母般的爱还可以激励和感化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快乐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这样在实习过程中每两天安装一个控制线路,并且要求时间和质量,用考试的标准要求他们,最后为每一位学生通电实验线路板是否正确并做出讲评,公平的打出分数,我能看出来他们都很在乎每一次成绩,每个智嫩的脸上都挂着成功的喜悦。记得去年有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主动找我谈心说:老师我每天都觉得很开心,都会学到知识,都会看到老师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目光,我们这些差生也得到了老师的宠爱,这是我以前从没有过的感受。学生的心理话使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老师要有信心。信心是成功的资本,我经常告戒自己“没有不合格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克服对后进生的偏见。“朽木”可雕,对后进生要寄予希望,坚信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为此,教师要从增强自信心出发,做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抓住时机,给予机会,激发其上进心。

教师要有耐心。以高度的热情,坚持不懈地为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每一个课题,手把手的传授技艺。我还经常告戒他们这样一句话“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在我们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实习完毕,在参加省级技能鉴定的考试中,合格率都能达到95 %以上。

3 合理的教学方法

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实物讲清原理。如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我们在原理讲解过程中,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的动作情况,从而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把自锁和联锁的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然后为每位学生配好实习器材,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巧。

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可以采用“纸上练兵”的方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

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课题进行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进行M 7130平面磨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分析各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元件的动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最后找出故障点。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在排除故障时,基本上都能准确、快捷地完成任务。

4 合理的教学计划

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为企业培养素质与技能并举的高素质人才,是高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现实问题。具体策略: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注重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在教学项目的规划中把工厂真实机床的控制系统转化为典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近年来就业市场对高学历人才的追求已趋于冷静,企业需要大量“素质好、技能强、会干活的职业人”已成共识。从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来看,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时,在看重毕业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在高职院校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一、职业素质养成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可通过专业核心课和顶岗实习等环节来培养,但职业素质的量化不易把握。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养成通常采用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二是在实训课中穿插一些必要的训练。由于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没有进行有机的融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分别通过不同课程的成绩给出,而非通过考查个人在同一门课程中的总体行为作出评价。客观上形成重技能、轻素质的专业培养模式和课堂教学策略。

职业素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和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养成的最佳实践场地是企业。因此,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引人,没有职场环境的渗入,没有工业化教学项目的实施,没有长期潜移默化的训练,仅靠课堂教学和书本内容是无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

如何在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是高职课堂教学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教学策略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合作,从教学理念、教学项目设计、教学活动实施三方面着手,融企业文化于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在课堂实施的教学策略。

(一)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注重企业文化的引入

学校教学团队与海天精工电气组合作,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把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融人专业核心课程中,按照突出职业性、体现普适性的原则,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为了在训练技能、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该课程明确提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这些目标作为教学文件在授课计划中得以体现,教学督导据此检查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以《电机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维修》课程为例,其教学目标如下。

能力目标: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根据给定的电机控制原理图进行电气接线;能使用万用表进行控制电路电气故障的排查;能实施典型机床控制电路(T68/X62)的模拟排故;通过强化训练,能通过中级维修电工的考级。

知识目标:熟悉交流电动机、变压器、典型控制电机的构成、原理以及工业用途;掌握基本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与分析方法;学会典型机床控制电路识图,能对典型的机床控制电路进行功能分析;为中级维修电工考级储备必要的理论知识。

素质目标:遵守作业时间,保证环境整洁(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能根据工作项目进行合理分工,互相协作,故障互查;能对所进行的教学项目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存档;项目完成后能进行任务总结并发言。

(二)在教学项目设计上,注重把工厂真实机床的控制系统转化为典型的教学项目

在具体实施中,面向地方经济,考虑就近就业,把海天精工机床所用的电动机、常用元器件、典型电机控制电路作为案例引人教学。为兼顾行业的专项知识与技能要求,同时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普适性与岗位迁移性,课程内容涵盖电机原理的学习与应用,典型电机控制电路的装接与调试,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的分析与排故,(海天)数控机床、注塑机电气控制电路的装接与调试。

全课程由5个典型的教学项目引领:电动机点动/连续运行控制线路的装接与调试;电动机正反转/双重互锁控制线路的装接与调试;电动机一起动带能耗制动控制线路的规划与实施;X62W万能铣床的操作与电气排故;T68镗床的操作与电气排故。

教学项目由学校教学专家与海天精工的技术专家经过充分研讨确定。这些教学项目源于实际,高于实际,是由工厂真实机床的控制系统转化而来的典型教学项目。每个训练项目侧重点不同,目的明确。

(三)在教学项目实施中,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遵循认知规律,在循环递进的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安排由简单到复杂,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由单一到综合。每个教学项目(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归纳与总结,最终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实现由初级到高级的递进。

利用考核引导学生关注职业素质的养成,是教学实施与考核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教学项目的设计上,按照简单项目关注职业素质养成训练,综合项目注重技能与知识应用的思路进行规划。

维修电工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工 上岗培训 安全生产

就目前我国电工的从业人员来说,从单一的来自国有企业的专业电工人员,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行业出身的电工初学人员。根据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生产形式,应该从以下多个方面,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的措施。

一、电工上岗培训机构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

1.培训单位和机构不正规,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培训机构为了能够减少开支,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的考核标准》进行培训,减少了部分授课时数和考试标准。部分培训单位和机构受到条件的限制,只进行单纯的理论考试,没有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考察。部分培训单位和机构不能够认真对待考试,不规范不严格。名义上是闭卷考试,其实是开卷考试。他人代考、替考的现象屡禁不止,作弊现象很严重。这样的培训和考核形式给电力作业的安全生产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2.对于特种工作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做得比较薄弱、不到位。培训机构关于安全培训的工作做得很不到位,没有为特种工作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对于文化知识的考核也不严格。对于没有达到培训资格的人员同样进行了培训,对于考试不过关的人员,收取一定的费用之后,帮助其考试过关。培训学员的档案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

3.对于特种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安全生产意识的落实不到位。对于培训人员将来在岗位上从事什么具体的工作,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或者困难,没有明确给予培训。很多培训的题目和方式都“按部就班”。比如说,什么是“短路保护”,它可以起到什么作用?短路故障的排除有哪些方法?高压电器开关的类型?各个电气设备的特点和用途,以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安装和维护的技术指标与相关要求,等等。

二、加强电工上岗培训与电工安全生产

强化电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学习规范的用电安全知识,掌握一定的电力生产安全技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培训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加强这个环节的工作。

1.重视相关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电工的主管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各类培训机构的检查力度。对于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的机构和单位,可以令其停业整顿。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教学条件、学员档案等情况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督促培训机构提高师资水平和培训水平,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与此同时,做好学院学籍的建立及档案的完善和管理工作,紧跟职业培训的多项政策和仿真,树立法制教育的观念,与企业的发展共赢共存,促进培训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2.培训管理与考试考核必须规范化。每个培训单位的管理人员都一定要按照相关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培训的硬件质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培训大纲的要求、课时计划、培训时间、学员登记表、培训内容和考试考核等环节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另外,要加强培训的现场管理,真正做到“令行禁止”,遵纪守法。严格按照“事故责任倒查制”的相关规定,对培训学员的考核、培训和考勤及学员就业都要进行及时跟踪,并且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强化安全理念,转变观念。这是进行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普及、方针政策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全区管理制度、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方面入手,提高培训学员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将“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的政策和仿真上升到保稳定、促发展和讲政治的高度。安全工作就是保证生产力发展的硬道理。在学员之间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学员们要在思想上,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企业的操作者和管理人员,是安全责任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后的防线,要树立保护国家财产、保护他人、保护自己的责任感和理念。

4.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要根据不同的培训学员,制订出不同的培训计划。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直观教具和挂图,抓住学员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操作课上,老师要利用好线路模拟板,介绍元件的同时也讲解它们在原理图中的符号和所对应的元件的具置。分析原理图,帮助学员熟悉和掌握主、辅电路和自锁、联锁的相互关系及电路工作原理,再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连接电路。在进行安全操作方面的培训时,还要按照“四措四制”的要求,使学员充分了解和掌握好用电安全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这样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手段,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出发,激发兴趣,探究学习,从而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5.加强案例教学。为了进一步增强培训学员对于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的意识,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增加案例教学的课时,加大力度,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大意义。比如说,可以给学员们列举近年来,四川地区由于违章操作和违章指挥,造成了重大安全和触电伤亡事故的例子。将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作为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让他们通过鲜活案例,吸取教训和增强防范意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告诫学员,在没有取得相关的操作执照之前,不能从事相关的电气作业,要时刻牢记自己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义务和责任。

本文由电工上岗培训机构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严格的教育培训及出现的多个问题入手分析,提出了五个应对策略:完善相应的培训机制;培训管理与考试考核必须规范化;强化安全理念,转变观念;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加强案例教学,详细分析电工上岗培训与电工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