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能否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掌握专业技能,可以担任企业的某些专业岗位。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不仅仅要包含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更要体现出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要求,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性。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目前还是仅仅以教师评价为主,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直接为企业服务的,如果忽略了社会和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很难具有企业要求的综合素质。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还是单一的,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而言,评价的主体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登记判断,学生的各种专业特长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很难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体现。另外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缺乏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理论基础,许多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的结果是不是科学合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多个方面,但是对于高职类大学生来说,制定的评价指标应该反映高职院校办学的目的性。本人查阅了大量的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制定了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4个考核指标,即道德品质素质(G1)、能力素质(G2)、身体心理素质(G3)、个性创新素质(G4),具体如图1所示。道德品质素质是指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的综合的表现。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本职的工作,具有良好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主人翁意识。能力素质是指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对于企业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快速的解决,学习态度端正,掌握基本技能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身体心理素质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素养的评价。要求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基本的体育和心理学常识,具有强健的体魄,达到企业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同时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个性创新素质是指学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提倡创新的社会,因此应该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新的知识的发现,积极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图1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分析图
区间直觉模糊集分析步骤及实例分析
采用区间直觉模糊集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一般包含三个步骤:
(1) 根据分析的目的选择加权算术平均算子或者加权几何平均算子集成决策矩阵中第i行的所有元素,得到相应于该方案的综合区间直觉模糊值;
(2) 采用定义的得到函数和精确函数计算区间直觉模糊集的得分函数和精确函数值;
(3) 根据排序准则,对各个方案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佳方案。
实例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选择道德品质素质(G1)、能力素质(G2)、身体心理素质(G3)、个性创新素质(G4)四个考核指标。根据经验,假定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用人单位以及社会人士进行打分,确定了8所高职院校。针对每所高职院校在各个指标下的评估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后,可以表示为区间直觉模糊数,如表1所示。
表1 决策矩阵表
对这8所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为了更好的强调打分者的群体作用,选择加权算术平均算子。
第一步:利用加权算术平均算子集成决策矩阵,得到相应于高职院校的综合区间直觉模糊值:
第二步:利用得分函数分别计算综合区间直觉模糊值:
第三步:根据得分函数 对8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排序,结果为
因此,这8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A1最好,A7次子,最差的为A4。
为了进行比较,体现某些专家的作用,采用加权几何平均算子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加权几何平均算子集成决策矩阵,得到相应于高职院校的综合区间直觉模糊值:
第二步:利用得分函数分别计算综合区间直觉模糊值:
第三步:根据得分函数对8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排序,结果为
因此,这8所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A1最好,A7次子,最差的为A4。
二、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思考
高职院校是为企业服务的,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如何有效的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应该重点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自我规划,自我设计。在进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应该将横向和纵向结合起来,通过横向的比较为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意外的大范围和大群众中追寻自己的目标,克服由于纵向比较带来的优越感,进行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和个性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发展,适应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华文, 直觉模糊与区间值模糊环境下的多准则决策与推理算法, 山东大学博士论文, 2005.
[2]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中的线性规划方法[J] .中国高等教青评估,2002,(2):9-12.
[3]徐泽水, 区间直觉模糊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控制与决策, 2007, 22(2): 215-219.
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研制了北京市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作为全市推进的指导性文件;形成定量和定性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体系,突出描述性评价语言运用;构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体系,特别重视发挥个体内差异评价标准的作用;呈现学生本人、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社会机构人员参与的多主体评价体系,学生本人是主要的行为记录者和评价者;探索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分别研发初中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小学生评价手册,供北京市所有中小学生使用。
市、区(县)、校级层面的主要推进举措
1.市级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基本形成了市、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指挥协调,市、区县两级教育科研部门专业支撑,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组织实施和管理、全体学生和家长参与的组织管理机制;组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市培训,区县教委、信息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教务人员、德育主任、教学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任课教师代表等参加培训;分别研制了小学生、初中生、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加强对实践的专业引领和支持;构建评先表彰激励机制,实施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挖掘区县、学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新举措,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采用调研指导、专题研究、经验交流等方式,积累经验、把握现状、发现问题,实现稳步推进。
2.区(县)级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机构保障体系,部分区县教委要求学校提出制度管理和保障具体实施意见,如顺义区采用区、校、班三级管理体制共同推进;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监控指导机制,部分区县教委将评价纳入到教育督导,每三年对全区此项工作进行督导,如通州区建立“理念认同与过程支撑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分层负责与信息沟通相结合”的监控机制、“重点指导与典型示范相结合”的基地校辐射引领机制、“搭建平台与整合组织相结合”经验共享机制等;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专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或者专题研究方式重点探索,以点带面,如房山区开展学业评价专题、评语词频分析等研究,公布系列研究专题由学校选择并纳入区“十二五”课题申报规划。
3.学校层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进举措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领导,多数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干部、教学干部为副组长,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监控调整。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如班主任、任课教师学习领会评价的核心思想,明确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人员、评价时间等系列问题;家长知道应该评价什么,提高家长思想认识,理解和支持评价工作;学生学习和理解评价内容及其要求,掌握评价方法和技巧。
开展富有特色的以校为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如北京育才学校探索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索班级管理层面借助导师制、班主任牵头协调等推进策略。
将评价内容与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班级建设、校外教育等相结合,将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如大兴第二小学将感恩、合作、诚信、责任、包容、快乐作为评价内容并分年级实施。
开展丰富活动为评价搭建平台,把综合素质评价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环保活动、读书活动等大型活动,为评价积累了更多真实资料信息,提高了评价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如大兴第二小学通过举办科技节评选“科技小明星”,读书节评选“读书小状元”,体育节评选“最佳投篮手”“运动健将”等。
对评价中的难点和重点做系统研究,如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的“小学生作业评价”,研究形成了作业总量监控体系、评价方法和方式有了“微创新”,对作业内容进行改革,初步建立学校作业评价监控体系;北京市赵登禹学校的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研究,增加了教师学科诊断评语、期末总结及素质评价的自评和他评、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表等内容;通州三中探索了综合素质评价服务班级自主管理研究,细化“六大维度”并使电子平台成为班级管理的有效工具。
推进成效
第一,引导各级教育管理者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观,带动学校管理、教育模式、学生活动等一系列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者以及学生家长的教育合力明显增强。
第二,构建了具有首都特点的、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电子平台、组织领导管理模式等),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可行提供根本保障。
第三,率先建立了“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形成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翔实、客观的定量和定性依据。
第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并不断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行为表现,不断地获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信息,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促进了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第五,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发展。教师逐步转变评价意识,学会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看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们认识到“我们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简单的结论或与他人比较,而是通过评价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不断形成并完善自身的素养,使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并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西安 710311)
摘要:通过对现有的国内高校的课外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现状的分析,提出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大学生课外综合素质测评系统。设计了系统体系结构,采用B/S模式建立管理系统,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及课外学分管理的问题,改变了传统的评价体系,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对高校学生素质信息化采集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 :课外综合素质;模糊综合评判;B/S模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7-0210-03
作者简介:魏茵(1987-),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系统工程。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外的[10]高校学生素质测评工作主要流程包括:学生自己申请——班级、学院统计——学院最终评定,整个过程完全通过手工操作方式来完成所有评定工作。不仅工作繁琐劳动量大,而且完全由评定者主观做出判断,很多时候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所以众多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①传统评定方法以形式为重,部分关键指标缺失: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长期坚持开展下去,使之形成一整套综合测评系统。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有不少高职院校仍在使用传统测评方法,工作过程就相当于走形式,对学生管理工作不具有指导意义。②评定流程多而杂,测评指标不统一: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是其基本义务。但是实际测评中,在校生少则几千人,多达上万人,测评范围广,时间久,且测评结果的准确率无法100%确保。③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已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尝试将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应用到综合测评工作中,但由于技术水平有限,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仅限于初级阶段,要使计算机技术在综合测评工作中真正发挥效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以上是目前大多数运用传统测评方法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改进综合测评工作质量,高校亟需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学生素质综合素质测评系统,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综合测评指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测评信息化、标准化,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把自己打造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 系统设计
本文通过取证和调查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认知,通过德尔菲法与自己管理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相比以前更符合当代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也符合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并跟踪了三个受测班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表现,测评信度较高。
同时在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建立过程中将普通同学与党员干部分开,针对不同人群建立两套不同的测评指标体系,对于党员干部指标要求上要高于普通同学,从而促进党员的再教育与监督管理。普通同学也通过综合素质测评促进学校争先创优奖助学金的评定及党员干部的培养和发展。凭借笔者四年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经验,使笔者的论文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可操作性。
根据前面对系统的分析,本系统可划分为两大功能:应用功能和管理功能。应用功能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各个功能的总和,包括用户登录、在线测评、修改密码、评价结果查询等。系统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包括测评指标体系管理、用户管理、系统数据处理、打印等功能。本文主要针对应用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本系统的开发参考软件工程中的快速原型法。首先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用户主要需求的原型,让用户看到未来实际系统的概貌,以便判断哪些功能符合要求,哪些需要改进。经过反复修改、改进,最终的系统应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更加公正、公平、高效,有助于管理者对测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实现宏观调控。
3 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根据当前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要达到客观性、实效性、合理性及科学性,首要是构建合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结构模型。为此,本文坚持以全面性、导向型、层次性、可操作性为原则建立三层结构模型,分别为基础素质层次、智力层次和能力层次。基于评价体系的意义在于全面描述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更准确客观地体现目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本文以当前社会和公众对大学生的要求为切入点,从道德、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来考虑大学生的综合实力,特向学生工作专家、辅导员和大学生开展相关调查,归纳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的具体内容。在本模型中,基础素质结构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诚信、组织纪律和责任感;智力结构体现学生的专业水平、知识广度、外语水平与记忆力;能力结构体现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如表1所示。
3.1 确定因素集U 因素集U={U1,U2,U3}为各种因素(指标),本系统中主要有三种指标:基础素质和行为养成指标={a1,a2,a3,a4};文化知识及个人能力指标={a1,a2};创新创业及实践能力指标={a1,a2,a3,a4};其中各符号具体意义见表1。
3.2 确定评语集V 模糊评价法希望得到的“现实表现”是各个指标的分值.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观念、情感等因素的评价是抽象和模糊的,无法强制进行量化,不能用准确的数值来区分。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可以采用四个等级来刻划:“优”(V1为100-90分),“良”(V2为90-80分),“中”(V3为 80-70分),“及格”(V4为70-60分)“不及格”(V5为60分以下))。其模糊评价矩阵为通过德尔菲法与教学的经验,设定V={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并规定档次指标值。
3.3 确定权重 当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目前经常使用的方法有德尔斐法、两两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以及网络分析法等。研究根据传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不足及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文采用专家估计法来确定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各指标层的权重,根据因子重要性程度,赋权值见表1。
3.4 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已经确定好的元素集U和评语集V,通过评价小组去认定其模糊关系R,步骤如下:
假设评价小组有10人组成,对学生刘鑫的“基本素质和养成行为(U11)”的每项指标进行评定,评价结果表,按归一化处理见表3。
同理可得出其他各级隶属度,为了使最终结果直观并利于排序,对评判级赋予不同的分值:如F=(95,85,70,60,40)通过计算Si=Bi·F即可得出学生综合素质总分。
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本身的设定因软性指标居多,通过德尔菲法进行反复对比,最终确立评价指标及权重,通过模糊综合法对指标进行科学、客观的计算,把学生综合素质这一软性评价转化为定量,对学生日后的争先创优、大学生就业,都具有良好的参考作用。
4 结论及展望
目前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管理方面,许多高校都存在这些问题:学生素质拓展不全面,缺乏素质拓展意识;高校的素质教育力度不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等等。本文针对这一现状构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模型,通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统计学、管理学等先进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以此掌握学生的素质状况,为高校改进素质教育方式、为学生提高个人素质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
由于时间以及自身能力有限,所以本文在评价的客观性、操作的广泛性、分析的周密性方面存在继续研究的必要性。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评价方法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潘玉驹,何毅.论发展性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2]陈文娟.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分析及其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张惠丽,汪达.职业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素质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夏怡新,朱斌.构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8):53-54.
[5]李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7):13-15.
[6]王鹏,季海鹏,王柏娜.基于模糊数学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服务,2005(8).
[7]支敏,卢云辉.基于AHP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68-170.
[8]林伟华.基于灰色模糊理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关键词:素质量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
一、系统建立的意义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依据所制订的《学生综合素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内容,以学期为单位,对在校生进行评定,评定工作通常由系辅导员负责,由班主任、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代表组成评定委员会,参照《标准》逐项打分,最后由班主任核准,由被评定学生签字。手工处理时,打分数据很难实现后期处理,只能进行总分的排名,不能按项排名,也无法实现对学生总体表现进行数据分析,因此,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必需实现计算化,方能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情况以及评价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统计,才能有效地促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管理工作。建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系统,是全面落实与实践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量化管理的工作效率,使素质量化管理工作更具可操作性。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量化工作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首先采用结构化(SA)分析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量化业务进行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得到了业务流程图和协作流程图以及数据流程图,如图1,图2所示。通过对主要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所需要的数据表及结构,通过详细的调研,最后,确定了系统的功能需求,为系统总体设计与实现奠定了基础。
1.系统调研与分析
学生工作部是学生管理的中心,也是学生信息的管理中心。学生工作部下设各教学系支部,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与学生会、团委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招生处是学生信息的源头,财务处负责收缴学费以及在校生的各项费用进行管理,教务处主要完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宿舍管理中心为学生提供后勤服务,就业指导中心需要在校生成长的信息,这些部门所产生的信息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密切相关,为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考核提供依据。数据流程图如图3所示。
2.功能需求分析
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需要提供数据维护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素质量化管理、学生综合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管理五大功能模块。
(1)数据维护管理
主要完成素质量化项目的编辑,系统可以参照素质量化标准来设置,可以适应不同学校量化标准来设置系统,实现系统的通用性。本模块实现对系统运行所需数据进行维护与设置。
(2)学生信息管理
主要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编辑,可以通过导入方法,将新生数据一次导入,同时对个别学生的信息进行编辑。还可以实现学生基本信息的查询。
(3)素质量化管理
主要实现对学生量化打分编辑的功能,以学期为周期,为每位学生生成素质量化空表,由评价人进行打分。实现素质量化查询,得到全班、年级排名数据,可以进行个别查询。
(4)学生综合信息管理
主要是对描述性量化考核进行编辑,如:量化标准项目中的表彰奖励、违纪减分等,除记相应的分数外,还需要记录详细的信息。
(5)数据分析管理
是对学生综合素质量化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按学期对学生或对某一项目进行数据分析,或者是所有项目得分情况进行比较,还可以进行历史数据比较分析等,为学生管理者关于学生思想工作方面的考核提供参考数据。
3.数据库设计
通过对量化素质管理主要业务数据分析,确定系统数据的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模型(E-R图)如图4所示,根据实体属性,设计数据库表的结构,每个实体或联系对应一个关系表。最后选择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建立数据库。
4.主要技术
(1)体系结构与开发环境
系统体系结构采用C/S、B/S共存,结构如图5所示,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Server与Windows XP,数据库平台是SQL Server 2000,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是PlayCASE,前端开发工具是PowerBuilder 8.0(简称PB)和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
(2)主要技术
①数据窗口技术:PB数据窗口技术是Sybase公司的专利技术,数据窗口对象用于在窗口界面上进行数据的录入、查询、更新等操作,实现对后台数据的交互操作,编程量极小,简化了界面设计过程。②软件结构:利用存储过程,将表示层与业务层分离,使业务处理与前端界面分离实现软件的三层结构,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功能扩充能力。③数据完整性:通过数据库的约束控制、触发器编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数据的合法性。④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实施一定的数据加密,主要使用异或加密方法,以防重要或敏感数据被非法阅读。
5.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开发原则
本系统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并且自上而下进行设计,自底向上进行开发。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守如下原则:
(1)系统开发过程依据信息流与业务流程顺序。
(2)充分考虑本系统与其它系统的数据接口(导入导出),实现数据共享。
(3)面向管理部门的系统采用C/S结构;面向学生、查询量大、数据录入小的系统采用B/S结构。
(4)为确保数据录入一致性,信息的输入以“选择输入”为主。
(5)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并设置数据的使用权限。
三、系统测试与实施
以试运行方式,使用学院2009级共2540名学生的两个学期量化测评数据进行了测试。系统客户端制作了安装盘,便于自动安装,目前,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系统已经投入运行,系统运行稳定,为学生综合素质量化管理工作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保障。系统数据分析和面向学生的查询模块将在下一阶段完善。
参考文献:
[1] 郑欢.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
南大学,2010.
[2] 徐进.学院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
学,2011.
[3] 张玲.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方世强,林洁梅,程文英.基于Web的素质管理系统设计
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2,31(8).
自2007年9月,北京进入高中课改以来,各校一直探索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以东城区各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情况为例,调查发现东城区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上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学校部门职责不清,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涉及教学、教务、信息技术、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学校主体,各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部门之间的统筹和协调。(2)评价主体的评价理念习惯于传统的标签式评价,评价内容存在雷同的情况,尤其是教师的课程评语。(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和功能受到学校教师的质疑。
由此可见,探索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工作机制,真实记录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历程,充分发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成为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重点。在近五年的实施中,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 组建项目组,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重点
东城区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东城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成员由教科所、信息中心、中教科、各高中校联合组成,负责管理和协调相关工作。项目组重点研究: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如何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管理、班级建设相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课程评语如何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等。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业务,涉及教育、教学、教务等多个部门,经过一轮的实践,各校均成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并设专任教师统筹落实。例如,宏志中学的职能分工体系如下:教学处指导学科教师组织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学分的认定及录入;教务处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科模块学分认定和成绩录入;政教处组织年级组完成学生、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培训以及评语的填写录入;信息处对各部门进行网络技术指导。
■ 评价与教育教学相融合,确保评价有内容可操作
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把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确保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内容、可操作,逐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特征的评价。
思想道德方面。各学校结合德育活动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内容实施评价。宏志中学在社区服务方面,以一个活动一个单元主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共8个单元主题:奉献爱心、孝敬老人、乐于助人、绿色环保、崇尚礼仪、关爱健康、文明守序、公益效国。学生在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的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评价。
学业成就方面。各校开设人生规划课程,并利用橱窗、板报让学生去认识自己,撰写个人目标。学生在“我的发展目标”栏目中填写了三年的发展规划,同时增加了“理想的职业和大学”等内容。
合作与交流方面。如东城区的模拟联合国活动、高中生辩论赛活动及双语导游活动等,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平台。171中学采用学长制,即由学生管理、帮助学生的制度,为多数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增添了表现的机会。
审美与表现方面。各学校纷纷通过合唱节、戏剧节、读书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171中学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做“有层次 无淘汰”的教育,在审美与表现方面设置了3个层次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如音乐艺术方面:人人参与的普及层——“新年炫声”卡拉OK大赛;部分选拔的推优层——新年汇报演出;创新拔尖的特长层——金帆合唱团新年音乐会。3个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该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为评价做好内容准备。
运动与健康方面。学校有各类的体育选修课,同时多数学校都举办体育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的运动与健康,以及学生个性的展示提供了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互评。
个性发展评价方面。大部分学校通过社团建设和校本课程的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包括心理社团、动漫社团、吉他社团、环保社团、生物社团、模拟联合国等。如北京二中实施“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建立了选择性课程结构、多元化课程设置、个别化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造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 进行情景式记录评价,实现评价的客观性与针对性
评语怎么写一直是评价工作的核心问题。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出现内容雷同的问题,以及对评语评价主观性和功利性的质疑,东城区师生实施了客观的、有针对性的评语评价,即情景式记录评价。无论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评价,还是班主任的评语,在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都对学生特定场合的表现进行了描述,这种情景式的记录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针对性。
为实现情景式记录,大部分学校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个人电子文件夹档案,有的班级还建立班级日志,有的学生用电子日记的形式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这些均为评语评价积累了鲜活的材料。
学生自我评价:依据情景成长记录所积累的鲜活材料,撰写评语评价。如“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在机器人选修课上,我与同学合作搭建自己的足球机器人,还尝试了编程;在戏剧中的心理学选修课上,我第一次尝试设计调查问卷并完成整个调查,还编写了心理剧……”
课程评语:“分班后,你以积极的心态很快融入了班集体。老师惊喜地发现,你开始敢于展现自己。从上课不敢回答问题,逐渐变得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虽然声音还是有点小);在班级‘化学电源知多少’的比赛中,你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电池的发展史》ppt制作,并协助发言的同学播放课件,赢得了大家的掌声。老师非常高兴看到你的这些变化,经过努力,你一直要寻找的自信回来了。希望你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
班主任评语:“在我的记忆中,你是我10年来所教的学生中向老师鞠躬最多的一个学生,也是对别人说‘谢谢’最多的一个学生,不少同学背地里叫你‘傻根儿’,我想,在这种调侃的背后,更多的是对你的朴实与执着的一种敬佩;你并不聪明,但是却凭着自己的一股钻劲,语文成绩名列前茅;你的家境并不富裕,却毅然向汶川的同胞捐出了一百元钱;你的音乐天赋并不高,但凭着一股韧劲赢得了乐队小号首席的位置……”
可以看出,无论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科教师评价,还是班主任评价,在评语里都包含着对评价对象的客观行为描述,正是因为这些描述为价值判断提供了事实基础,增强了评语评价的客观性和针对性。
■ 探寻评语填写的思考点,让总结性评价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水平
总结性评价的呈现是《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以下简称《报告册》)。《报告册》是对高中学生三年成长的总结,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报告册》中的评语评价主要是由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成果、高中学生评语、研究性学习成果3部分组成。项目组通过分析《报告册》评语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学生不知从哪方面进行评价的现象,探讨学生评语填写的思考点,从而指导师生进行有效评价。
如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可以围绕职业理想、座右铭、性格特征、兴趣特长等方面,真实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个性发展自我评价和特长与成果,可以分别从社会实践活动、奖项和个性特长(或兴趣爱好)、优秀品质和班干部经历(或社团活动)3个方面去记录和评价;研究性学习分为4类,即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献文学类、技术设计类。
目前,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校培养目标、教育教学行为、班级建设的结合点主要是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因此,对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的评价还必须与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区分开来,二者所评价的对象和目的都是不一样的。
第二,评语式评价采用情景式成长记录,虽然此种评价增强了评语的客观性和针对性,但是无法实现师生通过评语进行心灵沟通、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和成长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