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而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连接两个成分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的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一般把“而”放在句首翻译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②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因果关系。可以译为“所以”“致使”, “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结果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目的关系。可译为“目的是”,“而”后面成分是前面成分的目的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其 假设关系。常放在句首,可译为“如果” 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且 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并且” 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若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版》)②若使烛之武见秦若,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汉书・食货志》)
承接关系。可译为“至,至于” “若夫”,引导整个句子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②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与 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因 承接关系。可译为“于是”“便”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因果关系引导结果,可译为“因此” ①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战国策・魏策》)②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看松庵记》)
以 并列关系。并列可译为“又”“并且”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目的关系。可译为“用来”“以致”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则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 “已经是”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史记・高祖本纪》)
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文言虚词在2006年的高考大纲中明确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2007年则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就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十分重要。所以,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而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文言虚词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掌握特点。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在汉语发展史上变化比实词大。例如一词多义:“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苏轼《石钟山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前者“之”为代词;后者“之”是用在主谓间的助词。又如 “舟摇摇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以”和“而”,作用完全相同,都为连词。
2. 明确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要在个个落实的基础上,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以类相从,同类集中。
3. 联系课文。课文是虚词运用的典范,重点文章一定要反复吟咏体味。虚词以实词为骨骼和支撑,是内容表达的传神之处,因此不能肢解词语,要在语境里体会理解。其次,还要明确文言虚词考查的形式。从近年来全国卷和各地高考试题题型来看,一般分为:判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选择题”,判别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混合型的“选择题”,正确理解和翻译句子中含有的虚词。此外,还有文言断句题型,即利用“之”“乎”“者”“也”“已”“焉”“哉”以及“矣”等来划分句子的意义单位。
【实战练习】
1.请写出下列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则: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
②“壮士!――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鸿门宴》)则:______________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则:______________
④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则:______________
⑤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师说》)则:______________
⑥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⑦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则:______________
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则: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涉江》)以:______________
②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以:______________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以:______________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者。(《寡人之于国也》)以:______________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以:______________
⑥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以:______________
⑦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以:______________
⑧是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战》)以: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答案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于:______________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于:______________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于:______________
④是故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⑤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于:______________
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于:______________
⑦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伶官传序》)于:______________
⑧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于:______________
4.指出下列“乃”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B.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C.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D.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5.指出下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臣之壮士,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①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C.①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项脊轩志》)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其共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D.①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②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齐桓晋文之事》)
6.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B.①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C.①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D.①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原贾生列传》)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①副词,就; ②连词,于是,就 ;③副词,就; ④表转折的连词,却; ⑤连词,于是,就;⑥连词,那么; ⑦副词,就; ⑧判断动词,就是。
2.①表修饰连词,不译; ②连词,来; ③动词,认为 ;④介词,按照 ;⑤连词,因为 ;⑥介词,因为; ⑦介词,凭 ;⑧介词,因为。
3.①介词,被 ;②介词,比; ③介词,对; ④介词,比; ⑤介词,比; ⑥介词,被 ;⑦介词,从; ⑧介词,在。
4.B ①乃,副词,“竟然”;②乃,副词,“于是,就”。(其余A、B、D三项中的“乃”字,全部为判断动词,意为“是”)
我们的事业就是学习再学习,努力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有了知识,社会就会有长足的进步,人类的未来幸福就在于此,当前的责任就是学习好知识,为以后做打算。。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2、芦花荡3、蜡烛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5、亲爱的爸爸妈妈
内容: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角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有益的启示要求: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脏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7、背影8、台阶
9、老王10、信客
内容: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情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要求: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12、桥之美13、苏州园林
14、故宫博物院15、说“屏”
内容: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要求: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第四单元
16、大自然的语言17、奇妙的克隆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
19、生物入侵者20、落日的幻觉
内容:人们常说,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就是说,在探索自然奥秘的过程中,要讲究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所说的事物事理有所不同,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要求:可以培养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要学会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22、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23、核舟记24、大道之行也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
内容: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
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又选杜甫诗三首,都是历来脍炙人口的名篇。
要求: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第六单元
26、三峡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28、观潮29、湖心亭看雪
30、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
内容: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不景物,曾经引起古代文人的无限情思,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油然而生。阅读这类诗文,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归纳1.《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分》《九三年》等。
3.《亲爱的爸爸妈妈》,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4.《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的奠了分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较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5.《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作品《围城》
7.《信客》选自《秋雨散文》。
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苏州园林》选自《百科知识》。作者叶圣陶,原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卓著的作者、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中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叶圣陶集》里。
9.《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卓著诗人。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10.《陋室铬》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著有《太较图说》《通书》等。
11.《核舟记》选自清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
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
“河内凶”,如何翻译这句话呢?如果用“现代意义”来解释似乎也通顺,那就是“河内出现险情”或者“河内出现了性格暴躁、心肠歹毒的歹徒”,稍微联系一下上下文,马上就能发现这种理解不合情理,这里的“凶”只能理解为“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可见,理解这句话的关键是文言实词“凶”,而“凶”在古文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差异又很大。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不用了。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文言实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常习惯于用实词的“现代意义”来解读它的“古代意义”,从语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窜译”一般大体还能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殊不知,这样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中最容易迷惑我们的陷阱,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引起特别注意。
文言词语的古今意义有较大差别,其原因有下列几种情况:词义扩大。如古代典籍中的“江”“河”“山”专指长江、黄河和崤山,现泛指一般河流和山川;词义缩小。再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专指黄金;词义转移。如“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本指“外交人员”,现则专指“出门时带的包裹”。词语感彩变化,一种是古褒今贬,如“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中的“风流”,古指“杰出、英俊”,现指“轻浮放荡”;二是古贬今褒,如“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乖”,古指“偏执,不驯顺”,现则用来形容人“听话、安顺”。
文言文中古今异义词数量较多。如何在学习文言文时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含义呢?关键是要有基本的辨析能力和一定的识记基础。
(1)辨清“单双”。要分辨清楚一个文言实词的属性到底是单音节词还是多音节词。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明显的差别。特别是有些古汉语中的双音节组合词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单词同形,很容易被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看待,但实际上并不是双音节词,而只是两个单音节词的组合。解决办法如下:
①不要把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一个双音词。如“然/后”“地/方”“其/次”“学/者”“其/实”“祖/父”“智/力”“于/是”“交/通”“妻/子”“指/示”“以/为”“因/为”“无/论”等。
②不要把文言文的双音词拆成单音词来理解,文言文中也有双音词。古文中的双音词有很多种类。一类是专有名词,如“女娲、天子、社稷”等;一类是属于单纯词的双音词,如“窈窕、参差、翩翩、仓皇”等;另一类是合成的双音词,如“公姥、作息、缓急、异同、率尔”等;还有一类是偏义复词,这类词是指两个由意义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的双音词,在实际使用时,意义只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偏指“作”,“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偏指“入”。这样的理解只要稍微结合文章就不难判断。
(2)分析“微异”。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古今词义在很多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完全相同或完全无关只是语言中极少数的现象。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要注意仔细辨析,因为稍不注意差异,可能就会“差之毫厘,谬矣千里”。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中的“爱”字,在此句中是“吝惜”的意思,与“爱护”“爱惜”意思相近,但又有根本区别。再如“劝学”中的“劝”,解释为“勉励”“鼓励”是妥当的,如果解释为“劝告”,就有了一定的“误差”。
(3)牢记“迥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文言实词,要尽可能多地牢记它们之间的“迥别”之处。例如“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中的“除”字,在句中当“整理”讲,在现代汉语中是“除去”、“去掉”的意思,古今词义相差比较大。又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的“去”字,在句中是“离开”,现代汉语是“到……去”,古今词义刚好相反。再如“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中的“憾”字,在句中当“不满”讲,而现代汉语则解释为“遗憾”。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牢记这些“迥别”。
当然,对于同一个词语,古今意义有同有异,古今词义的不同,仍然是以现代汉语为参照义予以辨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古文的时候,时时具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辨析意识。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含义。
1.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2.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4.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
6. 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
7.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8.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
9.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0.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逍遥游》)
11.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12.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1. 古义:不平凡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2. 古义:不一定。今义:不需要。
3. 古义:托身、安身。今义:把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者某种事情上。
4. 古义:盟约,名词。今义:限制,动词。
5. 古义:对男性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6. 古义:拐棍。今义:扶着老人。
7. 古义: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今义:人格低下,品性恶劣。
8. 古义:狂放不羁。今义:肆无忌惮。
9.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10. 古义:很饱的样子。今义:确实如此。
关键词:空间隐喻;认知;来;去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8-039-04
作者:何燕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广东,广州,510290
1 空间隐喻与认知
隐喻是人们透过具体有形的事物去认识抽象无形的概念的一种手段,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模式。认知语言学者较为认同这一认知模式:“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隐喻方式的(Lakoff,G&M,Johnson,1980,5)。”
所谓空间隐喻是人们把一些本属空间范畴的具体概念用非空间范畴的抽象概念表达出来,是一个空间的范畴和关系向非空间的范畴和关系的投射过程,这一过程源于人们的抽象思维和丰富想象。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空间隐喻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之中找到(Lakoff,G&M,Johnson,1980,14)。”人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人的存在首先要以周围的环境为依托,人们主观性地以自身为参照,去认识周围的环境,于是在自身与环境间形成一种空间概念。人的空间概念是原始的,基本的,人们习惯于透过空间关系去认知别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架构,诸如时间、状态、范围等。
2 关于动词“来”“去”的空间隐喻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对“来”“去”的解释是:“来”指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去”指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换句话说,“来”是从远处到近处的移动;“去”反之,它们的基本用法是作位移动词。但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来”“去”的非动词用法并不少见。对此,学者多有研究;王改改就概述词“来”作了调查和研究(王改改,2001);梁银峰就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梁银峰,2004),梁先生说:事态助词表示在过去时间里事态出现了变化,所表达的事件或过程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梁银峰,2004,57);同时,梁先生还就动相助词“来”“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梁银峰。2005),“动相助词”是赵元任的提法,由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翻译过来的(梁银峰,2005。27)。
以上都是对动词“来”“去”动词以外用法的研究,但还不是专门对其空间隐喻的研究。应该说,对动词“来”“去”空间隐喻研究还不是很多,笔者能力范围内可以找到的只有史佩信的《汉语时间表达中的“前后式”和“来去式”》;此外,上文提到的梁银峰的《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及《汉语动相补语“来”“去”的形成过程》两篇文章亦都涉及至“来”的时间方位词用法。
3 “来”“去”的空间隐喻表现形式及喻义
3.1 “来”“去”喻指时间
我们认为,位移动词“来”指运动物体朝着说话人的方向靠近;位移动词“去”指运动物体背离说话人的方向远去。这主要是从说话人与周围环境的空间方位关系而言的,亦即位移动词“来”“去”的空间性状描述。从人类的认知顺序来看,空间认知总是先于时间认知的。因为人自身与空间的关系是实在的、可感知的,也就容易把握;而时间是人们摸不着、看不到的抽象概念。于是把空间概念意义的映射到时间领域去把握时间就成为了可能。
关于时间的空间喻指表征,Clark总结出了两种类型:“时间在动”隐喻(the moving time metapho)和“自我在动”隐喻(the moving ego metapho)(Clark,1973)。
在“时间在动”的隐喻表征中,时间被认为是在空间直线运动的实体,它的运动以说话者为参照点。时间指向说话人,向说话人靠近为“来”;时间背向说话人。远离说话人为“去”。这是“来”“去”的时间表征特点,如下图所示:
3.1.1 “时间在动”隐喻模式
3.1.1.1 “来”“去”对过去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前的时间,两者的语义表征存在差异。时间从过去指向现在为“来”,表示一段持续的时间,有“以来”的意义。这种语言用法古以有之,是“来”的时间表征的基本义项,如:
(1) “吾数年来欲买舟。”(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数百年来,人不复行。”(唐・柳宗元《河东集》)
(3) “我得仙来,已三万岁。”(唐・戴孚《广异记》《太平广记》卷450)
现代汉语词汇和句法中也保留了“来”的这种时间表征,常用的词汇有:“近来”“以来”、“从来”、“向来”“素来”等等;在句子中的例子,如t
(4) “几天来,我发现这个城市骑自行车的人不多。”(《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81)
应该说,在表示现在以前的一段持续时间的隐喻用法上,“去”和“来”是不相称的,相比较下,“来”的这一用法更普遍;而“去”则更多地表示已经过去的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5)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汉・曹操《短歌行》)
例(5)中的“去”的时间表征是,以目前为起点,指向过去的一段时间,带有持续性,这种例子并不多见;表示这一语义特征的还有“过去”。
(6)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唐・白居易《琵琶行》)
例(6)中“去年”表示上一年,句中借助介词“从”表达从过去到现在的一段持续的时间。“去”本身只表示过去的一个时间段。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去岁”。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位移动词“来”相对的除了“去”,还有“往”,在某些语义搭配上“往”与来的组配是更常见的。例如。“往”表从目前指向过去一段时间的用法就比“去”更普遍:
(7)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数十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9) “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杀他怎的?”(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二折)
“往昔”即从前;“往岁”指过去的年头;“往日”指过去的日子。同样用法的词语还有“往时”、“往年”等。
3.1.1.2 “来”“去”对未来时间的表征
“来”“去”表征现在以后的时间,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以未来的某一时间为终点。其中“来”表征时间从未来指向现在;而“去”表征时间从现在指向未来。
(10)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1) “曼思故国,来日方长,载悲黑奴前车如是,弥益感喟。”(《鲁迅书信集・致蒋抑卮》)
(12) “至从今已去,国家永无南顾之虞。”(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13)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东音・陶渊明《游斜川》),
“来者”、“来日”、“从今去”的时间参照点都是现在,它们隐喻着时间的运动。“来者”和“来日”隐喻时间从未来向我们走来;“从今去”隐喻着时间远离我们而去;三者所喻指的时间都是未来的时间,但是指向性不一样。
要注意的是“来者”、“来日”偏正结构的名词;而“从今去”则是一个介词结构。“去”要表达以后的意思必须要借助介词“从”,而“来”是不需要的。换句话说,在表征现在以后的一段持续的时间,“来”和“去”的语法功能是不对称的。再如,有“未来”、“将来”的说法,但却没有“未去”、“将去”或者是与“未来”“将来”表示相似概念的带“去”的说法。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与“将来”相搭配,时间指向未来的,有“往后”的说法。结合上面的内容,不难看出。“去”在表示时间隐喻的语义特征上,有和“往”重叠的部分,甚至“往”取代了“去”在时间隐喻上的某些表义功能。我们可以假设在时间隐喻的表征上,“往”出现得比“去”要早,出于用词经济的原因,“去”的某些与“来”相对的表义特征是缺失的,而在“往”的表义功能上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用法。当然,这一说法有待进一步的考查。因主题所限,此处无法详细讨论。
3.1.2 “物质世界在动”隐喻模式:
Clark所说的另外一种时间隐喻方式是“自我在动”,即在线性时间轴上,时间实体相对静止,取而代之的是说话者沿着时间轴在动。根据“来”“去”的实际用法、通过对其语例进行分析,本文更倾向于史佩信的“物质世界在动”(史佩信,2004,13)说。该理论认为,在时间轴上运动的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事物,而时间和说话者则是相对静止的。具体到“来”“去”的时间隐喻表征,客观物质世界靠近说话者而动的用“来”;客观物质世界远离说话者而去的用“去。”
如“别来无恙”、“来历”、“来龙去脉”、“本来”、“原来”、“后来”、“来得及”;包括“往迹”、“往事”等都以物质世界为动体的隐喻表征。这类隐喻在表达上一般都存在一个时间标记,或以过去发生的谋事件起始时点,或以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起始时点。时间始于过去某事件而终于说话人所处的时点为“来”:时间始于说话人而未来为“去”。
“别来无恙”中的“来”表征从分别到现在谈话的时间;“来历”指一个人前期的经历或履历,“来”隐喻该人从出生到目前的一段时间;“来龙去脉”原来是迷信的说法,把接连着的山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地连贯着,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现在指导一件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汉语成语词典》,1978,349)。由此分析,其中“来”喻指从龙存在到其被发现的一段时间,“去”喻指从龙现身往后的一段时间,这里龙被发现的时间亦即说话者所处的时点。
这里也一并谈论一下“往”,词语“往迹”、“往事”中,“往”的时间表征与“来”是一致的;另外,还有“从此以往”的说法,这里的“往”却表征时间从现在开始指向未来。相比之下,由“去”表征的上述两种时间隐喻,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说没有,但至少是不多见的。
在古汉语中,“来”“去”的这些隐喻,还是可以找到一些例子的:
(14)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唐・白居易《对镜吟》)
(15) “今冬腊后无残日,故国烧来有几家。”(唐・司空图《南至四首》其一)
(16)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唐・李白《相贺歌辞・相逢行二首》其一)
(17) “交道贱来见,世情贫去知。”(唐・孟郊《病起言怀》)
“醉来”、“烧来”分别从“醉”、“烧”开始,一直延伸到诗歌中的主人翁发表慨叹为止,其中,“来”起到了这一时间隐喻作用。“老去”、“贫去”以诗中主人翁发出慨叹为开始,语义指向未来,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终止时间,这是“去”的时间喻指在起作用。
3.2 “来”“去”喻指数量
“来”“去”是带方向的运动,一般来说,“来”是由远而近不断靠近说话者的,有接近的意思;“去”是由近而远不断离说话者远去的,有远离的意思。“来”、“去”的这种或接近或远离的指向性可以用来喻指数量增减。接近参考数目为“来”;与参考数目相去甚远为“去”。
在汉语中,“来”用来表示数量概念是很普遍的,“来”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一般是比较接近所说数量的。如:“两米来高”就是指两米多一点的高度,但也可以理解为差不多到两米的高度。不管怎么理解,“来”的数量表征总是离确数跨度较小的一个范围。“二十来个”、“三十来岁”、“一尺来深”等都是一样的用法。
在喻指数量上,“来”“去”是不平衡的,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找不至“去”喻指概述的用法。但不排除方言或古汉语中存在相关的用法,“相去甚远”中“去”就表征距离;方言有“不差分毫来去”(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的说法,“来去”意思是误差,表示或大或小的距离。由此可推理,“去”在数量喻指上还是有是潜在的可能的。
3.3 “来”“去”喻指显潜
“来”“去”可以喻指事物,包括实在事物和抽象事物的存在与消失。从人的视觉角度,客观物体从远而进靠近说话人,就是事物的逐渐显现的过程:客观事物自近而远离开说话人,是事物逐渐消失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而言,“来”表征事物的显现;“去”表征事物的消失、不复存在。
(18)“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19) “他一听这话就来火了。”(同上)
(20) “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同上)
(21) “看来,你活一百岁没问题。”(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01)
(22) “说起婚姻来,您给我们介绍介绍中国人的婚姻家庭情况,好吗?”(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45)
(23) “总的来说,汉语不难学。”(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57)
(24) “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你还唱了一段京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422)
例(18)“来”表征“问题”的出现;例(19)“来”隐喻“火气”从无到有的过程;例(20)~(24)中的“来”都有一个共同的语法特征,那就是引出话题。例(20)“来”引出的是原因;例(21)引出的是说话者的观点:例(23)引出的是“婚姻”这个话题,例(24)引出的是过去的一段回忆。通过以上语例可以看出,“来”作为显现表征的用法是很明显的。
“去”作为消失的表征没有“来”作为显现的表征明显,笔者的找到关于“去”隐喻消失的语例比较牵强,但还是可以拿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25)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陶渊明《杂 诗》)
(26)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例(25)中“去”指离世,消失于尘世,喻指人于世上从存在到消逝的过程;同样例(26)中的“去”表征“大事”不复存在。另外,现代汉语中的“去世”一词也表征消逝。
3.5 “来”“去”喻指主观愿望
“来”、“去”的“靠近性”和“远离性”可以借以喻指人的主观愿望。人们的愿望是主观的,认为对自己有利的,希望得以实现的,就期待它的到来;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不希望其存在的,就盼望其离开以至消失。
鲁迅提倡“拿来主义”,他希望大家“拿来”的是外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所谓“取其精华”;同时他也强调要有辨别能力,不好的东西就要抛弃,即要“去其糟粕”。这里的“来”和“去”就是很好的喻指主观愿望的例子。
(26) “大有来头。”(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是一种方言的说法,意思是大有赚头,这里,“来”表达了人们希望赚钱的目的。
(27) “拳击有啥来头?滑冰多开心。”(金山词霸2007“来”词条)
这大概也是一种方言用法,这里的“来头”指的是一种玩乐的兴趣,拳击对于说话者来说钩不起他的兴趣。滑冰对他来说才是“来头”。
(28) “他头脑灵活,挺会来事的。”(中教网・网络字典・汉语・词典来)
这里,“来事”是处事的意思,是一个褒义词。“来”在此表征能够做事,事情处理得当。
(29) “是君臣、父子、兄弟尽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告子下》)
“去仁义”,抛弃仁义,这里被抛弃的是“仁义”,一个正面的词;但是,在句子中,这是被否认的一种做法。所以它没有违背“去”隐喻不被接受的主观愿望的语法功能。关于“去”的这一表征,例子是还不少的,如:“去粗取精”、“去任”、“去官”、“去绝根株”、“去邪归正”等,即使所被“去”的东西不全是不好的,但至少是违背人们的主观愿望的。就如同人们希望“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至少是人们愿意看到的、愿意去做的,见以下例子:
(31)“喝点什么?咖啡还是茶?――来杯咖啡吧。”(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170)
(32)“下个月你去了中国以后,别忘了给我来信。”(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266)
(33) “来,为我们的友谊干杯。”(新编汉语教程(上),199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