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易经基本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关键词:交易成本,管理会计本质,交易,制度安排
一、引言
回顾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轨迹,不难发现,管理会计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遗憾:其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财务会计。翻阅我国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文献,可知大多集中在财务会计方面,相比之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从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数量来看,管理会计所占的比重很小。正如余恕莲和吴革(2006)所说:“究其原因是基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会计准则和外部审计的制度安排,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对财务会计的关注所引起的社会效应”[①]。其二,管理会计研究重方法轻理论。西方国家自管理会计产生之初,一向重方法轻理论,而我国的管理会计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至今,其发展路径一直以效仿西方为主,因此管理会计理论方面鲜有著作产生。管理会计本质,作为其理论基石,更是少人问津。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近年来,在管理会计研究上,理论界经常慨叹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不能得到推广和普及,实践工作者则抱怨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差,有时甚至与企业的管理实践南辕北辙。上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其合著的《管理会计兴衰史》中,深刻地批判了管理会计相关性的遗失,引发会计界的广泛思考[1]。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凸现。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印象就像一个“万花筒”,囊括所有却又缺少灵魂。究其根源,是管理会计缺乏系统完备的理论支撑。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学科将很难承担起指导实践的重任。解决管理会计面临的尴尬境地,关键是要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首先应该解决管理会计是什么的问题即管理会计的本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始终注重在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其产生就是管理与会计的结合。行为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心理学等都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正如哈耶克所说:“只要掌握另外认识一个领域的某种抽象原则,并进而了解其相随属性的能力,即使是全然不同的因素,只要具有这些抽象的属性,也能运用同一种思维方式”[2]。 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管理会计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我国会计学界制度安排,已有多名人士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对财务会计学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如伍中信、田昆儒、刘峰和雷光勇等,而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研究的并不多,且大多是将交易成本理论应用于某一具体管理会计方法,而将其应用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鲜有发现。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管理会计本质,将为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思维模式,为其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推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之所以选择交易成本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从更微观的层面研究企业,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结构(Williamson,1996)。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其作用机理是依据市场和层级体系的建立,通过规则和惯例的制度化,规范交易主体的行为,长此以往,形成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理所当然”的思维认知,以实现节约交易成本之目标。
二、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现状
1、国外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外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成果大多由专业的管理会计组织,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大体上来看,可以将其研究划分为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和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两类。
第一类广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81年美国全美会计师协会(NAA)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在其公布的《管理会计的定义》中,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向管理者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济管理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配、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管理会计还包括编制供诸如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定机构及税务当局等非管理集团使用的财务报表。”1982年,英国成本与管理会计师协会(ICMA)认为除审计之外,会计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财务会计和司库,均属于管理会计。由以上可知,称其为广义管理会计,是由于从范围来看,该观点将管理会计视为一个涵盖众多的范畴,财务会计等作为其分支;从服务对象来看,该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不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第二类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基本会计理论》指出:“所谓管理会计,就是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对经济主体的实际经济数据和预计的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以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合理决策。”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在1988年4月将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财物的和经营的)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的过程,以确定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 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认为,管理会计是提供价值增值,为企业规划、设计、激励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的持续改进过程,通过此过程指导管理行动、激励行为,支持和创造达到组织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需的文化价值。
从以上表述可知,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将管理会计视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把管理会计在从属于财务会计的地位提升到了与财务会计并立的地位,但并不包括财务会计。这有利于厘清管理会计的概念边界,更有利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开展,因此,目前狭义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在管理会计本质研究中是主流观点。
2、国内管理会计本质研究。国内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大体有以李天民(1994)[3]、余绪缨(1999)[4]、胡玉明(2001)[5]等为代表的信息系统论和以孟焰(1997)[6]等为代表的管理活动论两种观点。
以上对管理会计本质的研究,均是从会计学科的立场出发。因此,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关于管理会计本质的定义就好似一个百宝箱,将大量涌现出来的管理会计新生现象全部堆积于管理会计本质之上,于是现在看来管理会计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大杂烩,缺乏理论性、系统性和抽象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理论界中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从研究重点来看,主要停留在应用层面,如探索利用管理会计对交易成本进行计量或建立交易成本会计的技术论证。
2、从研究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的方法论方面,如将企业的预算管理、转移定价、纵向一体化、企业并购等问题与交易成本相联系,涉及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较少。
3、从研究深度来看,大多范围宽泛,缺乏深入研究。为数不多的关于交易成本与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大多起到启发思考的作用,缺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深入研究。
三、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回顾
康芒斯[7]最早把交易作为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范畴,定义了交易的内涵:首先交易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制度经济学最小的单位,人类社会中的种种关系都可以在“交易”这个一般化概念下进行讨论;其次认为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他认为交易作为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必须含有“冲突、依存与秩序”,即人与人之间交易关系是一种利益上的相互冲突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不断反复和有必然性地发生。他认为不同的具体的交易和在一起便构成了经济研究上的较大单位---“运行的机构”或制度。制度不过是无数次交易活动的结果。
科斯[8]在其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首次明确提到交易是有成本的,并运用交易成本进行经济分析。科斯认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根本原因。同时企业本身会产生交易成本制度安排,诸如行政管理费用、监督缔约者(工人)的费用、传输行政命令的费用等。
威廉姆森在20世纪60年代后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建立起来,他从机会主义动机出发研究交易成本,提出影响交易成本的三因素:(1)人的因素(有限理性,机会主义);(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威廉姆森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以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
四、企业是交易的集合
依据康芒斯对交易的认知,企业可以被看作是交易的集合。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1997)认为由于队生产的存在,企业是一组资源所有者自愿与团队中的个体签订一系列的契约的集合点[9]。契约的签订过程即交易的实现过程。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来看,企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 “生产函数”,而是关于交易的治理结构。无论是在企业内部通过层级结构来组织,还是在企业之间通过市场自发地配置,都是交易的不同实现方式。
企业外部交易更显著地体现了当事人双方的博弈。如果说内部交易是资源的内部流动,尚在企业的控制治理之中,那么外部交易是资源的流入流出,非企业单方力量所能左右。因此,在双方协商认可的条件下,签订合法合规的契约成为必需。由此可见,外部交易的治理更多的是借助于行政法律的力量来规范[②]。
企业内部交易受层级体系的影响。依据层级结构的设计,内部交易可以划分为垂直交易(上下级部门之间)、平行交易(同级不同部门之间)、斜向交易(不同职能部门之间)以及网络型交易(网络型组织结构)等。其次,企业内部交易的实现形式多样。有的是以实物形式存在,如产品购销;有的是以非实物形式存在,如新生产技术的推广,职工管理条例的落实等等。再者企业内部交易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色彩。在19世纪中期以前,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大型企业,几乎所有的生产都是由业主经营的手工作坊完成,此时的生产活动大多是由市场交易与价值联系在一起。随着近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发展,企业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展,外部交易逐渐内化,内部交易的频率、规模等较之前都有较大变化。
五、企业交易成本的产生
威廉姆森(1985)将交易成本比作物理学中的摩擦力,说明其无处不在。交易的发生,必然产生交易成本,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易成本呈不断增加之势。
从理论上看,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假设之一就是有限理性,企业中存在大量不完全合同,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发展,合同的重新修改、制订将带来成本的增加;同时,交易成本经济学承认机会主义的存在,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动机的当事人达成交易将耗费大量的协商、谈判成本;再次,由于企业成员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资源内耗将再所难免,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从实践上看,之前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大多站在会计学科或管理学科立场上,无论是“信息系统论”还是“管理活动论”,均最终将其定位于企业价值提升。固然追求价值最大化毋庸置疑。但是过分关注价值创造,却忽略了成本费用的发生。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将生产成本清晰地列示出来,但另外一项重要的交易成本却在人们的眼前溜走或混淆在生产成本之中。在度量美国经济效益费用的一份研究中,Wallis和North(1988)对1970年体制中所作的估算是,交易成本占GNP的比重大体上为46.66%--54.71%。交易成本不仅存在,而且事实上它在数量上也是非常触目惊心的。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现代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占净国民生产总值将近50%-60%。而且,这些数字并不包括建立新制度和组织的初始成本[10]。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加强生产成本的控制,同时还应关注交易成本的节约。
六、管理会计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企业内部有限理性的交易双方,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和利己冲动,为保证交易的顺利实现,节约交易成本,适当约束机制的建立必不可少。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世界中, 会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现象,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只能依靠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就是企业层级及其对应的行政权威机制的建立、使用和运行(Miller, 1992)[11] 。管理会计内生于企业层级体系,通过层级命令而非价格机制发挥效力。正如John Burns和Robert W.Scapens(2000)[12]所说,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和实践构成组织的“规则( rules)”和“惯例(routines)”。“规则”是指形式上的关于 “事情应该怎样做”的规定,如标准成本制度、预算的设定、内部转移定价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设定等。规则必然是整齐划一的,要求群体的行动保持一致。以规则为导向的行为是对可用被选方案的明确评价,选择遵守规则是为了避免或减少任何时候可能产生的交易成本。例如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如果缺乏具体的评判指标,将导致评价过程的主观臆断,相伴而生的是旷日持久的谈判、协商成本;握有裁量权者“寻租”行为造成的“租金”成本;不公正评价带来的“偷懒”成本和不满情绪导致的成本等等。经过重复地遵守规则,行为变得程序化,进而形成“默认”的知识储备,这种程序化的以规则为基础的行为即为“惯例”,它代表了整个组织的行为偏好。因此,惯例被定义为“事情实际怎样做”的程序,如成本分配、预算分解、差异分析、存货管理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会计在组织中被强化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的 “理所当然”的思维和行事方式制度安排,此时由规则和惯例演化而来的管理会计将成为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安排。
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所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等不可能凝固不变,企业内部交易参与者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的更新、扩展之中。管理会计只有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规则和惯例,才能存续、发展下去,这一过程正是管理会计的变迁。而管理会计变迁的内驱力正是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这一管理会计本质。以存货管理为例,早期的存货管理大多以生产为导向,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防止缺货带来的损失,盲目扩大存货规模,造成了存货积压,采购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等随之升高,除此之外,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存货技术过时带来的机会成本等亦不容忽视。为了减少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企业后来开始逐渐采用经济批量模型进行存货管理,这一方法较好的控制了企业的采购成本、仓储成本、缺货成本等诸多交易成本。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一种全新的存货管理方法---适时生产(JIT)开始为企业所熟知,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消除各种没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和程序,彻底消除浪费,即“零浪费”,杜绝浪费任何一点不能产生附加价值的材料、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JIT生产方式作为企业的一项制度安排,所体现的正是不断追求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管理会计本质。
综上所述,诚然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经济达尔文主义告诉我们,“一个会计系统只有在能够产生足以弥补其成本的利得的前提下,才能得以继续存在”[③]。管理会计发展至今的历史表明,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实现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本质是必然存在的客观,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进步,管理会计必然围绕着这一本质推进其发展、变迁。
[①]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财务与会计[J],2006年3月第6期(总390期),P68.
[②]鉴于本文主要探讨非法律因素对企业交易行为及管理会计的影响,因此外部交易不作为研究重点。
[③]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二版,P2.
参考文献
[1]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合著,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商务印书馆,2002.
[3]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10月.
[4]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值[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期.
[6]孟焰,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7]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科斯,社会成本问题[J].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9]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著,邱寒,熊焰韧,李芳译,决策与控制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10]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著,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 上海:三联书店,2006.
[11]米勒G. J, 管理困境: 科层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关键词】WTO 经济法 完善 对策
经过长达十五年的谈判,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于2001年11月通过了中国的议定书,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其成员之一。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样,我国经济法为了应对新形势,也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WTO的基本法律原则
作为一个协调各成员多边贸易关系的国际机构,WTO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规范全球贸易规则的国际组织。经过长时间的发展,WTO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基本规则。这套基本规则有效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其中的三大法律原则对我国经济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非歧视待遇原则。WTO的非歧视待遇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包含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各国平等原则在贸易关系中得到的延伸,是各成员进行自由平等贸易的基本保障之一。最惠国待遇是指假如某一成员将某种优惠条件给了另一成员,相应地它就必须把该优惠条件给予WTO的其他所有成员,任何成员都不得对其他成员进行区别对待。国民待遇则是WTO的成员要保证本国公民、企业等在本国范围内所享受的待遇能同等地被其他成员国享受,而不应对本国和其他成员国的服务、产品或者人员之间进行区别对待。
公平竞争原则。WTO的公平竞争原则是指各成员在进行出口贸易往来时不能采用不公平的手段进行贸易竞争。这就要求各成员不得实行出口补贴或产品倾销等违反公平竞争的手段使其他成员的合法利益受损。按照WTO的规定,如果一方成员通过出口补贴或倾销的方式向其他成员出口产品,并对其他成员工业造成损害或者有发生实质性损害的威胁,受损成员可依法采取反补贴、反倾销等应对措施。同时,反补贴、反倾销等手段是维护公平竞争的措施,必须经全体成员的批准,不得滥用。
市场开放原则。WTO的市场开放原则包含关税减让、透明度原则、取消数量限制等三方面内容。其中关税减让一般是指减让进口关税。因为进口关税的额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出口量,所以减让进口关税可以促进自由贸易。透明度原则是指WTO的各成员要对其涉及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等对其他成员进行公开,以达到帮助其他成员熟悉的目的。取消数量限制则是要求各成员不能设定一定的配额限制或采取其他限制措施,以达到限制其他成员的产品输入本国的目的。同样,各成员也不得采取配额限制向其他成员输出本国产品。
我国经济法存在的问题
根据WTO的原则和要求,对照我国的经济法,其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立法体系存在弊端。我国的经济法存在两种立法体系:一种是以所有制不同为标准的立法体系,另一种是根据出资者的责任形式以及企业资本构成为标准的立法体系。而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国就自动认可了其要求各成员国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形式发展经济的要求。我国也应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但我国的这两种立法体系是不符合WTO的非歧视待遇原则的。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这两种立法体系所具有的弊端更加明显。
相关立法可操作性不强。总体而言,我国已有的经济立法太过于原则性,实际的可操作性不强。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过程中,有时候则出现以法律解释替代法律文本的情况,这就直接使立法的权威性受到影响。在经济立法的可诉性方面,新修订的破产法等法律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是我国的可诉性不强仍然是制约经济立法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我国应当按照其运行机制,通过该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我国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但是因为其程序繁杂,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加之涉事企业认为我国经济立法赋予的相关诉权在实际中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导致在面对其他成员国的反倾销立案时应诉者较少。这给我国及其他成员国企业实现平等的经济贸易权益带来了阻碍。①
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法体系。由于缺少全国统一的产业法和计划法,某些地方在和WTO其他成员开展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倾向和只重视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外贸易在自由竞争状态下的杂乱无序,各种价格战越演越烈,其所形成的恶性循环在我国部分领域的对外贸易活动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已经成为了外国反倾销的主要目标国家之一,反倾销案件在世界总量中几乎占了六分之一左右。因此我国经济法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此外,我国还存在对许可证管理过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自由贸易。②
市场管理法制不健全。我国在形成与世界贸易组织相适应的统一市场规制法方面存在滞后,这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大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国内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国际垄断。它们采取兼并、收购我国传统民族企业的方式,对其进行商业垄断,这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威胁。同时,国内的部分企业还没有摆脱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其产品标准化的程度还有待提高,不能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它们在遇到其他成员国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时显得束手无策。这都表明我国产品质量方面的法律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健全。
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对策
完善经济法调整对象。过去,考虑到市场体制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良好的市场秩序还未建成、市场主体不遵守市场规则而进行不正当的竞争等情况,我国将经济法的主要调整对象确立为市场主体经营关系。虽然它在强化政府的权威管理、防止经营行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没有意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尚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这样一个过程之中,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将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片面归结于市场调节存在局限。第二,不利于转变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职能。将市场主体经营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利于政企分开,也不利于使政府的管理得到有效规范。第三,不符合WTO的原则。WTO追求开放市场,要求各成员国规范政府的管理,而我国经济法则希望以重视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来搞活市场,这就与WTO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冲突。为了更好地适应WTO的规则,我国应当完善经济法调整对象,具体做法是:在给政府经济管理方面适当的行政立法和执法权力的基础之上,避免政府过多过滥地使用管理权力,参考世界贸易组织将成员国涉外经济管理关系作为重点调整对象之一,使我国经济法的重点调整对象从市场主体经营关系向政府经济管理关系转变。③
增强经济法的可操作性。我国在经济法立法方面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忽略了经济法规的可操作性。和WTO规则相矛盾的国内立法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得不到国内司法的有效监督。仅仅通过WTO成员国政府向国际贸易争端仲裁机构申诉而进行监督,其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世界贸易组织针对我国经济法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提出:“中国应建立一种机制使个人和企业可据以提请国家主管机关注意贸易制度未统一适用的情况”。因此,我国应当完善经济法的可操作性。具体做法是,可以加强将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抽象行为从国内法上的不可诉性向可诉性方面转化,更好的方式是这种可诉性不能仅局限于行政法,还应该扩大到传统民法,使其具有可诉性,因为政府的经济行为还受民法的制约。④
完善经济法体系。完善我国经济法体系,一个较为重要的途径即从狭义法发展为广义法。根据广义法的概念,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潜在规则均具有约束力。这样,广义法的概念能够使成员清楚地了解贸易法律问题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WTO规则,更顺利地进行对外贸易,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贸易纠纷。
(作者为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李小年:《WTO法律规则与争端解决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②王梦奎:《中国加入WTO与经济改革》,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年,第97~100页。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基业长青;持久竞争优势;企业本质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4-0085-06
一、新问题的提出
(一)企业的本质和同质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传统新古典企业理论是在企业预先存在的假设下,研究不同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和产出分配,实质是企业的生产决策理论。科斯(coase,1937)的疑问是“既然市场机制是有效的,那为什么还存在着企业”,劳动分工和风险偏好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答案。科斯的理解是: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都存在着交易费用。企业作为长期契约的集合,是由一个契约替代了一系列短期合约,或用权威和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节约了交易费用。在交易费用的界定和规范性研究方面,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等引入了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自利行为、契约不完备性等新概念,为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企业作为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制度安排,克雷普斯(Kreps,1982)则从动态和博弈的角度出发,论证企业是一种“声誉”组织。
沿着契约的方向,张五常(Cheung,1983)进一步指出:企业并非市场的替代物,它们只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前者是企业内部契约(如生产要素),后者是市场契约(如产品交易);杨小凯和黄有光(1994)则用数量模型论证了企业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式,推进了对企业契约的更深层次理解;国内学者周其仁(1996)、聂辉华(2003)则引入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阐释了企业是作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本使用权交易的一种契约。
沿着权威的方向,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Demsetz,1972)认为企业本质是团队生产,合作分工会出现偷懒和搭便车等低效率现象,故需要监督(权威)提升生产效率。所以有效率和节约交易费用的企业内部结构安排应是一种非对称结构,即劳动者获得固定收入,企业剩余应归监督者所有。哈特和莫尔(Han,Moore,1990)则发展了所有权结构模型,将企业所有权进一步定义为剩余所有权和剩余控制权的统一,张维迎(1995)则用数学模型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者,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的权力结构安排。
由此可见,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更多的是以市场为参照系,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以节约交易费用为逻辑起点,将企业抽象为孤立和同质的样本来考察企业的本质。至于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则被忽略,企业如何成长更无从考察。
(二)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异质性:基于战略管理学的视角
企业的同质性意味着从长期来看企业利润难以实现。但现实中企业利润不仅存在,而且不同行业的企业平均利润率还存在着差距,且同一行业中的企业的利润率也不同。这些差距和不同应该如何解释?如果是因为有些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那么此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是内生还是外生因素决定?与企业利润及企业绩效有何关联?企业是否及如何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呢?
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战略管理学可分为两个基本流派。一是以梅森(E.S.Masson)、贝恩(J.S.Bain)、波特((M.Porter)为代表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学派,他们建立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率(即SCP)分析范式,阐释了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并提出了五力模型考察企业是如何获取竞争优势,强调企业利润和竞争优势主要是由于市场结构的不完全性决定。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是外生的,那么为什么在同样市场结构下的企业,利润率还是不同呢?而以温纳费尔特(B.Wernerfeh)、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汉默尔(G.Hamel)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学派,则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他们认为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因而具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也正是因为企业这种特异性的资源禀赋,导致企业拥有不同的竞争能力和核心能力,从而决定了不同企业在利润和绩效方面存在着不同。故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是内生而非外生,企业是异质而非同质。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学更多地倾向于将企业看成是异质性,并藉此来解释企业之间的差别,如何获取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核心能力如何促进企业成长。至于这种异质性,可能产生于市场结构的不同或需求差异化,也可能产生于熊彼特(J.A.Schumpeter)所阐述的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还可能产生于纳尔逊(Nelson)和温特(Winter)所论述的企业在演化过程中组织运用要素禀赋的能力和形式不同等等。
(三)新问题的提出
企业异质性虽对企业之间的差别和企业成长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理论解释,但似乎已偏离了现代企业理论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既然假定企业是异质性,那么企业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即企业的本质又是什么?同时,企业异质性的理论解释对不同企业是否具有普适性就令人怀疑。
自现代企业(公司)制度诞生以来,有一部分优秀的企业,他们经历过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行业发展周期,但依然存在且都是行业巨擘,即使有些企业的产品和经营范围都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变化。例如:通用电气(GE)开始是做电灯泡、惠普(HP)是做马桶自动冲水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是做磅秤、宝洁(P&G)是做蜡烛、爱立信(Ericsson)是做机械修理、沃尔玛(WALLMART)是杂货供应商的加盟店等等。当然也有相当多曾经辉煌企业已经消亡,如爱多DCD、山东秦池酒、南孚电池、郑州亚细亚等等。
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长盛不衰的企业。我们的疑问是: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对产品(服务)产生根本性的转变?支持其改变和基业长青的背后因素及逻辑关系又是什么?是什么让他们与众不同并在市场竞争中能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这些基业长青的企业有哪些相同点(同质性)和不同点(异质性)?
二、二元价值容介态下基业长青的企业本质
(一)广义虚拟经济的本质规定:二元价值容介态
广义虚拟经济是指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心理需求为主导)的经济, 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总和。其基本特征是二元价值容介态(Rong-Jie State),哲学基础是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的价值进化,经济基础是从“物本”经济向“人本”经济的回归。二元价值容介态是指以物质态为载体的用于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与以信息态为载体的用于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相互融入,并使载体及其价值产生质变和进化的运动形态。
作为当代经济的重要特征:广义虚拟经济的本质规定二元价值容介态,不仅广泛作用于企业商品和财富性质之上,也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之上,并深刻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设计、制度安排和文化建设等内部经营活动,也改变了企业的发展观念、经营题材和经营哲学,促使企业与时俱进。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尤其是基业长青的企业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二)二元价值容介态的企业异质性:经营的是资源
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拥有的资源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对这些资源的经营,在有形形态上有着不同的体现:如不同的企业拥有不同的生产设备,生产不同的产品、开发出不同的专有技术等等;即使同一企业,随着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生产设备需不断地添置重购,产品要推陈出新,技术应更新换代;在无形形态上也有所不同:如不同企业有着不同的愿景规划、经营哲学和企业文化等等。
这些不同在表象上可能是因为企业拥有不同的消费群体,对同一消费群体或不同消费群体的认知不一、对行业变化、经济发展及技术进步等外部环境的判读和反应不同。但究其缘由,则是因为企业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正是这些不同的资源禀赋导致企业在内部经营、外部反应和产品设计上的不同。这些特质是基业长青企业的不同点:即企业异质性的表现。
正如世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经营不同资源的企业会体现为企业的异质性,其根源在于不管企业提供的是具体产品,还是服务,甚至题材和人气,其最终的载体(物质态)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而人生理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都需要企业提供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载体来满足。
(三)二元价值容介态的企业同质性:经营的是“人心”
很多伟大企业其成立之初所经营的产品与现在所提供的产品有着很大甚至完全的差别,而支持其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和逻辑关系是:他们经营的不仅是企业的资源,更是“人心”。经营“人心”(信息态)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点:即企业同质性的规定。
其一:市场竞争是客户心智的竞争,经营“人心”首先体现为“客户的心”
同样的产品在不同消费者心智中的感知是不同的,即使完全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产品对消费者的感知也是不同,正是这些感知导致了企业的成败,而不是产品本身。因此,市场营销的本质是要在客户心中形成认知,决战的地点不是产品,不是品牌,而是客户的认知,营销的重点在于研究如何在客户心智中形成感知并将营销计划集中于这些感知并付之于行动。如果产品好的企业就一定可以取胜,那就无须营销,也无所谓竞争。常言说酒好也怕巷子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的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转向需求一方,对构成客户价值的元素进行筛选和重新排序,其出发点也是客户的心智。
做好企业定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或聚焦法则,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先研究好客户的心智以及竞争对手在客户群体中已形成的印象和认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清晰地向客户传达自身产品的价值主张以显示出与众不同,并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例如:百事可乐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可口可乐时,首先提出“百事可乐,年轻人的可乐”,而七喜面对这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时,重点宣传“七喜,非可乐饮料”。
反之,模糊或雷同的价值主张容易让客户忘记或不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客户首选或第一时间想购买的仍是竞争对手的产品。当然作为产品独特价值主张的载体如品牌则需要依赖广告宣传等手段不断地强化在客户心智中的认知。
其二:建立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经营“人心”还体现为“员工的心”
企业能基业长青,说明其在市场竞争中不仅建立起竞争优势,而且能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而支撑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背后,是因为他们具有胆大包天的目标、宗教般的文化、保存核心刺激进步、造钟而不是报时。这些共同的品质又都离不开员工和企业的良好执行能力,因此还需经营好“员工的心”。
伟大目标的实现需要激发员工内心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宗教般的文化需要员工具有相同的职业观念、企业价值观念和共同的理想,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持续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宣讲,需要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并体现在其行为之中;保存核心刺激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于人类渴望成功、改变和超越的内心冲动;造钟而不是报时说明制度建设和文化传承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但目标再如何诱人心动,制度如何完美,文化如何激动人心,没有良好的执行能力,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为员工是执行的主体,是企业执行能力高低与否的关键,经营好“员工的心”是企业建立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其三:企业要基业长青,经营人心还体现为“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心”
现代企业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资本的人并不一定经营企业,可能只是公司的股东,而有经营才能的人可能没有资本,需要有资本的人支持。同时企业需发展壮大,还应不断地引进新的资本,企业首次IP0及上市增发莫不是如此。获取股东及外部投资者的信任和信心,是企业能持续获得资本支持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基业长青,还需经营好“股东的心”。
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它们不仅包括股东、雇员,还包括债权人、供应商、政府部门、当地居民、媒体、环境部门等等。经营好“利益相关者的心”,意味着企业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的担当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及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也容易在客户心智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印象和促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当前很多权威媒体都热心于企业社会责任心的报道和评比,很多企业也都愿意积极参加和响应,道理就是基于此。反之,仅追求企业自身利润最大化而漠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甚至灭顶之灾。紫金矿业对环境的污染,三鹿奶粉对婴儿的伤害,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一个明证。企业要基业长青,需处理和平衡好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经营好除股东、员工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心”
综上所述,企业之所以基业长青,是因为他们经营的不仅是资源,更是“人心”。经营“人心”意味着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客户及利益相关者的心理需求(虚拟价值),并能不断地根据他们心理需求、技术发展和进步及行业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持续地满足,而利益相关者心理需求的变化,又会反过来促进企业要更好地经营好“人心”,正是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融合的有关“人心”的循环运动,推动了企业向前发展,也保证了企业基业长青。
经营资源是企业的物质态,体现了企业的不同点和异质性,经营“人心”是企业的信息态,体现了企业的相同点和同质性。当今以题材、人气、创意为经营主体和业务范围的企业,更是经营“人心”的典范。
关键词:经济管理;成本费用控制;全成本核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深入的改革,医疗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逐渐趋于成熟。由于医疗卫生领域经济规律的特殊性和卫生事业的公益福利性,使得医院的经济管理较为复杂。在医疗技术逐渐成熟、医院现代化建设逐步完善及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对医院的经济管理和成本控制成为大势所趋。一方面,相关政策及规定导致医院的财政拨款逐渐减少,医院的发展依赖外部条件的空间越来越小,这就要求医院通过加强经济管理和内部建设来谋求自我发展;另一方面,在历经财政收入与市场收入为主的两个发展阶段之后,医院收支平衡的维持已经难以依靠单纯增加收入来实现,通过成本控制加强经济管理成为必要手段;同时,医疗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走向开放,在国外强大技术资本与先进管理观念的冲击下,我国医院实行成本控制、加强经济管理成为必然。
一、医院经济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成本核算的效果有限
有些医院通过部分成本核算进行经济管理,例如通过科室核算方法激励职工创收积极性以提高医院门诊及住院的收入,但此方案仅涉及部分成本,不能制约相关科室节支。具有局限性的部分成本核算使得成本核算内容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实际情况与核算概念间的差异导致很难保证管理费用、人头费用、材料消耗、设备折旧、水电及维修费用等数据统计内容的完整。因此,这样的成本核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难以在增强医院竞争力和降低病人经济负担等方面起到应有作用。
2.对全成本核算认识的局限性
医院实施全成本核算是减少浪费、降低医疗服务的成本以增强医院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医疗服务价格科学合理制定与医院补偿机制不断完善的重要依据。然而,有些医院在全成本核算的认识上存在很大局限性,对全成本核算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仍存有疑虑。
3.核算技术落后,缺乏高层次人才
成本核算的实施与成本管理的进行,需要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核算方案下相关技术人员积极有效的配合与操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局限于方案本身,使得核算资料的完整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核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有的基层核算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单一、学历与职称偏低、观念陈旧及全成本核算基本素质贫乏等问题,高层次人才较为稀少,导致方案实施效果不尽相同。
4.全成本核算的负面影响
全成本核算的实施虽然可以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在经理管理中的杠杆作用,然而对其过分强调也可能导致医疗质量降低等负面效应的产生。
5.财务部门与经管部门分离的影响
医院由财务科与经管办两部门分别承担经济管理工作,二者工作的独立性暴露出医院经济管理的缺陷。财务科一般依据上年收支状况进行本年度预算,对各业务及成本部门的具体情况了解和分析不够往往导致预算失真,加之过于笼统的预算,使得成本的细分落实难以实现,不利于对预算状况的检查、控制和及时调整的实施;经管办的经济管理工作通常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展开,然而也存在执行成本计划偏重于事后的监督,不能深入了解医疗之外的收支状况,使得实施监控难以进行,经管办与财务科结算方式与成本分摊的差异也难以统一。
二、解决措施
1.实施经济管理一体化策略
医院的经济管理部门应构建一种新型的统一协调的管理体系,使得各分设机构在相互协调、功能互补的状态下运行,整合各部门的优势,以创建统一的管理平台。经济管理一体化方案的实施,要求从计划、方案实施、控制及评价等各个环节着手,形成互补合作的工作机制。
2.确定全成本核算方案
为克服部分成本核算方案的局限性,应将医疗服务的全部成本费用纳入成本核算范畴,实行以科为单位,包括院、科的两级核算制度。应按照收入开单、执行科室及工作量大小制定一定比例的成本分摊,成本归集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对共同承担费用的几个科室进行成本分摊,做到成本分摊公平合理。
3.明确各科室职责
应依据科室的行政隶属关系确定其内部核算单位。财务科负责各科室成本核算,而各科室则须积极配合以保证核算数据完整、准确;经管科负责对各科室的全成本核算进行效益分配,并做好成本的分析、控制及效益分析等工作;设备科应负责管理全院的仪器设备,协调控制各科室间的分配工作;后勤部门负责实施成本科室监督。
4.加强卫生经济评价,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应对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以规范统一医疗成本核算的方法及流程并有效实施成本额核算制度,卫生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医院经营成果指标、病人费用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及经营景气指标,通过考核以上指标可掌握医院的经济运营总体状况;制定包括价格水平、服务态度及质量、医德医风等在内的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能够有效克服全成本核算产生的负面效应,可由经管办、医务科及物价室等部门共同组成一个质量管理小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与监督。
参考文献:
【1】钱洁:医院经济管理与成本费用控制策略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O,(0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