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桌上的规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的喝酒的,这时候在酒桌上也是需要说一些客套话的,才可以顺利的面对喝酒的场面,那么酒桌上的客套话有哪些?当然很多的男人在初次喝酒的时候,对于一些酒桌上的规矩还是了解的较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酒桌上的客套话。
其实在酒桌上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才华来的,在酒桌上有的时候一句很幽默的话语,则就会给别人留下很深刻的影响的,也会让人给你产生好感,所以有的时候该说什么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要得当。那么酒桌上的客套话有哪些呢?
1、兄弟(姐们儿),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2、相聚都是知心友,今天我先来喝俩舒心酒。
3、老兄真是海量,这点就算个什么,来,干了这杯!
4、辣酒涮牙,啤酒当茶。
5、一两二两漱漱口,三两四两根本不算酒,五两六两扶墙走,七两八两还在吼。
6、真是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啊!
7、只要自己心里有,茶水也可以当酒。
8、酒J知己千杯少,不醉无归,来,干一个!
fwsir小编再给大家附上一些很实用的酒桌上的客套话:
1、吃好喝好啊!喝好吃好啊!
2、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3、酒J知己千杯少,不醉无归啊!
4、老兄海量,这点酒算个啥?来,干了!
5、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
6、男的祝他财源滚滚来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睦 女的祝她青春永驻心想事成夫妻恩爱7 男: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女:心想事成,永远年轻…
8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9 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10 来时夫人有交代,少喝酒来多吃菜。(以“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对之。)
11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
12 相聚都是知心友,我先喝俩舒心酒。
13 今天真喝多了,我平时一滴酒都不沾的(要喝就不是一滴)。
1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举杯问小姐,我该喝多少?---女士说了算
15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杯我请小姐陪。---与在座女士对饮一杯
16 跟着感觉走,这次我喝酒。---咳,没办法,喝了吧。
17 酒是粮,越喝越年轻 (劝女士)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 特殊的环境,孕育了多种民族传统。汉族长于耕作,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哈萨克族善游牧,蒙古族精于骑术。唯独对于酒,乃众民族之所好。放牧转场,以酒壮行;婚丧嫁娶,以酒待客。凡歌舞,则以酒助兴,遇风雪,则以酒御寒,逢不幸,借酒浇愁,生活中总能找到有酒的日子。
新疆人惯豪饮,饮酒时少杯盏,常以茶杯、海碗饮酒。饮酒时不分时间和场合,三两人聚拢,便酣畅痛饮起来。新疆人的喝酒有其历史的渊源,遥想在那个遥远的年代,大家的娱乐项目比较单一,天气很冷。喝酒娱乐、御寒成了一种特殊的需要,不光男人喝酒,女人也学会了喝酒,喝酒不是男人的专利。这样的一个传统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既使到了现代,新疆人依然保持着喝酒时豪饮的习惯。当然在现代社会酒的御寒功能已经不再重要,人们的娱乐也走向了多元,但是,这样的一种习惯和风俗依然盛行。
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和内地不一样的酒文化,自然就产生了不同的喝酒习惯,不同的喝酒规矩。
新疆人豪饮新疆酒
很多来过新疆的外地人都不会忘记新疆人的喝酒习惯,这里很多喝酒的方式和内地许多省份不一样,新疆人的豪饮出了名,在新疆各地州都有自己的地方名酒。如:走向全国的“英雄本色伊力特曲”,此外还有好多的地县名酒:塔城有老风口,沙湾有金沙湾,奇台有古城老窖,新源有肖尔布拉克,博乐有赛里木等等。
许多外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新疆人喝酒习惯和内地差距太大,这种差距不光是喝酒场合多,还有很多的方面不同于内地,也许是新疆地处西北高寒地带之故,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极善饮酒,而且在饮酒时会不加掩饰地释放新疆人性格中的狂放与豪爽……
“我在老家的时候滴酒不沾,但是来到新疆这样的习惯彻底发生了改变。”来自浙江的吴景天对记者说了自己来新疆后的变化。南方人对新疆的认识可能就是从认识新疆的酒、特别是新疆的白酒开始的。
吴景天给我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2008年夏天到阿勒泰出差,热菜还没有上来,一瓶白酒就见底了,等热菜上来,基本上有很多人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哪有心情再喝酒啊?相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一大桌子菜啥都没有吃,被灌了一肚子酒,回到宾馆半夜饿了起来只能吃方便面。对新疆酒的认识,对于来自山东的李光进来说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山东人也是喜欢喝酒的,但是喝酒的方式跟新疆的感觉是完全两个样子。”可能北方人都喜欢喝酒,都有着一种劝酒的好习惯。在大家一起喝酒的时候,看见别人喝多才觉得心里高兴。但是新疆人跟内地人喝酒的容器差别还是很大,“在新疆喝酒,看见大大的高脚杯就已经把人吓坏了,别说后面把这些白白的液体喝进自己的肚子里。”吴景天笑着对记者说。
可能用大大的酒杯大口地喝酒真的是新疆的一个特色,“每次看见周围同事把一箱一箱白酒抱进包厢的时候,我就想,这样的场面真的不可能在山东出现,如果这样喝酒,那得多少钱啊!”李光进这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新疆人的酒量真的比较大,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新疆的酒水需求量比较大,而且这些酒大部分是地产酒,新疆人也喜欢喝新疆酒。据资料统计在新疆地区白酒的市场容量一年有7万吨左右,这里聚集着将近上百家的酒厂。从这些数字我们就不难发现,新疆人对白酒的需求量之大。
一张酒桌两个杯子
生活在南疆的人喝酒形成了另外的一种规矩,相信到过南疆的人都有这样的认识,主人招待客人的饭菜种类很多,待客人吃饱后再喝酒,酒司令拿着两个杯子,自己先喝一杯,然后两个杯子在客人中传递,在每个人手里传递的过程中别人都在看着你,如果你不喝下一个没有办法进行,于是满桌子的客人都得硬着头皮喝下去,不少人在酒桌上出现了“现场直播”(酒桌上吐酒)的场面。
这样的感觉还不是最让人痛苦的,“可能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感觉公平豪爽,但是我真的不适应,一桌子的人用这样两个杯子喝酒。”河南姑娘赵璇回忆到南疆出差的经历,说出了自己的感觉。“现在传染病那么多,这么多人共用一个酒杯,真的不知道会不会被感染什么病。”或许是这位内地小姑娘真的没有适应这样的喝酒习惯,但是她的这番表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有好多人嘴巴里的味道真的很难闻,想想跟他们用一个杯子这样喝酒,我就想吐,别说有乐趣了,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去年刚毕业的姑娘张文也说了自己的看法。
的确,一桌子人,就用这么两个酒杯,转来转去的,现在让人感觉真的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卫生,但是大家为了整个场合的气氛,不想让主人过意不去,有很多人还是坚持喝了下去。“大家都这样喝,如果你不喝,会让人感觉很不好,所以有很多次我还没有喝酒的时候,胃里就已经翻江倒海了,现在想想就想吐。”赵璇对当时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当然一桌子人,两个酒杯的喝酒方式越来越少,大家也开始慢慢的习惯一人一个酒杯喝酒的方式了。
酒杯里的较量
新疆人不但能喝,而且还能劝。如果大家在一个酒桌子上吃饭,主人肯定会劝你多喝,可能在他们的眼中,客人多喝几杯酒,就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抿一点;感情铁,喝出血。”、“看得起就干一杯”等等的词语,这些字眼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虽说这样的一种感情可以理解,但是拿自己的性命在酒桌子上较量真的让很多人吃不消,“有时候真的没有办法,别人敬你的时候,人家一口气喝了下去,如果你不喝,会驳人家的面子,会让人感觉你这个人不实在,新疆人特别看重这一点。”现已过不惑之年的张能对新疆人劝酒谈了自己的看法。
“屁股一抬,喝了重”、“两腿一站,喝了不算。”这样的字眼,也会经常在酒桌上碰到,到了酒桌上你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
“我不会喝酒。”、“我胃不好不能喝酒”、“我喝酒回家老婆要骂的”。……这样的话语最好不要说,全是废话,没人会理你!既然上了酒桌子,就老老实实地喝吧!
“残存的记忆中只对那些劝酒令感叹不已,真不知这是西北人民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读研念博学来的?之后的记忆中,好像是当了回麦霸,滚了回楼梯……”这是一位来新疆旅游的朋友在离开新疆后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的感言。
中午聚餐安排在了一家规模不小的饭店,两个包间,男女分席,座次排列很有规矩,按辈分从大到小,我比最大的表哥小了足有十岁,毫无争议地坐在最不起眼处。我懂点规矩,为自己倒了点啤酒,然后准备去为其他人倒酒。此时父亲眼珠快瞪了出来,活像有只手死死掐住他,亏我理解能力不差,连忙收手起身。本打算顺时针一圈倒下来,他又把我拦住了,告诉我万万不可,要从辈分最大的大爷爷开始,我只好再强打起笑脸找到刚记住的大爷爷那里。
倒酒总算没出问题,之后的敬酒却又结结实实难为了我一次。我不善言辞,祝酒辞说得别别扭扭,这倒是小事,与各位爷爷碰杯时,还要注意杯沿绝不能高过他们,我只好把手肘一压再压,免得自己杯沿太高。一圈敬下来手臂柔韧性增强许多。
一套程序下来,我也算对这传统家族酒桌上的规矩粗有了解,总算能松一口气。老人们讲淄博话,我有着上外语课的、似懂非懂的痛苦。所幸与济南话有共通之处,能大概明白他们的意思。他们一边讲着对我的未来抱有的期望,一边算着这个庞大的高姓家族到底有多少人,结果是四十多口,遗憾的是许多人分散在各地,无法团圆。在计算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就是没有算上女性成员。
其一,装病法
D小姐看起来有些文弱,其实啥病也没有,但她精巧的小包里总是随时装着几个小药瓶,几张化验单,她叫做“道具”。她会察言观色,如果酒桌有几个大腹便便像酒场常客的客人,这些道具往往用得着。酒宴一开,D小姐以菜凉了、这道菜有特色等等劝客人先吃菜填肚子,自己也拣营养价值高的菜先吃几口。等到敬酒开始,她轻呷一口,随即以手捂胸皱眉。初次见面的客人见美女皱眉更感她楚楚动人,必个个争先关切询问,她则一边说“没事”,一边拉开小包,拿出一个小药瓶倒出两片小药片吞进肚里,即而随口说出胸口痛胃痛之类,反正再粗鲁的客人面对一个“窈窕淑女”也不好意思追根问底,于是她以热饮代酒也就顺理成章,此时,即使客人劝她退席休息,她也会装出对尊贵客人的敬仰而带病作陪,看着美女如此仗义,酒不醉人人自醉,客人感动不已,她此时就以呷一小口热饮赚客人喝下一大杯烈性白酒之类。有时,也会遇到难缠的客人,非要对她的病弄个水落石出,她则会再从小包里掏出一张某医院的化验单、处方之类,碍于她是女士,客人当然不好索看,但这有病的“证据”,远胜于小药瓶。把客人灌得差不多了,想办的事也办成了,D小姐还会一手捂胸一边满面笑容地恭送醉醺醺的客人。你问D小姐她到底有啥病?啥病也没有,顶多可能昨晚与男朋友花前月下“吃”了一口冷风;你问D小姐“葫芦里装的什么药”?那小瓶里装的只不过是与外面标签不一样的“青春宝美容胶囊”“21金维他”等等而已;你再问她那化验单处方之类是真的吗?她告诉你她医院里有好多朋友!如是密友,她当然会再传授你使用这一招的注意事项:此法仅适用于第一次见面的客人。
其二,恐吓法
酒席开始前,她会用一双“慧眼”打量客人,如果像是“初出茅庐”的客人,一般不大会过于张扬狂放,好喝几口又酒量不大,D小姐就会使用恐吓法。开始敬酒前,D小姐以“主人”身份满面含笑地宣布今日喝酒“规矩”:“今天的客人非常尊贵,本小姐非常荣幸,我这两瓶高度白酒的量很少放开过,今日面对各位贵宾,准备痛饮一番。这是54度的五粮液,我饮两瓶,各位贵宾每人一瓶,用酒杯则一口气先饮三杯,用瓶子喝则先饮四分之一,谁也不能例外,各位以为如何?客人初次见面,不知D小姐底细,看到D小姐漂亮动人又有点泼辣的劲头,想到传说的如今的不少女秘书之类练出了惊人的酒量,心里直打鼓,先悚了三分,于是知难而退,有人未喝先讨饶,大家一附和,各自“主动”找出“我下午还有事”“我开车不能喝酒”“我今天身体不适”等等理由,建议改喝饮料,“诚心合作不在于酒嘛”。于是,D小姐大功告成。D小姐告诉密友,此法成功率在80%以上,如遇意外真有较劲者,请使用第一法。
李商隐《无题》诸诗多千古名句,如《昨夜星辰昨夜风》一首,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脍炙人口,诗意极雅,却是写饮酒欢会席间情事。下一句“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不知典故的人会感到费解,恍惚有“暗地里刀光剑影”的即视感。即视感确实饱满、灵动有神,然而却非刀光剑影,而是喝酒行令助兴,耍得正酣。
分曹射覆
隔座送钩,是古时聚会喝酒时玩的一种游戏,唤作“藏钩”。就是将一小钩暗里在诸人间藏来藏去,由此转彼,叫人来猜钩在谁手。猜的中,则藏钩之人罚酒;猜不中则反之,猜者罚酒。此游戏据称源出汉武帝时钩弋夫人――相传钩弋夫人赵氏天香国色,但自小双手蜷曲。偶为汉武帝所遇,武帝尝披展其手,“手即时伸”,发现手中却藏着一把小小玉钩,此即“藏钩”之名由来。汉武帝纳赵氏为婕妤,安置在钩弋宫,因以得名。后世仿此为“藏钩”之戏,逐渐发展成一种聚会时玩的游乐项目,初在妇女间流行,大致以后就不限于妇女,也不限于藏钩了。
再说“分曹射覆”。“分曹”就是两两分对、分组的意思;“射”非射箭之射,而是猜度;“覆”则是覆盖。说白了,就是聚会宴饮时大家分成两组,一方将某物藏于杯瓶碗碟等具之下、另一方猜其为何物的游戏。此后代代相传,早已不限于猜物,而进化出文字游戏等更为丰富多变的玩法。分曹射覆历史悠久,可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资格的古董;因其简便易行,饶有趣味,最适合拿来助酒兴,所以生命力强悍,千余年来流传不衰,而又形式多变,以至于现在的人喝酒聚会时还乐此不疲,却不自知是在“分曹射覆”罢了。
在中国历史上,“射覆”稍晚起,先来说说“分曹”。宴饮时分曹相戏以助兴,是中国人古今一以贯之的饮食文化传统。古人设宴欢会,鼓乐歌舞、赋诗弹琴、杂技百戏,助酒兴的办法是很多的,而其中最宜于调动席间气氛、拉近感情的,大概就是分曹以为戏乐了。起初,这种分曹相戏更强调的是仪式感,着重“待人以礼”,娱乐尚在其次,是一种规定严格、极为讲究的社交活动,一般行于王公贵族之间,寻常百姓是不玩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分曹游戏,大概是先秦就有的射箭了――所以此射虽非彼射,却也称得上有些渊源。
先秦人重礼重仪式,举凡吃饭喝酒,都必须依礼而行,不可造次随意。其规矩之大,繁文缛节之刻板,没有哪个现代人受得了。今人聚会饮酒,粗放随意多了,但犹有古人遗风。比如现代人吃席,常见没吃几口,就有人开始挨个敬酒,俗称“打一圈”。无非先向贵者长者敬酒,然后挑个方向,顺时针逆时针轮番敬过去。打圈之后,便是自由酬酢,或倾肺腑,或行酒令,两两单挑。这些程序,其实古已有之,精细完备非今日可比。如西周“乡饮酒礼”中就记载有“旅酬”“无算爵”的规矩。“旅酬”,其实就是现在的“打一圈”;“无算爵”就是现在的自由敬酒。
吃饭喝酒之余,席间游戏,也是如此。只要看看射箭的礼节,就知早期宴饮分曹游戏之严格,重在礼而不在戏。先秦时有关射箭的礼节,有大射礼、乡射礼、燕射礼及宾射礼四种,区别只在目的不同,形式上则大同小异。
酒令
说起酒令,现代人大概都还略知一二。即使不喝酒的人,也听过“两只小蜜蜂”“棒子棒子鸡”“剪刀石头布”之类的席间酒戏。然而,酒令的范围自古以来是极宽泛的,只要是饮酒时立下的规矩,都可以酒令称之,如家喻户晓的“曲水流觞”“画蛇添足”故事,其实都是酒令。曲水流觞,是将盛满酒的杯子置于弯弯流水之上,聚会者沿岸分坐,酒杯漂至何人附近停下,则何人饮酒,以此为令,后演变为文人雅事。而画蛇添足,则是以画蛇为酒令,先画完者可饮美酒。添足者得杯在手,酒却终是没喝成,那是因他不遵酒令、多此一举,“作的一手好死”。
酒令的历史也极为久远,《韩诗外传》载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饮酒故事,已见“酒令”之名,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至汉时酒令逐渐普及,甚至成为文人创作体裁之一种。后世酒令大行,席间甚至出现专设的行令主持人。如唐代的“明府”,“盖二十人为饮,而一人为明府,所以观其斟酌之道,每一明府管骰子一双,酒杓一只”,其实就是总监酒。明府之外,又有“律录事”主要负责行令、“觥录事”主要负责维持秩序。三人合作,看谁还敢不好好喝酒。
早期酒令,正如前述,设计上是比较直接的。无论是曲水流觞,还是歌舞酬唱,甚至就是单纯的不满饮就罚酒,其规则都较简单,重点在助酒而已――直至强调趣味性的分曹射覆出现,几乎成为酒令的代名词。现在流行的酒令,大多都是分曹射覆的当代版本。
“射覆”一词,最早见于《汉书・东方朔传》:“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守宫,就是壁虎。汉武帝将壁虎扣藏于盆下,让众人猜,最后由东方朔占卦猜中了。所以最早时,“射覆”是指一种占卜游戏,将某物藏于容器之下,通过解析卦象来猜其为何物。此种游戏,原为无稽,后世又将其引申为猜谜游戏,故猜谜古时又称“射覆”,只不过所覆者为文字罢了。汉时“藏钩”之戏,其实也是一种“射覆”――“藏钩”与猜谜引入酒令,即为宴饮分曹射覆之滥觞。
狭义的分曹射覆,发展到后世,专指一种高雅的文字游戏,没有较好的文学修养的人,是玩不转这个文字游戏的。